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第二讲?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为什么设特种钱币一类

 山城小爱 2012-12-28

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方法试讲

第二讲 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为什么设特种钱币一类

笔者上一讲中曾说过,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要设特种钱币一类。并对特种钱币的定义,界定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本讲笔者似就特种钱币分类的情况,再做进一步的阐述,以供专家和泉发们参考。

顾名思义,特种钱币,就是国家为了某种特殊用途而铸造的钱币。这里的特殊,是针对流通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主要用于贸易、商品交换而言。即主要用途不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而是将其人为地赋予神圣的、政治的、宗教的、经济的、军事的象征,而用于国家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重要活动。它被赋予的是钱币之外的政治文告、上天符命、祭祀供养、外交礼品、奖状、任命书、身份证、出入证、大事记、项目报告书、官阶凭证、道德标准、宣传标语等等功能。这种钱币制作多超乎寻常的精美,用料考究、工艺棈湛、形制阔大厚重,其中少量手工雕制钱更是钱中翘楚,枚枚孤品。这种情况,虽在中国重要朝代都有出现,但数辽契丹一朝数量最多,质量最精,成就最辉煌。

这些钱币都可以流通,就象当代我国发行的特种币一样。但在流通领域根本看不到这些特种钱币。为什么?笔者在上一讲中曾说过,这些特种钱币不是不能流通,不是不被人们接受,而是因为特种钱,在材质、工艺、重量、价值等方面,附加了额外的价值,尽管国家规定可以与流通币等价流通,但任何人都不会忽视特种钱币所附加的额外价值,而与流通币等价流通。这是特种钱币,不方便再流通,或持有者不愿意再流通,不舍得再流通等,而在流通领域难得一见的根本原因。

特种钱币的铸造者是国家,使用者多是国家统治者与各级官员,使用范围是国家各项政治、外交、行政、宗教、经济、军事等活动。可以说特种钱币,与民俗民风民习没有任何本质的关系。虽然在某些方面表面看,国家及国家统治者与各级官员,在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宗教祭祀、年节庆典上,与百姓的风俗习惯有相同相似之处。但在特种钱币使用的范围里,这些与民俗民习相同相似的东西,已被神圣化,改成了国家礼仪或节庆。

各朝各代史籍中都设有《礼志》,讲的都是民俗民习被神圣化,改成国家礼仪或节庆的事。就以铸造特种钱币最多的《辽史·礼志》为例,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理自天设,情由人生。以理制情,而礼乐之用行焉。林豺梁獭,是生郊禘;洼尊燔黍,是生燕飨;蘽梩瓦棺,是生丧葬;俪皮缁布,是生婚冠。皇造帝秩,三王弭文。一文一质,盖本于忠。变通革弊,与时宜之。唯圣人为能通其意。执理者胶瑟聚讼,不适人情;徇情者稗绵,不中天理。秦、汉而降,君子无取焉。

辽本朝鲜故壤,箕子八条之教,流风遗俗,盖有存者。自其上世,缘情制宜,隐然有尚质之风。遥辇胡剌可汗制祭山仪,苏可汗制瑟瑟仪,阻午可汗制柴册、再生仪。其情朴,其用俭。敬天恤灾,施惠本孝,出於悃忱,殆有得於胶瑟聚讼之表者。太古之上,椎轮五礼,何以异兹。太宗克晋,稍用汉礼。”

这里把辽代国家礼仪产生的原由与源流说的很清楚,如祭天地鬼神的“郊褅”,祭祀祖先的“燕飨”,祭祀故人的“丧葬”,纪念成人与婚嫁的“婚礼”与“加冠”,皇帝登基的“弭文”等礼仪,都来自生活来自民间的风俗习惯,但一旦变成朝廷的礼仪,就立即与民俗民习拉开了距离,成为令百姓只能仰视顶礼膜拜的神圣仪式,再也无法靠近的圣殿。既使“出於悃忱,施惠本孝,敬天恤灾,其情朴,其用俭的,祭山仪,瑟瑟仪,柴册、再生仪。”也难逃这个法则。所以,研究历史,要注意区分国家礼仪与民间风俗习惯的源流与异同,不能将两者等同。研究钱币更要注意鉴别国家礼仪用钱与民间风俗习惯用钱的异同与差别,不能将国家特种用钱和民俗用钱混为一谈。

