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国陶都“石湾”

 xlz66 2013-01-05

南国陶都“石湾”

文化历史 彭文鸿 发布于 2008-6-15 21:06:00

                                                地名的由来

石湾地处广东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古镇,现属佛山禅城区管辖,位于东平河畔。早在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皇宫一妃子私逃至今广东南雄珠玑港。皇上震怒,下诏缉捕,同村村民怕受株连,纷纷举家南迁。其中有何梁罗诸姓,乘木排沿江漂流而下,沿途风餐露宿,几经波折。的逐许愿,木排在那里搁浅,就在那里上岸。木排行至今东平河畔遇石搁浅,众人登岸定居,与当地人一起务陶。因遇石而湾,故石湾因此而得名,始为石湾。民间《遇石而湾歌》…石湾起名说旧因,宋代南淳可问根。妃子逃奔从贾去,珠玑巷里隐私闻。事发朝廷追缉紧,为存生命怕株焚。南雄风雨如催命,结筏群黎寅夜奔。沿江水冷湾又湾,顺流逆流山过山。遇石而湾到此地,此地从此叫石湾。

传说随众而来中有位聪颖之故娘一陶女,她习陶学艺,心灵手巧、塑制珍陶、精调釉彩,承良师之才艺,集巧匠之神工。众人的到来,使中原文化与当地陶艺交织,使陶业有了大的发展,为石湾成为南国陶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陶女也是众陶工理想的化身,现石湾公园有一尊陶女塑像,据说是世界上最高的陶塑作品,她婷婷玉立,怀抱陶罐,手托风火球,她的形象以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记忆中。可惜陶女塑像要为即将动土兴建的陶师庙让位,不知这尊陶女塑像的命运归所将会怎样? “石湾”陶瓷史迹①

石湾有五千年的制陶史,素有“南国陶都”之称,在今石湾镇河宕乡,有一规模较大的贝丘遗址。1977年冬至1978年春,省市有关考古工作者联合进行挖掘,在10000平方米的面积内挖掘了750平方米,清理了77座原始社会墓葬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量的贝壳和软陶、硬陶的陶片等物。据考古学家用碳14测定,遗址距今4900一5000年;用树轮断代法推定,则为5000一5700年。可见5000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原始渔农部落已经开始制陶业。从遗下的大量石器、骨器、网坠、纺轮和陶器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手工业己有相当高的水平。

建国后,文物考古部门在澜石鼓颡岗发现了批战国时期的瓮棺和米字纹、方格纹硬陶片,其火候比河宕贝丘遗址的原始陶片为高,石湾制陶技术己有明显进步。

以后,陆续在澜石、石湾发掘和清理了一批汉墓,出土了了一批陶器,如壶、罐、陶屋、陶船、陶俑及制动物等。这不仅反映了汉代及汉代以后石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就,还展示了石湾石湾制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唐初,石湾制陶手工业己经形成,陶器己开始作为商品交易。唐末,石湾通过广州出口东南亚等地。1957年和1962年先后在石湾和南海小塘奇石发现了唐宋窑址,从大量的陶瓷碎片来看, 器有碗碟盏壶杯罐盆等日用陶器和冥器陶坛,三足香炉等。唐代釉色以青釉为主,酱釉次之;宋代主要有黑釉、酱黄釉、酱褐釉、青釉和白釉五种。唐代石湾窑是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的馒头窑。到宋代、广泛使用斜坡式的龙窑。唐宋时期是石湾窑的成长期,产品仍以粗陶为主。

元末明初是我国陶瓷业高度发展繁荣时期,烧造陶瓷工艺技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当时除景德镇、德化、龙泉等著名民窑外、石湾窑也是其中之一。明嘉靖年间“石湾之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当时出现了产品专业化分工,产生了行会组织, 明代嘉靖(1522一1566)石湾开始设立陶业行会,行会“内有厘定行例,以杜绝内部争吵,外而树立团体,以杜绝外界之滥入”。最初分八行,至清代全盛时,发展为二十多行。行会以产品类别划分,每个行会都冠以行名,如缸行名“陶明”,茶煲行名“陶庆”,花盆行名“陶艺”等。比较大的行会有大盆、横耳(粥煲、花盆、白釉各类白釉的瓶器)黑器(各类黑色釉的瓶盅)、边钵(饭煲)、埕、钵等等,还有陶釉、砌窑、落货等行会。嘉靖七年(1528)年建成了祀奉虞帝的陶师庙,标志石湾陶业的兴旺。

