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心得十讲(下)

 123xyz123 2012-12-17
近人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肾炎水肿难消,尿中蛋白++~+++者。我曾用此方合越婢加术汤随证加减治疗一中年女性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不但症状和尿中蛋白消除,而且尿素氮从50左右降到正常范围,病人精神、气力、体重均增加,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其经验方如下:茯苓30克,苍术10克,生姜12克,炒白芍(腹不痛,不急躁者,可不用)10克,生麻黄6~10克,生石膏30克(先煎),猪苓20克,泽泻25克,车前子15克,冬瓜皮40克,制附片6~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腰痛者,可加川断20克、牛膝15克、泽兰15克。身畏冷者加重附子(9~10克),反之,无明显肾阳虚症状者,可去此药。小便镜检红细胞满视野者,可加生茅根30克、黄柏炭12克、小蓟20~30克。舌苔白厚而腻者,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呕吐者去附片加半夏9~12克。另用玉枢丹l~2克(分两次冲服)。
 
四神丸(《校注妇人良方》)
 
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肉豆蔻(面煨去油)60克、吴茱萸120克、生姜120克、红枣49枚,附注:《证治准绳》一方,吴茱萸为30克,大枣为100枚,供参考。
 
上药共为细末(姜、枣除外)。用水一碗煮生姜、大枣,枣熟去姜,煮水干,取枣肉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服。近人服法,每次6~9克,用温开水送下,1日2次。
 
本方药味精练而疗效确切,是治疗肾脾两虚而致的五更泄(鸡鸣泄)和肾虚久泻的常用方剂,也用于治疗脾肾虚寒之饭后迟消、腹部冷胀、腰腿酸软等症,但主要用于脾肾虚泄。药店中有该药成品出售。今人常据此方随证加减改为汤剂使用。方中以补骨脂辛苦大温,补肾壮阳,暖丹田,固下元,为主药;五味子酸温补肾,敛精强阴,此药虽具五味,但其最酸,酸则能敛,敛极则具收藏之性,故用本品收肾中耗散之气,以助脾阳,为辅药;肉豆蔻辛温调中,固脾涩肠兼能行气,为佐药。以吴茱萸辛热温中而止腹痛,理气开郁而兼调肝,其性既善上,能鼓舞胃气上腾,又善暖下焦,温肝肾而止腹痛,作为使药;更以姜、枣为引,辛甘合化,益脾调中。所以药味精练而止虚泻之效甚宏。古人治泻有健脾不如补肾之说,此方既补肾又健脾,主辅佐使配伍精当,故疗效十分显著。
 
我常用此方合附子理中丸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现代医学诊断的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表现为虚证泄泻者。兹介绍经验方及加减法如下:
 
补骨脂9~15克,五味子6~9克,肉豆蔻9~12克,吴茱萸6克,土炒白术10克,茯苓12~20克,制附片6~10克,干姜6克,广木香10克,炒枳壳6~10克,川黄连6~9克,党参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大便带血者,去干姜、附片,加黄柏炭12克、地榆炭15~30克、槐花炭10克、防风5~6克。
 
大便带有似脓样的粘液者,去干姜、枳壳,加炒白芍12~20克、苍术10克、炒黄柏10克、生熟薏米各15克。
 
大便带少量脓血反复不愈者,去干姜、党参、附片、枳壳,加当归6~10克、白芍15~20克、生薏米30克、地榆炭30克、防风6克、赤石脂12~18充、川断炭15~30克。
 
腹胀、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者,去党参、黄连,加陈皮10克,生麦芽12克、乌药12克、元胡10克,改枳壳为焦槟榔10克。
 
脐周经常隐隐作痛,肠鸣似流水声,去枳壳、党参、黄连,加桂枝9克、白芍18克、饴糖30克(分冲)、泽泻20克、猪苓20克。
 
腰痛腿软,疲倦乏力者,去枳壳,加川断15~20克、炒杜仲12克。
 
今举治验病例,以供参考。
 
张某某,男,33岁,1958年3月13日初诊。4个多月前,因大渴而暴饮水并吃水果而致腹泻,每日大便4~5次,时有腹痛、腹胀,经服西药治疗,虽能减少大便次数,但停药即复发,缠绵数月不愈。现在每日清晨4~5时许,即肠鸣、腹泻、食纳减少,心慌身倦,小便略少,但不黄,腹部喜热熨。面色欠泽,舌苔微白,脉象左手沉滑,右手沉细,两尺脉弱,右尺明显。据此脉证诊为脾肾两虚而致的五更泄泻。治以健脾化湿、温壮肾阳、补火生土之法。处方如下:党参12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6克,肉豆蔻6克,制附片5克,吴茱萸6党,紫肉桂3克,炒山药9克,干姜5克,炒薏米9克,3剂。
 
进药后诸症减轻,精神好转,清晨已不泄。服此方10剂后,不但泄泻停止,并且体力增加,食纳旺盛,工作效率提高。又投3剂以除根,泄病痊愈,高兴而去。
 
本方主治脾肾虚寒证的泄泻。内有湿热蕴结者,禁用本方。
 
半硫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120克(为细末)、硫磺(明净质佳者)120克(为细末)、生姜适量。
 
古代治丸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同煮,入干蒸饼末捣和匀,放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食前空腹时,温酒送下,妇人醋汤下。
 
近代制丸法:上药研为细末,用生姜120克打汁,和冷开水泛丸如绿豆大,每用3~6克,温开水送下。
 
本药主治老年人肾阳虚而致的大便秘结,中医称此为冷秘。年老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火不生土,阴凝不化,大肠传导无力,而大便不能顺利排出,遂成阳虚冷秘证。古人虽亦说本方也可用于老年阳虚泄泻,但临床上主要是用于治疗老年人阳虚冷秘之证。
 
本方主用硫磺补命门真火,热壮肾阳。前人称本品为火之精,把它与大黄并称为“将军”(大黄苦泻之力雄,硫磺热补之力伟)。老年人真阳衰惫,下元火微,肾阳虚弱,火不生土,中运无力,故大肠传导失序,糟粕停滞不下而大便虚秘不通。方中取硫磺热补命火,并且热而不燥,又配以半夏和降中焦之气使谷气下行,水谷糟粕随肾气温壮、真阳充盛,主下元、司二便的功能加强而从浊道排除。故本方主治真阳虚衰、下元虚冷所致的虚秘、冷秘。
 
硫磺用量:一般用丸药时,可用1.5~3克。近人多在汤药中加半夏6~12克,另用硫磺粉1克(分冲)。总之,用量不可过大。
 
注意:用硫磺时,要用猪大肠一段,洗净,装入硫磺30克,扎紧口,放锅内煮烂,约煮5~6小时,取出去肠,把硫磺晾干为末用。
 
或把硫磺为粗末,放入豆腐块的中心,用布条合定,煮5~6小时,取出晾干,研细末使用。
 
服用硫黄时,要忌含各种禽兽的血,如猪血、牛血、鸡血、羊血等等。
 
暖肝煎(《景岳全书》)
 
当归6~9克、枸杞子9克、茯苓6克、小茴香6克、乌药9克、肉桂3~6克、沉香3克、生姜3片,水煎服。如寒甚者加吴茱萸6克、干姜6克,再甚者加附子6~9克。
 
本方主用于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偏坠、睾丸疼痛等病证。注意,辨证属肝肾虚寒者,才能使用,如系湿热下注而致的睾丸红肿热痛者,忌用之。
 
方中以当归养血补肝,枸杞子温阳补肾,为主药;配以肉桂助肾阳,小茴香暖肝理气治疝,为辅药;再佐以乌药顺逆气而治疝,茯苓祛湿,生姜散寒;使以沉香引气归肾而达温肾暖肝、行气祛寒之效。中医理论认为,肝主七疝,凡各种疝气,均宜从肝入手论治,结合寒、热、水、狐等等不同,随证选方。本方专为肝肾阴寒而致的寒疝偏坠、睾丸胀痛、牵引小腹疼痛、见暖则舒缓、或兼尺脉沉弦而迟缓等病症而设,实为温肾祛寒,养肝理气之方,因肝主疝,故名暖肝煎。
 
我常用此方加炒橘核9克、炒川楝子9~12克、炒荔枝核9克、青皮6~9克、吴茱萸6克,去沉香加广木香6~9克,腹痛明显者再加白芍9~15克,用于治疗慢性睾丸炎,经中医辨证属肝肾虚寒、下焦气滞者,每取良效。只要辨证准确,不要因有“炎”字而不敢用温肾暖肝、行气治疝之品。如再加香附、元胡对妇女行经时少腹、小腹攻串疼痛者,也有良效。
 
五苓散(《伤寒论》)
 
茯苓24克、猪苓24克、白术24克、泽泻48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5克,温开水送下,一日3次。或用15~20克,煎汤去滓服。服后饮热水,温覆出微汗。近人多改为汤剂,水煎服。
 
本方功能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主治伤寒太阳证病人,内停水湿,服发汗剂后,表证未解,头痛发热,湿热之邪入里,内蓄于太阳之腑——膀胱,而小便不利,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脉浮;及水湿内停而致的水肿、小便短少,或水湿泄泻、尿少等证。近代也常用于肾炎水肿、胃肠炎吐泻、传染性肝炎等病小便不利者。
本品为利水之剂,近代动物实验证明它有利尿作用。方中以泽泻咸寒,入水腑,胜结热,为主药;以二苓淡渗利湿,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泻水热,为辅药;用白术健脾燥湿,助土以制水,为佐药;用桂枝之辛温,宣通阳气,助全身气化,蒸化三焦以利水,为使药。五药相伍,不但可治膀胱停水、小便不利之里证,而且同时能解停水发热之表证。无表证者,也可改桂枝为肉桂3~5克。
 
猪苓汤(猪苓、茯苓、阿胶(烊化)、滑石、泽泻,水煎服)与五苓散皆为利水之剂,但猪苓汤主治水热互结,由热伤阴而致的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及少阴证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或血淋、尿血,属阴虚有热者,偏重于治阳明、少阴二经水热已伤阴者;五苓散偏于治太阳经水热,有表里证,未伤阴者。若阳明病,出汗多,口渴引饮者,二汤均不可用,以免利尿重亡津液。
 
我常用五苓散加黄芩9克、黄连9克、黄柏9克、生地9~15克、木通6克,治疗下焦湿热所致的小便频数、不利,尿道不痛,口渴但不欲多饮,舌苔黄腻,查尿常规阴性者。也常以上方去桂枝,加柴胡10克,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属于下焦湿热证者。如小便时疼而带血者,再加小蓟炭30克、茅根炭30克、瞿麦15克,黄柏改为黄柏炭12克。
 
我也用五苓散合六味地黄汤,重用生地(40~50克),改桂枝为肉桂1~3克,加生石膏30~40克、葛根15克、天花粉15克,用以治糖尿病消渴引饮者,不但能止渴,并且能使血糖和尿糖降低。
 
五苓散去桂枝名四苓散,主用于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者。去桂枝、泽泻名猪苓散(《金匮要略》),治呕吐病在膈上,思饮水者,如茵陈名茵陈五苓散,治湿热发黄,表里不实,小便不利者。加人参名春泽汤,可助气化以生津液,故曰“春泽”,治体虚无大病而口渴,或大病愈后口渴者,(有的加甘草)。改桂枝为肉桂,加生石膏、滑石、寒水石,为末服,名桂苓甘露饮,能清六腑之暑热,化气利湿,治中暑受湿,头痛发热,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合平胃散同用,名胃苓汤,治伤湿停饮、食滞腹痛、中暑泄泻、口渴、小便不利等症。总之,本方为利水祛湿之剂,古今以本方加减变化者甚多,全在医者临床时,神而明之,灵活掌握,不—一赘述。
 
五皮饮(《澹寮方》)
 
陈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各等分(适量),水煎服。
 
此方为治皮水(比较浅表的水肿)之剂,是比较轻巧的利水消肿药方。主治头面四肢水肿,小便不利,心腹胀满,上气喘促,以及妊娠水肿等症。
 
《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方中以陈皮芳香化湿、理气和中、醒脾,为主药;茯苓皮淡渗利湿,健脾调中为辅药;桑白皮泻肺行水,以治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大腹皮行气消胀,气行则水行,共为佐药。生姜皮辛散,通行全身而散水气,为使药。水湿得利,水肿自消。本方主治皮水,故全方药物皆用皮,寓有以皮走皮之意。药品用量较轻,所治的水证也较轻,临症时可酌情进行加减。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本方中去陈皮、桑白皮,加五加皮、地骨皮,名五皮散。《麻科活人全书》在本方中去桑白皮,加五加皮,亦名五皮饮。两方治证差不多,临症时,可参考选用。
 
我常用本方,把茯苓皮加至30克,大腹皮加至15克,再加生麻黄6~12克、生石膏25~35克(先煎)、苍术6~9充(越婢加术汤的精神)、冬瓜皮30~40克。用于治疗肾炎水肿,每获良效,请试用。
 
我也常用本方改茯苓皮30~45克、大腹皮15克,另加炒苏子9克、炒莱菔子9克、葶苈子9克、槟榔(又名大腹子)9~12克、水红花子9~12克,命名为五子五皮饮,用于治疗水臌(包括早期肝硬化腹水、心脏性腹水等),对消除腹水有较好效果。有时还加冬瓜皮40克、抽葫芦30~40克、广木香6克、香附10克,以加强行气消胀之力。
 
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瞿麦、萹蓄、车前子、滑石、栀子、木通、甘草、大黄各100克,为粗末,每服15克,加灯芯草1克、竹叶3克,水煎服。
 
以上为原方用法,近代医家多以八正散方作为汤剂服用,常用量如下:瞿麦9~12克,萹蓄10~15克,车前子9~12克(布包煎),滑石9克,栀子6~9克,生草梢3~5克,木通6克,酒大黄3~5克,灯芯草1克为引。
 
本方功能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以泻利下焦湿热为主。主治湿热下注,蓄闭于膀胱,小便赤涩,尿频疼痛,淋沥不畅,小腹胀满,口燥咽干,淋痛尿血,大便干燥,甚至小便癃闭疼痛。
 
现代多用此方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膀胱炎、急性肾炎、尿道炎、肾盂炎、泌尿系结石等症。
 
方中瞿麦清心热,利小肠与膀胱湿热;萹蓄清利下焦湿热,降火通淋,共为主药。木通导心经湿热由小便而出;车前子利水通淋,兼能益肾,使利水而不伤肾阴,为辅药。栀子兼清三焦之火,使由膀胱而出,使全方主治下焦而不专治下焦,上中二焦邪热清,三焦通利而主决渎水道之能才可执行无误;滑石利湿热兼能滑窍通淋,共为佐药。生草稍可直达前阴尿道,缓急止痛;大黄苦寒下行,泻火热从后阴谷道而出,共为使药。
 
我在临床上常用本方加金钱草30~40克、海金沙9~12克(布包)、炒鸡内金9~12克、冬葵子9~12克、牛膝6~12克,治疗泌尿系结石,常取到良好效果,使结石排出。
 
我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时,则加炒黄柏9~12克、炒黄芩9克、川黄连6克,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体温高而感到时冷时热者,再加柴胡1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以和解表里。近代实验证明,此方有抗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作用。
 
中医对湿热下注而呈现的尿频、尿痛、尿急、小便涩滞不畅、小腹坠痛等症称为湿热淋。患此病的患者,经实验室查尿,有的可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有的可诊断为急性膀胱炎,但也有的查尿无异常。不论查尿结果是否有炎症,只要辨准是湿热淋,即可用八正散加减治疗,诊断为炎症者,可加黄芩、黄连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
 
膀胱癌患者若出现湿热淋症状,并且常兼有尿血,也可用八正散加减治疗。一般可加入黄柏炭9~15克、川断炭20~30克、小蓟炭30克、莪术3~5克、白花蛇舌草15~20克、琥珀粉(或三七粉)3克(分两次冲服)。疼痛重者,可加元胡9克和制乳、没各5克。
 
五淋散(茯苓、当归、甘草梢、赤芍、栀子)也常用于治疗淋病,但偏用于小便淋沥疼痛,时发时止,膀胱湿热壅滞而尿涩不利,大便正常,其症状较轻者。八正散则用于湿热化火,不但尿痛、腹痛严重,小便不畅,而且大便亦燥结不通者。
 
茵陈蒿汤
 
茵陈20~50克(先煎)、栀子6枚(劈)、大黄6克,水煎分3次服。
 
主治湿热黄疸(也称阳黄)。症见全身发黄如橘子色,目睛发黄,其黄色鲜明,身热(或不热),口渴,腹部微满,小便不利而短赤,舌苔黄腻,脉数。本汤也可预防发黄,例如《伤寒论》中所说“阳明病,发热,....担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仲师指出“身必发黄”,可见尚未发黄,用此汤使阳明瘀热从小便而去,则可预防发黄,或减轻发黄。
 
方中以茵陈蒿苦寒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药;栀子苦寒清三焦之热,并使从小便出而退瘀热发黄为辅药;大黄下泄瘀热而除黄为佐使药。三药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功。
 
近代实验研究证明,本方有利胆和促进肝细胞增生作用,茵陈蒿还有利尿、降血压、平喘等作用。
 
国外也有人对本方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发现把茵陈、栀子、大黄三药分开单味投药时,没有明显利胆作用,只有按原方把三药配合起来用,才见到胆汁排泄大量增加,并且是量与质的排泄同时增多。 我在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呈现阳黄证者。因本病常兼有右胁胀痛或隐痛、恶心口苦、不欲饮食等症,故常加柴胡6~9克、黄芩9克、半夏9克、炒川楝子9~12克、黄柏9~12克、车前子9~15克、焦三仙各9克,疗效极佳。
 
对早期肝硬化或肝癌早期出现的黄疸,本方也有效。我常加柴胡、香附、黄芩、半夏、片姜黄、郁金、厚朴、元胡等。黄疸重者,还加茯苓、车前子、白藓皮。肝癌者再加莪术、生牡蛎、炒枳实、小金丹或西黄丸(另吞服)等等,随证出入。
治疗阳黄时(多为肝硬化晚期,或其他肝胆病晚期患者),也可合五苓散同用,或再选用广木香、制附片、吴茱萸、干姜、党参、黄芪皮、车前子、大腹皮等随证出入。
 
第五讲 清火、消暑、润燥的方剂
 
本讲谈清火方剂,而不谈泻火,是因为在第六讲中另有攻下、泻火的方剂。但火之为邪,常为热之渐积极而化火,所以火热属性实同,火轻者常称热,《内经》说“热者清之”;热重者即化火,火热盛时要清泻之。故后一讲所谈的泻火方剂,由于全书分类的关系,包括在攻下剂之中,未专提泻“火”之字,而本讲所介绍的清“火”方剂,实际上是有清火的、也兼有一些泻火的,并且还有可以消暑热的。
 
关于消暑方剂,由于暑病即夏季之热病,仲景先师称为中暍。后世又有阴暑、阳暑、暑月过食生冷而致吐泻等等不同,虽均为暍热之病,又不能概以清暑热之方治之,必须分别表里虚实、寒热温凉,进行辨证论治。故本讲仅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消暑方。
 
燥之为病,又有内燥、外燥、凉燥、温燥之分。《内经》有“燥者濡之”、“燥者润之”之旨。火热之邪也可致燥,故把润燥之剂,也放在本讲论述。
 
白虎汤
 
知母18克、生五膏35~40克(先煎)、甘草6克、粳米6克。
 
本方原为治疗伤寒病,发汗后,大热不解,多汗出,不恶寒,大渴能饮,脉洪大而表现为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多用于治疗各种高热性疾病,以及一些具有高热的传染性疾病出现身发高热,虽出汗很多,但身热仍不退,口大渴,喜多饮冷水,脉象洪大有力,不恶寒,反恶热,不欲盖衣服,面红,舌苔黄,尿深黄等症状者。在50年代曾以本方或白虎加人参汤为主,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暑温),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时传为佳话。
 
本方的配伍,前人是根据《内经》热淫于内以苦发之的治则精神,取知母苦寒大清肺胃之热,且能益津液为主药;以生石膏之辛寒,大清阳明经弥漫之热为辅药;又据“热淫于内....佐以苦甘”的精神,以甘草味甘调中散热,调和百药为佐药;再以粳米之甘味保护胃气为使,合甘草以配知母,加强“佐以甘苦”的治则,不但能缓中益气(热则伤气),并能监制石膏、知母之寒,则既能清热、生津,又能护胃气而不伤中焦。
 
本汤的煎服法是先煎生石膏约10分钟,然后加冷水,使汤不烫后,将余药及粳米加入,煮至米熟,则汤成。第一煎煮取约200毫升,再加冷水煮取的200毫升。将两煎的药汁混合后平分为2杯,每次服1杯,一日服2次,必要时也可服3次。甚或昼夜服4次(2剂)。
 
“白虎”为代表西方之意,中医学把西方又代表秋天,白虎汤的意思,是说人身热邪太盛时,犹如夏天暑热炽盛之时,刮来一阵清凉的秋风(指服了白虎汤),暑热顿时消散。故取白虎为汤名,言其能清热之性。所以本汤用于治疗高热性疾病,可说是效如桴鼓,立竿见影。有的医家在治疗重病时,把生石膏加至60~90克甚至120~150克,而救死回生。但是临床医家也必须熟记白虎汤的禁忌证,否则会造成“下咽则毙”之祸。后世医家在治疗温热病的气分证时,也主以白虎汤治疗,效果也非常好。为禁止医家滥用此汤,故著名的《温病条辨》一书中,特写出“白虎四禁”以告诫后人,今特录后,以提醒大家,千万不可误用。《温病条辨》第九条说:“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前人另有白虎汤戒,也录之供参考。“白虎汤乃大寒之剂,若非大热多汗,渴饮水者,不可服也。若表证不解,无汗而渴者,又不可服也,只属猪苓汤。”又曰:“无汗喜渴而脉单浮者,勿投白虎。”
 
关于本方的方解与配伍关系,后人又有新的解释,与前人不同,可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对中医药学理论,是会不断补充和发展的。并且后人的解释更能切合临床、指导临床。例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对白虎汤的注解认为:“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清内),辛能走外(散热),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大热汗出必伤阴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处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名以汤,秋金得令而炎暑(大热)自解矣。”近代医家及近代方书,多遵此说。并且近人研究,粳米在汤中煮熟时,还能混悬石膏的粉末,可增强清热的作用。总之,前人认为本方以知母为君,后也渐渐认为应以石膏为君。我也同意石膏为君之说,尤其在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先生指出石膏必须用“生”石膏以来,近代医家多喜用生石膏,在临床上确实提高了疗效。我在临床上用石膏内服时,都用生石膏,并且要把生石膏打碎(或为末)先煎,如用量很大时,还常佐以葛根升发阳明清气,以免石膏寒抑中阳,每取得优异的疗效。
 
在适应证方面,古人尚有“仲景白虎汤三证”之说,今录之于后,以供参考。⑴“伤寒脉浮滑者,必里有热,表有邪,白虎汤主之。”(按:《伤寒论》原文“表有热,里有寒”为传抄之误,今改正之。寒字亦改为邪字)(2)“伤寒,脉浮而厥者,里有热也,白虎汤主之。”(3)“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遗尿谵语,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温病条辨》也有白虎汤证3条,亦录之供临床时参考。(1)“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2)“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3)“手太阴暑温,或已发汗,或未发汗,而汗不止,烦渴而喘,脉洪大有力者白虎汤主之。”
 
以上的适应证,如辨证准确,投服白虎汤可以出现往往连医生也不可思议的特殊效果,实令人叹服。
 
我在临床上遇有病情严重的“高热待查”、系统性红斑狼疮高热、风湿热高热、细菌感染用抗生素无效的高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患者,经过辨证,认为是白虎汤证者,往往投大剂白虎汤随证加减而退热,这是数以难记的事实。但近人有的用白虎汤煎剂做动物实验,却看不到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可见白虎汤的治疗机理,尚须进一步研究,同时也说明,不要简单地把白虎汤看成是退热剂,应从整体观和中医的证候学中去探求其治疗机理。
 
本方加生晒白人参6~9克,名曰白虎加人参汤或人参白虎汤,主治白虎汤证大烦渴、饮水多、脉洪数者;暑热发渴脉虚者;太阴温病,脉浮大而芤,汗大出,微喘,甚至鼻孔扇者。总之,本方主用于白虎证见热邪伤正,大汗出、大渴引饮而脉现虚芤之象者。本方能益气生津,清消暑热。
 
本方加苍术9克,名苍术白虎汤(或白虎加苍术汤),用于伤暑湿胜发为湿温,发热身重,汗出热不退,脉沉滑细者。
 
记得在1957年时,石家庄名医郭可明先生在北京运用白虎汤和人参白虎汤随证加减,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良好效果,1958年我们在北京也运用白虎汤加减治疗乙脑,有的效果不佳,身热缠绵不退,舌苔白腻,后来请蒲辅周老先生会诊,蒲老指出今年多雨多湿,应再加苍术,后来我们改用苍术白虎汤加减,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方剂的随证加减,非常重要。
 
本方加桂枝9克,名桂枝白虎汤,仲景先师用本方治疗温疟,病发时,但定时发热,不恶寒,骨节疼痛,时呕者。
 
我曾治一患者,长期以来,定时发烧,体温可高达39℃,虽经几家医院检查,都以“发热待查”出院,未能确诊。我观其发热时间均在下午2时左右开始,至晚上9时左右热甚,体温可达至39℃,至夜12时则汗出身热渐退。仔细询问仅在刚发热时微恶寒,几分钟即无,以后则但热不寒,诊其脉象弦数有力,故按温疟的治法,用桂枝白虎汤加柴胡、草果、黄芩、焦槟榔、青蒿等,进10剂而愈。
 
我在临床上应用白虎汤时,生石膏的用量,随患者病情轻重及体质强弱、年龄大小而临时酌定。一般成人常以25~30克起始,有时用40克、45克,甚或用到50、60、80克。用30克以上时,常佐用葛根10~15克,以免寒抑中阳。小儿及妇女产后,则不可用量过重。
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连翘二斤半(四十两)、酒浸大黄二十两、朴硝二十两、甘草二十两、炒栀子十两、炒黄芩十两、薄荷十两,以上共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竹叶七片、生蜜少许,水煎去滓服。
 
以上为宋代原方的配制和煎服法。近代医家则常将本方改为汤剂煎服。我在临床上常用的凉膈散处方如下:连翘12克,炒黄芩9克,炒栀子6~9克,酒军5克,生甘草3克,薄荷5克(后下),竹叶3克,水煎两次去滓,取汤沉淀,去掉泥渣,再放入芒硝6克,蜂蜜1匙,上火微沸,分两次温服。
 
本方主治上中二焦火热炽盛而出现的烦躁口渴、目红面赤、胸膈烦热、唇焦干裂、口舌生疮、咽喉疼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身热出汗、鼻齿衄血、小儿热惊瘛疭、舌苔黄褐、脉数有力等症。
 
方中以连翘、芩、栀、竹叶、薄荷,升散清宣于上焦,并寓“火郁发之”的精神,火郁又可生毒,连、芩兼能解毒。以大黄、芒硝等斩将夺关、猛利推荡之品,泻其中焦火热,使上下升降通利,胸膈之热自清。因芒硝、大黄之力猛,恐其下降太速,膈热未能彻除,故又取甘草、蜂蜜之甘味以缓之,籍缓行而把上中二焦之火热彻底清利。本方的组织,非常符合《内经》所说:“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的治则。
 
我常用此方去芒硝加生地15克、元参15克、射干10克、板蓝根10克,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初起兼有表证者,不用生地,再加荆芥10克、银花12克。大便干秘,数日不行者,仍可用芒硝。每取良效。
 
治疗上焦毒火炽盛而见牙痛齿衄、口疮赤痛、咽喉肿痛、扁桃体红肿、颈淋巴结或颌下腺肿大压痛者,我常用本方加元参20克、生地20克、牛蒡子10克、射干10克、板兰根10克、银花15克、生牡蛎15克,大便不秘结者去芒硝。效果良好。
 
本方加菖蒲、远志、青黛、板蓝根、全蝎,也可用于治疗中风、肝胃火盛、神蒙舌謇、半身不遂、大便秘结的患者。
 
凉膈散实为仲景方调胃承气汤加连翘、栀子、黄芩、薄荷等变化而成,可见所谓时方者,常为经方变化而来,不可认为凉膈散仅为宣通肠胃的时方而轻视之,尤其是本方对《内经》大旨的运用,非常贴切,更值得深思。
 
清瘟败毒散(《疫疹一得》)
 
生石膏30~90克(先煎)、细生地10~30克、乌犀角6~12克(磨服)、真川连5~12克、栀子9克、桔梗9克、黄芩9克、知母12克、赤芍9克、元参12克、连翘9克、丹皮9克、鲜竹叶6克、甘草6克,先煮石膏数十沸,量药兑入冷水后,下诸药同煎。犀角和汁磨服。
 
此方为清代治热疫名医余师愚先生经验方,在其所著《疫疹一得》书中论之甚详。本方主治一切火热实证,表里俱盛,狂躁烦心,口干咽痛,大热干呕,谵语不眠,吐血衄血,热甚发斑等症。
 
方中生石膏、细生地、乌犀角、真川连四药最为重要。原方注明:“生石膏大剂六至八两,中剂二至四两、小剂八钱至一两二钱。细生地大剂六钱至一两,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乌犀角大剂六至八钱,中剂三至五钱,小剂二至四钱。真川连大剂四至六钱,中剂二至四钱,小剂一至钱半。”还特别指出:“若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谵语,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即用大剂,沉而数者即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如斑一出,即加大青叶,并少佐升麻四、五分,引毒外透。此内化外解,浊降清升之法。”
 
乌犀角一味,目前已禁止使用,故临床上多用水牛角代替,每剂药一般可用30~60克,镑片,水煎服。如重症用大剂救急时,亦可每剂用120~150克。入汤剂,须先煎10分钟。
 
方中生石膏的用量,确实大得惊人,有的医家不敢用,病家也不敢服,药店也不敢卖。但原书记载清乾隆年间,京都大疫,“九门出棺”,经大胆使用本方,“活人无算”,并说:“遇有其证,辄投之,无不得心应手,数十年来,颇堪自信。”
 
50年代时,我曾参加北京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工作。当患者确有“恶寒发热、头痛如劈、大热干呕”等症时,生石膏常用到90~120克,有的用到150~180克,确实取到了良好效果。可见用药必须对症,要求医者一定要辨证准确,药证恰当,即可起死回生。正如清王士雄所说:“盖一病有一病之宜忌,用得其宜,硝黄可称补剂,苟犯其忌,参术不异砒硇,故不可舍病之虚实寒热而不论,徒执药性之纯驳以分良毒。补偏救弊,随时而中,贵于医者之识病耳。先议病,后议药,中病即是良药。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苟食而不化,则粗庸偏谬,贻害无穷,非独石膏为然。”近人常用此方治疗多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的重症,如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以及败血症、毒血症等等,多有良效。可见不要因石膏用量重而不敢用此方,也不要猛浪地滥用大量,关键在医者辨证论治,据证定方选药。
 
本方是用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桔梗汤综合化裁而成,是清热解毒、凉血益阴的重剂。据余氏自解说:“重用石膏,直入胃经,使其敷布于十二经,退其淫热,佐以黄连、犀角、黄芩,泄心肺于上焦,丹皮、栀子、赤芍,泄肝经之火,连翘、元参解散浮游之火,生地、知母,抑阳扶阴,泄其亢甚之火,而救欲绝之水,桔梗、竹叶,载药上行,使以甘草和胃。此大寒解毒之剂,重用石膏,则甚者先平,而诸经之火,自无不安。”
 
本方确是清热解毒的复方重剂,用之得当,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若误用之,也可误人性命。但从近些年来临床的使用(并且有的单位做成注射液使用)情况来看,多是取得良好效果,未见不良反应的报导。所以我认为这是一张疗效突出的良方,只要临床时细心辨证,斟酌好用量,多能取得佳效,不必过于害怕。我除以此方治疗上述诸症外,也曾用于治疗皮肌炎患者,因用特大量激素治疗后,高烧面赤,谵妄不宁,烦躁耳聋,目不识人,舌苔黄,脉数有力,辨证属阳明火热炽盛,治宜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此方的精神,随证加减而转危为安。
 
化斑汤(《温病条辨》)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生甘草9克、玄参9克、犀角6克、粳米1合,用水八杯,者取三杯,日三服。渣再煎一杯,夜一服。犀角已禁用,可用水牛角代替,量要加大。
 
本方有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的功用,主治温病邪入营血之高热口渴、身发红斑、神昏谵语、汗出脉洪等证。
 
中医学认为疹属肺、斑属胃,温病发斑为阳明邪热炽盛,入扰营血。阳明主肌肉,故遍身肌肉发生红斑。本方用白虎汤大清阳明邪热,又加玄参甘寒凉血解毒,清营血之热,并能益肾水以制火。犀角咸寒,解毒清火,辟瘟疫托毒外出。营血受热邪所扰,故心神不安。气分热清,营血毒解,温热发斑自愈,心神自安。
 
如素日肠胃有热,感受温邪之后,内外合邪,热盛入营,又兼肠胃积热,不但可见身热发斑,还可出现大便秘结,谵妄神蒙,甚则寻衣摸床,舌苔焦褐,鼻孔发煤,脉滑有力等症。此时则须再加生大黄6~9克、枳实9克、元明粉6~9克(分冲),以釜底抽薪。里气得通,表气得顺,内泻外清,才能化险为夷。此时如只用化斑汤,则病重药轻,杯水难救车薪。故临床运用方剂,不可死板拘执,必须灵活掌握,随证变化。
 
