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碗泉小记

 胡杨老人 2013-01-08

                一碗泉小记

                   李玉广

   从木垒县城出发,沿木巴公路东行,走上大约不到10里地的光景,你就会蓦然发现,在宛若一条巨蟒般横卧在公路南侧的照壁山脚下,在几道褐绿相间如蜥蜴般蜿蜒逶迤的山湾环抱中,有一处绿茵茵水灵灵的草坪湿地豁然间展现在你的面前,在一丛丛绿草的拱卫中,一股清冽的泉水,从碗口粗的泉眼中,款款地漫溢而出,冲刷出一道弯弯曲曲的小溪,向着低洼处缓缓流去。得益于山泉流水的滋润,这里的草绿得格外扎眼,花鲜得分外诱人,走在湿湿的草地上,就好像踩在厚厚的海绵垫子上一般舒适惬意。这就是看起来貌不惊人,但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演绎着美丽传说的大名鼎鼎的一碗泉。

   一碗泉的声名远扬,与他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不无关系。

   一碗泉是丝绸之路新北道进出富八站之首木垒的必经之地,是木垒山城的屏障要塞照壁山脚下最为方便的水源地。试想,当年那些远征戍边鞍马劳顿的将士,那些拉着骆驼长途贩运的客商,还有贬官流放惆怅哀怨的犯官墨客,逃荒避难走西口的平民百姓,他们在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上,一路风尘长途跋涉,在饥肠咕咕,口渴难耐的煎熬中步履艰难地向西行进途中,如果能在路旁突然出现一眼汩汩流淌的清泉,那是何等的欣喜若狂呀!而一碗泉则正是充当了这样一个渴中送水救苦救难的菩萨角色。由此可见,一碗泉千古留名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一碗泉有着厚重的地域与文化资源。 其中既有神话故事又有历史典故。在民间传说中,无论是穆天子、西王母瑶池相会还是樊梨花薛仁贵挥戈征西等都与一碗泉的起根发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那些曾经在一碗泉边停驻足吟诗留言的历史名人逸闻趣事,也给一碗泉平添了几道文化的光晕。这些传说和史料经过历史的积淀,民间的加工和文人墨客的演绎,已成为深厚的历史积淀,在木垒地区代代相传。 其中关于穆天子与西王母瑶池相会与一碗泉的故事则最为传奇感人

   传说当年,对西王母早已仰慕已久的中原天子周穆王乘坐神驭王良驾驭的八骏宝车、跨越浊浪排空的黄河天堑途经荒凉漫长的河西走廊穿过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历尽千辛万苦里迢迢来到天山池与西王母。周穆王与西王母两情相依相见恨晚,终日沉迷于游宴歌舞之中乐不思返,一晃就是三年。眼看着归期将近,两人依然情意绵绵情愫难了。举手长劳劳,两情相依依。挥泪惜别之际,俩人吟诗唱和相约来年再会。孰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西王母与周穆王私下幽会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妒火中烧的玉皇大帝难忍心中的嫉恨,决心要置穆天子于死地遂命四方河神将穆天子归途中所有的河水吸干,把泉眼,又命太阳神放射烈焰烤尽天上水汽。炎炎赤日的炙烤下,千里荒漠霎时变成了一片焦土在灼热的地气让八匹神骏顿时失去了昔日的神采,蔫头耷拉的倒卧不起 ,昔日神采飞扬的穆天子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只好在焦渴的煎熬下坐以待毙。虽然濒临绝境的周穆王也派人四处找水,却都是空手而回。此时,在别送穆天子后刚刚返回瑶池的西王母得知穆天子一行正陷于焦渴无助的危难境地时,禁不住怒火中烧心急如焚。她情知这是玉帝在从中作梗,预置穆天子于死地。眼见得穆天子蒙难,他岂能坐视不救。情急之下,她顺手拿起身边的一只翡翠玉碗,轻舒玉臂舀了一碗瑶池之水,向着穆天子落难的独山脚下抛去。也许这就是吉人只有天相吧,西王母抛下的这一碗救命的瑶池之水从空中飘飘荡荡下尘埃之后,竟然落地生根,神奇的变成了一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冽甘甜的泉水。不仅解除了穆王天子因干渴而濒临灭绝之危难,还在独山脚下留下了一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冽甘甜如玉液琼浆般的一碗泉水。自此以后,因为有了这碗泉水,才让这里成为了生命的驿站,也正因为有了这个驿站,才衍生出了丝绸新北道上无数动人的传奇故事

