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观摩全省优质课大赛之后 偶然的机会,我有时间参加了全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的观摩活动。几天时间听了来自全省近四十位选手风采各异的课例,受益匪浅。不过,回过头来再次在大脑中回放近四十节不同形式的课例,也引发了自己对具体的一节课如何教和什么样的课堪称优质课问题的思考,现就具体的课堂教学涉及的环节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设计导语 如果把一节课比作一篇文章,那么导语应该算是文章的开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一堂课而言,导语设计的恰当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节课开展的进程,也同样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知道,导语不是一般的课堂语言,而是经过加工锤炼后形成的艺术性语言。这种语言不是一种信手拈来的一般性用语,而是立足文本,并能够和整个教学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相融合的生成性的语言,除了具有即时性特点,还带有浓烈的情绪化色彩。基于此,设计一堂课的导语时,我们必须要兼顾学生、教材内容和环境三个方面,并处理好三者的关系。但是,几天课听下来,很多老师对导语的处理往往忽略了上面的问题。有的老师可能是为了展示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气,上课铃响过,立即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以自我陶醉的神情流利地背诵一段文辞优美的抒情性文字。仔细品味,发现这些文字似乎与所上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关联,至于和当时的教学情境是否搭配可想而知;有的老师则采取直奔主题的方式,铃声响过后,就亟不可待的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作为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导语设计应该实用,并能够很好的服务于一节课,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只有在保证这个的前提下,我们才可以去创新,但是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否则,会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知道,就导语本身而言,很多是采用有限的文字隐含丰富的意蕴,而这种文字上的“空白”是需要师生去探究和发现的。这就要求开课之初教师能够用富有磁性的话语激发学生探秘的兴趣。如有的老师则以审美理论、教育理论为依据,紧扣文本空白,在教授纪伯伦的《奴性》一文时,开口就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咋一听,作者引用纪伯伦的名言,引经据典,有厚度,但是如果把它与《奴性》一文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两者好像没有多大的联系,再说,用这样恢弘的开场白,学生可能也无法完全理解,这样对教学的开展也难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一节课导语的设计与呈现,扣住教学内容是前提,符合教学情境是要求,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在此前提下我们可以引经据典、可以唯美。 二、关于文本朗读 叶圣陶先生说:“学习语文,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必须在眼与而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也就是说,作为“声情并茂”的语言文字性学科,语文的学习除了看和听,我们还要朗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静态的字词句化成动态的有生命的存在,这样才能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思想、把握情感。朗读可以让读者与作者耳与心谋,把隐于文本字里行间的意义,情感唤醒、唤活,“与作者心灵感通”。语文犹如音乐,只不过组成优美旋律的不是音符,而是饱含生命的汉字。所以,面对所授的文章,我们不可能以默哀似的表情对待它,应该眼口耳并用,用有声的语言去激活沉睡的文字,把静态的符号幻化成一串串跳动的精灵,这样才能把文本所含的意蕴真正的彰显出来。当然,对于不同的文本,我们不可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朗读方式进行。文体不同,朗读各异:从方式看,可以是个别朗读,也可以是分组朗读,可以是男女分开朗读,可以是集体朗读,也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以是师生对话朗读;从对文本的处理方式看,可以是整篇朗读,可以是选择段落的朗读。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其出发点都是朗读者个体或群体直观感性的与文本进行对话,直观而切近的去感受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与作者进行一次心灵上的浅层对话。几天课听下来,老师们在处理文本朗读的问题时,有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的,也有不尽如人意者。如有老师在教学《谈中国诗》一文时,尽管是一篇文化随笔,从比较学的角度把中国诗和西洋诗进行比较,以此来批判本位文化的思想,理性大于感性。对这样的文章朗读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有老师却别具匠心的采用了师生对读的方式,对文本进行巧妙的处理。