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忘
按健忘一证,固有阳虚阴虚之别,然亦不必拘分,统以精神不足为主。凡人禀二气以生(二气即阳精阴精也)。二气浑为一气,神居二气之中,为气之宰,故曰精气神。二气贯于周身,神亦遍于周身。精气足,则神自聪明。故无所不知不晓。精气衰则神昏,故时明时昧,犹若残灯之火,欲明不明,不能照物。此病老年居多,少年却少,即有如斯之少年,其所伤损不异乎老人也。此病法宜交通阴阳为主,再加以调养胎息之功,摄心于宥密之地,久久行之,亦可复明。如将竭之灯,而更添其膏也。方用白通汤54久服,或桂枝龙骨牡蛎(散)〔汤〕119,三才〔封髓丹〕13,潜阳168等汤,缓缓服自至五六十剂,自然如常,切勿专以天王补心72,宁神61,定志97诸方,与参、枣、茯神、远志、朱砂一派可也。
敬评:(一)知非氏曰:邵子诗云:耳目聪明男子身,鸿钧赋子不为贫⑤。病至健忘,赋畀之衰危矣。钦安定以精神不足,透出神昏之所以然,理明法立,非浅见寡闻所能窥测,苟能按方用药,可疗此疾,又何必深究,所以此一段乃性灵文字,不在医例,亦不得作医书观。夫神与气精,是三品上药,独神是火,为先天之元阳,不但统制气精,而气精皆神所生。故此火宜温不宜凉,宜养不宜折。病人但能存此火,尚可施治。此火一灭,精气绝而其人死矣,岂但健忘一证,即一部《医法圆通》之死证,皆此火之衰绝耳。凡医因何而不敢放胆用姜、附以活人耶?全龙点睛,正在此处。学者着眼至摄心宥密,乃培养此火种之法。钦安之医之心之学,亦于是乎在。
【阐释】健忘即记忆力减退。郑氏认为不论阴虚、阳虚,统以精神不足为主,故其治亦以交通阴阳,再加调养胎息之功,摄心于宥密之地,久行自效。即是要讲究精神卫生,减少忧思焦虑,使头脑宁静,情绪稳定,健忘自可消失。至于药物洽疗,前人多用补心、宁神、定志诸方,亦往往有效。郑氏则谓不可专恃这一派药物,而应以白通汤、桂枝龙骨牡砺汤、三才封髓、潜阳丹等缓服久服,益元阳,增精气而强脑力,记忆力自然可以恢复。对于阳虚病人,尤为适宜。
惊悸(一)
按惊悸一证,名异而源同(同在心经也)。惊由神气之衰,不能镇静;悸由水气之扰,阴邪为殃。二证大有攸分,不得视为一例。余意当以心惊为一证,心悸为一证,临证庶不至混淆,立法治之,方不错乱。夫曰惊者,触物而心即惶惶无措,偶闻震响而即恐惧无依,此皆由正气衰极,神无所主,法宜扶阳,交通水火为主,如白通汤54,补坎益离丹89之类,多服自愈。悸者心下有水气也,心为火地,得阴水以扰之,故心不安,水停心下,时时荡漾,故如有物忡也。法宜行水为主,如桂苓术甘汤120,泽泻散100之类。若悸甚而心下痛甚,时闻水声,又当以十枣汤3,决堤行水,不可因循姑惜,以酿寇仇也。近来市习,一见惊悸,并不区分,概以安魂定魄为主,一味以龙骨、朱砂、茯神、远志、枣仁、参、归治之。治惊之法,尽于斯矣。
敬评:知非氏曰:《经》曰:阳气者,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钦安分惊为一证,以为正气衰微,神无所主,法宜扶阳,与内经吻合,自是方家举止。分悸为一证,指为心下有水气,亦合仲景之法。凡医皆能如此认证,言言有物,谓有不愈之病,吾不信也。
【阐释】惊悸多指心不安宁,心跳不适之状,郑氏谓两者名异而源同。惊由神气之衰,不能镇静,悸由水气之扰,阴邪为殃,二证治各不同,是有见地的。治惊宜扶阳,交通水火为主,应服白通汤、补坎益离丹;治悸宜行水,应服桂苓术甘汤、泽泻散一类方剂。甚者应以十枣汤峻逐其水,诚属治各有当。前人治惊悸谓因伤于寒者,仍须遵仲景法分别用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四逆散等加减施治。因心虚血亏者用养心汤、养荣汤。因心气虚怯者宜温胆汤、小建中汤。因痰饮气郁者,宜茯苓饮、四七汤加味治之,亦足供临症参考。但均不及郑氏之简明扼要。现代医学所说的心肌疾病,心脏神经******症、及心律不齐等,亦均常有惊悸、征忡的病象,亦可用此诸方加减施治。笔者曾治一林某愚者,其面容青黯无神,饮食减少,怕冷,口虽干而不思茶水,心慌心跳,惶惶不安,猜疑他人而恐俱,心律失常,有时一分钟达120次。先冶以补坎
益离丹,使其心肾相交,自觉较前安宁。继则治以白通汤,附片剂量150克,重在回阳,使水火相交,而调和上下,则在葱白一昧,能引心火下交于肾,启肾水上交于心,阴阳相交,而水火互根矣。连服十剂而愈。
不卧(一)
按不卧一证,有因外邪扰乱正气而致者,有因内伤日久,心肾不交而致者,有因卒然大吐大泻而致者,有因事势逼迫,忧思过度而致者。因外感而致者,由邪从外入,或在皮肤,或在肌肉,或在经输,或在血脉,或在脏腑,正气受伤,心君不安,故不得卧。必须去其外邪,正复神安,始能得卧。医者当审定邪之所在,如汗出不透者透之,热郁不泄者泄之,气化不得化者化之,枢机失运者运之,可吐者吐之,可下者下之,可温者温之,可凉者凉之,按定浅深病情提纲,自然中肯。因内伤而致者,由素秉阳衰。有因肾阳衰而不能启真水上升以交于心,心气即不得下降,故不卧。有因心血衰不能降君火以下交于肾,肾水即不得上升,亦不得卧。其人定见委萎靡不振,气短神衰,时多烦躁,法宜交通上下为主,如白通汤54,补坎益离丹98之类。因吐泻而致者,由其吐泻伤及中宫之阳,中宫阳衰,不能运津液而交通上下,法宜温中,如吴茱萸四逆汤85,理中汤149之类。因忧思而致者,由过于忧思,心君浮躁不宁,元神不得下趋,以交于阴,故不得卧。此非药力可医,必得事事如意,神气安舒,自然能卧。若欲治之,亦只解郁而已,如归脾汤59,鞠郁丸169之类。近来市习,一见不卧,便谓非安魂定魄不可。不知外感内伤,皆能令人不卧,不可不辩也。
敬评:(一)不卧一证属少阴,于何征之?仲景《伤寒论》曰: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但欲寐者,但想卧而不得卧,即不卧之深文,故属少阴。学者凡遇不卧之证。拿定提纲,再审所因,罔不中肯,此扼要之法也。
【阐释】不卧亦称不寐,即失眠症。郑氏分为四种论治,是恰当的。由外邪侵入人体,多引起发热、疼痛等全身疾患,扰乱正气,使心神不宁,而致不得卧,必须审其邪之所在,按定病情深浅,用透、泄、化、运、吐、下、温、凉各法治之。一般透汗可用葛根解肌汤,泄热可用人参白虎汤,化气可用五苓散,枢机失运可用小建中汤,吐可用瓜蒂散,下可用三一承气汤,可温者如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身无大热者,宜干姜附子汤,可凉者如伤寒大热,干呕呻吟,语不得眠,宜服黄连解毒汤,瘀血者,可用犀角地黄汤。邪去正复,自然得寐。《伤寒论》所述之各种不寐,多属此类,宜各以原方加减治之。其因内伤而致之不卧,常由精神刺激及情绪波动而发生或加重。郑氏认为系心肾阳衰,水火不能正常升降,故用白通汤及补坎益离丹以交通上下,自能得卧。其由吐泻过甚而致之失眠,则外、内因俱有,主要是伤及中宫之阳,转输失职,法宜温中,以吴茱萸汤、理中汤之类治之。至于因忧思过度而致之不卧,则须重视精神治疗,药物治疗,只宜解郁,如归脾汤、鞠郁丸之类以作辅佐治疗,分析比较详细,比一般只用酸枣仁汤、养心汤等通方,更切实用。余治心肾阳衰,及伤及中宫之阳而失眠者,除用补坎益离丹、理中汤外,常配合桂枝龙牡汤加附片,轮流服用,取得满意效果。
痢证
按痢证一条,舒驰远先生分为四纲,曰秋燥、曰时毒、曰滑脱、曰虚寒,甚为恰切。余谓此四法中,燥证十居其八,时毒十居二三,滑脱与虚寒十居四五,但辨察之间,不可无法。燥证之痢,里急后重,日虽数十次,精神不衰,喜饮清凉,法宜清润,(始)〔如〕甘桔二冬汤43是也。时毒之痢,里急后重、多见发热身疼,一乡一邑,病情皆相似也,乃是时行不正之气,由外入内,伏于肠胃,与时令之燥气相合,胶固肠胃而成痢,法宜升解,如人参败毒散6,葛根芩连164之类。滑脱与虚寒之痢,二证情形虽异病原则同,总缘中宫阳衰,运转力微,阴邪盘踞肠胃,阻滞元气运行之机,虽有里急后重之势,粪出尚多,非若秋燥、时毒之痢,每次便时,不过几点而已。其人多见面白无神,四肢困倦。法宜温固为主,如附子理中汤95,理脾涤饮150之类。总之白痢赤痢,痛甚里急后重剧者,燥热之征;不痛,里急后重微者,虚寒之验。他如纯白如鱼脑,如猪肝,如尘腐,大热不休,口噤不食,呃逆频添,种种危候,虽在死例,然治得其法,十中亦可救二三。余亦常遇此等危证,审无外感,无邪热,每以回阳收纳法治之,多效。但大热不休一条,审察其人烦燥饮冷有神者,以调胃承气治之。若无神安静不渴,急以回阳大剂治之,亦易见效。若妄以阴虚,而以养阳阴法治之,百无一生,近来市习,一见痢证,便以黄芩芍药汤148,与通套痢疾诸方治之,究其意见,无非清热导滞,调气行血而已。不知气血之不调,各有所因。知其所因而治之,方是良相,不知其所因而治之,皆是庸手。
敬评:知非氏曰:夫痢,险症也,最多危候,庸手无论矣。历来诸名家,亦少会归,惟陈修园先生《时方妙用》中论痢最佳,缘熟习伤寒所论,治法推本六经,方是仲景方,法是仲景法,未尝于仲景外,稍参时法,分经治病而不治痢,其得力于伤寒者深
矣。余恒遵用其法,百发百中,人咸讶其神奇,其实以古方治今病,今月古月岂有异乎?在有心人自为领取耳。钦安所论详尽,鄙心为之一快。
【阐释】痢症是一种消化道的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是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便脓血几项。一般所谓白痢、赤痢、秋痢,是就其便色及时令而立名。古医书称为肠澼、滞下,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始立痢病之名,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大多认为病变的部位在肠胃,病因、病机主要由于饮食生冷,积滞、及湿热时毒,亦有由于寒湿者。《医宗必读》谓。痢起夏秋,炎蒸郁热,本乎天也;因热求凉,过吞生冷,由于人也。”《丹溪心法》谓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间,上下传染相似。可知古人对其有季节性及传染性早有认识,与现代医学谓本病为细菌及原虫感染为不悖。
治疗痢疾每因新久而不同。初痢多由湿热积滞与气血不调,故常用利湿、清热、去积滞、调气行血诸法。利湿常用五苓散,导赤散,清热常用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去积滞常用枳实导滞丸,大、小承气汤,调气行血常用芍药汤、导气汤。故初痢的治疗,原则上只能用清、利、下、和诸法,而不能用补,补助邪气,以使病情加重。至于久痢,则已成缠绵不愈,或时愈时发的慢性疾患,在治疗方面,固本宜温宜补,治标则宜止宜涩。一般补脾多用理中汤、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汤。补肾多用肾气丸、四神丸。止涩多用真人养脏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至于各种兼证,则须视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治法。郑氏根据舒驰远治痢法分为四纲,前两种秋操、时毒,因有时令性与传染性的不同,但多属于热毒为害,故宜清润升解,以甘洁二冬汤、人参败毒散、葛根芩连汤之类治之。郑氏则特重滑脱与虚寒,此为寒湿阴邪盘踞肠胃,阻滞元气运行之机,为他书所少道及,总缘中宫阳衰,运转力微,故宜温固之附子理中汤治之。其他几种危候,除大热不休,烦躁饮冷,有神者治以调胃承气汤。若面白无神,四肢困倦,均须以回阳大剂治之,始能见效。若以为阴虚而以养阴法治之,则百无一生,允属经验之谈。笔者治刘某久痢,自夏迄冬,大便溏池,每日五、六次,稍吃多脂油腻食品,则腹泻加重,吃生冷食品,则腹痛而泻,其人面容苍白,困倦无神,四肢软弱无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治以附子理中汤加减,先后服药十六剂而全愈。
呃逆(一)
按呃逆一条,有阳虚、阴虚、元气将绝之别,不可不知也。因阳虚者,由中宫之阳不足,以致阴邪隔据于中,阻其呼吸往来接续之机,其人定见无神,安静,不食不渴。法宜温中降逆为主,如理中汤149加吴萸、半夏之类。因阴虚者,盖以阴虚由于火旺,火邪隔拒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气。其人定见躁暴,饮冷恶热,精神不衰,二便不利,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18、21之类。因元气将绝而致者,盖以元阳将绝,群阴顿起,阻其升降交接之机,其人或大汗自汗出,或气喘唇青,或腹痛囊缩,或爪甲青黑,或头痛如劈,目(皆)〔眥〕欲裂,耳肿喉痛,种种病情,皆宜大剂回阳降逆,十中亦可救二三,如吴萸四逆汤85,白通汤54之类。近来市习,一见呃逆,阴阳不分,一味以橘皮、半夏、竹茹、丁香、柿蒂等药治之,亦有见效,终不若辨明阴阳治之为当也。
敬评:(一)知非氏曰:钦安论此一条,不在证名上论治,专在所因上谈法,是一段聪明文字,是此症聪明治法,学者能识此聪明之理法,必是良医。
【阐释】呃逆是气由下冲上,出于咽喉,呃逆作声,声短而频,其症有虚有实,郑氏所举阳虚、阴虚及元气将绝之呃,系由于阴邪或火邪隔绝于中,阻其上下交接之机而致,故分别用温中降逆、苦寒降逆、回阳降逆之方以治之。凡此皆属虚损之呃。前人论此症谓有寒、热、痰、气、食数种。寒呃宜橘皮汤、丁香散、或生姜二陈汤;热呃宜安胃饮;痰火呃宜芩连二陈汤,或竹沥汤;气呃宜丁香柿蒂汤,或木香匀气散;食呃宜加味二陈汤,或和中饮。陈修园则主以旋复代赭汤治之,以其中药物具备祛痰、镇吐、降逆、温胃、补虚诸作用,自可随证加减施治。至于久病、重病忽发之呃逆,及因虚损误攻而致之呃逆,均为胃气将绝之危候,预后多不良。
反胃
按反胃一证,有阳虚、阴虚之别。因阳虚者,盖以阳衰,则不能镇纳僭上之阴,阴邪过盛,势必与阳相拒,一切经火烹调之物,皆不能容,故下喉数刻,或二三时,乃仍吐出,其人定见脉大而空,或劲如石,言语一切无神,困倦喜卧,法宜回阳降逆为主,如吴萸四逆汤85、半夏生姜汤62之类。诸书亦云朝食暮吐,为命门无火,不能薰蒸,果称灼见,但用药多以阳八味71,大补元煎16治之,为补命门必用之药,舍此二方,无从下手。余尝试之,多不见效。所以然者,二方概以熟地为君以补阴,枣皮以滋阴,丹皮以泻火,用桂、附仅十中之二三,试问既曰命门无火,理宜专用桂附以补火,何得用地、枣以滋阴,丹皮以泻火乎?此皆景岳不读仲景之书,而未明阴阳之道也。在景岳以为,善补阳者,于阴中求阳,故用一派养阴之药,杂一二味补火之品于中,而谓阴中求阳,至极无二之法,独不思仲景为立
法之祖,于纯阴无阳之证,只用姜、附、草三味,即能起死回生,并不杂一养阴之品,未必仲景不知阴中求阳乎?仲景求阳在人身坎宫中说法,景岳求阳在药味养阴里注解,相隔天渊,无人窥破,蒙蔽有年,不忍坐视,故特申言之。因阴虚者,盖以阴衰不能制火,火拒于中,气机有升无降,故饮食下喉一刻,仍然吐出,其人定见精神不衰,声音响亮,烦燥不宁,关脉必洪大有力,法宜苦寒降逆为主,如大、小承气汤18、21之类。他书议论纷纷,愈出愈奇,去理愈远,不可为法。其中因受虽异,总以一逆字定之,逆则以阴阳判之便了。
敬评:(一)知非氏曰:斯文宗孔孟,讲武宗孙子,注疏宗程朱,百家众技者流,咸存而不论,以故朝野相安,道一风同,称郅治焉。独至于医,为斯世所不可缺,虽穷乡僻壤,亦有郎中,而趋向各不相侔,圣凡迄无定论,草菅人命,亦不为怪,此改疑案(邑)〔悒〕于怀(泡)〔抱〕久矣。欲互相商榷,又少知音。今于批评钦安书,至反胃一证,其驳景岳用药,大为有理。因思市医,宗后世诸家者多,后世诸家之书,又多于古人。古人分六经,后人分五经。古人立方不讲药性,后人立方专究药性。古人方效,而今人不用。后人方不效,今人乐于从事,反诋古人之方为太重,后人之方为轻而合宜。古人不立症名,后人多立证名。古人不以脉定证,后人能以脉知病。古人只论六阴阳,后人论千阴阳、万阴阳,群言淆乱衷诸圣。今人竟舍古人而从后人,视古人为不可知,后人乃可法,反觉后来居上。以故灵素、难经及伤寒成为畏途,而人命直为儿戏矣。余诚不知医,鄙意总以能读古人之书,得古人之心法,有古人之方,治今人之病,或生或死,与古人相合,于今人无误方为医者,未知是否,祈阅者教之。
【阐释】反胃与噎隔相似而实异,噎隔患者不能进食,食入即吐,多由于津液干枯,胃脘闭小,食物被阻于膈上而不能入。反胃患者一般能食,但常于数小时后原物吐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自古认为虚寒之证,陈修圆主以吴萸饮、独附丸、附子理中汤、及六君加姜、附之类治之,亦属回阳降逆之法。张景岳则谓:“虚在中焦而食久反出者,宜五君煎、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 虚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责在阴,非补命门以培脾土之母,则火无以化,土无以生,亦犹釜底无薪,不能腐熟水谷,终无济也,宜六味回阳饮,或人参附子理阴煎,或右归饮之类治之,此屡用之妙法,不可忽也。”郑氏谓试用张氏之方,每多不效,由其系以熟地为君,于阴中求阳,不如宗仲景四逆之法,用回阳降逆之效更强,自是另有见地。至于谓阴虚之反胃,须用苦寒降逆之大、小承气汤,更是他书所少见。赵养界葵《医贯》谓:“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必须外避六淫,内节七情,饮食自养,滋血生津以润肠胃。”是反胃之症,用药虽重于扶阳、而饮食调养则宜进清润滋养食物以补其阴液,一部分息者体质须于补阳中兼顾其阴,亦是合理的。张最岳自谓其阴中求阳诸方为“屡用之妙法。”足见其亦有一定之效验。但笔者临症,对因阳虚而反胃者,仍宗郑氏之说,以回阳降逆为主,常用附子理中汤加吴萸、半夏治之。
颠狂
按癫狂一证,名异而源同(同者同在心经也)。颠虚而狂实,颠为心阳之不足,神识昏迷(颠者,言语重复,喜笑无常,作事无绪,皆由心阳不足,神识不清,寒痰易生,上闭心窍,亦能使人颠颠倒倒。然专于治痰,便是舍本逐末,不可为法,交通上下,是为治本握要法,宜细心体会之)。狂乃邪火之横行,神无定主(狂者,本由邪火乘心,乱其神明,神无所主,故大叫狂妄,登高弃衣,亲疏不避,治之专以下夺清热为主)。治颠贵于养正(一),兼以行痰;治狂务于祛邪,灭火为要。白通54、栀豉117,主于交通,阴癫阳癫可疗;大、小承气18、21,专行攻下,狂妄能医。其中尚有夙孽冤凭,尤当急作善功忏悔。近来市习,治颠专以祛痰安魂定魄,治狂每以清火降痰,亦多获效。终不若握定金针,临证有据也。
敬评:(一)知非氏曰:扶正治癫,下气治狂,名论不刊。