我曾在本方中加生地15~20克、连翘12~15克、小蓟30克、忍冬藤30克、藕节炭20~30克,玄参改为15~20克曾用于治疗白血病患者高烧不退兼见皮下出血者,每取良效。
 
方中的犀角,前些年常用犀角粉3~5克分2次随汤药冲服。也有时用羚羊角粉5~6克代替,以冲服为多,很少用煎剂。但犀角主清心火,羚羊角偏清肝火,均有清热解毒作用。用水牛角代替,只能先煎,入汤剂。
 
本方与清瘟败毒散比较,本方则清灵轻巧,双清气营之热,兼能凉血解毒,适用于温病发斑。清瘟败毒散则为清热解毒重剂,适用于瘟疫斑疹、暑温谵妄及各种传染病的高热重证。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黄连12克、栀子14枚(约9~10克)、黄芩9克、黄柏9克(用量是按古方比例酌定而成)。
 
本方名曰解毒,中医学认为热极则称火毒或毒火,解毒即清泻极热之火邪。方中用黄连直泻心经毒火为主药,黄芩泻肺火为辅药,黄柏泻肾火为佐药,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从膀胱而出为使药。此方集中大苦大寒之品,为苦寒直折之药,能泻其盛已极之火,而救被火炽之阴。主用于一切火热狂躁,谵语不眠,面赤心烦,大热干呕,口燥咽干,血溢之吐血、衄血,热甚发斑,或服泻下药后,大便不实而热仍不退,及疮疡疔毒等。
黄连解毒汤、大承气汤、清营汤皆可用于治疗谵语狂躁。但黄连解毒汤适用于上、中、下三焦皆热,火热尚未集结于阳明之腑,毒火上扰,神昏谵语,狂躁烦乱,虽身热大便仍通畅,舌苔黄腻者;大承气汤则主用于热邪集结于阳明之腑,肠中有燥屎,大便秘结不通,数日不行,腹部硬满,邪热上扰神明,日晡谵语,甚则寻衣摸床,舌苔黄褐厚而少津之证;清营汤则适用于热邪入营,火热炽盛,神明受扰而谵语,身热为夜甚昼轻,大便不利,口反不渴,或身出红疹,舌质绛红者。
 
本方加生大黄,名栀子金花汤,可使三焦火热从大小便而出,适用于黄连解毒汤证兼有大便不通者。水泛为丸,名栀子金花丸,治同汤,可用于火盛而便秘者。我常用栀子金花汤加炒苏子9克、白前9克、炒莱菔子9克、全瓜蒌30克、紫苑12克、枇杷叶15克,用于治疗心肺有热咳嗽、痰黄、口干咽燥,甚至痰中带血,舌苔黄腻,大便干燥者,效果很好。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三黄汤,用于治疗三焦实热,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
 
本方去黄柏、栀子,加甘草,名二黄汤,主治上焦火旺,头面肿,目赤肿痛,心胸、口鼻发热,或口舌面部生疮毒者。本方加甘草可使芩、连之性留连膈上,缓缓而下。
 
黄连解毒汤、三黄汤、二黄汤、凉膈散比较:黄连解毒汤治三焦毒火炽盛,大便通畅,苔黄仍腻(未伤阴津)者;三黄汤治三焦火热实证,尚未酿成毒火,大便秘结者;二黄汤治上焦火旺,面目红肿,口舌生疮,口鼻气热,大便通畅者;凉膈散治上中二焦火盛,大便结实者。张洁古在凉膈散中去芒硝、大黄,加桔梗,治上中二焦火热,大便通畅者,与二黄汤治上焦火热,大便通畅者,意义相仿。同是清热泻火之方剂,而其中又分上下、缓急、轻重不同,可见方剂的加减变化,治法的分合转化,实无穷尽。
 
我曾用黄连解毒汤加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板兰根10克、银花12克、连翘15克、白芷6~9克、桔梗5克,并随证稍事加减,治愈因服野菜中毒,头面红肿热痛,至颈而止,目不能睁,心烦不食,病势猛烈,大便尚通,舌苔黄厚,脉弦滑而数的患者。3剂药后,肿消红退而脱白皮,又加减前方调理两次,共三诊而愈。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龙胆草1克、柴胡3克、泽泻3克、车前子15克、木通1.5克、生地1克、当归1克,水煎服。
 
以上为李东垣原方,目前在临床处方时,多根据原方精神加大其用量。由于后世方书中所列的剂量,各有出入,并且还有加入黄芩、栀子的也名龙胆泻肝汤。故而把我用龙胆泻肝汤时常用的剂量列后,以供参考。
 
龙胆草5~6克,柴胡6~9克,黄芩9克,泽泻9克,木通6克,生甘草3克,竹叶5克,生地6~12克,当归5克,有时加栀子5克。东垣原方本为治疗因饮酒湿热下注于下焦,前阴热痒臊臭等症而设。后世又加黄芩9克、栀子6克,生甘草3克,用来主治肝胆湿热所致的胁痛口苦、耳聋目肿、前阴湿热痒肿、尿赤溲血、筋痿(阳萎)阴汗、妇女黄带臊臭等症。
 
方中以龙胆草泻厥阴肝经之热,柴胡平少阳胆经之热,二药共泻肝胆之热为主药。辅以甘草缓其急且护胃。更以黄芩清泻中上二焦之热;泽泻、木通泻肾与膀胱之湿,大利前阴,为佐药。车前子利湿而不伤阴为使药。尤为妙者,是恐大队泻肝胆利湿之药伤肝阴,而少佐了归、地以养肝血,在泻肝之中设有补肝之品,又寓有战胜之后,兼顾安邦之意。
 
近代医家也常以此方加减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出现肝胆湿热证者。有黄疸者,我常加茵陈15~30克、黄柏9~12克、生大黄3克(大便干结者可用5~9克)。上腹胀满者加厚朴9克、枳实9克。食欲不振者加陈皮6~9克、麦芽9克。肝区痛者加炒川楝子9~12克、元胡6~9克。呕恶嗳气者,加半夏9克、苏梗12克、茯苓12克。
 
我最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缠腰蛇(龙),即西医诊断的带状疱疹,能获得良好效果。在日本和美国讲学时,也遇到过此病患者,都很快治愈。今简举两例仅供参考:
 
例一:在美国时会诊一位韩国中年妇女,半个多月以来,左胁肋部起红色疱疹,从左乳外下方向左腋下及肩脚下蔓延,起疱疹处有的约2厘米宽,有的约4~5厘米宽,烧灼疼痛,影响饮食及睡眠,舌苔略黄,脉弦,小便短赤,大便略干。证属肝胆湿热,蕴成毒火,发为缠腰蛇病。治以清利肝胆湿热,泻火解毒。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3克,泽泻21克,车前子9克(布包),木通9克,柴胡9克,生地12克,当归尾6克,蒲公英24克,连翘15克,苦参15克,白藓皮15克,黄芩9克,竹叶6克,忍冬藤30克。水煎服3剂。二诊时疼痛大减,夜间已能睡,食纳亦转佳,起床时很快即能起身下地,大便偏干。患处已有1/3干瘪生痂。上方去竹叶、加酒军4.5克、青黛6克(布包煎),又进5剂而痊愈。
 
例二:苏某某,男,65岁。3天来初起似感冒,但很快即局限在左眼赤痛及在鬓额处头痛,在鬓额处皮肤发红,起小红疹,疼痛难忍,半夜即急去某某大医院急诊,诊断为眼型带状疱疹。经治疗无效,次日即来邀余诊治。诊其脉弦数,左目赤痛,左偏头痛,大便偏干,小便黄赤,口苦舌红,苔薄黄腻。辨证认为肝开窍于目,头两侧属少阳,脉症合参诊为肝胆湿热,肝火上亢之证。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5克,泽泻30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夏枯草15克,菊花10克,桑叶10克,车前子15克(布包),连翘15克,银花15克,蒲公英30克,蔓荆子10克,木通6克,白藓皮15克,柴胡6克,黄芩10克,川连6克,玄参12克,5剂。服3剂,头目即不痛,诸症减轻。仍以此方加减,共进14剂而愈。
 
当归龙荟丸(当归30克、黄连30克、黄芩30克、龙胆草30克、栀子仁30克、大黄15克、芦荟15克、青黛15克、木香7.5克黄柏30克、麝香1.5克,共为末,炒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20丸,姜汤或温开水送下)与本方皆治肝胆实热之证。但当归龙荟丸治肝胆实火兼见惊悸、烦躁狂妄、大便秘结者,功用偏于治肝胆实火,可使火热从大便而去;本方功用偏于治肝胆湿热,可使湿热从小便而去。二药功能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临床使用,须详为辨析。
 
泻青丸(龙胆草、山栀、大黄、川芎、当归、羌活、防风、蜜为丸)虽也可泻肝胆大热,但偏用于肝胆风热,症兼多惊多恐、目赤肿痛及小儿急惊抽搐者。
 
香薷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薷500克、炒扁豆250克、厚朴250克(姜炒),为粗末,每服9克,水一盏,入酒少许,煎七分,冷服,一日2剂。
 
本方为治暑专药,主治暑热季节,贪凉饮冷,阳气为阴邪所遏,头痛发热,恶寒烦躁,口渴腹满、吐泻等症。现今多改为汤剂服,用量:香薷多于其余二药一倍,约9~12克。
 
方中用香薷芳香辛温,能发越阳气,有彻上彻下,解表利尿之功,为治暑要药,故以之为主药;厚朴辛温理气,除满化湿为辅药;扁豆甘淡入中焦,消脾胃之暑湿,降浊而升清为佐使。
 
本方又名三物香薷饮。如热盛心烦口渴者,加川黄连,名四味香薷饮。如湿盛便泄者,加茯苓、甘草,名五物香薷饮。如兼见暑热泄泻,腿肚转筋者,再加木瓜,名六味香薷散。如暑湿内伤,头重吐利,身倦神疲者,可在六味香薷饮中加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名十味香薷饮。
 
本方去扁豆,加鲜扁豆花(或扁豆衣)、银花、连翘,名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用以治暑病初起。去扁豆加黄连,名黄连香薷饮,可使外暑内热,一齐汗解。
 
治暑病须注意:伤暑,阳为阴遏,有表证无汗即阴暑、用香薷饮。如暑热伤气,汗多烦渴,体倦少气,脉虚数者,则用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粳米、西瓜翠衣、甘草。《温热经纬》方)。如为阳暑,发热汗出、口渴、脉虚大者,则用白虎加人参汤,或生脉饮加石膏、知母。如劳倦内伤,平素气虚,感受暑湿,脾湿不化,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苔腻脉虚者,则用《脾胃论》清暑益气汤(方见后)。
 
我常用鲜荷叶12克、鲜佩兰12克、鲜藿香12克、扁豆花6克、苏叶5克(后下)、薄荷1克(后下)、车前子10克(布包),煎水频服,以治暑病,效果满意。供参考。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黄芪3克、苍术3克、升麻3克、人参l.5克、白术1.5克、陈皮1.5克、神曲1.5克、泽泻1.5克、麦门冬1克、当归1克、炙甘草1克、黄柏0.6~l克、葛根0.6克、青皮0.75克、五味子9粒,水煎服。
以上为原方,体现了李东垣先生的药方,药味多而用量轻,组织巧妙, 药队有纪的特点。现在我们使用本方时,可结合当前情况和具体病情,灵活运用。目前临床上的用量比原方约大l~2倍。
 
方中以参、芪益气而固表,二术燥湿而强脾,麦冬、五味以保肺而生津,黄柏泻热而滋水,青皮平肝而破滞,当归养血而和阴,神曲化食而消积,升、葛解肌热而升清,泽泻泻湿热而降浊,陈皮理气,甘草和中。诸药相合能益气、强脾、除湿、清热。
 
炎暑则表气易泄,兼湿则中气不固。本方不只清暑而兼益气,因为暑能伤气。益气不但能使肺金不受火克,而且凡气之上腾为津、为液者,下降即为肾中之水,故益气亦能生水,水气足,火热之气自退。本方之意自明。
 
凡劳倦内伤,平素气虚,长夏受暑,四肢困倦,身热气短,口渴自汗,精神减少,心烦尿黄,大便溏黄,苔腻脉虚者,以本方主之。
 
本方去青皮、泽泻、葛根,名黄芪人参汤,治暑热伤元气,长夏倦怠,胸满自汗,时作头痛(时作时止)者。
 
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亦治暑热伤气,但偏用于暑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肺虚而咳者。清暑益气汤则偏用于平素气虚暑伤气,湿困脾而精神肢体困倦者。前方偏主于上焦,后方偏主于中焦。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12克、生石膏30克(先煎)、半夏9克、麦冬18克、白人参5克、炙甘草3克、粳米9克,水煎服。(参考中医学院教材《方剂学》及原方改为近代用量)
 
本方主治伤寒解后,气阴两伤,虚羸少气,气逆欲呕,及虚烦者。也可用于治疗伤暑发渴,脉虚,气阴不足者。
 
方中以竹叶清心、利水、除烦为主药;生石膏清肺胃之热,麦冬养肝胃之阴,为辅药;人参、半夏益气和胃而降逆为佐药;甘草、粳米甘缓入胃而和中为使药。
 
暑病兼表里证者,治用三物香薷饮。暑病气虚、脾湿不化者用清暑益气汤。暑病伤肺气,肺虚而咳者,用生脉散。暑病气阴两伤偏有胃热者,用竹叶石膏汤。证有不同,方有特点,不可不辨。
 
清胃散(《兰室秘藏》)
 
黄连9克、生地黄18克、丹皮9克、升麻6克、当归6克,水煎服。(原方为散剂,用量太轻,据今人用药习惯,参考原方改为汤剂量)
 
本方主治胃有积热,牙痛喜凉,或齿龈红肿溃烂,头脑及面部发热,牙宣出血,口气热臭,或唇舌颊腮肿痛,口干舌燥,苔黄或兼舌红,脉数有力等症。
 
方中以生地凉血益阴为主药;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辅药;用丹皮佐生地,去血热而疏其滞,用当归佐黄连,养血以防过燥;以升麻辛凉引药上至病所为使药。咽喉、牙齿、唇口、颊腮之肿痛溃烂,自会廓然俱清。
 
《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有的加生石膏30克(先煎),其清胃热之力更大。如大便干结者,亦可加生大黄3~6克导热下行,其效更佳。
 
我常用此方治疗牙痛、口舌生疮、咽痛、龈肿、扁桃体炎、腮腺炎、舌炎、齿龈炎等。扁桃体炎可加玄参15克、射干10克、连翘12克、黄芩10克。腮腺炎可加玄参15克、板蓝根10克、牛蒡子10克、炒川楝子12克。舌炎溃烂,加木通6克、青黛6克(布包)、连翘12克。齿龈肿痛出血溃烂,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黄芩10克、蒲公英20克、连翘12克,兼出血者,再加生茅根30克、生藕节30克。
 
清骨散与清胃散,一字之差,治证截然不同,不可不知。清胃散主治阳明胃火炽盛。清骨散(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炙甘草)则主治骨蒸劳热,肝肾阴虚。
 
清胃散与泻黄散(防风、藿香、山栀、生石膏、甘草)比较,清胃散主清胃热兼清心火,泻黄散主治脾肺伏火。
 
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桑叶9克、石膏7.5克(煅,先煎)、人参2克、甘草3克、炒胡麻仁3克、阿胶2.5克、麦冬4克、蜜杷叶1片、杏仁2克,水煎频服。
 
以上为喻嘉言氏原方剂量折算而成,用药量很轻,盖因上焦如羽,若药量太重,则失去轻清入上焦之意。但近代因人的体质关系和药品关系等等原因,对本方的用量,大多医家皆在学习喻氏制方精神的原则上有所加重,皆能取得良好效果。今把近代医家所用的一般用量介绍如下,以资参考。近人很少用煅石膏,故改生者。
 
桑叶9克、生石膏15~25克(先煎)、麦冬6~9克、阿胶9克(烊化)、火麻仁9克、杏仁9克、枇杷叶9克、人参3~5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
 
本方主治温燥伤肺而见气逆喘息、干咳无痰、鼻燥咽干、心烦口渴、诸气膹郁、诸痿喘呕等症。
 
喻氏所创此方,是对《内经》病机十九条中有关治肺燥理论的补充,很受后人重视和尊崇。依法使用,确有良效。《医宗金鉴》解释本方时说:“经云:损其肺者益其气。肺主气故也。然火与元气不两立,故用人参、甘草甘温而补气,气壮火自消,是用少火生气之法也。若夫火燥膹郁于肺,非佐甘寒多液之品,不足以滋肺燥,而肺气反为壮火所食,益助其燥矣。故佐以石膏、麦冬、阿胶、胡麻仁辈,使清肃令行,而壮火亦从气化也。经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降之,故又佐以杏仁、枇杷叶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制节有权;气行则不郁,诸痿、喘、呕自除矣。要知诸膹郁,则肺气必大虚,若泥于肺热伤肺之说而不用人参,郁必不开,而火愈炽,皮聚毛焦,喘咳不休而死矣。此名救肺,凉而能补之谓也。若谓实火可泻,而久服芩、连,苦从火化,亡可立待耳。”喻氏自己也说:“今拟此方名清燥救肺汤,大约以胃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可见本汤制方之精妙。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秋季无雨而流行的外感咳嗽。此病多为感受秋燥之邪所致,其特点是干咳无痰,口鼻干燥,喉痒音嗄,甚可痰中带血,口渴脉涩或虚数。兹举一验案如下:邓某某,女,24岁,秋季无两,天气燥热,贪凉而感冒,自购治感冒成药,服3天后,体温已正常,自认为感冒已痊愈。但此后喉痒干咳,鼻干唇燥,口渴思冷饮,声音发嗄,胸闷气憋,略感气短而喘,食纳减少,大便干涩不爽,小便微黄,有时因咽部干痒似有痰而用力咳嗽,不但无痰咯出,而且咳至声嗄干呕,仍胸中不爽,已20多天,虽服多种止咳药,均未见效,特来就诊。观其舌微红少苔,脉象数而少力。诊为肺燥咳嗽。治以润肺降气之法,方选清燥救肺汤加减。桑叶9克,生石膏24克(先煎),党参9克,南沙参6克,麦冬6克,杏仁9克,火麻仁9克,炙甘草5克,蜜紫苑12克,蜜杷叶10克,全瓜蒌25克,炒苏子9克,鸭梨皮1个。水煎服6付后,咳嗽胸闷,口鼻干燥明显减轻,自云病愈2/3。二诊据其尚有声嗄、少食,上方去南沙参、火麻仁,又加炒莱菔子9克、金果榄9克、玄参9克、生麦芽12克,进6剂而痊愈。
 
本方可以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结核早期咳嗽少痰,证属肺燥伤肺者,确实有效。
 
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生扁豆、天花粉、生甘草)也用于治肺燥咳嗽,但适用于肺胃阴伤,燥邪偏重者。清燥救肺汤偏用于燥邪伤沛,燥热偏重,肺气受损者。前者润燥养胃之力大,补气之力小;后者清热、补气、降逆力大,生津润燥之力不如前者。
 
桑杏汤(桑叶、浙贝、豆豉、栀皮、杏仁、沙参、梨皮)也用于肺燥咳嗽。但桑杏汤轻宣解表之力偏大,润肺降气之力偏小,且无补肺救肺之力,适用于燥邪伤肺,初起表证重而燥邪较轻者。
 
我还常用清燥救肺汤加百部9克、生藕节30克、白芨6~9克、炒苏子9克、川贝母6~9克、苓贝秋梨膏2匙(分冲),治疗肺结核咳嗽久久不愈,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者。如有低烧,可在原方基础上加秦艽10~18克、地骨皮9~12克、白薇9克、百部9克。盗汗严重者可再加煅龙、牡各30克(先煎)。
 
通幽汤(《兰室秘藏》)
 
当归3克、桃仁3克(打碎)、升麻3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槟榔1.5克(研末冲服)、红花0.3克、炙甘草0.3克,水煎服。
 
近人常把各药用量适当加大,可参照原方精神及具体证候,灵活运用。
 
本方主治幽门不通,胃气上逆,不得和降,而窒塞不下,大便燥结,甚至气上冲逆,而发生噎膈、呕吐,即前人所说:下脘不通,治在幽门。
 
方中以当归养血,二地滋阴,为主药;桃仁活瘀润燥,红花祛瘀生新,为辅药;佐以甘草调中舒缓,使以升麻升清气。清阳升则浊阴降,有升则有降,升降恢复正常,则幽门开通,诸症自除。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食道癌早期,便燥,咽下有噎塞感,或兼呕吐者。一般常结合旋覆代赭汤加减。具体用药如下:生赭石20~30克(先煎),旋复(覆)花10克(布包),半夏10克,当归6克,红花6克,桃仁6克(打),生地6克,熟地6克,槟榔6~9克,升麻5克,苏梗10克,酒军3~5克。噎膈明显者,可再加刀豆子9克、莪术5克。大便干秘者还可加全瓜蒌30~40克。
 
我也常以本方把用量加两倍,再加全瓜蒌30~40克、火麻仁10克、生白芍12克、黑芝麻10克、酒军5~9克,用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中医学认为老年人阴津不足,肠道血虚,浊道枯涩,糟粕不能传导而致大便秘结不下,中医称此为水乏舟停。服本方养血润燥,升清降浊,滑润肠道,浊阴下降,大便自调,不可单用攻泻药。
 
我也曾用本方结合丁香透膈汤,旋复代赭汤的精神随证加减,治疗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而致幽门不全梗阻的病人。例如一患者20多天来,出现朝食暮吐的反胃症候,每到晚上9时左右,腹中攻串,水响雷鸣,胀满上逆,最后大吐一阵,吐物中尚能辨出早饭中未全消化的残渣(朝食暮吐),吐后方舒,才能入睡,每晚如此。舌苔略白,右脉滑中带弦,尺脉较弱。处方如下:生赭石3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半夏10克,党参10克,当归9克,红花9克,桃仁9克熟地12克,紫肉桂5克,赤芍12克,槟榔10克,公丁香3克(后下)沉香粉3克(分冲),广木香6克,砂仁5克,生大黄4.5克,生甘草3克。3剂药后症状明显减轻,8剂后,呕吐全止。用此方稍事加减,共进20多剂,痊愈出院。出院时,带香砂养胃丸20袋(每日2次,每次6克),六味地黄丸2O粒(每晨空腹服半丸或1丸),以善后调理。
 
活血润燥生津汤(《成方切用》引朱丹溪方)
 
当归6克、白芍6克、熟地6克、天冬5克、麦冬5克、全瓜蒌5克、桃仁3克、红花3克,水煎服。
 
用量比原方加重了1倍,需要时还可再加些。
 
本方主用于治疗内燥之证。内燥则血液枯少,火炎则津液不足,故见口唇干燥,皮肤皲裂,口渴咽干,唾液枯少,大便干涩难解,烦躁少食。舌红少津,脉沉涩等症。方中以归、芍、地黄滋阴生血,瓜蒌、二冬润燥生津,红花、桃仁活血润燥,八药互助互济,功能活血、润燥、生津、养液,内燥自除。凡阴虚血燥而兼瘀滞者,此方皆宜。
 
通幽汤润燥,偏用于幽门气逆不开,其大便燥结不下,尚用于清气不升、浊阴不降之证。本汤则偏用于阴、血、津、液俱不足,其大便干涩不下,证由阴血津液俱虚,肠道失润所致。
 
我常以本方合麻仁滋脾丸(火麻仁、白芍、枳实、大黄、厚朴、杏仁)方随证加减,用于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或大病后(尤其是高热病后)阴、血、津、液俱不足,而大便困难者。
 
滋燥养营汤(《成方切用》)
 
酒当归6克、生地3克、熟地3克、白芍3克、黄芩3克、秦艽3克、防风1.5克、甘草1.5克、水煎服。
 
主治火热伤肺,血虚外燥,皮肤皲揭,筋急爪枯,或大便风秘。
 
方中以当归养血润燥为主药;二地滋肾阴而补肝血,白芍泻肝火而益血,为辅药;佐以黄芩清烁肺之火,秦艽养血荣筋,防风散肝胆之风,后二药散风荣筋而不燥;甘草甘平益脾,入润剂则补阴血而为使药。
 
活血润燥生津汤主用于治内燥,本方则主用于治外燥。
 
我有时用这两张药方的精神,结合健脾胃、生津液之品,如生白术、知母、玉竹、黄精、葛根、天花粉、沙参、生麦芽等,随证出入,用于治疗西医诊断的干燥综合征,常取得一定的效果。如因唾液太少,食道干涩,吃饭困难,不易下咽,须用水送者,还可加生赭石2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苏子梗各6~9克、焦槟榔9克、六一散5克(布包),以助降逆滑润之力。请参考试用。
 
炙甘草汤(《伤寒论》)
 
炙甘草12克、生姜9克、党参6克(或人参2克)、生地30克、桂枝9克、麦冬9克、麻仁9克、大枣4枚、阿胶6克(烊化),水煎服(原方以清酒和水各半同煎,阿胶烊化,日分3服,但其用量大,今折合为一剂汤药量)。
 
本方主治伤寒病后或重病恢复期阴血不足,血不荣心,虚羸少气,心慌心悸,虚烦少眠,大便干涩,舌质略红少苔,脉象结代不整。或肺痿久咳,吐涎沫稀痰,量多,咽燥而渴,或痰中带血,心悸气短,心中温温液液,失眠多汗,脉虚细而数,或偶见结代。
 
方中重用炙甘草甘温益脾,脾属土为心之子,补子而实母,缓心脾之急而复脉为主药;生地滋阴生血,麦冬益阴养心以利复脉,为辅药;用人参(党参)益气以生阳,桂枝助心阳而通脉,阿胶养血滋阴,麻仁润肠缓中,得生姜之辛,滋而不腻,共为佐药;生姜和大枣调和营卫为使药。诸药相合,具有滋阴养血、益气复脉的功能。本方重用生地还配以麦冬、阿胶、麻仁,并以炙甘草为君药,可见是一滋阴养血之剂,善补阴者阳中求阴,故又配以人参、桂枝、生姜、益气、辛通而助阳、伤寒重证或大病久病之后,阴血耗伤,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见心动悸、脉结代之症,本方最为适用。仲景这一滋阴养心血、益气助心阳而复脉之法,给后人极大启发。今人用此方治疗阴血不足,心阳不振而致的心律不齐、频发的期前收缩、室性早搏,甚至出现二联律、三联律者,随证加减,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不少学者在研究中医益气活血药物治疗心律不齐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因此而认为了心律不齐的中医病机均为气虚血瘀,则欠妥。我们通过学习仲景先师为治疗伤寒病后心动悸,脉结代而制定的滋阴养血为主,佐以通阳复脉的炙甘草汤后,可以看出西医诊断的心律不齐,中医看来,不一定均为气虚血瘀,应该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全面分析,辨出脏腑,经络、虚实、寒热、各种不同的证候,针对不同的证候进行不同的治疗。不可一见心律不齐即用益气活血药。这是个人的一点儿浅见,仅供参考。
 
我在临床上常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阴血不足证候中出现的心律不齐。兹举一病例如下:
 
宋某某,女,25岁,1972年6月18日初诊。
 
主要症状:数年来经常心慌气短,心中发空,胸间不适,脊背痛,劳动后更明显,食欲较差,大小便正常,月经正常。
 
诊查:舌尖红,舌苔薄白,脉弦细有结代,每分钟脉结代3~4次。
 
辨证:舌红脉细为阴虚之象。脊背疼痛、劳动后明显,知为胸背部阳气不振,经络痹阻。心慌气短,知为血不荣心,心中气血不足。综观脉症,诊为阴虚、血不荣心而心悸动、脉结代之证。
 
治法:养阴补血,益气助阳而复脉。
 
处方:炙甘草9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五味子9克,当归6克,丹参15克,党参9克,玉竹15克,金狗脊15克,桂枝4.5克,陈皮9克。3付。
 
二诊:药后背已不痛,心律不齐次数减少(每分钟1~2次)。上方去狗脊,加龙眼肉10克,再进3付。
 
三诊:自觉症状已无,脉未见结代,心脏听诊未发现心律不齐。
 
此患者又服6付中药进行调理,心慌气短、心律不齐得以治愈。 《千金翼方》用本方治疗虚劳。《外台秘要》把本方用于治肺痿,但本方为补虚之剂,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温温液液(心肺俱虚)者。甘草干姜汤则治肺中冷、吐涎沫、头眩、小便数或遗尿者,故仅用甘草12克、干姜6克温之。可见同是肺痿,治法不同,不可不辨。
 
我也常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胸痹兼见心悸动脉结代,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伴有频发室性早博或房性期前收缩者。处方如下供参考:全瓜蒌30克,薤白12克,檀香6~9克(后下),枳壳10克,蒲黄10克(布包),焦山楂10克,炙甘草9~12克,生地15克,麦冬6克,丹参15克,党参9~12克,桂枝5~9克,远志10克,炒枣仁15克,水煎服。常收良效。
 
胸痛明显者,去党参加五灵脂12克,或另随汤药加服苏合香丸1丸,一日2次。心悸失眠者,加龙齿10~30克(先煎)、珍珠母20~30克(先煎),炒枣仁增至30克(先煎)。头眩晕者,再加泽泻30克、钩藤20~30克。大便干结者,加酒军6~9克。体胖痰盛者,加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
 
第六讲 除痰、消导、攻下的方剂
 
《黄帝内经》中只谈到积饮之说,仲景先师有四饮之分,但痰饮居其首,后世又发展出痰证之论以及怪病皆生于痰之说等等,甚至提出痰为百病之母。有人指出除痰必须先治病因,其痰自除。例如热痰泻其火热;风痰祛其风邪;湿痰化其水饮;气痰舒其气郁;则其痰自除。并强调“见痰勿治痰”,必遵“治病必求于本”之训。但从历代医家所订除痰方剂来看,其中也有不少是治标的。从疾病的某一阶段来说,有时治标也是很需要的。所以除痰之剂虽不可执,但也不可废。介绍数方以作参考。请遵辨证论治的法则去灵活运用,并可与利湿、攻下剂参看
至于消导之剂,消有消散积滞的意思,导有行气推导的意思。如清?汪昂说:“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健运时,则中气不流畅,气不行则水谷停滞而为积滞,或发生泄痢,或发生癥痞,以致影响消化,后天失养而导致虚衰之疾。故对积滞,必须及时消导。消导之剂比攻下之剂作用和缓,适用于消导中焦积滞。但对癥痞坚积者,则又不得不加攻削之品,甚至结合攻下剂,合而用之。
 
攻下剂比消导剂峻利慓悍,不可久服,常用于急病实证。攻下又有攻气、攻血、攻积、攻结邪等不同。证情有微甚,攻法有轻重,如攻下太过,也可使人受害。故用攻下,要详加辨证,不可猛浪从事。并且还应时时记住病在表者不可攻里及病在胸中者不可攻下等戒。所以有人说攻下之剂,犹如将帅之兵,虽不可无,但必须是极需时才能用之。要时时考虑到前人所说“成之难,败之易”的道理,不可滥用攻下。
 
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制半夏150克、橘红150克、白茯苓90克、炙甘草45克。为粗末,每服12克,加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现多改为汤剂:半夏9克、橘红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本方为治一切痰湿的基础方。主治痰湿所致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症。方中以半夏燥湿、降气、调中、利痰为主药;气滞则生痰,故用橘红行气和中为辅药;湿盛则生痰,故以茯苓利湿为佐药;更以甘草和中健脾为使药,加生姜之辛,以助陈、夏之利气化痰,加乌梅与甘草酸甘合化生阴,以防燥药之过燥。共成和中行气、化湿除痰之剂。
 
中医认为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留则为水,湿不能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不利而停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所以前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可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变证百出。简言之,痰在肺则咳嗽,在胃则呕逆,在头则眩晕,在心则悸怔,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四肢则肢节沉痛而类似痛风证,等等。对这些病症,均可灵活运用除痰之剂以治之。
 
本方加黄连5克、栀子6克,名连栀二陈汤,可用于治疗胸膈中有热痰,令人呕吐,吐物味苦等症。加砂仁5~6克、枳壳6~9克,名砂壳二陈汤,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功可行痰利气。加炒枳实9克、瓜蒌20~30克、炒莱菔子9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名加味二陈汤,主用于食积痰盛。加苍术6~9克、枳壳9克、片姜黄9克,主治痰气上攻、眼目肿胀,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二陈汤加胆南星9克、炒枳实9克,名导痰汤,功能燥湿豁疾,行气开郁,用于治疗顽痰胶固、头眩脘闷、呕恶少食、坐卧不安、痰盛晕厥等症。再加片姜黄9克、木香6~9克,用于治疗痰饮流入四肢、肩背酸痛、沉重、手足疲软、乏力等症。再加木香6克、香附9克,用于治疗痰气结滞、胸脘满闷、咳逆上气等症。
 
二陈汤加枳实6克、竹茹6克,名温胆汤,功能清胆和胃,除烦止呕,主用于痰气互阻,久郁化火,火热扰心而虚烦眠服,或大病之后,胆虚气寒,疏泄不利而致的痰涎不化而胃胀少食、苔腻脘闷等症。
 
二陈汤加杏仁5克、白芥子3克,名六安煎,主治风寒咳嗽、痰多不易出、胸闷气滞等症。
 
二陈汤加炒枳实6克、竹茹6克、胆星9克、菖蒲6克、远志9克、党参6~9克(气实者可不加),名涤痰汤。功能化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之舌强不语、神蒙错乱、手足不遂等症。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气郁、痰结蒙蔽清窍发为失语之证。举例如下:
 
