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病奇治 朱进忠(2)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一)经前失音 178
(二)经前气短 178
(三)孕期失音 179
二、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血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79
(一)孕期吐衄 179
(二)产后眼衄 179
三、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津液的关系 180
(一)经期小腹堕胀二便不利 180
(二)经期浮肿 180
(三)经期烦渴 180
第三节  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81
一、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81
(一)经行咳嗽 181
(二)经前哮喘 181
(三)产后咳嗽 182
(四)产后咳喘 182
(五)产后短气浮肿 182
二、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心的关系治验实例 183
(一)经期失眠 183
(二)经行心悸 183
(三)产后失眠 184
(四)产后心悸 184
(五)人工流产后烦躁失眠 185
(六)剖腹产后失眠 185
三、妇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85
(一)产后遗尿 185
(二)腰痛 186
(三)产后足跟疼痛 187
(四)经期尿痛 187
四、妇科疑难疾病与肝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187
(一)经期泄泻 187
(二)经行便秘 187
(三)经期呕吐 188
(四)剖腹产后食欲不振 188
(五)流产后食欲不振 188
第三章  外科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189
第一节  外科疑难疾病与肝之所主及治验实例 189
一、肝为将军之官 189
(一)疣 189
(二)☆痞瘤(peilei)(中医的荨麻疹) 189
(三)白癜风 190
二、肝主筋 190
(一)骨质增生,颈,臂、腰,腿疼痛 190
(二)下肢静脉曲张,浮肿疼痛 191
(三)右乳下静脉肿痛 191
(四)筋聚 191
(五)尿道口血泡 192
三、肝主风 192
(一)痒凤 192
(二)头癣 193
(三)痤 193
(四)手掌干裂脱皮而痒 194
(五)足蹠部湿烂,奇痒难忍 194
(六)手掌脱皮,全身奇痒,遍身血痕 195
(七)全身奇痒,到处是血性抓痕 195
(八)湿疹久久不愈 196
(九)全身牛皮癣,脱屑盈碗 196
四、肝主两胁,少腹 197
(一)肝脏肿大,持续高热 197
(二)乳痈 197
(三)男子乳房肿大 198
(四)慢性阑尾灸 198
五、肝主疏泄 198
(一)颈部肿瘤 198
(二)痰核瘰疬 199
(三)脱疽 199
第二节  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00
一、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心的关系洽验的实例 200
(一)火疖 200
(二)痈毒内陷 200
二、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脾的关系治验实例 201
(一)肠梗阻 201
(二)盆腔脓肿,阴道膀胱瘘,慢性胰腺炎 202
(三)☆痞痦(peilei)(中医的荨麻疹) 203
(四)慢性湿疹 203
三、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04
(一)头发早白 204
(二)须发眉毛全部脱落,久久不愈 204
(三)腰痛 204
四、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05
(一)急性阑尾灸 205
(二)胸壁结核,流清水浓 205
(三)带状疱疹 206
五、外科疑难疾病与肝和大肠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06
第四章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207
第一节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之所主及治验实例 207
一、肝为将军之官 207
(一)喷嚏,鼻痒,流清涕,时作时止 207
(二)眼珠、眼睑遇风(或花香,或尘埃)则痒 207
二、肝主风 207
(一)耳咽疼痛,听力下降 207
(二)眼痛,目翳,羞明 207
(三)耳聋,耳痒 208
(四)暴发性耳聋 208
(五)眩晕减轻之后,耳聋耳鸣久久不愈 208
(六)下颌关节疼痛,耳痛 209
三、肝主目 209
(一)小儿疳眼 209
(二)暴盲,头痛 210
(三)青风内障,头痛眼痛,恶心呕吐 210
(四)产后眼珠疼痛数年不止 210
(五)暴盲,目赤 211
(六)脑炎后失明 211
四、肝主疏泄 211
(一)牙痛、头痛 211
(二)耳聋,失语 212
第二节  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12
