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经验集-郭谦亨(2)

 学中医书馆 2013-01-17
第三卷240二、卫气营血证候动物实验研究从1986年开始,郭氏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卫分证、气分证(包括热邪壅肺、阳明热炽、阳明热结、湿热气分证、湿热中阻等)、营分证、血分证、热毒神昏、暑热痉厥等11个动物模型。在造模时,尽可能符合温病病因学理论,采用复合因素造模。如湿热中阻证、湿热气分证,创制了自动调控温湿度,以模拟湿热气候的“湿温造模箱”,采用蜂蜜猪油食品加细菌:即湿热气候,加饮食失节(脾湿),加生物因素(毒邪)。在感邪途径上,也基本符合温病病邪从口鼻而入的认识,如卫分证和邪热壅肺证采用鼻腔和气管给菌;湿热中阻证细菌灌胃等。由于致病因素和感邪途径的基本一致,造模取得了初步成功。如卫分证,动物体温升高,蜷缩耸毛,舌面湿度降低;邪热壅肺的发热气喘鼻煽;阳明热盛证动物的发热、躁动不安或嗜睡、渴饮;阳明热结证动物的高热不退、倦卧少动、大便干燥而量少或无;暑风证动物的喘促、烦躁多动、后肢抽动、全身阵挛、鸣叫、口噤不开;湿热气分证动物的发热、汗出粘臭、热不退、倦怠纳呆、大便溏而腥臭、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营分证动物的身热、神倦嗜睡、懒卧少动、食少不饮、心率增快、眼球结膜血管扩张变粗、充血鲜红;血分证动物的高热、出血等,基本符合各个证型辨证要点。进而分别检测舌面湿度,舌面酸碱度,血钾、血钠,免疫指标,溶菌酶。并进行了病理解剖、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浆内毒素、细菌培养等十几项指标的检测。发现了与各证型相关性强,或具有特异性的检查指标。如卫分证时淋巴细胞转化率及溶菌酶含量高于对照组,舌面湿度则低于对照组。邪热壅肺模型动物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清钾升高,肺脏病理镜检有明显的炎症改变,其他脏腑则无明显变化。阳明热结证模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吞噬指标,总补体活性、血浆内毒素均高于对照组,血钾、血钠降低,病理镜检以肺、胃、肠、脾损害为主。营血分模型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升高,内毒素血症阳性率高达100%,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电解质紊乱,呈高钾低钠血症,病理镜检各脏器损害加深,以肾、肝、心为主。
 
湿热气分证时血钾降低;湿热中阻证血钠、血钾降低;气分暑风证掌温差加大等。证明了温病卫气营血病变浅深轻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初步了解了温病卫气营血病理实质,对温病常用方剂的药理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反证了动物模型的可靠性。为温病的治疗由模糊向有较强针对性和特异性过渡,提出了新思路。
 
三、现场实验验证预防理论1982年,郭氏领衔成立了“中医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研究”课题组,承担了卫生部下达的研究课题。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不顾年迈体衰和冠心病发作的危险,先后数十次到疫区调查,对出血热患者的病情、证候、体质进行系统观察,提出了“扶正养阴”的预防观点,研制了“出血热预防片”。在陕西关中、湖南津市等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历时三年,对两万余例次易感人群,按照现场试验的研究方法,随机抽样、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确定其保护效价达到767%,并于1984年通过省级鉴定。在由国内著名温病学家孟澍江教授,中药学家凌一揆教授参加的鉴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该课题以中医理论为依据,开展中医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理论及药物研究,为预防出血热开辟了新的途径。中医理论依据比较充分,统计数据基本可靠,资料第三卷241比较完整,达到了计划任务书的要求。现场实验观察证明‘出血热预防片’无毒副作用,安全有效,药源丰富,服用方便,成本低廉,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可作为预防药品,进一步扩大验证范围。”“出血热预防片”投放市场后,在全国七省市数十万人中服用,收到了较好的预防效果,也救活了濒临倒闭的西安中药厂。仅此一项,当年产值达四百多万元。《光明日报》、《中国医药报》纷纷报导,西安中药厂成为科研兴厂的典型。“出血热预防片”先后荣获西安科技开发奖和陕西省优秀新产品奖。
 