何某某,男,40岁。因生气而两夜未睡,就诊前一天下午突然不能说话,自觉听力减退、头晕、头胀痛、胸闷、食欲不振,舌苔黄腻,脉象弦滑。诊断为痰迷清窍之证。治法豁痰开窍,处方:陈皮6克,半夏9克,茯苓12克,枳实9克,竹茹9克,菖蒲9克,郁金9克,胆星6克,生龙、牡各15克(先煎),3付。追访时说,取药回来,吃了1付即会说话,又服2付即痊愈。
 
还曾用本方加理气药治疗梅核气,举例如下:
 
胡某某,男,34岁。一周来咽部有东西堵感,如有虫子在里面,常欲咽唾把物咽下或吐出。经耳鼻喉科检查正常。小便黄,胃胀如气囊隐痛,微有呕恶,舌苔白,脉细滑。诊为痰气凝结所致之梅核气。治以理气化痰。处方:陈皮9克,半夏9克,茯苓9克,厚朴6克,苏梗6克,全瓜蒌30克,麦冬9克,元参9克,枳壳9克,共服6剂而痊愈。
 
总之,二陈汤是除痰剂的最基本方剂,经过历代医家加减变化,又发展出了许多陈痰方剂,前面已有一些举例,还有不少由此方变化出来的方剂,不再—一列举,读者可以一隅反三地去学习。后面要讲的是明代医家张景岳先生根据二陈汤化裁出的两张方剂,因为应用较广,效果较好,故特做专门讲述。
 
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当归6~9克、熟地9~15克、陈皮5克、半夏6克、茯苓6~9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此方既是二陈汤加当归和血养血而益心肺,加熟地滋肾水而润肺金,又是六君子汤去参、术加归、地而成,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方主用于肺肾虚寒,水湿上泛为痰,湿痰内盛,咳逆多痰,或年迈阴虚,血气不足,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舌苔白厚腻,脉滑等症。
 
金水六君煎创既滋阴又化痰,治痰盛咳呕而肺肾不伤之法,临床用之确有良效。六君子汤适用于脾虚不化之痰浊壅盛、呕逆腹泄等症,金水六君煎适用于肺肾两虚,痰浊内盛,咳嗽痰多之证。但如脾虚多湿而大便不实者,可去当归加炒山药9~15克;如痰盛气滞胸膈不快者,可加白芥子3克;如阴寒内盛而咳嗽不愈,吐白稀痰者,可加细辛3克;如兼寒据半表半里,而寒热往来者,可加柴胡6~9克。
 
我曾用此方加生地、藕节炭、白茅根、旋覆花、白芨等,治愈肺肾两虚所致的支气管扩张症,咳痰多,且痰中有血者,具体药方如下:当归炭6克,熟地9克,生地炭20克,半夏10克,化橘红10克,茯苓15克,紫苑12克,藕节炭30克,枇杷叶12克,旋覆花9克(布包),白芨9克,炒苏子10克。共服18剂而痊愈。
 
苓术二陈煎(《景岳全书》)
 
带皮茯苓12克、生晒术3克、淡干姜1.5克(炒)、广陈皮6克、泽泻5克、姜半夏9克、猪苓5克、清水炙甘草1.5克,水煎服。
 
此方也是从二陈汤发展而来的,其健脾利湿的力量大于二陈汤,且能温脾化气。脾胃虚寒之人,中湿容易停滞,往往出现腹泄便溏、胃气呆滞、小便少、四肢懈怠、精神疲倦、或咳嗽吐稀白痰等症。以此方治之,最为适宜。
 
方中以白术、半夏为主药,二苓、泽泻为辅药,陈皮、干姜为佐,甘草为使,共成健脾化痰、温中疏滞、化气利水之剂。
 
与金水六君煎比较,本方偏重于温脾胃、化气利水而祛湿除痰。金水六君煎则偏重于补肺肾以助水之化源而祛湿除痰。
 
我曾用本方(用量稍加大)加桂枝6~9克及生麦芽、广木香等,用于治疗西医诊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一类疾病。举例如下:
 
毛某某,女,42岁。多年来食纳不好,腹中常有似流水声漉漉作响的感觉,口干不欲多饮,腹部有时发胀,有时似坠,但都不严重,长期睡眠不佳,有时心慌心跳,四肢乏力,喜暖,倦怠神疲,轻度咳嗽,吐白稀痰,体重渐渐下降,头部似发沉而欠清爽,大便有时一日两次,有时一次,不成形,小便少,舌苔略白水滑,脉象沉滑欠有力。曾经住过几家大医院做各种检查,均未发现阳性所见,诊为胃肠神经官能症。做对症处理,效果不佳,故请中医会诊。我诊为中焦虚寒、脾不健运之证。中虚水湿不化,上则为稀痰而致咳,犯心而为心悸失眠;在中则为水饮而走肠间,影响水谷精微的升化;下则关门不利,气化无权而尿少。后天失养,故曰渐虚疲。治宜温健中焦,利湿除痰,佐以安神之法。处方如下:生晒术6克,带皮茯苓12克,陈皮6克,桂枝6克,淡干姜3克,泽泻15克,猪苓12克,姜半夏9克,清水炙甘草1.5克,生麦芽9克,广木香5克,香附6克,远志9克,炒苏子9克,杏仁9克。以此方随证加减共进50余剂(有时加党参5~9克,有时加上炒白芍6~9克,有时加吴茱萸3~5克等等)而痊愈,上班工作。
 
我们通过对从二陈汤加减化裁出来的许多方剂的学习,深深体会到中医学中方剂的组织配伍、加减化裁,实是一门理论深刻、涉及面广、出神入化的重要学问,必须深入学习中医理论,掌握辨证论治,才能真正体会到方剂灵活运用的深义。
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姜半夏45克、胆星45克、橘红30克、枳实30克、杏仁30克、瓜蒌仁30克、炒黄芩30克、茯苓30克,共为细末,姜汁糊丸如绿豆大。每次服6~9克,温开水送下。现在均把此方减量,作为汤剂服用。
 
此方为治热痰的常用方,功能清热顺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黄稠粘难出,痰热内蕴,气急呕恶,胸膈满闷,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等症。此证多属气郁化火,或偏食肥甘,嗜饮酒醴,酿生内热,灼津成痰而致。故以胆星清热化痰为主药;黄芩、瓜蒌仁清热降痰为辅药;陈皮、枳实顺气除痰,茯苓健脾渗湿,杏仁肃肺降气(二药体现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理论),半夏燥湿化痰,共为佐使,而组成清热顺气、降火消痰之剂。
 
本方重点在于清气、顺气而达除痰之目的。因为气有馀则为火,液有馀则为痰,滚随火而升降,故治痰必降火,治火必顺气。半夏、南星可燥湿气,黄芩、蒌仁可平热气,陈皮可顺里气,杏仁可降逆气,枳实可破积气,茯苓可行水气。水湿火热均为生痰之本,人体之气亢则为害,气亢为火,火退则还为正气,而各安其所归,所以化痰必以清气为先,故本方名清气化痰丸。
 
本方与苍莎导痰丸(苍术、香附、陈皮、茯苓、枳壳、半夏、天南星、炙甘草)比较,前者功在顺气清火,使火降气清而除痰止咳;后者则功在行气导痰,主治妇女形肥体胖多痰,痰湿阻滞经脉,使月经不调而久不受孕。
 
本方与景岳化痰丸(胆星、半夏、礞石、枳实、麝香、朱砂)相比,前者功在清热化痰以清顺火热之气而化痰止咳;后者则功在清热化痰,镇惊开窍而安神,主治小儿痰热庸盛、喉中痰鸣、惊风抽搐等症,药力迅猛,只宜临症选用,不可久服,且久病虚证的慢惊风忌用。
 
本方与竹沥达痰丸(半夏、橘红、白术、大黄、茯苓、黄芩、甘草、人参、礞石、竹沥、生姜汁、沉香)比较,前者主治气火蕴热,灼津为痰,痰热壅盛而致的咳嗽、胸闷、痰稠厚难出,功能清火降气而除痰止嗽;后者主治实热老痰,蒙心则癫狂、惊悸,入肺则痰稠难出、咳嗽、胸闷气急,功能运痰从大便出而不损元气。诸方虽然都是治痰,却各有巧妙不同,学者宜深思。
 
在农村巡回医疗时,曾治一小男孩,神昏抽搐,体温不高,口中吐白泡沫很多,如吹小肥皂泡。经用竹沥达痰丸方,加菖蒲、远志、全蝎、蜈蚣、钩藤而取效。
 
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炒苏子(打碎)、炒白芥子(打碎)、炒莱菔子(打碎),或用同量,或依据证候所需而各选君药而加减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老年人中运力弱,湿滞生痰,或兼生气,痰壅气实而痰盛喘咳,胸闷懒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之证,故名“养亲”。老年人气虚而喘者则忌用。
 
方中紫苏子降气,白芥子除痰,莱菔子消食兼降气。三药合用气降则痰消。气逆不顺为主证者可用苏子为主药,用量为9~10克,余药稍减。食滞为主证者,可重用莱菔子为主药。痰积为主证者,可重用白芥子为主药。但三药皆为行气豁痰之成,用之大过则恐伤正气,故药后诸症皆平后,则宜转入治本之方,或加调补之品,以免过服而伤中气。
 
前人对此方治标、治本有不同看法,兹择录以供参考:吴鹤皋说:“治痰先理气,此治标尔,终不若二陈汤能健脾去湿,有治本之功也。”李士材则说:“治病先攻其甚。若气实而喘,则气反为本,痰反为标矣。是在智者神而明之。若气虚者,(本方)非所宜矣。”
 
我把此方与二陈汤相合,再加麻黄、杏仁,命名麻杏二三汤,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肺失宣肃,气逆作咳,痰白而多之证,有良好效果。在临床上常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感冒咳嗽等表现为风寒痰盛病证者。经验方如下:
 
炙麻黄(表证未解者用生者)5~9克,杏仁9克,化橘红9~12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炙甘草1.5克(或不用),炒苏子9克,炒莱菔子9克,炒白芥子6克。咳甚者加紫苑12~15克、杷叶12~15克。每收良效,请试用。
 
本方主要用于实证,其主证特点为“气实痰盛,胸闷懒食”。如果是虚证(咳嗽已很久,痰很少,舌上无厚苔,气短心慌,脉无力,食思缺乏,四肢倦怠,言语声低等),则非本方所宜。
 
金沸草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旋覆花90克、麻黄90克、前胡90克、荆芥穗120克、甘草30克、半夏30克、赤芍30克,为粗末,每服9钱,加生姜3片、红枣1枚,水1盏半煎至八分盏,去滓温服。一日三四服。
 
今人多用本方改为汤剂服用,参考用量如下:旋覆花9克(布包),麻黄3~6克,前胡9克,荆芥穗6~9克,甘草3克,半夏5~9克,赤芍3~6克,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主治伤风表证,鼻塞声重,头痛目昏,肺炎宣肃,咳嗽多痰,胸膈满闷,痰涎不利等症。功能发散风寒,宣肺降气,止咳平喘。
 
本方因旋覆花的全草名金沸草而得名。但金沸草降气化痰之力不如旋覆花,故今人多改用旋覆花。方用旋覆花咸温宣肺,降气化痰,为主药;麻黄、荆芥解表散风寒,宣肺平喘,为辅药;前胡下气消痰,止咳定喘,半夏燥湿化痰,降气止咳,赤芍苦而微寒,以防温燥太过,共为佐药;甘草和中益气,调和百药,姜、枣和营卫,为使药。共达发散风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为宣降合用之方。我治风寒束表的咳嗽,常用此方加炒苏子10克、杏仁10克、紫苑12克、杷叶15克、炒莱菔子10克,水煎服,常收良效。感受风寒,咳嗽痰多,舌苔厚腻,食思不振,脉象有力之证,也可与三子养亲汤合用。
 
本方的特点是偏重于解表宣肺,通过肺气宣畅,表邪疏散,肺气肃降之令行,而痰消咳平。本方放在除痰类中,实为解表除痰之剂。
 
礞石滚痰丸(王隐君)
 
青礞石30克(锻)、沉香15克、酒蒸大黄240克、黄芩240克,将礞石打碎,同焰硝30克共入瓦罐内,盐泥固济、晒干,用火煅至石色如金,候冷取出,与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根据病人身体强弱服用30~50丸,临卧时生姜汤或温开水送服。
 
本方取煅青礞石,药性剽悍,质重性降,能攻除陈积伏匿之痰,消一切老痰积滞,为主药;大黄荡热去实、涤积除陈,开下行之路为辅药;黄芩苦寒,泻肺凉心,清上焦之火为佐药;沉香导气散结,沉降下行以导诸药,为使药。
 
主治实热老痰内结所致的怪证百病。吴仪洛说:“风木太过,克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壅塞中上二焦,回薄肠胃曲折之处,谓之老痰。变生诸症,不可测议,非寻常药饵所能疗也。此丸主之。”但本丸药峻力猛,必须遇大便秘结、舌苔黄厚而腻、脉滑数有力之实热证,才可应用。体虚者及孕妇不可轻用,以免伤正。
 
前人有“怪病皆生于痰也”之论,即指老痰、顽痰而言。老痰、顽痰致病,往往不习名状,或头目眩晕、阻滞清窍,或停留胸膈肠胃,嘈杂痞闷,咽嗌不利,或心下如停冰铁,或梦寐奇怪之状,或腰背四肢筋骨疼痛,或胸腹间如有气交纽、噎息烦闷,或发癫狂痉痫,或毛发焦槁,月水不通等等。王隐君曾对此有所论述,特制此丸以传世治之。 我曾用此丸治疗精神分裂症属于中医狂证者。此病为气郁化火,木郁克脾,中湿生痰,痰火交结,蒙蔽心窍所致,故以此丸攻逐痰热,以醒心神。具体治法是汤丸同用,举例如下:
 
曾治一妇女31岁,神情狂躁,笑驾无常,手持锄、铲,人不敢近,大便干燥、舌苔黄厚,数夜不眠而神情不衰,脉滑大有力。治以消痰泻火,清心平肝,佐以开窍熄风之法。处方:生赭石30克(先煎),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天竺黄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8克,川黄连9克,郁金12克,生明矾3克,菖蒲12克,远志12克,全蝎9克,钩藤30克,香附10克,黄芩10克,带心连翘15克,生铁落50克(煎汤代水)。同时服礞石滚痰丸6克,一日2次。如大便不泻,丸药可再酌增其量、以大便泻为好。药后大便得泻三四次,泻后即卧而入睡。此后汤剂渐转入舒肝解郁、化痰开窍之剂,而丸药仍每日服1次,每次40丸,临卧时服,保持每日1~2次稀便(大便太泻时,可减为20丸,随证加减)。如此调治20余天而愈。
 
我用礞石滚痰丸结合应证汤药曾治愈多例癫、狂证。对西医诊断的癫狂病,如见痰热实证者,也可随汤药服此丸,常取理想疗效。但本丸不宜过久服用,一般服用1~3周即可停服。过一段时间如认为证候需要,可再服用。我经过多年应用,认为本丸疗效可靠,并不十分峻烈
把本方的大黄、黄芩减为各180克,加橘红60克、半夏60克、甘草30克,用竹沥汁(加生姜汁三四匙)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名竹沥达痰丸,治证同礞石滚痰丸,但药力比较和缓。
 
体会:礞石滚痰丸处方精练峻利,开治老痰的一大法门,疗效可靠,为临床常用之品。凡久病顽痰、怪病难以名状者,只要不是虚证,皆可应用,往往收到满意的疗效,实为治疗老痰、顽痰所不可缺之药。
 
茯苓丸(《全生指迷方》)
 
半夏60克、茯苓30克(乳汁拌)、枳壳(麸炒)15克、风化硝(如一时未找到,也可用芒硝)7.5克,生姜汁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姜汤送服。
 
本方主治因停痰阻滞经络,而两臂疼痛,或抖掉不能举物),两手疲软无力,或不能转移,背部凛凛恶寒,脉象沉细之证。正如清代名医喻嘉言所说:“痰药虽多,此方甚效。”
 
从病因病机来分析,认为痰饮伏留于内,停滞于中脘,脾失健运,脾主四肢,脾气滞而不下,故上行攻于两臂,令人肩臂酸痛,手指握物无力,或攻胀不适,不可误以为风邪,实为伏饮停痰所致、胖人更应注意。此时治宜祛饮除痰,可用导痰汤加木香5克、片姜黄10克、生明矾3克、郁金10克,煎服,同时送服本丸。如痰涎重者,也可改服控涎丹(见后方)5~10丸。攻逐停痰伏饮后,则可使两肩臂轻松,两手有力。
 
此方以半夏燥湿痰而和中焦为主药;茯苓渗利水湿而助脾运为辅药;枳壳宽胸行气通肠为佐药;风化硝味咸软坚去停痰坚积为使药。重用生姜汁制半夏毒而加强半夏除痰之力。诸药相合使痰行气通,肩臂之痛胀麻疲自除。
 
由于目前此丸在药店中不易购得,我在临床上遇到此证常改用汤药,把本方的组方用药精神运用到汤药方中,也收到良好效果。我常用的处方如下:半夏9~12克,茯苓9~15克,化橘红12克,胆南星6~9克,炒枳壳10克,炒枳实6~9克,香附10克,广木香6克,片姜黄10克,桑枝20克,郁金10克,炒白芥子5克,生明矾2~3克,元明粉6克(分两次冲服)。
 
组织此方,我把二陈汤、导痰汤、茯苓丸、白金丸、星香散、控涎丹几张治痰方的精神,集中于一方之中,所以常收理想疗效。但如痰证严重,须用攻泻痰浊者,仍应加服控涎丹。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去心)60克、大戟(去皮)60克、白芥子60克,共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7丸,甚或10丸,痰盛体壮者,可适当加多丸数,临卧前淡姜汤送服。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有的患者服10丸即感到大便稀泄,但也有的服至20多丸,尚无出现泄痰之效,故关于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需先从小量开始,慢慢增至见效的用量。药效也可能与选用的药品的质量有关,请多方面考虑应用。还要注意服用本丸时,不可再服用有甘草的药物,因甘草与大戟、甘遂相反。
 
本方主用于治疗素有痰涎伏留在胸膈上下之处,令人忽然胸背、手足,腰部颈项等处的筋骨牵引疼痛、或隐痛不止,也可能游走不定,或手脚重著冷痛;或头痛眩晕;或神志困呆多睡;或胸闷少食,痰多流涎;或脚肿重痛,不能步履;或某个肢体重著顽麻不遂等等。此乃痰涎所致,不可误为他症。明代医家李时珍曾说:“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灼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本方由仲景十枣汤中去芫花、大枣,加入白芥子改为丸剂而成,为“治痰之本”的方剂。痰之本是:水湿受气火煎灼阻滞而结成,故以大戟逐泄脏腑之水湿,甘遂攻破经隧之水湿,白芥子驱散皮里膜外之痰气,三药共成攻逐痰涎、水饮之峻剂,对痰涎伏留之实证,可建奇功。但大便素日溏泄及体虚之人,不宜使用本方。
 
如两脚患湿脚气,肿痛沉重,顽麻颓软,不可步履,可加槟榔70~80克、木瓜50~60克、松枝60克、卷柏60克。如惊痰为患,神呆易惊,失眠胆小,可加朱砂30克(水飞)、全蝎60~70克。如气郁受惊,久久不解,渐结痃癖病块,可加炙山甲60克、鳖甲70~80克、元胡60克、莪术60克。热痰证,可加芒硝60~70克;寒痰之证,可加胡椒30~40克、丁香30克、干姜30克、肉桂20克。用量仍可从小量渐渐增至见效剂量。
 
本方与礞石滚痰丸比较,本方偏用于治痰涎水湿为患,礞石滚痰丸则偏用于顽痰、老痰所致癫狂疯痫等病症。
 
十枣汤偏用于水饮,尤其是悬饮较常用,乃攻泻水饮之剂;本方偏用于痰涎,尤其是痰涎所致之肢体顽麻重痛,腰背、颈项牵引疼痛更为常用,乃破泄痰涎之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偏用于肺痈胸中痰水胶结、喘咳不得卧,甚则头面浮肿等病症。主治胸肺痰结、气逆、作喘、作咳、作肿之证。本方则主用于痰涎留滞于脏腑经络之疼痛、牵引、重著、顽麻等证。
 
此方妙在加入白芥子。白芥子为除痰利气之药,其味辛性温,善行善通,利气豁痰,尤其善于祛除两胁及皮里膜外之痰。把仲景先师十枣汤攻逐水饮之剂转变为破泄痰涎之剂,可见陈无择先生不但对仲景方有深入研究,而且对中药的特性有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能把《内经》精神和病机病证及仲景辨证论治原则化为一体,而创出更广泛应用的新方,实属难能可贵,非常值得学习。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多配合应证的汤药。例如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时,常用五子五皮活瘀利水汤送服本丸8~15粒,一日2次。处方如下(自拟治肝硬化腹水经验方):炒苏子10克,葶苈子10克,大腹子(槟榔)10克,车前子(布包)15克,水红花子10克,桑白皮12克,冬瓜皮40克,大腹皮15克,茯苓皮30~40克,陈皮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香10克,抽葫芦30~40克,泽泻20~30克,莪术6克,猪苓20~30克,白术6克,生姜3片,水煎服。
 
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90克、神曲30克、半夏45克、服苓45克、陈皮15克、连翘15克、莱菔子15克,为细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食远白汤送下。
 
本方为消导剂之代表方。主治伤食积滞,胃胀胃痛,脘腹痞闷,嗳腐吞酸,厌食呕恶,腹痛泄泻,以及停食寒热如疟,舌苔白腻或黄,脉滑有力等症。
 
清?吴仪洛说:“伤于饮食,脾主运化,滞于肠胃,故有泄痢、食疟等证。伤而未甚,不欲攻以厉剂,惟以和平之品,消而化之,故曰保和。”可见本方纯为消导而设。方中山楂酸温,善消腥羶油腻肉积。神曲辛温,善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消痰下气,善消面食痰浊之积。伤食脾不健运而中湿不化,故以茯苓化湿健脾。久郁则生热,故以连翘散结而清热。半夏、陈皮和胃健脾,调中理气,和茯苓为二陈汤之意。诸药合用,能消食导滞,调胃和中。正如李东垣所说:“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化,或损其谷,重则方可吐下。”
 
此方妙在加入连翘一味。该药微苦性凉,具有升浮宣散、清热散结之力,在大队消食导滞和中降气之品中加入连翘,不但能清郁热、散滞结,而且用其升浮宣透之力,以防消降太过而使全方有升有降,有消有散,有温有凉,有化有导,呈现出一派活泼生机。再者本品善理肝气,既能舒散肝气之郁,又能苦平肝气之盛。在脾胃积滞,中运不健之机,加入平肝舒郁之品,更能防肝来乘。可见本药在本方中实具有画龙点睛之作用。使我们更能体会前贤对中药深入领悟和善于妙用的精神。
 
本丸除药店中有售成品外,临床上也常把它改为汤剂使用。我常用的处方如下:焦山楂9~12克,炒神曲6~9克,制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5克,连翘6~9克,炒莱菔子5~9克。积滞重者,还可加枳实6~9克、炒麦芽9克、厚朴9克。腹胀者,可加广木香6~9克、苏梗9~12克。气郁者,加香附9克、青皮5克。脘痞者,可加枳实9克、莪术6克。便秘者加生大黄3~6克、枳实6~9克、三棱6克。兼有胃脘痛者,可加元胡9克、金铃子9克、炒五灵脂6~9克。
 
以本方随证加减可用于治疗西医诊断的急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脱垂、溃疡病、胆汁返流性胃炎等出现脾胃食滞,消化不良,食积不消,泄痢不爽诸证者。
 
本方为消食导滞的代表方剂,历代医家以此方为基础又变化出许多具有不同消导作用的方剂。例如在本方中加白术,名大安丸,主治食积兼有脾虚者,为消补兼施之方。在本方中加厚朴、枳实、炒麦芽、炒槟榔、香附,名加味保和丸,主治食积脘闷、胃胀迟消等症。加白术、厚朴、香附、枳实、炒黄芩、姜黄连、炒麦芽,为细末,姜汁糊丸,梧桐子大,每服50~80丸,亦名保和丸(《古今医鉴》),主治食积内停,脘腹胀满,呕逆上气,舌苔黄,食欲不振等症,功能消食和胃,利气消胀,兼能清热。加香附、苍术、川芎、栀子、枳实、白术、黄连、木香、当归,名越鞠保和丸,功能解郁扶脾,消食开胃,清热化湿,主治气郁食积,脘腹胀满,湿浊不化,呕逆吞酸,口甜涎多,少食体倦,腹泄腹痛,舌苔黄腻等症。另有一方无枳实、白术、黄连、木香、当归,亦名越鞠保和丸,实为越鞠丸与保和丸合方,亦为开郁化湿、消食导滞的常用方。主治气郁、湿郁、火郁、血郁、痰郁、食郁(六郁)兼有食滞不化、郁久积结诸症。去半夏、神曲、茯苓,加麦芽、香附、厚朴、甘草,名保和汤,主治伤食积滞、心痛脘胀、食思不振、腹胀、腹痛等症。
本方与枳术丸(枳实30克,白术60克)比较,本方重在消食导滞,通过消导食滞而兼起和胃健脾作用,无直接健脾之药;枳术丸则实在健脾,补重于消,补而不滞,消不伤正。
 
本方与大山楂丸(山楂960克,麦芽144克,神曲144克,白糖624克,蜜丸)比较,本方消导之中兼能和中化湿(含二陈汤)。大山楂丸重用山楂,以消除一切积滞,兼有活血行瘀之作用如,既能消食积,又能防气滞导致血瘀之患。功能消食化滞,调和脾胃。主治食积停滞而伤脾胃,伤于肉食积滞者,其效更显著。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苍术(米泔浸)2500克、厚朴(姜汁炒)1560克、陈皮(去白)1560克、炙甘草900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水一盏,生姜2片,干枣2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
 
现代多把此方改为汤剂煎服。我常用的处方用量如下:苍术9~12克,姜厚朴6~9克,陈皮6~9克,炙甘草3~5克,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有时去姜、枣。
 
本方主用于湿滞脾胃证。脾胃属土,土不平,湿邪则可停滞,故用温燥化湿之药,平治中土之不平,故名平胃。
 
由于胃湿太过,肝木乘不胜而侮中土,致脾不能健运,胃失和降,湿浊痰食留滞中焦,故其症状可见脘腹满闷,宿食不消,不思饮食,口淡乏味,呕逆恶心,大便溏泄,身体倦怠嗜卧。舌苔白厚而粘腻,脉多濡滑或缓。亦可用于初到气候潮湿之域,感受山岚瘴雾,水土不服,而出现上述症状者。
 
本方为治疗脾胃不和,中焦湿阻证的代表方剂。方中重用苍术辛烈温燥,以燥湿强脾为主药;厚朴苦温辛燥,散满消胀为辅药,二药相合既能强脾又兼舒肝,不但燥湿和胃,而且理气消胀。由于中湿太过,可致胃气阻滞,故又以陈皮行气开胃而化湿痰,以助健脾而为佐药;甘草既益中焦又和百药,而为使药;姜、枣亦有助和中之力以为引。从本方的药味组成来看,从辛、从燥、从苦,能散、能消、能化,对中焦有湿而受阻滞者,确有良效。但要注意本方重点是适用于实证,乃祛邪(湿)之剂,不可作为健脾补虚之品常服,如欲常服必须随证加减。
 
兼有食滞者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我国北方医药家称此三药为焦三仙),或再加枳实。湿盛兼有肢体酸重浮肿者加五苓散、桑白皮。痰浊盛兼呕恶者加半夏。胸脘痞闷者加枳壳、木香、砂壳。大便干秘者加生大黄、元明粉。小便不利或赤涩者,加茯苓、泽泻。脾虚中焦气化不利,而肢体懒倦,饮食迟消,食纳不香者,可加党参、黄芪,缓服取效。
 
由于本方是治疗中焦湿阻的代表方剂,所以历代医家又以本方为基础,变比出不少临床常用的有名方剂。例如:加藿香9克、半夏9克,名藿香平胃散,又名不换金正气散或金不换正气散,功能化湿解表,和中止呕,主治脾虚胃寒,兼受外感,而且腹痛呕吐、脘腹痞胀、寒热腹泄、舌苔白腻等症。加藁本6克、桔梗6克(一方有枳壳9克)名和解散,功能散湿和中,主治外感寒湿之头痛呕泄、咳嗽胸闷、脘腹胀满、舌苔白厚腻等症。加炒神曲、炒麦芽各9克,名加味平胃散,功能消食化滞,主治宿食不消,吞酸嗳腐,食欲不振,脘痞苔腻。加川黄连5~9克、木香6克,名香连平胃散,功能燥湿清热、主治中焦湿热积滞之证。去厚朴,加枳实6克、木香5克、藿香6克、香附9克、砂仁5克,名香砂平胃散,功能燥湿和胃,行气导滞,主治饮食伤胃,食滞湿阻之证。去苍术,加干姜6克,名和胃饮,功能温中化湿,主治中焦寒湿,脘胀呕泄之证。用平胃散30克,加桑白皮30克,水煎去渣服,名对金饮子(《成方切用》),功能燥湿行水,主治脾胃受湿,腹胀身重,不思饮食,四肢酸重,皮肤肿胀等症。平胃散与五苓散和方,名胃苓汤,功能健脾利湿,主治停饮停食,脘胀吐泄,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等症,可用于急性胃肠炎出现水泄腹胀、小便短少者,或慢性肾炎出现脾虚湿盛之水肿尿少之证者,对西医学中不明原因的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身体懒倦者,用此方随证加减,也可取效。
 
我曾治一患者,江某某,男,68岁。腹部发胀,腹部发闷,饮食少进,日夜胀满不消,非常难受,经几家大医院应用多种方法检查,均示一切正常。投以肠胃排气药,服药后放屁很多,但腹胀不解,仍很难受。也曾多次取中药治疗,未见效果。病已3个多月,特从外省赶来治疗。我观其舌苔厚腻而滑,口干不欲饮水,肢体倦怠,记忆力差,头蒙不清,小便少,六脉皆濡。诊为中焦停湿所致之胀满。用平胃散和五苓散合方随证加减,处方如下:苍术10克,厚朴9克,陈皮9克,茯苓25克,猪苓20克,泽泻25克,桂枝6克,藿香9克,苏梗12克,炒槟榔9克,乌药12克,檀香9克(后下),泽兰15克,广木香9克。水煎服。3付。
 
服第1次药后,小便略增多,晚上服第二次药,小便明显增多,约1小时左右排尿1次,尿多而清,一夜尿多次,腹部之胀满霍然消失。3剂药服完后,腹胀全消,盛赞中药效力之神速。二诊时,舌苔化薄,濡脉已消失,而现细而略弦之脉。知有脾土不健,木来乘侮之势,又在原方中加香附9克、白芍6克,以舒气、柔肝、扶脾而收功。
 
从此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本方确能消导中湿而和胃健脾。正如清?汪昂所说:“消者,散其积也。”本例据其舌苔厚腻、饮食少进而用平胃散散其积、行其气而导其滞,据其口干、不欲多饮、小便不利,又用五苓散利其湿而取得除满消胀之效。从方中所用之药物来看,都是临床常用之品,并无奇特药,而疗效确如此之神速。使我们更体会到“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性和正确性。
 
痞气丸(李东垣)
 
川黄连24克、厚朴15克、吴茱萸9克、土炒白术6克、黄芩6克、茵陈(酒炒)4.5克、炮姜4.5克、砂仁4.5克、人参3克、茯苓3克、泽泻3克、制川乌1.5克、川椒(炒)1.5克、肉桂1.2克、巴豆霜1.2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l~2丸,一日l~2次,以大便溏软为度。
 
《难经》五十六难中说:“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大如覆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本方乃李东垣先生为治脾之积“痞气”所制的丸药方,主治心下痞满、堵闷,饮食迟消,食思缺少,上腹部有积块,生在胃脘部者。如积块不是生在上腹中部而在左右胁下者,不是本方所主治之证,此是必须注意分辨处。
 
本方以黄连泻热燥湿,专治心下痞(伤寒论各个泻心汤都用黄连),为主药。厚朴、砂仁舒肝行气,调中除满;人参、白术补脾扶正以祛邪气;川椒、吴茱萸温脾祛寒;姜、桂、川乌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并为辅药。茵陈、茯苓利水除湿以实脾;黄芩泄热以存阴,共为佐药。巴豆霜能消有形积滞,斩将夺关,其性下行,乃消积先驱,为使药。
 
本方的特点是以血分药治痞满(黄连、黄芩、枳实、川乌、肉桂、川椒、吴茱萸、巴豆霜皆血分药),并指出“若全用气药则痞益甚,而复下之,气愈下降,必变为中满鼓胀。”故而主张以黄连、黄芩、枳实之苦以泄之,厚朴、半夏、生姜之辛以散之,人参、白术之甘苦温以补之,茯苓、泽泻之淡以渗之,上下分消而除痞满。若认为脘间痞堵有块而专用破气攻下之品,只顾一时痛快,却误犯东垣先生治痞之戒。东垣曾说:“痞满皆血证也,下多亡阴(指攻下过多可使脾胃水谷之阴亡失)。”认为心主血,心虚而邪陷于血分,致心下痞满,故以血分药理脾胃而消痞满积滞。这也是李东垣先生诊治脾之积所具有的独到见解。
 
我曾用本方随证加减,治愈肝硬化患者的肝大症,今介绍一典型病例如下:
 