我们知道,作为文化大师钱钟书先生的一篇文化随笔,《谈中国诗》的一大特点是引用大量的古诗文作为文章说理的基点,而授课老师就是抓住这个特点,采取老师读文本内容,学生朗读引文的方式进行师生对话,了解了内容、认识了作用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但是与之相反的,有的老师对于那些本来可以作为很好朗读材料的文本,如《滕王阁序》《葡萄月令》《合欢树》等,则采取直奔文本,提列几个问题,然后进行研讨交流,在教师亦步亦趋的引导下,得出预设的答案。完成这些目标后,接下来就是引申拓展的环节。至于拓展的内容,乍一看与文本似有联系,可仔细分析才发现,其仅仅是与文本沾边,形似,至于神通根本无法实现。有一个很好的剧本,又有一群具有表演天赋的演员,原本可以上演一场上佳的舞台剧,但是因为没有利用好,结果这场戏死气沉沉,观众也恹恹欲睡。 语文是一曲历久弥香的音乐,是百唱不厌的老歌,它有热烈浪漫的楚辞情调、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风味、有“或慷慨多气,或玄淡幽远,或清新明丽”魏晋南北朝五言古诗格调、姹紫嫣红、气象万千的唐风、“情深、境狭、意婉、色艳”宋韵,还有“自然、质朴、生动、尖新”元曲。所以,面对不同的文本我们只有动起来,或激越,或舒缓;或欢快,或低沉;或喜悦,或凄凉的进行朗读,才能真正的品味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情韵。 三、关于文本解读 语文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解读文字、品味思情、赏析技法。看似简单的三个环节,但内容涉及是多方面的。就文本本身来说,体裁是多样的。从历史的层面看,有白话文和文言文;从文学样式看,有散文、诗歌、小说和戏剧;从表达方式看,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题材看,有文学类文本,有实用类文本,还有写作教学(当然,这里的分类是有交叉重合的地方)。不同类型的文本,有各自的特点,我们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法,但亦无法”,面对不同的文本,我们只能因文而异,结合教学实情,联系学生的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然,就一篇文章而言,其内蕴是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是多元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贪多不得,如果我们追求全面,往往会对每一个问题浮光掠影,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掌握产生夹生饭的现象。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筋络隐藏在文字的背后,抓住了筋络,也就抓住了关键,提纲就可以挈领。所以,在解读文本、设计问题时,切不可求全责备,抓住细节,“于细微处见真淳”,提炼几个关键性问题,紧扣文本,师生多角度、多元化的深度解读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如《苏武传》的教学,有的老师从内容的层面设计了两个问题:卫律和李陵劝降时苏武表现出什么样的气节?“求死”和“求生”心理的表现体现出苏武什么样的气节?整节课师生抓住“气节”进行多角度的挖掘。有点拨,有讨论,有交流,课堂有动有静;有热烈,有平和;在有张有弛的节奏中完成了一节课。一篇经典的长篇文言大作,就其涉及的思想和内容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一篇历史人物传记,文章的核心就是体现人物的“气节”。老师抓住它也就是抓住了文本的精髓,而学生理解了它,也就是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了中心其他枝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长文如此,短篇文章也是同样。作为经典的哲理散文诗《奴性》,纪伯伦用理性的思维,凝重的语言,阐发了对人性中的奴性的深沉思考和剖析。从文本语言的特质来看,因为是一种理性的思辨,没有生动活泼的画面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所以学生对这样的文章兴趣不大,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有的老师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教学中独辟蹊径,设计了“当下人们如何活着-怎样活着-该如何活着”三个问题,把问题和生活链接,把文本与人生对接,联系社会生活,关注世态人生进行分析。语文找准了文本与生活的对接点,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样对教学流程的推进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不论是长文还是短文,在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对文本的内容进行取舍,有舍才会有得。如果求全,往往只能宽泛而无深得;同时对不同的文体,在设计教学问题、解读文本时应该区别对待。只有对准文本、学生、教师和编者聚焦的点,教学的画面才能清晰,呈现的画面才会完美。 四、关于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上内容的梳理和总结,是把零散细碎的知识条理化的过程。不过,课堂总结不是简单的把所授的内容进行重复,而是立足文本,结合所授内容进行信息归纳与整合。作为一节完整的课,课堂小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把对文本微观的认识上升到宏观认识的层面。教师可以在总结的过程中强调重要的内容,可以把课堂上疏漏的知识信息适时的补上,同时在总结的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指导。