为了探讨“出血热预防片”的预防机理,他指导研究生先后完成了“出血热预防片对动物免疫功能及血浆环核苷酸影响的实验观察”、“出血热预防片最佳服药量与投药时间的实验研究”、“出血热预防片对动物实验性流行性出血热金黄地鼠保护作用的研究”、“出血热预防片对IC2———IFN———NKC免疫调节网的影响”、“出血热预防片体内外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实验研究”、“出血热预防片对小鼠T细胞亚群、免疫复合物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六项实验,证明了出血热预防片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在一般情况下能增强和促进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在机体受到外来抗原刺激时又能抑制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对血浆LAMP和cAMP/cGMP值有升高作用。(2)对金黄地鼠流行性出血热具有73.2%预防效价。(3)对正常小鼠体内IC2活性、NKC活性有明显升高作用,适宜浓度预防片在体外对IC2、NKC有促进作用,对NDV诱片干扰素有明显促进作用,直接诱生干扰素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4)能够提高小鼠胸腺和脾脏的重量,对正常小鼠TH和TS均有增强作用,且TS优于TH能够增强CTX所致的血清中CIC的下降程度,能提高红细胞免疫功能。
 
临证特色
 
一、承仲景、融叶吴鉴古酌今探温病50多年来,郭氏孜孜不倦地研读仲景、叶吴学说,穷源竟委,探古发今,诊治了大量温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温病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
 
(一)温病病因毒邪论自温病学诞生以来,一直沿用六淫学说作为温病的致病主因,特别是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将其统称为“温邪”,并分为风热、暑热、温热、燥热等。但历代学者尚未明确提出毒邪与六淫病邪的关系。在50年代,郭氏提出了温病毒邪学说,认为吴又可的“杂气”学说寓有毒邪的涵义。郭氏说:“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异常气候对人体有一定的影响和损害,对‘杂气’何独不然?风热发于春季,暑热见于夏令,湿热长夏最多,燥热以秋为甚。其致病的季节性,说明不同季节气候对不同毒邪的孳生、传播、毒力的激活及其媒介物的繁衍都有一定的影响。”他认为,凡是致病之邪都是有毒的。毒是邪所固有的致病物质。不同的毒邪受不同季节气候的影响。
 
六气失常,既能破坏或降低人体的适应性而诱发疾病;又对毒邪的孳生、传播有着密切影响。
 
第三卷242这种双重作用,就构成了“六气”化为“淫邪”的病因学说,使毒邪与六淫有机地统一起来。毒邪学说的提出,为温病病变过程中热毒症状显著的病理特点以及清热解毒为主的治疗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温病理论的发展、创新,乃至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肯定伏邪学说郭氏认为:伏邪学说不是具体的病因论,是论述邪气伏藏以及从发病后的证候特点辨内伏部位、外发途径的学说。它的要义是:毒邪侵入人体后可有一定的伏藏过程,其发病与否,既与毒邪的质、量有关,又为体内正气的强弱所左右。正强邪弱的,可“合而自去”(即被正气消灭、排出);正邪相持的,则邪气伏藏,伺机而发;邪强正弱的,则正邪相互作用,不久即发。并指出:这一伏邪学说是源于《内经》,砥定于王叔和,发展于吴又可。尽管说法不一,观察记述亦不够准确,但不能苛求古人,更不能轻易否定。
 
(三)温病病机与辨证1.三焦“四分”经纬学说:对于温病的病机与辨证,郭氏提出以三焦为经、卫气营血为纬的理论。即:温病病变之阶段可用三焦划分,而每焦中又有卫气营或气营血的不同层次,如是则三焦“四分”相互补充,经纬交错,构成了完整的温病学辨证体系,这样比较符合实际,也易于临证掌握。并认为:三焦辨证纲领更符合湿热类温病的变化规律。湿热毒邪多由口侵入、直走中道、伏于募原,始终以脾胃为中心,所以其传变往往是由中焦发出上焦,进而入中达下,且因湿邪浊滞难解,气液阻滞而较温热病传变交错,出入反复较大,故往往“三焦四分”不能截然分开,常为“上中同病”,“中下并见”,甚至三焦弥漫。
 
2.血分病理之动、迫、虚、瘀互为因果论:在温病病理方面,他将血分证的病理总结为:动、迫、虚、瘀四字。其过程的因果关系总以热毒(外因、内因)为主因。就病理的动、迫论:是由动到迫,动轻迫重,有动、迫必致虚、瘀;从虚、瘀论:由热致虚,因虚致瘀,热毒、动迫是虚之因,虚是果;热与虚又是瘀之因,瘀是果,而互为影响。并且指明血分证是毒瘀互结。其毒主要是病因之毒导致病理产物———瘀(痰、湿、水、积)所化之毒,古谓之“化毒”,实属病理之毒,此两毒与瘀交结,即为“毒瘀互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