史某某,男,30岁,工人。1958年曾患肝炎,1961年在北京某医院发现肝大,经反复检查,诊断为肝硬化,经中西药治疗无效,且症状愈来愈加重。遂于1962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主要症状为胃脘发胀,两胁胀痛,左侧较重,腹鸣大便溏,一日2次,两眼眶疼痛,经常鼻衄,全身倦怠乏力,脊柱上半段疼痛,下午五心烦热,夜难入睡且多梦,面色晦暗,舌质边尖绛红,苔白,右脉弦滑,左脉弦。尤为突出的是胃脘处有一大痞块如覆盘(肝大),横径(左肋弓下缘和左胸骨旁线交点处与右肋弓下缘和右乳中线交点处)12.5厘米,直径(剑突下正中线处)8厘米,质较硬,表面光滑,压痛(土)。脾未触及。腹水征阴性。化验结果:血清总蛋白7.20,白蛋白3.85,球蛋白3.35,麝浊20单位,麝絮(四个加号),谷丙转氨酶290单位。中医辨证为脾之积——“痞气”。当时认为积块(肝大)为渐积而成,不能朝夕可去,须渐渐消磨,若攻之太急,反伤正气,正伤则积愈痼。故先用调肝和中之法,佐以软坚消积、疏达气血之品。服用汤药,同时配用“烂积丸”(其组成为黑丑、山楂、陈皮、枳实、青皮、大黄、莪术、三棱、槟榔、红曲,醋水泛制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3克,随汤药服。治疗一个半月,症状有所减轻,但未全消,痞块(肝大)略见缩小(横11厘米,竖6厘米),肝功能也有好转。根据前人治积经验,认为汤剂能荡邪,适用于快速解决问题的情况,对于消除积块,则不甚相宜。丸药徐徐而化,药力缓缓而行,可使积块日渐消除。考虑到本患者,自觉症状已减,但肝仍很大,宜改用丸药为主,以消除积块。再者,从烂积丸的药味来分析,药力过于克消,不适于久服、单服。因而根据李东垣“痞气丸”方随证加减,配制丸剂常服。处方如下:黄连15克,吴茱萸4.5克,厚朴9克,枳实7.5克,砂仁3克,大腹皮6克,人参3克,白术6克,茯苓4.5克,焦神曲9克,黄芩6克,茵陈9克,茜草根3克,炮姜4.5克,泽泻3克,制川乌2.5克,川椒2.4克,巴豆霜1克(研入),三棱6克,莪术6克,皂角3克,昆布6克,海藻6克,生牡蛎9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克,每日2次,每次l一2丸,以大便通畅、溏软为度。服用本丸后,诸症均减轻,肝大不但缩小,而且变软。仍守本方稍事加减(例如:有时加桂枝、鳖甲、山楂核、香附、红花,去大腹皮、昆布、海藻;有时加乌贼骨、炙山甲、木通等),并配制丸药8次,服用15个月,自觉症状全消,面色光泽红润,身体健壮,痞块明显缩小,横径7.2厘米,竖径3.1厘米,肝功能检查也逐步趋于正常,血清蛋白正常,麝浊5单位,麝絮(+),谷丙转氨酶124单位。此时又根据《内经》“大积大聚,衰其大半乃止”以调理中焦、健运脾胃、病块不攻自能逐步消除的训嘱,嘱病人停服自制的丸药,改服香砂养胃丸(中成药:白术、茯苓、香附、砂仁、苍术、厚朴、陈皮、甘草、木香、山楂、神曲、麦芽、藿香、莱菔子、枳壳、半夏、党参,共为细末,水泛为小丸),每日2次,每次服5~6克,温开水送服,以收功。
1968年秋随访,早已停药,参加全日正常工作已数年,一般的体力劳动均能胜任。查体:肝仅能触及,质地柔软。身体很健壮。1971年10月再访:数年来一直参加正常工作。查体:肝已不大,无所苦。1975年5月又访,身体健壮,工作正常。
 
我用“痞气丸”方随证加减治疗肝大(以左叶大明显者)在心下中脘部者多例,均取得了理想的疗效。对肝有良性肿物,出现“病气”证者,随证加减,也有良好效果。谨提出供大家参考试用。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酒洗)四两、厚朴(炙去皮)半斤、枳实(炙)五枚、芒硝三合,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厚朴、枳实),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做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注意本方用量为汉制,今人用量,请看后文。
 
本方为峻攻泻下的代表方剂,主治伤寒邪入阳明,从阳化热,热邪积滞,互结肠胃,出现发热不退,潮热谵语,循衣摸床,手足濈然汗出,矢气频转,大便秘结不通,脘腹痞满硬痛,拒按,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滑或沉迟有力,即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全见者。用此方急下泻热,以存津液,常取立竿见影般的良好效果,为临床常用之方,疗效可靠。
 
本方也可用于治疗高热谵语,口干烦躁,甚至发狂,下利稀水,极臭难闻,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舌质红,舌苔黄,中部厚而少津,或焦黑起刺,脉沉实有力。此为热结旁流证,虽有大便,但仅拉些稀水,秽臭难闻。苔黄燥、脉沉实是辨证要点。
 
对于高热神昏、手足挥动、烦躁饮冷、大便秘结不通、舌苔黄燥、脉沉伏有力者,中医称热厥,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还有痉病属于刚痉证者,其证咬牙齘齿,手足痉挛,角弓反张,卧不着席,胸腹胀满,大便秘结,热而无汗,亦可用此汤急下之。
 
杂病中,出现热结肠胃之阳明腑实证者,用此汤治疗也可取得神速的疗效,不必一定拘泥于伤寒病。临床上见到阳明腑实证,具备前述证候特点者,即可用之,效果极佳,真有“用当通神”之妙。
 
临床上除用于治疗高热疾患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外,也常用于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出现阳明腑实证者,均有佳效。
 
本方所主治者,为热邪内盛结于阳明之腑的里实热证。根据《内经》治则精神,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气坚者以咸软之,热盛者以寒消之,故方中以大黄之苦寒,泻热通腑,涤荡肠胃积滞结热为主药;又用芒硝之咸寒,润燥软坚为辅药;更以厚朴行气除满,降浊运脾,枳实苦降破气,消积除痞,共为佐使,协助硝、黄推荡肠胃积滞,通下阳明腑气。诸药合和,使大便畅而腑气通,泻热邪而保津液,使后天之本得以畅运,而水谷精华得以化生。所以后世医家称此方为“急下存阴”之特效方。
 
本方所记各药的用量是汉制用量,因为现代的度量衡与古代不同,故此将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各药的用量,介绍如下,以供参考。酒大黄9~12克,厚朴10克,枳实10克,芒硝10~18克(分两次冲服)。煎服法与前记者相同。对老年人或体弱者,可将芒硝改为元明粉,用量也可稍减。
 
大黄有时也用生大黄。据近代研究,大黄经过酒洗或酒浸后,其有效成份容易被煎出,可增强泻下作用。古人用酒洗大黄,是为了取酒能上行,使大黄能同时将上焦的热邪一齐泻出,不用酒制则恐怕上焦留邪,变生喉痹、耳鸣目赤、颈肿、膈上热诸疾,酒洗后则无此弊。
 
我曾很多次使用本方治疗急重病证,均能起到立竿见影般的效果。今介绍两个验案,供参考。
 
例1:张某某,男,38岁,1961年4月21日初诊。
 
患者4月16日下午,吃过蒸野菜后,即感到上腹部有些不适,至夜12时,上腹部胀满疼痛,并泻稀便3次,均为消化不好的食物,无脓血及后坠感,恶心欲呕,但吐不出,于次日晨5时,即到医院急诊,经验血、查大便等检查,诊断为急性肠炎而收住院治疗。
 
入院后经用西药及输液等治疗,腹痛腹泻很快即止住。但自4月18日起,体温由37.5℃、37.8℃很快即升到39.3℃,高热不退。虽经过用抗菌素、酒精拭浴、冰袋、浣肠以及注射复方奎宁、内服撒烈痛、阿斯匹林等多种治疗,高热仍不退。且于20日夜间,病人神昏谵语、循衣摸床,不能安睡。
 
查白细胞9000/立方毫米,分类中性粒细胞85%,血沉26毫米/小时,肥达氏、外裴氏试验均为(-)。诊断为:1.沙门氏菌属感染;2.高热待查。于21日下午请我会诊。
 
现症:头痛,头胀,烦躁不安,高热口渴,喜冷饮,胸脘痞满,欲呕不出,饮食不进,大便四日未行,小便黄赤,下午4时以后神志不清,夜间谵语,不认亲疏,甚则循衣摸床,已两夜未眠,气粗声高,口有热臭味,面红目赤,舌苔黄厚少津,中部褐黄略黑,头部汗出。脘腹痞满拒按,腹部发胀,脉象洪滑而数。
 
据此脉症,知为阳明实热之证。但再进一步分析,患者目前尚有头痛、头胀、恶心欲呕、胸闷、脉洪等象,知太阳经证尚未全罢,热邪尚未完全结实于阳明之腑,目前尚属于太阳、阳明合病,故先用银花、连翘、桑叶、菊花、荆芥、薄荷、生石膏、知母、黄芩、焦四仙等水煎一剂,以辛凉清解太阳经及阳明经尚未全罢的余邪,俟表热、经热全清,只剩阳明腑实之证,再投予大承气汤急下存阴(因目前尚有头痛、呕恶、胸闷等忌下之症)。
 
二诊:服辛凉清解之剂后,全身有汗,头痛、胸闷、恶心之症均消除,体温虽略有下降,但下午又上升,仍有腹部痞满拒按、夜间谵等症,手足濈然汗出,大便五日未行,舌苔黄厚腻,脉滑数,重按有力。据此脉症,诊为阳明腑实证,投大承气汤急下之。处方如下:生大黄24克,川厚朴15克,枳实21克,芒硝21克(后下),焦三仙各12克,川连9克,槟榔12克,清半夏15克,陈皮12克。l剂。煎取药汁400毫升,分为2次服。嘱咐病家:眼第1次药后,过4个小时以上,如泻下稀大便,则停服第2次药,如不见泻下即赶紧继服第2次药。
 
服第1次药后4小时排大便1次量不多。通过电话联系,又嘱其服第2次药量的1/2。
 
三诊:药后大便又泻3次,体温已降到正常,夜能安睡,神识清爽,能进饮食,口中渐和,舌苔渐化,脉已不数,右手脉略滑,左手脉近平。稍事调理中焦而痊愈。
 
例2杨某,男,38岁,1961年12月14日初诊。主诉腹痛2天。前天晚上从外地回京,腹中饥饿,即急食米面蒸糕约半小盆,食后即睡,未盖被而受了凉。次晨即觉上腹部及脐左处疼痛,胃脘痞塞胀满,不思饮食,小便短赤,大便3日未行,今日疼痛难忍,急来就诊。观其舌苔白,脉象弦滑有力。上腹及脐左处疼痛拒按。白细胞计数11700/立方毫米,分类:中性粒细胞86%。据此脉症诊为食滞腹痛。治以消导攻下之法,以大承气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酒军12克,枳实12克,厚朴9克,芒硝6克(后下),焦槟榔9克,焦三仙各9克。水煎服l剂。立即针合谷、内关、商阳、天枢四穴,不留针,以迅速止痛。
 
药后排出稀臭大便两次,胃脘及脐部之疼痛完全消失,病即痊愈。以后追访,腹痛未作,早已上班工作。
 
我用大承气汤随证加减治疗阳明腑实证及胃肠邪实证数10例均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多数病人是一泻即安,请读者放心使用。但必须确认为阳明腑实证——痞、满、燥、实、坚俱备,才可使用。要记住辨证准确才能速效。
 
小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酒洗)12克、厚朴6克、枳实3枚(约9克),以上3味,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2次温服。服第1次药后,当泻下大便。如服药后,未见泻下者,可将第2次药服下。如得到泻下者,则不可再服第2次药。
 
本方也是常用的有泻下作用之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或杂病出现胸腹胀满属实证者。热邪结滞于阳明之腑,出现阳明腑实证者,皆可用攻下法治疗。但大热结实而大满、大实、痞硬、大便燥坚者,须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若热邪微结阳明,尚未大实、大满、大燥,而见大便难、潮热、腹中痛、脉沉滑者,宜小承气汤下而和之。或阳明病出现谵语、潮热、大便六七日未行,而痞、满、燥、实、坚证又未全备,可先与小承气汤服1次,如转矢气(放很臭的屁)者,知腹中已有燥屎,可用大承气汤攻之。如服小承气场1次后,不转矢气,则不可用攻泻之法,大、小承气汤皆不可用。杂病中如出现胸满脘胀,胃实而大便不畅,或胸闷而喘,舌苔厚,脉滑实有力者,可用本汤治之。
由于本方所主尚非大热结实于阳明肠胃之腑,不须用大承气汤急下存阴之法,故于大承气汤中去芒硝,又因热邪结滞尚不甚坚实,故减少厚朴、枳实的用量。以大黄为君而荡除邪热,以枳实为臣而消痞破结,以厚朴为佐使而调中气除胀满。一般说,邪在上焦则满闷;邪在中焦则痞胀;胃中邪实则潮热谵语。方中以厚朴、枳实去上焦、中焦满闷、痞胀,以大黄荡胃中之实热。因尚无大便燥硬坚实之症,故去芒硝,乃免伤下焦之意也。故杂病中见上、中二焦不通而满闷、痞胀或热喘者,均可用之。
 
我曾治一患者,因两天前吃煮糖萝卜过多,食后又受寒而致胃痛剧烈难忍,西医诊断为急性胃炎。虽经取阿托品片和注射阿托品针2支,均未能止痛,上腹部痞满闷胀,不思饮食,大便3日未行,舌苔白满,中后部微黄,怀中抱着热砖熨腹,脉象弦滑。诊为寒实停滞所致的胃脘痛。治以温中导滞法,以小承气汤加味治之,处方如下:酒军9克,枳实9克,高良姜9克,干姜6克,吴茱萸9克,木香5克,焦槟榔12克,焦神曲12克,三棱9克,元胡12克。急煎1剂,分2次服。
 
药后胃脘痛即止住,不再疼痛,但大便未行,故又于上方加当归9克、桃仁泥9克、鸡内金9克、附片6克。药后大便通畅,阳明腑气通畅,寒凝、食滞被推荡泻下,故病亦痊愈。
 
仲景先师在本方中加重厚朴的用量,名厚朴三物汤,用以治疗支饮胸满、腹胀等症。
 
后世医家在本方中加羌活5~10克,名三化汤,主治中风病痰热结滞,二便不通,肠胃内实之证。注意:中风虚证不可用之。
 
仲景在《伤寒论》中将此汤中大黄稍减量为6~9克,去枳、朴,再加炙甘草6克、芒硝3~6克,名调胃承气汤。主用于伤寒汗、吐、下后,病不解,心中烦躁,不得安卧,不恶寒,反恶热,口渴,便秘,腹满胀痛拒按,甚或烦躁谵语等症。方中以甘草甘缓以缓大黄、芒硝之急下,缓留中焦以彻泄阳明胃热,名“调胃”,井不是用甘草护胃,胃中结热泄尽,阴气也得上承,故也叫“承气”。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名桃核承气汤。主用于伤寒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瘀血蓄结于下焦之证,是祛瘀活血的代表方剂之一。近人也用此方治疗妇女盆腔炎、附件类等属于瘀血证者。
 
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玄参30克、麦冬(带心)24克、细生地24克、大黄9克、芒硝4.5克,用水8杯,煮取3杯,先服1杯,不知,再服。
 
本方用增液汤(玄参、麦冬、生地)滋阴增液,壮水清热,益肺润肠,增水行舟,用滋阴清热、壮水扶正之品,而达润肠通便泄热之功。因阳明温病热结伤阴,肠道乏津,犹如水乏舟停,而大便秘结不下,故又加硝、黄为臣使,推陈致新,泻热通便。硝、黄配增液,下之而不伤其阴;增液配硝、黄,润之而无恋邪之弊。
 
本方所主治之证,为阳明温病,热结阴亏,燥屎结滞不行,下之不通,口渴,咽燥,舌质红绛,苔黄少津,甚或糙干裂纹,脉象细数者。近人也常用于高热性疾病后期,津液耗伤而大便结滞不下者。也可用于其他疾病伤阴而便秘者,如阳虚体弱,阴津不足,产后便秘,大失血后便秘等证。
 
本方与大承气汤皆能治便秘,但大承气汤为“急下以存阴”之剂,增液承气汤为“增水行舟”之剂。前者是阴尚未伤,下之而防伤阴,后者是阴津已伤,增液滋阴而下之。虽然都是下法,却各有奥妙不同。 《温病条辨》中对承气汤有很大发展,除上述增液承气汤外,尚有宣白承气汤(生石膏15克(先煎)、生大黄9克,杏仁粉6克,瓜蒌皮5克,水5杯煮取2杯,先服1杯,不知再服),用于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导赤承气汤(赤芍9克,细生地15克,生大黄9克,黄连6克,黄柏6克,芒硝3克。煎服法同宣白承气汤),用于治疗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左尺脉坚牢,小便赤痛,时烦渴甚者;护胃承气汤(生大黄9克,玄参9克,细生地9克,丹皮6克,知母6克,麦冬9克。煎服法同上),用于治疗阳明温病,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
 
另外,还有陷胸承气汤、紫草承气汤、犀连承气汤等等,均为后世医家在仲景承气汤精神指导下,据证加减变化而成,各有其主证,使承气汤法的治疗范围更为广泛。
 
三一承气汤(刘河间)
 
大黄15克、芒硝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甘草30克,研为粗末,用水一盏半,生姜3片煎至七分,分2次温服。
 
本方的“名义”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本方把大、小、调胃3个承气汤合成为一个方,故名“三一”;第二种说法,认为河间先生于大承气汤中,加入了等于全汤1/3量的甘草,故名“三一”承气汤。但据河间在《伤寒直格》中说:“然此一方,是三承气等汤也”的说法,以第一说为是。
 
关于本方的主治,刘河间先生在《伤寒直格》中说:“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又说:“可急下之者,宜大承气汤也,……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气者,小承气汤、调胃承气为后先之次。由是观之,而缓下,急下,善开发而难郁结,可通用者,大承气汤最为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气汤,通治三承汤证于效甚速而无加害也,然以其甘草味能缓其急结,温中润燥而又善以和合诸药而能成功,故《本草》云国老子也。是以大承气汤得其甘草则尤妙也。”
 
以上是河间先生对伤寒下法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承气汤的使用又提出了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他对于法使用的补充与发展。刘河间先生不论对伤寒、杂病,用常运用此方,主治范围很广。今将刘河间《伤寒直格》三一承气汤下的“主治”录下,以供临床参考:“无问伤寒、杂病、内外一切所伤,日数远近,但以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或热甚喘咳、闷乱、惊悸、癫狂、目疾、口疮、舌肿、喉痹、痈肿、疮疡或伤寒、阳明胸热、发斑、脉沉,须可下者;及小儿惊风、热极潮搐、涎喘、昏塞,并斑疹、痘疮、热极黑陷、小便不通、腹满喘急、将欲死者;或斑疹后热毒不退,久不作痂者;或作斑痈、疮癣,久不已者;或怫热内成、痃癖坚积,腹满而喘,黄瘦潮热,惊风热积,还大人小儿久新疟疾,暴卒心痛,风痰酒膈,肠垢积滞,久壅风暴,伤酒食,烦心闷乱,脉数沉实,或肾水阴虚,阳热暴甚,而僵仆卒中,或一切暴瘖不语,失喑,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脉反沉细而欲绝者;或表之冲和正气与邪气并之于里,则里热亢甚,而阳极似阴,反为寒战,脉微欲绝者;或风热燥甚,客于下焦而大小便涩滞或不通者;或产妇胎死不下者;及两感表里热甚,欲可下者。并宜三一承气汤。”
 
从以上主治来看,河间先生把仲景先师承气汤主治的20多症,发展到30多症,实为师古而不泥古的大好例子,虽然发展了其主治范围,但又强调不可乱用,故明确指出“须可下者”方可应用,可见其立意之细致。
 
本方在大承气汤中重用甘草,便急剂缓投,变峻剂为平剂,扩大了使用范围。
 
我在治疗老年人以及病后体虚须用下法者,常用此方,确实平缓而效确。治小儿实热病须用下法时,也常以此方加减投之,因为本方有甘草,味不甚苦,且用量不大而效宏,小儿容易服用。我在临床上,一般方剂中,使用甘草较少,惟在使用三一承气汤法时,特重用甘草,实受河间先生之益也。
 
第7讲 涌吐、涩固、杀虫的方剂
 
汗、吐、下,是古人常用的治病方法。邪在表者宜用汗法,邪在上焦者,宜用吐法,邪在中、下二焦者,宜用下法。但汗、下二法世人常用之,惟吐法,今人已很少使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高者,因而越之。”并有“在上者涌之”的记载,金元时代张子和又有“以吐发汗”的方法。本章介绍两张有涌吐作用的药方,以存其法。
 
涩固之剂是用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药品,或合扶正药以救脱泄的方法。北齐徐之才曰:“涩可固脱。”例如:久嗽气泄于上者,宜固其肺,同时更宜固其肾,兼固其气;汗泄不止者,宜固其皮毛。总之,脱泄在上、在表者,除用酸收固涩之品外,还宜固气。脱泄在下、在里者,除用酸涩、质重、收固、升提之品外,还宜固精。凡因寒而脱泄者,当兼用温补之品,有火而滑利脱泄者,当佐以凉药清火,要随证而变通之。用固涩剂常在“急则治其标”时使用,并且要在无大实邪之后用之,故宜先治其本,方为万全。
人腹内如有寄生虫,则可为痛为呕,为嗽为嗜,种种烦苦,须仗医药治疗。但自古杀虫之剂,常常药性猛烈,每多险峻。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杀虫疗疾之目的,须同时兼用养胃益血、理中健脾之药,才较为妥善,不可过用攻伐,克伤气血,反致虫疾难愈。
 
瓜蒂散(《伤寒论》)
 
瓜蒂(炒黄)、赤小豆各等分,分别捣筛为散,以后合在一起混匀,每用一钱匕(约3克左右),以香豆豉0.1升,热汤0.7升,煮成稀糜状,取其汁,用此汁调瓜蒂散,温顿服之。如不吐者少少加,得快吐乃止。如服药后吐不止者,用葱白煎汤解之。如服散后,迟迟不吐者,令含砂糖1块,即吐。
 
本方主治痰浊宿食,填塞胸脘,气上冲逆,咽喉不利,呼吸不畅。舌苔厚腻,寸脉浮滑有力。或卒中痰迷,涎潮壅盛,人事昏沉,欲吐不出,手足厥冷,邪结胸中,心下满而烦,饥而不能食者。
 
本方取瓜蒂之苦越、赤小豆之酸涌,吐出上焦停壅之实邪,则肝木之气舒畅条达,如天地气交,万物化生。
 
凡失血而正气虚弱者,或老人、产妇、体虚脉弱者,皆不可服此散催吐。如体尚壮,但胃气弱者,又须用吐法,则可改用参芦散(人参芦为末,水服3~5克)。
 
张子和只用一味瓜蒂为细末,每服l~2钱,齑汁调服,名独圣散,主治同瓜蒂散。
 
《温病条辨》瓜蒂散则在仲景瓜蒂散中加了山栀子(量比瓜蒂、赤豆多1倍),用水2杯,煮取1杯,先服半杯,得吐则止后服;不吐再服。主治太阴温病,痰涎壅盛,胸闷痞胀,心烦欲吐之证。
 
三圣散(《儒门事亲》)
 
防风6克、瓜蒂6克、藜芦3克,上药各为粗末,每次约用15克,以齑汁3茶盏,先用2盏煎三五沸,取出齑汁,次入1盏煎三沸,再将第1次取出的2盏加入,合同一处熬二沸,去滓澄清,徐徐服之,以吐为度,不必尽剂。口不开者,亦可从鼻内灌之,吐出涎,口自开。
 
方中瓜蒂为有力的涌吐药,其味苦性寒,能吐风热痰涎和宿食、湿浊;防风辛温,其性升散上行;藜芦辛苦性寒,能吐风痰。三药相合,具有很强的涌吐作用,故古人称之为“三圣”。功能涌吐风痰涎食毒物,是吐法中的峻剂。主用于风痰壅盛的中风闭证、癫痫,误食毒物时间不久,暴食宿食壅塞于胸脘间,痞胀不下,恶逆欲呕,形体壮实,舌苔黄厚腻,脉滑有力者。注意身体虚弱之人及孕妇等不可用。
 
盐汤探吐法(《千金要方》今有改进)
 
食盐少许,放于热锅中炒令变色(红色),乃加入清水,煮至将沸未沸之际,搅均匀。试尝其滋味不太咸,候温则可饮用,每次饮半碗,渐渐增量,饮二三次可自然发吐,以去病为度。如不吐,则用鹅翎(或公鸡翎)深刺咽部,使之发吐(或用筷子卷些软布,刺激咽部,使发吐)亦可。吐一次病未除可再吐,一般以吐3次乃停。
 
使用吐法,一般可先用盐汤探吐法,如不能奏效,再选用吐剂。有时也可随证处以汤药方,煮汤稍多些,饮后,再用上述的刺激咽部法探吐。
 
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吐法已较少用,例如误服毒物或服毒自杀,发现毒物服下时间尚不久,神志仍正常者,常常去医院采用洗胃法治疗。
 
但吐法作为治病八法中之一法,仍有它一定意义,确能体现“因其高而越之”的精神,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尤其对一些痼疾、怪病,中医认为“怪病皆生于痰”,吐法多能涌吐痰涎,故往往取效。今仍有其法,全凭医者灵活掌握。
 
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
 
赤石脂30~60克、禹余粮30~60克,上药打碎,用水6杯,煮取2杯,去渣,分3次温服。
 
本方皆为石类质重之品,重可以固下焦,又皆具有甘涩之性,涩可去脱,重可固下,是甘温固涩下焦之剂,故有很好的涩肠止泻作用。凡久利不止,肠道滑脱,下焦虚弱,服用温中健脾药泻利仍不止者,可用本方涩固之。如服此汤后泻利仍不止者,乃下焦清浊之气不分,可适当选用利小便之药以分其气。
 
如病人滑脱泻利已久,身弱气虚者,可加党参、白术、炙黄芪之类以补气;如手足厥冷者,也可追加制附子、干姜、紫肉桂之类以回阳;泻久而脱肛者,可加人参芦(少许)、伏龙肝、防风之类以升提固脱。
 
本方去禹余粮,加炮姜30克、胡椒15克,共为细末,酷糊为丸,名万金丸(《杂病源流犀烛》),每次服五七丸,空腹服。能温中涩肠,主治大肠滑泄不止,小便时并带有些精状物者。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治疗体弱危重病人便血不止者,其人因腹部大手术后,高热不退,并且合并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而吐血、便血,大便紫黑频频不计其数,已近1周,其人瘦弱,说话无声音,脉数,即用赤石脂15克、禹余粮20克、诃子肉10克、芡实10克、藿香10克、土炒白术10克、伏龙肝60克煎汤加入应证汤药中(参苏饮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服1剂便血即停止,以后仍辨证论治整体治疗而得治愈。
 
桃花汤(《伤寒论》)
 
赤石脂40~60克(一半入煎剂,一半为细末)、干姜6克、粳米1小茶杯,用水7盏,煮米熟去渣,加入赤石脂末,分2、3次温服。如服l次,泄利即止,可停后服。因本汤煮粳米加赤石脂呈红色稀粥状,故名桃花汤。
 
本方主用于伤寒少阴病,下利不止,大便带脓血,小便不利者。对杂病下焦虚寒证,大便滑泄日久不止者,亦可用本方涩固止泄。
 
我在临床上对肾虚久泄,以及脾肾两虚,久泄难止,服用一般温肾药或温中健脾药不效者,常在四神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方中加用赤石脂20~30克(先煎)、干姜5~9克,取得良好效果。经验方如下:补骨脂12克,吴茱萸6克,五味子6克,肉豆蔻12克,党参9~12克,炒白术6~9克,茯苓15~30克,车前子12~15克(布包),广木香9克,川连6克,诃子9~12克,制附片6克,干姜6~9克,赤石脂20~30克(先煎)。
 
我用这张处方随证加减,治疗西医学中的慢性结肠炎、结核性结肠炎、慢性痢疾等病,久泄难愈,出现肾脾两虚证者,常取得满意效果。伴有腹痛者,可加桂枝9克、土炒白芍18克、元胡6~9克。腰痛腿软、下肢乏力、尺脉弱、肾虚证明显者,可加炒川断12~15克、炒杜仲12克、淫羊藿10克。大便带脓血者,可加槐花炭10克、棕炭20~30克,改干姜为炮姜炭6克。里急后重者,加焦槟榔10克、台乌药9~12克。
 
对于妇女漏证(子宫慢性出血),赤白带下,日久难愈者,我也常在辨证论治的汤药中加用桃花汤,其效颇佳。
 
在《伤寒论》中,本汤和白头翁汤均用于治疗下利,大便带脓血。但白头翁汤用于阳明病协热下利,大便带脓血。桃花汤则用于少阴病下焦虚寒,肠滑不约,下利,大便带脓血。白头翁汤性寒,桃花汤性温,主治证候不同,临症必须分辨,不可只以“大便带脓血”为用药依据。
 
本方以赤石脂质重,直入下焦,性涩固脱为主药;为防止太涩生滞,故稍佐干姜之辛散;又使用大量粳米,取其和中养胃,并能混悬赤石脂末,便于服用,一举两得,可见用心之细。全方具有温脾肾、固下焦、养胃涩肠之功效。
 
《备急千金要方》有大桃花汤,治疗久痢不愈,脾肾又虚,气血不足,腹中隐痛,喜暖喜按,大便带脓血,其色黯而不泽,面色苍白,舌质包淡,苔薄白或白,脉象沉细者,有良好效果。其方列后,以供临床选用。赤石脂20~30克(打碎),干姜6克,当归9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制附子6克,白术12克,甘草3克,白芍5克,党参9克(或人参3~5克)。上10味药先用水6杯,煮白术取5杯,再入各药,煎取2杯,分为3次服。便脓者加厚朴9克,呕者加橘皮9克。(方中用量已斟酌改为目前用量。)
 
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煅牡蛎30克、生黄芪30克、麻黄根30克,以上3药共为粗末,每次用10克,用水一杯半,小麦百余粒,同煎至八分杯,去渣,热服。一日可服2次,不拘时候。
 
现在多改为汤剂煎服,其参考用量如下:生黄芪12克,煅牡蛎15克,麻黄根12克,浮小麦30~40克,水煎服。
 
本方为固表止汗之剂,为临床常用方。主治身体虚弱,卫外之气不足,表虚不固,体常出汗。汗为心之液,心阳不足,不能敛阴,阴不内守,心液外泄,亦致汗出。故症见自汗,夜卧尤甚,久而不止,心悸惊惕,烦倦短气,脉象虚或细弱。
 
方中以煅牡蛎敛阴潜阳,固涩止汗,兼除虚烦而安神为主药;以黄芪益卫气而固表为辅药;以麻黄根收汗涩固为佐,合黄芪共走肌表而固卫;小麦为心之谷,养心气而敛心阴,故能止汗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敛阴潜阳,养心安神,敛涩止汗之功。 方虽以治自汗(阳虚者居多)为主,但对盗汗(阴虚者居多)也有功效。因为小麦可益心阴,牡蛎可敛阴安心神而止盗汗。我在临床上遇有盗汗者,常在此方中加生地15克、山芋肉9克、五味子6克、麦冬6克,可明显提高其疗效。由此可见,中药方剂,绝大多数需要随证加减,才能中的。只有极少数患者的证候与原方主治极为相合,才使用原方。
 
大家知道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也是治疗自汗的常用方,但玉屏风散适用于气虚自汗,本方则自汗、盗汗都能用,且具有敛涩收固作用,玉屏风散则无涩固作用。
 
我用本方治自汗时,也有时加用五味子6克、珍珠母30克(先煎)、生龙骨20克(先煎)、党参10~12克,临床疗效可较前提高。
 
柏子仁丸(《成方切用》)
 
柏子仁90克、党参(或人参)30克、白术30克、半夏30克、五味子30克、煅牡蛎30克、麻黄根30克、麦麸15克,上药共为细末,枣肉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丸,一日2~3次,米汤送下。
 
本方主治阴虚盗汗,症见阴虚烦躁、夜难入睡,睡时则盗汗出,舌质微红,脉细而数。
 
汗为心之液,心血虚则睡中汗出,故用柏子仁甘辛而平,养心安神,为主药;用牡蛎、麦麸之咸凉,敛阴静躁,收脱止汗,为辅药;用五味子酸敛收涩,半夏和胃燥湿,为佐药;以麻黄根专走肌表,可引参、术入表而固卫气,为使药。令人常作为汤剂使用。
 
我用此方治盗汗时,亦作为汤剂使用,处方如下:柏子仁10克,党参6克,白术6克,半夏6克,五味子6克,煅牡蛎12克,麻黄根9克,浮小麦15~30克(代麦麸)水煎服。并且常随证加入生地黄10~15克、川连3克、玄参9~12克。对下午有低热者,还要再加秦艽9~15克、地骨皮9~12克。请作参考。
 
当归六黄汤(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柏、黄芩、黄连各6克,黄芪12克)也是常用的治疗阴虚盗汗的著名方剂。两方比较:柏子仁丸方偏用于阴虚兼有气虚之证;当归六黄汤则偏用于阳虚火旺之证。柏子仁丸方妙在酸收敛汗,且有麻黄根引参、术入表补固卫气之巧;当归六黄汤则妙在苦寒胜热,苦能坚之,且有在大苦大寒之中,倍用黄芪固表止汗,使诸药相得益彰,而收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二方各有妙处,医者宜深思之。
 
