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文章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AI助手
留言交流
肥城是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之一。 2005年起即制订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政策,从城中村、镇中村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入手,先易后难,稳妥推进。
如今,肥城的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怎么样了?农民向城镇集中,平房换成楼房,是否自觉自愿?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6月7 日至9日,记者走进肥城,先后调查采访了两个乡镇的6个村,“拉直”了一个个问号。
住楼有住楼的好处
6月7 日上午 9 时许,来到王瓜店镇南仪仙村时,七八位妇女正在花园里聊天。得知我们是专程探访农村住房,一位叫孙彦兰的妇女热情地邀大家去她家看看。
三室两厅,114 平方米,宽敞的客厅内摆放着蝴蝶兰、百合花,花开得正艳。“这住楼的好处,不住是感觉不到的。”孙彦兰对现状很满意,“水、电、暖、天然气统一供,电话、闭路电视、宽带全开通。还有呢,住楼房就是干净,卫生间里都是抽水马桶,以前住平房用旱厕,臭气熏天,现在再也不用挖厕所啦!”
南仪仙村属“镇中村”,村里有3个“大个头”环保型企业,村民进厂当了工人,收入高而且稳定,但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大的改善。 2007年初,市里为村里提供了村庄建设规划,按规划修了路,安装了自来水,激发了村民建新房的热情。 2007年12月,第一批112户村民搬进楼房。
南仪仙村党支部书记邹宗国介绍,2008年,村里又盖了 14栋公寓楼,计划安置群众448户,竟多出100多户挨号等着买房。 目前又铺开了三期工程,明年将全部实现居住楼房化。
早在2007年,肥城市提出,把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将全市607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65个社区。到2009年底,肥城市共完成居民楼 713 栋、267万平方米;今年,全市101个社区涉及145个村全面铺开改造,计划建设居民楼409栋,安置居民 1.45万户,截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住宅楼 112 栋、49.24万平方米。
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首位
平房换楼房是好事,那么,如何把好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呢?
肥城市建设局局长翟志胜解释说,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之初,他们曾作过调查,农民住新房的意愿较强,尤其是城中村、镇中村和那些经济基础较好的村。目前肥城市也是先对这些村进行“平改楼”,进展顺利。但如果农民意愿不强,“既不会强迫农民都上楼,也不会为完成任务而去强拆。”
东付村既是城中村,又是富裕村,全村从事运输业、餐饮、商品零售的业户达640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5% ,大多数群众都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群众想住楼是好事,可旧村改造拆迁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东付村党支书张书桐告诉记者,“我们在制定优惠政策之后,最大的事就是听取群众意见。”
张书桐拿出3年前的“卷宗”,给记者看这个村迁建的“四步走”程序:“两委”提出初步计划——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群众投票表决——张榜公布。 2007年,村里建设第一批10栋公寓楼时,群众支持率高达98% 。 2008年下半年,又建设了 6栋公寓楼。
“ 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村与村之间也有差别。哪怕是户型设计上,我们也都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首位。”肥城市规划局村镇科科长潘庆荣对记者说,为满足不同类型的家庭需求,肥城聘请高层专家设计了 63种“桃乡新农居方案”,供农户选择。
6月8日下午,我们再访南仪仙村。“村里盖楼时,有 64、 81、96、108、124、134、151平方米及子母楼等不同户型可供选择,按照老人的意愿,我选择了子母楼。”村民王运达说。记者看到,两套住房同单元同楼层,他自己住的96平方米,老人住的小户型那套64平方米。
“ 住孩子对面,他们能照料,我住着也方便。”王运达的父亲竖起大拇指,“村里考虑得真周到,这样的旧村改造我们举双手赞成!”
来自: sanmin > 《社会》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汝南县700户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
汝南县700户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汝南县700户困难群众圆了住房梦《 农民日报 》( 2011年11月28日 02 版)本报讯(记者 张培奇 通讯员 李勤玲) 今年以来,河南省汝南县高度重视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把解...
青岛确保三年完成城中村改造_要闻_青岛房地产-青岛房地产
具体工作实施中,要突出城中村改造、村庄整合改造、经济适用房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四个工作重点,按照省委省政府三年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务的要求,尽快拿出城中村改造三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迅速组织...
马家埠村志前言
新编修的马家埠村志以反映生活在村庄最基层村人的历史与现状为主,全面盘点村庄地理、历史、经济、风俗、文化、教育、物产、人物等方面...
七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
七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汇报。现将危房改造工作。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首先召开全体班子成员 会议,传达了上级的有关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大家出谋献策、理清 工作思路、制定出了切实可...
在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上的讲话。2009年2月25日,省委、省政府在贵阳召开了全面启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动员大会,全省各市、州、地、县、区(市)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建设局局长参加了这次会议...
