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石敢当”的传说

 和风之旭 2013-01-06

过去,哪家大门儿如果对着桥梁、路口,常要在门头里儿立一个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字样的小石人儿或小石碑,用以驱妖避邪。这个习俗是怎么兴起来的呢? 

相传,唐王李世民手下曾有一个名叫“石敢”的卫士。这个卫士,出身于泰山脚下的一个石匠家庭,他力大过人,武艺超群。平日善使一对铁锤,打起仗来,所向无敌,因此很受李世民赏识。 

有一回,李世民与隋兵对垒。这天擦黑儿的时候,李世民带了石敢等几名卫士出去察看地形,结果中了隋兵的埋伏。一阵乱箭射过来,五个卫兵倒下去了四个。石敢见势不妙,大喊一声,挺身而出,挥动双锤,拨打雕翎,掩护唐王边打边撤,最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保护唐王逃回了军营。事后,李世民奖赏石敢,对他说:“石敢哪石敢,今天多亏你保驾,否则孤王的性命就难保了。古时候,有个勇士,也姓石,但名字比你多一个字,叫‘石敢当’。我看你打仗也敢冲敢挡,以后干脆也叫‘石敢当’得了。”打这以后,石敢就改名“石敢当”,继续给唐王当护卫。 

后来,唐王率兵攻打王世充,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也没见出输赢。最后,王世充提出谈判,唐王答应了,唐王带了石敢当前去赴会。酒席宴上,趁大家没在意,王世充手下的一个随从,突然向石敢当发来一支袖箭,石敢当眼尖手快,一伸筷子,“嘈”地一下,把这袖箭夹住了。可是,还没等他还手,那人又发一支袖箭,向李世民射去,石敢当叫声“不好!”急忙挺身去挡,结果那箭正中石敢当左肩。石敢当大怒,抄起铁锤。乒乒乓乓,一阵猛打,直把王世充手下那班儿随从打得连滚带爬。最后,他终于掩护唐王杀回了自家军营。 

唐王没事儿了,可石敢当却不行了。原来,王世充手下那随从发的是一支毒箭,石敢当中箭以后,又拼杀了半天,这会儿毒性发作,没救了。 

石敢当死后,李世民抱尸大哭,将他追封为将军,并发誓为他报仇。不久,唐朝军队终于打败了王世充。 

天下安定以后,李世民没忘石敢当的功劳。为了纪念他,唐王特意颁旨,号令天下:凡大门面对桥梁、路口的人家,门首都要竖立石将军石像,以供瞻仰。为使这个号令广泛实行,唐王还让人编排了一个说法,说立石敢当像可以驱妖避邪。于是,天下很快便兴起了立石敢当石像的习俗。后来,有人嫌刻石像麻烦,便立一块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代替。因为石敢当是泰山脚下的人,所以有人又在石像或石碑上加刻“泰山”二字。这个习俗,现在好些地方还有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