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灤水鍾靈 2012-12-23

诺贝尔文学奖彷佛是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作家们将其视为事业发展的顶峰,普通人亦因其名气艳羡不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沈从文是与鲁迅、茅盾、巴金、老舍齐名的文学大家,但他和老舍一样只是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13876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 防字604 - 防字604

图: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

13876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 防字604 - 防字604 

图:根据沈从文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沈从文先生的名字及其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乡土小说从我们的视线消失了。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沈从文小说选集》,是沈从文沉寂后的一次例外的微弱奏鸣。直到20世纪70年 代后期,沈从文那亦真亦幻的牧歌式的湘西生活画卷才重又展现在我们面前,而且是那么清新、幽美和亮丽。

从此,沈从文那主要以沅水流域的风土人情为背景,反映社会现实不同侧面的抒情性散文化的小说如“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般领风骚于中国文坛,并从中国文坛走向世界文坛。

朱光潜先生说:“据我所接 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目前在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从文和老舍,我相信公是公非,因此有把握地预言从文的文学成就。”(朱光潜:《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湘江文学》1983年1月号,转引自秦亢宗、蒋成:《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第335页,重庆出版社、华夏出版社1986年2月)。

1985年,中国文学通向诺贝尔文学奖的殿堂有了一条不再狭窄和不再崎岖的通道。这一年,中国文学的知音和挚友、汉学家和翻译家马尔姆奎斯特(中文名马悦然)当选为瑞典文学院院士。他是瑞典文学院中唯一能阅读汉语文学作品的院士。

1988年起即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的埃斯普马克说:“当1985年汉学教授G· 马尔姆奎斯特被选入文学院的时候,人们确信,他是一位西方世界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专家。同时他个人与其他东方文学的专家保持着密切关系。”

马尔姆奎斯特在青年时代就被沈从文那散文诗般的小说迷住了。他早就想翻译沈从文的作品,但害怕译得不好,就搁下了。他说,沈从文的“美丽的文字是不能轻易译的”。马 尔姆奎斯特是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瑞典文的最热心、最积极、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西方学者和翻译家。他翻译了很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文学作品,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水浒传》、《西游记》和闻一多、老舍、艾青、北岛、高行健、李锐以及4卷本的20世纪中国诗歌与散文选集等许多中国作家的几百种作品。

而从1985年开始,他更感到把辉煌灿烂连绵3000余 年的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介绍和传播到全世界的紧迫性,认为这是自己的义务和责任,并希望中国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发自肺腑地说:“我顶大的心愿就是诺贝尔文学奖能够给一位中国作家。”他与中国当代文学许多着名的作家和研究家都有交往,有的更是朋友甚至知交。

出于对中国众多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研 究和了解,他着手翻译沈从文等当代数位作家的作品,以了却青年时代就想译沈从文作品的心愿。他推崇沈从文说:“沈从文,据我看,是现代中国的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我翻译过他的短篇小说。他有很多作品,例如他的《从文自传》,他的《边城》。《边城》是一首散文诗,非常动人的。所以他是一个很大的作家。”

1987—1988年,马尔姆奎斯特和其他瑞典翻译家翻译的《边城》和《沈从文作品选集》正式出版。一时间,沈从文代表作的翻译和出版,成为瑞典文化界的重大事情,沈从文的作品立即赢得了瑞典读者善于发现美和审视美的心。

中国作家夺取诺贝尔文学奖的时机开始来临。1987年,几个地区的汉学家和文学专家提名沈从文为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经过激烈的角逐,沈从文最后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只有5人的“决选名单”。沈从文被首次提名便进入“决选”,可见他实力非凡。因为就一般情况而言,被首次提名的作家,在“资格确认”和“初选”阶段即遭淘汰,很少有进入“复选”阶段的,更不要说进入“决选”阶段。经过激烈的辩论、评议和表决,10月份公布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为美籍俄国诗人布罗茨基。沈从文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这里自有瑞典文学院不能完全为中国人所理解的考虑。