张景岳在当归六黄汤中,去熟地,减黄芪为同量,加麻黄根、浮小麦亦同量,名生地黄煎,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盗汗,有滋阴清热、固表止汗之功,也有巧思之处,请互作参考。
 
秘元煎(《景岳全书》)
 
金樱子(去核)6克、五味子14粒、炒枣仁6克、芡实6克、炒山药6克、远志肉2.5克、炒白术5克、茯苓5克、人参3~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
 
本方能收涩固精,益肾健脾,交通心肾。主要用于治疗无火滑精,或梦遗日久,下焦已无火邪而频频滑精,或思虑劳倦,心神不得下摄肾精而滑精、遗精,可兼见腰膝酸软、心神不安、倦怠乏力、脉象沉细等症。如尚有火者,可加苦参3~6克;如见气大虚者,可加黄芪6~9克。
 
张景后制订此方是认为“精之所藏虽在肾,而精之主宰则在心”,故用五味子、酸枣仁、远志肉收敛心神,交通心肾,并重用金樱子补肾涩精以固滑泄;又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山药、芡实,不但健脾,兼能收涩下焦精气。心、肾、脾三脏同治,故疗效显著。
 
本方与《医学心悟》》秘精丸(白术、山药、茯苓、茯神、莲肉各60克,芡实120克,莲须、牡蛎各45克,黄柏15克,车前子90克,共为细末,以金樱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温开水送下)比较:本方主治心脾俱虚,心肾不交,气不摄精而致的滑精,下焦尚有湿热之邪者禁用;秘精丸则主治心失主宰,精关不固,下焦湿热而遗精、白浊,或妇女湿热带下,方中养心涩固与清利湿热同用,故滑精下焦有湿热者,用之最宜,无下焦湿热者不宜用。
 
我常用此方加生地15克、炒黄柏12克、生龙牡各20克(先煎)、锁阳10克、莲须3~5克、玄参12~15克,水煎服,用于梦遗泄精。兼有思想不遂,气郁忧思者,可加香附10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适用于脾肾两虚,心相二火妄动而遗精频频之证。
 
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桑螵蛸(盐水炒)、远志、石菖蒲(盐炒)、煅龙骨、人参、茯苓、当归、醋炙龟板各3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6克,临睡前,人参汤送下。
 
现在临床上多改为汤剂煎服。我常用的用量如下,请作参考:桑螵蛸9~12克,远志10克,石菖蒲10克,煅龙骨15克,党参10克(或白人参3~5克),茯苓10克,当归6克,炙龟板12~20克(先煎),水煎服。
 
本方有补心、益肾、固精止遗的功能。主用于小便频数而短,遗尿,滑精,健忘,精神不易集中之证。中医学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膀胱与肾相表里,小肠司泌别清浊,小肠虚则尿频数,小肠热则尿短。膀胱气化失职则尿不能约束。故以桑螵蛸、龙骨固心肾之虚而补助小肠、膀胱气化,并能补肾涩精,用为主药。以人参补心气,菖蒲开心窍,茯苓通心气于肾,远志交肾气于心并能清心,共为辅药;以当归、龟板滋心肾以除热为佐药。心清通而不虚,则小肠泌别正常,肾气得固膀胱气充,小便自不频数。
 
我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老年人肾虚脬气不固而小便次数多,尿不能摄固,上厕慢则稍遗尿于裤中,夜尿频多等症。我曾治一男性患者,年55岁,主诉20多天来小便失禁,尿频数,色清白,无疼痛,时有尿床尿裤,两腿发软,口渴能饮,左侧上下臼齿疼痛,其牙龈亦肿痛但不甚红,牙有些动摇。舌苔薄白,右手脉象弦细数,左手虚数,两尺脉无力。诊为肾虚火浮,膀胱失约之证。治以补肾固摄,引火归源法。我采用本方的主药,减去菖蒲、远志、龟板、当归、茯苓、党参,而与都气丸合用,加覆盆子、金樱子、益智仁等,加强补肾固涩、收摄膀胱,另加紫肉桂引火归源,少佐知母、黄柏坚滋肾水,以防肾热,收到了非常满意的效果。处方如下:桑螵蛸9克,煅龙骨12克(先煎),生、熟地各9克,山萸肉9克,益智仁9克,覆盆子9克,金樱子6克,乌药6克,五味子3克,泽泻6克,盐炒黄柏、知母各5克,紫肉桂3克,3剂,水煎服。服本方2剂即见特效,小便能自主控制,牙亦肿消痛止,并能吃硬物,牙亦不感动摇,腿的气力亦增加,脉已不数。二诊时又加巴戟天9克,又进5剂,诸症痊愈。嘱再服3剂,以除病根。两个半月以后及一年半时曾两次追访,一直正常工作,身体健康。
 
桑螵蛸散与缩泉丸(乌药、益智仁、山药)比较:前者主治心肾两虚,小肠泌别和膀胱气化均失职所致的遗尿,并能治遗精、滑精;缩泉丸主治脬气虚寒,小便遗溺,以温固脬气为主,兼有收涩之力,无止遗精、滑精之力。
 
本方与秘元煎比较:本方治心肾不足而遗尿,秘元煎则主治心、肾、脾俱虚而遗精。前者重用金樱子,后者重用桑螵蛸。
 
我也曾用本方主药合缩泉丸、桂附地黄丸方随证加减水煎服,治愈男性成人(22岁)20年的夜间尿床病。本例用的处方如下:熟地25克,桑螵蛸12克,煅龙骨15克,制附片6克,紫肉桂5克,淫羊藿12克,益智仁9克,乌药12克,覆盆子12克,川断12克,锁阳12克,桑寄生30克,鸡内金12克。
 
治小儿(8~12岁)遗尿、夜间尿床的经验方:桑螵蛸6~10克,益智仁6克,乌药6~10克,覆盆子6~10克,炒鸡内金6~12克,煅龙骨10~15克(先煎),炒白芍6~9克,山萸肉3~5克,泽泻6~9克,水煎服。以上验方请试用之。
 
乌梅丸(张仲景)
 
乌梅300枚、细辛180克、干姜300克、黄连480克、制附子180克、当归120克、川椒(微炒)120克、桂枝180克、人参180克、黄柏180克,用醋浸乌梅一宿,去核,蒸熟,捣如泥,和药,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服10~20丸,渐加至30~40丸左右(约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此方古人主要用于治蛔厥、久痢,后人逐渐扩大其应用范围,多用于治疗因蛔虫而引致的病证。前人认为蛔虫得酸则伏,得苦则安,因寒而动。后人逐渐补充认为,蛔虫见酸则软(静),见苦则下,见辛则伏,遇寒则动,得温则安。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以此理论所组之方剂,治蛔虫确有良效,可作临床组方时参考。
 
本方所用之药,即酸苦辛温热并用,故疗效显著。方中用乌梅酸以胜蛔为主药;以川椒、细辛之辛以伏蛔为辅药;以干姜、附子、桂枝之温热以胜寒,温中而安蛔,以黄连、黄柏苦以下蛔,共为佐药;以人参、当归之甘,补虚缓中而为使药。共奏安蛔复厥、补虚温中之效。
本方在临床上多用于治疗:①蛔厥:中焦虚寒,阴胜阳衰,手足厥冷、胃脘处或右上腹部疼痛,时有呕逆心烦,或吐蛔虫,舌淡苔白,脉弦或沉细。西医诊断的胆道蛔虫症见有上述证候者,也可应用。②虫病腹痛:脐周或腹部阵阵绞痛,或有包块,或有寒热,或有呕吐,或吐蛔虫,或便蛔虫,或有蛔虫病史,或腹胀且不能放屁。舌苔厚或白或黄,脉沉弦,或伏或细弦。西医诊断的蛔虫性肠梗阻,用本方加减,也常取良效。③久痢:痢疾久久难愈,寒热错杂,时轻时重,下寒上热,格拒不和,腹中隐痛,下利白脓粘液,食欲不振,四肢不温,舌苔白,脉沉或兼沉缓。西医诊断的慢性痢疾出现如上证候者,亦可用此方加减治之。
 
近人多把此方,参考其组织比例,改为汤剂水煎服。我在临床上使用的组方用量如下,仅供参考:乌梅5~9克,细辛3~5克,桂枝9克,人参3~6克,制附片6~9克,黄柏9克,黄连9~12克,干姜10克,川椒6克,当归6克,醋10~20毫升(兑入)。
 
我常用此方加使君子10克、槟榔10~12克等杀虫之品,用于治疗蛔虫病。对于小儿虫积,则常加胡黄连、炒鸡内金、焦四仙、使君肉、榧子肉、枳实、白术等随证应用,颇有功效。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治愈我院急诊观察室的一位胆道蛔虫患者,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患者刘某某,女,31岁,病历号20469。上腹剧痛已经一天半,曾昏厥6次,住进我院急诊观察室。来院前曾经两家医院急诊,均诊断为胆道蛔虫症。虽多次注射度冷丁、654-2等止痛针,均未能止痛。来我院后,经B超等多种检查确诊为胆道蛔虫,经用抗菌素和反复注射度冷丁、强痛定、阿托品、安定、非那根以及针灸治疗,仍不能止痛。第3天邀余会诊。症状同上述,因剧痛病人不能安卧、先令其饮米醋半茶杯,病人渐安,观其舌苔白,诊其脉象弦。四诊合参辨证为肝经气滞,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胃寒虫动,随胃气上逆发为胃脘痛之证。治以调肝和胃,温中安蛔,佐以驱虫之法。处方:乌梅6克,川椒5克,细辛3克,川黄连9克,干姜6克,高良姜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白芍18克,炒川楝子10克,生赭石30克(先煎),使君子12克,鹤虱10克,生大黄6克,焦槟榔10克,元明粉10克(分冲)。眼药1剂即痛止,2剂后排出蛔虫1条。经B超复查,胆总管蛔虫已无,痊愈出院。
 
使君子丸(《成方切用》)
 
使君子肉60克、天南星(姜制)30克、槟榔30克,上药与其所嗜食之物合炒(如:嗜食生米者,用麦芽500克合炒;嗜食茶叶,用茶叶250克同炒;嗜食泥土,用黄土500克同炒。)。炒后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晨空腹用砂糖水送服30~50丸,小儿酌减。
 
本方主治因由积而腹胀腹痛,或腹大青筋,或能食而消瘦、发黄,面现白斑,大便有长虫,或喜食茶、米、泥土等物。
 
本药能杀虫驱蛔,化痰消积。方中以使君子杀蛔虫、消虫积为主药;槟榔杀绦虫,南星化痰湿之积并止心腹痛,共为辅佐。
 
《症因脉治》中也有使君子丸,其方中无南星,另有芜荑、鹤虱、百部、苦楝根皮。研末,水泛为小丸,每服3克。主治同上述。但这个方子主治范围更广,如对小儿虫积、五疳(主要是虫疳)等,均可应用本方,杀虫之力也比前方为优。我常将此方改为汤剂煎服,随证加减,用于治疗儿童蛔虫病。经验方如下:使君子肉6克,槟榔9克,炒鸡内金6克,焦三仙各6克,胡黄连5克,鹤虱5克,榧子(去壳)5克,乌梅3克,广木香3克,生大黄1.5克。适用于6~10岁儿童,腹中有寄生虫而消化不良,常常腹痛,面生白斑,偶有大便中带虫。成人可再稍加量,小儿可酌减。
 
化虫丸(《医方集解》)
 
鹤虱(去土)30克、胡粉(炒)30克、苦楝根皮(去浮皮泥土)30克、槟榔30克、芜荑15克、使君子15克、枯矾7.5克,共为细末,水煮米糊为丸,量人大小服用,1岁儿可服1.5克。
 
本方能杀肠胃中诸虫,主治各种常见寄生虫病。中医学认为肠胃为水谷之海,若误食带有寄生虫卵之食物,或遇中气虚衰或经中焦湿热郁蒸而生虫病。发作时腹中疼痛,痛甚时可上逆呕吐,或吐出蛔虫,或大便带虫,肛门痛痒,消化不良,面黄肌瘦,面生白斑,或肠中蛔虫成团而梗阻肠道等等。方中鹤虱能杀诸虫,为驱虫常用药,苦楝根皮能杀蛔虫、蛲虫,槟榔能杀绦虫、姜片虫,枯矾、胡粉均具有杀虫之力,且能燥湿,使君子功擅杀蛔虫消积,芜荑杀虫消积。多种杀虫药集于一方使用,其杀虫效果大有增强。故本方杀虫之效比前几方均优。可用于治蛔虫、蛲虫、绦虫、姜片虫等症。但其中胡粉有毒性,故不宜大量服用及久服。
 
我常用本丸治疗儿童食积、虫疳、消化不良,体热面黄,肢瘦腹大,肚腹胀满,发焦目暗,口臭齿枯等症。可用焦三仙,乌梅煎汤送丸药。3岁可用5克,5岁可用8克,10岁可服9克,每日1次,晨起空腹服。12~15岁者,可每次服6克,一日2次。成人均可每日服2次,每次服6克。因胡粉有毒性,故服用1~2周后,我常改投肥儿丸(神曲、黄连、肉蔻、使君子、麦芽、槟榔、木香组成),长服以收功,效果满意。
 
北京市中成药中也有化虫丸,方用木香、槟榔、使君子肉、雷丸、枯矾、芜荑、芦荟、大黄、黑牵牛子(炒),水泛为小丸,每服6克,小儿酌减,主治饮食不洁,损伤脾胃而致面黄肌瘦,虫积腹痛、胃脘疼痛、呕吐嘈杂、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嗜食泥土生米等症,杀虫消积的功效大于前几方。由于丸中含有芦荟、大黄、黑丑等药,故可在杀虫的同时,发挥泻下作用,能很快把寄生虫体排出。本方杀虫、排虫之力大,故对体弱者要小心使用。孕妇忌服。
 
第八讲 重镇、解毒和具有抗癌作用的方剂
 
重镇的方剂是用质重镇潜之品,随证组方,以治疗心神不宁,惊恐不安,狂妄疯癫、心悸怔忡以及气逆上冲、风阳上扰、真阳浮越等证。这类方药具有重镇安神、镇肝潜阳、镇摄元阳等作用,即前人所称“重可去怯”之义。
 
解毒之剂多用于疮毒感染之焮热肿痛及疔毒走黄等的治疗,多用干外科临床,故本篇仅介绍几张最常用的方剂,欲深研可参阅外科专书。
 
外科所用的一些具有解毒消疮、清热消肿的丸药,据近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证明具有抗癌的作用,引起了临床家的高度重视,故本篇在解毒方剂中,对具有抗癌作用的丸药,也加以介绍,并根据临床应用的经验,谈些个人体会,谨供大家参考。
 
生铁落饮(《医学心悟》)
 
生铁落9克(煎汤代水)、天门冬9克、麦门冬9克、川贝母9克、胆南星3克、橘红3克、远志3克、石菖蒲3克、连翘3克、茯苓3克、茯神3克、玄参5克、钩藤5克、丹参5克、朱砂1克,取生铁落加水煎熬烧三柱线香时间,取此汤代水煎前药内服。
 
因原方用量较轻,近人常把用量加重使用。例如1974年版中医学院试用教材《方剂学》中的生铁落饮:生铁落60克(先煎),天冬15克,麦冬15克,贝母12克,胆星5克,橘红6克,远志6克,石菖蒲3克,连翘6克,茯苓6克,茯神6克,玄参6克,钩藤12克,丹参9克,朱砂15克。
 
我用此方时,多根据所主治的证候,加大其用量,参考剂量如下:生铁落60~90克(煎汤代水),天冬10克,麦冬10克,川贝母10克,胆南星6~10克,化橘红9~12克,远志9~12克,石菖蒲6~10克,连翘10克,茯苓6~12克,茯神9克,玄参6~12克,钩藤10~20克,丹参9~15克。有时因生铁落一时买不到,我也曾嘱病家找新的生铁小块或生铁屑代用,但不如生铁落效佳。
 
本方是根据《素问》生铁落饮加味而成,功能镇心坠痰,清心安神,开窍定志,主治痰火上扰之狂躁不宁、喜怒无常、骂詈歌号、爬墙上屋、不识亲疏、摔器毁物等多火狂证,可用于西医学中精神分裂症的狂躁型。
 
方中以生铁落镇心平肝,定惊疗狂为主药。以朱砂泻心经邪热,镇心定惊;远志散心郁,通肾气上达于心;茯神开心益智,安魂养神;三药加强安神定志之力,共为辅药。以胆南星胜湿除痰;橘红调中快膈,导滞消痰;贝母散郁清心,润心肺,化燥痰;茯苓益脾宁心,淡渗除湿;钩藤除心热,平肝风;连翘泻心火,散血凝气聚;玄参滋阴降火;丹参祛瘀生新,通利血脉;八药合用,理气化痰,清心除烦,共为佐药。以二冬合用清泻心肺之火为使药。诸药共奏心肝同治、痰火兼清、镇心安神之效,故对痰火蒙心所致之狂证有佳效。
 
本方临床常用,疗效甚佳。我曾用本方加减,治愈精神分裂症狂躁型患者,女性27岁,l年多以来精神失常,经常打闹、发脾气,近1个多月来加重,笑骂无常,怒目对人,手持铁锨,人不敢近,询得大便干结,夜睡很少,食纳尚可。望其舌苔黄燥少津,诊其脉弦滑略洪大。四诊合参,诊为气郁化热、痰火蒙心之狂证。治以重镇安神、清火化痰之法。方宗生铁落饮加减:生铁落80克(煎汤代水),生赭石30克(先煎),天竺黄10克,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20克,远志12克,石菖蒲10克,胆南星9克,钩藤15克,玄参18克,丹参15克,白僵蚕10克,栀子6克,连翘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生石决30克(先煎),黄芩12克,生大黄9克,全瓜蒌40克。水煎服,2剂。药后大便通畅,精神安定。原方再进3剂,能够安睡,据家人说,连睡约2天,即渐清醒,神志清楚。上方减生石膏、栀子、钩藤,加香附10克、郁金10克、生明矾3克,又进3付,已几近常人,即用第2次方生铁落改为30克,加青礞石20克、生姜9克,共为细末,用炼蜜和竹沥汁60毫升,调合为丸,每丸重9克,一日2次,每次1~2丸,而收功。3个月后追访病愈,且每日下地劳动。 《证治准绳》中也有生铁落饮:生铁落120克(煎汤代水),生石膏90克,龙齿45克,茯苓45克,防风45克,玄参30克,秦艽30克,共为粗末。先将生铁落用水三大碗,煎取一碗半,入后药粗末,煎取八分碗,去渣,再入竹沥60毫升,和匀,不拘时,一日间把药汁分5次温服。主治狂证。两方均能重镇安神,但前方能化痰开窍,平肝理气,偏用于气郁化热,痰火蒙心所致的狂证;后方清热安神,偏用于治疗火热扰心,神明失守所致的狂证,即“重阳则狂”之证。
本方以生铁落为方名、为主药。生铁有质重能镇、味辛气平、镇心平肝、定惊疗狂等特性。取生铁一大块,入火中烧赤红欲沸,放砧上用锤重重敲煅时,火花四溅,纷纷坠地者,是名铁落,以此用水煎煮,铁的功效则易出。铁为五金之一,取金能克木,故有平肝之用。
 
磁朱丸(《千金要方》)
 
磁石60克、朱砂30克(水飞)、神曲12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3丸,每日3服。现多改为神曲糊丸,每服3~6克,日2次。
 
主治肾虚不济心火,火邪上浮而致两目昏花,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心悸失眠。也可用于治癫痫、白内障等。
 
本方取磁石质重色黑,补肾益精,除烦祛热,能引气归肾而镇摄肾气为主药;朱砂质重色赤,镇心安神,清泻心热为辅药,二药相配一黑一赤,一补一泻,镇摄浮阳,清降心火,使心肾相交,精气上输,故能明目聪耳,宁心安神;又佐以大量之神曲,助石药之吸收而防碍胃,助中焦之运化而增强效力。《千金要方》中曾说本药“常服益眼力”,故近代也用于治疗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以及房水等眼疾属于肾虚心火上犯之证者。肾阴不足明显者,也可配服杞菊地黄丸。前人记载此丸可治疗白内障,经近人临床观察,它对早期白内障有提高视力的作用。我曾用此丸配合应证汤药合服治疗白内障,确有一定效果。例如治一老太太,年近七旬患白内障,西医医院约她半年后做手术,因惧怕手术而邀余用中药治疗。当时视物模糊,下午太阳偏西光线发暗或灯下则不能再给小孩子做针线活。视两目瞳仁均是灰白色,诊其脉两尺均弱,心情烦躁。先服滋肾、清心、明目之汤药10余剂,并配合磁朱丸内服。以后我只嘱其自配丸药服用,处方如下:灵磁石60克,朱砂30克,神曲80克,炒内金30克,生、熟地各18克,山茱萸15克,山药20克,茯苓18克,泽泻20克,地骨皮20克,干石斛30克,潼、白蒺藜各15克,夜明砂20克,谷精草15克,生石决明25克,草决明12克,黄芩15克,香附15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远志15克,川连12克,砂仁12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1丸,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连取此丸约半年后追访,视力明显增强,视物较前清楚,决意不再做手术治疗,准备再配丸药服用。2年后追访,仍能给小孙子缝制衣服、做鞋。10年后追访,视力渐增强,能在灯下给小孩针衲鞋底等。直到80岁去世,两眼一直未失明。
 
本方与石斛夜光丸比较:前者主要是重镇安神,补肾清心,交通心肾,镇摄浮阳,偏于治心火偏亢、肾虚精亏而致的两目昏花视物不清,白内障属于肾虚心火旺证候者,兼能治癫痫;后方则主用于治肝肾两虚,瞳神散大,视物不清、复视等,但不能治癫痫。前者属于“重”剂;后者属于“补”剂。
 
黑锡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黑锡60克、硫磺60克、阳起石30克、川附子30克、木香30克、胡芦巴(酒炙)30克、小茴香(盐水炙)30克、肉豆蔻(面煨)30克、桂心15克、沉香30克、川楝子30克、补骨脂(盐水炙)30克,除黑锡、硫磺外,余药为细末待用。先将黑锡加热熔化,徐徐加入硫磺,不断搅拌,待烟冒尽结成砂粒状时,取出放冷后,研为细末。再将前药末与黑锡(加硫黄的)末,兑研均匀。用黄酒白面制糊,和药末搅拌均匀后,制成小丸,如梧桐子大,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次服30~40粒,晨起空心姜盐汤送下,或温开水送下。也可每次服15~20粒。一日2次。
 
本丸功能镇纳肾气,温暖下元,降气平喘(肾虚而喘)。主治肾虚阳衰,肾不纳气,胸中痰壅,上气喘促,以及奔豚气上冲致胸腹两胁疼痛,或脾寒心腹疼痛,或四肢厥逆,冷汗不止,脉沉微等病证。
 
本药所主之证,为上实下虚。下虚指肾阳衰微,下元虚冷,此是病证之“本”。上实指痰浊上浮,胸闷短气而喘促,此是病证之“标”。治此上实下虚之证,当从暖肾助阳,镇纳肾气治本,降逆化痰治标,标本兼顾为法。方中以黑锡(即黑铅)色黑属肾,重纳肾气,镇降浮阳,配以硫磺大热纯阳,补命门真火,能挽垂绝之真阳,为救危之妙药,二药熔合成丹作为主药,并以丹命名;辅以附子、肉桂、阳起石、补骨脂、葫芦巴等补肾壮阳、暖下元、逐寒湿之品;佐以木香,肉豆蔻温中调气,涩固下焦;更以川楝子苦寒入肝肾,利气止痛,加入大队温热药中,作为反佐。以沉香降逆平冲,引气归肾为使药。诸药合用,能标本兼顾,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原书中赞此方能“生阳逐阴”,“使五脏安宁,六腑调畅”。喻嘉言先生对本药有很高的评价,他在《医门法律》中说:“凡遇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证,舍此药更无他法可施。”并且他把此药“每用小囊佩带随身,恐遇急证,不及取药。”如遇真阳暴脱,病势危急者,用人参汤送服,其效更好。
 
由于本药能镇摄肾阳,治真阳暴脱,故在临床也可用于治疗戴阳证(真阳欲脱而上浮,病人出现面红如妆,足膝冰冷,烦躁不宁,上盛下虚,脉微欲绝)。此证在八纲辨证中,属真寒假热证。我曾治疗一年老煤矿工人,多年来患有媒矽肺,咳喘气短,呼气易吸气难,气不能深纳丹田。一日忽然出现面红如妆,痰浊上壅,吸气少呼气多,气短欲断,足膝冰冷,头汗如油,舌短苔白,脉沉微欲绝。我诊为肾中真阳欲脱,虚阳上浮,发为戴阳之证,立即用人参15克急煎汤送服黑锡丹45丸,两个多小时后,诸症渐好转。又用人参9克、西洋参10克、生白术10克煎汤送服黑锡丹20丸,每日2次。抢救2日,戴阳证除,转入辨证论治,调理肺肾,降气化痰,运脾化湿,温肾回阳,渐渐痊愈出院。
 
我在治疗哮喘时,遇有体虚或年老之人,出现气短而喘,呼气易,吸气难,尤其是不能深吸气纳入丹田,腰膝酸软无力,舌苔白,脉象沉,两尺弱或右尺微而欲绝,证属肾虚不能纳气而喘者,常在应证的汤药中,加服黑锡丹15~20丸,一日2次,连服3日,症状缓和后,则停黑锡丹而以汤药辨证论治,常收满意的效果。
 
因本品含有黑锡(黑铅),久服可发生铅中毒,故以用来救急除危为主,不可长久服用。因药性重坠,孕妇不可服用。
 
另外,镇肝熄风汤(见第4讲)、礞石滚痰丸(见第6讲)、牛黄镇惊丸(见第9讲),也都有重镇作用,参见各门类,此不再重述。
 
金银花酒(《医方集解》)
 
鲜金银花150克(干者亦可,不及生者力速)、生甘草30克,用水2碗煎1碗,再入黄酒1碗,略煎,分3次服,一天一夜服尽。重者口服2剂,服至大小肠通利,则药力到。外以生银花捣烂,酒调敷肿毒四周。
 
本方治一切痈毒恶疮,不问发在何处,或肺痈、肠痈,初起便服,可见奇效。
 
金银花性味甘凉,凉能清热解毒,甘能养血补虚,为治痈疮圣药,可治痈疽疥癣、杨梅恶疮、无名肿毒、肠癖血痢,本方以之为主药;配以甘草扶胃气、解百毒,生肌止痛;又加黄酒宣行药势,故其效奇速。金银花性极中和,故须用大量,才见奇效。
 
金银花重用(90克),加玄参90克、当归60克、甘草30克,水煎分2~3次服,连服10剂,不可减量,减则不效,名四妙勇安汤。专治火毒内蕴,血行不畅而发生的脱疽。患处皮色黯红,微热微肿,疼痛剧烈,烦热口渴,或患处溃烂,脓血淋漓,多发于肢体远端处,舌红脉数。近代多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栓塞性坏疽属于火毒蕴结证候者。《中医杂志》1958年第11期有关于本方的报导,请参阅。
 
总之,金银花是疗效确切的解毒药,性极平和,无甚禁忌,可大量使用。
 
真人活命饮(《成方切用》)
 
金银花15克、陈皮(去白)、当归(酒洗)各5克、防风3克、白芷3克、甘草节3克、贝母3克、天花粉3克、乳香3克(后下)、没药3克(后下)、皂刺1.5克、穿山甲(蛤粉炒)3片,用好酒(黄酒)一大碗煎服,善饮酒者,可多饮酒以助药力。忌食酸物,因酸味收敛。现多改用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此方又名仙方活命饮。《妇人良方》和《证治准绳》均载此方,但用量与本方不同(银花、陈皮各9克,余药皆为3克),且多赤芍3克。《医方集解》也载有本方,无赤芍,但金银花为9克,余药量同本方。
 
本方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止痛,主治一切疮痈肿毒初起,局部红肿热痛,全身微恶寒而发热,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痈疮肿毒多为经络不和,营卫失调,热毒壅结,气血瘀滞所致。治疗须以清热解毒、理气活血、散瘀消肿、疏通经络为法。故方中以金银花清热解毒、痈疮圣药为主药,天花粉清热降火,白芷排脓消肿,当归活血行瘀,陈皮理气化湿,防风宣肺疏肝,贝母消痰散结,甘草化毒和中,共为辅药;乳香调气,托毒外出,没药散瘀消肿而定痛,以为佐药;穿山甲其性走窜,散痈消肿,皂刺辛散剽锐,溃壅破坚,二药能贯穿经络,引药力直达病所,故以为使药。加酒煎服是欲使其通行周身,增强散邪之力。
近人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对乙型链球菌有高度抑制作用,对葡萄球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故现在临床上常用它治疗多种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脓疱疮、疖肿、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阑尾炎、深部脓肿等属于热毒壅结实证者。
 
本方适用于痈肿疮毒初起尚未溃破之前。若已溃破出脓者忌服。阴证疮疽不红不痛者,忌用本方。
 
我在临床上运用此方常收立竿见影之效。药品用量常比原方稍增大,并且多是随证加减施用。兹将个人运用此方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1)治乳痈初起:全瓜蒌30~40克,白芷10克,金银花15克,归尾10克,连翘15克,天花粉12克,炙山甲6克,皂角刺5克,乳香3克,没药3克,浙贝5克,蒲公英30克,生草节3克,防风5克,水煎服。能消肿止痛,使痈结渐渐消散吸收。
 
(2)治乳蛾红肿、寒热疼痛(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金银花15~20克,归尾6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15克、皂刺3克、炙山甲5克,乳香、没药各3克,玄参20克,射干10克,锦灯笼9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防风9克。有恶寒发热者可加荆芥9克、薄荷5克(后下)。儿童用量酌减。
 
(3)治肠痈未溃期(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未化脓时):金银花15~20克,归尾6克,赤芍10克,白芷5克,天花粉12克,连翘15克,防风6克,乳香、没药各5克,炙山甲5克,生大黄5~10克,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冬瓜子12~15克,元明粉6~11克(分两次冲服),水煎服。功能消肿散瘀,解毒除痈,通腑止痛,使肠痈消除。若已化脓,可加重冬瓜子用量,再加生薏米30克、败酱草15~30克,去炙山甲。总之,在解毒化瘀的同时,必须使其大便通畅,泻除毒热,通则不痛,痈结消散。
 
(4)治无名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憎寒发热(包括西医学的急性蜂窝织炎、痈、疖):金银花12~15克,陈皮5克,归尾6克,赤芍9克,防风6~9克,白芷6克,生甘草5克,天花粉9克,制乳没各5克,皂刺5克,炙山甲5克,炒黄芩9克,连翘10克,白僵蚕6克,紫花地丁15~20克。水煎服。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真人(仙方)活命饮是临床常用的处方,无论疮毒大小,或痈或疖,甚或皮肤经常易起小疖疮,时发时愈,常年不断者,均可随证加减常能取效。一般对热盛者常减去当归、陈皮、白芷等辛温药,而加入蒲公英、地丁、连翘、黄芩、黄连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对舌苔厚腻,容易恶心,疼痛不甚剧者,可去乳香、没药。对疮痈等已化脓破溃者,须去掉皂刺、炙山甲。对肿毒僵硬红肿不易消散者,可加白僵蚕6~9克、地丁15克、莪术3~5克。临床上用本方时,常加连翘10~15克、红花9克、赤芍9~12克、炒黄芩6~9克。
 
本方与五味消毒饮(银花10克,野菊花5克,蒲公英5克,紫背天葵子5克,紫花地丁5克)比较,前者适用于疡疮痈毒初起兼见微恶寒而发热,疮痈之处红肿热痛,证属热邪壅遏不散而成疮、疖、痈者;后者也为临床治疮痈常用之方,但主用于痈疔疖肿,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铁丁状者。前者偏于宣散清热,解毒化瘀,主治痈疖疮毒;后者偏于解毒消疔,主治疔毒疖疮。我在临床上用五味消毒饮时,常将用量加大,参考方如下:金银花15~25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5~25克,紫背天葵9克,紫花地丁15~25克,水煎服。
 
小金丹(《外科证治全生集》)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各45克、乳香、没药、当归各22.5克、麝香9克、墨炭3.6克,共为细末,糊丸,每丸重0.6克。每日2次,每次2丸,病重者3丸,捣碎,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功能消毒散结,活瘀解疑。主治气血凝结,经络不畅,而生瘰疬、鼠疮、乳痈、乳疮、乳岩、痰核、流注、横痃、贴骨疽、坚硬疼痛及一切阴疽初起等症。
 
临床上常把本丸用于颈淋巴结核、甲状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癌、鼠蹊淋巴结肿大,以及胸胁四肢发生硬结肿硬、脂肪瘤等,服用本丸可使肿物缩小或消失。近来也用治于乳腺癌、食道癌、胃癌等病放疗、化疗后,或手术切除癌肿后,坚持内服本丸一段时间,不少患者使病情减轻,生命延长。经近人实验研究,本丸能抑制小鼠梭形肉瘤和肉瘤180的生长。即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犀黄(即上好牛黄)1克、麝香4.5克、乳香(去油)30克、没药(去油)30克,上药研细末用黄米饭30克与药相合,反复捣烂为丸,晾干(忌火烘)。用陈黄酒送服9克。病生于身体上部的,临睡时服。病生于下部的,空心时服。
 