【阐释】颠、狂、痫三症,古医家无定说,但多认为是心经(脑神经系统)疾病,其症状亦各异。与现在所见的颠痫及各种精神病颇相类似。《难经》谓重阳者狂,重阴者颠。颠者多静而抑郁,是阴盛而阳衰,是易生寒痰而迷心窍;狂者多动而暴躁,是阳盛而阴衰,致火邪乱其神明而妄行。郑氏断为颠虚而狂实,颠为心阳不足,神识昏迷;狂乃邪火横行,神无定主。治颠宜养正行痰,治狂宜祛邪灭火,原则亦颇切当。惟方用白通、栀豉,主于交通,大、小承气,专于攻下,似嫌过简。前人对此症之论治,谓养正可用归脾汤、养心汤、安神丸等加减;清火可用泻心汤、凉膈散加减,亦可供临症参考。至谓其中尚有夙孽冤凭,尤当急作善功忏悔,除其涉及迷信外,亦颇有精神治疗的意味。古人对此症之心理社会原因,亦早有认识。《中藏经》谓:“病者之乐、喜、好勿违背,亦不可强抑也。”《丹溪心法》谓:“五志之火因七情而起,郁而成痰,故为颠、痫、狂妄之证
,宜以人事制之,非药石所能疗,也须察其由以平之。”《医学正传》谓:“曰颠曰狂,……多为求望不得志者有之,故治疗此症,须审察其原因,精神治疗与药物治疗相辅而行,其效始佳。”至干因外邪感染、错误治疗,饮食及药物中毒,及胎中受毒而发之颠狂,前人亦每有论及,则须对症施治,始为适当。
胀满
按胀满一条,诸书分别有肤胀、腹胀、水胀、气胀、血胀、蛊毒之名,总无一定之旨归。余仔细推究,因太阳失职,气化失运而致者,十居七八,因吐泻伤中,尅伐元气而致者,十居四五;若蛊毒则另有由致。所谓因太阳失职者何?盖以太阳为一身之纲领,主皮肤,统营卫,脏腑经络骨节,莫不咸赖焉。太阳居坎宫子位,一阳发动,散水精之气于周身,乃众阳之宗,一元之主也,故称之曰太阳,至尊无二之意也。乃人不知保护,内而七情损之,外而六客戕之,以致一元伤损。运化失于皮肤,则肤胀生;运化失于中州,则腹胀作;运化失于下焦,则阴囊脚胀起。水逆于肺,则生喘咳;水逆于肠,则生泄泻;水注于左,注于右,留于上,留于下,留于中,化而为痰,则有五饮之说。水胀之源,皆本于斯。至于气胀者,乃元气散漫之征。多起于大病、久病,或吐泻,或过于尅伐,伤于一元。血胀者,周身浮肿而皮色紫红,是气衰而阴乘于上也。亦有周身浮肿而小腹硬满,小便短赤,是阳衰于下,而阴不化也。总而言之,万病起于一元伤损,分而言之,上中下各有阴阳,十二经各有阴阳,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至于受病浅深,各有旨归,然分类以治之,未始不当,但方愈多而旨愈乱,若不再行推醒,拈出旨归,将来后学无从下手。当今之际,谁非见肿治肿,见胀消胀者哉?余意此病治法,宜扶一元之真火,敛已散之阳光,俾一元气复,运化不乖,如术附汤44,姜附汤113,真武汤130,桂苓术甘汤120,附子理中汤95,麻黄附子细辛汤155,附子甘草汤94之类。以上数方,各有妙用,肤胀、水胀、气胀、血胀、腹胀,皆能奏功。唯蛊毒则另有治法,然蛊有自外自内之别。自外者何?埋蛊厌人一法,蛮方最多。或蛇,或虫,或龟,或鳖,炼而成之,或于食物放之,或于衣被放之,人中之者,久久面黄肌瘦,腹大如鼓,不久即死。蓄蛊之人,家道顺遂,自喜术灵,而不知造孽已深,不可解也。《汇参辑成》、《石室秘铎》,各家书上,皆有妙方,兹不具载。自内者何?若《易》云:山风蛊,为女惑男,因少男配长女,阴阳失常,尊卑紊乱,不思各正其性,艮则安止,巽则顺从,久而败坏,蛊乃生焉。治之之法,于止而不动者动之,柔而不振者振之,使之各有向背,不失其正,庶几天地泰而阴阳不偏矣。然则治法奈何?宜苦宜辛尽之矣。余常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空,精神困倦,少气懒言,半载有余,余知为元气散漫也,即以大剂吴萸四逆汤85治之,一二剂而胀鼓顿失矣。又治一男子,腹大如鼓,按之中实,坚如石块,大小累累,服破气行血之药,已经数月,余知为阴积于中,无阳以化之也,即以附子理中汤95加桂、蔻、砂、半、丁香,一二剂而腹实顿消。二证虽不足以蛊论,然而治蛊之法,未始不可以二证概也。另有虫蛊一证,又不可不知也。
敬评:知非氏曰:中寒生胀满,胀满属太阴,此病根也。试取譬焉,人身犹葫芦,葫芦有前面,腹为阴也;葫芦有后面,背为阳也;葫芦有上面,头为诸阳之首,乾也,葫芦有下面,戌亥子丑,两阴交尽,二阳初生之地,坎也,坤也;斗胆言乎,中葫芦里面有金丹,金者,乾为日也;丹者,坎为月也。月本无光,借日而有光。盖乾交乎坤,三索而得男哉,生明矣。三五而盈,三五而缺,职此之故,所谓天道下济而光明也。胀满本属阴寒为病,必阳先虚而不运,斯阴始实而成胀,欲消此胀,必先扶阳。岐伯曰:阴病治阳。仲景曰:太阴之为病,腹胀满而用干姜,早为万世之梯航,何待饶舌。然而时医不知身中阴阳上下往来为病之消息,不得不将古法今朝重提起。钦安推本太阳,知非更进少阴,少阴者,君火也,主弱则臣强,臣强必欺主。是故少阴之君火衰微,则各路之烟尘四起,或太阳之寒水一强,主膀胱不利。或少阳之相火一强,主胸膈胁肋胀满。或阳明之燥金一强,主肌肉胀满;或太阴之湿土一强,主单腹胀满,有大如瓮者;或厥阴之风木一强,主少腹阴囊及脚腿胀满;独少阴之君火一强,则群阴见睍,秋阳当空,万魔潜消矣。故仲景以脉微细,但欲寐,称为少阴不足之病。三泻心汤治少阴有余之疴,三急下法存少阴将绝之阴。由此推之,六经皆能为胀,六经之方,各有治胀之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耳。总而言之,元阳为本,诸阴阳为标,能知诸阴阳皆为元阳所化,一元阳而变为诸阴阳,元阳即是诸阴阳,诸阴阳仍是元阳,而又非诸阴阳之外,另有一元阳,元阳之外,另起诸阴阳。阴阳又不能混作一团,又不能打成一片,则治病不难,而可悬壶于市矣。再能知六经中有主脑,六阴阳中有窍妙,斯真凿破鸿濛关,开太极医道,特其馀事,又多能云尔。
【阐释】胀满是多种疾病都能产生的一种症状。《内经·灵枢》即
对五脏六府所生的胀满皆有所描述,后世诸书曾分别列有肤胀,腹胀、水胀、气胀、血胀、蛊胀之名,而大端不外虚实两种。陈修圆谓:“胀者、胀之于内也,虚胀误攻则坏,实胀误补则增。”郑氏则认为皆由于外感内伤,损及元阳,致使运化失职,积渐而生。在治疗方面,认为方愈多而旨愈乱,一般见肿治肿,见胀消胀,都属非是。只宜扶一元之真火,敛已散之阳光,俾一元气复,运化如常,主以术附、姜附等七方,随宜施用,即可治愈各种胀满之证。诚属一家独具之经验。笔者用之,确有实效。惟对于一般热胀或实胀,伴有便结、溲赤、色红、气粗、脉滑数有力,发病急速者,则不相宜,应用《金匮》厚朴七物汤、或厚朴三物汤为宜。至其所论蛊毒分内外,外蛊即埋蛊害人之术,近于迷信,今已绝迹。可以不论。而内蛊引《易经》山风蛊一段,则属不正当的解说。惟谓治则宜苦宜辛,并举胀鼓二例,以吴萸四逆汤及附子理中汤加味而取得速效,尚可供参考。但二例似亦非古人所谓之蛊毒或蛊胀。蛊胀又名单腹胀,其症是四肢不肿,单独腹胀如鼓,是最难治愈的。因《说文》有“蛊者,腹中虫也”之说,现在有人说此当是寄生虫病,甚至认为是血吸虫病的晚期腹水症,恐亦未必尽当。又有人认为单腹胀尚不止于虫、水、气、血可以引起,凡属肝、脾肿大以及腹水、肿瘤等病变,均可出现单腹胀满的症状,故临症时尤须下细分辨。笔者曾治鼓胀二例。一例腹大如怀双胎,肚脐高出一寸,生殖器常缩入,病已三年,百药不效,近更畏寒,不思饮食,不能劳动,余审其全属阴寒积滞,法当大力回阳,先治以大剂四逆汤加上肉桂,继用当归四逆加吴萸、干姜、附片,各服四剂。按《金匮》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又服四剂,最后用加味附子理中汤数剂而治愈。另一例鼓胀更大,已坐不下去,中西医治疗无效,有时肿胀稍消,二三日后更甚。余审其病系水气为害,用大剂五皮饮加味以行水,服药后病反加重,细审其胀按之坚实,当为阳不化阴,饮食积滞而成,分别用四逆汤加桂以扶阳,大承气汤以推荡积滞,相间服用,各尽二剂而病减轻。复以大黄附子细辛汤温下之,附子理中汤健运之,俟其邪实而正不虚,乃用十枣汤峻下之,服后大、小便十余次,甚感疲乏,复进以独参汤,天明起床,肿胀全消,顿觉轻快。但胃弱乏力,复以理中汤加味而收功。审证用药,各有所宜,诚不可一概而论。皆师郑氏治胀满之意而获效。
小儿抽掣俗作惊风
按小儿抽掣一条,有外感内伤之别。因外感而致者,由其感受外来之风寒,闭其经络运行之气,现角弓反张,壮热自汗者,风伤太阳之卫也,桂枝汤118可与之。角弓反张,壮热无汗而畏寒,寒伤太阳之营也,麻黄汤151可与之。若壮热烦(燥)〔躁〕口渴,气粗蒸手,二便不利者,热淫于内也,白虎55、调胃承气140可与之,稍轻者导赤散73加荆、防、虫退、茯苓亦可与之。因内伤而致者,或饮食伤中,或大吐后,或大泻后,或久病后,或偶受外邪,发散太过,或偶停滞,消导尅伐太过,积之既久,元气日微,虚极而生抽掣。诸书称慢脾风者是也。其人定见面白唇青,饮食减少,人困无神,口冷气微,或溏泄日三五次,或下半日微烧微汗,抽掣时生,此是元气虚极,神无定主,支持失权,由内而出外之候,只有扶元一法,如附子理中95加砂、半,回阳饮64加砂、半。昧者不知此理,一见抽掣,便称惊风,若妄以祛风之品施之,是速其(已)〔亡〕也。业斯道者,逢此等证候,务须细心斟酌阴阳实据,庶不致屈杀人命。余非言大而夸,其所目睹而亲见者,不胜屈指矣。病家于此,切切不可单求捷方。
敬评:(一)知非氏曰:凡视小儿之病,虽曰哑科,而望闻问切四诊,皆有凭据。青黄赤白黑,有神无神,形体之肥瘦厚薄,容貌之惨舒虚实,皆可目睹,所谓望也。声音之盛衰,气息之粗细,喘与不喘,微与不微,可以耳听,所谓闻也。腹痛则其哭也头必俯,项背痛则其哭也头必仰,小便数不数,大便调不调,其父母必能稔知,可以面讯,所谓问也。烧热不烧热。厥冷不厥冷,有汗无汗,可以手摸,两手之脉,可以指取,所谓切也。有此四诊,即得病情。至于抽掣,病在筋膜,主伤风木之气,风寒无疑,调和营卫足矣。再有他故,知犯何逆,以法救之,无不见(救)〔效〕。钦安指示亲切,分辩详细,断不可照市医看法,单视虎口筋纹,定是何病,便处方药,(紫)〔指〕纹冲上三关,不必定是危候,尤要在小儿抽掣,勿认是风,便用惊药,功德无量矣。况小儿阳气嫩弱,不胜风寒作崇,或发表太过,或经误下,往往筋惕肉瞤,振振动摇,不是惊风,养阴和阳,便不惊风。谓小儿火大者,是其父母欲自杀其儿,可辞去不治,尤为切嘱。须知小儿阳弱,火不能从内发,小儿无欲,火不能从外入,此是金针。
【阐释】此证即一般医家所称之急惊风及慢惊风。郑氏谓前者因外感而致,后者因内伤而生。因外感者,视其症状,分别用伤寒方桂枝汤、麻黄汤、调胃承气汤,或加味导赤散治之。由内伤而生者,则须扶元,宜以附子理中汤加砂、半,
或回阳饮加砂、半治之,固属合拍。但一般医家多谓小儿稚阳之体,不宜纯用此等方剂。并谓惊风有八候:即搐(臂肘搐缩)、搦(十指开合)、掣(肩膊搐掣或势如相搏)、颤(手脚头身四肢颤动)、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引(臂若引弓)、窜(眼上视、目直似怒)、视(眼斜视,睛露不合),观察极为仔细。急惊风发作期,一般还有热、有痰、而且来势迅速,治疗上常采取解表、清热、通关、涤痰、熄风、镇惊的方药,以求早日治愈。如延至晚期诸症恶化,多危笃难治,一般用大补肝肾真阴法施治,预后仍多不良。至于慢惊风,原因亦不少。庄在田《福幼篇》谓:“或久疟久痢,或痘后疹后,或因风寒积滞,过用攻伐,或禀赋本虚,或误服凉药,或因急惊而用药攻降太甚,或失于调理,皆可致此症。”并将其症状概述为吐泻,大热不退或乍寒乍热,或身冷肢厥,鼻风煽动,面色青黄或灰白,口鼻中气冷,大,小便青白,昏睡露睛,手足抽掣,角弓反张,汗出如洗,囱门下陷等项、实可供临症参考。至于此症之治疗原侧,《医宗金鉴·儿科》谓:“此乃纯阴无阳之症,逐风则无风可逐,治惊则无惊可治,惟宜大补脾土,生胃回阳为主。”郑氏主用附子理中汤或回阳饮加砂、半治之,并告诫不可用祛风之品,是正确的。但庄氏所立加味地黄汤,用于阴阳俱虚的患儿,也是切当的。笔者曾治一小儿慢惊风,其眼扯嘴歪,二、三分钟扯一次,面容青白而黯,手口冰凉,鼻孔煽动等症状,予以成品药附子理中丸,用温开水冲服,其后则五、六分钟一次,九、十分钟一次,逐渐减轻。二日后又来诊,一小时内,仍抽掣二、三次,手足稍温,即以附子理中汤加砂、半、琥珀治之,连服八剂而愈。以后用此方治愈慢惊风患儿数十人。
中风
按中风一证,原有中经、中腑、中脏、闭脱之情,陈修园先生《三字经》、《从众录》分辨甚详,可以熟玩。余更细为思之,夫人身原凭一气包罗,无损无伤,外邪何由而得入?内邪何由而得出?凡得此疾,必其人内本先虚,一切外邪,始能由外入内,一切内邪,始能由内出外,闭塞脏腑经络气机,皆能令人死,不得概谓皆由外而致也。余常见卒倒昏迷,口眼斜,或半身软弱,或周身抽掣,众人皆作中风治之,专主祛风化痰不效。余经手专主治先天真阳衰损,在此下手,兼看何部病情独现,用药即此攸分。要知人之所以奉生而不死者,恃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衰于何部,内邪外邪,即在此处窃发,治之但扶其真元,内外两邪,皆能绝灭,是不治邪而实以治邪,未治风而实以祛风,握要之法也。若专主祛风化痰,每每酿成脱绝危候,何也?正虚而邪始生,舍其虚而逐其末。况一切祛风化痰之品,皆是耗散元气之斤,未有不立增其病者。然而浅深轻重,步步有法,贵在圆通,余不过以鄙意之管见,以与同人共商之耳。
敬评:(一)知非氏曰:此解已透,然内本先虚,所谓本实先拨,即专主先天施治,未必十治十全,须知先天之阳不易回也,先与病家说明,愈是万幸,不愈医不任咎。若是回阳不愈,真阴不能自生,有人能治愈此病者,愿焚其书,愿铲其批。
【阐释】中风一症,自《内经》及《伤寒论》论述以后,包括的范围较广,一般归结为外中与内中两种,外中系由外而致,如《伤寒论》所述之中风,系属一种外感证候,不应再以中风病论治。张景岳早见及此,故谓:“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分辨甚为明晰。郑氏谓:“凡得此疾,必其人内本先虚。”故见卒例昏迷,口眼斜,或半身软弱,或周身抽掣等证,不作祛风化痰医治,而专主先天真阳衰损,无论中脏、中腑、中经、中络,视其病在何部发生,而用药即于何部扶其真元,实属探本求源之论,惟未提出治则与方药。陈修园以《内经》言“风为百病之长,” “风善行而数变”,而谓风随人之脏腑而变,热风多见闭证,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证,宜温补为急。闭者宜开,开表用续命汤,开里用三化汤,开痰用浠涎散、涤痰汤。脱者宜固,固肾气宜参附汤,固脾气宜术附汤,固卫气宜芪附汤,固荣气宜归附汤,先固其气,再治其风。若正虚邪盛,则须标本兼治,宜三生饮加人参,所论颇当。本病虽是急性发作,而实由于各方面的慢性原因所造成,外因只是一种诱因。每多变起仓卒,情况险恶,急救处理后,还须用柔润熄风药物,如喻嘉言的加味六君汤,资寿解语汤等以滋养强壮,镇静安神,如出现口开、目合,上视、撒手、遗尿、鼾睡、汗出如油等,均属难治,其预后多不良。故对于本病,应及早注重预防,主要是戒酒、节欲、避免身心过劳,及各种精神刺激。陈修园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及陈氏自拟丸药方作药物预防,因二方都是滋养强壮剂,亦可供选用,笔者曾治一六十多岁中风半身瘫痪卧床两年多,百药无效病人,其症状为恶寒特甚,两胯以下冰冷,两膝以下如泡在水中,两腿无力,不能站立,舌苔白厚腻,脉沉细,综合其全身症状,断为阳虚阴寒湿甚所致,期以四月,服药六十剂,可望痊愈,或者大大减轻,能生活自理。先以四逆汤加桂、术
,连续服十剂,始略见减轻,已能扶杖站立,行走几步,惟觉一身重痛,乃用麻附细辛汤加味,以温经散寒去湿,复用白通、四逆加童便,以通达周身之阳,各服数剂,已能在室内行走,大、小便无需人照顾,但一身仍畏寒,复以附子理中汤加上桂,及加鹿茸粉之方,嘱其轮服,服至七、八剂,诸症大减,全身转暖,饮食增多,可不用手杖走数百步,乃就原方减小剂量以进,殊知一周以后,病势转坏,舌苔黑腻,余百思难解,疑其拣药有误,或另有他故,嘱另请高明,病家固请,仍处原方。又一周以后,其子来告病稍好转,前次病情变坏,由其父误信江湖医生,服了“透骨消”所致。至此疑团虽释,而前功尽弃。当告以误于药则难治,只以前方缓服可也。今举此例,主要为病家信心不专,乱服药者戒。
中痰(一)
按中痰一证,余思中字不甚恰切。夫痰之所以生,半由太阳失运,水液不行,聚而为痰;或由中宫火衰,转输失职,水湿生痰。或由心阳亏损,不能镇纳浊阴,水泛于上,而痰证生。种种不一,是痰皆由内生,并非由外而致,由外而入内,始可以言中,由内而出外,决不可以言中。凡为痰迷之人,必素秉阳衰,积阴日盛,饮食不运,气机不宣,忽然外邪引之,内气滞之,阴邪窃发,寒痰上涌,堵塞清道,人事昏迷,喉中痰响,脉必滑利,平素多病多痰,法宜扶阳为先,祛痰为末。如姜附汤113、姜桂茯半汤112、真武汤130之类,皆可施之。即曰痰闭可也,何必曰中。
敬评:(一)知非氏曰:中字之义驳得倒,痰字之理认得真,治痰之法,自尔超妙,非庸手所得知。患疾之人遇之病可愈,学医之人入手不得错,此救世之法,医医之意也。
【阐释】此节专论痰迷,非泛论一切痰证,故谓痰皆由内而生,且必素秉阳衰,积阴日盛,忽然外邪引之,内气滞之,阴邪窃发。致寒痰上涌,甚则人事昏迷。法宜扶阳为先,祛痰为末,用姜附汤、姜桂茯半汤、真武汤之类治之。并认为中痰名称不切,应改为痰闭,俱颇合理。其实一般外感六淫之痰,亦多由内本先虚,或脏腑受伤而生,非独痰闭而然。笔者曾治一70岁之教授,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舌不能转动,四肢不能升举,口流涎水,喉中有声。余断为中痰而非中风,为平日习饮茶水,久积寒湿,与外邪相感召而发病,法当回阳降逆,行水化痰,主以姜附茯半汤,连尽二剂,仍不能盲语,四肢无知觉,不能活动,知为病重药轻,乃以大剂四逆汤加茯、半、生姜治之,服后病势稍减,但寒痰堵塞不去,系茯、半力微,须另用攻药,又恐患者体力不支,乃先服附子理中汤二剂,以培其本,病势又有所好转,遂以矾石汤探吐之。服药后呕吐痰涎泡沫清水半痰孟,大感疲乏,先后以附子理中汤去参加桂,加茯、半治之,连尽八剂后,痰涎减少,能说话,-手足亦较活动,能坐在床上。继以苓桂术甘汤加附片、防已、半夏治之,尽四剂后能扶桌在室内行走,并能翻阅书报,但时觉头痛身痛,此乃内外寒湿相感召,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之,服二剂后,痛大减,饮食增加,大、小便无需人照顾,言语神识更清楚,又先后服附子理中汤、苓桂术甘汤加味治之,症状大大减轻,即以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善其后。治疗近半年时间,患者已能在室外步行,阅读书报,饮食便溺能自理,即停止服药。
中食(一)
按中食一证,中字亦不恰切。夫食以养生,虽由外入内,并非食能害人,必其人素缘中气不足,运化气衰,阴邪已经发动,偶遇饮食入内,阻滞不进,忽然闭其清道,人事卒倒,形如死人,皆是气机偶闭为之耳,何得谓食之能中乎。即如平常气实之人,日日酒食厌饱,而胡不中?以此推之,内本先虚也。(虽)〔须〕探吐之,一吐即愈,愈后急温补脾土,自无失矣。
敬评:(一)知非氏曰:此数语包一切,扫一切,元箸超超,颠扑不破,神曲、麦芽、槟榔、山楂,可以扫除,而干姜、附子又能治食矣,可发一噱!
