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宣德淡描铺地青花海水仙山龙纹高足碗

 海外寻瓷翁 2012-12-16
图1—经面世,即赢得中外藏家的满堂喝彩,除其精美脱俗的绘饰以外,与其独特的工艺与珍稀程度亦不无关联。
  
  淡描铺地青花器物,虽创于宣德朝。却灵承于永乐影青地暗刻青花纹器物(图8)。从永乐影青暗刻划衬地被宣德淡青料勾绘铺地替代的角度来看,永乐时除秉承元代青花器物的刻、划、印技法外,对在同一器物上呈不同发色的青料调兑技术尚未攻破。虽然,宣德时部分器物仍遗施暗刻印纹技法,但因淡描铺地青花更能突出瓷器纹饰的明喑对比及立体感、质感,故前者的应用已有所减少。从此意义上讲,宣德官窑淡描铺地青花瓷器的诞生不啻为中国青花刻与画的分水岭。在当时的宫窑青花器物绘画中,已堪称独秀一枝!
  不过,此淡设色技法要求画师先以浓重青料绘出浓料纹饰,再在浓料纹饰间隙处疾笔厉墨勾描出惨淡各异的淡青纹饰,故系历代青花纹饰中最复杂的绘法之一。而后期焙烧程序要求亦十分苛刻其火候,全凭把窑师傅千锤百炼般的火眼金睛。如火候与还原气氛欠佳,即可造成器物淡青跑色、深淡串色或浓淡变色。所以烧成率极低,故而被后朝历代帝王奉为瓷中至宝倍加呵护与传承。如今,几件此类倩物精华均流传有序,且多为馆藏之物。实为当今好瓷者幸事!
  
  色料分析
  
  图壹类器物,所用的淡描浓绘的青料均为进口苏勃尼青(sabuni,下简 称苏料)。自元朝时,苏料即生于外夷用于景德镇。但两朝苏料来源与提炼应用均有所不同。元朝是“来料定烧”,苏料是自原产地冶炼提纯后,由色目人(回回)携带而来的纯料(被国人典籍为“浅绿色宝石”)或“苏来蛮”(因当时部分苏料源于撒马尔罕的进贡,故亦得此称)。经测试:其锰钴比小于0.1,铁钴比介于2—3之间,永宣时期青花苏料,是由郑和远航带回,后经御窑厂工匠冶炼而成其锰钴比为0.81,铁钴比高达5.81。这也是元青花比永宣青花发色更湛蓝纯净,积色处鲜有下凹锡褐斑迹的主要原因。
  另外,苏料化学成分中铁、钒钛三种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其他钴料。但由于其高铁含量在作祟,极易使烧成后的青花器物,纹饰笔触问留有浓重下陷的疵斑点,为克服这种缺陷御窑厂匠师努力通过对苏料的反复精炼再提纯,以求避免或减少这种瑕疵。如今,我们从存世稀少的精美元、明早期宫窑青花瓷器中,可以鉴览出许多纹饰、造型、釉水精美的苏料青花器物,特别是其中的人物或祭祀类小型器物,其疵斑点并不明显有些仅在山石、楼阁、衣襟,树干、动物、瓜果等须局部强化反复皴擦、或重笔勾点处微显疵斑点。图壹类宣德淡描铺地青花器物的精美浓淡发色,说明宣德御窑厂匠师对苏料的冶炼与调色施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然而,学术界特别是台北故宫博物院将图壹类纹饰所采用的苏料浓淡对比设色,误解为国产青料(平等青)与苏料同施的。混合料。即其淡描海浪纹使用的是平等青,而浓重龙纹、仙山纹采用的是苏料,事实上,苏料自元中晚期至明早期在景德镇应用期间,始终被官家窑厂垄断,甚超“麻仓官土”,民窑不曾染指。御窑厂以独霸使用苏料绘烧官窑青花器物,视为地位与荣耀的象征。而且,为宫廷烧制精美的官窑瓷器,御窑厂从不惜计成本,御匠们又何苦降志屈身去吝金啬银地使用那些民窑厂的国产青料呢?
  抛开苏料的深淡用色可调兑外,在用苏料绘画纹饰和书款时,所用毛笔蘸料的轻重与配料浓稀都会造成色泽差异(这也正是苏料除发色媲美蓝宝石外又独擅传统墨性的神妙之处),譬如:苏科青花器物的边缘线及区间划分的弦线部分比主纹饰一般色略浅。而书款时,毛笔中锋蘸料的饱渴程度与运笔习惯,也易造成偏旁部首的色差深浅浓淡不一。在两岸故宫及全球各大博物馆庋藏的宣德署款器物中,许多款识的青料发色甚至比图壹类中海浪纹饰的发色还要浅淡,难道我们也要因此而断定此“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款识是以国产平等青所书吗?可见,仅以色调的浓淡来判定是否苏料的依据是比较片面孤援的。
  辨别是否苏料或平等青,须对元、明早期苏料青花器物与成化官窑青花器物及两者大量的出土标本,进行长期观摩研究,并对它们之间的质地、色差、渲染、泛色等细节形形色色的特性与表象,进行反复比对,才能最终领悟苏料与平等青发色的根本不同与差异。此就平等青与苏料的发色特征区分如下:
  1)发色浓淡程度平等青总体发色特征较为淡雅,且蓝中略泛灰;苏料的发色浓妆淡施均宜。不论设色深浅,均能展现蓝宝石般地质感发色特征,并透射出淡淡的紫罗兰色调(此两特征最宜在太阳光或日光灯下察辨)。
  2)发色晕染状态:从空间平面来讲,平等青是笔到色到,其色的浓淡深浅与勾、点、擦、皴、染的笔触痕均匀一致,其线条间隔清晰,色调统一,无晕染;而苏料由于其自身的晕染性,往往呈现笔未到处亦有毛茸茸豆沙状的染色,线条间易串色,边缘不清晰,呈互渍浸状,且在线条及浓点等处多见不规则的颗粒放射结晶点(此现象在元、永乐发色纯正的青花瓷中亦常见)。
  3)发色层次效果:就立体深度来讲,平等青色料的发色层次与用笔轻重亦步亦趋;而苏料的发色层次是其自身理化后特性所为,故其随笔触呈自然的深浅参差状渗透,仿若笔墨施于宣纸的效果(此系苏料中的铁分子在高温下与钒钛等其他微量元素理化后的痕迹)。
  4)在放大镜下观察,平等青在釉中呈静态上浮状,似粘附于釉面上层:而苏料则在胎釉中,由下向上呈蓝墨溶散般地汩汩沉涌涤荡状,色料浓重处有不同程度地凹入胎骨的锡痕褐斑现象。
  尽人皆知,对永宣青花,特别是宣德淡描铺地青花器物偏爱有加的成化帝,在苏料罄尽后,曾多次圣令御窑厂用平等青试烧前朝的这种器物(图9),勉为其难的是任凭窑匠们心慕手追穷尽百技,烧出的淡描铺地青花器物,仍难觅苏料淡青色中沉穆缭绕的晕染效果,及苏料淡雅中微微莹射散发的“紫罗兰”色调和层次立体感。尽管落得效颦不工,却也促成了成化此类器物千秋淡景中的别样雅美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