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 浙江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实施方案》的通...

 xzhk 2013-01-22

浙江省“十二五”农业重大成果转化工程

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实施方案

一、现状与需求

(一)产业发展现状

1.茶产业是浙江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全省有产茶县(市、区)72个,茶农超过170万户,各类茶叶市场131家,茶叶加工企业近6000家。茶叶产值占全省经济作物总产值的10%以上,茶叶收入已成为山区和半山区农民主要的收入来源。茶产业在浙江省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茶产业是实现“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浙江省地形特点为“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地资源丰富,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2008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山上浙江,发展山区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是解决山区“三农”问题的重要保证。茶叶已成为山区、半山区的重要经济支柱和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如开化县的茶叶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2%,茶叶收入占山区农民收入的30%左右,发展茶产业是实现“山上浙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

3.茶产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浙江茶产业在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名列全国前茅。2010年全省茶叶面积267万亩,总产量16.6万吨、农业产值90.5亿元。茶园面积居全国第五、产量居全国第三、产值居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9.5%12.4%17.5%。名优茶地位突出,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6.4万吨和84亿元,占全省茶叶总量的38.6%92.8%。出口茶优势明显,茶叶出口15.52万吨、创汇3.94亿美元,均列全国第一,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1.3%50.3%。茶叶深加工初具规模,浙江是速溶茶和茶饮料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速溶茶产能达1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50%。企业规模化水平高,拥有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茶叶品牌知名度高,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50强中浙江绿茶品牌占据14席。

(二)产业科技发展现状

浙江省是我国的茶叶科技资源集聚地,全国仅有的两家国家级茶叶研究机构和国家茶学重点学科都落户浙江,部分优势地区组建了市级茶叶研究所。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总社茶叶研究院建有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树种质资源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国家茶叶加工中心、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野外观测台站、浙江省茶叶加工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一批茶叶科技研究平台。我省茶叶科技创新能力同内领先,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支撑了产业持续发展。

1.茶树种质资源发掘与新品种选育。我省建成了世界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各类茶树资源超过3000份。培育出21个国家审(认、鉴)定茶树品种,占全国总数的17.4%,同时还先后选育成功20余个省级茶树品种。新品种抗性强、生育期差异明显、适制性广泛,能有效抵御频发的低温和干旱等自然灾害,缓和采制“洪峰”,满足不同外形名优茶品类生产要求。

2.优质茶机械化采摘技术。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经作局、浙江大学等单位结合多家浙江省茶机企业,在大宗茶机械化采摘技术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开展了优质茶采制技术的系统研究,提出了机采茶园树冠培育、机采叶分级加工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便携式名优茶采茶机、鲜叶分级机等多种新设备。这些新技术可大幅提高高档优质茶的采摘效率,生产成本明显下降,品质符合优质茶要求,已在浙江省奉化、临海等地的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实现了区域性示范。

3.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建成了世界上馆藏最丰富的茶树病虫害及天敌标本库,保存各类标本23000多份。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化学生态学方法控制茶园害虫的研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信息素诱捕器等生物防治技术已广泛用于茶园。开发了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等NPV病毒制剂,已成为茶园常发性鳞翅目害虫的主要防治手段之一。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虫生真菌等制剂均已成熟应用,建立了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并实现区域性推广。

4.名优茶机械化加工。浙江是我国茶机研发与生产中心。上世纪九十年代成功开发名优茶加工机械以来,名优茶机发展快速,我国70%以上的茶叶加工机械、其中80%以上的绿茶加工机械是我省生产与供应的,名优茶加工机械化已成为我省名优茶产业化的重要支撑。2010年全省名优茶加工机械达23.8万台套,机制名优茶产量达6.31万吨,占名优茶总量6.44万吨的98%,机制名优茶产值达79.3亿元,占名优茶总产值84.4亿元的94%。近年来,随着自控摊青室、全自动炒茶机、可调式连续理条机等名优绿茶关键加工设备以及匀叶装置、快速冷却装置、冷却回潮装置等衔接设备的成功研制,名优化加工实现连续化作业也已初步成形、多点示范,为全面提升名优茶现代化加工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5.茶资源增值加工与终端产品开发。我省在茶资源增值加工与终端产品开发推广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速溶茶、茶多酚的绿色制备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应用,我省年产速溶茶、茶多酚1万吨以上,在国内占50%左右。在终端产品方面,冷后浑处理技术已经在茶饮料生产中应用,效果显著,我省是国内茶饮料品牌的集结地。提出了一套茶成分与中草药及其他天然产物复配开发健康食品的技术体系,取得20多项发明专利,10多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多件国食健字茶功能食品,各项技术成果均占该领域全国80%以上。目前应用该技术体系开发的部分技术成果已开始在杭州、丽水和湖州、温州等产茶区的深加工企业转化示范。

