分享

浦東最北的老鎮(二)【圖文】

 還舊樓主. 2012-12-14
 
 
  北门旱桥,又名“飞虹复道”,位于川沙老城区北门外,跨越王桥街的原上川铁路上。1925年10月,上川铁路从庆宁寺到龚家路竣工通车。随后由龚家路向南延伸到川沙的工程开工。计划中的川沙火车站设在北门外,但车站西首的北门外街(今王桥街),是川沙城区通向老护塘,北到暮紫桥、小湾、龚家路、曹家路、顾家路等地的南北交通主干道,又是住房密集、人口众多的热闹街区。为使铁路跨越王新街,上川公司经理顾伯威借鉴国外经验,决定在铁路和北门外街的交叉路口建造一座旱桥。1925年6月,旱桥建成(见图)。川沙北门的旱桥是立交元老。据《上海地名志》记载,上海市区最早的铁路立交桥是建成于1957年11月的共和新路旱桥,当时也称为“旱桥”。北门旱桥比它早31年。1975年12月,拆除上川铁路,改建为公路。其后公路截弯取直,北门旱桥在被截的弯道区域之内,遂成为一座闲置的桥梁,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网友随意兄见上帖后,发来一张北门旱桥最后时光的图片,很是珍贵!此图为2009年3月所拍,当时为建造华夏路高架旱桥让路被拆,左侧即为高架桥墩。

  龚路镇,俗称龚家路口,建于老护塘上。相传1049-1052年间,该地尚属荒滩,为抵御海潮漫越,筑起捍海塘(俗称老护塘)。之后,入境垦殖的人丁渐多。塘东盐贩从塘外路过此地做“落脚点”,逐步形成集市(即“路口”)。借助东西水上运盐的交通便利,“路口”市场日趋繁荣,集市规模逐步扩大,加之在“路口”经商者大多为龚姓,人们就将市口取名“龚家路口”。至民国,龚路镇商铺多达八九十家。民国13年,由张义孚、俞少轩发起,组建川北电灯公司。龚路镇用上了电灯,也是开川沙地区之先河。图为龚路镇南街。

  川沙,老浦东称它为北沙,而把南汇新场地区称为南沙。千百年来,长江的流沙受海潮的顶托而在此沉积,形成一个个沙洲后,逐渐连片成陆地,因而取名川沙。另外,在川沙的东滩有川沙洼,其内侧陆地也就沿用其名。川沙,作为地方一级基层政权,是以特区开始的。因为清嘉庆以前,川沙处于南汇、上海和宝山三县交界地段,海事难办,讼狱纷繁,钱粮拖欠,管理困难,故松江府要求把这特殊区域单独划块分治。至嘉庆十五年正式划拨田亩,核实户口,建立川沙抚民厅,这是川沙设治之始。自1912年立县至1992年撤销,存81年。图为川沙场署街。

  川沙城内的南市街,因其旁边沈家宅院“内史第”曾走出了一批名人而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一个地名。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后任内阁中书,沈家大院遂改称为“内史第”。“内史第”不仅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的宅第,更是一座名人辈出的江南名宅。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沈树镛(字韶初)诞生于沈家大院。沈博学多才,是著名的碑帖学家、书画鉴赏家、文物图书收藏家。光绪四年(1878年),黄炎培诞生于“内史第”。黄沈两家是亲戚关系,黄炎培的祖父典谟是沈树镛的姐夫,外祖父孟庆曾是沈的妹夫,而沈树镛之子沈毓庆又是黄炎培的姑父,两代人亲上加亲,所以黄家四代都住在沈家大院。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宋庆龄诞生于“内史第”。宋庆龄在这里度过了她难忘的童年时代。1903年她才随父母迁往上海浦西居住。图为南市街旁内史第旧屋。

  浦西南市有文庙,又名孔庙;浦东川沙也有文庙,坐落在川沙城西门内(现新川路川沙中学内)。1920年,邑人陆炳麟与川沙孔教会吴大本,艾曾恪等人择定川沙城西隅、前清守备署基田6.15亩为孔子庙的地基,于1926年秋开建,1931年夏竣工。1942年春,蔡经纬(字钧培),应城厢绅商王金魁等人之请,以城西文庙为校址,创办私立友仁高级中学。翌年,友仁中学与原川光小学初中班合并,改名“私立铁沙初级中学”。1946年,铁沙中学与中山中学合并,改为公办,易名川沙县立初级中学。1951年定名为川沙县中学。1993年,学校更名为川沙中学。

 

