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加一,等于几?

 指间飞歌 2012-12-26

  只有综合,才有创造;只有“配套”,才能“成龙”。科学运用“结构原理”,是提高战斗力的一条捷径。

 

    1+1=?学龄前儿童都知道答案是2。其实,在复杂系统里,这只是个“特例”。

    1+1+1=?答案都认为是3。其实,这也只适于最简单系统。试看——

    “三个臭皮匠凑成一个诸葛亮”,说明应该是:1+1+1=∞。

    而“三个和尚没水吃”,又说明应该是:1+1+1=0了。

    这就是系统学的“结构原理”,也就是: 在一定的数、质量条件下,改善结构,是提高系统合力的重要途径。这也正像:同为碳原子,结构不同,既可组成最硬的物质(金刚石),也可组成最软的物质(石墨)一样。所以,只有综合,才有创造;只有“配套”,才能“成龙”。

    现代论证,其实都是“综合论证”,即面对复杂的问题,不能做单一因素的考虑;现代工程,也都是“系统工程”,要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还有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形势”的全方位交叉综合分析。 

    当年米格-25飞机在装备苏联部队时,曾打破与创造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6项爬升时间等多项世界飞行记录,对西方一直是个谜,猜想必有重大技术突破。但直到别连科中尉驾机叛逃到日本北海道后,云集的西方专家才发现: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新技术,而是现有技术的有机组合,取得了惊人的系统效果。

    日本早有“综合即创造”的说法。美国阿波罗登月的总负责人韦伯博士也说:“我们没有使用一项别人没有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是科学的组织管理”。

    所以,运用“结构原理”是提高战斗力的一个捷径。例如:

    以人补机。“机”指武器装备。其现代化的程度固然要力求提高,但是,理论与实践都一再表明:光有“机”是不行的。现代战斗力的概念应该是“人-机”复合体,并以人为中心。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开发武器装备性能的杠杆。 

    以点补面。现代武器装备结构复杂,价格高昂,要“全部翻新”是困难的,即使发达国家也难以承受。但是,如果能突出重点,选择最有意义的设备,领先更新,则往往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以套补单。武器装备的单元再先进,如果没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与设备,也是不行的。这是因为现代武器装备是一个大系统,除去单元武器装备之外,还要有一个复杂的支持系统。因此,强调武器装备的配套,并不比单元研制次要。反之,即使单元的性能差一点,做到“配套”,也能收到“互补”的效果。

    以软补硬。在高技术兵器炫目的硬件光环里,实际上处处都有软件的作用。现代武器装备是软硬件结合的成果。并且,软件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而发展软件,则以人力与智力为基础,这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优势。所以,“以软补硬”应该作为我军质量“自完善”的重要途径。

    以筹补力。力量固有大小,运筹更分高低。运筹得当,可补力之不足。所以,要努力搞好各级首长和司令部机关的训练,提高现代作战指挥能力。指挥员要熟悉武器装备大系统的性能,并要有高度的智慧与谋略去调动和使用它们,随时注意优化,以争取最大的作战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