清代是石湾陶业的全盛时期,共有陶窑107座,容纳男女工人6万多。鸦片战争后,国内政治腐败,加上帝国外强入侵, 石湾陶瓷业日趋衰落,到了1936年, 石湾陶瓷销量大减,几乎都是“有产无销”。

1938年10月25日,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石湾,陶瓷业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生产作坊只剩下十多间,二条龙窑。至1945年,石湾陶窑有四分之三被破坏,仅保存17座,其中只有7座尚能生产,从业人员也减至不足千人。

建国后, 石湾镇总人口8900人,陶户约300家,从业人员2800人,陶瓷工业总产值133.62万元,总产值1000万件。

石湾陶瓷业经过建国初期的恢复,社会主义的建设的坚辛历程,使古老的石湾出现崭新的面貌。现今石湾,各种陶瓷品类繁多,有建筑瓷砖、卫生洁具、日用陶瓷、工业陶瓷、园林琉璃陶瓷、美术陶瓷、特种陶瓷等各类产品,成为我国大型的综合性陶瓷产区。石湾窑在历史上属于民窑末曾受官方重视,连文史著述也大多散见于书刊。较有影响力的为民国年间粱照葵的《石湾陶器考》、《石湾六景记》,李景康的《石湾陶业考》,明代民谣“石湾瓦,甲天下”刊入清初朱彝尊编的《明诗综》里。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石湾陶业有多次记述“南海之石湾善陶,凡广州瓦器皆出湾”;“石湾多陶业,陶者亦必候其工而求之,其尊奉之一如冶,故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海外之国”。

1962年1月8日,郭沫若重游石湾,挥毫写下;“陶瓷尊独创,何用仿元钧。艺与道俱进,品随岁更新。求精培国粹,服务为人民,天地凭开拓,钻研要认真”。50年代诗人肖三到访石湾美术陶瓷厂,题诗一首;“喜看佛山访不平凡。巧夺天工凭妙手,石湾该是美陶湾。”

石湾烧陶的窑炉,在唐以前称为“馒头窑”,以后又改用龙窑龙窑一般依坡而建,令火顺势而上升,因状如巨龙,故名龙窑。明正德年间(1506一1521)的南风古灶,是在原有龙窑窑址上重建的,一直延用至今,是石湾陶瓷生产技术进步的一个里程碑。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石湾出现了各种窑炉,五十年代有倒焰窑、轮窑;60年代有多窿窑、方窑、烤花窑、隧道窑;80年代后有步进式电窑、梭式窑、辊道窑;2000年后,轨道电窑(0.3一1)立方体积的电窑,特别受中青年陶艺家的青莱。时下共有这类电窑占个人工作室窑炉总数的百分之五十,末来还有增长趋势。

                石湾陶塑独特风格的形成

美术陶瓷是打造佛山文化名城一张名片,也是石湾陶瓷最具特色和魅力一大品类,人们爱称为“石湾公仔”。有人物、动物、微塑瓦脊丶器皿五大糸列。其中陶塑人物是众玩家藏者最热衷的藏品,也最具升值潜力。

从石湾镇附近出土的汉墓中,己有石湾陶塑的雏形,到唐代艺术手法较为粗率简单,未能形成自已的风格,到了宋代从出土的捏塑动物来看,属信手捏成,毫不经意,但也生动有趣,有一定的创意。这种“土”味和“野”味,与后来的石湾陶塑艺术一脉相承,关系极大。