此方又名西黄丸。方中以牛黄清热解毒化痰为主药;麝香辛窜通络,活血散结,并助牛黄化痰之力为辅药,现已禁用本品;乳香、没药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佐药;黄米饭养胃,陈酒活血行气以助药力,共为使药。
 
本品功能解毒清热,活瘀散结,主治乳岩、横痃、瘰疬、痰核、流注等症。近代多用于淋巴结炎、乳腺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发性脓肿、骨髓炎等,见有毒热结滞证者。
 
肿疡已破溃流脓者和体虚、阴虚火旺者,禁用本品。
 
近些年来经实验研究,证明本丸能抑制小鼠梭形细胞肉瘤和肉瘤180的生长。故在临床上常用于各种癌症,作为抗癌药使用。
 
我治疗食道癌、贲门癌等患者时,常用本丸与启膈散、旋覆代赭石汤随证加减同服,有较好的疗效。
 
《外科证治全生集》中还有醒消丸(乳香、没药各30克,雄黄15克,麝香4.5克,糊丸,每服9克,服法同上丸),也用于治疗痰湿阻滞,经络不和而致生疮肿痛、红肿坚硬等外科病症。近代医家也常用于各种癌症手术后或化疗、放疗后的治疗。二药主治虽然大致差不多,但醒消丸中雄黄含有硫化砒,砒为有毒物质,故不可服用太久,以防中毒。如有中毒情况,可用防已10克急煎服。另外醒消丸所含雄黄虽能解毒、治疮,但其性热,故火热太重的疮痈肿毒者不宜用,或玉枢丹。
 
太乙紫金丹(《外科正宗》)
 
山慈姑60克、五倍子30克、千金子霜30克、红芽大戟45克,共为细粉,再兑研入朱砂粉9克、雄黄粉9克、麝香9克,用浓糯米汤调,制成锭或丸,每服3克,捣碎煎水服,或用粉剂1.5克,温开水送服。功能开窍通闭,解毒辟秽。主治霍乱、痧胀、山岚瘴气、水土不服,或暑湿温疫之邪,弥漫蒸薰,神明昏乱,以及喉风、蛇咬、癫狂等症。
 
本药又名紫金锭,也称玉枢丹,为居家旅行常备之药。我常将它用于肾炎尿毒症,出现呕吐,恶逆不食等症时,常用玉枢丹0.3~0.6克随应证汤药服。
 
近些年来也有将本品用于抗癌的。常在食道癌、胃癌、肺癌等手术或化疗、放疗后用本品l~2克分2次随汤药送服。
 
我在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胃癌初起,病人吞咽有一定障碍,但尚能纳食,西医未能确诊者,常用生赭石20~3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半夏10克(口渴者可不用),党参10克,沙参10克,丹参15克,川贝母9克,香附10克,焦四仙各9克,生白术6~9克,茯苓10克,莪术3~6克,苏子、梗各9克,水煎服,作为基础方随证加减。同时随汤药送服玉枢丹l~1.5克,一日2次,以加强解毒散结之力,有癌可治,无癌可防。对已经动过手术,或接受过化疗、放疗的患者,也常用上方加生白术6~12克、当归6克,舌红口渴者可再加生地9~12克。一般多再加西洋参3~9克(另煎兑入),同时随汤药送服西黄丸3克或小金丹1.5克或玉枢丹1~1.5克,一日2次,常取得较好效果,请作参考。
 
对肺癌手术后或化疗、放疗后,则常用麻杏二三汤、百合固金汤等随证加减,同时随汤药送服西黄丸3克,一日2次,或小金丹1.5克,一日2次。
 
飞龙夺命丹(《增补万病回春》)
 
蟾酥6克、冰片1.5克、轻粉1.5克、麝香1.5克、血竭9克、寒水石(煅)9克、铜绿9克、乳香9克、没药9克、胆矾9克、雄黄6克、朱砂9克、蜗牛21个、蜈蚣(酒浸炙黄)l条,上药各研为极细粉末,将蜗牛研烂加蟾酥合研成粘稠状,再加入轻粉等各药粉,反复研磨到极均匀,做成绿豆大的药丸。每次服20丸,用葱白15厘米捣烂,包裹为丸药,用无灰酒烧热,候能饮送服,盖被取汗。病在身体上部者饭后服,病在下部者饭前服。
 
本药有拔毒消肿、祛腐止痛的功能。主治疔毒恶疮、脑疽发背、对口疮疡、乳痈、乳岩、附骨阴疽,及一切无名肿毒、溃烂疼痛、麻木昏愦等病症。
 
本品也可外用,或用醋研开,调涂患处;或用针刀把疮刺破,把药做成锭状插入疮口内(治疔疮常采用此法),同时再内服应证的汤药。 外科正宗》有蟾酥丸,方中无蜈蚣,余药同,用量稍不同。治证相同,可与本药互为代用。
 
近代医家常把古人治疗恶疮、疔毒、及恶疽的丸药、锭药、丹药,用治于今人的恶性肿瘤,常常收到较好的效果。故本品也常被用于治癌、抗癌。并且近些年有不少学者对其中的有关药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经动物实验说明本品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尤其是其中的蟾酥,实验证明不但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并且有抗放射、抗肿瘤作用。用金黄色葡萄球菌造成家兔的局部感染,然后注射蟾酥注射液,则可阻止病灶扩散,使周围红肿消退。也有的报导,蟾酥对小鼠肉瘤180有效,在试管中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能延长患精原细胞瘤、腹水癌和肝癌小鼠的生存期,并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等等。本药不但含有蟾酥,并且还有多种解毒活瘀之品,故也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我也曾让患者服用应证汤药的同时,加服飞龙夺命丹(北京的药店曾将本药改名为“痈疽消毒丸”),每次5粒(北京产),一日2次,葱白煎汤送服,用于治疗子宫颈癌、肠癌、肺癌等。
 
另外,《外科证治全生集》尚有梅花点舌丹(熊胆、梅花冰片、雄莆、硼砂、血竭、葶苈子、沉香、乳香、没药、珍珠、牛黄、麝香、蟾酥、朱砂、金箔。小丸,绿豆大,可内服,亦可外用),功能与飞龙夺命丹相近,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治疔疮、脑疽、发背、红肿痈疖、一切无名热毒初起。但梅花点舌丹其药性偏凉,故还可用于实火牙痛、喉痛、喉蛾、喉风、口舌生疮、小儿急惊风等。凡阴疽及阴虚内热、小儿慢惊风等病者证,皆禁用。本品孕妇忌服。
 
前些年,在患者买不到西黄丸、小金丹、飞龙夺命丹时,也常用梅花点舌丹代替,用于各种癌症患者在服用辨证论治的汤药时,加服l~3丸,一日2次。服用时先饮水一口,将药丸放在舌上,感到口舌发麻时,再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故名“点舌”丹。
 
第9讲 妇儿科常用的方剂
 
有些患有妇科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白带、久不受孕、恶阻等等,以及产后遗留的一些杂病的病人,往往到内科诊治。也有些小儿患咳嗽、哮喘、泄泻、发热、呕吐、吐乳、惊风等病,家长也常常带他们到内科求治。所以在临床上产生了“内、妇、儿科不分”的说法。这说明一些常见的妇科、儿科疾病,作为内科医师也应当熟悉,尤其在基层医疗单位,更应如此。当然妇、儿专科医师对本科疾病的研究,更为深细,不是一般内科医师所能代替的。因为我在临床上也常遇到一般的妇儿科常见病患者来要求诊治,经过辨证论治,也能收到良好疗效。故本讲介绍一些妇儿科常用方剂,以应患者的一般需要。
 
温经汤(《金匮要略》)
 
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川芎二两、白芍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丹皮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麦冬一升(去心)、半夏半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以上的用量为汉剂。我在临床上使用本方时,常将用量改为:吴茱萸9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9克,党参6~9克,桂枝9克,阿胶6克(烊化),丹皮6~9克,生姜6克,甘草5克,麦冬6~9克,半夏6~9克。水煎服。
 
本方功能温经散寒,养血暖宫。主治妇人子宫虚寒,久不受孕,以及月经不调,或赶前,或错后,或经来过多,或逾期不潮。兼治漏血不止,下午低热,手心烦热,少腹里急,唇口干燥,以及年过50,月经仍来潮等症。凡血分虚寒而经血不调者,皆可用以治疗。
 
方中以吴茱萸辛热温中,疏肝燥脾,暖冲脉,祛里急,善治下腹疼痛为主药。辅以归、芍养血调血;川芎血中气药,升阳开郁,行血活瘀;人参补脾肺之气,以助生化气血;桂枝温经通脉,配白芍能调和营卫缓急定痛,配吴茱萸温经散寒。又以丹皮泻血中伏火,通脉祛瘀;麦冬清心除烦,润肺化痰;阿胶养肝滋肾,止血祛瘀;半夏和胃健脾下逆气,止呕烦,甘草补脾胃,泻心火,共为佐药。以生姜辛温行阳,宣行经络为使药。
 
我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加川断炭15~30克、赤石脂12克(先煎)、艾炭3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年已50多岁,月经仍来潮,且量多。经服上方3剂即减少,7剂即愈。为了巩固疗效,又将汤药方3剂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每日2~3次。追访10余年未犯崩漏症。
 
也曾用本方去人参、半夏、麦冬,加炮美5克、紫石英12克(先煎)、香附9克、紫肉桂5克,治疗青中年妇女子宫寒冷、月经不调、久不受孕之症。
 
本方与《校注妇人良方》温经汤(当归、川芎、芍药、桂心、莪术(醋炒)、丹皮各1.5克,人参、牛膝、炙甘草各2克)比较;《金匮》温经汤偏于暖肝养血而温经散寒,调经、补血、止漏的效果比较好;《良方》温经汤偏于暖肾、活血而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除血室寒凝,效果较好,临床使用时用量可适当加重些。
 
我曾用《良方》温经汤去川芎、人参、牛膝,加桃仁9克、红花6克、三棱5克、川断炭15克、炒五灵脂10克、艾炭20~30克,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常收到良好效果,瘤体可缩小。无大量出血者,可去艾炭。反之如伴有子宫出血者,可再加棕炭20~30克、阿胶珠10克、赤石脂12~15克(先煎)。
 
芎归胶艾汤(《金匮要略》)
 
川芎二两、阿胶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当归三两、白芍四两、干地黄六两(原方无量,据《千金方》补入),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渣,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差,更作。
 
上记的药物用量及煎服法均为原书所记者,今人多改为今制使用。参考用量如下:川芎6克,阿胶9克(烊化),甘草5克,艾叶9克,当归9克,白芍12~15克,生地18~24克,水煎,分2次服。
 
本方又名“胶艾汤”,也有的称“胶艾四物汤”。功能养血调经,止血安胎。主治妇女下元不足,冲任虚损,崩漏下血,淋漓不断,或月经过多,或怀孕后下血,或妊娠腹中痛等症。方中以阿胶滋阴养血,固冲止血,艾叶暖宫安胎,止胎动下血,共为主药,故名胶艾汤,《金匮》文中也有此名你。当归、白芍、生地、川芎为后世的四物汤,功专养血调经,补冲任,安胎孕,且甘草配白芍更能缓急止痛,诸药共为佐使。本方的特点是主用于冲任不足的下血崩漏,胎动不安等症。 我曾治一中年妇人,怀孕已4个多月,近半个多月来子宫不断出血,腰腹略感发坠,到妇产科检查,谓胎儿正常,经注射止血剂未效。我诊其脉沉细滑数,舌苔略白厚微黄,诊为下元不足,阳精进入阴血(怀胎),阴受阳扰,胎前多热,血热妄行故发为胎漏,此属血虚夹胎热之证。治法滋养下元,固冲安胎,凉血止血,方用胶艾汤加减:桑寄生30克,川断炭30克,炒白术6克,子黄芩12克,苏梗12克,生地3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艾叶6克,阿胶12克(烊化),黄柏炭12克,共进12剂而安。
 
张某某,女,28岁,素日健康,但近半年来月经赶前,每月提前约10天左右,经色鲜红,略有口干渴,腰腿酸困,余无大苦。舌苔薄白,舌质微红,脉细滑略数。诊为血虚生内热,热扰血海,故月经提前来潮,其色鲜红无血块,而有口干渴之证。治法调经固冲,凉血止血。方宗胶艾汤出入:土地20克,川断18克,炒杜仲15克,当归
 
克,白芍12克,阿胶块12克(烊化服),艾炭20克,黄芩炭12克,补骨脂9克,水煎服。另用三七粉2克,分两次随汤药冲服。连进14付,月经按期来潮。嘱下月来潮前10天即服上方10付,使月经应期而至。照此服法,连用3个月,均在月经来前2周即服上方12剂,使月经每月按期来潮。自此治后,诸症痊愈,月经正常。
 
近代临床上常将本方用于先兆流产及产后子宫恢复不全而出血、月经赶前、月经过多等病属于血虚下元不足之证者。如用于安胎时,一般常加条黄芩9~12克、白术6~9克、桑寄生20~30克、川断12~18克。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当归三两、芍药(白芍)一斤、茯苓四两、白术四两、泽泻半斤、川芎三两,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为细末,每服3克温酒送服,一日3次。)
 
近世多把此方作为汤剂应用,其用量如下:当归6~9克,白芍30~45克,茯苓12克,白术9~12克,泽泻15~25克,川芎6~9克。水煎分2次服。
 
功能养血益脾。主治妇人怀孕腹中绞痛和妇人腹中诸痛。妇女怀孕后,胎须血养。如血气不足,阴承于阳,肾反晦土,脾郁不伸,中焦气血不调,故产生急痛。方中以当归养血;白芍益血缓急而止痛;茯苓、白术健脾化湿,扶助中运,并固胎元;泽泻泻其脾郁所滞之水湿;川芎辛窜舒达,以畅达欲伸之血气,共达养血益脾、止痛安胎之效。
我常用本方治疗妇女腹中绞痛、钝痛、抽痛、刺痛等各种腹痛症。这些患者都是经过西医检查,未找到器质性改变,各种化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之内,不能确诊的腹痛待查病人。用此方随证加减,常常取得良好效果。今把经验方介绍如下,谨供参考。
 
当归10克,白芍30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川芎6克,元胡9克,炒五灵脂12克,乌药12克,炒小茴香6克。
 
痛处固定不移,刺痛不已者,加丹参30克、蒲黄10克(布包)、砂仁6克。
 
钝痛绵绵,疼痛范围较大,不易指出疼痛点者,加白术9克、干姜6克。
 
抽痛喜暖,痛剧时自觉有气向心口攻串者,加桂枝15克、紫肉桂6克、炒橘核10克、荔枝核10克、吴茱萸6克。
 
绞痛、急痛不休者,白芍加至35~45克,再加制附片6~10克、炮姜5克、白术9克、广木香9克,元胡改为12克。
 
有蛔虫者,可加乌梅6克、川椒6克,使君子10克、川连6克、广木香6~9克、细辛3克、干姜6克。
 
月经来时疼痛加重者加桃仁10克、红花10克、炮姜6克、紫肉桂3~5克、香附10克、莪术6克。
 
月经来后疼痛明显者,可加炒白术10克、熟地15克、吴茱萸6克、陈皮10克、广木香6克。
 
最有意思的是最近治疗一男性壮年患者,半年多来大约每周发作腹痛1次,每次3~5天,痛处为右腰腹部偏上些有时波及到右胁下后部,二便饮食均正常,经几家医院做多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舌苔略白,脉象沉而略弦。四诊合参认为此亦属腹中绞痛,处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克,白芍35克,泽泻20克,茯苓12克,柴胡10克,炒黄芩10克,炒川楝子12克,白蒺藜12克,皂刺6克,红花10克,元胡10克,炒五灵脂12克,蒲黄10克(布包),桂枝12克,乌贼骨6克,焦槟榔12克。共进14剂而愈。
 
个人体会使用当归芍药散方时,一定要注意白芍的用量要大。《神农本草经》中说本品主“腹痛”,并说“止痛”,《本草纲目》说“白芍益脾,能于土中泻木”。况且方中还配有白术、茯苓,故本方治腹痛,并非单纯地象近代所说的功在止痛,而是能够强健中焦,使脾气足而达到扶正祛邪目的。再者,方中还重用了泽泻(用量仅次于白芍),以利水除湿,而助脾运化,扶助中焦。如《神农本草经》中说泽泻能“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泽泻还能泻肝肾水湿邪气,白芍也能土中泻木,说明本方不但能益中焦,而且能够调和肝脾。又有当归养肝血而调经,川芎行血郁并主“寒痹筋挛”(《神农本草经》)而温行全身血气,故对妇女腹痛实为治本之剂,能达到治中为主而益全身的功效。由于我体会本方是益脾调肝之药,故治上述男性腹痛患者时,考虑其疼痛部位虽云在腹部(脾),但其具体部位接近于肝经(右腰腹稍上方,右胁后稍下部),且其发作有定时,是与少阳经有关,故选用了当归芍药散方,并配用柴胡、黄芩、川楝子、白蒺藜调肝胆之品,因其痛处比较固定,时已半年,故又加失笑散等活血祛瘀药,肝脾同治而取效,进一步体会到了仲景先师组方之妙。
 
毓麟珠(张景岳)
 
人参60克、土炒白术60克、茯苓60克、酒炒白芍60克、当归120克、熟地120克、川芎30克、炙甘草30克、菟丝子120克、酒炒杜仲60克、鹿角霜60克、川椒6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每空心服1~2丸,温酒或温开水送服。
 
本方又名毓麟丸、调经毓麟珠、助孕八珍丸。功能补益气血,温养肝肾,强固冲任,调经助孕。主治妇人气血不足,肝肾两虚,月经不调或后错色淡,或量少腹痛,或淋漓不断,腰膝酸软,小腹冷痛,性欲减退,身体瘦弱,久不受孕等症。方中以参、术、苓甘健脾补气;地、芎、归、芍补血养肝,固冲任;菟丝子、杜仲、鹿角霜温肾养肝,益精补冲;川椒补命门之火,温煦胞宫,暖督助阳。诸药相合而达温养先天肾气以生精,培补后天脾气以化血,调摄冲任,暖宫助孕之效。 若月经后错,行经腹痛者,可加补骨脂30克、紫肉桂30克,甚者再加吴茱萸15克,若兼白带可再加龙骨30克。
 
若子宫寒甚,或泄或痛,可加制附片30克、炮姜30克。
 
若肝气郁滞,怒气不顺而气滞腹胀者,可加香附60克,甚者可再加沉香15克。
 
若血热多火,月经超前者,可加川断60克、地骨皮60克。
 
若内热甚者,可用汤剂先暂清其火,以后再服本丸,或用清热药煎汤为引送服。
 
男性气血不足,肝肾两虚,精液清冷而不育者,可加枸杞子60克、胡桃肉60克、鹿角胶60克、怀山药60克、山萸肉60克、巴戟天60克。
 
我治疗妇女婚后久不生育,经医院检查无生理障碍者,常先用此丸药方随证加减,改为汤药,先服20~30剂,以调理月经,月经调顺后,即以此方加减制成丸药服用,绝大多数都能成功。在我记忆中已有七八十名妇女经如此治疗后已生出了可爱的小宝宝。兹将我常用的调经汤方和助孕丸方简介如下:
 
(1)调经汤方:熟地10~20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川芎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香附10克,生艾叶6~9克,川断10~15克,炮姜3~6克,红花5克,桃仁5克,水煎服。
 
月经赶前、量多者,去川芎、红花,加炒黄芩10克、杜仲炭15克、黄柏炭10~12克。改熟地为生熟地各12克,炮姜改为3克,川断改为川断炭15~20克,或再加阿胶珠6~9克。
 
行经腹痛者加吴茱萸6克、炒五灵脂12克、元胡10克、乌药12克。月经后错,量少色淡者,加党参10克、紫肉桂5克,改川芎为9克,改红花、桃仁为各9克。
 
白带多者,加半夏10克、苍术10克、白鸡冠花15克、煅龙骨15~20克,改茯苓约20~25克。
 
多次于怀孕二三个月即自然流产者,加桑寄生20~30克、杜仲15克、党参10克、补骨脂10克、山茱萸10克、怀山药12克。去炮姜、生艾叶。并嘱再怀孕后即赶紧服中药保胎药,以防再流产。
 
经医院检查输卵管不通者,除按上述随证加减药物外,可再加莪术3~6克、三棱5克、制附子6克、炙山甲6克。
 
小腹经常发凉,子宫寒冷,久不受孕者,可加紫石英15~30克(先煎)、紫肉桂3~6克、川椒3~5克。
 
有不少妇女经服用本汤药调理月经后,尚未配制丸药,已经怀孕。
 
(2)助孕丸方:熟地90克,生地15克,当归50克,白芍60克,
 
川芎40克,党参50克、白术50克,茯苓80克,炙甘草30克,益母草60克,鹿角霜50克,杜仲60克,吴茱萸40克,川椒25克,川断50克,补骨脂40克,山萸肉50克,生艾叶30克,香附50克,紫肉桂2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9克,一日3次,每次1丸,饭前服。
 
启宫丸《医方集解》)
 
川芎60克、白术60克、半夏曲60克、香附60克、茯苓30克、神曲30克、橘红12克、炙甘草12克,共为细末,水丸绿豆大,每服3克,一日2~3次。
 
本方功能化痰和血、燥湿除郁。主治妇人身体肥盛,湿滞气郁,子宫脂满,久不受孕。中医学认为肥人多痰,故方中以半夏、白术、橘红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香附、神曲理气消滞;佐以川芎散郁和血;使以苓、草去湿和中,以助生气。壅者通,塞者启(中医学认为,妇女过于肥盛者,因子宫脂满壅塞故不受孕),故能受孕。
 
关于“妇人肥盛,子宫脂满不孕”之说,为中医学传统的说法。近人尚未对此做科学的研究,但以上方随证加减治疗体肥不孕之症,确有一定效果,并且为临床所常用,故仍存其说,俟近代科学研究后,再作出确切的解释。
 
我在临床上治疗妇人体肥盛而不孕者,常先将此方随证加减改为汤药:半夏10克,橘红10克,茯苓18克,苍、白术各6克,泽泻15克,当归9克,白芍10克,川芎6~9克,香附9克,神曲10克,泽兰10克,水煎服,约服用20~30剂,再以启宫丸常服。也有时一边吃汤药一边服启宫丸,常能收效。
 
保胎丸(《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茯苓120克、党参120克、白术120克、当归120克、桑寄生90克、川芎90克、川贝母60克、姜厚朴30克、熟地120克、生黄芪120克、白芍120克、艾炭120克、菟丝子120克、炒枳壳90克、生阿胶60克、荆芥穗30克、羌活15克、甘草15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服2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本方又名嗣育保胎丸,根剧《胎产心法》中保产无忧方加味而成。功能补气养血,保产安胎。主治孕妇气血虚弱,腰酸腿软,足膝浮肿,恶心呕吐,胎动不安,屡经小产、流产、以及胎位不正、临盆艰难等病症。
在临床上也常将本丸药方稍事精减,改为汤药服用,也可称保胎汤、保产汤、保产神效汤、保产无忧汤等,并且《济生方》、《胎产心法》、《傅青主女科》等书中也均有类似方名、或散、或丸、或汤等等。我在临床上遇到要求保胎、防止小产或要求保胎,使胎儿发育良好、聪慧、强壮,或要求吃保胎药,以使临盆时顺利分娩等之妇人时,常在保胎丸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使之服7~20剂汤药(根据情况或一周3剂或一周2剂),然后令常服保胎丸。也有的每周2~3剂,服4周后,改为每10~15天服1剂,直到临产时。今将我常用的保胎基础方及加减法介绍如下:
 
炒芥穗3~5克,黄芪6克,菟丝子6克,当归10克,白术6克,桑寄生15克,川贝母6克,白芍12克,川断12克,炒黄芩10克,茯苓9克,党参6克,羌活3克,炙甘草2.5克。水煎服。
 
腰酸沉重,小腹发坠,有早产之势者,改桑寄生为30克、川断为15~20克、白术为9~12克,加黄芩12克、杜仲15克、山萸肉10克、生地15~20克。
 
如怀孕四五个月,出现腰腹坠痛,两腿无力,阴道时有少量血样物流出者,可加生地炭30克、杜仲炭20克、川断炭30克、棕炭30克、黄柏炭15克,去川断、川贝,改桑寄生为30克、炒芥穗为12克、黄芪为12克、菟丝子为10克、白术9~12克、党参为9~12克。
 
如孕妇无自觉不适症状,舌脉均无异常者,可进我的原方,不必每日1剂,用量也不宜加大,以调养气血,安胎保产为主。
 
保胎丸方药味虽然比较多,但其组方原则井井有序,非常精当。中医学理论认为,胎元需血来荣养,血以和为补,当归、白芍、川芎养血、和血,气以通为补,黄芪、甘草、厚朴、枳壳理气、益气,熟地、菟丝子、桑寄生补肾固胎元,川贝母运胎顺产,羌活、芥穗升举胎元,艾炭、阿胶止血养血,防止胎动不安。诸药共用,补而不滞,疏而无破,共奏安胎保产之效。但阴虚血热者不可用。
 
近代除将本丸药用于安胎之外,还常用治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流产等。治疗先兆流产时,宜减去运胎顺产之品,以免破气,加补肾安胎之药,以防流产。
 
生化汤(傅青主)
 
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14粒、炮黑姜15克、炙甘草15克,用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目前临床常用水煎服,或酒水各半煎服,或以煎好后兑黄酒一盅服。
 
本方具有和血通滞、养荣消瘀的功用。主用于产后血块腹痛及恶露不行等证。《产宝》曾说:“生化者,因药性功能而立名也。产后宿血当消,新血当主,若专消则新血不生,专生则宿血反滞。考诸药性,川芎、当归、桃仁三品,善治宿血,专生新血,佐以黑姜、甘草引三品入于肝脾,生血理气,莫善于此,所谓行中有补,化中有生,实产后圣药也。”自傅氏制订此方后,世人多遵用之,目前产后多种病症,常以此方随证加减治之,成为治产后病常用的方剂。方中以当归补血、活血、生新血为主药;川芎行血中之气郁,兼防补血药之滞,桃仁行血中之瘀,缓肝气之急,共为辅药;黑姜引血分药入气分而生血,并能温肾暖下元,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百药,童便咸寒直入下焦,降热活瘀,黄酒性热,温经散寒,共为佐使。本方诚为治疗产后儿枕痛(产后下腹痛)、血块、恶露不行等最合适。最常用的方剂。临床应用很广,目前常用本方随证加减,治疗产后子宫收缩痛、产后胎盘残留、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慢性子宫内膜炎等病症。
 
加减法:如血块痛甚者加肉桂2克。渴加麦冬5克、五味子10粒。汗多加麻黄根3克,如血块不痛,加炙黄芪3克以止汗。伤饭食、面食,加焦神曲3克,焦麦芽1.5克。伤肉食加山楂5个、砂仁1.5克。若血块疼痛未止,不可加芪、术。若恶露已行,腹痛已止,去桃仁。此加减用量为原书用量,今人常稍加重用之。
 
我在治疗与产后有一定关系的内科杂病时,也常在应证汤药中,结合生化汤意加减用药,常收佳效。
 
例如治疗妇女腰痛已数年,久治未愈,细问诊,才说自从产后即腰痛,当时未注意,但至今不愈。因而我不但给予益肾、祛风寒湿、活络之品,同时结合生化汤加减则收效颇佳。举例方如下:桑寄生20~30克,独活10克,川断15克,杜仲12克,补骨脂10克,红花9克,细辛3克,威灵仙12~15克,当归10克,川芎6克,桃仁6~9克,炮姜6克,桂枝6~12克,制附片10克。水煎服。
 
再如有些妇女全身关节疼痛若干年,各医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不效,来我处诊治时,主诉自从产后二三天时即患全身关节痛至今不愈。我常用两个方合起来为基础,按辨证论治需要进行临床加减而收效。即趁痛散合生化汤随证加减。基础方如下:当归9~12克,川芎6克,黄芪9克,白术9克,独活9克,桑寄生12~20克,紫肉桂6~9克、怀牛膝6~9克,薤白10克,川断10~15克,片姜黄6~9克,炮黑姜5克,桃仁6克,炙甘草3克。水煎服。寒邪盛疼痛甚者,可加制附片6~12克。湿邪盛,筋挛肢重者,可加生薏米30克、伸筋草30克。月经赶前或月经量多者,去川芎、桃仁。疼痛喜捶拍者,可去芪、术,加香附10克、炙山甲6克。游走窜疼,痛处不定者,可加防风10克、羌活10克。兼见热证(口渴,便秘,舌苔黄,痛处有热感,脉数等)者,可去肉桂、黄芪,加秦艽9~12克、防已10克、元参9~12克、络石藤30克或忍冬藤30克,等等。
 
赛金化毒散(《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炙乳香60克、炙没药60克、川贝母60克、黄连60克、赤芍120克、天花粉120克、大黄120克、甘草45克,共为细末,再研入:珍珠粉24克、牛黄12克、冰片15克、雄黄粉60克,共研极均匀。每管装1.2克,每次服0.6克(半管),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的减。外用时,水调敷患处。
 
本药处方来源于明《幼科三种痘疹金镜录》.功能清热化毒,活血消肿。主治小儿蕴积热毒,而贝头痛身烧、痄腮红肿、烦躁口渴等症者。胎毒、痱毒、丹毒、疹后余毒以及疮疖溃烂等病者适用之。
 
方中以牛黄清心解热,通窍辟邪,川贝甘寒而宣,泻心火,散肺郁,川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共为主药;乳香、没药行气散结,消瘀定痛,祛毒护心,赤芍、天花粉清热凉血,活瘀解毒,大黄泻毒火,除积滞,推陈致新,共为辅药;雄黄解毒镇惊,甘草解诸毒且和百药,珍珠咸寒制火,镇心安魂,坠痰拔毒,共为佐药;冰片芳香走窜,通窍散火,以之为使。诸药共奏清热化毒、活血消肿之效。
 
我治疗小儿毒热火盛之证,常用此散随汤药冲服,疗效极佳。例如七八岁小儿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两腮肿胀,口渴口臭,苔黄便秘,身热烦躁,脉数,此为毒火内蕴,心胃热盛之证。可用荆芥5克,防风6克,银花12克,连翘9克,蒲公英15克,地丁15克,黄芩5克,黄柏5克,栀子3克,青蒿10克,生地12克,玄参10克,生大黄2~3克,水煎服。另用赛金化毒散1.2克,分两次随汤药服。一般说,凡遇小儿因毒火而发热之证均可应用。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腮腺炎、急性咽喉炎、小儿肺炎、麻疹后肺炎、小儿丹毒等均可使用。
 
因内热蕴郁而生毒疮、火疖、无名肿毒等,除内服药外,也可用本散适量,冷开水调涂患处。
 
注意,疮毒痈疖破溃后则禁服本散。
 
五粒回春丹(《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橘红105克、防风105克、胆南星105克、淡竹叶105克、茯苓60克、白僵蚕60克、甘草60克、金银花105克、连翘105克、桑叶105克、麻黄75克、薄荷75克、蝉蜕75克、山川柳45克、赤芍75克、川贝母75克、苦杏仁45克、羌活105克、牛蒡子75克,共为细末,再研入:牛黄12克、冰片12克、麝香21.6克,研合极均匀,用糯米粉熬汁,泛制为绿豆大小丸,朱砂为衣。每服5粒,日服2次,鲜芦根煎汤或温开水送服。周岁以内小儿药量酌减,10岁以上小儿药量酌增。此方为《北京市中成药规范》中“五粒回春丹(丸)”第二方,第一方还有犀角粉30克、羚羊角粉30克、琥珀粉12克。因犀牛角已禁止使用,故只介绍第二方。
 
本方由古人经验方“小儿万病回春丹”原方载《中国医学大辞典》加减化裁而成。功能清热解毒、透表化痰,清心开窍。主用于小儿瘟毒内热所致的头痛身热,鼻流清涕,隐疹不出,咳嗽气促,痰涎壅盛,目赤多泪,烦躁口渴,呕乳吐食,二便不利,抽风瘛疭,天吊惊厥等病证。兼有抽搐者,可用钩藤汤送下,麻疹难出者,用鲜芦根汤送下。 我在时疫瘟毒流行时,诊治小儿发烧,表症不解,身热难退者,往往在服用应证汤药(荆芥、薄荷、桑叶、银花、连翘、大青叶、黄芩、菊花、杏仁、牛蒡子、生草)时,同时服用五粒回春丹,3~5粒,一日2次,随汤药服,可提高疗效。甚至大人发烧因未及时解表,致使邪郁化热,再兼治不得法,致使身热辗转不退,邪渐深入,表里俱病,口渴咽痛,烦躁;头痛,身痛,时有汗出,不恶寒,甚或皮下隐疹瘙痒,苔黄脉数。此时我常用清气凉营、由营透气、引邪出表的汤药(荆芥10克,银花15克,连翘12克,玄参12~15克,蒲公英20~30克,生石膏30克(先煎),葛根12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白藓皮12克,水煎服)同时加服五粒回春丹10~15粒,一日2次,随汤药服,或另服,往往取得很好的效果。
本药丸主要有清热解毒、透表散邪的作用,故在服药期间禁受风寒,忌食油腻厚味。
 
小儿至宝锭(《北京市中成药规范》)
 
