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写作文(3)

 雁南飞香 2013-01-18

捡到篮子里就是菜

这是一篇专门进行联想能力训练的作文。写这种作文就用到了我们村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凡能与话题连挂住的都往上写。这篇作文在我的《童话百宝箱·作文神童的故事》和《如何防止误导孩子》里都有,没看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不妨看一下——

关于驴

小时候跟人放过几次驴,真正领教了“驴脾气”。你看到那边的草好,赶它过去,它却不知好歹,撩起蹄子向你踢来。得一个人牵住缰绳拉,另一个人在后面打,才能把它弄过去。

人们养驴,主要是让它拉车和拉犁。驴没有骡、马、牛的劲儿大,拉车只能拉一辆小平车。它还不像骡、马、牛那样舍得卖劲儿,拉的东西重了,它要么停在那里不给你拉,要么装作拉不动,故意往路下面拉。你要是打它,它就跟你发驴脾气,把车底板踢得叭叭响。它拉犁时,也得主人好好“哄”着,不然你让它向左走,它的脑袋偏要往右扭,你越拉,它越扭。

主人气得直咬牙,骂一句:“真是个倔驴!”骂完还得去“哄”它。它本来就是倔驴,那种骂等于没骂,生气的是主人,而不是驴。

听奶奶说,过去的驴不全是拉车拉犁,长得“帅”一点的驴,能得到一份体面的好工作:驮着长有一对“三寸金莲”的新媳妇回娘家。得到这种工作的驴,出门前都得“化妆”一番:脖子上戴一个拳头大的铜铃,额头上挂一穗耀眼的红缨,背上披一块花毯子。有这种工作的驴都不耍“驴脾气”,还没等“化妆”好就高兴地唱上了:“啊——嗷——啊——嗷——”嗓音高亢嘹亮,标准的意大利美声,全村人都能听见。号称世界男高音的帕瓦罗蒂是绝对不敢和它同台竞技的。到了目的地,它和新媳妇、新女婿一样,被当做“贵客”对待,好草好料紧着它吃。

相比之下,拉磨的驴就惨了。不管它是不是“贼”,主人都要用一块红布把它的眼睛蒙上。它不偷吃也并不被认为是“自觉”。而是被认为是想偷吃找不到下嘴处。拉磨驴的悲哀处还不在这里,而是那块红布让它什么都不知道。步子慢时被打上一棒子,就再也不敢慢。主人在不在它不知道;棒子会从哪个方向打来它不知道,磨子要拉到何时它也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驴脾气”也就没有了,只剩下一身一身出臭汗的份儿。

大多数驴没有好工作干。《伊索寓言》中有一头驴,求天神宙斯给它换份好工作,却越换越糟。那头驴先是在农夫家干,每天天不亮,主人就让它拉磨,拉完磨还没吃几口草料,主人便把它牵到地里去耕作。主人还种着许多蔬菜,驮水浇菜的活儿也都是它的。这天驴趁主人不在的空儿,跑到天神宙斯面前去哀求:“天神啊,您开开恩吧,叫我离开那个冷酷无情的农夫吧,不然我会累死的。”天神就把它“调”到了陶工家。陶工让它驮完沉重的土,再驮硬邦邦的砖,还让它到热得连气都喘不上来的砖窑里去劳动。活儿比农夫那儿重,“伙食”却不如农夫那儿好。它又偷偷地跑到天神宙斯的“办公室”要求换工作。天神宙斯没啥官架子,挺好说话,当即就“一纸调令”把它调到了皮革匠家。它满心欢喜地到“新单位”去“报到”,可一进皮革匠的院子就把它吓坏了:只见皮革匠的院子里挂着驴皮,放着宰杀牲口用的刀、斧。它哭泣着说:“我还不如在陶工家呢,来这里说不定哪天就被制成皮革了!”

《伊索寓言》中还有一个关于驴的故事。这个故事里的驴是一头“看破红尘”的驴,它正在主人的照看下吃着牧场里的草,这时主人的几个仇敌来了,主人吓得赶着它逃命,它却并不想逃,主人说:“仇敌来了,你还不快逃!”它说:“你的仇敌难道还能让我干两头驴的活儿?”主人说:“你到哪里也只能干一头驴的活儿。”它说:“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逃呢?给谁当奴隶不是奴隶!”

其实,最不幸的驴还不是干活儿的驴,而是被认为“无可用”的驴。语文课上有唐代柳宗元的《黔之驴》,这头驴被“好事者”用船载到了贵州,“至则无可用”,既然“无可用”,就没人把它当回事。它被放在山下供老虎“把玩”。那头驴也朝老虎发了一次“驴脾气”——蹬出一蹄子。老虎见“驴脾气”不过如此,扑上去一口咬断了它的喉咙,“尽其肉”以后,舔着嘴唇儿,回家睡觉去了。

这头驴无辜地被“好事者”弄去喂了老虎,还落了个骂名,一直被骂到现在——黔驴技穷!好像这头驴是故意到贵州找老虎去卖弄技艺似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