【阐释】本症因饮食阻闭而卒倒,形如死人,实属罕见之症。郑氏谓为中气不足,运化气衰,气机偶闭而致,并以气实之人,日日酒食厌饱而不病相比,知其为内本先虚,则中食之名,自是不切。其治法为探吐后,再温补脾土,颇简便易行。
脱肛(一)
按脱肛一证,有下焦阳衰,而不能统束者;有(面)〔三〕焦火旺而逼出者。因下焦阳衰而致者,由其人或房劳过度,或大吐大泻大病后,元气损伤,不能收束。其人定见少气懒言,精神萎靡,面白唇青,喜食辛竦热物者是也。法宜温固脾肾之阳,阳回气足,肛脱自收。如附子理中汤95加葛根,黄芪建中汤146,与市习之补中益气汤88之类。因火旺逼出者,或由过食厚味醇酒椒姜辛辣之物,热毒流注下焦,或感受外热燥邪,流注肠胃,热邪从下发泄,火气下趋,渐渐逼迫,直肠遂出。其人定见躁烦,(善分)〔喜饮〕清凉,或大便不利,或不小便赤热,或善食易饥,种种病情者是也,法宜清热,如黄连解毒汤143,三黄石膏汤12之类,专清肠胃之热,热清而肠自收矣。近来市习,多用补中益气倍升麻,或用槟麻仁捣泥涂囟门,亦多见效。但于阴阳攸分,全无定见,终不若握
此阴阳法度,治之庶可无差,第所列药方,亦未必尽善。不过明其理法之当然,学者从中神而明之,自然发无不中也。
敬评:知非氏曰:巽为股为风,风性属阳主升,平人不脱肛者,风(本)〔木〕之气生升不已。今病脱肛,生升之气机失权。钦安参悟其理,指出温升之法。所谓火旺者,火急风生,直步广肠肛头,顺势脱出,亦当升阳散火,桃花汤可用。必见实热之病情,方可直折,火熄风平,遂其升达之性,其肛自举。一剂即止,所谓中病即已,毋过用以伤生气,否则旋举旋脱,久久遂漏,又不可不知也。
【阐释】脱肛一证,郑氏析为阳衰不能收束,及火旺逼出两类,各述其病因病情,而分别以温阳、清热之方治之,诚属的当。前人治此症不外升举、固摄、益气三法。张景岳谓:“古人用参、芪、术、归、甘草、升麻升补之,或兼用五味、乌梅固涩之,外用薰洗收涩之药,则无不愈。”汪昂谓:“有气血热而肛挺出者,用芩、连、槐、柏及四物、升、柴之类。”与郑氏说可相辅为用。笔者在临证中,所见脱肛患者,大多为下焦阳衰,中气不足,即投以补中益气汤倍升麻、参,易生姜为炮姜,再加附片、婴粟壳治之,屡用屡效。至于妇女患“阴挺”“阴颓”者,现代医学称为子宫脱垂,其原因为素体不强,产后体虚,胞络松弛,气虚下陷,不能收摄所致,其治法亦与脱肛相同,笔者治一患儿脱肛已两年多,医治无效。经常腹泻,脚冷,知为脾胃虚寒,真阳不足,先后以附子理中汤加吴萸,又加升麻、粟壳、葛根之方治之而获效告愈。因患儿体太虚,复用附子理中汤合当归补血汤以巩固疗效。另治一子宫脱出如拳大而淌水之妇女,系十年前产后得病,医药罔效。余审其病情,先以加味参苏饮去其外感,继以附子理中汤加吴萸、上桂以温其阳,再以补中益气汤加粟壳治之,病已减轻大半,更以原方加龙、牡治之,连服二剂,得收全功。不久即能参加劳动,并于两年后生一女孩,母子皆平安。此等治法,皆本钦安之说也。
医法圆通卷三
伤寒溯源解
仲景为医林之祖,著《伤寒》一书,以开渡世津梁,揭出三阳三阴,包含乾坤二气之妙,后贤始有步趋,无奈相沿日久,注家日多,纷纷聚讼,各逞己见,舍本逐末,已至于今,故读《伤寒》书者寡矣,亦并不知伤寒何所取义也。即注伤寒者,亦只是照原文敷衍几句,并未道及伤寒宗旨,与万病不出伤寒宗旨,教后人何由得入仲景之门,余特直解之。夫曰伤寒者,邪伤于寒水之经也,太阳为三阳三阴之首,居于寒水之地,其卦为坎(阳为阴根),坎(一)中一阳,即人身立极真种子,至尊无二,故称之曰太阳,如天之日也。太阳从水中而出,子时一阳发动,真机运行,自下而上,自内而外,散水精之气于周身,无时无刻无息不运行也。故《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焉。”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的真机。要知气化行于外,从皮肤毛窍而出水气(水即阴,气即阳,外出,是气上而水亦上也),气化行于内,从溺管而出水气(内出,是水降而气亦降也)。外出者,轻清之气,如天之雾露也;内出者,重浊之气,如沟渠之流水也。太阳之气化无乖,一切外邪,无由得入。太阳之气化偶衰,无论何节何候中不正之气干之(一年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乃是正气,六气中不正之气,才是客气。六气,每气司六十日有零,一年中三百六十日,而一年之事毕,循环之理寓矣),必先从毛窍而入,闭其太阳运行外出之气机,而太阳之经症即作,故曰伤寒。今人只知冬月为伤寒,不知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皆有伤寒。只要见得是太阳经证的面目,即是伤寒也。太阳为六经之首,初为外邪所侵,邪尚未盛,正未大衰,此际但能按定太阳经施治,邪可立去,正可立复。因近来不按经施治,用药不当,邪不即去,正气日衰,邪气日盛,势必渐渐入内,故有传经不传腑,传腑不传经,二阳并病,三阳并病,两感为病,渐入厥阴,邪苟未罢,又复传至太阳,迁延日久,变证百出,邪盛正衰,酿成阴阳脱绝,种种危候,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以匡其失,而辅其正。邪在太阳经腑,则以太阳经腑之法治之。邪在阳明经腑,则以阳明经腑之法治之;邪在少阳经腑,则以少阳经腑之法治之。邪在(注:“在”字原文中没有,疑是原文有误)太阴、少阴、厥阴,或从本化,或从中化,或从标化,按定标、本、中法治之。
举伤寒而万病已具,揭六经,明六气,而一年节候已(该)〔赅〕。论客邪由外入内(二),剥尽元气,能令人死,步步立法,扶危为安,似与内伤无涉,不知外邪入内,剥削元气,乃是六经,七情由内而戕,剥削元气,毋乃非六经乎?不过外邪之感,有传经之分,七情之伤,无经腑之变,由外入内,固有提纲,由内出外,亦有考据,不过未一一指陈,未明明道破,总在学者深思而自得之。余谓一元真气即太阳,太阳进一步不同,又进一步不同,退一步不同,退两步又不同,移步换形,移步更名,其中许多指归。外感内伤,皆本此一元有损耳。最可鄙者,今人云仲景之方,是为冬月伤寒立法,并非为内伤与杂证立法。试问内伤失血、肺
痿,有服甘草干姜汤42而愈者否?呕吐、泄泻,有服理中汤149而愈者否?抑郁肝气不舒,两胁胀痛,有服小柴胡汤22而愈者否?夜梦遗精,有服桂枝龙牡汤119而愈者否?肾脏不温,水泛为痰,有服真武汤130而愈者否?寒湿腰痛,有服麻黄附子细辛汤155而愈者否?少气懒言,困倦嗜卧,咳嗽潮热,有服建中汤146而愈者否?温病初起,有服麻杏石甘汤153、鸡子黄连汤92、四逆汤48而愈者否?痢证有服白头翁汤56、桃花汤124而愈者否?腹痛吐泻、霍乱,有服理中汤149、吴茱萸汤84而愈者否?妇人经期、妊娠,有服桂枝汤118而愈者否?痘证初起,有服桂枝汤118、升麻葛根汤32而愈者否?老人大便艰涩,有服麻仁丸152而愈者否?阳虚大便下血,有服四逆汤48而愈者否?阴虚大便脓血,有服鸡子黄连汤92而愈者否?今人全不体贴,只记时行几个通套方子,某病用某方倍其味,某病用某方减某味,如此而已。究其阴阳至理,全然莫晓,六经变化,罕有得知,愈趋愈下,不堪问矣。
附七绝一首:
伤寒二字立津梁,六气循环妙理藏。
不是长沙留一线,而今焉有作医郎?
敬评:(一)放之即在六合之中,卷之即在坎中一点。以坎中一点,示在血中,皆喻言也。(二)客邪由外入内,宜升散清解,不使入内为要。元气由内出外,以回阳收纳,不使外出为要,只此二法,诚为度世金针。
【阐释】郑氏对伤寒有深入的研究,特出的见解,直解伤寒为“邪伤于太阳寒水之经。”谓“太阳为三阳三阴之首,自内而外,散水精之气于周身。”“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的真机,要知气化行于外,从皮肤毛窍而出水气;气化行于内,从溺管而出水气。”只要“太阳之气化无乖,一切外邪,无由得入,太旧之气偶衰,无论何节何候中不正之气干之,必先从毛窍而入,闭其太阳运行外出之气机,而太阳之经证即作,故曰伤寒。……只要见得是太阳经证的面目,即是伤寒。”不仅指冬月为伤寒,即风、寒、湿、暑、燥、火六客,随时伤及太阳寒水之经,亦均属伤寒。仲景立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各对准邪之传变,及其所在之脏肺,步步立法施治,不仅不止于治冬月伤寒,且亦不限于外感病。因寒邪入内,剥削元气,自不能不引起内伤。而无论外感内伤,皆使一元真气有损,故胃“举伤寒而万病已具,”以说“仲景方是为冬月伤寒立法,而非为内伤与杂证立法”为可鄙。随即举出许多内伤病用伤寒法治愈之实例,亦足证其立说之有据。笔者用之于临床,亦效如桴鼓,无限钦佩郑氏之学验俱丰,嘉惠后学不浅。《内经》早有“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之说。清初柯韵伯亦有伤寒方不止治伤寒病之论。郑氏能推溯其源,并举出若干实例以为证,信而有征,甚切实用。今则科学昌明,伤寒方之推广应用,更取得许多新的成就。郑氏能于百余年早见及此,自是难能可贵的。
问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故何也?
夫曰冬伤于寒者,伤于太阳寒水之气也。冬令乃阳气潜藏,正天一生水之际。少年无知,不能节欲(一),耗散元精(元精即天一),元(注:此处与原文不符,疑是原文有误)精一耗(冬不藏精也),不能化生真水,即不能克制燥金之气,故当春之际,温病立作(二月属卯,卯酉阳明燥金主事)。苟能封固严密(指冬能藏精者),元精即能化生真水,而燥金自不敢横行无忌,春即不病温矣。此刻辛温固本之药,未可遽施,当从二日传经之法治之,未为不可。虽然如此,又当细求,而清凉之品,亦不可妄用。病人虽现大热、口渴、饮冷、谵语,又当于脉息声音之有神无神(二),饮冷之多寡,大便之实与不实,小便之利与不利。有神者可与麻杏石甘汤153,无神者可用回阳收纳之法治之,庶不致误人性命也。
敬评:(一)节欲二字,不专指房劳,兼一切耗神耗气之事。
(二)无神非温,有神乃是。
【阐释】《内经·素问》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说:“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两者是有一定关系的。郑氏结合解说,自属有据。而其治法谓:“辛温团本之药未可遽施。”“清凉之品亦不可妄用。”亦颇精到。因一般认为温病的特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故只宜投以辛凉清下之剂。殊不知伏气温病与新感温病各有不同,而伏气温病中,伤于寒与不藏精的程度亦互有差异,必须于脉息、声音、及饮冷、大小便等处下细分辨。热重有神者,始可与麻杏石甘汤,无神而现阴象者,可用回阳收纳法施治,而不可妄用清下法。上节云温病初起可用四逆汤,当即指此类伏气温病。这种病例虽较少,亦不可忽略。笔者曾于立春后对所谓春温病陈某,其症状为声低息短,渴而不欲饮,脉息无力,困倦懒言,用回阳饮加味治之而愈。
辨温约言
今人于春令,偶感外邪,发热身疼,口渴饮冷,汗出谵语,便闭恶热等情,举世皆云温病,动用达原饮63、三消饮11、升解散30、三黄石膏12、大、小承气18、21、普济消毒散167,种种方法。余思此等施治,皆是治客邪由太阳而趋至阳
明(一),伏而不传,渐入阳明之里,以此等法治之,实属妥贴,切切不可言温,但言风邪伤了太阳,由太阳趋至阳明,风为阳邪,合阳明之燥热,化为一团热邪,热盛则伤阴,故现气实、脉实、身轻、气粗,只宜清凉、滋阴、攻下等法。至于温病,乃冬不藏精,根本先坏,这点元气,随木气发泄,病情近似外感,粗工不察,治以发散清凉,十个九死。余业斯道三十余年,今始认得。病情形状,与用药治法,一并叙陈。病人初得病,便觉头昏,周身无力,发热而身不痛,口不渴,昏昏欲睡,舌上无苔,满口津液,而舌上青光隐隐,即或口渴而却喜滚,即或饮冷而竟一二口,即或谵语而人安静闭目,即或欲行走如狂,其身轻飘无力,即或二便不利,倦卧不言不语,即或汗出而声低息短,即或面红而口气温和,六脉洪大,究竟无力,即或目赤咽干,全不饮冷,大便不实,小便自利。即服清凉,即服攻下,即服升解,热总不退,神总不清,只宜回阳收纳,方能有济。余经验多人,一见便知,重者非十馀剂不效,轻者一二剂可了。惜乎世多畏姜、附而信任不笃,独不思前贤云:“甘温能除大热”,即是为元气外越立法,即是为温病立法。今人不分阴阳病情相似处理会,一见发热,便云外感,便用升解,一见发热不退,便用清凉、滋阴、攻下,一见二便不利,便去通利,把人治死,尚不觉悟,亦由其学识之未到也。兹再将阴虚、阳虚病情,录数十条,以与将来。
敬评:(一)客邪二字,春为风客,夏为火客,夏为湿客,按定六气节候可矣。
【阐释】对于春令新感温病,用达原饮等方剂施治,郑氏亦认为妥贴,但却认为是风伤太阳,传入阳明化燥化热伤阴而非温病,这只是界说不同,实质无大差异。重要的是郑氏指出冬不藏精的伏气温病所现的种种征象,虽病情近似外感,但无论热、渴、脉、色、言、行、大、小便等,都是阳中带有阴象,一般粗工不下细分辨,治以发散、清凉、攻下,而热总不退,神总不清,往往致人于危殆,故只宜回阳收纳,方能有济。并谓曾经验多人,一见便知,系本前贤甘温除大热的原则,以治这种元气外越的伏气温病,故能应手而取效,实属重要的经验之谈。笔者曾治一刘姓患者,其症状为头昏,全身无力,发热微渴,喜滚饮,恶油晕食品,初服清凉之剂,继服滋阴药方,其热总不退。虽胡言乱语,见神见鬼,但声音确很细小,风吹帐子,则说鬼来捉他,将被子紧紧裹着身体。脉息无神,二便尚利,知其系阳虚体质,元气外越,病情近似外感,实为伏气温病。初投以麻黄附子细辛扬加味而诸症有所减轻,继进回阳饮加味而痊愈。至于只发热口渴而不恶寒的内外皆热的新感温病,自当以麻杏石甘、白虎、黄连阿胶汤等方,并参以后世温病学家所立银翘、桑菊等方施治为当,而不可误用回阳收纳。
辩认邪盛热炽血伤病情
干呕不止
病人二三日,发热不退,脉息声音,一切有神,干呕不止者,此热壅于阳明也,法宜解肌清热。
张目谵语
病人四五日,发热恶热,烦躁不宁,张目不眠,时而妄言,脉健者,此热邪气盛,气主上升,故张目不眠,谵语频临,属邪热乘心,而神昏也。法宜清热,热清而正复,张目谵语自已。若瞑目谵语,脉空无神,又当回阳,不可养阴。
口渴饮冷不止
病人六七日,发热不退,脉洪有力,饮冷不止者,此邪热太甚,伤及津液也,法宜灭火存阴为主。
大汗如雨
病人或六七日,发热汗出如雨,脉大有力,口臭气粗,声音洪亮,口渴饮冷,此乃热蒸于内,胃火旺极也。法宜急清肌热,此有余之候,并非久病亡阳可比。
舌苔干黄烦躁不宁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舌苔干黄,烦躁不宁,脉健身轻,肠胃已实,此胃火太甚,津液将枯,急宜滋阴攻下为主。
狂叫不避亲疏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气粗身轻,脉健狂叫,目无亲疏,弃衣奔走,此邪火旺极,乱其神明,神无所主也。急宜清凉攻下,灭去邪火,不可迟延。
二便不利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恶(注:此处与原文不符,疑是原文有误)热,烦躁不宁,口渴饮冷,脉健身轻,二便不利,此邪热伤阴,血液不能滋润沟渠,通体皆是一团邪火,急宜攻下,不可迟延。
鼻如煤烟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烦躁饮冷,胸满不食,口臭气粗,忽现鼻如煤烟,此由邪火旺极,炎薰于上也。急宜坆下。
肛门似烙
病人或十馀日,发热不退,脉健气粗,烦躁不宁,饮水不已,自觉肛门似烙,此邪热下攻于大肠,真阴有立亡之(热)〔势〕,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
小便涓滴作痛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恶热,烦渴饮冷,舌黄而芒刺满口,脉健身轻,小便涓滴痛者,此邪热下趋小肠,结于膀胱也,急宜清热利水。
食入即吐
病人发热恶热,口臭气粗,脉健,食入即吐者,此是邪热伏于胃口,阻其下行之机,热主上升,此刻邪热为崇,升多降少,故食入即吐,急宜攻其邪火,邪火一灭,食自能下矣。
昏沉不省人事
病人或八九日,身热不退,气粗舌干,小便短赤,大便极黄而溏,或清水血水,脉健有力,或脉细如丝,或四肢厥(立)〔
逆〕,人虽昏沉,其口气极蒸手,舌根必红活,即舌黑起刺,此是邪热入里,伏于其内,急宜攻下清里,切不可妄用辛温。
日晡发热饮冷,妄言鬼神
病人或八九日,十馀日,外邪未解,入于里分,身虽发热,日晡更甚,饮冷不已,妄言鬼神,此是热甚伤血,神昏无主,急宜养血滋阴,并非阴火上腾,元气外越可比。
呃逆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口渴转增,饮水不辍,忽见呃逆连声,此由邪热隔中,阻其交通之气机也,法宜攻下。
鼻血如注
病人发热烦燥,二便不利,口臭气粗,忽见鼻血如注,发热更甚者,此由邪火太甚,逼血妄行也。法宜清热攻下,苟血出而热退便通,又是解病佳兆。
斑疹频发
病人发热不退,烦躁不宁,饮冷气粗,脉健神健,忽发现斑疹,此邪热尽越于外,解病之兆,急宜随机而升解之。
干咳无痰,吐涎胶粘
病人七八日,发热不退,或热已退,舌上干粗,脉健声洪,烦渴饮冷,人时恍惚,干咳不已,吐涎胶粘,此乃火旺津枯,热逼于肺,宜润燥清金泻火为要。
喉痛厥逆
病人或八九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口气极热,小便短赤,神气衰减,肌肤干粗,忽见喉痛厥逆,此邪入厥阴,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是也。急宜清润泻火,养阴为主。
脓血下行不止
病人或八九日,身热不退,或身不热,时而烦渴,时而厥逆,烦躁不宁,此厥阴邪热下攻于肠也。法宜清火养阴为主。
皮毛干粗
病人或七八日,发热不退,或身不热,必烦气衰,小便短而咽中干,忽见皮肤干粗,毛发枯槁,此邪火伤阴,血液失运。急宜泻火养阴为主。
筋挛拘急
病人或七八日,或十馀日,发热不退,或不身热,烦渴咽干,小便短赤,恶热喜冷,忽然四肢拘急不仁,此由邪火伤阴,血液不荣于筋,故见拘急。法宜滋阴泻火为主。
阴囊如斗
病人或十馀日,身热未退,或不身热,脉健身轻,心烦口渴,声音洪亮,忽见阴囊红肿,其大如斗,疼痛异常,此热邪下攻宗筋,宗筋之脉贯于阴囊。急宜泻火养阴滋肝为主。
周身红块