石湾陶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在明代开始形成的。当时苏可松、是明代万历期间石湾著名的陶塑名家,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十分重视学习和继承古代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擅长器皿创作。善于仿制宋代钧窑颜色釉,尤其是对翠毛釉的运用有独到的功夫。底款识;“仿商贯耳壶、可松制”。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病理学家教授施钦仁搏士的藏品《仿舒窑罗汉》是可松极少的一件人物作品,此作品塑法古拙,衣纹的线条柔劲、简炼、不刻意求工,但求神情毕肖。其塑法技巧所体现出来的风格,对后来石湾陶塑艺术的发展影响极大,成后代艺人仿效的师表。除可松外,明代的陶塑名家还有祖唐居、杨升、杨名、升名、陈粤彩等,现石湾博物馆藏有以上名家的珍品。

明代石湾陶塑在器物创作方面取得高度成就,但在人物及动物方面的佳作却极为少见。如收藏家高峰先生收藏的《仿舒窑布袋佛》、胡锦超先生收藏的《古葱白釉布袋佛》作品形容高古、手法简练,似是随意施为,实是藏巧于拙,大胆泼辣,十分夸张,民间土味甚浓。这类作品代表了石湾早期传统艺术手法,是早期意塑的代表。明末清初,这种用极夸张而洗练的手法造型,着重表现对象的神似,以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的意塑手法,在当时极为兴盛,并已渐具完整的独立体系。到了清末,黄炳弟子陈祖(绰号“大难祖”,把意塑一派的发展推向高峰。但在当时却不为人知,不受重视’长期被视为“粗货”,故石湾陶塑艺坛的主导地位渐为细致写实的工塑这一派所替代,成为石湾陶塑艺术的主流。

工塑是石湾另一类风格陶塑艺术。其主要技法为雕塑,即用木枇工具精雕细刻而成型的。这种塑法虽然是在捏塑基础上演变而成,但却有别于上述三种塑法而风格独具。它善于表现温文尔雅的文人雅士,温柔、美丽的仕女一类题材,善于细致深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和微妙变化,注重外形比例的准确、生动,来突出人物的特定的神态和性格,自黄炳开始创立这种工塑流派,清中期以后,石湾陶坛用这种手法者最多。黄炳吸收了意塑手法优点,摒弃了它不成熟的地方,注重细致刻划表现对象。由于他有极为熟练的雕塑技巧和写实功夫,故其作品无不形神毕肖。他精制的鸟兽和人物,特别是鸭、猫、猴等动物更是栩栩如生。黄炳是个国画家,所以他与其少叔黄古珍一起,吸取了国画翎毛的画法,创造了石湾陶塑胎毛的新技法,此技没一直应用至今,这对石湾陶塑的发展和继承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徒弟陈渭岩继承和发展了他的工塑风格,吸收许多名地名窑的造形与釉色特点博采众长。并曾偕徒潘玉书到景德镇交流技艺,吸收景德镇瓷塑技法的优点,并用瓷土塑制了一批作品,融汇贯通两地的技法特点,另立新意。石湾陶瓷博物馆藏《贾宝玉》就是他不可多得的杰出作品。他的艺徙把工塑发展到最高峰,形成其独立的完整体系。他的杰出贡献在于把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并用于实践。潘玉书塑女像时,最善于在眉眼、嘴角、唇边表现出微妙的变化。他还善于吸收我国古代各类雕塑艺术中衣褶的变化处理,使石湾陶塑人物衣纹起伏聚散更富有规律,更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性格,更富有动感,从而使石湾的现实主义`工塑流派成为当时的主流,一直影响至今。

潘玉书之后还有其弟潘铁逵、区大记、刘佐朝、廖松、粱醉石、温颂龄、霍津、廖琨培、霍元厚、林棠煜、区乾、刘传等无数艺术家,他们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丰富和发展了石湾陶塑艺术, 使石湾陶塑艺术发展到那时期的最高峰。

总体来说,石湾陶塑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循环渐进的,在追求表现上,由简到繁,由粗犷豪放趋向精雕细刻,由概括到写实;在技法上,由古拙、生硬、平直转化为圆润、洗练、细致精妙。逐渐突破了各种规条的朿缚,使,石湾陶塑艺术走向了“艺术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的更为广阔的道路。

                                                              于佛山石湾东平河畔彭文鸿陶艺工作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