一、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肺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12
(一)鼻病 212
(二)咽喉病 214
(三)耳病 214
二、耳眼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心酌关系及治验实例 215
(一)耳病 215
(二)眼病 216
(三)舌病 216
三、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脾胃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17
(一)眼病 217
(二)唇病 217
(三)牙龈病 218
四、眼耳口鼻疑难疾病与肝和肾的关系及治验实例 219
(一)眼病 219
(二)耳病 221
(三)牙病 221
第五章  儿科疑难疾病从肝论治实例 222
1.高热不退 222
2.惊、哭常作不止 222



前言
翻开中国医药学的数千年历史可以发现,每一个卓有成就的医学家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例如:张仲景是处在东汉末年伤寒流行而没有什么有效治疗方法的时代,李东垣是处在宋金内伤杂病大量出现而又没有什么有效治疗方法的时代,前者在《素问,热论篇》的启发下提出了六经辨证学说,后者在天人相应、取类比象学说的启发下提出了脾胃升降学说,分别解决了当时存在的大量疑难问题。
笔者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遇见一些久治不愈和前人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疾病。这些疾病既有中医、西医所谓非常多见,乍看起来似容易治愈,而却长期不愈的疾病,又有中医、西医所谓罕见,而又缺乏有效治疗方法,或者症状繁多,或者症状缺少而难以确定病因病机的疾病。它们或者辗转于中医之间数月,或者辗转于西医之间数年,经久不愈;甚至日趋严重而死亡,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的人不能不引起深思:为什么我们医务工作者认为非常常见的、多发的疾病竟一个一个的变成了久治不愈的疑难病?为什么我们这些医务工作者不能找出疑难疾病的治疗规律?为此,笔者在临床之余对天人相应、取类比象,以及对其它的中医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发现《素问》所说的“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的涵义,绝不仅仅是如一些注家所说的是一个调节精神神志的器官,而是还有如将军样的抵御外邪功能和生化气血、宣通脏腑气机、调理三焦水道、调和营卫表里、促进脾胃运化的作用。
通过对肝脏功能的再认识,便产生了一种想法,能不能通过治疗肝胆来达到治疗众多的疑难疾病呢?于是在临床中对很多久治不愈的疾病进行了从肝论治的探讨,经过十几年的临床研究,不但很多内科疾病应用这一观点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且其它科疾病也取得了可喜的疗效,于是根据这一观点写成了一篇长文,名《肝脏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在山西省的很多市县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不断的征求了很多临床医务工作者的意见,其后又通过十几年的反复修改,才形成了这一书籍,但是,它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医家去检验、去纠正、去增补。
作者
1989年6月6日于山西省中医研究所


特别说明:文中的☆是打不出来的字,●是原稿看不清楚。

上篇   疑难疾病证治概述

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久治不愈和前人缺乏恰当治疗方法的疾病,即本书所说的疑难疾病,这些疾病,既有中医、西医认为非常多见,乍看起来又比较容易治愈,甚或不治自愈的疾病,又有中医、西医都认为较少见,前人缺少特效疗法,或虽然临床非常多见,但无有效治疗方法,或症状极其繁杂,或症状极其缺少,而又难于确定病名、病因、病位、病性的疾病。在这些众多的常见疾病中,既有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又有妇科、眼科、皮科、外科、五官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这些疾病虽然比较多见,可偏偏存在的问题也最多,有的患者竟辗转于中,西医之间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而始终不效,或虽暂时有效而却长期缠绵于病榻之上,有的甚至转化为更加严重的疾病而死亡。在少见或虽然比较多见,但缺少恰当治疗方法的疾病中,既有内科的少见病、不治病,又有妇科、眼科、皮科、外科、儿科、五官科的少见病、不治病,这些疾病有的辗转于中、西医之间数月,数年,而均说没有好的治疗方法,有的仅仅给些安慰剂,有的给一些剧毒药而使患者丧命于毒药之下。在症状非常繁杂或症状非常少见的疾病中,有的因为目前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而无法确定诊断,有的则因过多或过少的症状叙述而难于按照目前通用的一些辨证方法去辨证论治。对于这些常见或少见疾病中的疑难问题,应该采用什么办法治疗呢,其中有哪些普遍的规律可以遵循呢?经过数十年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发现肝在疑难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治疗疑难疾病时只要抓住肝这个重要环节,常常可以使久治不愈的病例迅速获得转机,甚至可以步入到彻底痊愈的坦途。