陈皮150克、焦山楂150克、焦麦芽150克、全蝎150克、蝉蜕150克、白附子(矾制)150克、天麻150克、羌活150克、钩藤150克、槟榔150克、白僵蚕150克、川贝母15克、紫苏叶150克、滑石150克、炒白芥子120克、胆南星(酒炙)150克、茯苓600克、六神曲(麸炒)600克,共为细末,再研入:牛黄1.8克、麝香1.2克、冰片1.2克、朱砂36克、雄黄粉15克、琥珀粉9克研合极均匀,炼蜜为锭,每锭重l.5克。每服1锭,一日l~2次,温开水送服。
 
本药锭是据明《婴童百问》琥珀散方改制而成,功能清热导滞,化痰祛风。主治小儿内有积热,外感风寒,停乳停食,呕吐便泻,烦躁口渴,咳嗽发烧,痰涎壅盛,睡卧不安等。
 
小儿的特点是爱吃零食,不知冷热调节,故常常内有饮食停滞,又外受风寒侵袭而发烧不食,甚至呕恶腹胀,或见泄泻等症,治疗此证与大人不同,不能单纯解表散邪,还要注意导滞化食,帮助消化,兼之小儿为纯阳之体,容易化热,所以还须兼以清热化痰。本方对这些治则兼而有之,故儿科常用,即使内科医师遇到小儿此证,也常使用。如果4~5岁的小儿患此病证时,还可适当配合服汤药,以提高疗效。我在临床上治疗此证,常用:荆芥3~5克,防风5克,苏叶3克,薄荷2克,银花6克,连翘5克,焦山楂3~5克,焦神曲3~5克,焦麦芽3~5克,炒内金3~5克,焦槟榔3~5克,炒黄芩3~5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同时服小儿至宝锭2粒,一日2次,随汤药服,或另服。
 
由于本方内有朱砂、全蝎、钩藤、白僵蚕、牛黄、川贝等药,故也有镇惊、熄风、化痰、清心的作用,对小儿外感高热而动风抽搐、痰声漉漉者,可急化服此锭l~2锭。
 
牛黄镇惊丸(《北京中成药规范》)
 
天麻150克、防风150克、石菖蒲150克、川芎150克、茯苓300克、法半夏150克、蜈蚣25条、酸枣仁(炒)150克、甘草90克、全蝎150克、沉香90克、羌活150克、远志肉150克、人参150克、荆芥穗150克、僵蚕(麸炒)150克、白附子(矾炙)150克、天竺黄450克、桔梗150克、乌梢蛇(酒炙)150克、白术(麸炒)150克、川乌(甘草、银花水炙)45克、细辛150克、胆南星(酒炙)150克。
 
上药共为细末,再研入:牛黄25克、麝香23克、冰片25克、琥珀粉125克、雄黄粉20克、朱砂粉50克,研合极匀,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服1丸,每日l~3次,温开水或薄荷汤送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本方以《六科证治准绳》“幼科”镇惊丸方加减化裁而成。功能镇惊安神,祛风化痰。为治小儿高热惊风常用药。治证以小儿心火热盛,风寒闭窍而致急热惊风,头痛身热,咳嗽声哑,痰涎壅盛,气促作喘,四肢抽搐,牙关紧闭,睡卧不宁为主。
 
我在临床上遇有上述证候的患儿,常用清热解表、祛风安神的汤药(荆芥、薄荷、银花、连翘、菊花、天竺黄、蝎尾、白僵蚕、茯苓、生赭石、生石决、防风、钩藤、川连、远志、水煎服),同时服用牛黄镇惊丸1~2丸,一日2次,效果很好。
 
我有时也用此丸配合镇肝熄风之汤药,治疗小儿各种风证。例如我曾治愈1例弄舌风证,即用了此药,简介如下:
 
张某,男,10岁,农村学生。1972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不停地吐舌挤眼,手足挥舞,坐立不安,已3个多月。半年前,曾因与同学生气,次日发生手足不自主地挥舞运动,经西医诊断为“小舞蹈病”,经注射硫酸镁等而愈。今年春节因同学在背后燃放爆竹受惊而复发,又经医院注射硫酸镁,并服用多种药物治疗,均未见效。现除不停地吐舌挤眼、两手不自主地挥舞外,头也不停地摆动,两腿也不自主地乱动。二便饮食尚正常。舌苔薄白,舌质略红,切脉时,因手乱动而不能安静诊脉,只诊到脉有弦象。诊为肝经风动、心经热盛而致的弄舌风。
 
治法:镇肝潜阳,熄风清心。
 
处方:生代赭石21克(先煎),生牡蛎24克(先煎),天竺黄6克,白蒺藜9克,钩藤15克,全蝎9克,防风9克,归尾9克,白芍12克,桑枝30克。水煎服,6剂。
 
另:牛黄镇惊丸12丸,每日2次,每次1丸,随汤药服。
 
服上方6剂和丸药12丸,二诊时已基本痊愈,能安静诊脉,手足均不乱动,挤眼弄舌已基本停止。又进6剂,服丸药12丸,即痊愈。3个多星期后追访,已下地干活,诸症痊愈。
 
注:本患儿在我治疗之前,跟我学习的医师曾抄服一本《内科手册》中治小儿舞蹈病的处方:艾叶3克,防已15克,桂枝3克,秦艽1.5克,防风3克,女贞子15克,菖蒲3克,花椒1.5克,蒙花3克,橘叶3克,干姜0.9克,共服6剂,诸症同前,遂改请我治。附此以供参考,并且有力地证明中医采用西医病名、对号入座的方法,是取不到好疗效的,必须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从本例说明本丸药确有清心熄风、镇惊开窍的良好效果,但必须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应用,才能应手取效。
 
牛黄抱龙丸(胆星、全蝎、僵蚕、茯苓、竺黄、牛黄、琥珀、雄黄、朱砂、麝香)也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高热神昏等症,与本丸比较,抱龙丸主要作用是熄风、清心、化痰,其散风疏解、清热开窍、熄风定搐、镇惊安神的作用则不如牛黄镇惊丸。临症时,请详细斟酌选用。
 
第10讲 焦树德经验方
 
我行医50多年来,经过无数次的临床医疗与反复地再学习、再实践,并结合多年的教学与科研心得体会,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方。今把反复应用于临床,传授给学生、研究生、徒弟等,均证实确有良好效果者,加以整理,介绍如下,谨供同道们参考选用。每张处方中,均有“组方医理”和“加减运用”两项,这是我对该方经验体会的重点部分,希望对这两项要深玩。所附验案,也均有实践意义,都应注意推敲,领悟其精神,才能灵活运用,提高疗效。由于时间的关系,仅整理出经验方10余首,今后再版时还会陆续介绍更多的经验方,和大家共切磋。
 
挹神汤
 
生石决明20~45克(先煎)、生龙牡各15~30克(先煎)、生地12~18克、生白芍10~15克、炒黄芩10克、茯神(苓)15克、香附10克、远志9~12克、炒枣仁12~20克、白蒺藜9~12克、合欢花6克、夜交藤15克,水煎服。
 
(附注:本方于1964年曾在《上海中医药杂志》上谈到过,今又进行了一些修改。)
 
功能:养阴柔肝,潜阳安神。
 
主治:肝肾阴虚,肝阳亢旺所致的头痛,头晕,急躁易怒,失眠健忘,心悸不宁,阵阵轰热,心烦汗出,情绪不稳,精神不振,悒悒不乐,遗精滑精,腰酸腿软,不耐作劳,舌苔薄白,脉象细弦等症。包括西医学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忧郁症等出现上述证候者。组方医理:本方以生石决明、生牡蛎咸凉清热,益肝阴,潜肝阳,收浮越之正气,为主药;生地、白芍补益真阴,滋水涵木,凉血生血,柔肝安脾,为辅药;首乌藤滋益肝肾,交合阴阳,合欢花解郁安神,酸枣仁养肝助阴,宁心敛汗而安神,远志肉交通心肾,白蒺藜散肝郁,祛肝风,共为佐药;香附为阴中快气药,引血药至气分,增强诸药活力,兼能理气解郁,黄芩泻肝胆火,益阴退阳,共为使药。诸药合和,共达养阴柔肝、潜阳安神、交通心肾之功。
 
加减运用:肝血虚者可加当归6~9克、阿胶6~9克(烊化)。急躁易怒者可加生赭石20~30克(先煎)、灵磁石20~30克(先煎)、白蒺藜10克。头晕明显者可加泽泻30克、钩藤20~30克。悒悒不乐、精神不振者,可加厚朴花10克、玫瑰花5克、佛手片6克,加重合欢花之量。肝火旺,口苦口渴,舌红,目赤,多怒,大便干结者,可加龙胆草6克、芦荟l~2克,青黛6克(布包),木通5克,并加重生地、黄芩的用量。肝肾阴虚,梦遗失精者,可加山萸肉6~9克、天门冬10克、玄参15克、泽泻12克、金樱子10克。心火旺而失眠多梦者,可加川连6克、竹叶3克、莲心3克、小草10克。心血不足而心悸不宁者,可加麦冬10克,丹参12~15克,柏子仁10克。心脾不足,消化不良,四肢倦怠,大便溏软者,可加炒白术10克,芡实米12克,龙眼肉10克,茯苓改为30克。大便溏泄者,去生地,加肉豆蔻10克、车前子12~15克(布包)。心肾不交者,可加灵磁石20~30克(先煎)、磁朱丸(布包煎)6克,交泰丸(川黄连、肉桂)6克同煎。心肝血虚,神魂不宁而失眠严重者,可加生赭石15~25克(先煎),改炒枣仁30克(先煎)、白芍为15克,加重生牡蛎量。等等。
我在1960~1962年用本方为主随证加减治疗了神经衰弱属于阴虚阳旺证者48例,收到了显著效果。并经过随访观察,治愈者8例,基本痊愈5例,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3例。
 
我在临床上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具有肝肾阴虚、肝阳旺证者,常以此方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每收到极其满意的效果。
 
根据“异病同证同治”的原则,凡西医诊断的神经衰弱、癔病、更年期综合征、狂躁症、忧郁症等,具有肝肾阴虚、肝阳亢旺证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验案举隅:吴某某,女,28岁,平素多思,精神易激动,近1年多来喜忧易怒,有时自己独在室中哭笑,有时悲观不乐,精神忧郁,失眠健忘,性情似变孤僻,食纳尚可,二便正常,月经略错后,脉象沉弦细数。曾在西医院诊断为严重的神经衰弱,也曾去精神病院就诊一次,可疑为精神分裂证,建议连续治疗,但因无效而求治于中医。我据此脉症,诊断为肝阴虚肝阳旺之证。治以养阴柔肝,潜阳安神。用挹神汤随证加减。处方如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生龙牡各30克(先煎),灵磁石30克(先煎),生地15克,生白芍12克,制香附10克,合欢花6克,合欢皮10克,远志12克,生赭石25克(先煎),炒枣仁30克(先煎),水煎服,另投礞石滚痰丸每次6克,一日2次,随汤药服。如大便溏稀时,可改为每日1次,临卧前随汤药服。药后诸症减轻,共进34剂而愈。
 
正颜汤
 
荆芥9克、防风9克、全蝎6~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蜈蚣2~3条、白芷10克、钩藤20~30克、葛根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炙山甲6克。
 
功能:散风活络,化痰解痉。
 
主治:中风病中络证。风邪中于面部络脉,颜面不正,皮肌麻痹,口眼歪斜,漱水外漏,唇不能撮,眼闭不合等。适用于西医学的颜面神经麻痹病。在服药的同时,还可将药渣用毛巾包裹,热敷患部。
 
组方医理:本方以荆芥祛散皮里膜外之风,且兼入血分,防风宣表祛风,兼散头目滞气,供为主药。全蝎入肝祛风,善治口眼歪斜,白僵蚕祛风化痰,其气轻浮,善治面齿咽喉等上部之风痰结滞,白附子祛风燥痰,引药力上行,善治面部百病,合全蝎、僵蚕为治口眼歪斜名方牵正散,再配白芷芳香上达,入阳明经(其经络走头面部)散风除热,钩藤祛风舒筋,清心凉肝,蜈蚣祛风止痉(中医认为健侧痉急、患侧缓软,故口眼歪斜),以加强药力共为辅药。葛根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解肌开腠,以利风邪外达;红花、桃仁活血散结,以奏“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效,共为佐药。炙山甲通行经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诸药相合,共成散风活络,化痰解痉,善治颜面不正,口眼歪斜之有效方剂。
 
加减运用:兼偏头痛者可加生石决明20~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川芎6~9克。舌苔黄,口鼻发干,咽部微痛,口渴者,可加生地15克、玄参15克。急躁易怒,胸胁闷痛,脉象弦数者,可加炒黄芩10克、香附10克、生白芍12克。大便干结,数日一行者,可加全瓜蒌30克、酒军3~6克、枳实10克。
 
“此方主用于中风病中络证,与西医诊断的颜面神经麻痹相符合。如属脑血管病造成的口眼歪斜、口角流涎之症,即中医学所说的中风病之中经、中腑、中脏诸证中所出现的口眼歪斜,则非单用本方所能治疗,须根据证候需要在辨证论治的方药中适当结合本方一部分药物进行全面治疗,不能单用本方治疗。
 
验案举隅:孙某某,女,50岁,1981年5月初诊。主诉近来工作忙,家务又累,心中有急火,有时贪凉而受风,突于3天前早晨出现漱口时在口角漏水,经照镜一看,发现右口角下垂,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口眼向左侧歪斜,右侧面部略感皮肤发厚(不仁),较前不灵敏,即速去某大医院诊治,诊断为颜面神经麻痹,嘱做电疗。次日又去针灸治疗,已扎针2天,口眼歪斜不见好转,特来诊治。询其大便较干,二三日一行。小便尚调,口略渴,不引饮,月经已停。舌苔薄微黄,脉象弦细滑略数。四诊合参知为操劳过度,性急而肝热,贪凉爽而受风,致发中风病,幸风邪未深入,仅中于络脉,发为中络证。治拟散风活络,清热熄风。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白芷10克,白附子10克,全蝎9克,蜈蚣2条,红花10克,炙山甲6克,钩藤30克,炒黄芩10克,全瓜蒌30克,菊花10克,水煎服,7剂。另嘱用浓茶水调白芥子粉为稀糊状,摊纱布上(薄薄一层),贴敷患侧(瘫软的一侧),夜晚敷上,早晨去掉。隔一两天用1次。二诊时,面歪明显好转,大便通畅,上方改蜈蚣为3条,加皂刺6克,又进7剂,外用药同前。三诊时,面部已基本看不出歪斜,只在大笑时口略向左偏。舌苔已不黄,脉已不数,上方去菊花、瓜蒌,加丹参15克,又服12剂,完全治愈。
 
三化复遂汤
 
生大黄3~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羌活10克、全瓜蒌30克、半夏10克、防风10克、桃仁泥10克、钩藤20~30克、元明粉6~9克(分冲)。
 
功能:通腑化痰,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病中经证。表现为神志清楚,半身不遂,病侧肢体不能活动,肌力0度或1度。大便秘结,数日甚至十余日不能自行排大便。可兼见口中有热腐气味,舌苔厚腻而黄,脉象沉滑,重按有力等症。或渐渐出现神识恍惚,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趋势。
 
组方医理:仲圣有“邪在于经,即重不胜(指肢体沉重不能自由活动)”之说,后世医家又有邪中于经,必归于腑之论。证之临床,中风病,邪中于经者,除半身肢体不遂,不能自己活动外,又多出现大便秘结,阳明经痰热结滞,腑气不通之证。常须同时通其阳明腑气,使大便通畅。半身不遂之情也常随大便的通利而随之明显好转,活动度一日比一日增强,而渐恢复正常。如大便不通,腑气闭阻,全身气血运行也因之不畅,故半身不遂之症也多不见好转,所以前人制订了三化汤(大黄、枳实、厚朴、羌活)以专主此证。然而本证不仅腑气不通,而且还有痰浊瘀血阻滞,经络血脉不通之证,故此我又在三化汤中加入化痰降浊,活瘀通络之品,而成三化复遂汤。方中以大黄荡涤肠胃,下燥结除瘀热推陈致新,枳实行气降痰,除痞消积,二药一走血一走气,共为主药。以厚朴行气除满,消痰化食,半夏除湿化痰,下逆止呕,羌活搜肝风,理游风,共为辅药。以全瓜蒌降气化痰,润肺滑肠,桃仁泥活血润燥,通大肠血秘,防风搜肝散风行滞气,钩藤舒筋活络,平肝熄风,共为佐药。元明粉咸能软坚,通腑泻热,为使药。
 
加减运用:上肢不遂者,可加桑枝30克、片姜黄10克、红花10克。下肢不遂者,可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2~15克、川断15克。大便通畅后,可减去元明粉;去元明粉后大便仍一日二三次者,可减少大黄用量,但不可去掉;去元明粉后,大便虽能一日1次,但感到排便不太通畅,腹部略感胀满者,可另加焦槟榔10~12克消滞行痰,通降腑气。时日稍久,病入血分,瘀血症明显者,可加红花10克、鸡血藤15克、川芎6克。患肢感到有胀痛者,可加红花10克、地龙9克、地鳖虫6克、络石藤20~30克、伸筋草20~30克。舌苔厚腻、食纳不香者,可加苍术9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陈皮3~6克、茯苓10克。兼有言语不利者,可加全蝎6~9克(或蝎尾10~20条)、菖蒲10克、远志10克。有欲向中腑证转化者(神识有些恍惚),可加菖蒲12克、远志12克、天竺黄10克,或再加服牛黄清心丸。
 
验案举例:李某,男,65岁,农民,河北省遵化县某某医院住院病人。会诊日期:1978年5月10日。
 
4天前感到右上下肢麻木,活动不利,但尚能活动,言语声音有些改变,说话较笨。次日诸症越来越加重,即送来医院,经检查诊断为脑动脉血栓形成而收住院。经输液等治疗后,未见好转,半身不遂日渐加重,即邀请中医会诊。
 
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意识尚清,能回答问题,但朦胧嗜睡,言语謇涩,勉强能听清楚,自诉头晕。右上肢完全瘫痪,右下肢能勉强抬离床面,不能屈伸活动。右侧面部下半部瘫软,口向左歪,右侧口角下垂流涎。大便秘结,已数日不行。舌苔白厚略黄,脉象弦滑有力,腹部切诊未见异常。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已向中腑证转化)。治法:祛风化痰,通腑活络。以三化复遂汤随证加减。处方:防风6克,胆南星9克,半夏9克,化橘红12克,茯苓9克,炒枳实9克,生大黄3克,羌活6克,全瓜蒌30克,红花9克,片姜黄9克,桑枝30克,2剂。
 
上药进2剂后,大便已通畅,右上肢屈伸、抬起比上次又有明显恢复,右下肢屈、伸、抬、蹬等各种活动已近于正常。但大便又干结未行,头晕已除。舌上有瘀斑,舌苔化为薄白。脉象右手弦滑,左手略弦,右手脉大于左手脉。上方去白僵蚕,加元明粉15克(分2次冲服,嘱如服第一煎后大便通了,第二煎可不再冲服元明粉),大黄改为9克,1剂。服此药后,大便通畅,诸症均有好转,又去元明粉、桃仁,进5剂后,患者口面歪斜已完全恢复,言语清楚,下地可以自由行走,右半身不遂已基本恢复正常。舌苔正常,脉象略弦,病已基本治愈,又投以收功方如下:胆南星9克,半夏9克,茯苓12克,生大黄6克,羌活6克,红花9克,桃仁9克,赤芍12克,白蒺藜9克,桑枝30克,3剂。患者于5月24日,自己走着高兴地出院,回家休养。
镇肝复遂汤
 
生石决明25~35克(先煎)、生牡蛎20~30克(先煎)、生代赭石20~30克(先煎)、胆南星10克、制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钩藤30克(血压高者后下)、全蝎6~9克、桑枝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赤白芍各12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炙山甲6~9克、竹沥汁50~60毫升(临服前滴入生姜汁二三滴),分2次随汤药同服。羚羊角粉l~1.5克(分冲)。
 
功能:镇肝熄风,化痰活络。
 
主治:卒然中风,神情烦躁,半身不遂,口面歪斜,言语不利,神志尚清楚,或兼患肢抽动拘挛,属肝阳旺、肝风盛之证。适用于西医学脑血栓形成刚发病后,或突患脑溢血轻症(出血量少,未出现神志昏迷者),可即服此方。
 
组方医理:本方以安魂汤和导痰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生代赭石镇肝降逆,生石决、生牡蛎养肝阴,潜肝阳,为主药;以南星、半夏、钩藤、全蝎、羚羊角化痰熄风,牛膝(配代赭石)引风阳下行,以交于阴中,共为辅药;用白芍养血柔肝,郁金舒郁化风,橘红、茯苓,健脾化湿,菖蒲开窍涤痰,红花、桃仁、赤芍活血行瘀,以应血行风自灭之理,桑枝祛风活络,通达四肢,竹沥善祛经络之痰(滴入生姜汁既助辛通之力,又防寒滑伤胃),共为佐药;以炙山甲通经活络直达病所为使药。
 
加减运用:半身不遂主要在上肢者,可减郁金、赤芍(以免药味太多),加片姜黄9~12克、葛根10克、羌活6克。半身不遂主在下肢者,减药同上,加桑寄生30克、怀牛膝15克、川断15克、地龙9克。言语不利明显者,可加羌活6克,改全蝎为9~12克。口眼歪斜较重者,减药同上,加白僵蚕9~12克、白附子6克、白芷6克。大便不畅通者,加川军3~6克、全瓜蒌30克,把桃仁改为桃仁泥。患肢有时出现拘挛者,可加伸筋草30克、生薏米30克、鸡血藤15克。
 
验案举隅:冯某某,男,59岁,1986年4月24目初诊。
 
患者前天下午突然发现面部向右歪斜,流涎,很快又感到左上下肢活动不灵活,随即卧床休息。次晨左上下肢不会自己活动,口面仍歪斜,并且有时抽动,左下肢也有时抽动,并略有拘挛之象,面部略红,神情烦躁,即送往附近医院,经CT检查,右侧脑部有梗塞灶,临床诊断为脑血栓形成。经输液、降血压等治疗,两天后病情未见好转,经家属坚决要求,同意请我会诊。我观其病人面部发红,神志尚清楚,但夜间有时朦胧嗜睡。左下肢和面部有时感到有抽动。血压170/100毫米汞柱,左侧半身不遂,肌力0度,左面及口角下垂,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有力,左手脉象大于右手。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并有向中腑证转化之势。须急治以镇肝熄风,化痰活络。以镇肝复遂汤加减治之。处方:生石决30克(先煎),生赭石30克(先煎),胆南星10克,半夏10克,茯苓20克,化橘红12克,钩藤30克(后下),红花10克,桃仁10克,全蝎9克,蜈蚣3条,郁金10克,炒白芥子6克,桑枝30克,桑寄生30克,怀牛膝15克,羚羊角粉2克(分2次冲服),3剂。药后口面歪斜好转,左下肢能抬离床面,用手屈腿后,能自己伸直,面红已退,神志清爽,血压150/95毫米汞柱,又投上方7剂。药后口面已恢复正常,下肢已能自主屈伸,肌力Ⅳ度,上肢亦能活动,肌力Ⅲ~Ⅳ度间,手能握,但握不紧。大便3日未行,舌苔仍白厚,脉象弦滑,重按有力。上方去郁金、白芥子、羚羊角粉,加全瓜蒌30克、枳实12克、酒军3克(各包,大便泻下后可去掉或减半)。又投7剂,大便通畅后,肢体活动恢复加快。7剂服完后,左上下肢基本恢复正常,血压148/88毫米汞柱,舌苔化薄,脉象沉滑。上方去酒军,加地龙9克、炙山甲6克,又进5剂而痊愈出院。
 
活瘀复遂汤
 
桑枝30克、地鳖虫6~9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皂刺6~9克、赤芍9~12克、蜈蚣2~3条、钩藤30克、半夏10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地龙6~9克、川断15~18克、怀牛膝15克、炙山甲6~9克。
 
功能:活血通络,化痰熄风。
 
主治:中风病中经证的恢复期。证以半身不遂为主,其它症状不明显,中风后已数月(或更长时间),半身不遂之症迟迟不见恢复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桑枝通利四肢关节,祛风活络,地鳖虫破血通瘀,搜剔血积,通经活络,共为主药。红花、桃仁破瘀通经,行血润燥,皂刺搜风通络,溃散壅结,赤芍散瘀,行血中之滞,蜈蚣入肝祛风,并善走散,钩藤除风舒筋,共为辅药。半夏、化橘红、茯苓化痰祛湿,和胃健脾,地龙性寒,祛湿清热,以防瘀血久郁化热,并善通下肢经络,川断补肾肝,壮筋骨,怀牛膝益肝肾,强筋骨,起足痿,共为佐药。炙山甲活血通络,引药直达病所为使药。中医学有久病入血分之说,故本方组用多种破瘀、行血、活络、祛风之品作为主要成分,又配以化痰祛湿、健脾胃、补肝肾之品,使之祛风不燥血,破瘀不伤正,标本同治,提高疗效。
 
加减运用:大便经常干燥者,加全瓜蒌30克、酒军5克,或加当归9克、生军3~5克(体胖痰盛者,用前者,体瘦、血虚者,用后者)。上肢不遂明显者,去地龙,加片姜黄9~12克、桂枝6~12克。首语不利者,去蜈蚣,加羌活6~9克、全蝎6~9克。兼有头晕者,去地龙,加天麻9~12克、泽泻25~30克。症情深痼者,可加水蛭3~5克。下肢不遂明显者,可加重川断、牛膝的用量,另加杜仲15克、补骨脂(或巴戟天)9~12克。足部浮肿者,加重地龙、茯苓的用量。患侧的脉象明显小于健侧脉象者,可加黄芪15~30克、当归9克。见人易哭者,去赤芍、地龙,加天竺黄9克、合欢花6克、节菖蒲9克、远志9克。吞咽时容易发呛咳者,可去赤芍、蜈蚣,加代赭石15一25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羌活9克、全蝎9克。健忘者,去地龙、赤芍、蜈蚣,加菖蒲9~12克、远志肉9~12克、生龙骨15克(先煎)、炙鳖甲15克(先煎)、水蛭3克。肢体沉重,舌苔厚腻,痰浊壅盛者,可加竹沥汁60毫升(兑入生姜汁二三滴)分冲。
 
验案举隅:曾某某,男,59岁,某医院神经科会诊病人。中风半身不遂已半年多。初发病时曾出现朦胧急躁,右手足不会活动,经医院抢救治疗后,症情已经稳定,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目前患者神志清楚,右侧半身不遂,不会翻身,不能坐起,不会说话,喝水急时或喝大口水时,则发呛。食纳一般,二便尚可、舌苔白厚,脉象滑略弦,右手脉大于左手脉。四诊合参,诊为中风病中经证恢复期。乃痰浊壅盛,痰阻舌本,气血瘀结,阻滞经络,血脉不通而致半身不遂之证。治宜活瘀通络,化痰开窍。以活瘀复遂汤加减,处方:桑枝3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地鳖虫9克,皂刺6克,全蝎9克,羌活6克,钩藤30克(后下),半夏1O克,化橘红12克,茯苓15克,菖蒲12克,远志12克,地龙9克,川断18克,炙山甲9克,杯牛膝12克,竹沥汁60毫升(兑入生姜汁二三滴)分冲,7剂。另用十香返生丹14丸,每日2次,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二诊时,诸症减轻,已能在床上自已翻身。舌苔同前,再投上方加水蛭3克,7剂。三诊时,家人说:现在有人稍加扶助,即可坐起,吃饭时(用左手)也可以坐在床上吃,病情大有好转,喝水已不呛。舌苔较前化薄,脉象沉滑有力。再投上方,桑枝改为40克,羌活改为9克,去皂刺,加片姜黄12克,另加七厘散1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7剂,丸药同前。四诊时,患者已能由人扶到沙发上坐,精神较前活泼,并且能说“我”、“好”等单字,全家高兴,管此床的西医住院医师也感到惊奇,向我询问了中医学关于此病的治疗原理……,观其舌苔已化为薄白,脉象沉滑,略见缓和之象,但右手脉仍大于左手脉。再投上方,去竹沥汁,加天竺黄10克,川断改为20克,七厘散同前,停丸药,7剂。五诊时,患者已能由人扶着在室内行走,并能说“你好”、“吃饭”等简单语言。根据中医“效不更方”的原则,再投上方7剂。六诊时已能由人稍加扶助,送我到电梯口,说话也较前又有好转,舌苔正常,脉象滑,两手脉象大小差不多。上方去钩藤,加鸡血藤18克、伸筋草30克,7剂。七诊时,患者每天到楼道行走锻炼,说话也能说简单的句子,并且能跟人学唱“东方红”歌第一句。仍守上方7剂。八诊时,已出院回家休息,并且能不用人扶自己拄手杖行走,又投上方14剂,停七厘散,改用血竭粉1克、三七粉2克,分2次随汤药冲服。此后停服汤药,改服散风活络丸,到疗养院休息疗养,不用家人陪住,生活能自理。
 
补肾祛寒治尪汤
 
“尪痹”这一新的病名,是我在1981年提出的,主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痹病)而言。以补充行痹、痛痹、著痹分类的不足。以下这3张处方都是我治疗尪痹的经验方。
补骨脂9~12克、熟地12~24克、川断12~18克、淫羊藿9~12克、制附片6~12克(用15克时,需先煎10~20分钟)、骨碎补10~20克、桂枝9~15克、赤白芍各9~12克、知母9~15克、羌独活各10~12克、防风10克、麻黄3~6克、苍术6~10克、威灵仙12~15克、伸筋草30克、牛膝9~15克、松节15克、炙山甲6~9克、地鳖虫6~10克、炙虎骨9~12克(另煎兑入)。因虎骨已经禁用,可加用透骨草20克、寻骨风15克、自然铜(醋淬,先煎)6~9克以代虎骨。
 
功能:补肾祛寒,化湿疏风,活瘀通络,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寒盛证。其中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有肢体关节疼痛、变形、骨质损害的疾病。出现肾虚寒盛证者。
 
组方医理:本方以《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虎骨散加减化裁而成。方中以川续断、补骨脂补肾阳、壮筋骨,制附片壮肾阳、祛寒邪,熟地补肾填精、养肝益血,共为主药。以骨碎补活瘀祛骨风,淫羊藿补肾阳、祛肾风,虎骨祛风壮骨,桂枝、羌独活、威灵仙搜散少阴、太阳经及肢体风寒湿邪,白芍养血荣筋、缓急舒挛,共为辅药。又以防风散风,麻黄散寒,配熟地可温肌腠,苍术化湿,赤芍活瘀清热,知母滋肾清热,穿山甲通经散结,地鳖虫活瘀壮筋骨、伸筋草舒筋活络,松节通利关节共为佐药。其中赤芍、知母、地鳖虫兼具反佐之用,以防温药化热。牛膝益肾并能引药入肾为使药。
 
加减运用:上肢病重者,加片姜黄10克。瘀血明显者,加红花10克,乳香、没药各6克,皂刺6克。腰腿痛明显者,可去松节、苍术,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克,并加重川断、补骨脂用量,吃药时再嚼服胡桃肉(炙)l~2个。肢体僵屈者,可去苍术、防风、松节,加生薏米3O~44克、木瓜9~12克、茯苓15克、白僵蚕9~12克。脊柱僵直、弯曲变形者,可去苍术、牛膝,加金狗脊40克、鹿角胶9克(鹿角片、鹿角霜亦可)、白僵蚕12克,羌活改为12克。关节疼痛重者,可加重附片的用量,并且再加草乌9克,七厘散(每次1克)随汤药冲服。舌苔白厚腻者,可去熟地,加砂仁5克、藿香10克。中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可加陈皮、焦麦芽、焦神曲各10克。
 
注意事项:(1)本方以治本为主,往往需服4~6周才出现疗效。(2)达到显效后,可将此方研细末,每次服3克,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长期服用。
 
验案举隅:任某某,男,48岁,工人,1971年10月28日初诊。
 
主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僵化,肢体不能自己活动已1年有余。
 
病史:1970年9月间,因挖地道在地下休息和交接班时,即睡觉,一日,突然高烧40℃以上,继而出现左膝、左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不便。虽经治约半年,但病情日渐加重。两手腕、食指关节亦相继红肿疼痛、变形、僵化,活动严重受限,晨起伸不开。两膝关节肿大、变形,不能自由屈伸,左腿较重。两踝关节肿大如脱。经某医院检查,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当时血沉55毫米/小时),即转该院中医科诊治。眼中药80剂,症状未见改善,血沉增快(118毫米/小时),遂来我院就医。
 
现症:除上述两膝、两踝及两手腕、指关节肿大、变形、疼痛、不能自由活动外,两髋关节亦强直僵化,固定成一种位置(大腿与躯干呈120度,不能屈伸),两肩肘关节亦僵化不能活动,故来诊时需人背抬。有间断发烧,身体畏冷,心中烦热,食欲不振,时有恶心,大便一日l~2次,小便黄赤,舌苔白腻,脉象弦数,经我院放射科X线拍片,仍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辨证:地下环境寒湿,久处其地而受风寒湿三邪侵袭致痹。寒湿最易伤肾,肾虚不能御邪,寒湿乘虚深侵,肾主骨,寒邪入骨,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可致骨质变形,节挛筋缩,肢体不能屈伸,脚肿如脱,温温欲吐,而呈现尪羸之状。脉证合参,诊为尪痹。目前虽有标热之象,但实质仍为寒。
 
治法:补肾祛寒,散风活络。
 
处方:补肾祛寒治尪汤加减。制附片10克,骨碎补12克,桂枝10克,炙虎骨6.25克(另煎兑入),赤白芍各10克,麻黄6克,知母10克,防风12克,威灵仙12克,白术10克,炙山甲10克,生姜10克,甘草6克。水煎服,6剂。
 
