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阳,走过风雨800年

 猎豹斋 2013-01-15

       9月初,贵州省档案局和贵阳市档案局联合举办,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25周年宣传活动。其中一个叫“百年地图看贵阳”的版块,引起了众多贵阳人的共鸣。 

  几十张不同的地图和图片,揭开了贵阳曾经的面纱。从最初的土城到后来的石城,再到现在的现代化城市,贵阳已经走过了800余年的风风雨雨。

甲秀楼

    1、宋:赵匡胤赐名贵州

    最初的贵阳,名字竟然叫“贵州”,因宋太祖赵匡胤下的圣旨而得名。当时的贵州专指今贵阳一带,只是一个有着三五百户人家的村落。木栅栏和短墙,是她的显著特征。

    故事的讲述者,是一位76岁的老人,他叫史继忠,是原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省文史馆副馆长。

    史继忠在南明河畔住了几十年,他清楚地记得,年幼时,南明河的水清澈见底,河里欢腾游弋的鱼儿能看得一清二楚。当时打鱼的船特别多,而淘气的小伙伴们,总有自己古灵精怪的办法。他们捉来麻雀,剥光羽毛,瞄准螃蟹扔下去。

    “贪心的螃蟹一夹住麻雀,就被吊了上来。这样的方法总是百试百灵。”洪亮的笑声中,史继忠点上一支烟,在缭绕的烟雾中为我们讲述贵阳的过去。

    宋朝建立后,彝族先民据有黔中之地,其首领普贵于宋开宝七年(974年)纳土归附,宋太祖赵匡胤下《敕普贵书》,敕书中有“唯尔贵州、远在要服”之语,从此就有了“贵州”之名。而这个贵州,专指今贵阳一地,它只是若干“羁縻州”中的一个小州。

    但是,这个小州的面积多大,人口多少,位于何方,史料却没有确切的记载。因为这只是一个有着三五百户人家的小村庄,且位于一个叫“黑羊箐”的山谷之中,没有建城,当然就谈不上城市发展。

    史继忠说,这个时期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因为赵匡胤圣旨上小小的“贵州”两个字,涉及到后来“贵州”省的命名。

    2、元:贵阳城正式建立

    如果非要从贵阳城找一个证明她岁数的物件,当属达德学校。元代,贵阳始建土城,标志着贵阳城的成立。而达德学校,前身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 

    看书、听戏、品茗,甚至是发呆,中华南路闹中取静的达德学校都是一个好去处。这座有着明清风格的四合院,前身是元代修建的南霁云庙,与贵阳同龄。

    在元代,达德学校是南霁云庙。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和增修,改建为忠烈宫。1901年,一批文人在忠烈宫办起达德书社。民国二年更名为达德学校。

    学校和寺庙,前者传播科学,后者播撒信仰。站在如今的达德学校里,你无需知道几百年前她的香火是否旺盛。你只需明白,这座古老的房子,见证了贵阳从西南偏安一隅,摇身一变成为军事重镇的历程。

    元代之前,贵阳因处于贵州中部,没有道路交通,是一个十分封闭的地方,发展远远不及邻居天府之国。

    但是,元初出台了一个对全国最大的利好政策,就是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在全国各地大修驿道。因为这个利好,贵阳也大大获利。

    从湖广(今湖北、湖南、广西)通往云南到达缅甸的大驿道,经过“贵州”(指贵阳);北通四川、南通广西的驿道也在“贵州”交会,致使“贵州”成为南来北往、东进西出的咽喉要地,一跃而成为西南军事重镇。

    作为四条驿道的交会点,“贵州”战略地位瞬间得到提升。于是,朝廷便改“贵州”为顺元城,是为归顺元朝之意。

     顺元城大概的地理位置。东:现在的老东门,文昌阁城墙处;南:临南明河;西:今大西门。北:迄钟鼓楼(今王家巷一带)。

    东西南北四条城市主干道,在今天的大十字处交会,“大十字和城墙一样古老。”史继忠说,当时的元朝,虽然建城,但都是土城墙。

    可作为军事重镇,顺元城主要驻扎元朝的军队。因此,还在今天的都司路设立了宣慰司都元帅府,“都司路因此得名,是贵阳最古老的街道”。

      3、明:土城变成了石城

     在老贵阳的记忆中,“甲秀烟”一角二分钱一包,烟壳是白色,上面有一幅甲秀楼的风景图。甲秀楼始建于明朝,这个时期的贵阳,从土城变成了石城,城市得到进一步扩建。

     元朝灭亡,明朝建立时,顺元城一名便不能再沿用。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下令在贵阳设立贵州宣慰司,司署设在城内。这个时期的贵阳城,便更名为“贵州宣慰司城”。同年,在城中设置贵州卫,与成都卫、武昌卫互为犄角,以军事控制西南一方。

    1382年,“贵州宣慰司城”得到进一步扩大,原来的土城也改为用石头砌的石城。东、西、南门没变,但城区向北扩建至贯城河,北门在今天的喷水池。

    据史料记载,“贵州宣慰司城”城周九里,城墙长1309丈,高2.2米,基宽2丈。这一时期,街道越来越多,百姓商贾开始涌入,市场开始出现。

    1413年,明朝决定在贵州建省。贵州,由此成为全国第13个行省。贵州地小人少,并且贫穷,可为什么在明初的时候就建省了呢?对此,史继忠分析“因为贵阳是南来北往的咽喉要道,巩固边疆,拉拢云南,都要途经贵州”。