其实,沈从文与布罗茨基有不少相似之处。两人均出身于军人家庭;两人学历均很低:沈从文只读到小学毕业,布罗茨基只读到8年 级;两人均在社会底层生活和工作过,作过流浪汉,屡遭磨难,常常连维持生计也有困难,但却不屈不挠,在人世间顽强学习,结识了三教九流各种人物,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两人作为文学爱好者,在困难无助时均得到名师——一是郁达夫等,一是阿赫玛托娃等——帮助指点;两人均靠个人奋斗,自学成才,走上了文学之路,并成为文学大师、大学教授和学者;两人均受到不公正对待,甚至批判和迫害,只是沈从文是在47岁以后(从此他保持沉默,改作历史文物研究),布罗茨基则是在32岁以前(他的诗作除少数几首外,大多只能发表在地下刊物上)。

但沈从文与布罗茨基也有较大的不同。沈从文在1924—1948年期间创作小说、戏剧、散文和评论等,出版过100来种单印本,是一个享誉国内外的多产作家。但他此后却被埋没了整整30来年。虽然国外有人还在研究他,但人们把他忘得差不多了。他的主要作品直到80年代才翻译出来,在国外的影响自然有限,名气也不够大。

而布罗茨基因20余岁时在地下刊物发表诗作,与外国人接触,并在国外发表作品而被判刑。当时苏联一大批世界文化名人如阿赫玛托娃、肖斯塔科维奇等出面营救他。此事发生在60年代中期,东西方正处于冷战时期。

西方传媒对“布罗茨基案件”大加炒作,致使布罗茨基和他的诗歌传遍整个西方世界。这为布罗茨基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了基础。此后,布罗茨基一直受到当局的贬损和打压,直到1972年被驱逐出境。1977年,他加入美国籍,在几所大学任教,并用俄、英两种语言从事写作。

我们有理由说,沈从文和布罗茨基都是杰出的文学大师,但布罗茨基早年因持不同政见而受打压的经历,中年的流亡及随后的西方背景,用西语进行的诗歌创作以及60年代以来长盛不衰的名声,使瑞典文学院最终选择了他。

1988年, 沈从文再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这一次,沈从文有了更大的优势:这一年他是第二次被提名,更容易进入“决选名单”;瑞典在上一年出版的《边城》而引起的“沈从文热”还未冷却,这时又出版了他的两部作品选集,一时对他锦上添花;他的这两部作品选集仍然被译得很美,因而人们加深了对他的作品的好感; 他的前20多年的作品美和后30年的沉默美更能打动瑞典文学院院士的心,并使之向他倾斜。

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沈从文先生于这一年的5月10日与世长辞。马尔姆奎斯特最先接到台湾作家龙应台打来的电话,得知沈从文逝世了。他一下心里非常难过,也很着急,因为他为之努力并奋斗的事情——让中国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落空了。

他立即打电话给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问沈从文的死讯是否确实。但大使馆工作人员回答说不知道沈从文这个人。于是他去找《人民日 报》驻瑞典的记者,记者跟北京联系上以后,告诉他:沈从文先生确实是逝世了。

沈从文的逝世,使中国在20世纪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本来,这一年,经马尔姆奎斯特等院士的努力,院士们已互有默契:将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后来在2000年8月15日,马尔姆奎斯特回答记者时说:“如果沈从文没有逝世的话,他当年就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

沈从文作品的另一位译者、原瑞典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倪尔思在悼念沈从文的文章中也说道:“很多瑞典人认为,如果他在世,肯定是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的最有力的候选人。”倪尔思不是院士或评委,当然不如马尔姆奎斯特知道的内幕多,所以写得还不太直露,但“最有力”3个字已足以说明沈从文是“第一”了。

事实上,沈从文与198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埃及作家马哈福兹比较,两人都是杰出的多产小说家,彼此难分伯仲,但沈从文的散文诗般的小说之美以及他坎坷的经历和他30年的沉默之美,当然更能引起瑞典文学院对他的倾斜,一如前一年对布罗茨基的倾斜一样。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上,当作家们的文学成就难分高低时向被压抑者倾斜的现象,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演绎着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