6.茶资源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开发。近年来,茶食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十一五”期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就茶资源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多成果,已经完成开发的系列含茶食品加工技术群,分别涵盖了饮料行业、乳制品行业、烘焙行业、肉制品行业、面制品行业以及食用菌行业等食品领域,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以上,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茶在食品行业中应用技术的开发对于拓展茶产业链,突破茶产业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三)产业发展技术需求

尽管我省茶产业的发展水平依然处于全国前列,但我省茶产业优势与竞争力已呈现弱化迹象。茶产业升级发展面临良种结构搭配不合理、劳动力紧缺、生产成本持续增高、夏秋茶资源利用率低、精深加工及新产品开发滞后和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省茶产业在茶树良种推广、优质茶机械化采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名优茶连续化加工、茶叶增值加工、茶资源跨界应用等方面存在重大技术需求。

1.茶树品种结构不够合理。“浙江绿茶”品类繁多,现主要推广品种多为适制扁型茶或毛峰型茶类,品种适制性比较单一,不能适应多品类发展的需求。没有适应名优茶机械化采制的品种,导致名优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影响我省名优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已推广的无性系品种多为早生型名优绿茶品种,不同生育期的名优茶品种比例不协调,以致春茶采制“洪峰”突出。缺少抵御自然灾害频发的高抗品种,名优茶生产受到倒春寒危害损失严重,夏季干旱引起的产量损失也时有发生。

2.优质茶机械化采摘率低。传统名优茶生产具有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手工采制等特点,对劳动力的数量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采茶工难聘、劳力成本攀升已成为制约我省名优绿茶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机械化采摘代替手工采摘已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目前我省高档优质茶机械化采摘率非常低,亟待机采技术成果的推广运用。

3.病虫害防治过分依赖化学农药。化学防治仍是我省茶园病虫防治的主要手段,约90%以上的茶园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缺乏其他的防治手段。过多化学农药的投入,直接导致茶叶中农药残留问题,成为影响茶叶质量安全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也在于茶园病虫防治的专业化水平低,多数茶农无规范的的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因此,集成一批先进的化学、物理、生物防治适用技术,在我省茶叶主产区大面积示范推广;引导茶农走出传统防治误区,组建容易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专业化防治模式并逐步放大,从而可降低病虫防治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提升茶叶的质量安全水平。

4.名优茶加工连续化程度低 。据2010年对38个县的调查,在总产量5.78万吨的名优茶中,全机械加工的总量达3.99万吨,占69.3%;机制加手工辅助的加工量为1.40万吨,占24.4%;而连续化生产流水线加工的只有2056吨,仅占3.6%,连续化加工水平明显滞后。同时,由于规模化经营比重偏小、加工机械设备造价偏高、连续化成套机械列入农机补贴政策滞后等因素影响,名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应用进程较慢。我省名优茶加工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成果转化应用,将对浙江绿茶主动应对劳动力日益短缺、全面消除名优茶加工过程质量安全隐患、提高名茶规模化加工生产水平,加快我省名茶加工标准化、清洁化和连续化进程,促进浙江茶叶产业向现代农业产业转化,全面推进浙江茶叶加工装备升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长远意义。

5.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相对滞后。当前,我省茶叶增值加工虽初具规模,如速溶茶、茶多酚的生产在国内占50%左右。然而,这部分产品大多被作为原料使用,加上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竞争激烈,造成我省茶叶增值产品雷同,增值幅度不大的局面。而在增值空间更大,市场前景更好更广阔的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茶类增值产品方面,除茶饮料外还未见其他知名产品。尽管我省提出的茶成分与中草药及其他天然产物复配开发健康食品的技术体系已经开始应用,但是新产品产业化滞后,产品种类单薄,辐射带动效应不足,已有的茶类降血脂、抗氧化等多项增值空间更大的国食健字和专利技术的健康食品还未实现产业化。此外,茶黄素等茶多酚衍生物功能研发和产业化生产技术虽已拥有大量成果,但还未实现产业化推广。可以说,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滞后性已极大地限制了我省茶叶深加工的快速推进和茶产业升级发展步伐。

6.茶资源在食品产业中的应用两极化现象严重。茶资源在饮料、乳制品以及干果类等食品行业应用发展十分迅速,产业化技术水平较高,已形成了完善的产品体系,产值大都在百亿元以上,对于茶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与此同时,茶资源在其他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发展,尤其是在烘焙食品、酱卤食品则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困于技术瓶颈,存在着产品品质较差、同质化产品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集成一批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技术,针对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联合攻关并进行产业化示范,对于促进茶资源在烘焙、酱卤食品中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切实实现我省茶产业发展跨界化。

