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新年利好频传 二次股改启动

 原野奋斗 2013-01-10

A股新年利好频传 二次股改启动

2013年开局之初,A股即利好频传。首先,1月7日,上交所发布实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指引》,鼓励上市公司每年度均实施现金分红,上市公司可以从固定金额政策、固定比率政策、超额股利政策和剩余股利政策等四种股利政策中选取一种作为现金分红政策。并且《指引》鼓励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30%,低于30%的上市公司将履行更严格的信息披露义务。此外,为防止大股东利用现金分红“套现”情况的出现,《指引》要求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和新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所确定的现金分红方案,应当与招股说明书、募集说明书或发行预案中载明的股东回报规划、现金分红政策和现金分红承诺保持一致。

沪指1949点之际,A股估值已处于历史最低,而且与境外成熟市场比较,亦处于估值洼地,在此背景下,如果不珍惜价值投资的良好环境,继续原先热衷股本拆细漠视现金分红的牛奶兑水游戏,则即便牛市重装上阵,也会重蹈大起大落的覆辙。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同股不同权、产权界定不清的问题,将A股带入了同股同权的全流通时代,全流通既显著增加了市场厚度和活力,也大大增加了企业上市套现的诱惑力。诚然如前文所述,现金分红亦可成为大股东“套现”的选择之一,但分红金额与股票金额相比,仍难望其项背,这也是成熟市场普遍崇尚现金分红的原因之所在。大比例送股的分红模式适合于成长性极佳的股票,对于蓝筹股而言,现金分红更适宜。

其次, 1月8日,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2012年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化解IPO堰塞湖难题。会议要求申请创业板IPO企业,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若2012年业绩下滑,必须撤回申请,保荐机构不允许以中止方式排队等待时间。继降低新股IPO价格“三高症”之后,年前针对疏浚新股IPO数量“堰塞湖”,就有不少动议,如今逐项付诸实施,无疑又是一项利好,这其实也是“二次股改”的一部分。

全流通解决了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问题,但“一次股改”中我们没有相应解决A股的股价结构扭曲问题,这其实就是随后新股IPO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如今的新股政策和退市政策都涵盖着“二次股改”的踪影。

最后一项利好无疑更显性,汇金2012年第四季度大举增持工商银行股权2.07亿股,已由去年三季度末的1237.58亿股升至去年年底的1239.65亿股,按去年四季度平均收盘价每股3.91元计算,汇金增持约斥资8.09亿元。是继2008年四季度增持工行A股2.566亿股以来的单季增持的第二大力度。银行股走强还不仅是汇金增持,更关键因素在于年前银监会的政策松绑,银行股走强对于扭转期指市场空头气氛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上海证券报 ⊙姜韧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