病人身热脉健,烦躁不宁,忽现周身红块,痛痒异常,此是邪热壅于肌肉也。宜解肌清热泻火为主。
身冷如冰,形如死人
病人八九日,初发热口渴饮冷,二便不利,烦躁谵语,忽见身冷如冰,形如死人,此是热极内伏,阳气不达于外,证似纯阴,此刻审治,不可粗心,当于口气中求之,二便处求之。余经验多人,口气虽微,极其蒸手,舌根红而不青,小便短赤,急宜攻下,不可因循姑惜,切切不可妄用姜、附。
头面肿痛
病人二三日,头面肿痛,此邪热壅于三阳也。急宜宣散清热为主。
以上数十条,略言其概,其中尚有许多火证情形。有当用甘寒养阴法者,有当用苦寒攻下存阴法者,有当用清凉滋阴法者,有当用利水育阴法者,有当用润燥救阴法者,有当用甘温回阳救阴法者,种种不一,全在临时变通。总之正气生人,邪气死人,用养阴等法,皆为阳证邪火立说,而非为阴气上腾之阴火立说。当知阳证邪火,其人脉息声音,一切有神,若阴气上腾之阴火,脉息起居,一切无神,阴象全具,此乃认证关健,不可不知。
【阐释】郑氏对于阳虚阴虚病情体认深切,达到一见病者便能判别的境地,已在《医理真传》中分别详论。在写此《医法圆通》时,对于二证的危笃病情的各种表现,有更深切而较全面的认识。为改正当时不按阴阳至理,只凭几个通套方子治病的通弊,指示后学以活人济世的正道,故又各举数十条实例以资印证。此节二十五条全系邪盛热炽血伤病情,皆为阳症邪火立说。每条均能摄其要点,出其治则,简要易从。其间亦有不易着手者,如“昏沉不省人事”条,及“身冷如冰,形如死人”条,均系热深厥深,假寒真热之证,非老有经验,不易辨认。至其治法,此类火热阳症,只宜清热救阴。而具体细分,则有宜甘寒养阴的,如导赤散之类;有宜苦寒攻下存阴的,如大、小承气之类;有宜清凉滋阴的,如人参白虎汤之类;(注:此处标点疑是原文有误)有宜利水育阴的,如四苓滑石阿胶汤、六味地黄汤之类;(注:此处标点疑是原文有误)有宜润燥救阴的,如黄连阿胶扬、芍甘汤之类;还有须要甘温扶阳救阴的,(注:此处标点疑是原文有误)其方药均备载《医理真传》阐释,故不再赘述。最后指出阳证邪火与阴气上腾之阴火,其差别全在脉息、声音、起居一切有神或无神。所谓有神无神,主要指有力无力,能掌握此点枢要,识别阳阴二证,并无神秘之处,可谓明白易晓。
辩认阴盛阳衰及阳脱病情
头痛如劈
素禀阳虚之人,身无他苦,忽然头痛如劈,多见唇青、爪甲青黑,或气上喘,或脉浮空,或劲如石,此阳隔于上,急宜回阳收纳,十中可救四五(笔者曾用潜阳丹治此类病者,一剂减轻,重者四、五剂全愈)。
目痛如裂
察非外感,非邪火上攻,或脉象与上条同,病情有一二同者,急宜回阳,若滋阴解散则死。
耳痒欲死
审无口若咽干,寒热往来,即非肝胆为病,此是肾气上腾,欲从耳脱也,必有阴象足征,急宜回
阳收纳(笔者曾治一耳痒欲死病人,用四逆汤加僵蚕治之一剂而痒止。复以原方去僵蚕加党参、枸杞、苁蓉以补肾,连服四剂而全愈)。
印堂如镜
久病虚极之人,忽然印堂光明如镜,此是阳竭于上,旦夕死亡之征。若不忍而救之,急宜大剂回阳收纳,光敛而饮食渐加,过七日而精神更健者,即有生机,否则未敢遽许。
唇赤如朱
久病虚极之人,无邪火可征,忽见唇赤如朱,此真阳从唇而脱,旦夕死亡之征,急服回阳,十中可救二三。
两颧发赤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两颧发赤,此真元竭于上也。急宜回阳收纳,误治则死。
鼻涕如注
久病虚极之人,忽然鼻涕如注,此元气将脱,旦夕死亡之征。急宜回阳收纳,或救一二(笔者曾治一鼻涕如注之患者,因其来之骤然,而又无丝毫外感症象,乃用四逆汤加上桂治之,而鼻涕减少。因其久病虚极,连续服附子理中汤加味二十剂而全愈)。
口张气出
久病虚极之人,忽见口张气出,此元气将绝,旦夕死亡之征,法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回阳收纳,以尽人事。
眼胞下陷
久病之人,忽见眼胞下陷。此五脏元气竭于下也,旦夕即死,法在不治。若欲救之,急宜大剂回阳,十中或可救一二。
白眼轮青
久病虚损之人,忽见白晴青而人无神,此真阳衰极,死亡之征。急宜回阳,十中可救五六。
目肿如桃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目肿如桃,满身纯阴,并无一点邪火风热可验,此是元气从目脱出,急宜回阳收纳,可保无虞。
目常直视
久病虚极之人,忽见目常直视,此真气将绝,不能运动,法在死例。若欲救之,急宜回阳,或可十中救一二(笔者治此症,用白通汤加吴茱萸治之)。
目光如华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目前常见五彩光华,此五脏精气外越,阳气不藏,亦在死例,急宜回阳收纳,十中可救五六。(笔者治此症,用四逆汤加上肉桂治之)。
面色光彩
久病虚损之人,忽见面色鲜艳,如无病之人,此是真阳已竭于上,旦夕死亡之(客)〔容〕,若欲救之,急宜回阳,光敛而神稍健,过七日不变者,方有生机,否则不救。
面如枯骨
久病虚极之人,忽见面如枯骨,此真元已绝,精气全无,旦夕死亡之征,可预为办理后事,急服回阳,十中或可救得一二。
面赤(沭)如朱赤如瘀,面白如纸,面黑如煤,面青如枯草
久病虚极之人,并无邪火足征,忽见面赤如朱者,此真阳已竭于上也,法在不治。惟回阳一法,或可十中救一二。更有如瘀、如纸、如煤、如枯草之类,皆在死例,不可勉强施治。
齿牙血出
素秉阳虚之人,并无邪火足征,阴象全具,忽见满口齿牙血出,此是肾中之阳虚,不能统摄血液,阴血外溢,只有扶阳收纳一法最妥。若以滋阴之六味地黄汤治之,是速其危也(笔者治此症,常用大剂炮姜甘草汤以止其血,然后用四逆汤加补肾药物治之而愈,屡用屡效者)。
牙肿如茄
凡牙肿之人,察其非胃火风热,各部有阴象足征,此是元气浮于上而不潜藏,急宜回阳收纳封固为要。若以养阴清火治之,是速其亡也(笔者治此症,或牙龈肿痛,有阴象足征,常用潜阳丹治之而愈)。
耳肿不痛
凡耳肿之人,其皮色必定如常,即或微红,多含青色,各部定有阴象足征,急宜大剂回阳,切勿谓肝胆风热,照常法外感治之,是速其死也。
喉痛饮滚
凡喉痛饮滚之人,必非风热上攻,定见脉息声音,一切无神,阴象毕露,急宜回阳之药冷服以救之,其效甚速,此是阳浮于上,不安其宅,今得同气之物以引之,必返其舍,若照风热法治之,是速其危矣。
咳嗽不已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或过服清凉发散之人,忽然咳嗽异常,无时休息,阴象全具,此是阴邪上干清道,元阳有从肺脱之(热)〔势〕,急宜回阳祛阴,阳旺阴消,咳嗽自止。切不可仍照滋阴与通套治咳嗽之方治之。若畏而不回阳,是自寻其死也(笔者对治此症,用大剂四逆汤稍加麻、桂、细辛,附片、于姜剂量,有时各用至100克以上)。
气喘唇青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气喘唇青,乃是元气上浮,脱绝之征,法在难治。急宜回阳降逆收纳,俟气喘不作,唇色转红,方有生机,苟信任不专,听之而已(笔者治此症,常用大剂潜阳丹治之)。
心痛欲死
凡忽然心痛欲死之人,或面赤,或唇青,察定阴阳,不可苟且。如心痛面赤,饮冷稍安一刻者,此是邪热犯于心也,急宜清火。若面赤而饮滚,兼见唇舌青光,此是寒邪犯于心也,急宜扶阳(笔者治此症,常用吴萸四逆汤加玄胡治之而愈)。
腹痛欲绝
凡腹痛欲死之人,细察各部情形,如唇舌青黑,此是阴寒凝滞,阳不运行也,急宜回阳。如舌黄气粗,二便不利,周身冰冷,此是热邪内攻,闭其清道,急宜宣散通滞,如今之万应灵通丸,又名兑金丸,又名灵宝如意丸,又名川督普济丸,又名玉枢万灵丹。(注:此处标点与原文不符,疑是原文有误)一半吹鼻一半服,立刻见效,不可不知也。
肠鸣泻泄
凡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有肠鸣如雷,泄泻不止者,此乃命门火衰,脏
寒之极,急宜大剂回阳。若以利水之药治之,必不见效,余曾经验多人(笔者治此症,用大剂四逆汤加上桂,以补命门火,附片、干姜可用至250克)。
大便下血
凡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便下血不止,此是下焦无火,不能统摄,有下脱之势,急宜大剂回阳,如附子理中、回阳饮之类。(笔者治大便下血、小便下血、吐血、鼻血,有阴象足征,皆选用此方,治之而愈)。
小便下血
此条与上大便下血同。余曾经验多人,皆是重在回阳,其妙莫测,由其无邪热足征也。
精滴不已
大凡好色之人,与素秉不足之人,精常自出,此是元阳大耗,封锁不密,急宜大剂回阳,交通水火为主。余尝以白通汤治此病,百发百中(笔者曾治小便后滴精之患者多人,俱以白通汤加补肾药治之而愈)。
午后面赤
凡午后面赤,或发烧,举世皆谓阴虚,不知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阳气日衰,不能镇纳其阴,阴邪日盛,上浮于外,况午后正阴盛时,阳气欲下潜藏于阴中,而阴盛不纳,逼阳于外,元气升多降少,故或现面赤,或现夜烧,此皆阴盛之候,若按阴虚治之,其病必剧。余常以回阳收纳,交通上下之法治之,百发百中(此条涉及时间医学,午后面赤或发高热,乃阴盛之候,此由阳虚不能配阴,法当补阳以配阴。笔者用白通汤治之而愈)。
身痒欲死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身忽痒极,或通身发红点,形似风疹,其实非风疹。风疹之为病,必不痒极欲死,多见发热、身疼,恶寒、恶风。若久病素不足之人,其来者骤,多不发热身疼,即或大热,而小便必清,口渴饮滚,各部必有阴象足征,脉亦有浮空劲急如绳可据。此病急宜大剂回阳收纳为要。若作风疹治之,速其亡也(笔者治老年人血虚应身痒,用扶阳生血加祛风药治之,有显效)。
大汗如雨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汗如雨,此亡阳之候也。然亦有非亡阳者,夫大汗如雨,骤然而出,片刻即汗(正)〔止〕者,此非亡阳,乃阴邪从毛窍而出,则为解病之兆。若其人气息奄奄,旋出而身冷者,真亡阳也,法则不治,若欲救之,亦只回阳一法。然阳明热极,热蒸于外,亦有大汗如雨一条,须有阳症病情足征,此则阴象全具,一一可考(笔者曾治一外感引发之阳虚汗症,先后以挂枝汤、黄芪建中汤、及附子理中汤加味而愈。至阳明热极,热蒸于外,大汗如雨,则用白虎汤治之而愈)。
大汗呃逆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与过服克伐清凉之人,忽然大汗呃逆,此阳亡于外,脾肾之气绝于内,旦夕死亡之征也,急宜回阳降逆,服药后如汗止呃逆不作,即有生机。若仍用时派之麻黄根、浮小麦,止呃之丁香、杮蒂,未有不立见其死者也。
身热无神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或偶劳心,忽见身大热而不疼,并无所(若)〔苦〕,只是人困无神,不渴不食,此是元气发外,宜回阳收纳,一剂可愈。若以为发热,即照外感之法治之,是速其危也,世多不识。
吐血身热
凡吐血之人,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吐则气机向外,元气亦与之向外,故身热,急宜回阳收纳为主。以不可见吐血而即谓之火,以凉剂施之。
大吐身热
经云:“吐则亡阳,吐属太阴。”大吐之人,多缘中宫或寒、或热、或食阻滞。若既吐已,而见周身大热,并无三阳表证足征,此属脾胃之元气发外,急宜收纳中宫元气为主,切不可仍照藿香正气散之法治之,余于此证,每以甘草干姜汤加砂仁,十治十效。
大泄身热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大泄,渐而身大热者,此属阳脱之候。大热者,阳竭于上。大泄者,阴脱于下,急宜温中收纳为主。切不可一见身热,便云外感,一见大泄,便云饮食。若用解表、消导、利水,其祸立至,不可不知。
午后身热
《经》云:“阴虚生内热”。是指邪气旺而血衰,并非专指午后夜间发热为阴虚也。今人全不在阴阳至理处探取盈缩消息,一见午后夜间发热,便云阴虚,便去滋水,推其意以为午后属阴,即为阴虚,就不知午后夜间,正阴盛之时,并非阴虚之候。即有发热,多属阴盛隔阳于外,阳气不得潜藏,阳浮于外,故见身热,何也?人身真气,从子时一阳发动,历丑、寅、卯、辰、巳,阳气旺极,至午、未、申、酉、戌、亥阳衰,而下潜藏。今为阴隔拒,不得下降,故多发热,此乃阴阳盛衰,元气出入消息,不可不知也。余于此证,无论夜间午后烧热,或面赤,或唇赤、脉空、饮滚、无神,即以白通汤治之,屡治屡效。
皮毛出血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皮毛出血,此乃卫外之阳不足,急宜回阳收纳,不可迟延。
阴囊缩入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然囊缩腹痛,此厥阴阴寒太甚,阳气虚极也,急宜回阳,或用艾火烧丹田,或脐中,或以胡椒末裹塞脐中,用有力人口气吹入腹中,痛止即止,亦是救急妙法。
两脚大烧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或夜卧,或午后两脚大烧,欲踏石上,人困无神。此元气发腾,有亡阳之势,急宜回阳收纳为主,切不可妄云阴虚,而用滋阴之药。
两手肿热
凡素秉不足之人,忽然两手肿大如盂,微痛微红,夜间午后便烧热难忍,此阴盛
逼阳从手脱也,急宜回阳收纳为主(笔者对治两脚大烧、两手肿热,常用桂枝龙骨牡砺汤重加附子,治之而愈)。
两乳忽肿
凡素秉不足之人,忽然两乳肿大,皮色如常,此是元气从两乳脱出,切勿当作疮治,当以回阳收纳为主。
疮口不敛
凡疮口久而不敛,多属元气大伤,不能化毒生肌,只宜大剂回阳,阳回气旺,其毒自消,其口自敛。切忌养阴清凉,见疮治疮(笔者对疮口久而不敛者,除用附子理中汤内服外,另用象牙粉蒸蛋,早、晚各吃一次,对收敛疮口,其效更速)。
痘疮平塌
凡痘疮平塌,总原无火,只宜大剂回阳,切不可兼用滋阴。
肛脱不收
凡素秉不足之人,或因大泄,或因过痢,以致肛脱不收,此是下元无火,不能收束,法宜回阳收纳肾气,或灸百会穴,亦是良法。(笔者对此病症,常用附子理中汤加升麻、粟壳治之;或用补中益气汤倍升麻加粟壳治之,屡用屡效。妇女子宫脱垂,其原因为产后体虚,胞络松弛,气虚下陷,不能收摄所致,其治法亦与脱肛相同)。
小便不止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小便日数十次,每来清长而多,此是下元无火也,急宜回阳收纳肾气,切不可妄行利水(此症老年人居多,肾与膀胱有寒,不能制约膀胱之开阖,笔者常用附子理中汤加安桂、小茴、益智仁治之而愈)。
腹痛即泄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多有小腹一痛,立即泄泻,或溏粪、清白粪,日十余次。此属下焦火衰,阴寒气滞,急宜温中回阳,切不可专以理气分利为事。
身疼无热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身疼,而却不发热者,是里有寒也,法宜温里。但服温里之药,多有见大热身疼甚者,此是阴邪(渍)〔溃〕散,即愈之征,切不可妄用清凉以止之。
身热无疼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与服克代宣散太过之人,忽见身热,而却无痛苦,并见各部阴象足征,此是阳越于外也。急宜回阳收纳,不可妄用滋阴、升散。
身冷内热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身外冷而觉内热难当,欲得清凉方快。清凉入口,却又不受,舌青滑而人无神,二便自利,此是阴气发潮,切不可妄用滋阴清凉之品,急宜大剂回阳,阳回则阴潮自灭。若果系时疫外冷内热之候,其人必烦躁口渴饮冷,二便不利,人必有神,又当攻下,回阳则危。
身热内冷
久病之人,忽见身大热而内冷亦甚,叠褥数重,此是阳越于外,寒隔于内,急宜回阳,阳气复藏,外自不热,内自不冷,切不可认作表邪,若与之解表,则元气立亡。此等证多无外感足征,即或有太阳表证,仍应大剂回阳药中加桂、麻几分,即可无虞。
身重畏冷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忽见身重畏冷者,此是阴盛而阳微也,急宜回阳。
身强不用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与过服克伐宣散之人,忽然身强不用,此是真阳衰极,阳气不充,君令不行,阴气旺甚,阻滞经脉,宜大剂回阳,阳旺阴消,正气复充,君令复行,其病自己。世人不识,多以中风目之,其用多以祛风,每每酿成坏证,不可不知也。
脚轻头重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人忽见脚轻头重,此是阴乘于上,阳衰于内也。急宜大剂回阳,收纳真气,阳旺阴消,头重不作,便是生机。
脚麻身软
久病与素秉不足之人,多有脚麻身软者,此是阳气虚甚,不能充周,急宜甘温扶阳,阳气充足,其病自已(笔者治此症,常用附予理中汤加牛膝治之而愈)。
气喘脉劲
久病之人,忽见气喘脉劲,此阳竭于上,旦夕死亡之候,急急回阳,十中可救一二。但非至亲,切切不可主方。即主方亦必须批明,以免生怨。切不可见脉劲而云火大,便去滋阴降火。
吐血脉大(一)
凡吐血之人,忽见脉来洪大,此阳竭于上,危亡之候也。今人动云吐血属火,脉大属火,皆是认不明阴阳之过也。
敬评:(一)人能知得血是水,气是火,便知得滋阴之误,姜、附之效也。
虚劳脉动
凡虚损已极之人,脉象只宜沉细,若见洪大细数,或弦或紧,或劲,或如击石,或如粗绳,或如雀啄釜沸,皆死亡之候,切切不可出方。果系至亲至友,情迫不已,只宜大甘大温以扶之,苟能脉气和平,即有生机,切切不可妄用滋阴。要知虚损之人,多属气虚,所现证形,多有近似阴虚,其实非阴虚也。余尝见虚损之人,每每少气懒言,身重嗜卧,潮热而口不渴,饮食减少,起居动静,一切无神,明明阳虚,并未见一分火旺阴虚的面目。近阅市习,一见此等病情,每称为阴虚,所用药品,多半甘寒养阴,并未见几个胆大用辛温者,故一成虚劳,十个九死,非死于病,实死于药,非死于药,实死于医,皆由医家不明阴阳至理,病家深畏辛温,故罕有几个得生,真大憾也。
以上数十条,揭出元气离根,阳虚将脱危候。情状虽异,病源则一。学者苟能细心体会,胸中即有定据,一见便知,用药自不错乱。虽不能十救十全,亦不致误人性命。但病有万端,亦非数十条可尽,学者即在这点元气上探求盈虚出入消息,虽千万病情,亦不能出其范围。余更一言奉告,夫人身三百六十骨节,节节皆有神,节节皆有鬼。神者阳之灵,气之主也(此言节节