  扫帚浜,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隶川沙新镇共和村。村中有条河流,宽20多米,长近千米,此河因傍河而居的农民都扎扫帚而得名。清光绪《南汇县续志》载:“芦花帚,七团一甲有扫帚浜,历年已久,比户男女皆摘芦制帚,销售江浙。”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汇知县钦琏主持筑成外捍海塘(后称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随即有朱姓、董姓、庄姓等十余户农民在塘内沿扫帚浜定居,其时,钦公塘外海塘上及塘内河道的两岸边上,都长满芦苇。这些农户先是就地取材,采摘未开花的芦穗(统称芦花)扎扫帚自用。其后,就近及远到市镇销售。100多年前有朱君珍、董召章、庄林生等数家已发展成扎扫帚的大户,每户年产扫帚10000把左右,而以扎扫帚为副业的有30多户。由于扎扫帚就地取材,简便易学,周边乡村的一些农户,也跟着把扎扫帚作为家庭副业,在六团高桥也有称作扫帚浜的地名,但其知名度远低于七团扫帚浜。图为工匠在扎扫帚。

  江家路口,今称江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钦公塘(今川南奉公路的前身)上。元、明之际,浦东沿海盛产海盐,按盐场建置,江家路口地属南汇下沙盐场七团。盐民运盐和运烧盐柴草走出来的道路,在跨越钦公塘处称为路口。图为江镇西街。从清雍正《南汇县分建制》“南汇县全境图”上可以看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在钦公塘外侧一线修筑的多处烽堠墩中,已标有江家路墩。由此可见,江家路口这个地名,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1936年3月,上川铁路由小营房向南延伸到祝家桥,增设江家路口、邓家码头和祝家桥三个站。民国期间,江家路口隶南汇县祝桥区。1949年10月,江家路口及近边农村建立乡政府,定名江镇乡。1950年9月,南汇县祝桥区9个乡划入川沙县,自后设立了江镇区。1957年撤区并乡,设立了大乡江镇乡、江镇人民公社、江镇镇及与施湾镇合并后的机场镇,政府机关及所属机构的驻地均在江镇镇。
 

  张闻天老宅,位于钦公塘西侧,地属川沙镇邓三村张家宅。老宅为一正两厢房砖木结构的农村民宅,坐北朝南,有正屋5间,两侧厢房各2间,在西厢房外侧另有杂用房4间。中间是砖铺的天井,前面有木结构门亭。宅前有菜园、树木。宅后有竹园、河沟,周围有竹篱笆,富有田园风光(图为修复前张闻天故居)。张闻天诞生于客堂西侧的正屋内。张闻天6岁在本宅张家祠堂念私塾。翌年正月,塾师张柱唐将私塾改办成养正小学,张闻天11岁离开养正小学,到南汇下沙振兴小学寄宿读书。

  望海楼,实际是一座航标塔,占地面积45平方米,塔高43米,俗称“望海楼”。它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部,在钦公塘以东,人民塘西侧,今为川沙新镇望一村。望海楼为海轮进入长江南航道的航行标志,亦为上海地区航空线标志之一。据当地老年人回忆,望海楼始建于1926年,当时由美籍航海商出资建造。航标塔的塔架为木结构,用的全是美松(俗称洋松)。塔建成后至抗战爆发,曾先后维修保养过数次。

 

  施家浜,亦称营房码头,今称施湾(集)镇,位于浦东新区东南隅的川南奉公路。清雍正十年(1732年)农历七月十六日,浦东遭受强台风袭击,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的外捍海塘多处被决堤。翌年,钦琏主持重新修筑外捍海塘(后改称钦公塘)。塘筑成后,有个名叫施阿炳的人,在海塘的出入路口,搭建一草棚设摊经商,人称“施家棚”。因附近居住的多为施姓居民,从钦公塘西通里护塘港的一条河道,被称作施家浜;从钦公塘通滨海的一条道路,则谓之施家路。施家浜镇因浜得名。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四月,倭寇犯今浦东高桥地区,掠川沙,破南汇。此后,施家浜由南汇营派兵守望,并筑有营房,营房码头由此得名。民国期间,施家浜集镇上有烟纸杂货、肉铺、鱼行、米店、豆腐店、茶馆等商铺10余家。施家浜滨海渔民领有执照的近海小渔船20多艘,捕捞海鲜为生。1949年底废除保甲制,施家浜和六团湾各建为一个乡,命名时取施家浜的“施”字和六团湾“湾”字,定名为施湾乡,集镇名改为施湾镇。1950年6月,施家浜亦被划入川沙县。1957年撤区并乡时,成立施湾(大)乡,以后,施湾镇一直为施湾大乡、施湾人民公社、施湾镇人民政府及其所属机构的驻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