福建造福工程持续为群众造福
福建造福工程持续为群众造福。把偏僻自然村、农村住房灾后重建和受地质灾害威胁、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石结构房、省级试点小城镇的旧村复垦、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住房灾后重建的群众搬迁安置到宜...
国务院:推广(PPP)模式进行棚改以及配套建设|危房|贷款
各地区要尽快编制2015—2017年棚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下简称配套建设计划),确定棚改安置住房小区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以及与棚改项目直接相关的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通信、供电、供水、供气、供...
2022年天津市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汇总 研究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长效机制
2022年天津市危房改造相关政策汇总 研究建立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长效机制。推动农村助残帮扶基地建设,将住房危陋的农村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任务对象。紧紧抓住危房认定、质量监管...
住进暖心房 圆了安居梦
危房改造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目标的重要抓手。在危房改造工作中,我市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挂帅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组,每年根据省定任务制定年度危房改造工作方案,明确目...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肥城是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之一。 2005年起即制订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政策,从城中村、镇中村和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入手,先易后难,稳妥推进。
如今,肥城的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怎么样了?农民向城镇集中,平房换成楼房,是否自觉自愿?他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6月7 日至9日,记者走进肥城,先后调查采访了两个乡镇的6个村,“拉直”了一个个问号。
住楼有住楼的好处
6月7 日上午 9 时许,来到王瓜店镇南仪仙村时,七八位妇女正在花园里聊天。得知我们是专程探访农村住房,一位叫孙彦兰的妇女热情地邀大家去她家看看。
三室两厅,114 平方米,宽敞的客厅内摆放着蝴蝶兰、百合花,花开得正艳。“这住楼的好处,不住是感觉不到的。”孙彦兰对现状很满意,“水、电、暖、天然气统一供,电话、闭路电视、宽带全开通。还有呢,住楼房就是干净,卫生间里都是抽水马桶,以前住平房用旱厕,臭气熏天,现在再也不用挖厕所啦!”
南仪仙村属“镇中村”,村里有3个“大个头”环保型企业,村民进厂当了工人,收入高而且稳定,但居住条件一直没有大的改善。 2007年初,市里为村里提供了村庄建设规划,按规划修了路,安装了自来水,激发了村民建新房的热情。 2007年12月,第一批112户村民搬进楼房。
南仪仙村党支部书记邹宗国介绍,2008年,村里又盖了 14栋公寓楼,计划安置群众448户,竟多出100多户挨号等着买房。 目前又铺开了三期工程,明年将全部实现居住楼房化。
早在2007年,肥城市提出,把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与农村社区建设相结合,将全市607个行政村规划整合为165个社区。到2009年底,肥城市共完成居民楼 713 栋、267万平方米;今年,全市101个社区涉及145个村全面铺开改造,计划建设居民楼409栋,安置居民 1.45万户,截至6月底,已开工建设住宅楼 112 栋、49.24万平方米。
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首位
平房换楼房是好事,那么,如何把好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呢?
肥城市建设局局长翟志胜解释说,在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之初,他们曾作过调查,农民住新房的意愿较强,尤其是城中村、镇中村和那些经济基础较好的村。目前肥城市也是先对这些村进行“平改楼”,进展顺利。但如果农民意愿不强,“既不会强迫农民都上楼,也不会为完成任务而去强拆。”
东付村既是城中村,又是富裕村,全村从事运输业、餐饮、商品零售的业户达640户,占到全村总户数的85% ,大多数群众都有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群众想住楼是好事,可旧村改造拆迁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切身利益。”东付村党支书张书桐告诉记者,“我们在制定优惠政策之后,最大的事就是听取群众意见。”
张书桐拿出3年前的“卷宗”,给记者看这个村迁建的“四步走”程序:“两委”提出初步计划——征求党员群众代表意见——群众投票表决——张榜公布。 2007年,村里建设第一批10栋公寓楼时,群众支持率高达98% 。 2008年下半年,又建设了 6栋公寓楼。
“ 农村和城市不一样,村与村之间也有差别。哪怕是户型设计上,我们也都把尊重群众意愿放在首位。”肥城市规划局村镇科科长潘庆荣对记者说,为满足不同类型的家庭需求,肥城聘请高层专家设计了 63种“桃乡新农居方案”,供农户选择。
6月8日下午,我们再访南仪仙村。“村里盖楼时,有 64、 81、96、108、124、134、151平方米及子母楼等不同户型可供选择,按照老人的意愿,我选择了子母楼。”村民王运达说。记者看到,两套住房同单元同楼层,他自己住的96平方米,老人住的小户型那套64平方米。
“ 住孩子对面,他们能照料,我住着也方便。”王运达的父亲竖起大拇指,“村里考虑得真周到,这样的旧村改造我们举双手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