皆正气布护)。鬼者阴之灵,血之主也(此言节节皆真阴布护,故前贤云,鬼神塞满宇宙,宇宙指天地、指人身也)。无论何节出现鬼象(即阴邪也),即以神治之(神阳也、火也、气也。以阳治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南泻北之意,即补火治水义,用药即桂、附、姜、砂一派是也)。无论何节现出邪神为殃(言邪神者,明非正气之盛,指邪气之盛,邪气即邪火也。乾坤以正气充塞,正气不能害人,邪气始能害人,故曰邪神)又可以鬼伏之(鬼阴也、血也、水也,邪神邪火也,鬼伏神,即以水治火,滋阴降火。用药即三黄石膏、大小承气一派是也。今人动云滋阴降火,皆是为邪火伤阴立说,并未有真正阴虚,即谓阴虚,皆阳虚也。何则?阴阳本是一气,不可分也。故经云:气旺则血旺,气衰则血衰,气升则血升,气降则血降,气在则血在,气亡则血亡,明得此理,便知天一生水之旨归,甘温辛温回阳之妙谛)。学者不必他处猜想,即于鬼神一语领会通身阴阳,用药从阴从阳法度,认得邪正关键,识得诸家错误,便可超人上乘,臻于神化。
【阐释】此节揭出阳虚危重病候共五十八条,每条只用简单几行,指明其病因、病机及治则,有的还与他证比较辨别,令人可以从中得到启发。即以有关身热的九条而言,如一:身热无神,并无痛苦,只是困倦不食不渴,则是元气外越,只宜回阳收纳,如照外感治之,将愈速危。二:吐血而身热,多属气衰不能摄血,元气向外,急宜回阳收纳,而不可清凉泻火。三:大吐后身大热,则须视其有无三阳表证,如无,则为脾胃之元气外发,亦宜以收纳中宫元气为主。四:大泄而身大热,则为阴脱于下,阳竭于上,急宜温中收纳。如以为外感或饮食所致,用解表、消导、利水,则其祸立至。五:午后或夜间身热,并非如一般所说由于阴虚,而是阳为阴隔,不得下降,郑氏解说精详,确有卓见。笔者在治此类病人时,如见口不渴,不思水饮,亦常以白通汤治之而愈,足证并非阴虚。六:两脚午后或夜卧大烧,欲踏石上,人困无神,亦属阳亡之兆,急宜回阳收纳,而不可滋阴。七:两手肿大如孟,夜间午后烧热难忍,是阴盛逼阳欲从手脱,亦宜回阳收纳。八:身外冷而内热,则须细辨。如烦渴饮冷有神,则为时疫感染;如内热难当,欲得清凉方快,而清凉人口,却又不受,舌青滑而人无神、二便自利,则是阴气发潮之热,只宜回阳,不能滋阴。九:如身大热而内甚冷,叠褥数重,则是阳越于外,寒隔于内,急宜回阳自愈,不可解表。即有太阳表证,仍宜大剂回阳药中加麻、桂几分,即可无虞,分辨甚为精细。其它各条亦各有特点,如“头痛如劈”条等,皆于条文末括弧内简明扼要介绍笔者经验,以资验证。“虚劳脉劲”一条,所现症形多近阴虚,而实属气虚,如“少气懒言,身重嗜卧,潮热而口不渴,饮食减少,起居动静,一切无神,明明阳虚,并未见一分火旺阴虚的面目。”而一般多谓阴虚,治以甘寒养阴,每致酿成虚劳而死,此非死于病,实死于药,非死于药,而实死于医,可谓慨乎言之。最后总结这数十条,情状虽异,病源则一,细心体会,一见便知,用药自不会错。凡见阳虚症,回阳诸方,皆可服也,即在分两轻重上斟酌,当不致酿成纯阴无阳之候。末复指明人身阴阳、水火、血气的相互关系,谓无论何处出现阴邪,“即以阳治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南泻北之意,即补火治水之义,用药即桂、附、姜、砂一派是也。”出现阳邪,“即以水治火,滋阴降火,用药即三黄石膏、大,小承气一派是也。”所论均极明确。末更论及一般所谓阴虚,多系火邪伤阴,并非真阴虚。若真阴虚,多起于阳虚,推究其极,阴阳本是一气,气能统血,李东垣立甘温除大热之法,实本此理,所论均有独到之见。
校对说明:
文中所有依原文改动之处(包括几处标点),皆标识为蓝色。疑是原文有误者,已做注释。
辩脉切要
浮脉(主风)、洪脉(主火)、实脉(主热)、数脉(主热)、紧脉(主寒)、滑脉(主痰)、沉脉(属阴)、迟脉(属寒)、细脉(不足)、微脉(不足)、虚脉(不足)、弱脉(不足)。
以上脉象,诸书言浮主风也,洪与实、数、紧、滑,主火、主热、主寒、主痰也。余谓浮脉,未可遽概为风,洪、(大)实、数、紧、滑,未可遽慨概为火、为热、为寒、为痰也。沉、迟、细、微与虚、弱,亦未可遽概为阴、为寒、为不足、为虚损也。要知外感脉浮,而病现头疼、身痛,发热、恶风、自汗、鼻筑流清,始可以言风也。若内伤已久,元气将脱之候,脉象亦浮,犹得以风言之乎?洪(大)实、数之脉,而病现发热、恶热、烦躁、口渴、饮冷、谵语、口臭、气粗、二便闭塞之类,始可以言火、言热也。若内伤已久,元气将脱之候,脉象有极洪、极长、极实、极数、极劲之类,又尚得以时行火热证言乎?紧寒、滑痰之脉,而病现身疼,发热、畏寒,与吐痰不休之类,始可言寒邪、痰湿也。若内伤已久,元气将脱之候,脉象亦有极紧、极滑之形,又尚得以寒痰目言之乎?沉、迟、细、微、虚弱之脉,而病现面白唇青,少气懒言,困倦嗜卧之类,乃可以言不足,
寒言虚寒,言阴阳两伤。若外邪深入,协火而动,闭其清道,热伏于中,阳气不达于四末,四肢冰冷,惟口气蒸手,小便短赤而痛,此为阳极似阴,又尚得以气血虚损言之乎?总之,脉无定体,认证为要,阴阳内外,辨察宜清,虽二十八脉之详分,亦不过资顾问已耳。学者苟能识得此中变化,便不为脉所囿矣。
【阐释】本节列举浮、洪、实、数、紧、滑、及沉、迟、细、微、虚、弱、共十二脉。诸书多言分别主风、主火、主热、主寒、主痰、及属阴、属寒、属不足,郑氏则说未可一概而论。因内伤巳久,元气大亏之人,脉象亦有浮、洪、长、实、数、劲、紧、滑之形,而外邪深入,协火而动,闭其清道,热伏于中,阳气不达于四末,亦有现沉、迟、细、微、虚弱之脉,不得说是气血虚损不足。所以归结为“脉无定体,认证为要,阴阳内外,辨察宜清,虽二十八脉之详分,亦不过资顾问已耳。”确为明体达用之真言,教人不可视脉为神秘而为其所囿。祖国医学注重四诊合用,望、闻、问、切,有神、圣、工、巧之分。切脉只其一端,而古今辨说不一。《内经·素问》有“三部九候论”,而后世多本《素问何·脉要精微激论》立说,即以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每部又各以浮、中、沉取脉为九候。至其所配脏腑,各家虽有小异,但自《难经》以后,多以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为准则。而论脉之专著,自晋·王叔和《脉经》始,其中载有二十四脉,即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至明·李时珍《濒湖脉学》,增加长、短、牢三脉为二十七脉。李中梓《诊家正眼》又增加一疾脉,即成一般所说的二十八脉泳。清代脉学专家周学海所论更精,但亦不能一一固执。笔者经验,应以郑氏所说,明其变化而不为所囿,为切要可从,并可参阅《医理真传》一书中论脉之阐释。
切脉金针
夫脉者,气与血浑而为一者也。其要在寸口(百脉皆会于此),其妙在散于周身,随邪之浅深、脏腑之盛衰,人性之刚柔、身体之长短、肌肉之肥瘦、老幼男女之不同,变化万端。其纲在浮、沉、迟、数,其妙在有神、无神(即有力无力也)。有神无神者,即盈缩机关,内外秘决。他如浮、洪、长、大、数、实,皆为盈,为有馀之候,果病情相符,则为脉与病合,当从有馀立法施治。如脉虽具以上等象,而病现不足已极,则为脉不合病,当舍脉从病,急宜扶其不足,培(皆)〔其〕本源,切勿惑于浮风洪火之说,若按浮风洪火治(去)〔法〕,则为害非浅。沉、迟、细、微、虚、弱,皆为缩,为不足,果病情相符,则为脉与病合,当照不足立法施治。如脉虽具以上等象,而病现有余以极,又当舍脉从病,切勿惑于沉、迟、细、微为虚损,若按虚损治(去)〔法〕,则为祸不浅。余恒曰:一盈一缩,即阴阳旨归,万病绳墨,切脉知此,便易进步,便易认证,庶不为脉所囿矣。
【阐释】此节所论,极为精耍,确属金针度人。首先说:“脉者,气与血浑而为一者也,其要在寸口,其妙在散于周身。”颇合科学。而切脉则须“随邪之浅深,脏腑之盛衰,人性之刚柔,身体之长短,肌肉之肥瘦,男女老幼之不同,变化万端。”可谓精细周到,而兼有望、闻、问、切之功夫在内。复谓“其纲在浮、沉、迟、数,其妙在有神、无神。有神无神者,即盈缩编机关,内外秘诀。”至于脉之浮、洪、长、大,缩、实,固为盈,为有余之候,脉之沉、迟、细、微、虚、弱,固为缩,为不足之候,但亦须脉与证合,始能按脉立法,如与证不符,则须舍脉从证,这是一条切用的经验。前人有舍证从脉之说,似轻望,闻,问而重脉,实不可取。
相舌切要
舌上白苔
病人虽舌现白苔,并未见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恶热等情,切不可认为表证,认为瘟证,当于脉息声音,起居动静,有神无神处探求病情,自有着落,切切不可孟猛浪,如果有表证足征,始可照解表法施治。
舌上黄苔
病人虽舌现黄苔,无论干黄色、润黄色、老黄色、黑黄色,并未见口渴饮冷,烦躁,恶热,便闭等情,切不可便谓火旺热极,当于阳虚真气不上升处理会,病情上理会,治法即在其中。如果见便闭,口臭、气粗,身轻恶热,心烦饮冷,精神有余等情,便当攻下,不可迟延。
舌上黑苔
病人虽舌现黑苔,无论干黑色、青黑色、润黑色、虽现阴象,切不可即作阴证施治。如其人烦躁、口渴、饮冷,恶热身轻,气粗口臭,二便闭结,即当攻下,不可迟延。如其人安静懒言,困倦、不渴不食,二便自利,即当回阳,不可迟延。
舌上红黑色。舌上润白苔。舌根独黄色。
舌上白黄色。舌上黄芒刺。舌尖独青色。
舌上黑黄色。舌上黑芒刺。舌根独黑色。
舌上青黄色。舌上白芒刺。舌尖惨红色。
舌上粉白苔。舌上青红色。舌心独黄色。
舌上干白苔。舌上淡黄色。舌边独白色。
舌裂而开瓣。舌如猪腰色。
舌之分辩,实属繁冗,亦难尽举。姑无论其舌之青、黄、赤、白、黑、干润燥裂、芒刺满口、红白相间、黄黑相兼,统以阴阳两字尽之矣。
是阴证,则有阴象足征;是阳证,则有阳证可凭。识得此旨,则不专以舌论矣。诸书纷纷论舌,言某舌当某药,某舌当某方,皆是刻舟求剑之流,不可为法。学者务于平日,先将阴阳病情,真真假假,熟悉胸中,自然一见便知,亦是认证要着。
【阐释】相舌在《内经》、《难经》少有道及,后世逐渐发展成为望诊一重要部门。,至清·周学海著有《形色外诊简摩》二卷,论舌苔、舌质颇为精详,但一般能遵行者却少。普通虽以舌苔之白、黄、黑、干、润,澡、刺等,定外感、内伤之深浅,亦必结合证象,始能判定。故郑氏谓:“舌之分辨、实属繁冗,亦难尽举,姑无论其舌之青、黄、赤、白、黑、干、润、燥、裂,芒刺满口,红白相问,黄黑相兼,统以阴阳两字尽之矣。”因为阴阳实据是全身性的,可靠性大。即如病人虽各种黑苔,亦须见烦躁、口渴、饮冷等证象,始可作阴证施治;如其人安静懒言,困倦不食,不渴,二便自利,即当回阳。可见舌、证不合,仍当和脉、证不合一样,须舍舌从证为是。至于辨舌之精,能为诊病之助,则是肯定的。并可参阅《医理真传》卷一阐释望诊一节。
万病一气说
病有万端,发于一元。一元者,二气浑为一气者也。一气盈缩,病即生焉。有馀即火,不足即寒。他如脉来洪大,气之盈也,脉来数实,脉来浮滑,气之盈也,间亦不足(脉来洪、大、数、实、浮、滑,乃邪实火盛,此为有余,久病暴脱,亦有此脉象,不可不知)。脉来迟细,气之缩也,脉来短小,脉来虚弱,气之缩也。间亦有馀(脉来迟、细、短、小、虚、弱,皆为不足。若温病热极脉伏,亦有此脉,不可不知)。脉来劈石,脉来鱼尾,脉来雀啄,脉来釜沸,脉来掉尾,脉来散乱,气之绝也。推之面色如朱,气盈之验,亦有缩者(素平面赤,不作病看。新病面赤恶热,则为邪实火旺。久病无神,虚极之人而面赤,则为阳竭于上,脱绝之候。色如鸡冠者吉,色如瘀血者死)。面青有神,气盈之验。亦有缩者(素平面青有神,不作病看。有病而始面青,则为肝病。有神主肝旺,无神主肝虚。色如翠羽者吉,色如枯草者凶)。面白有神、气盈之验。亦有缩者(素平面白,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见面白者,方以病论。白而有神,肺气常旺,白而无神,肺虚之征。白自如猪膏者吉,色如枯骨者危)。面黄有神,气盈之验。亦有缩者(素平面黄,不作病看。有病而始面黄,方以病论。黄而有神,胃(积)〔气〕之盛,黄而无神,气弱之征。黄而鲜明者吉,黄如尘埃色者凶)。面黑有神,气盈之验。亦有缩者(素平面黑,不作病看。有病而始面黑,方以病论。黑而有神,肾气尚旺,黑而无神,肾气衰弱。黑如鸟羽者吉,色如炭煤者危)。此论五色之盛衰。其中尚有生克。(额)〔颏〕属心而黑气可畏,鼻属土而青色堪惊,骸下黄而水病,腮左白而肝伤,腮右赤兮火灼,唇上黑兮水泱。气色之变化多端,明暗之机关可据。至若审因察理,五音细详。(五音,指宫、商、角、徵微、羽,以应人身五脏也)。声如洪钟,指邪火之旺极(素平音洪,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见声洪,则为邪实火旺,法宜泻火为主)。语柔而细,属正气之大伤(素平声细,不作病看,有病而始见声低息短,则为不足)。忽笑忽歌,心脾之邪热已现。(笑主心旺,歌主脾旺)。或狂或叫,阳明之气实方张(狂叫乃胃热极)。瞑目而言语重重,曰神曰鬼(瞑目而妄言鬼神,是正气虚极,神不守舍也)。张目而呼骂叨叨,最烈最横(肝火与心胃邪旺,其势有不可扑灭)。曰饮食,曰起居,也须考证。食健力健,言气之盈,食少力少,本气之缩;饮冷饮滚兮,阴阳之形踪已判;好动好卧兮,虚实之病机毕陈。至于身体,更宜详辩,肌肉丰隆,定见胃气之旺,形瘦如柴,已知正气之微,皮肤干润,判乎吉凶,毛发脱落,知其正败。要知风气为殃,春温之名已播;火气作崇,暑热之号已(工)〔生〕;湿气时行,霍乱之病偏多;燥气行秋,疟痢之病不少;又乃冬布严寒,伤寒名著。一年节令,病气之变化无穷,六气循环,各令之机关可据;六气即是六经,六经仍是一经;五行分为五气,五气仍是一气。揭太阳以言气之始,论厥阴以言气之终,昼夜循环,周而复始。病也者,病此气也。(周身骨节经络,皆是后天有形之质,全赖一气贯注。虽各处发病,形势不同,总在一气之中,神为气之宰,气伤则神不安,故曰病)。气也者,周身躯壳之大用也(身中无气则无神,故曰死)。用药以治病,实以治气也。气之旺者宜平(正气不易旺,惟邪气易旺,须当细分)。气之衰者宜助(衰有邪衰、正气衰之衰之别,当知),气之升者宜降(泻其亢盛),气之陷者宜举,气之滞者宜行,气之郁者宜解,气之脱者宜固,气之散者宜敛。知其气之平,知其气之变,用药不失宜,匡救不失道,医之事毕矣。
【阐释】此节重要论点,为万病生于一气之盈缩,气盈有馀便是火,气缩不足便是寒。故曰:“盛病也者,病此气也。气也者,周身躯壳之大用也,用药以治病,实以治此气也。”因人身有形之质,原有一气贯注,才得以生,无气则死,此气为周身躯壳之大用,按先哲理气之辨,气质之论,气本身仍是物质性的
,合于科学的,气有盈缩,病即发生,虽各处发病情况不同,皆在一气之中,故用药治病,实以治此气。即是治病要从整体观点着眼,着重于全身机能的调整,并非专以治愈某一部位的疾病为能事。如肺病咳嗽,有因脾胃之阳不足,不能转输津液水谷而作者,有因肾阳不足,不能收束其水,而水泛于上,直干清道而作者。分别用理中汤、甘草干姜汤、真武汤、潜阳丹怡之而愈。医者当视病者气之盛、衰、升、陷、带、郁、脱、散,而分别用平,助、降、举、行、解、固、效之法以治之。能“知其气之平,知其气之变,用药不失宜,匡救不失道,医之事毕矣。”至于如何知其盈缩,则仍赖于熟热练地掌握四诊。郑氏首以辨证观点论脉与气之盈缩关系;次论望色之部位与盛衰;三论闻声以合证,审因以察理;四论问诊饮食起居体气之考辨。末复结合时令六气之变化,与人身六经之关联,以证此万病一气之说,是结合人体与周围环境而立论的。
胎元图说
今以一大圈,喻人一身之真气,中一小圈,喻人身受胎之始基,始基之谓,胎元之消息也。称为祖气,号曰先天。先天即父母精血中一点真气(一)。二气浑为一气,一气中含五气(五气,即青黄赤白黑,秉天也;五气,即金木水火土,秉地也;在人即心肝脾肺肾。《经》云:二五之精,妙合(二)〔而〕凝是也)。五气发生万物(阴阳配合,迭相运用,化生五脏、六腑、百脉、经络。天地所有,人身皆具。然未生以前,五行在乾坤之中,既生以后,乾坤即在五行之内。五气生万物,一物一太极,一物一阴阳。阳之用从昼,阴之用从夜,此坎离之功用所由分,而万物之功用所由出,由一而万理攸分,由万而一元合聚)。故曰:一粒粟藏大千世界,即此之谓也(孟子云:“万物皆备于我。”皆是由明善复初,以知得个中这一点机关,这一点胎元消息也)。其中这一点真消息,逐日运行,无刻休息,子时发动,由下而中而上(阳根于阴,故由下而发上),由上而中而下(阴根于阳,故由上而趋下,此阴阳互为其根,一元之消息也)。循环不已,然由下而中而上,三阳已分(下中上为三步,阳主上升,一气分为三步,即太阳、阳明、少阳也),由上而中而下,三阴已定(上中下为三步,阴主下降,阳从背面,阴从腹面。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是也)。合之二三如六,故曰六步而成位,六爻之义于此分,六气六经之所由判,亦无非这一点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也。仲景知得六步之精义,移步换形,移步更名,变化万端,不出范围。余初业斯道,即闻诸师云:万病不出六经,不出阴阳。终不了了,冥心之馀,忽得此胎元消息,始识师言之不谬,仲景之骨髓如见矣。
敬评:(一)阳精阴血,各具真气。故曰真气寓于凡精凡血之中。
【阐释】胎元图说,本于祖国医学中先天后天之说,及古哲“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与天人通感之义,阐明人的生命来源于父精母血。由“阴阳配合,迭相运用,化生五脏、六腑、百脉、经络。天夭地所有,人身皆具。”并引儒家“万物皆备于我。”及佛家“一粒粟藏大千世界”以为喻。说明“六气六经之所由判,亦无非这一点胎元流行充周之所化育。”仲景立六经六步之精义,即随气之常变而移步换形、更名,故病虽变化万端,而终不出其范围。古人“万病不出六经,不出阴明阳”之义,亦即由此胎元消息而获得真解。现今科学昌明,由于生物进化,及遗传基因等的研究,对人类生命延续已有较为精确的论述,郑氏所说,虽已过时,但在当时仍是有一定理论水平的。
用药须知
外感风寒忌收纳也
凡一切外邪初入,切不可攻下,攻下则引邪深入,变证百出。切不可妄用温固收纳,收纳为关门捉贼,延祸匪轻。切不可妄用滋阴,滋阴则留恋阴邪,病根难除,只宜按定六经提纲病情施治,庶不误人。
内伤虚损忌发散也
凡内伤之人,多半咳嗽,由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闭塞清道而成,只宜辛甘化阳之品,荡去阴邪,清升浊降,咳嗽自己。昧者不识,称为陈寒入肺脱,纯用一派搜寒宣散之品,每每酿成脱证。不知病既内伤,正虚无疑,而更用此宣散,则一线之正气,又为大伤,岂能久延时刻,而不脱绝者乎?