    贵州成为“省”后,原来专指贵阳一地的“贵州”成为省名。建省后,贵阳当然不能再称“贵州”,于是改称“省城”,这一名儿,叫了整整156年。

    为了治理省城,1569年,朝廷将“省城”改名为贵阳府。而取名贵阳的原因,是因为这座城处于贵山之南,山南为阳,因为称为“贵阳”。但贵山究竟是哪座山,至今也无定论。

    明代是贵阳的重要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显著进步。“但很多现今的贵阳人,祖籍其实都不是贵阳。”史继忠说,明代起,贵阳成为移民之城,大多来自江南、江西、四川和湖广之地。因为都是移民,大家就没有排外性,各种文化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4、清:内城外城,114条街道

    大西门金锁桥东侧,如今还保留着一座阁楼和一间船楼,与金桥饭店隔市西河相望,这里就是从前的三元宫。最早的三元宫始建于清代,但经过风风雨雨,大多不存,只剩下这座阁楼和船楼作为历史遗迹。

     很多史学家认为,清代的贵阳,并没有延续明朝的鼎盛。明末清初,内城主要是官府,北门城外(现喷水池一带)则居住了很多商人。慢慢地,城外也形成了一座新城,叫外城。内城与外城,被称为双合城,北门成为主要通道。内城,有80条街道;外城,有34条街道。

     内城和外城,是以喷水池附近的河为划分点,因此这条河被称为贯城河。

     谈起清代的贵阳,史继忠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贵阳的地形,这一时期,贵阳的街道已形成基本框架。“贵阳是盆地,中间还有丘陵,城是依山而建,因此贵阳街道的特点是‘转弯抹角’和‘爬坡上坎’。”

     史继忠举了个例,因街道太绕,像海浪一样。于是,老东门至蔡家街的街道被称为头浪坡;蔡家街至小十字被称为二浪坡;小十字到大十字被称为三浪坡。

     清代继续移民,但已不是有组织的集团性移民,而是经济原因导致的自由移民,或是到农村充当佃户,或是来贵阳购田置产,或是从事贸易和手艺,仅乾隆年间就来了万户人家。

    至晚清,贵阳出现了近代企业,交通、通信也有新的变化。1885年,贵阳开通了电报;1908年,开始有了市内电话。光绪年间,青岩开办了第一个“民办信局”,在贵阳田家巷设立第一个邮局,从此有了近代邮政。

   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教育远胜于明,贵阳府各州县均有官学,出了一批状元、举人、进士。1904年,贵州巡抚林绍年3次奏请派留学生出国,共派了115人到日本留学和考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贵阳响应武昌起义,建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走在全国前列。

贵阳文昌阁

    5、民国:汽车如老虎 莫走路当中

     民国的贵阳,最大的变化是有了公路。而修路则与一个人有莫大的关联,这个人叫周西成,时任贵州省省长。他买了一辆汽车,因为没路,便只能拆了零部件,靠人肩挑背抬,花费50余天运抵贵阳。有了车但没路却不行,于是,周西成下令修路。3年时间,共建公路1012公里,包括贵阳环城路和长途公路。

    1926年以前,贵州陆路交通均为驿道和人行小路。

    1926年6月1日,桐梓系军阀周西成主政贵州,首倡修公路。1927年春季,周西成制定了《贵州全省马路计划大纲》,这是贵阳历史上最早的规划建设蓝图。

    “3年时间,共建公路1012公里。其中包括贵阳环城路和长途公路两种。”尽管这些公路是低级的“沙泥”路,但它奠定了贵阳市西南交通枢纽的历史地位。

    周西成认为,修公路是“开贵州之生路,辟全黔之财源”。有公路必须要有汽车,周西成带头将汽车引进了贵阳,以刺激汽车运输业的起步。

     1927年6月,周西成从广西购进美制雪佛兰小轿车—辆,水运经榕江至三合(今三都)起岸,又先后雇佣260名“苦力”,用时50余天,从三都搬运抵贵阳,人们称是“人抬汽车”。

     车至省城后,周西成常乘坐它游逛,行人也常在街道上观奇。为此,周西成又出布告说:“汽车如老虎,莫走当中路,若不守规矩,压死无告处”。这种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布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同年6月-12月,省路政局在贵阳紫林庵举办了贵阳的第一个司机技术训练班,培训了100人。1929年3月,贵阳先导车运公司购进人力车(黄包车)90辆,从此,贵阳街上第一次出现了人力车。

     民国年间,贵阳逐渐向近代城市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不断出现。1942年,市内电话用户有813户;1927年,贵阳有了电灯;1943年,开始有自来水。1912年,始建贵州最早的公园——— 梦草公园(后改中山公园)。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贵阳成为抗战大后方,华北和沿海沦陷区的机关、工厂、学校等纷纷内迁。贵阳的人口大幅度增加,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均有较大的发展。1941年7月1日贵阳正式建市。这时起,贵阳才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城市。

    6、解放:天翻地覆 旧迹难寻

    现在,若想探寻老贵阳的足迹,省府路东段的200米石头路面,便是旧时贵阳的街道状况。因年代久远,石头路已经被踩得很光滑。解放后,贵阳得到飞速发展。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贵阳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解放贵阳。1949年11月23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成立。

     2000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贵阳城市新的总体规划,明确“城市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在城区西北的金华、阳关一带,建设一个城市新区”。金阳新区于2001年底开始建设,至今已建设成为颇具规模的一座新城。

     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贵阳已经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城市公用事业、电信、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到2011年底,贵阳市域面积80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403平方公里,总人口有432万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