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瓷器:古代也称窑器。瓷器以瓷土(瓷石)为原料,经成形、彩绘和施釉等工艺后,经1280℃左右的高温烧成。瓷器外观质地坚硬致密,表面光洁,胎体较薄者成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亮,且不吸水。 二、瓷器和陶器的区别 质地原料烧成温度(℃)施釉情况敲击声音吸水率 陶器陶土 600-1000 一般不施釉,少数施低温釉。闷、瓮大 瓷器瓷石1300左右绝大部分施釉,许多施高温釉。 清亮小 三、官窑:官窑是中国古代朝廷设制的专门生产其所需瓷器的工场。官窑分宋代官窑和明、清官窑。明洪武二年,明朝廷在景德镇珠山建立了官窑--御器厂,永乐、宣德二朝是其黄金时代,至万历三十五年基本停烧。清朝廷于顺治十一年在珠山重建御窑厂,但似乎不久停烧,故所烧器物很少。清官窑,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其鼎盛时期,清末随着清亡而停烧。明、清两代朝廷皆派督窑官督窑。明代督窑官的姓氏未见记载,故明代官窑以年代称呼,如洪武窑、成化窑等;清官窑则以督窑官的姓氏称呼,有臧应选的臧窑(1668-1688)、郎廷极的郎窑(1705-1712)、年希尧的年窑(1726-1736)、唐英的唐窑(1736-1756)等等。明嘉靖朝开始,官窑实行"官搭民烧"制度,清代亦然。 四、官窑(瓷)器:官窑(瓷)器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器物上有帝王年号款的器物,占官窑器的绝大多数;第二类是无款官窑器。南京博物院藏有数件清雍正官窑仿明永乐官窑的青花牵牛花纹倭角瓶,其中一件为砂底,无款,但另外几件均有"大清雍正年制"官窑青花款,前者是克意仿明之作。清宫档案中有乾隆皇帝授意某种器物不具款的记载。第三类是帝王的堂名款器,如"慎德堂制"、"大雅斋制"等。 五、"官搭民烧"和"官民竞市":"官搭民烧"是明官窑自嘉靖朝开始实行的一种瓷器生产体制,清官窑延续。自明嘉靖朝始,因官窑器所需量大而国力有限,御窑厂无力完全承担官窑器的生产任务,故将朝廷临时追派的烧造任务(其产品多作朝廷的赏赐品)分派给民窑完成,同时付给一定的工值。民窑烧成的产品要经过御器厂的严格检选,完不成的部分要用高价向御器厂购器以充任务。"官民竞市"是指官窑器和民窑器在景德镇市场上形成的一种竞争局面。明早、中期御窑场的次品,一律被打碎,埋于地下。明嘉靖朝开始,允许官窑次品上市,于是,形成了"官民竞市"的局面,清代尤甚。 六、空白期:空白期即明代正统、景泰、天顺(1436-1464)三朝。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瓷业状况不佳,不见官窑款瓷器,陶瓷史上曾认为此期无瓷业生产,故有"空白期"一说。实际上,景德镇这一时期虽然瓷业生产状况不佳,但并未完全停止生产。早在1964年,南京博物院王志敏先生就从南京明故宫玉带河中出土的青花瓷片中辨认出"空白期"的遗物。此后,陆续发现的带此期年号款的传世品和景德镇珠山御窑场正统地层中出土的正统官窑器更说明此期的瓷业生产并未完全中断。 七、拓水与混水:拓水即拓法,是元代,明代早、中期的一种画青花的笔法。运笔 时,用毛笔在瓷坯上写,如用力大些,就会将坯上的粉末拖带起来,绘青花的地方就会下凹。所以,有些元青花和明永、宣青花的纹饰看上去或摸起来会有凹感。这种带有凹感的纹饰,加之深沉的发色,正是此类青花器的魅力之所在。拓水在明中、后期逐渐被混水代替,以至失传。混水,又称青花分水,始于明代中、晚期,成熟于清康熙时期。混水的画法是在勾好的轮廓内,用含水量82-96℅的上等青料填染。填染时,笔尖拥着青料走,不许碰到瓷坯表面,所以瓷器烧好后釉面平整,具有国画的水墨效果,它能分多达9个色阶。混水画法是清康熙青花被人称道的主要原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