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一节课的一个组成环节,课堂小结应该是为本堂课服务的,所以它必须与课堂情境相协调,总结的内容要与所授的内容相统一,且有内在的联系,切不可为了总结而总结,为了求新而求新,否则会弄巧成拙,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回顾几天的课,每一位老师都意识到课堂小结的重要性,所以都在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后对教学进行了总结。但是,在具体操作时却良莠不齐。有的老师把这一环节视作自己展示文学才华的机会,所以上来就来一段优美而抒情且辞藻华丽的文字,撇开文本,如同一篇佳作,但是与文本内容对接时,只能是三九天穿凉鞋了;有的老师在总结时仅是对所上内容进行复制;有的则是选择与文本内容关联不大的材料通过多媒体,像放电影一样进行呈现,形式多样,但效果不佳。既然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对所授内容进行轮廓式的梳理是必要的,在此前提下能够立足文本进行适度的延伸,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是可以的。当然,对于这一环节的处理,除了是老师唱主角,也可以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尝试,这样也许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当然,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流程,我们除了要关注以上几个问题外,我们还要思考如何安排作业,如何设计板书的问题。虽然一堂课可以视作一场戏。但不是纯粹用来娱乐的东西。如果是单纯的娱乐,一节课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毕竟它要承载更多的内容。所以,当该进行的流程完成后,接下来就要认真的设计与本节课内容有内在联系的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来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过,就作业的形式而言,其应该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完全巩固课本的内容,可以是联系课本的适度延伸,也可以是广义性的布置学生课外的阅读与文本相关联的作家的作品,以此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至于板书,虽然在电化教学手段盛行的时代有过时之嫌,但是,就一节成功的课例来说,适度板书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好的板书是对所上内容精华的提炼,是师生用以洞悉文本内容的一个纲领,通过它我们可以掌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板书对整堂课所起的只是提纲挈领的作用。正是这样就要求在设计板书时只能是简练的,并能够反映授课内容的东西,切不可面面俱到,否则的话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对《奴性》的教学,老师在设计板书时,就是简单的四个词: 奴性 自由 人 人 左边一个大写的“奴性”,一个小小的“人”;右边一个大大的“人”和一个“自由”。通过这不难看出,几千年来因为奴性的存在和役使,人类是何等的渺小,而随着人性的解放、自由的到来,这样人类才变得强大,才能写出大大的“人”字。回归原文,理解内容可以看出,纪伯伦通过千字的散文诗所要表达的主旨,也就是这个意思,言简意赅的文字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精练而有深意;同样在教学《苏武传》的时候,设计的板书是: 气节 (卫律)利逼-不屈——苏武——不移-情理(李陵) 不动 一篇长长的历史传记散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通过上面的板书准确的反映了出来。当然,与成功的例子相对的是不成功。有的老师在设计板书要么追求全面而繁琐,要么设计出来的板书与授课内容关联不大,要么是用PPT代替板书,一节课下来,板书一片空白。 总之,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到底该如何教真的要认真的思考。新课改之风盛行大江南北,各种教学流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改革创新是主流,但是回归到语文课堂这个前沿,我们在追求形式创新的同时,内容还真的需要点真材实料。不错,有些传统的东西已经落后于时代,我们不应该抱残守缺;而对于其中优秀的东西我们还得遵循和继承发扬。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教材和编者在三维目标的规范下相互交流碰撞而生成的一种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四者关系是否融洽,配合是否默契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不过,作为比赛型课堂,教师的秀课和做课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教师要在有限的时空中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以博得评委的好感,但是如果一味的为了展示自我而忽视了服务的对象,忽略课堂教学的本质,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了。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学科,语文教学需要精妙的导语、精当的问题设计、精彩的朗读、精准的总结和精练的板书,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不会走样,不至于变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