过去钱币界,对中国金属古钱币的分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他们臆想的,流通领域见不到的钱币就是不流通的钱币,就是不能流通的钱币,就是民俗钱币思想的指导下,把中国金属古钱币中,最明显的流通币划为一类,其它的古钱币一股脑儿全划到了不流通钱(曾称为,厌胜钱、花钱、玩钱、民俗钱等名号)的麾下。他们不分辨,或着不会分辨哪些钱是特种钱,或是民俗钱,不论工艺,不论材质,不论形制,不问用途,不问使用方法,一言以敝之曰:不流通币,即民俗钱。

这些做法给钱币界带来了极大祸害,使钱币理论千创百孔,再也难以自圆其说;使年轻的钱币爱好者在错误的不流通理论蒙蔽下,面对特种钱币茫然不知所措,弄不懂这些“民俗钱”为什么制作的比国币还精还美?异致了钱币市场价格的大混乱,搞得特种钱币的大名誉品竟卖不过流通币的中档钱。拍卖场上的钱格颠到,特普钱混淆,造成了古钱币鉴定界,常期被一些不学无术,指鹿为马,无理搅三分的钱贩子把持的局面。

因为无视特种钱币的存在,故钱币界常期无人研究发掘中国古钱币中,这些最精采、最具艺术魅力、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铸钱迷人风貌的、特种用途钱币,更无人对它们进行分类,使特种钱币始终处于混沌的未开发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钱币界的一大失误。笔者近些年因退休无事,专心对各朝的特种钱,上至先秦刀布圜下至当代的特种用途钱币,都进行了拉网式地研究,友现其中属辽代特种钱币,品种最多,数量最大,质量最高,工艺最精,币材最考究,设计最开放,制作最大胆。因辽代特种钱最能代表中国金属古钱币特种钱的铸制水平,笔者曾试着对辽代特种钱进行了分类,现将我的分类展示给大家请朋友们补充修正。

一、按材质分。有金、金铜合金、鎏金、瑜石;银、鎏银、银铜合金、丹铜、原铜、青铜、白铜,锡。

二、按形制分。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当百、当千、当万、特大、超大。

三、按工艺分。有手雕、有铸造;有阴刻、有浮雕;有缕空、有实体;有立体、有平铸。

四、按钱文书体分。有汉字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有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的隶书、楷书、篆书、胡书。

五、按用途用分。有纪念流通钱,祭祀纪年钱,皇帝巡狩赏赐贴补生活钱,改国号纪念国号钱,新皇登基改元纪念钱国号年号一体钱,励志宣教钱,捺钵纪念币,外交聘享钱,敕封加官钱,恩赏功臣钱,祭天地褅祭钱,祭祀祈祝钱,祭太祖告庙钱,射鬼箭仪钱,柴册仪钱,再生仪钱,皇子洗三钱,太后帝后万寿钱,御用玩赏钱,宫廷内用钱,年节庆祝钱,节庆赏赐钱。钱库镇库钱,银库镇库钱,钱库计数钱,雕祖钱,钱监铸母钱、铁母钱、锡母钱。

以上试分可见辽代特种钱币何等辉煌,等级之高,品味之高,价值之高,民俗钱一语,如何包容得了?各朝各代特种钱虽没有辽代丰富,但也都有自己的特色。看来,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增加特种钱一类,是科学分类法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是钱币学本身的要求。相信经过全国泉友的合力推动,科学的、符合古代金属古钱币实际的、缜密的,新的中国金属古钱币分类,必将水到渠成,顺利诞生。

泉痴山人2012/3/5于京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