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胡言胡听

 秀水蓝天 2013-01-08
 ◆ 语隽意永,方是文字心...

◆ 最简单的往往也是最复杂的.所以,易经不易,难经非难...

◆ 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偏能阐释最深刻的人生哲理,最洞察的见解往往蕴含在最寻常的事件中,因此,我们需要敏锐的观察力...

◆ 对任何事物(当然也包括科学本身)过于相信,其实质都是迷信...

◆ 光线只能直射,有光的地方一定有影。所以,任何光明的背后都有阴暗面。除了自身的黑斑,光芒万丈的太阳也有辉耀不到的角落,

光环背后常有无法掩饰的丑陋....

◆ 永远不要为自己找借口!借口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似乎无所不在 。不信你试试,只要肯找,那家伙居然随时随地都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 好习惯是培养出来的,其实很难;坏习惯却是惯出来的。所以很易...

◆ 一个人的优点同时也是其缺点...

◆ 做事一定要秉承自己的天性。勉强做与个性相违背的事,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所以,千万莫入错行,以免落得用终身奋斗去挽救最初不当选择的可悲结局,白白蹉跎掉许多光阴...

◆ 也许,“天上掉馅饼”确有其事。但如果不仅掉了馅饼,而且还直接落进了口中,你还会相信吗?反正俺是不信...

◆ 奇怪,看惯了花花世界的老眼能容下无数的花,却容不下一粒沙子....

◆ 今天才突然明白,原来所谓的大海情怀,就是要有藏污纳垢的胸腹和度量。可人家大海有自我汰洗的功能,而眼睛容不得一粒沙子的我们呢?嗯,就做一条在山涧中日夜奔腾的清澈小溪吧...

◆ 平生一直颇喜欢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因其有广泛的代表性、实用性和参照性,遇到问题,只需简单的套上现成的公式或定律,一切便迎刃而解。但分析与判断一个人就没有固定模式可以照搬咯,这是因为,人具有无限的不确定性。常理并不能用来为所有人的秉性作注脚。比如,你能用常理去解释天才与疯子的行为吗...

一件事,甲人会用A手段处理,尽管情况相同,乙却可能采用B手段。这完全因人而异。

按理说,人对自己还不了解吗。但即便如此,有时连你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会做出什么事来呢。

所以万不要把人简单化,脸谱化...

◆ 家是展情的地方,并非讲理的处所。大多数时候,我们维系家庭靠的是情而非理。所以,千万不要试图在家里讲道理!如果实在想讲,推荐你一个好去处,那就是法院...

◆ 世界美丽与否,并不取决于现实,而只决定于心态。心情阴郁的人是永远也看不到灿烂阳光的...

◆ 翻开中国历史,其实,好长一段时间都是家族斗争史--即所谓的外戚与内亲之间的斗争。这种野蛮争斗,为国人提供了足够的消极营养和参照,甚或已被作为传统而继承了下来。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窝里斗”。“窝里斗”的特点之一就是把铲除思想等同于消灭肉体。这于今于古都是一种悲哀,它的残酷与我们的数千年文明格格不入,因此,必须将其彻底批臭、完全打倒...

◆ 国人缺乏应有的绅士风度,一点都容不得相反声音。不仅怕外国人说,而且还怕自己人言,这实在是心虚的表现啊。一个强大的人或民族怎么会在乎几个苍蝇起哄呢....

◆ 国人喜欢造神,无论什么都期望有神佑,诸如灶神、门神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起初还只是对其顶礼膜拜,接着就有奇怪发生,我们居然会被自己造的神所吓倒...

◆ 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一直都在固执地重复着一个看似正确的做法。即:以发现孩子的错误或短处作为家长或教师的责任甚至是乐事,同时还不厌其烦试图去纠正他们,其结果却往往是:无论我们怎样地苦口婆心,甚至大光其火,孩子要么是不理解,要么是拒绝配合,最终其缺点不但没有改正,相反,错误的行为却得到了强化。

心理学告诉我们,当一个动作被无数次重复,就很容易形成习惯。习惯一旦养成就难以克服。但倘若换个思路。把发现孩子优点作为家长或教师的责任,并对他们的长处加以培养或强化。于是,孩子的优点就会得到放大,其缺点自然也会被弱化。这不仅能减少教育成本的投入,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且符合教育规律,何乐不为呢。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寻找孩子的长处并加以培养,而不要再总是耗尽时间精力去弥补他们所谓的短处。别忘了,正是由于不断跌跤,才让我们学会了走路,学会了聪明,所以,成长本身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这是一种他人无法替代的体验,只有让他自己去体会。

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许多麻烦与不便时,改正与完善自己才会成为自觉自愿的行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