凡内伤之人,多半胸满不食,痰多,由中宫气衰,转输失职,阴邪痰水,堵塞胸中,只宜温中,醒脾助正,胸满痰水自去也。昧者不察,多用一派推荡破滞之品,每每酿成腹胀不治之病,不可不知。
凡内伤之人,多有身热而却不疼,虽然内热而口不渴,如此等病情,近似外感,近似火症,只宜回阳收纳,收纳则阳不外越,而身热自已己。阳回则镇纳阴邪,而阴潮不作(诸书称内热由阴虚,不知阳衰而阴鬼立出,即昼夜亦可知也)。昧者不识,一见发热,称为外感,便以发散,投之必危;一见内热,称为阴虚,滋阴降火必殆。
阳虚吐血忌滋阴也
凡吐血之人,由正气已衰,中宫不运,阴邪僭居阳位,久久积聚,阳无力以施运行之权,阳无力以申乾刚之令,一触即发,血所以出也。只宜甘温扶阳以申其正气,正气日申,阴血自降,一定之理,昧者不察,一见吐血,便以滋阴止血之品,希图速效,究意酿成死证,
含糊有年,真憾事也。
阴虚吐血忌温补也
凡阴虚吐血之人,多半精神有余,火伏于中,逼血妄行,吐后人不困倦,此乃有余之候,百中仅见一二,只宜清凉,平其有余。若照阳虚吐血治之必殆,不可不知。
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
凡阳虚之人,多属气衰血盛,无论发何疾病,多缘阴邪为殃,切不可再滋其阴。若更滋其阴,则阴愈盛而阳愈消,每每酿出真阳外越之候,不知不知。
阴虚一切病证忌温补也
凡阴虚之人,多属气盛血衰,无论何部发病,多缘火邪为殃,切不可再扶其阳。若扶其阳,则阳愈旺而阴愈消,每每酿出亢龙有悔之候,不可不知。
【阐释】以上各段论外感内伤及阳虚阴虚(包括吐血)用药之大忌,极为扼要。郑氏在《医理真传》卷一有外感说及内伤说揭其大义。谓外感为风,寒,暑、湿、燥、火六客,皆能从外入内以伤人,而寒邪尤为重要,太阳不冶即传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为燥、热、湿、火、风诸邪,治之惟有把仲景伤寒六经病情提纲,热记胸中,并将六经定法贯解,细心领会,便得步步规矩,头头是道之妙,可以为世之良医。其内伤说统七情而以一心赅之,总由心君阳衰而引起阴气上腾,故治内伤特重在扶阳。现于用药须知中着重指出外感风寒忌收纳(燥、暑、湿、火之外感自当包括在内)。内伤虚损忌发散(阳虚阴虚皆然),是因这两种用药原则特别重要,不可或误,故指出其病机病理,外感切不可攻下,温固收纳,滋阴,否则危害严重,内伤切不可发散,发散则财必更虚而致脱绝。
关于阳虚、阴虚(包括吐血),郑氏在《医理真传》卷一有论,辨认一切阳虚症法,及辨认一切阴虚症法二篇,论述极详。现于用药须知特别指出阳虚一切病症忌滋阴,阴虚一切病症忌温补,并指出当忌之理与不忌之害,所论均极切当扼要,不可违误。
病有宜汗者
太阳病,发热身疼,自汗,恶风者,当发汗。
太阳病,外症未解,脉浮弱者,当微发汗。
太阳病,表症未罢,发汗未过,脉浮数者,仍可发汗。
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
太阴病,汗后不解,仍发热,脉浮者,当复汗之。
伤寒发汗本无体,随邪之浅深,本气之盛衰,有大发汗,复发汗,微发汗,更有和解亦得汗而解,温经亦得汗而解,回阳亦得汗而解,不可不知。
病有不宜汗者
仲景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
发热身疼,脉浮紧者,当发汗。假令尺脉迟弱者,不可发汗,以营弱血少故也。
咽燥喉痹者,不可发汗,津液现已伤也。
咳而小便利,若失小便者,不可发汗,下元虚也。
下利虽有表证不可发汗,发汗则水湿必散于周身,而成浮肿胀满。
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内亡,客热更增。
衄血亡血家不可发汗,以其血液虚也。
疮家不可发汗,发汗则痉。表虚热盛故生疮,汗之则表愈虚而热愈炽,热则伤血,热则生风,故变为痉。
少阴病,脉沉细数,沉为在里,不可发汗。
大便素难便者,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以其血液既少,而复夺之,表虚里实,故谵语。
汗家不可重发汗,发汗则心神恍惚,盖以汗为血液也,心液大耗,神无所主,故见恍惚。
虚人发热,无身疼者,不可发汗,发汗则阳亡。盖以发热乃阳越于外,收之惟恐不及,今误汗之,阳必亡。
血气欲绝,手足厥冷,引衣踡卧,不可发汗,发汗则殆。
厥证脉紧不可发汗,汗则声绝、咽嘶、舌萎。要知阳厥宜下,即热深厥深是也;阴厥宜回阳,即四逆汤(法之)〔之法〕也。
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宜和解,不宜发汗,发汗则变证百出。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加结胸,心下痞鞭者,不可发汗。
风温证不可发汗,汗之则热盛,汗则血伤也。
湿温证不可发汗,汗之卫阳虚,津液竭,热必盛也。
虚烦证不可发汗,汗之则心血虚,而烦愈盛也。
午后热不可发汗,汗之则阳亡。
久病阳虚、阴虚,一切诸证,不可擅发汗。
病有宜吐者
病如桂枝证,头不疼,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鞭,气上冲咽喉,不和息者,此为有寒。一云内有久痰,宜吐之。
病人胸中菀菀而痛,不能食,欲使人按之,而反有涏唾,下利日十余行,其脉反迟,寸口微滑,此宜吐之,吐之则利止。
少阴阳病,饮食入口即吐,心下温温欲吐,复不能吐者,宜吐之。
宿食在上脘者,当吐之。
病手足逆冷,脉乍结,以客气在胸中,心下满而烦,欲食不能,病在胸中,当吐之。
凡病在膈上,脉大、胸满、多痰者;食在胃口,脉滑者,俱宜吐之。
病有不宜吐者
脉虚脉微者,不可吐。
太阳病干呕,呕逆者不可吐,吐之则伤胃。
四肢厥逆者,不可吐。
膈上有寒饮干呕者,不宜吐,当温之。
凡中下二部之病,切不可吐,吐则为逆。
病有宜下者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鞭者,急下之。
下利脉迟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
脉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宜下之。
寸脉浮大,按之反濇,尺中亦微而濇,知有宿食也,宜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了,当下之。
下利见谵语者,有屎燥屎也,宜下之。
下利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病不尽故也,当下之。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晴不合,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
阳明病,发热汗出多者,急下之。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⑥,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此邪未深入,便作口燥,肾水将干,宜急下之,以救欲绝之水也。
少阴证,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此少阴邪热入胃府也,土胜则水干,宜急下以救肾水。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中必痛,口中燥者,急下之,青为肝色,肝邪乘肾,故下利,阳邪上攻故口燥,此亦少阴传阳明腑证也。
厥阴证,舌卷囊缩,宜急下之。此证有寒极而缩者,宜温。此由阳明之热,陷入厥阴,阳明主润宗筋,宗筋为热所功,弗荣而急,引舌睾丸,故舌卷囊缩,此为热极,故宜急下以存阴也。须知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凡胃受热,处处皆可传及。总之土燥则水易亏,故阳明与厥阴皆有急下法,证法虽不同,其入腑之理则一也。
病有不宜下者
仲景云: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
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下之则引邪入里也。
脉浮大者,不可下,浮大为在表也。
恶寒者,不可下,邪尚在表也。
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下,邪在上焦也。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胃中虚冷故也。
阳明病,应发汗,反下之,则为大逆。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不可下,宜麻黄汤,寒散肺清,胃邪亦自散也。
脉细数者,不可下,细数为血虚有热,下之热邪入里,恐亡阴。
恶水者不可下,下之则内冷,不嗜食,完谷出。
头痛目黄者不可下,邪在上也。
阳微者不可下,下之痞硬,阴盛而阳不宣也。
寒厥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腹胀可按而减者不可下,里虚而邪未实也。
咽中秘塞者,不可下,邪未上也。
阳明病,面赤,心下虽微满,不可下,邪未实也。
腹中上下左右有动气者,不可下。
结胸证,脉浮大者不可下,邪在表也。
藏结无阳证,舌上苔滑,安静不渴者,不可下。
大便硬,小便数者,不可下,乃脾约丸证也。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不可下,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宜蜜煎导之。
凡病之当汗与不当汗,当吐与不当吐,当下与不当下,浅深各有定据,不得胡行妄为,务宜详察病情,诊视脉象,有神无神,声音微厉,饮热饮冷,喜按畏按,各处搜求,自然有下手处也。
【阐释】以上数段,详述病者之宜汗不宜汗,宜吐不宜吐,宜下不宜下,各举若干条,本《伤寒论》为准则,而以自身经验,汇集整理,加以说明,每条均具体而适用,值得熟读而切记。如以发汗而言,何种情况宜大发汗,微发汗,复发汗,甚至和解、温经、回阳亦得汗而解,均有详细说明。不可发汗的各种情况,亦一一举出为何不可发汗,如发汗即有何种祸害。并指出凡久病阳虚、阴虚一切诸症,均不可擅发汗。至于当吐不当吐,当下不当下,亦各列若干条,而说明其所以然的道理,均明白如话,极便应用。但实际下手,则仍须“详察病情,诊视脉象,有神无神,声音微厉,饮热饮冷,喜按畏按,各处搜求。”不可疏忽。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第一卷论医门八法,对汗、吐,下均有详细说明。其说谓:“汗者、散也。”经云:“邪在皮毛者,汗而发之是也”。又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也”。然有当汗不汗误人者,有不当汗而汗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妄汗之误人者,有当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误人者,有当汗而汗之不中其经,不辨其药,知发而不知敛以误人者。”并各举若干实例以证之。如谓“虑人自汗、盗汗等证,则归脾、补中、八珍、十全,按法而用,委曲寻绎,各尽其妙,而后即安,所谓汗之必中其经,必得其药,知发而知敛者此也。嗟嗟!百病起于风寒,风寒必先客表,汗得其法,何病不除!汗法一差,夭亡随之矣。吁!汗岂易言哉!”今虽医学昌明,新药百出,汗法仍不可轻视。程氏论吐谓:“吐者,治上焦也。胸次之间,咽喉之地,或有痰、食、痈脓,法当吐之。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是也。”亦举有当吐不吐,不当吐而吐,妄吐,吐不得其法以误人各种实例,俱有实用价值。末谓“近世医者每将吐法置之高阁,亦似汗、下之外,并井无吐法,以致病中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症者,见者惊,闻者骇,医家亦不论虚实而亟亟止之,反成坏病,害人多矣。”今则吐法更少用,以致缠喉、锁喉以及停痰蓄饮、食停胸膈而胀满疼痛之病不少,是否与不善用吐法治病有关,值得
研究。程氏论下法谓:“下者、攻也,攻其邪也。病在表,则汗之,在半表半里则和之,病在里,则下之而已。”亦举有当下不下,不当下而下,妄下,下之不得其法,及下之不知浅深,不分便溺与蓄血,不论汤丸以误人者,又杂症中,不别寒热、积滞、痰、水、虫、血、痈脓以误人者,各种实例,颇切实用。如杂症攻下谓“东垣治伤食症,腹痛、便秘、拒按者,因于冷食,用见耽丸;因于热食,用三黄枳术丸;若冷热互伤,则以二丸酌其所食之多寡而互用之,应手取效。又实热老痰,滚痰丸;水肿实证,神佑丸;虫积,剪红丸;血积,花蕊丹、失笑丸;肠痈,牡丹皮散,随症立方,各有攸宜,此杂症攻下之良法也。”近世医家不讲下法,每视下药为畏途,病者亦视下药为砒鸠,致令热症、实症垂危,袖手旁观,委之天数,大可悲耳。惜张子和《儒门事亲》三法,即以“下法为补,谓下去其邪而正气自复,谷、肉、果,菜,无往而非补养之物。”所论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俗谓药补不如食补,今之药膳广行,皆本于此。
笔者临症对于当汗、吐、下者,多本诸郑、程二氏之说,随证应用,每获良效。
服药须知
大凡阳虚阴盛之人,满身纯阴,虽现一切证形,如气喘气短,痰多咳嗽,不食嗜卧,面白唇青,午后夜间发热,咽痛,腹痛泄泻,无故目赤、牙疼、腰痛膝冷,足软手弱,声低息微,脉时大时劲,或浮或空,或沉或细,种种不一。皆宜扶阳,驱逐阴邪,阳旺阴消,邪尽正复,方可了扶阳之品。但初服辛温,有胸中烦燥者,有昏死一二时者,有鼻血出者,有满口起泡者,有喉干喉痛目赤者。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上窍而出也,以不思冷水吃为准,即吃一二口冷水皆无妨。服辛温四五剂,或七八剂,忽咳嗽痰多,日夜不辍,此是肺胃之阴邪,从上出也,切不可清润。服辛温十馀剂后,忽然周身面目浮肿,或发现斑点,痛痒异常,或汗出,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七窍而出也,以饮食渐加为准。服辛温十馀剂,或二十馀剂,或腹痛泄泻,此是阳药运行,阴邪化去,从下窍而出也,但人必困倦数日,饮食懒餐,三五日自已己。其中尚有辛温回阳,而周身反见大痛大热者,阴陷于内,得阳运而外解也,半日即愈。凡服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与以一剂滋阴,此乃全身阴邪化去,真阳已复,即与以一剂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之阳,阳得阴敛,而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而体健身轻矣。虽然邪之情形,万变莫测,以上所论,不过略陈大意耳,学者须知。
【阐释】郑氏以擅长治阳虚证,善用大辛大热之姜、桂、附著称,故本节仅论阳虚阴盛之患者,服热药的剂数与反应,郑氏将其独特的经验总结出来,预为医者及病者增加服药信心。谈到服药一二剂、七八剂、十徐剂、二十馀剂后,所现烦躁,昏死、鼻血、口泡,喉干、喉痛、目赤、咳嗽痰多、面目浮肿、发斑、痛痒、腹痛泄泻、困倦、不食、大痛、大热等,都是阳药运行,化去阴邪,从上窍、从肺胃、从皮肤、从下窍而外解,只要不思水饮,或饮食渐加,即不可停药,改服寒凉、消润。必待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然后与以一剂滋阴,以敛其所服之阳,而后病愈体健。这确是他书没有谈到的重要经验,笔者临症深有体会,确信其真。病者服辛温一二剂,有流鼻血者,有喉干喉痛者,有口内起泡,口腔溃滥者,病者及其家属多认为是辛热太过所致,当即向其解释,如系热甚火大,何以不思冷饮以自救,明是阳药化尽阴邪从上而出,继服病将好转。病者亦遂相信,安心服热药,不久即收功。更有多服几剂热药而咳嗽痰多,日夜不辍者,乃肺胃之阴邪,因阳药运化而上出。亦有痰饮病服热药数剂,反觉胸中满闷不舒,有痰粘在喉中,甚至干咳无痰,此为阳药将凝聚之寒湿痰蒸化,病将因此而解之兆。更有服热药数剂或十数剂,而周身面目浮肿或发斑者,此为阳药荡去阴邪从毛窍而出。至于多服热药而腹痛泄泻者,大多系风泡沫状,遇咳嗽即减轻,并未用攻下药品如大黄、芒稍等而腹痛泄泻,自然是阳药涤去腹中凝聚渣滓从大便而出。此诸种情况,笔者都曾亲身见过,即以郑氏所说,一一向病者及其家属善为解释,以坚定其信心,因而治洽愈者不少。这是业医者除用药治病外的另一种功夫,颇为重要。郑氏还提到阳药服至通身发热,阳已大复之后,即与以一剂滋阴之品,以敛其所复夏之阳,阳得阴敛,而阳有所依,自然互根相济,而诸症自愈。亦系重要经验脸,笔者每用黄连阿胶汤,获得满意效果。
失血破疑说
今人一见失血诸证,莫不称为火旺也。称为火旺,治之莫不用寒凉以泻火,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信之而不察。所以一得失血证,群皆畏死,由其一经失血,死者甚多,不知非死于病,实死于泻火之凉药耳!然则凉药其可废乎?非即谓凉药之可废,但失血之人,正气实者少也(正气一衰,阴邪上逆,十居八九,邪火所致,十仅一二)。不可不慎。余有见于今之失血家,群皆喜服清凉而恶辛温,每每致死,岂不痛惜。余故为当服辛温者,决其从违焉。不观天之日月,犹人身之气血乎!昼则日行于上,而月伏于下;夜则月行于上,而日伏于下。人
身气血同然,失血之人,血行于上,而气伏不升可知,欲求血之伏于下,是必待气之升于上,气升于上,血犹有不伏者乎?知得此中消息,则辛温扶阳之药,实为治血之药也。又可怪者,人人身中,本此气血二物,气为阳法天,火也,血为阴法地,水也。故曰:人非水火不生活(水火二字,指先天先地真气,非凡世之水火也)。愚夫愚妇,固说不知,而读书明理这之士,亦岂不晓。明知血之为水,水既旺极而上逆,何得更以滋水之品以助之,此其中亦有故,故者何?惑于血色之红也。不知血从火里化生出来,经火锻炼,故有色赤之象,岂得以色红而即谓之火,即宜服凉药乎?此处便是错误关头。毒流有年,牢不可破,余不惮烦,又从而言之,愿与后之来者,作一臂力焉。幸甚!
附:七绝一首
吐血都传止血方,生军六味作主张,甘寒一派称良法,并未逢人用附姜(姜附阳也,血阴也,以阳治阴,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血水如潮本阳亏,阳衰阴盛敢僭为(阴盛、即君弱臣强、夫弱妻强的章本),人若识得升降意(阳主升,阴主降,乃是定理,今阴升而阳不升,更以阴药助之,阴愈升而阳愈降,不死何待),宜苦宜辛二法持(宜苦者十仅一二,宜辛者十居八九)。
【阐释】这里所谓失血,实指吐血。郑氏见当时医家多谓吐血是阴虚火旺,纯用寒凉泻火之剂,致病者多死于药而非死于病,特指出失血之人,由于正气衰微,阴邪上逆者多,而由于邪火所致者少。凡由于真火衰而阴水上逆之失血,只能用辛温扶阳之药,始为切当治法。故在附诗中喟叹当时治吐血者都以生军、六味昧止血,而不敢用姜、附,都由未明阴阳、气血升降之理,这在当时是别开生面的。即在今天,本此以辨证,亦有很大实用价值。笔者在临症中,凡遇血症,首先辨其为阳虚、阴虚,若是阳虚,即以甘草炮姜汤加血余炭以止血,继用附子理中汤加味治之而愈,屡用屡效。若是阴虚,则以六味地黄汤、黄连阿胶汤加味治之。《理真传》阐释四卷中,对此有详细解说,可以参阅。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辩解
前贤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阳八味71是也。此方此语,相传已久,市医莫不奉为准绳,未有几个窥透破绽,余不能无疑也。疑者何?疑方药之不与命名相孚,既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必是在扶助坎中一点真气上说,真气一衰,群阴四起,故曰阴翳。真气一旺,阴邪即灭,故曰益火。方中桂、附二物,力能扶坎中真阳,用此便合圣经。何得又用熟地、枣皮之滋阴(阴邪即盛,就不该用此),丹皮之泻火(益火而反泻火,实属不通),山药、伏苓、泽泻之甘淡养阴利水乎!推其意也,以为桂、附之辛热属火,降少升多,不能直趋于下,故借此熟地、枣皮沉重收敛之品(一),而使其趋下,又以丹皮之苦寒助之,更以苓、泽利水,使阴邪由下而出,似为有理,独不思仲景治少阴病,四肢厥逆,腹痛囊缩,爪黑唇青,大汗淋漓,满身全是阴翳,何不重用此熟地、枣皮、丹皮、苓、泽之品,而独重用姜、附、草三味,起死回生,其功迅速。由此观之,仲景之白通54四逆48实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者也。若此方而云益火消阴,断乎不可。余非固为好辨,此是淆乱圣经之言,毒流已久,祸延已深,不得不急为剪除也。
敬评:(一)孰熟知五味下喉,其气味立刻周遍,呼吸立刻上下交通,何待此。
【阐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语出唐王冰《内经》注解,而后世所谓阳八味,实即《金匮》所载之崔氏八味丸,此方在《金匮》凡五见,并非为培补元阳而立,自明薛立斋、赵养葵等用以温补命门之火,时医遂奉为圭臬集而不疑。郑氏指出此方仅桂,附二味可以益火,其余皆滋阴泻火利水之药,与消阴翳的作用正好相反。只有用仲景白通、四逆汤施治,始为对症之剂,实有独到见解。笔者在临症中,对患阳虚病者,用四逆辈取效,而不用八人味丸,因其中阴药多而阳药少、牵制阳药之效。只有阴阳两虚之患者,始选用阳八味。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辨解
前贤云: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六味丸35是也。此方此说,相传有年,举世宗之而不疑,群医用之而不辨,余不能无说也。窃思此方,必是为邪火伤阴立说,并不是言坎中阳旺立说,今人动云阴虚火旺,阴虚便说是肾水虚(通身血水皆属肾,言肾虚亦可),火旺便说是肾火旺(通身之气皆本肾中一点真火生来,即云肾火旺亦可,但有邪正,不可混淆),统以六味丸318治之,其蒙蔽有年矣,余特辨而明之。阴者,水也。阳者,火也。水、火互为其根,合而为一,不可分为二也(一)。水从火里生来,故曰天一生水(先天真气,号曰真火,真气,即真金所化),阳旺一分(指真气),阴即旺一分(指真阴)。阳衰一分,阴即衰一分。试问阴虚火旺何来,所谓制阳光者,明是教人泻邪火也,邪火始能伤阴,真火实能生阴,此邪正关键,用药攸分区处,岂堪混淆莫辨。要知邪火窃发,无论在于何处,皆能伤血,即以三黄12、白虎55、承气18,与此六味丸35,按定轻重治之,皆是的对妙法。今人不明阴阳一气,不明邪正机关,专以此方滋肾中之元阴,泻肾中之元阳,实属不通。
敬评:(
一)阴阳一气耳,岂有阳虚而阴不虚,阴虚而阳不虚者乎?千古疑团,一语道破。仲景一生,全在邪正上论偏盛,今人在一气上论偏盛,相隔天渊,源头错乱,今得此说,方知前人之错误不少。
【阐释】六味丸出于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实即《金匮》肾气丸去桂、附后所余之地黄等六味,一般都用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亦即补肾阴的主方。郑氏辨明此方是为邪火伤阴立说,既不能泻肾中之元阳,亦不能滋肾中之真阴。并说明阴阳本是一气,水火互为其根,真阳旺一分,真阴即旺一分,真阳衰一分,真阴即衰一分。邪火始能伤阴,真火实能生阴,真阴真阳,本无所谓偏盛。六味丸与三黄、承气,白虎一派,按邪火轻重施治,是的对妙法,而用以滋元阴,泻元阳,实有未当。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对于真阴虚患者,本“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及“调以甘药之旨,主用小建中汤加参、归、术等,急建其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以补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足,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苦咸在所不用”。实己深知此理。郑氏谓:“邪火始能伤阴,真火实能生阴,此邪正关键,用药攸分”。辨明六昧丸不能当此任,洵具卓见。
申明阴盛扶阳阳盛扶阴的确宗旨
万(古)〔病〕一阴阳耳,阴盛者扶阳为急,阳盛者扶阴为先,此二语实治病金针,救生宝筏,惜乎人之不得其要耳。今人动以水火二字喻天平,水火不可偏盛,偏盛则为病,余谓不然。人自乾坤立命以来,二气合为一气,充塞周身上下四旁,毫无偏奇,火盛则水盛(此火指真火,水指真阴,言火盛水盛者,即五六月之雨水可知),火衰则水衰(即十冬月雨水可知)。此正气自然之道,不作病论,亦无待于扶。所谓偏盛者何?偏于阴者宜扶阳,是言阴邪之盛,不是言肾中之真阴偏盛也。偏于阳者宜扶阴,是言邪火之盛,不是言肾中之真阳偏盛也。前贤立阳八味71六味丸35以言治元阴元阳之方,此说一倡,俱言真阴真阳之果有偏盛也。此语害世非浅,今人又不读圣经,无怪乎六味35,八味12之盛行,而承气18、四逆48之莫讲也。
【阐释】此节说明火盛则水盛,火衰则水衰,系正气自然之道,不作病论,亦无待于扶。所谓偏盛,都是指邪而言,阳邪盛者宜扶阴,阴邪盛者宜扶阳,非谓真阴真阳之果有偏盛。前贤以六味、八味为治真阴真阳之方,实有未当,郑氏此说,固不无见地,但六味、八味二方,自宋以来,直至今日,人多用以治元阴元阳之不足,亦有一定功效,与承气、四逆用各有当,对于阴阳偏盛程度较轻的患者,颇为适宜。
邪正论
凡天地之道,有阴即有阳,有盈即有虚,有真即有伪,有邪即有正,试问邪正之道若何?邪也者,阴阳中不正之气也(一)。不正之气,伤于物则物病,伤于人则人病,治之调之,皆有其道,欲得其道,必明其正,正也者,阴阳太和之气也(二)。太和之气,弥纶六合,万物皆荣,人身太和充溢,百体安舒,太和之气有亏,鬼魅丛生,灾异迭见,诸疾蜂起矣。天地之大,生化消长,不能全其太和,人生逐利逐名,亦不能全其固有,正日衰,则邪日盛,欲复其正,必治其邪。邪有阴邪(客邪在脏,或在里之谓也)、阳邪之名(言客邪在表在腑之谓也),正有外伤(三)(言六节之客邪,由外入内也)、内伤之别(言七情之客邪,由内而出外也),正自外伤,邪自外入(卫外之正气衰,外来之客邪作),正自内伤,邪自内出(或劳精损心阳,饮食伤脾阳,房劳损肾阳,皆是内伤根柢),从阴从阳,邪之变化无方(邪由外入,或从风化,从燥化,从热化,从湿化,从寒化,随邪变迁,原无定向。内伤不然,或损于脾,或损于胃,或损于肝,或损于心,或损于肾,〔或损于肺〕,病情有定向,用药有攸分),曰脏曰腑,邪之居处各异(邪居气分,表分,呼为阳邪,阳火也,阳旺极,则凡血伤,凡血伤,则真阴真气亦与之俱伤,皆能令人死。仲景立白虎、承气,早已为阳邪备法也。邪居血分,里分,呼为阴邪,阴水也,阴旺极,则凡气伤,凡气伤,则真阳真阴亦与之俱伤,皆能令人死,仲景立白通、四逆,早已为阴邪备法矣。今人以偏盛归于元阴、元阳,是不知邪正之有区分,虽医书万种,其立(正)〔方〕立言,皆是祛邪扶正。知祛邪扶正,则知偏盛属客邪之盛衰,非元阴元阳之自能偏盛也)。仲景垂方,本祛邪以辅正,六经画界,诚调燮之旨归,有馀(言气分之邪旺),不足(言血分之阴邪旺,而正衰也,阳旺是正衰,阳不足亦是正衰),都是邪踪,阳阴偏盛,俱非正体(真阴真阳,原无偏盛之理)元阴元阳,今人之偏盛在兹(世人知水火之有偏盛,而不知是客邪伤正之为偏盛也)。同盛同衰,一元之旨归不谬(二气浑为一气,不可分为二道看,故同盛同衰,一定不易)。论天道,则日月有盈虚,论人身,则秉赋有强弱,究意循环盛衰之理,不作病看,举世籍为口实,真乃功力未深,兹特反复推详,愿后之来者,相参砥砺,恐未道根(株)〔本〕处,尚祈再加润色。
敬评:(一)不正之气,四时皆有,六经分为六气,不正之气流行于中,故曰六客。(二)太和者,真阴真阳浑然一气,氤氲化育之消息也。(三)风
暑湿燥火六气,乃是六经的本气,六气中不正之气,方是客气。邪正原有分别,无奈今人含含糊糊而不察也。
【阐释】此节谓正是阴阳太和之气,邪是阳阴中不正之气。邪伤于人则正日衰,正日衰则邪日盛,故欲复其正,必治其邪。邪有二种,在脏在里为阴邪,在腑在表为阳邪。阳邪自外伤人,则从风、寒、署、湿、燥、火而变化无方;阴邪自内伤人,则无论损于心,肝、脾、肺、肾何处,病情皆有定向。阳邪是火,旺极则凡血伤,阴邪是水,旺极则凡气伤,凡血凡气伤,则真阴真阳亦与之俱伤,重则能令人死。故仲景立白通、四逆诸方以治阴邪,皆是本祛邪以辅正之旨,使邪去而正自复。从治病之必祛邪辅正,则知偏盛属客邪之盛衰,而非元阴元阳之自能偏盛,与前数节所论之旨趣同,与下节无专用补药之说,亦是一贯的。
客问参芪归地辨论
客有疑而问曰:余观先生之方,鲜用参、芪、归、地。夫参、芪、归、地,补气补血之药也,先生何用之罕欤?曰:大哉问也!子以参、芪、归、地为补药,余谓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皆补药也,岂仅参、芪、归、地已哉!何子之不察耶?曰:先生欺余哉!余亦尝观本草矣,知麻黄、桂枝,主发散也;泽泻、猪苓,主利水也;柴胡、黄芩,主和解也;甘草、干姜,主温中也;附子、吴萸,主回阳也;黄连、阿胶,主养阴也。各方各品,各有功用。先生皆谓之补药,毋母乃欺人太甚耶?曰:子以余为欺子也?余实非欺子也,请少坐,余实告子。夫人身受生以来,本父母真气,浑合化育,成象成形,五官百骸具备,全赖这一团真气育周,真气无伤,外邪不入,内邪不作,何待于药?何可待于补?况这团真气,也非草木灵根,所能补得出来。医圣仲景,立言立法,揭出三阳三阴,是明真气充周运行之道。如邪伤太阳,则以太及阳之方治之,太阳邪去,则太阳之气复复;,邪伤阳明、少阳及三阴,即从阳明、少阳、三阴之方治之,邪立去法,则正立复,正复神安,其病立去,即是平人。余故曰,一百一十三方,皆补药也,以此而推,余欺子乎!余未欺子乎!曰:诚如先生所言,则参、芪、归地,可以无用也。曰:亦何可废哉?如白虎汤,则人参可用矣;建中汤,则黄芪可用矣;〔当归〕四逆(散)〔汤〕,则当归可用矣;炙甘草汤,则地黄可用矣。仲景亦何常弃而不用?独可怪者,众人谓人参补气(一),夫气阳也、火也,何仲景不用参于四逆汤内以回阳,而却用参于白虎汤内以泻火,岂有阳明邪火正盛,人参又是补火,兹胡不更助其火,而反泻其乎?究其由来,皆是惑于李时珍之本草,有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此话一出,参即盛行,一切调和之药,皆不究也。如无人参,以高丽参代之,高丽参来路远,而价又且贵,虚劳之人,有参在家,便有几分足恃,谁知竟不可恃也。全不思仲景为医林之孔子,所立之方,所垂之法,所用之药,专意在祛邪以辅正,不闻邪去之后,另有补药,此皆后人之不明,姑惜己身之太过,日月积累,酿出别证,以致死亡,尚不觉悟,良可哀也!今与诸公约,病无论乎男女老幼,药无论乎平常奇异,价贵价廉,只求先生认得阴阳,用得恰当,则尽善矣,何必多求?