二、总体目标

围绕我省茶产业升级发展的目标,组织集成转化一批茶业全产业链升级急需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农药和增值新产品,转化28项成果,建立19个示范县、65个高效生态优质茶园基地,60家茶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和茶资源食品加工应用示范企业,技术成果覆盖50万亩以上,培训基层技术人员2000名、10000人次。到“十二五”期末,我省茶树良种化率达到72%;重点示范县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名优茶连续化加工生产比重达到30%,产业化新产品10个、效益增值10倍以上。通过转化工程的实施,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0亿元以上,其中农民增加收入5亿元,继续保持我省茶产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茶产业国内外竞争力明显提升,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三、实施内容

(一)重点实施区域。松阳县、诸暨市、余杭区、嵊州市、开化县、景宁县、新昌县、西湖区/西湖名胜区、武义县、安吉县、余姚市、淳安县、天台县、泰顺县、磐安县、绍兴县、缙云县、长兴县、海盐县等19个县(市、区)。

(二)重点转化项目。在全省十大名茶基地县和茶叶主产区等19个重点县(市、区),围绕茶产业链各个重点环节的技术需求,组织实施以下6个重点成果转化项目。

项目一:现代茶园新特品种应用与示范

建立茶树良种繁育基地300亩,繁育新品种茶苗1亿株,苗木销售收入1000元万以上;建立新品种示范基地11个,共13000亩,新品种示范园年亩产值比现有全省平均年产值提高1000/亩;获得熟化的良种繁育、栽培、加工配套技术体系;培训技术人员和茶农800人次。

项目二: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

建立示范点44个,推广茶树病虫绿色防治技术40万亩次;认证茶园面积4万亩以上,示范区病虫防治的成本费减少20%30%以上,茶叶整体增收10%以上;项目实施期间及实施后二年内增收节支5000万元以上;培训人员6000人次。

项目三: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应用与示范

提出一整套优质绿茶机采机制技术规程;建立优质茶机采机制生产基地(生产线)20条,示范应用面积4500亩,节省劳力30万工,综合效益提高15%以上;在全省范围内建立辐射示范基地26000亩,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培训专业技术人员700人次;新增茶机及生产线设备产值5000-8000万元。

项目四:名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应用与示范

建立扁形、条形、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自动化加工核心示范生产线26条,应用推广9条;在全省技术服务指导名优绿茶连续化加工示范生产线的建立;为全省茶叶企业培训加工技术骨干450; 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县年新增名茶加工能力1500吨,每年将产生名茶产值8.3亿元、新增产值13000万元。

项目五:茶类降血脂与抗氧化系列健康食品产业化技术应用与示范

建立3-5条降血脂和抗氧化系列功能食品生产线;建立2-3GMP规范的茶类功能食品专用片剂和胶囊生产工厂或车间;建立1-2间具有QS茶制品生产工厂或车间;申请2-4个新的发明专利,新取得2-3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生产许可证书,完成1-2个省级新产品鉴定;提出1套绿茶多酚衍生物产业化生产技术参数和控制技术,制定1-2个多酚衍生物质量标准,建立2-3条多酚类衍生物生产示范线;建立茶叶深加工示范基地7-10个,培育茶叶深加工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或国家高新企业1-2家。通过产品生产示范推广,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新增利税1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受益茶农1000户以上。培训技术人员和茶农1800人次。

项目六:茶及功能性成分在食品加工中的产业化应用技术与示范

获取一套完整的茶烘焙食品产业化生产技术参数和控制技术,以及一套完整的茶酱卤食品产业化生产技术参数和控制技术,提出茶烘焙食品和茶酱卤食品质量标准各2个;建立茶在酱卤食品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线1-2条、年产量400吨,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产业化示范线5-8条、年产量400吨,以及基于食品加工的茶叶功效及营养物质改性产品生产示范线2条、年加工茶鲜叶700余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3项,开发茶食品新产品7-11个;培训人员1300 人次,产生经济效益6000万元,带动相关茶叶企业经济效益2000万元,实现茶农增收近1000万元,新增就业400余人。

四、组织管理

(一)实施期限。2012-2015年。

(二)实施单位。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为技术依托,由19个重点县(市、区)科技局、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共同实施转化工程。

(三)实施方式。通过部门会商、省市县联动的组织实施方式,共同推进转化工程实施。整合我省涉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茶叶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和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链等各类科技创新载体的科技资源和创新成果,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工程设首席专家1名、领域专家6名,组建6个成果转化团队。

(四)实施管理

1.明确目标任务。科技厅分别与6个重点转化项目的牵头单位和各重点县(市、区)科技局签订任务书。各技术依托单位根据各自优势和条件,承担相应任务,明确各方职责;各重点县(市、区)加强部门合作,组织落实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单位和基地,提供配套资金支持,为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2.建立绩效考评制度。根据转化工程总体目标,制定项目工作内容和考核目标,实行项目目标管理。对各项目和各县(市、区)实施情况进行中期监督检查,工程实施期满,对工程实施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现场与会议验收。

五、经费预算

该工程总经费预算13300万元,其中省成果转化专项资金2400万元,省级部门配套资金5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2400万元,企业及茶农自筹资金8000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