第一章  疑难疾病从肝沦治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肝在人体的重要性
肝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脏腑,古代医家称其为五脏的特使,将军之官,其位在脾之下,肾之前,微偏左,其部在两胁,其经起于足大趾,通于巅顶,与少阳胆相表里,而少阳胆为十一脏生化之关键,所以肝在生化气血,协调脏腑经络的功能和抵御外邪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生化气血脏腑,宣通脏腑气机:肝属木,应春阳升发之气,与少阳胆相表里,少阳胆为五脏六腑生化之主宰,所以脏腑气血经络的生化无不依赖于肝,正如李东垣所说,“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若肝气郁滞,或亢,或衰,则诸脏必然受累而出现气血生化失职,发生各种复杂的疾病,正如沈金鳌氏所说:“故一阳发生之气,起于厥阴,而一身上下,其气无所不乘,肝和则生气,发育万物,为诸脏之生化,若衰与亢,则能为诸脏之残贼。”所以,《素问》在大声疾呼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不得相失时,又强调指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二、协调脏腑气机,调理三焦水道:肝与胆相表里,胆之经为足少阳,少阳之气上连于肺,下连于肾,少阳胆气通泰则肾气可升,肺气可降,稍有郁滞,或亢,或衰,则肾气不升,肺气不降,故《灵枢?本输篇》说,“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心为君火,肝为相火,在五行中心属火,肝属木,木火相生,称为母子,故肝气通则心气通,肝气郁则心气结,肝火亢则心火旺,肝气衰则心气虚,正如徐用诚所说,“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此心病先求子肝,清其源也。”三焦与胆同属少阳,少阳与厥阴相表里,厥阴属肝,三焦为上中下水谷之道路,故肝气调和则水谷之道路调达,津液得以敷布,也如沈金鳌所说:“上焦如雾者,状阳明化物之升气也,云中焦如沤,又云如沥者,状化时沃溢之气也,云下焦如渎者,状挤泌流水之象也,古人诚见乎三焦之气化,一皆胃之气化,一皆相火之所成功耳。”所以历代医家在强调气化的时候,无不注重肝的升发,郁结,无不重视因郁而生之疾病,正如林佩琴、朱丹溪等家所指出的:“凡上升之气,自汗而出,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郁,郁则经气逆。”“气血冲和,百病不生,—有怫郁,诸病生焉。”
三、抵抗外邪侵入,和调表里营卫:肝为将军之官,出卫气,以抵抗外邪的侵入,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肝者,将军之官。”《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出中焦,卫出于下焦。”下焦者,肝肾也,所以肝气失调则卫气从之。卫气是一种运行于脉外的气,它的主要功能有三点:—是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三是调节控制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灵枢?本脏篇》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润柔,腠理致密矣。”所以肝气调和则外邪不得侵入,表里得以协调而无疾,反之,则外邪得入,表里失和而发生感冒,身痛,汗出之病。
四、促进脾胃运化,协调脾胃升降:肝主疏泄,肝主升阳,脾胃一主水谷津液之运化,二主升清降浊,三主统摄血液,而其运化、升降、统摄无不依赖肝的疏泄、升清,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难免。”所以肝气郁滞,或清阳失升,或肝木亢盛太过则出现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而产生腹满、胁痛、恶心、泄泻,梗秘等。
五、贮存血液,调节血量:《灵枢?本神篇》说,“肝藏血”,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调节血量的作用,正如王冰所说,“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通过肝的调节,使脏腑、经络、肌肉等的血量达到相对恒定。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循行于脉中,内至脏腑,外达肌肉筋骨皮毛,则可使脏腑、经络、肌肉皮毛得到营养,而其营养运行又靠肝去调节,所以血虚、淤血等疾病多求之于肝。
六、藏魂主怒,调节情态:情志活动虽然主要由心所主导,但由于肝藏魂,主怒,情志活动又主要依赖于气血,肝主疏泄,而藏血,且能宣通三焦气机,故肝气郁结,或亢、或衰,则五脏情志随之而抑郁,或亢、或衰,发生易怒、易惊、易烦等症。
第二节  疑难疾病病因病机与肝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