敬评:(一)细查李时珍云: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这一句话不为无理,当是为亢龙有悔,真阴将尽之际说法,庶与仲景用人参白虎汤之意混一。今人不识此理,竟于阳虚阴盛之证,一概用之,以冀回阳,百治百死。景岳不明此语,而曰阳虚倍人参,阴虚倍熟地,后世宗之,咸为定论,究意贻害千古,诸公察之,切不可为之惑。况《神农本草经》皆云:人参主补五脏。是五脏属阴,人参补阴,其非补阳也,明甚。
【阐释】此节论一般人专以参、芪、归、地为补药之非,而谓仲景一百一十三方皆为补药。因其所主之方,所垂之法,所用之药,专意在祛邪以辅铺正。不闻邪去之后另有补药。参、芪、归、地在白虎汤、建中汤、当归四逆汤、炙甘草汤亦曾分别施用,以收祛邪补正之功,并未专视之为补药。近人谓《伤寒论》方多注重存津液,多具阴阳两向性。此理郑氏早已窥见,故能专用、重用、善用而不疑。至于人参补阴补阳之辨,《医理真传》卷三独参汤条,郑氏有详细解说,笔者认为郑氏谓:“用参以冀回阳,总非至当不易之理。”是有相当见地的。不过不能强调过甚,谓参只能补阴,根据阴阳、水、火互为其根的原理,以及古今的实施,人参确有补阴以益阳两相的功能,故能救急脱、回元气有显效,是比较适当的,末谓“病无论乎男女老幼,药无论乎平常奇异,初贵价廉,只求识得阴阳,用得恰当,则尽善矣,何必多求”?允为至理名言。
分脾肾为先后二天(解)〔辩论〕
圣经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一)”。先者何?人身立命之祖气也(祖气,即父母真气浑而为一者也。性命由此立)。后者何?人身血肉躯壳也(凡世上一切有形之质,皆属后天,不独人身,故道家称为臭皮囊)。今人以肾为先天,脾为后天,此二语举世宗之,传为定论。余窃谓不然。夫人自乾坤颠倒化育以来(先天即乾坤,乾破为离,坤孕为坎,故曰颠倒乾坤化作身,即此),先天纯粹之精,畀于人身,
浑然一气(是言父精母血中之真气,合而为一,即太极真体,先天祖气根源,今人不知此中消息,妄以两肾形似太极,即以肾为先天,此是混淆圣经之言,理应急正。但先天真气化生真水,灌溉周身,肾配水脏(二),虽说有理,究竟不是腰中两肾之谓)。流行六合(六合即周身上下四旁也,即三阳三阴旨归也。一气充周,无方不在,故曰水无一脏不润,火无一脏不烧,水何常独在两肾,况两肾有形有质,皆先天所生。如何说他是先天,知其要者,便知得此身无处非先天,亦无处非后天。先与后又浑然一太极也),包罗三界(三界即天、地、水,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人身分为三焦,上焦、中焦、下焦是也),发育万物(万物皆一气所所生),根于呼吸(呼则为闢,阳之用也,吸则为阖,阴之用也。故易曰:阖户为之坤,闢辟户为之乾。混元破体,水火即在此区分。世******复先天一元之真气,即在此处下手可也,毋他求),号曰宥密(这一点真窍,乃真气立极之所,万物发育之处,古圣每每秘而不宣,故称之曰宥密,又曰元关,又曰天根月窟,又曰黄庭黄中,更喻无数名目,人能知此,接命延年),先天也。先天一气,造成五官百骸,后天也。先天一气即寓于中,先天为体(先有这一团真气,而后始有人身),后天为用(先天无为、无臭无声,后天有为,有形有质,不易定理),先天立命(自二五凝聚,人之性命已立),后天成形,形合乎命,命合乎形,神宰乎中,性命乃成。合之则生(真气与躯壳合一也),散之则亡(真气亡于躯壳之外也)。脾呼后天,今人所云(今人不知周身躯壳,皆属后天,而独曰脾为后〔天〕,推斯意也,以为人之奉生而不死者,以其赖有饮食也,饮食下喉一刻,即入胃脾,人七日不食则死,故以脾胃为后天。试问饮食入脾,是自己能化汁以养生,还是要真气运动,不要真气运动?真气运动,还是只养脾胃,还是能养周身?知运动所养在周身,可知后天非仅在脾胃也。余故曰:先天立命,后天成形,形命合一,先后称名)(三),谁知错误,不足为凭(天之功用,全在于地,地生万物,故曰土为万物之母。人身躯壳,包藏百脉、脏腑、经络、骨节,不易乎地,故曰脾为后天。是脾也,余以为皮字之皮,非脾字之脾也。惟此皮乃能包藏万象,统束气血。若脾字之脾,乃仅一脏也,何能包藏万有。或曰是脾也,古人配之中央,取其运化精微而灌溉四旁,不得谓脾字全非。余曰:人之运动全在先天一团真气鼓动耳。饮食虽入于脾胃,非真气鼓动不能腐热水谷,真气鼓动,则一切饮食立刻消溶,脏腑一身立刻俱受其泽,又何尝是脾之功乎?观于朝食暮吐之病,早晨所食菜饭,至晚尽行吐出,菜饭全然不化,称之曰命门无火,由此推之,是赖脾乎,是赖气乎?古人无非借物寓理,借象蓍名,今人不识一气浑合躯壳之道,先后互赖之理,认脾为宗,其谬已甚,学者切不可执定脾肾,以论先后,当于无形,并有质上以求理,以言先后可也)。相传有年,奉为准绳。余今剖晰,质之高明,是是非非,尚祈指陈。
敬评:(一)圣人以大道示人,欲人知明善复初。故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二)肾配水,皆是喻言。(三)先天先地二物,浑为一气,无多无少,不倚不偏,故曰中。立极在中。《易》曰:黄中通理。又曰:美在其中。《书》曰:允执厥中。以脾为中,借喻也。即以八卦方位论之,坤艮为戊己土,一在西南角,一在东北角,而又曰中五寄坤,特虚位耳。
【阐释】今之医者、病者,以肾为先天,脾为后天,传为定论,郑氏此论驳一般以有形之肾为先天,脾为后天之说,颇有见地。但以先天为人身之祖气,后天为人身血肉躯壳,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有这一团真气,而后始有人身,则仍感玄虚空泛。实则所谓父精母血,真气浑而为一,乃是形质的发展。物质是第一性的,很难作先天后天的区别。
六客辨解
今人动云六淫之气所伤,六淫之气,即风、寒、暑、湿、燥、火是也。余谓六气,乃六经之本气,每气各司六十日,以成一岁,何得称之曰客。所谓客者,是指六气节中不正之气也。不正之气,在风令中则曰风客,在寒令中则曰寒客,在暑令中则曰暑客,在湿令中则曰湿客,在燥令中则曰燥客,在火令中则曰火客,非指六气即是六客也。邪正之间,今人每多混淆,余所以辨而明之,更为之进一解曰。如邪伤太阳,则曰寒客;寒邪传至阳明,则曰燥客;燥客传至少阳,则曰暑客;暑客传至太阴,则曰湿客;湿客传至少阴,则曰火客;火客传至厥阴,则曰风客。此六客,乃是论邪从太阳入内,气机流行之谓,非节令之谓。流行与节令,皆宜明辨,亦无容辨,只消按定仲景六经提纲病情,便知客之所处。论节令也可,论气机流行也可,总之一令之中,主病亦有一定,不可不知。
【阐释】本节谓一年四季六令中不正之气伤人,始名为六客或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节令之六客。而每客伤人,多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的层次,表现为寒化、燥化、暑化、湿化花、火化、风化六种证候,是为气机流行之六客。在理论上二者固须辨明,而实际上则只须按仲景六经病情提纲,便
知六客之所处,而如法施治,即不致误。理论与实践互有关联,是辩证统一的。
胎前忌服药品解
近来有妊之妇,多有忌服药品。如半夏、大黄、巴豆、丑牛、槟榔、大戟、芫花、甘遂、射香、三棱、莪术、附子、经花、三七之类,称为堕胎之品。凡有始者,切不可服。今人死死记着著,毫不敢易,余以为皆可服也,不必忌虑,总在看病之若何。如病果当服,半夏、大黄、附子一切药品,皆是安胎;病不当服,即参、茸、胶、桂亦能堕胎。奈世人之不讲理何!余故为有胎者劝。凡妇人有妊三四月,即当慎言语,节饮食,戒房劳。皆是保生之道。设或有病,外感须按定六经提纲,不必问乎药品;内伤认定阳虚、阴虚,亦不必问乎药品;饮食气滞,仍当推荡,亦不必问乎药品。总之邪去则正复,即是安胎,何今人之不察病情,而只计忌服药品。此皆《医方捷径》一家之私言,未明变化神而明之之道也。学者切切不可为药所惑,而酿成死亡之候。病家更要明白,医家亦不可大意。还有一等妊妇,专意堕胎(一),竟不能堕,从可识矣。
敬评:(一)难道不去觅些三七,麝香一切破血之药乎?
【阐释】此节指斥当时以半夏、大黄、附子等十四种药为堕胎之品,妊妇切不可服,是荒谬之说。凡妊妇有病仍须按一般治法施治。外感须按六经病情提纲,内伤须认定阴虚阳虚,饮食气滞仍须推荡,只求邪去而正复,即是安胎。若病者当服半夏、大黄、附子等十四种药,亦能安胎;病不当服者,即参、茸、胶、桂亦能堕胎。有的妊妇,以服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坚持不服药,这是错误的。有卢姓妇女怀妊六月,因感寒咳嗽一月有余,坚不治疗服药,而咳喘愈甚,通夜不眠。告之以不服药,则将早产。因感寒而咳嗽,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半夏,二剂而愈,方中有附片、半夏,并未堕胎。笔者对怀妊妇女,只要辨证其为阳虚感寒咳嗽、喘促者,附片剂量达100克,半夏30克,并未闻有胎堕者,从不顾忌某药动胎,某药堕胎,疑而不用。《内经》所谓有故无陨,即此意也。又见刘姓妇女,为多子女所苦,怀孕三月,用麝香一个带在脐前,而胎不堕,甚至吞服麝庸香二厘(约合0.6克)亦不堕。可见郑氏所说胎不易因药堕是可信的。至于孕妇应当忌服某些药品,亦有一定道理,至今某些成药。仍有标明孕妇忌服的。
食气篇
夫人之所以奉生而不知死者,惟赖有此先天一点真气耳。真气在一日,人即活一日,真气立刻亡,人亦立刻亡,故曰人活一口气,气即阳也,火也。又曰人非此火不生。此火一存,凡后天一切食物,下喉一刻,立刻煅炼。食物之真气,皆禀诸先天先地之真气,与人身之真气,本同一气也,借食物之真气,以辅人身之真气,故人得食则生,不得食则死,所以饮食健旺之人,肌肉丰隆,精神倍加,由其盗得天地生物之真气独厚也。今人只知饮酒食肉以养生,谁知还是天地之真气,日日在灌溉,呼吸不住在充周也。人不能保全身内之真气,则疾病丛生。疾病者何?邪为之也。邪气之来,无论内邪外邪,皆是阻隔天地之真气,不与人身之真气相合,身即不安,故曰病。必待邪去,而天地之真气,与人身之真气,仍旧贯通合一,始言无病。故曰圣出而立法垂方,祛邪为急,明人身脏腑之由来,五行分布,阴阳充周,天人一气之道,借草木之真气以胜邪。邪居在上(上字,又作表字看),则以能制在上之邪之品以攻之,邪去自然正复。推之在中,在下,在内,在外,在脏,在脏、在经,在络,药品皆有定主,内含生化之机,调燮之妙,总在学者留心讨理,明阴阳消长之变化,达顺逆吉凶之趋向,便知得天地即我身,我身即万物之身。万物、我身、天地,原本一气也。服食与服药,皆保生之要也。
【阐释】此节论天地之真气与人身之真气,本同一气,故能借饮食的摄取,空气的呼吸,而营养身心,保持健康。一旦受邪致病,亦能借药物以祛邪。因其内具生化之机,调燮之妙。由于燮我身与天地万物本为一气,故服食与服药为保生之要,是人与自然联系的整体观。
一气分为六气图
一气分为六气图说
今以一圈分为六层,是将一元真气,分为六气,六气即六经也。气机自下而上,自内而外,真气充满周身,布护一定不易。外邪入内,先犯外之第一层,第一层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故畏风恶寒,法宜宣散。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二层。二层乃阳明所主,阳明主燥,外邪至此,化为燥邪,故恶热,法宜清凉,不可妄用温燥。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三层。三层乃少阳所主,居半表半里之间,法宜和解。治之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四层。四层乃太阴所主,太阴主湿,邪与湿合,化成湿邪,湿多成泻,故吐泻病居多,法宜温中。治这不当,邪不即去,渐至第五层。五层乃少阴所主。少阴有两法,一邪从少阴心火为病,则火症居多,法宜清润;一邪从少阴肾水为病,则阴寒为重,法宜温经散寒。治之不当,邪不即云,渐至第六层。六层乃厥阴所主。厥阴有两法,一邪从风化为病,风为阳邪,故曰热深厥深,下攻而便脓血,上攻而为喉痹,法宜养阴清热;一从阴化为病,多见爪甲青黑,腹痛,法宜
回阳。仲景分配六经,标出六经提纲病情,为认邪之法;又立出六经主方,为治邪之法。其间随邪变化,亦难尽举。学者细读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便得步步规矩之道。兹再将六经主方,圆通活泼之妙,略言一二。庶学者不执于方,明理为要,则得矣。
【阐释】一气分为六气图说,分六气六经为六层,是继承前贤如柯韵伯六经为六种地面的论点,又开启近世以六经为六种层次及症候群的说法。讲明外邪入内,先犯第一层寒水,治宜宣散。到第二层阳明化燥,法宜清凉。列第三层少阳半表半里,法宜和解。到第四层太阴化湿,法宣温中。到第五层少阴,则从火化者宜清润,从水化者宜温经散寒。到第六层厥阴,亦有两种情况,从风化者宜养阴清热,从阴化者则宜回阳,分辨极为明晰。并指出仲景六经病情提纳是认邪之法,六经主方为治邪之法,能握其要点,则可随邪之变化而圆通应用,明理而不执方,是郑氏一生最得力处。以下即分别举出各经主方之圆通应用法以示例。
太阳用药图
风为阳邪善动,从毛窍而入,风动于中,血液不藏,毛窍疏而不实,故见自汗出,恶风。
桂枝汤圆通应用法
按桂枝汤一方,乃调和阴阳,澈上澈下,能内能外之方,非仅治仲景原文所论病条而已。想仲景立法之日,当是邪在太阳卫分时说法,就未言及别证皆可以用得。今人不明圣意,死守陈法,不敢变通,由其不识阴阳之妙,变化之机也。余亦粗知医,常于临症时多用此方,应手辄效。因思桂枝汤方,原不仅治一伤风证。凡属太阳经地面之病,皆可用得。兹特将经验病形,略举一二于左,以便参究。
1、治胸腹痛,背亦彻痛者(原书未列数字顺序,加入以醒眉目,下仿此)。
盖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故胸腹痛而背亦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而背亦受之,故桂枝汤治之而愈(笔者经验,加附片效果更佳)。
2、治通身寒冷。
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也。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桂、姜、甘宜重)。
3、治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抽掣。
太阳行身之背,因风中于背,太阳之经气不舒,经气卒闭,故见角弓反张。桂枝汤力能宣太阳之风邪,故治之而愈。(按此即小儿惊风症。临床上分急惊风、慢惊风,前者为热症、实症,后者为寒症、虚症,应辨证用药,不可拘于此方)。
4、治脑后生疮。
脑后者,太阳经脉之所贯注者也(一)。风寒之邪逆于脑后,抑郁而成疮,桂枝汤宣散太阳之邪,故治之而愈。(按疮症应分阴症、阳症,郑氏用方主以加味桂枝汤,阳症倍芍加枝子、香附、麦芽,阴症倍桂加附子、香附、麦芽)。
5、治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
周身毛窍,乃太阳寒水气化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能宣太阳抑郁之气,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治老年人皮肤作痒合当归补血汤治之,效果更佳)。
6、治足跟痛,痛彻腰股。
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客之邪闭之,故见以上病形,桂枝汤力能输太阳之气,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加延胡索更具活血、利气、止痛之效)。
7、治小儿两腮肿,发热恶风。
夫两腮近耳下,乃少阳阳明地面,似不可与桂枝汤,今竟以此方治之而愈者,因其发热恶风,知太阳之邪,逆于此也(近称为肥腺炎,笔者有时用麻桂各半汤治之而愈)。
8、治小儿发热痘出。
盖痘本胎毒,欲出于外,必得太阳真气鼓动,方能引痘外出。桂枝汤扶助太阳之气,气伸而毒尽越于外,不遗于内,故此方又能治痘也。
9、治妇人妊娠恶阻。
妇人初妊,经气卒然不舒,营卫之气不畅,故见恶阻。桂枝汤能宣营卫,协和阴阳,故治之而愈(笔者亲用此方,治此病数例,均有效)。
10、治发热、恶风、下痢,日数十次。
风邪犯于太阳,则表气不通,表气不通,则里气不顺,邪陷于下,故见下痢。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痢可愈(笔者经验,加葛根之升腾,效果更佳)。
按此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可用,至于加减变通,实多奇异,仲景已言之矣。学者细读仲景伤寒书,明其理而通其变,则得活泼之妙,内外兼备之道也。
敬评:(一)明得太阳行身之背,所有上部诸疮,以及一搭中搭下搭之类,皆可用也。
【阐释】郑氏指出“桂枝汤一方,乃调和阴阳,澈上澈下,能内能外之方。……不仅治伤风症,凡太阳经地面之病,皆可用得。”随即举其亲身经验治愈的十种病例,多发前人所未发。良由本方组合精当,桂枝、生姜辛温通阳、芍药、甘草、大枣苦甘化阴,有升有降,有散有敛,能调和营卫,燮理阴阳,适应证候广泛,《伤寒论》桂枝汤证类之加减变通已有多种,郑氏更推广应用以治胸腹痛背亦彻痛,足跟痛痛彻腰股,通身寒冷、脑后生疮、下痢及儿科,妇科病证,实属难能可贵。笔者对此方运用之经验及加减法,随附正文括号内,以资印证。又用以治
伤风咳嗽,因风邪入于经络,出现头项强肩、发热,恶风寒,汗自出,舌苔灰白,脉浮缓,兼见鼻鸣千呕,而咳嗽特甚者,以此方加减治之,常能药到病除。清柯韵伯谓:“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营和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项强、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此。……因知仲景方可治百病。”以其营卫阴阳内外并治,肺气与凑理皮毛俱得畅通,故不必专用肺药而咳嗽亦解。近人更有加减化裁以治流感、鼻炎、低热、盗汗及多种皮肤病而亦获得良效,足证本方除外感伤寒外,即内伤杂病亦能应用,诚如柯、郑二氏所云是能内能外,可治百病之方。
太阳经腑用药图
寒为阴邪,从毛窍而入,寒主静而不动,毛窍密而不疏,故见无汗恶寒。
