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铃薯块茎蛾

 chh71 2012-12-28

马铃薯块茎蛾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又称马铃薯麦蛾、烟潜叶蛾等;属鳞翅目麦蛾科。国内分布于14个省(区),以云、贵、川等省受害较重。主要为害茄科植物,其中以马铃薯、烟草、茄子等受害最重,其次辣椒、番茄。幼虫潜叶蛀食叶肉,严重时嫩茎和叶芽常被害枯死,幼株甚至死亡。在田间和贮藏期间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蛀成弯曲的隧道,严重时吃空整个薯块,外表皱缩并引起腐烂。是国际和国内检疫对象。

中文学名: 马铃薯块茎蛾
拉丁学名: 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
别称: 烟草潜叶蛾,马铃薯麦蛾
界: 动物界
门: 节肢动物门
纲: 昆虫纲
目: 鳞翅目
科: 麦蛾科
英文名: Potato tuberworm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成蛾8~10mm,翅展14~16mm,雌成虫体长5.0~6.2mm,雄体长5.0~5.6mm。灰褐色,稍带银灰光泽。触角丝状。下唇须3节,向上弯曲超过头顶,第一节短小,第二节下方被覆疏松、较宽的鳞片,第
马铃薯块茎蛾

  马铃薯块茎蛾

[1]
三节长度接近第二节,但尖细。前翅狭长,鳞片黄褐色。雌虫翅臀区鳞片黑色如斑纹。雄虫翅臀区无此黑斑,有4个黑褐色鳞片组成的斑点;后翅前缘基部具有一束长毛,翅缰一根。雌虫翅缰3根。雄虫腹部外表可见8节,第七节前缘两侧背方各生一丛黄白色的长毛,毛从尖端向内弯曲。卵椭圆形,微透明,长0.5mm,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黑褐色。空腹幼虫体乳黄色,为害叶片后呈绿色。末龄幼虫体长11~13mm,头部棕褐色,每侧各有单眼6个,胸节微红,前胸背板及胸足黑褐色,臀板淡黄。腹足趾钩双序环形,臀足趾钩双序弧形。蛹棕色,长6~7mm,宽1.2~2.0mm,臀棘短小而尖,向上弯曲,周围有刚毛8根,生殖孔为一细纵缝,雌虫位于第八腹节,雄虫位于第八腹节,雄虫位于第九腹节。蛹茧灰白色,长约10mm。[2]

编辑本段产地及入侵信息

原产地

  南美洲亚热带山区/中美和南美的北部山区。

入侵地

  初时主要在云南、贵州和广西局部地区发生。现已扩展到西南、西北、中南、华东,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河南、陕西、山西、甘肃、安徽、台湾等10余个省区。

入侵时间及地点

  陈金壁(1937)在广西柳州发现危害烟草,是中国最早的记载 。[3]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征及发生消长规律

生活习性

  分布于我国西部及南方,以西南地区发生最重。在西南各省年发生6—9代,以幼虫或蛹在枯叶或贮藏的块茎内越冬。田问马铃薯以5月及11月受害较严重,室内贮存块茎在7—9月受害严重。成虫夜出,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脉处和茎基部,薯块上卵多产在芽眼、破皮、裂缝等处。幼虫孵化后四处爬散,吐丝下垂,随风飘落在邻近植株叶片上潜入叶内为害,在块茎上则从芽眼蛀入。卵期4—20天;幼虫期7一11天;蛹期6—20天。
  在中国主要发生在山地和丘陵地区。海拔2000m以上仍有发生,随海拔高度降低危害程度相应减轻,沿海地区未发生。危害田间的烟草、马铃薯及茄科植物,也危害仓贮的马铃薯。[4]

发生消长规律

  一年发生9—11代。
  只是有适当食料和温湿条件,冬季仍能正常发育,主要以幼虫在田间残留薯块、残株落叶、挂晒过烟叶的墙壁缝隙及室内贮藏薯块中越冬。1月份平均气温高于0℃地区,幼虫即能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4月出现。成虫白天不活动,潜伏于植株叶下,地面或杂草丛内,晚间出来活动,有弱趋光性,雄蛾比雌蛾趋光性强些。成虫飞翔力不强。此代雌蛾如获交配机会,多在田间烟草残株上产卵,如无烟草亦可产在马铃薯块茎芽眼、破皮裂缝及泥土等粗糙不平处。每雌产卵150~200粒,多者达1000多粒。卵期一般7~10天,第一代全期50天左右。
  分布北界为10℃以上平均温度持续200日的等日线。[5]

编辑本段为害特点及传播方式

为害特点

  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也是重要的检疫性害虫之一。最嗜寄主为烟草,其次为马铃薯和茄子,也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等茄科植物。是最重要的马铃薯仓储害虫,广泛分布在温暖、干旱的马铃薯地区。此虫能严重危害田间和仓贮的马铃薯。在田间危害茎、叶片、嫩尖和叶芽,被害嫩尖、叶芽往往枯死,幼苗受害严重时会枯死。幼虫可潜食于叶片之内蛀食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其田间危害可使产量减产20%~30%。在马铃薯贮存期危害薯块更为严重,在4个月左右的马铃薯储藏期中为害率可达100%,以幼虫蛀食马铃薯块茎和芽。

传播途径

  远距离传播主要是是通过其寄主植物如马铃薯、种烟、种苗及未经烤制的烟叶等的调运,也可随交通工具、包装物、运载工具等传播。成虫可借风力扩散。

寄主

  最嗜寄主为烟草,其次为马铃薯和茄子,也危害番茄、辣椒、曼陀罗枸杞龙葵酸浆刺蓟颠茄洋金花等茄科植物。 [6]

编辑本段控制方法

  (1) 认真执行检疫制度,不从有虫区调进马铃薯。已发生块茎蛾地区。
  (2) 通过采用适当的农业措施,特别是避免马铃薯和烟草相邻种植,可压低或减免为害。
  (3) 生物防治:有研究证明,利用斯氏线虫(Steinernema科)防治马铃薯块茎蛾有良好效果,每块茎蛾幼虫上的致病体120个以上时,3天内可使该幼虫死亡率达97.8%,从每蛾幼虫产生的有侵染力线虫的幼虫数最高达1.3万~1.7万个。 [7]
  (4)药剂处理种薯。对有虫的种薯,用溴甲烷或二硫化碳熏蒸,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或25%喹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种薯,晾干后再贮存。
  (5)及时培土。在田间勿让薯块露出表土,以免被成虫产卵。
  (6)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10%赛波凯乳油2000倍液或0.12%天力E号可湿性粉剂1000一1500倍液。[8]
参考资料
扩展阅读:
  • 1

    什么是马铃薯块茎蛾?http://www./news/news25.html

  • 2

    H.E.CteПahoba, etc. 利用线虫防治马铃薯块茎蛾。 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1994, 7(3, 4): 49-50.

  • 3

    桂富荣, 李正跃。 用马铃薯人工饲养马铃薯块茎蛾的方法。 昆虫知识, 2003, 40(2): 187-189.

  • 4

    王丽珍, 孙茂林, Enrique Chujoy. 云南马铃薯储藏害虫及其特征描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4(5): 398-400.

  • 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业出版社, 19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

开放分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