   据史料记载,清代著名诗人史善长在途径一碗泉后,曾有一首五律诗盛赞一碗泉之水的不同寻常一碗不寻常,军持仔细量。攒眉同酒试,染指当羹尝。浅酌休言量,佳名竟有乡,卢仝如此过,无计润枯肠。诗通过一位军人一手持着一碗泉水,一手端着一杯美酒一会儿攒咋嘴浅斟细酌,一会儿染指吸吮比量品尝,那玉液琼浆般的泉水,倘若让被称为茶界亚圣的品茗高手,唐朝著名诗人卢仝至此也不能不由衷的赞叹:难得!难得!在诗人眼中,一碗泉水“不是美酒胜似美酒”,委实是非同寻常的稀世珍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一碗泉作为生命的驿站,不仅为过往行旅提供了饮水之便,还实实在在的养育了一方百姓,造就了一个如今已有着60多户人家,近300人口的回汉杂居的村落——一碗泉村。其中回族 165 人,汉族 106 人, 全村总耕种面积 万亩, 人均拥有土地 30 多亩, 是全县乃至全州人均面积最大的村镇之一,其中滴灌地 7900 亩,占到了全部面积的临近 80%2011 年全村人均经济收 入 6775 元。随着白杨河水库的建成和自来水管道的修通,现今的一碗泉已不是这里人畜饮水的主要水源,但作为曾今养育过一方百姓涵养过一方土地的母亲泉,一碗泉与当地村民的血脉亲情是永远也割不断的。窗体底端

随着西北大开发与木巴大通道的全方位打通与拓宽,依托一碗泉厚重的地域与历史文化资源,一碗泉这块广袤的土地正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7900 亩地的滴灌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农业发展的用水瓶颈,从而为一碗泉村的农牧业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保障基础;通过对原有村落的统一科学规划与建设改造,人居环境发生了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个道路通畅,屋舍俨然的小康新村的雏形已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更为令人振奋的是:按照规划,在“十二五”期间该村将新建规模为 9000 平方米的养殖小区一个,计划总投资 284 万元,其中对口援助投资 164 万元,地方财政投资 90 万元,自筹 30 万元,目前这项工程的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 成,计划 月份开工建设 80 天内完工。这个工程完成之后 将会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前面是院、后面是圈的人畜不分 的居住环境;计划总投资 500 万元,扩建小二型水库一座, 蓄水为 25 万立方容量。目前这项工程已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审批立项,区财政厅正在审批,州 500 监管局将全程为此项工程提供跟踪服务;计划投资 120 万元全部完成剩余 2100 亩地的高效节水滴灌工程,届时全村的 万亩地都 将进入保障的高效农业行列;计划投资 23 万元居民新村的剩余路灯安装与围墙建设;充分利用一碗泉村的悠久历 史文化底蕴和毗邻木巴大道的便利交通条件,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修建一处以集文化旅游、餐饮、民族文化表演为一体的回族度假村一处,共计投资 400 万元,计划 2012 年底完成主体建设并对外营业,后续工作将于未来三年逐步完成。随着以上规划的全面实施,一碗泉的经济与文化面貌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一碗泉村的宏伟远景正在变为现实。涓涓不息的一碗泉正在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聚宝盆。

   “坐酌冷冷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我弯腰掬起一捧甘露般的一碗泉水,扬手洒向天空,霎时间划出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心灵的桥梁, 横架在淡蓝的天幕之上,一直升向远方……。这扬天挥洒的一掬泉水,就权当是:“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