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癫痫病人,颈淋巴结核,慢性结肠炎中医饮食治疗偏方

 阿居书馆 2013-01-16

阿居书馆欢迎你!

【颈淋巴结核,慢性结肠炎中医饮食治疗偏方】

癫痫病人中医饮食治疗偏方

 癫痫是由于脑部兴奋过高的某些神经元突然过度地重复放电引起的突然脑功能短暂异常,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等症状。
    癫痫发作具有突然性、暂时性和反复性三个特点。它主要是由于脑灰质神经元群的过度异常放电所致病人身体的感觉和行为的异常.症状为躯体或内脏方面的感觉或运动失常.也可以是情感或意识方面的活动失常。
    目前,人们对癫痫的认识还不完整,知道得比较清楚的有脑部炎症、外伤、寄生虫、脑瘤、血管性疾病、先天性疾患、退化性疾病、中毒及代谢性疾患等引发的癫痫。
    本病患者适宜食用的食物有茶叶、猪心、鱼鳔、驴胎盘等。
1.猪心拌川贝
    猪心1副,用黄泥裹好焙干,去泥研末。另取川贝、朱砂各15克研细,拌入其中。每日服2次,每次15克,温水送服。
  适用于癫痫。
2.橄榄糊
    橄榄5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捞起,去核捣烂,再入原汁煎熬成糊状,装瓶备用,白糖调味,开水冲服,每次15毫升,早晚各1次。
  适用于癫痫。
3.胡椒蚯蚓炖黄豆
    黄豆500克,白胡椒30克,蚯蚓(干品) 60克。上料加清水2000毫升炖煮至水干,取出黄豆晒干,入瓶贮存,每次食黄豆20~30粒,每日2次。
    可以祛风、镇静、止疼。适用于癫痫。

颈淋巴结核中医饮食治疗偏方

淋巴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常见外科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好发于颈部、背部、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因其结核累累如串珠状,如溃脓破口,经久不愈,又称为“鼠疮”。
    本病起病缓慢.初起时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常痛,以后逐渐增大,成脓时皮肤转为暗红色。该病往往此愈彼溃。
1.海龙红枣猪瘦肉汤
    海龙1条,红枣10枚,猪瘦肉150克,姜丝适量。
    将海龙洗净焙黄研末,红枣洗净去核,猪瘦肉洗净切薄片。清水500毫升。烧开后.放入红枣、猪瘦肉和姜丝,煮至熟透。下海龙末,精盐和味精,淋麻油。分1.2次趁热食枣肉喝汤,连服5—7天。
    适用于颈淋巴结核。
2.海龙枣菇汤
    海龙10克,红枣30克,紫菜10克。香菇15克,姜丝、黄酒各适量。将海龙、红枣洗净;紫菜、香菇剪下菇柄洗净。放入沙锅中.注入清水500毫升,烧开后,加入姜丝、黄酒和精盐,小火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分2次服。
    适用于淋巴结核,单纯性甲状腺肿大。
3.蜗牛肉汤
    蜗牛肉100克,姜片适量。将蜗牛肉洗净切片,水300毫升,大火烧开后,加入姜片和精盐,转用小火煮至熟透,下味精、淋麻油,趁热1次食肉喝汤。
    适用于淋巴结核,慢性颈淋巴腺炎。
4.蒲公英橘皮汤
    鲜蒲公英50克,鲜橘皮30克,分别洗净,切碎,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沸.再改用文火煮约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白糖调匀即成。
    适用于颈淋巴结核发病初期患者。
5.荔枝海带汤
  荔枝7枚.海带30克。将海带漂洗干净,切成细丝。与荔枝、黄酒一同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用旺火烧沸,改用文火煮约20分钟即成。
    适用于颈淋巴结核中期患者。
6.海藻猪肉汤
    猪瘦肉150克,海藻、夏枯草各30克。将猪肉洗净切丝,与海藻、夏枯草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至肉熟为止,撒入精盐调味即成。
    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功效。
7.胡萝卜紫菜汤
    胡萝卜250克,紫菜30克,橘皮15克,姜丝、葱末、香菜末各适量。
    将胡萝卜洗净,切片;紫菜去杂洗净,撕碎;橘皮洗净,切丝,用干净纱布包好,备用。沙锅内加适量水,放入胡萝卜、紫菜、橘皮袋、姜丝、葱末,大火烧沸,改用文火煮1O-15分钟,调入精盐、味精、米醋、酱油、香油,撒上香菜末即成。每日1剂.2次分服。连服5~7天。    适用于颈淋巴结核后期。症见淋巴结经切开或自行破溃后,脓水清稀,夹有败絮样物质。可以形成窦道等。

慢性结肠炎怎么如何治疗-中医治疗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有钝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黏液,有些伴肠鸣。低位结肠和直肠有糜烂者可表现出大便带少量血性黏液。

隔姜灸脐眼

  1.隔姜灸脐眼
  ,取新鲜生姜一块(大些为好),切成厚约0.3厘米的姜片,用细针刺数孔后放在脐眼上,姜片上置艾炷,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立即更换艾炷,继续施灸,一般施灸3~5个艾炷,此时腹内感觉温暖舒适,脐部周围皮肤潮红湿润,即已达到效果。
    施灸时如果皮肤感觉热痛,可将姜片连同艾炷向上略微提起,或向旁边稍作移动,然后再接着施灸,以防过热起泡。
    每天1次,连灸半个月至1个月,效果较好。

    2.热熨脐瞧
    将中药干姜45克,肉桂20克,补骨脂、吴茱萸各15 克,共研粗末,加入大葱适量,捣烂如泥,装入布袋,放在脐眼及下腹关元、气海等穴位处。外用热水袋热熨。
    如天气寒冷,热水袋冷得过快,应及时更换热水。以保持足够的温度。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阿居书馆欢迎你!

点击进入阿居书馆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