邪不传经而传腑,故见口渴,小便不利。五苓散功专利水,水道利则太阳气舒,邪亦从此而解。桂麻二方,是祛邪从上出者也。五苓散是祛邪从下出者。惟此三方,可称太阳首尾专主之方也。
麻黄汤五苓散圆通就用法
1、治痘初出而忽隐,壮热无汗者。
盖痘之初出,全借太阳一点真气鼓动,运毒外出。今壮热而痘忽隐,是因其感受外寒,闭束气机,抑郁生热,麻黄汤能开腠理,祛寒外出,邪云则正安,痘自外出,而人自平安。若壮热太热,烦躁饮冷者,又可于方内加石膏。
2、治肩背沉重,觉内冷者。
盖肩背之沉重,寒之滞也。寒滞于内,故觉内冷。麻黄汤轻清属阳,力能祛寒外出,肩背正属太阳所主,故治之而愈(加附片以扶元阳,效果更佳)。
3、治两脚弯发起红块,痛甚。
脚弯地面,乃太阳经循行之道,今为寒邪闭束,阻其气机,遏郁而起红块痛甚。麻黄汤力能散太阳之寒,故治之而愈(加延胡索活血利气以止痛,其效益著)。
4、治大便泻水,而小便全无者。
此病夏月居多,由暑邪拂郁,扰乱正气,以致阑门失职,津液不行于膀胱,而直趋大肠。五苓散力能化膀胱之气,故治之而愈(笔者常加滑石以利窍行水)。
5、治头晕、咳嗽,呕吐、腹胀,小便短。
病形虽现头晕、咳嗽、呕吐,总缘膀胱气化不运,水湿之气不得下降,气机必返于上,上干清道,故现以上病形。五苓散功专利水,水气下降,气机自顺,故病自愈。
6、治霍乱吐泻,思饮冷水者。
此病上吐下泻,理应着重太阴,其所以用五苓散,盖以吐泻之病,无小便也;又见渴而思水,正是太阳腑症提纲,故五苓为要药。其所以致吐泻者,皆由太阳气化失运,中宫失职,此刻先治太阳,然后理中,庶为正治,亦经权之道也。
二方、伤寒门尚有数症当用,至于加减变通,仲景言之甚详,兹不赘。
【阐释】麻黄汤《伤寒论》原文是治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恶寒而喘者。主要是由于寒邪外来,卫阳被郁,以致阴阳失调,故以麻、桂之辛温宣散,杏仁之苦温利肺,甘草之甘平以协调之,使外来之寒邪得解,内郁之热邪得散,肺气宣通,血行流畅,而诸症悉愈。与桂枝汤同为伤寒之主方,郑氏用以治痘症壮热无汗,肩背沉重内冷及脚弯红块痛甚三症,主要是取其祛寒力强。笔者经验以此方治伤寒咳嗽、哮喘,疗效尤佳。凡见头痛、项强、发热、恶风寒,硬背痛、骨节烦疼,吐清痰或泡沫样痰,舌苔薄黄、或腻,或无苔而润,脉浮紧有力而滑,咳嗽、喘促、均属表寒实证,以麻黄汤发其汗,则咳嗽,喘促随诸症自愈。笔者用此方治疗寒咳,寒喘,无不应手取效,从未发生任何副作用。又凡外寒引起之剧烈头痛,阵阵发作,坐卧不宁,夜不能寐,现代医学称之为三叉神经痛,可用此方治之而愈。如头剧痛,而感觉头重,有如物压在头上,则以清震汤治之而愈。又可治眼病,其症状为头痛,项强、恶寒、发热等症状外,兼见白珠血丝作淡红色,泪多,畏光,无眵、服麻黄汤可俞。现在本方除应用于多种呼吸道疾病外,更有加减应用以治肾炎水肿及银屑病等皮肤病而收到良效者。
五苓散为太阳腑证之主方,治疗口渴、小便不利、膀胱蓄水、表里上下同病。郑氏用以治泻水、呕吐及霍乱三症,本非此方所治之病,因其有无小便及小便短的病征,故能治之而愈,可谓善于运用成方。方中猪苓、泽泻利水于下,白术、茯苓健脾利湿于中,桂枝辛温通阳化气宣上,协同诸药使表里上下诸症悉解,足见制方之精密。笔者曾用此方治腹胀。患者腹部胀满,食欲不振,食后胀满更甚,虽口干而不思饮水,小便短少,人困无神,舌苔白腻,脉沉数而滑。此脾失健运,气化不行,水湿阻滞,用五苓散倍桂、术,再加上桂以化膀胱之气,气行水即行,加椒目专行水道以消水肿,而腹胀之症即愈。又伤湿咳嗽之症,肌肉隐黄,头眩,涎痰及泡沫痰特多,脘中不畅,有时呕吐清水,身体倦怠,小便不利,口中津液特多,虽渴不欲饮水,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滑。系因膀胱气机不利,湿邪反上干清道而咳,则须以渗利为主,五苓散加味治之。痰饮咳嗽其根本由于水饮所致,祛其水饮则咳嗽自愈,如中满腹胀,上气喘逆,二便不利,或四肢
俱肿者,此为痰水壅滞,五苓散能上下分消其痰水,治之而愈。现在应用更广,凡属津液运行失调的病症,均可以本方加减施治而获效。
阳明经证用药图
盖太阳主开,阳明主阖,今阳明为太阳之邪所逼,不从本经之阖,而从太阳之开。开于下,故下利也。
葛根汤圆通应用法
治周身发热,发现斑点,呕吐。
夫周身肌肉,皆属阳明,阳明主发热不恶寒。今为外邪抑郁,壅于阳明,故发热而现斑。呕吐者,皆邪毒上壅外出之故。葛根汤力能祛邪外出,随其邪之所向而祛之,故愈。
2、治两眼皮红肿痛甚。
眼皮上下皆阳明所主,今为风热所闭,抑郁而为红肿痛甚。葛根汤力能解阳明风热,故治之而愈(笔者经验,加白芷行手、足阳明经,除湿散风,治头目昏痛)。
3、治两乳红肿发热。
两乳地面,乃阳明所主,今外感之邪,伏于两乳之间,故见红肿痛甚。葛根汤专祛阳明之邪,治之故愈(加蒲公英以清热解毒,效果最佳)。
4、治小儿痘初现点。
夫痘毒自内出外,既在现点,此刻毒邪尽在肌肉之间,肌肉属阳明,葛根汤力能宣通肌肉之邪,不使痘毒遗留于内,发透为佳。然后另行养浆之法。若已发透,即不可用此。
此方功用颇多,加减法亦多,仲景伤寒书言之甚详,兹不复赘。
【阐释】葛根汤一方,系桂枝汤加葛根再加麻黄而组成。郑氏谓系治邪在太阳之经输、发热、恶寒、项背强,及邪初人阳明而成的必自下利的二阳合病,是切合的。因本症病人所表现的症状是恶寒甚,发热高,身痛项强剧烈,表热不得外越,内逼于肠而下利,里病是由表病所引起,治在使表解而里自和,故于桂枝汤中加入能“起阴气,致津液,舒经脉,解肌散邪”之葛根,并加入发汗散寒力强之麻黄,始能达到平调阴阳,表解里和而诸症悉去之目的。郑氏用以治发斑,呕吐,眼皮肿痛,两乳热肿及痘初出现点四症,皆邪甚、热郁、津亏的阳明地界疾病,故能治之而愈。
阳明〔俯证〕用药图
此方本列于太阳篇中,而又曰治阳明腑症者,盖以太阳之邪,服桂枝汤大发汗,表邪既解,而阳明之血液已伤,阳明乃气多血多之腑,今血液骤伤,阳明之内热立作。若不急用白虎以清热,人参以养血液,邪火益盛,即有不可扑灭之势,故白虎又是阳阴之腑方也。
白虎汤圆通应用法
1、治上消证。
夫上消者,渴而多饮也。由邪火在胃,血液大伤,血为阴,阴伤而引水以救者,阴与阴相亲也。白虎汤力能灭火以有阴,故治之而愈。
2、治心下一寸间发生疮疾,红肿痛甚。
按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也。因邪热结于胃之上口间,故发生疮疾。白虎汤专清胃热,故治之而愈。
3、治牙龈红肿痛甚,饮冷。
夫牙龈乃阳明所主,今胃火聚于上,故见红肿痛甚,又见饮冷,知其邪火伤阴。白虎汤力能清胃之热,故治之而愈(笔者常用此方加地骨皮、延胡索治之,效果更佳)。
4、治两乳红肿痛甚。
两乳乃阳明脉过之所,今见红肿痛甚,是胃中之邪热壅滞所致也。白虎汤专清胃热,热邪去而肿自消,故治之而愈(加蒲公英、延胡索,效果更佳)。
5、治谵语、遗尿,口不仁而面垢,三阳并病。
谵语者,邪热入于阳明之府也;遗尿者,邪热合于太阳之腑也。口不仁而面垢者,邪热合于少阳之腑也。白虎汤力能清热,一热清而三病立解,故治之而愈。
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通亦多,伤寒书言之甚详,其中尚有背寒一证,亦用之。学者当辨而明之。
【阐释】白虎汤《伤寒论》原文共三条,分见于太阳、阳明及厥阴三篇。其治疗目标是壮热、大汗出、大烦渴、脉洪大、无表证。因热甚伤津灼阴,故汗渴饮冷。但邪初入阳明,热而未实,急需灭火清热以救阴,故以本方治之。方中石奇、知母,寒凉性降,能清热解渴,止汗宁烦,粳米、甘草甘平,益气和中,合而收到清热益气,保胃生津之效,适用范围,亦较广泛。郑氏推广以治上消、胸疮、乳肿及三阳并病四症,以其皆由胃火旺极伤阴而致,故治之而愈。《伤寒察论》三阳合病条已言及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诸证象,郑氏具体指明其邪热分别入于太阳、阳明、少阳之腑,白虎汤力能清热,热一清而病立解。末提到尚有背恶寒一证,亦用白虎汤,须辨而明之。查《伤寒论》原文有“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一条,此背微恶寒可能是体偏虚者,大汗出后的一种症象,而口渴心烦仍甚,与少阴病之背寒不同,故以白虎汤加人参助正益阴以治之。此外有白虎汤证而挟湿者,则加苍术;,挟风者,则加桂枝,亦极有效验。笔者用本方治疗伤热咳嗽、哮喘,取得满意效果。其症状为咽喉干痛,鼻孔出热气,口臭气粗,咳嗽而痰难出,色黄且稠,有时成块成沱,或带血腥臭,面赤身热,更兼烦躁不安,舌质红绛,舌苔干黄,脉洪大有力。全系热甚之象,故以白虎汤治之而愈。又曾用此方治冶尿崩症,亦获良效。现在白虎汤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性热病,更有用于挟热之眼疾、痢疾亦获良效,可见其应用
范围之广泛。
阳明里症用药图
凡用此方,必须审察的确,总要知道胃家实三字提纲。何谓胃家实?(此处与原文“,”不符,疑原文有误)如大小便不通是也,;大便鞭,(原文无“,”,此添加)硬,腹满是也,狂乱奔走,叫骂不避亲疏是也,潮热谵语是也。种种不一,务宜斟酌不可猛浪。
大承气汤圆通应用法
1、治咳嗽声如洪钟。(原文无“。”)
夫咳嗽之病,似不可以与此方,其所以必用此方者,诚以咳嗽声洪,乃邪火旺极之征,火刑于肺,若不亟用此方以扑灭其火,肺有立坏之势,故不得不用之也。
2、治食入即吐。(原文无“。”)
夫食入而出,亦非可下之候,其所以可下者,盖以吐则为逆,非寒即火。今食入而出,是胃中之火逆行于上,其食故不得下降也。但寒与火(虽)〔须〕辩明辨明,方可用此(笔者治寒逆,则用附子理中汤加味,屡用屡效)。
3、治头晕,人昏乱无主,三五日一发。
夫头晕之症,原非应下之候,其所以应下之者,盖以阴血虚极,不能制其亢龙,龙奔于上,则浊火乱其神明,故昏昏无主。(原文为“,”,疑有误)大承气汤力能制其亢龙,故治之而愈。
此方吴又可温疫论条中,可用此方,有三十余症。伤寒阳明本篇,可用六七症,少阴篇急下可用有三症,兹不备举。学者务宜熟读仲景伤寒书,便得圆通应用变化之道,切不可死守原文,当以明理为要。
【阐释】《伤寒论》原文大承气汤用于阳明病者有十一条,用于少阴病者有三条,大都有热结里实,宜急下存阴的病征。郑氏专就阳明里症立说,故特别指出“胃家实”三字提纲,必须审察的确,如大、小便不通,大便鞭、腹满、狂乱奔走叫骂,不避亲疏,潮热、谵语种种病象,务宜斟酌,不可猛浪误用。又指出吴又可《温疫论》中用此方者有三十余症,教人宜明圆通应用之妙,不可死守原文,。是既慎重而又通达之论。其推广应用以治咳嗽声如洪钟,食人入即吐及头晕神昏无主三症,俱非应下之症,但审其俱由邪火炽甚而致,故以本方治之而愈,实属善用成方。本方由大黄、芒硝、厚朴、(原文为“,”,疑有误),枳实组成,大黄苦寒沉降泄热,芒硝苦寒辛咸泄热软坚,枳实、厚朴消导通滞,共收去实热,通积滞,除燥结,峻下救阴的功效。笔者曾用此方治臌胀病,患者腹胀如鼓,胸胁满闷,皮肤苍黄,肌肉变硬。大便常秘结,所下如羊矢,舌质深红,苔黄燥,脉沉实有力,精神不衰,口渴饮冷。此病显然属阳明腑症,痞满燥实俱备,故急用大承气汤下之而愈。现代应用则更加广泛,善于加减化裁,能治多种肠梗阻及阑尾炎,使许多病者可免于动手术而治愈,即动手术后用本方亦有促进伤口愈合的功能。还有用以治流行性乙型脑炎,于通下后即能热退神清,抽搐停止,这可能与本治方治谵语神昏的作用有关,足见其适用之广泛。
少阳经用药图
此方虽名为少阳方,究意总是太阳经所感受的这一点邪气种子,不能从胸出去,逆于胸胁之间,阻其少阳升降之机,故少阳之经症作。其方治少阳,实是治太阳也。
小柴胡汤圆通应用法
1、治两胁胀痛。(原文无“。”,疑有误)
夫两胁乃少阳所主,今见胀痛,是少阳之气抑郁不舒也。柴胡汤力能舒少阳之气,故治之而愈。
2、治头响,两侧胀。
夫头之两侧,乃少阳所主,。今见胀而响,是少阳之火浮于上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经,倍黄芩力能清少阳之火,故治之而愈。
3、治两耳红肿痛甚。
夫两耳前后,俱属少阳所主,今见红肿痛甚,是风热之邪聚于少阳也。柴胡汤力能治少阳之风热,故治之而愈。
4、治疟疾。
夫疟之为病,多缘外邪伏于少阳,不能从转输而出,少阳居半表半里,邪欲从阳明而出则热,欲从太阴而入则寒。诸书云疟不离少阳,皆是明少阳之经气不舒,转枢失职,邪故伏而不去。小柴胡汤力能伸少阳之气,少阳之气伸,转枢复运,邪自从此而出,病自愈而人自安也。
5、治吐酸不食。
夫不食而吐之症,属于太阴,理宜温中健脾,今见不食吐酸,明是木气不舒,上克脾土,土畏木克,故不食。(原文为“,”,疑有误)酸属木,乃是禀少阳热气所化,土木相凌,故见以上症形。小柴胡力能舒少阳之气,少阳之气舒,即不克制脾土。两经之气平,而病自不作矣。
6、治妇女热入血室、谵语。
夫肝乃藏血之所,肝与胆相为表里,胆移热于肝,热入血室,故见谵语。柴胡汤力能治肝胆邪热,故治之而愈。
按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化亦无穷,伤寒书言之甚
详,兹不赘。
【阐释】郑氏对少阳经用药图所述,似未尽揭出小柴胡汤证的全貌,而谓“此方功用颇多,加减变化亦无穷,伤寒书言之甚详。”仍示人要细读原书,以明其广泛应用,则是很确切的。据原文,本方的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原文有“、”,此删去,疑有误)、等项。因邪至少阳,正当胸胁部郁位,在半表半里之间,邪正相争,汗、吐、下法俱在禁用之
列,只有和解为上。仲景特立小柴胡汤,寒热补泻并用,表里上下分消,以达调气行血,助正祛邪的目的,为和解剂加之首选方。方中主药柴胡,气清而升浮,味苦而降泄,具有升降两性,黄芩苦寒,姜、夏辛温,共具辛升苦降之妙用,复用人参、甘、枣助正以祛邪,故能使少阳半表半里之气机舒畅,上下内外协调而诸症尽解,原文七种或然证〔兼证〕的加减法,亦颇切要,故应用极为广泛。,郑氏用以治胁胀痛、头响胀、耳肿痛、疟疾、吐酸不食、,及妇女热入血室、谵语,均属少阳经腑邪热抑郁,气机不畅之病,故能治之而愈。笔者用以治肝咳,其由于肝阳不足,症现腰胁胀痛,足膝时冷,咳嗽则夜间痰水更多,气逆而恶寒,苔白滑,脉微细而弦。用小柴胡汤去参、枣、生姜、加干姜、五味、桂枝以温肝利肺而咳愈。如因肝阴不足,肝火上逆,自觉气逆于喉间,频发阵咳,烦躁易怒,面赤唇红,口干口苦,痰黄,不易咳出,咳时引两胁作痛,甚至发呕,有时又干咳无痰,口中津液少,舌质红,苔青白而干燥,脉见紧数或弦数。法当滋肝、降火、润肺,小柴胡汤去参、姜、枣,加贝母、知母,石膏(原文为“豪”,疑有误)以清热、润肺、止咳,即可诸症自愈。又曾治胃脘胀痛,其证状为口苦、目眩、胸胁满闷,脘腹时作胀痛,稍多食则胀痛难忍,大便溏汤,日四五次,舌质淡红,苔腻,脉弦细,治以小柴胡汤加公丁香、吴茱萸,二剂而全愈。现代用以治疗具有本方主症的多种疾病,如感冒胃、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各型肝炎、,胆囊炎、胸膜炎、肠伤寒、肾炎及产后发热、长期潮热等,只要加减适宜,均能收到良效。更有用本方以通小便,止泄泻的,可能与原文所谓调“上焦得通,津液得很下,胃气因和”的作用有关,足见其制方之精当与应用之广泛了。
太阴经用药图
太阴篇内,有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皆是太阳误治,邪陷于太阴而设,不得即谓为太阴主方,学者须知。
理中汤圆通应用法
1、治吐血。(原文无“。”,疑有误)
夫吐血之症,多由中州失运,阴血遂不归经,瘀滞闭塞清道,以致清阳不升,阴血僭上,便成血逆。理中汤力才能调中州之气,中州健运,血自归经,其病自己(笔者用理中汤治血症,将干千姜易炮姜,再加血i-余炭,姜屡用屡县效者也)。
2、治四肢浮肿。(同上)
夫四肢属土,土虚则元气发泄,不能潜藏,故见四肢浮肿。理中汤力能温暖脾胃,脾胃有权,元气不致漫散,故治之而愈。
3、治心下嘈杂吐水。(同上)
夫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胃主纳而脾主运,。脾气衰而不运,津液上逆于胃口,以致心气不宁,故嘈杂,吐水即是明验。理中汤力能温暖中宫,脾土健运,水气下行,嘈杂吐水自己自已(笔者经验,治此症时加半夏,和胃健脾,除湿降逆气,疗效显著)。
4、治咳嗽吐清水。(同上)
夫咳唾之病,属于肺经,理应从肺(于)〔施〕治,今独用理中者,原由中州失运,水聚于上,肺气欲下降而不能,故咳唾清水。理中汤力能健脾,脾土健而水湿下趋,肺气降而咳唾自己自已。
5、治唾水不休。(同上)
夫唾水之病,多属胃冷,理中汤力能温暖中宫,土暖而水湿自消,唾病立愈。
6、治呃逆不休。(同上)
夫呃逆之病,原有寒热之分,。果属胃寒而呃逆不休,理中汤能温中,中寒去而呃逆自止(笔者经验,加吴茱萸温中下气,燥脾除湿,效果更佳)。
7、治手足微冷少神。(同上)
夫四肢逆冷之症,原有四逆之法,此乃微冷少神,明系中州气衰,不能充周四肢。(原文为“,”,疑有误)理中汤大能温暖中宫,中州气旺,肢冷自愈。
按此方功用最多,加减变通更多,姑举数条知,以便学者参悟。
【阐释】理中汤所治的主症“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下利,口不渴。”是太阴病的典型证候。,其基本病理是脾胃虚寒,气机阻滞,故以温中散寒补脾之理中汤为首选方。方中姜、术、甘,辛甘化阳以温寒,人参助阳益阴以扶正,使脾胃机能健全,自然满、痛、吐、利悉去。其兼有脐上筑、及吐、悸、痛、满甚者,各有加减法以为对症治疗,故应用亦颇广泛。郑氏用以治吐血、四肢浮俘肿、心下嘈杂吐水、咳嗽吐清水,唾水不休、呃逆不休、手足微冷少神七症,系审其皆由脾胃虚寒,转输失职所引起,故能治之而愈。笔者经验用此方加味治疗脾脏咳嗽,。其因脾脏阳虚而咳嗽者,乃脾脏之阳不足,不能转输津液水谷而作,其人饮食减少,腹满时痛,多吐清冷涎痰,痰多而滑,身体消瘦,面色苍黄而带白,声低息短,唇口青白,有时四肢冷,喜食辛辣椒姜热物,舌苔白润而滑,脉沉细而迟。理中汤能温阳利湿,益气化痰,故可治之而愈。如由于胃寒发吐而咳嗽者,则加砂、蔻、半夏,其效始著。因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渐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其方则以理中汤加附子为最好。今人用本方加减化裁以治虚寒型的消化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