药后诸症均减轻,仍守上方又加伸筋草30克,虎骨改为12克,嘱可常服。至1972年3月10日来诊时,已能自己行走,不用扶杖。两手腕及指关节虽仍有变形,但可用力活动,手扶之亦无疼痛,膝关节尚有肿胀,予上方加黄芪30克。3月17日已能骑自行车上街,仍守上方。
 
1972年5月3日来诊时,食欲很好,仅腕、背、踝部有时发胀,偶有轻度疼痛,腕、指、膝、踝关节虽外观尚变形,但均不影响活动。先后共诊22次,服药110多剂,病情已稳定,改用粉剂常服,处方如下:制附片45克,骨碎补54克,川断60克,桂枝36克,炙虎骨60克、赤白芍各60克,知母36克,防风45克,苍白术各30克,威灵仙120克,麻黄36克,细辛12克,松节45克,伸筋草120克,炙山甲36克,地龙45克,皂刺21克,泽泻30克。共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2次,温黄酒送服。
 
1973年1月27日来诊,膝肿消退,关节明显变小,仍守上方,加归尾36克、焦神曲30克、片姜黄30克、红花36克,改川断为90克,为细末服。1973年5月29日四肢功能明显好转,可以自由蹲下、站起,站立1小时多也不觉疲累,能骑自行车上街跑十几公里,脉亦较前和缓有力,舌苔正常,惟左腕及踝关节尚有轻痛。仍予原方以资巩固。
 
1975年夏天追访:已上全天班工作年余,腕、指、左膝关节外形虽未恢复正常,但能活动,能工作,无痛苦。
 
1979年夏季又约他来复查血沉13毫米/小时,类风湿因子仍为阳性。但一直上全天班,并能胜任比较繁重的工作。
 
补肾清热治尪汤
 
生地15~25克、桑寄生20~30克、桑枝30克、地骨皮10~15克、酒浸黄柏12克、知母12克、川断15~18克、骨碎补15~18克、白芍15克、威灵仙12~15克、羌独活各9克、忍冬藤30克、络石藤20~30克、桂枝6~9克、红花9克、制乳没各6克、炙山甲9克、炙虎骨(或豹骨熊骨)12克(另煎兑入)。
 
功能: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络散瘀,强筋壮骨。
 
主治:尪痹肾虚标热重证。尪痹病程较长,再兼体质、年龄、地域等不同,有的则可寒郁化热或从阳化热而出现热证。但这是其标,其本仍是肾虚受寒所致,故称肾虚标热证。热家轻者为轻证,热象重者为重证。本汤所治证为:关节肿痛,不怕冷,夜间喜把患肢放到被外,但时间过长又会加重疼痛,或有五心烦热、低热、咽干牙痛,大便干秘,舌苔黄,舌质红,脉细数尺脉小等。
 
组方医理:本方取丹溪先生潜行散合自拟的清热散痹汤加补肾强骨之品组合而成。方中以生地补肾壮水,黄柏坚肾清热,川断补肾壮筋骨,骨碎补补肾祛骨风,共为主药。以桑寄生补肾强筋,除风通络,地骨皮益肾除劳热,威灵仙祛风湿、除痹痛,羌独活搜肾、膀胱二经之风湿,虎骨祛风壮骨,以骨治骨,共为辅药。以白芍养血以缓急,知母降火清热、除蒸消烦,忍冬藤、络石藤通经络、祛风热,红花活血通经,乳、没化瘀定痛,炙山甲通经活络,有虫蚁搜剔之能,桂枝温阳宣痹,配羌独活之辛温,可以免除方中大队凉药抑阳涩滞之弊为佐药。以桑枝通达四肢,祛风湿利关节,共为使药。
 
加减运用:有低热或下午体温升高,五心烦热者,加秦艽20~30克。关节、筋肉痛重者,加蚕砂10~15克、海桐皮15克。晨僵明显或关节僵直、挛缩严重者,可加白僵蚕10~12克、木瓜10克、生薏米30克、地鳖虫9克。上肢痛重者,加片姜黄9~12克。尚兼有受凉痛增症状者,可加草乌3~6克、地鳖虫6~9克。肿痛关节略现轻度发红,用手扪之局部略热者,可加皂刺6~9克、连翘10~15克、白芷6~9克。瘀血证明显者,可减地骨皮、白芍,加赤芍15克、桃仁10克、活血止痛散1克,一日2次,装胶囊,随汤药吞服。下肢病重者,加牛膝10~15克、泽兰10~15克、大便干结者,可加桃仁泥10克、酒大黄3~6克。口渴思冷饮者,可加生石膏30克。
 
注意事项:(1)肾虚标热重证因为是标热,所以多数病人服补肾清热治尪汤一段时间后,热证消除而又出现肾虚寒盛证,这时仍需投以补肾祛寒治尪汤而渐收全功。此时仍须参考补肾祛寒治尪汤的注意事项。(2)本方中的黄柏须用黄酒浸泡3小时以上,捞出入煎药中同煎(此法是仿丹溪先生潜行散的精神)。
 
验案举隅:李某某,女,52岁,病案号为593365,病房会诊病人,1993年9月7日
患类风湿关节炎已七八年,手指变形,两膝、踝关节肿痛,左肘关节肿痛,左臂不能伸直,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快(87毫米汞柱/小时),每天下午定时发热,体温37.8C,疼痛的关节夜间喜放在被窝外,但时间长时,则又因冷而疼痛加重,赶紧放回被内。手腕部肿痛发僵,不能自由转动,用手扪之其肿痛处皮肤略发热,皮肤不红。舌苔薄白微黄,脉象沉滑略数,尺脉沉细。四诊合参,诊为尪痹肾虚标热重证。治拟补肾清热,疏风化湿,活瘀通络,强壮筋骨。方取补肾清热治尪汤加减。处方:生地18克,骨碎补18克,川断15克,桑枝30克,知母15克,秦艽15克,银柴胡12克,柴胡10克,黄芩10克,赤白芍各12克,络石藤30克,桂枝6克,威灵仙15克,酒浸黄柏12克,羌独活各10克,红花10克,炙山甲9克,伸筋草30克,片姜黄10克,7剂。二诊时,体温降到 37.2℃,关节疼痛减轻,舌脉同前,上方减银柴胡、威灵仙,加忍冬藤30克、白僵蚕12克,14剂。三诊时,体温正常,关节疼痛减轻,关节肿处已现皱纹,下地活动增多,夜间不再把患处放到被外,舌苔薄白,脉象沉滑略细。上方去柴胡、黄芩,改桂枝为9克、桑枝为40克、加川断为18克、骨碎补为20克,加制乳没各5克、生薏米30克,14剂。药后诸症均减,可自由下地行走,手腕可以稍事活动,手指能自由屈伸,吃饭可用筷子(过去用匙),原方加地鳖虫6克,又进14剂。药后膝踝关节已不肿,疼痛基本消失,在肘关节亦不肿痛,左臂已可伸直。生活完全可以自理,血沉已恢复正常,关节略怕冷,食纳,二便均正常。舌苔薄白,脉沉滑略细。病已近愈,投以善后方,带走出院回家服用。处方:骨碎补20克、生熟地各15克,川断18克,怀牛膝15克,桑枝25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2克,知母15克,炒黄柏10克,防风10克,羌独活各10克,络石藤30克,白僵蚕12克,炙山甲9克,制附片9克,秦艽10克,伸筋草30克,生薏米30克,地鳖虫6克,15剂。患者于11月上旬高兴地出院休养。
 
补肾强督治尪汤
 
熟地15~20克、淫羊藿9~12克、金狗脊30~45克、制附片9~12克、鹿角胶9克(烊化)、川断12~20克、骨碎补15~20克、羌活12克、独活10克、桂枝12~20克、赤白芍各12克、知母12~15克、地鳖虫6~9克、防风12克、麻黄3~9克、干姜6~9克、怀牛膝12~18克、炙山甲6~9克、草乌5~9克。水煎服。
 
功能:补肾祛寒,强督助阳,活瘀通络,壮骨舒筋。
 
主治:尪痹肾督虚寒证(强直性脊柱炎)。症见腰背疼痛,遇寒加重,脊柱僵曲,弯腰、直腿受限,甚或两髋关节疼痛,骶髋关节骨质受损,致两腿活动受限而腰腿疼痛,全身倦怠,气力不足,舌苔略白,脉象沉滑或沉弦,尺脉多见沉细或弱。
 
组方医理:西医学的强直性脊柱炎,也属于中医学尪痹之病,但其证候特点又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不同之处。强直性脊柱炎之病机也是肾虚寒湿之邪深侵而致,其特点是不仅肾虚,而且督脉也虚,肾与督脉均“贯脊”而相联,督脉“督一身之阳”、“贯脊属肾”,肾督阳虚,寒湿深侵肾督,督脉伤而气血痹阻,筋骨失养,脊膂乏荣,故脊柱僵曲;督脉还“合少阴上股内后廉”,故病情重则可致骶髂关节受损而腰、骶、大腿皆痛,甚至僵化,使大腿不能自由活动。因而本方的组织除补肾祛寒外,还要突出强督助阳之特点,以治病之本。方中以熟地味甘性温,质重而沉,能补肾肝二经,生血填精,长骨中、脑中之髓,金狗脊补肾健骨,坚脊利俯仰,益血滋督脉,强脚壮腰,淫羊藿补肾阳,坚筋骨,除风冷,益气力,共为主药。鹿角胶能通督脉,补肾生精血,强骨壮腰膝,骨碎补补肾行血,壮骨接骨,善祛肾风,附片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湿,善医“拘挛风痹,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羌活辛温散风,入太阳、督脉二经,主治脊强而厥,刚痉柔痉,脊项强痛,独活善搜少阴肾经伏风而治脊痉湿痹,川续断补肝肾,壮腰膝,强筋骨,共为辅药。以桂枝温太阳经而通血脉,赤芍行血散血滞,白芍养肝缓筋急,知母润肾滋阴,能防辛燥之药化热,地鳖虫搜剔血积,接骨疗伤,防风祛风胜湿,善治背项强痛,麻黄散寒祛风,干姜逐寒温经,草乌逐寒搜风,善除腰脚冷痛,共为佐药。怀牛膝引药入肾,治腰膝骨痛,炙山甲散瘀通络,引药力直达病所,合为使药。本方以仲师桂枝芍药知母汤合补肾强督之品化载而成。
 
加减运用:腰痛重者,加桑寄生30克、杜仲12~15克、胡桃肉1~2牧嚼服,一日2次,加重川断、狗脊的用量,去赤芍、白芍。项背僵痛者,制附片改为12克,草乌改为9克,必要时干姜也改为9克。腿拘挛,脊柱僵直(或僵曲)者,加白僵蚕12克、生薏米30克、苍耳子(或白芥子)6~9克,地鳖虫改9克。腰部僵硬如石者,加急性子3~5克。髋关节僵化,两腿开阖、屈伸不利者,加伸筋草30克、泽兰15克、生薏米30克、皂刺6~9克、白僵蚕6~9克。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去鹿角胶,加鹿角霜6~9克、砂仁3~5克、苍术6~9克。脾运不健,脘胀纳呆者,去熟地、鹿角胶,加陈皮9~12克、焦麦芽10克、焦神曲10克、焦山楂10克、枳实10克。脊柱僵挛,髋关节僵化,脊以代头,尻以代踵者,加自然铜9克(先煎)、寻骨风15~22克、透骨草15~20充、白僵蚕12克,地鳖虫改为9克,另加七厘散1克,汤药冲服,一日2次。下午低热,或药后出现咽干痛、口渴、大便秘者,去干姜,减少桂枝、制附片、草乌的用量,加生地15~20克、秦艽12~18克、酒浸黄柏12克、地骨皮12~15克。痰湿偏重,缠绵难愈者,加白芥子6~9克、苍耳子6~9克。
 
验案举隅:范某某,男,35岁。
 
20年来,开始时腰痛僵直感,弯腰受限,渐渐颈部疼痛而抬头困难,现左髋关节疼痛,牵及左腿疼痛,外展受限,走路困难需人搀扶拄拐勉强能走200~300米。畏寒喜暖,经几家医院诊治均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常服“炎痛喜康”以止痛,于1986年5月20日来北京请余诊治。观其身体尪羸,腰脊僵直,弯腰受限,两手尖仅能与膝平,生活不能自理,舌苔白厚微黄,舌质略暗,脉象沉滑,尺沉略细。四诊合参诊为尪痹肾督虚寒证。
 
治法:补肾祛寒,强督助阳,散风除湿,活瘀通络。
 
处方:补肾强督治尪汤加减。桑寄生30克,川断15克,羌独活各10克,补骨脂12克,制附片10克,骨碎补15克,淫羊藿10克,鹿角霜10克,金狗脊30克,牛膝12克,威灵仙15克,海桐皮15克,伸筋草30克,地龙10克、桂枝、赤白芍、知母各12克。水煎服。
 
回原籍服本方约150多剂,于1987年6月来复诊,腰痛、腿痛均明显减轻,左腿外展较前灵活,走路不需人扶,自己拄手杖可走1公里,不用手杖也能走200多米。弯腰时双手尖可达三阴交穴处水平,抬头、低头均可。自服中药后即完全停服“炎痛喜康”,现尚感脊背、腰、颈发僵,腰腿尚痛,舌苔白,脉象右手沉滑缓,左手沉滑略细,尺脉略小。
 
仍守上方改骨碎补为20克、淫羊藿12克、川断18克、加片姜黄10克、葛根30克、白僵蚕10克。
 
又服上方50多剂,髋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腰腿痛和脊柱僵感均显著减轻,可以自由抬头、低头、转项,走路已扔掉手杖。并能手持一定重物行走几公里,无明显不适,已能下地干农活儿,生活完全自理,弯腰时两手可以触地。于1992年6月特来感谢,进门来三次跪地致谢。吾见其病已基本近愈,又给予一处方,劝其再服,以冀痊愈。处方如下:骨碎补20克,补骨脂12克,淫羊藿12克,巴戟天12克,川断20克,羌活12克,葛根30克,知母15克,鹿角胶10克(烊化),片姜黄12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2克,麻黄5克,独活10克,泽兰18克,制附片6克,防风10克,生地25克,地鳖虫10克,伸筋草30克,牛膝18克,秦艽18克。
 
并嘱服本方20剂左右,即可停汤药,继用本方3剂,共为细末,每服3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服,以收全功。
 
燮枢汤
 
北柴胡9~15克、炒黄芩9~12克、炒川楝子9~12克、制半夏10~12克、草红花9~10克、白蒺藜9~12克、皂角刺3~6克、片姜黄9克、刘寄奴9~10克(或茜草15~25克)、焦四仙各10克、炒莱菔子10克、泽泻9~1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白天与睡前各1次)。
 
功能:调肝和中,燮理枢机,活瘀散结。
 
主治:凡较长期间具有右胁隐痛或两胁均痛,脘闷迟消,腹部胀满,食思缺乏,胁下痞块(肝或脾大),倦怠乏力,小便发黄,大便欠爽或溏软,舌质红或有瘀斑,舌苔白或黄,脉象弦或弦滑或兼数等症状的肝胃失和,肝郁克脾,肝肺气郁,中焦湿阻,肝病累肾,肝热扰心,久病气血郁滞诸证者,均可使用。这些证候包括西医诊断的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慢性胆囊炎、慢性胆道感染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和证候者。对临床症状不太明显,肝或稍大或不大而肝功能化验较长期不正常,或有时腹胀或消化稍慢,脉带弦意(尤其是左手)或右脉滑中寓弦,舌质或正常或略红,舌苔或薄白,或微黄者,亦可使用。具有前述症状和证候,而西医诊断不是肝胆病者,亦可使用。主要按中医辨证论治加减变化。 方医理:肝藏血,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表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清?沈金鳌说:“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其性条过而不可郁,其气偏于急而易怒,其病多为气都而逆,气逆则三焦受病,又必侵乎及脾,然虽郁但不可用攻伐,应遵《内经》以辛散之、以辛补之之旨。肝经郁热之实,又常因肝血之虚,亦须遵《内经》酸收、甘缓之旨。综起来看,前人治疗肝胆病,常以条达疏解、散清养潜为其主要治则。本方结合前人经验,参以已见,以柴胡苦平入肝胆、条调疏发,畅郁阳而化滞阴,解心腹肠胃间结气,推陈致新;黄芩苦寒入肝胆,降泄清热,治自里达外之热,尤其是协柴胡更可以清气分郁结之热,二药相配,柴胡升清阳,黄芩降浊阴,能调转、燮理、阴阳升降之枢机,而用为主药。以半夏辛温散降中焦逆气而和胃健脾,白蒺藜苦辛而温,宣肺之滞,疏肝之郁,下气行血,二药辛温入肝,又寓有《内经》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之意;川楝子苦寒入肝,炒则寒性减,能清肝热行肝气而治胁痛、脘痛、腹痛;红花辛温,活血通经,并能和血调血,主气血不和,四药合而为辅药。以片姜黄辛苦性温,行血中气滞,治心腹结积、痞满胀痛;皂刺辛温,开结行滞,化痰消瘀,破坚除积;刘寄奴苦温兼辛,破瘀消积,行血散肿,治心腹痛,消散肥气、息贲、痞块;炒莱菔子辛甘性平,理气消胀,配焦四仙(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焦槟榔),共助消化而除胀满迟消,运中焦而健脾胃,共为佐药。以泽泻入肝肾,能行在下之水使之随泽气而上升,复使在上之水随气通调而下泻,能降泄肝肾二经水湿火热之邪而助阴阳升降之机,用为使药。本方中又涵有几个药组,一是柴、芩合用,有调肝转枢之效;一是白蒺藜、红花、皂刺三药相配,则有宣畅肺气、疏达肝气、通行胸胁胠肋之间行瘀散结之能,尤其是对久病者,三药合用能深达病所,斡旋枢机;一是川楝子、片姜黄、刘寄奴(或茜草)三药同用,既苦泄肝气之郁,又理血中气滞,而治心腹胁痛,结合皂刺、红花、白蒺藜三药,又对消散痞块有帮助。一是半夏、焦四仙(或三仙)合用,和中运脾以健中焦,寓有“见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方中入血分的药物比重较大,是针对“病久入血’而设,以求推陈致新,新血生则气化旺,气化旺盛则康复之力增强。多年来,我在治疗西医诊断的慢性肝胆病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中医治疗肝胆病,不是专从肝胆治,而是从整体观出发,根据五脏六腑相关等理论去进行辨证论治。总之,此方既着重于调转枢机,升降化育,又照顾到肝主藏血和病久入血等特点,故命名为“燮枢汤”。
 
加减运用:中湿不化,脘闷少食,舌苔白厚(或腻)者,加苍术6~9克、草豆蔻6~10克。气血阻滞,胁痛明显者,加元胡9克、枳壳10克、制乳没各5克等。如果血瘀明显,胁痛处固定,或兼月经量少有块者,可改加茜草12~20克、乌贼骨6~9克、桂枝6~10克。胃纳不佳,食欲不振,饮食少进者,加生谷芽10~12克、陈皮10~12克。肝热扰心,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者,加珍珠母30克(先煎),远志、天竺黄各9~10克、栀子仁3克(热象轻者可改夜交藤15~20克)。血络瘀郁,面或胸颈等处有血丝缕(蜘蛛痣)者,加茜草10~15克、乌贼骨6~9克、丝瓜络10克。下午低热者,加生白芍12克、银柴胡10克、青蒿15克。肝胆热盛,口苦、尿黄、目红者,加栀子6~10克、胆草3克。胁下痞块,肝脾肿大明显者,加炙鳖甲15~30克(先煎),生牡蛎20~30克(先煎),射干10克,莪术、三棱各3~6克,玄参12~20克等。肝病累肾,脾湿不化而腹部
 
坠胀,小便短少,有轻度腹水者,加大腹皮12~15克,茯苓、冬瓜皮各30~40克,水红花子10~12克(猪苓20克、泽兰15克可代用),车前子12~20克(布包),泽泻可改为30克。每遇情志不遂即各症加重者,加香附10克、合欢花6克。肝胆郁滞,疏泄不佳,胃失和降而呕逆便秘,上腹及胁部疼痛,舌苔不化者,加生赭石30克(先煎)、旋覆花10克(布包)、生大黄3~5克、生甘草3克、炒五灵脂9克。兼有胆结石者,加金钱草30克,郁金、炒鸡内金各10克。肝功能化验较长时间不正常(尤其是谷丙转氨酶高者),可同时加服五芦散(五味子95克、芦荟1.5~2.5克,共为细末,每服3克,一日2次,温开水送下,或随汤药服)。大便经常干燥,肝病久久不愈,或目赤涩,或月经闭止者,可酌加芦荟末0.3克左右,装胶囊,随汤药服,此药可引药力入肝。腰部喜暖,见凉隐痛者,减黄芩为6克,去川楝子。饮食正常者,可去莱菔子、焦四仙,只用焦神曲。口渴明显者去半夏。女子月经不潮或经水量少者,可去刘寄奴,改加茜草15~30克。药后胁痛反而加重者,可去皂刺,减少片姜黄用量,以后再渐渐加入。
 
验案举隅:黄某某,男,41岁,干部,1972年7月14日初诊。
 
病史及现症:1962年患无黄疸型急性传染性肝炎,经北京某医院中西医治疗2年多,肝功能正常而上班。1969年突发上消化道出血,经输血等治愈。1970年又出现肝炎症状,经北京某医院化验肝功能不正常,诊断为迁延性肝炎,经用中西药治疗1年多,症状不减,肝功能化验越来越不好,面部及手背出现蜘蛛痣,肝脏未触及,诊断为早期肝硬化,经治无效而转来我院诊治。现症右胁疼痛,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形体瘦弱,面色晦暗,面部鼻头有血丝缕(蜘蛛痣),手掌发红,严重失眠,腹胀迟消,大便溏软,肝功能化验:麝絮(4),麝浊>20单位,转氨酶600单位。澳抗弱阳性。舌质略红,舌苔厚实微黄,中有剥脱,脉象滑数,左手略有弦象。
 
辨证:肝郁犯胃,中湿不化,心神不宁。
 
治法:调肝和胃,佐以安神。
 
处方:用燮枢汤加减。柴胡12克,黄芩12克,炒川楝子9克,皂刺6克,白蒺藜12克,茜草12克,草决明9克,焦四仙各9克,香谷芽9克,青陈皮各9克,草豆蔻9克,珍珠母30克(先煎)。6剂。
 
二诊,三诊时,诸症略有减轻,均以上方加减。
 
8月11日四诊:右胸胁痛已有间断,食纳渐增,大便仍软,有头重腿沉之感。舌苔已化薄尚略黄,剥脱处已见新生之薄苔,脉同前。再守上方出入:柴胡12克,黄芩9克,白蒺藜12克,红花9克,刘寄奴9克,桃仁9克,当归6克,赤白芍各15克,川断15克,茜草9克,栀子6克,焦神曲12克,草豆蔻9克,芦荟末0.3克(装胶囊)分2次随汤药服,6剂。
 
此后均以此方随证加减。1973年还加服“五芦散”2料(每料服约半月)。口腔有溃疡时,曾加生石膏、连翘、玄参等。腰腿痛时,曾加独活、威灵仙、附片等。以燮枢汤加减,服至1973年5月下旬,不但诸症消退,人亦渐壮实,肝功能化验亦完全恢复正常。1974年1月试作半日工作。以后到几个医院多次检查肝功能均正常,于12月上班正常工作。
 
1975年秋、1976年夏两次追访,身体很好,正常工作,与病时判若两人。
 
1981年6月造访:七八年来,一直上正常班,并且常到基层指导工作,均能胜任。自从服药以后,多年的关节炎也未发作,面色红润,身体健壮。
 
1983年3月造访:一直正常工作,未发作过肝胆病。
 
1988年2月追访:身体健壮,全日正常工作,已提升为司长,能以身作则,领导大家工作。
 
三合汤
 
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9克(后下)、砂仁3~5克。
 
功能:温中和胃,散郁化滞,调气养血。
 
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者。可包括西医学各种慢性胃炎(浅表性、萎缩性、肥厚性),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以及胃癌等所致的胃痛。
 
组方医理: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辛热,温胃散寒,《本草求真》说:“同香附则除寒祛郁”;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李杲曾说它“治一切气”,“消食下气”。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膹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再参《本草经》说:百合能“补中益气”,王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吴普本草》说它“治心腹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日华子本草》说它“治心痛”;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兼丹参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脘痛,不但能够活瘀定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以上这3个药方相合,组成三合汤,则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全面。 减运用:胃脘痛以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便汤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可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10克。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为9克。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冷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克,加炒川连6克,炒黄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上输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潜血阳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节15~30克、茜草炭12克,减良姜为5克。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高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验案举隅:赵某某,女,55岁,家庭妇女。1983年12月初诊。胃脘痛已经15年,时常隐痛,曾在几家医院诊治,去年经X线钡餐透视及胃镜检查诊断为:(1)胃溃疡病;(2)慢性轻度萎缩性胃炎。经服中西药治疗均只能取效于一时,并且停药即胃痛隐隐,常年不断,时轻时重。近半个多月来胃痛又加剧,喜暖怕凉,喜热饮食,不吐酸,偶有嗳气,胃部喜按,喜热熨,痛重时波及两胁下痛,食纳不甘,大便略干,小便正常,睡眠欠佳。舌苔白,脉象右手弦略滑,左手沉滑略细。综观脉症,知为久病不愈,气血乖乱,中焦虚寒,右脉见弦,痛及两胁,又知肝来乘之。四诊合参诊为久治难愈的胃脘痛,中焦虚寒证。治宜温中和胃,化滞散郁,抑木扶土,调气养血,以三合汤加味治之。处方:高良姜10克,吴茱萸5克,干姜6克,制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2克,丹参30克,檀香9克(后下),砂仁6克,桂枝9克,白芍15克,白蒺藜10克,炒川楝子10克,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9克,7剂。药后,胃痛已止,食纳渐增,舌苔化薄,惟睡眠尚不好,一夜睡不到4小时,右手弦象略缓。上方去干姜、白蒺藜、川楝子,加半夏10克、北秫米12克、茯苓18克、远志12克,7剂。三诊时,胃痛完全消除,食纳佳,精神好转,睡眠已正常,胃部已不怕凉,舌苔薄白,两手脉沉略滑。上方去焦三仙、吴茱萸,加厚朴10克、焦白术6克、广木香5克,14剂。药后胃痛一直未再发作,面色光润,精神焕发,食睡正常,感到气力亦有增加,舌脉均正常。处方:百合30克,乌药12克,良姜9克,香附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5克,炒鸡内金9克,炒枳实9克,焦白术6克,10剂。5个月后追访,胃病未作,钡餐透视胃溃疡愈合,萎缩性胃炎减轻。
 
四合汤
 
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9克(后下)、砂仁3~5克、五灵脂9~12克、蒲黄6~10克(布包)。
 
功能:温中和胃,活瘀散滞,理气养血。
 
主治:同三合汤证,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弦,证属中焦寒凝气滞兼有瘀血者。 组方医理:本方是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加失笑散。其中蒲黄活血散瘀,《本草纲目》中说:蒲黄“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加五灵脂行血止痛,《本草纲目》中说它“治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二药合用,再配合丹参,活瘀止痛的功效增强,对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疗效。三合汤加失笑散4方合用,既有气药,又有血药,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所以对久治不愈的胃脘痛能发挥特有的效果。
 
加减运用: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芨10克、生藕节20克,或藕节炭30克、三七粉2克(分冲)、伏龙肝60~100克(煎汤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潜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芨、乌贼骨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验案举隅:张某某,女,49岁,歌舞团演员。1985年10月18日初诊。
 
胃痛已五六年,近半年来病情加重,渐渐消瘦,面包萎暗,舌苔根部较白,胃部疼痛喜按,得热减轻,脘部发堵,腹部发胀,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二便尚调。右手脉象细弦,左手脉沉细。于10月4日在某某医院做胃镜检查,诊断为多发性溃疡,欲收住院治疗,但因目前无空床,在等空床的时间内,来找我诊治。根据其疼痛已久,久病入血,并见痛处固定,腹胀脘堵,右脉细弦,诊为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痛。再据其喜按喜暖,知兼有虚寒。治法采用温胃调肝,行气活瘀之法,以四合汤加味,处方如下:高良姜10克,香附10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5克,吴萸6克,生蒲黄9克,五灵脂9克,茯苓15克,木香6克,水煎服,7~14剂。
 
二诊(11月5日):进上药后,胃已不痛,精神好转,右手之脉已不细,弦意亦退。仍感胃部发堵,但已不发胀,再守上方,稍事变动。上方乌药改为12克,檀香改为8克,砂仁改为6克,五灵脂改为10克,加桂枝9克、苏梗10克,7~14剂,效可继服。
 
三诊(11月20日):近日因生气,又有胃痛,但教以前轻。改檀香为9克、桂枝为6克,加白芍12克,7剂。
 
11月28日住入某医院,自觉症状已消失,停中药,等待胃镜复查。 12月5日,胃镜检查报告10月4日所见之溃疡已经愈合,不必再治疗。于12月7日出院。
 
按: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失笑散,均为治疗胃脘痛的古方,但每方又各有特长,把这3个或4个药方合为一方,共治其所长为一炉,并互纠其短,发挥它们治疗胃脘痛的共济作用,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令人难以想象的奇效。今把近采用三合汤及四合汤治疗的胃脘痛病例有复诊结果的15例,进行初步小结:其中肝郁乘胃证10例,气滞血瘀证3例,胃虚肝乘证1例,中焦虚寒证1例。15例中包括溃疡病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5例,急性胃炎l例。病程最短的4天,最长的50年,以1年以上至15年者最多,共占11例。经用三合汤(l2例)和四合汤(3例)治疗,其治疗结果是:显效(2~4诊疼痛消失者)7例;有效(2~3诊后疼痛减轻,5诊时,疼痛尚未完全消失者)8例,没有1例无效。由此临床疗效小计中,也可以看出三合汤、四合汤,确是治疗胃脘痛非常有效的经验方,我应用几十年,愈人无算,谨供同道们参考选用。
 
足胻消肿汤
 
“胻”字读“衡”音,“足胻”指小腿及足踝部位。
 
焦槟榔12~18克、茯苓20~30克、木瓜10克、苍术6克、紫苏硬、叶各9克、生薏米30克、防已10克、桔梗4.5克、吴茱萸6克、黄柏10克、牛膝12~15克。
 
功能:降气行水,祛湿消肿,散寒温经,舒筋活络。
 
主治:风寒湿邪流注于小腿、足踝而致两足及胻踝浮肿胀痛、沉重、麻木,筋脉挛急,行走障碍等。包括西医诊断的下肢淋巴或静脉回流障碍等引起的足、踝、小腿下部(胻)肿胀疼痛。
 
组方医理:本方据《证治准绳》鸡鸣散加减而成。方中以槟榔辛温降气,质事达下,破滞行水为主药;辅以茯苓、紫苏散寒行气,辟秽祛湿;佐以生薏米、木瓜理脾行湿,舒筋活络,苍术、黄柏、防已益肾祛水,吴茱萸温肝肾,燥湿浊,桔梗宣肺气而利水;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为使药。全方共奏降气行水、祛湿消肿、舒筋活络,散寒温经之功效。
 
加减运用:(1)湿郁化热,症见足胻肿胀灼热,口干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者,可去吴茱萸、苍术,加重黄柏为12克,另加木通、泽泻、连翘、滑石等。(2)兼有肾虚而腰酸腿软,足跟疼痛,尺脉弱者,可去桔梗、黄柏,加桑寄生、川断、杜仲等,或兼服济生肾气丸。(3)若足胻浮肿,并见青筋怒张或皮下青色脉络缕缕,舌质暗或有瘀斑者,可加红花、赤芍、泽兰、瞿麦、白茅根等。
 
验案举隅:党某某,男,55岁,工人,1980年5月23日初诊。
 
病史及现症:1966年始,左下肢浮肿10余年,以后渐至双足及下肢均浮肿胀痛,麻木筋挛,步履艰难,双足浮肿而至夏天不能穿单鞋而穿棉鞋。近4年来加重,每到夏季即复发,逢雨天更加重。西医诊断为“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曾服多种中西药物均不效,西医建议手术治疗。今又发作如上述,且有头晕。观其舌苔薄白,切其六脉皆弦。约其每年夏季来治,连治3年。
辨证:湿邪下注,络脉郁阻,气机不畅而致足胻肿痛。属中医脚气病范畴。
 
治法:降浊利湿行气,佐以益肾。
 
方药:焦槟榔12克,木瓜10克,茯苓20克,生薏米30克,防己10克,吴茱萸6克,苍术6克,炒黄柏10克,桑寄生20克。
 
1980年6月3日二诊:足胻浮肿沉重感均减轻,舌苔薄白,脉沉细弦。上方茯苓改为30克,苍术改为9克,继服6付。
 
1980年6月17日三诊:头晕及下肢浮肿均明显减轻,足胻仍感发胀。上方改焦槟榔15克,加红花6克,服12付。
 
1980年夏共服上述中药68剂,症状消失,1981年、1982年夏天均服上述中药预防。追访3年,未见复发。
 
1984年5月8日,患者来信说:“我因每年夏天左脚浮肿,达10多年(后来右脚也肿),后经五六家医院一直没有治好。1980~1982年这3年连续经您治疗,一年比一年好。1983年夏天我试者停服药,也没有肿。自1966年以来,苦恼17年的病根,在您的诊治下,终于解除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