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i2027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结束了,这几天把各项工作紧赶慢赶,终于赶到12月10日(星期一)下午第二节课能及时召开月考表彰会,我认为,要想更好地发挥考试的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及时,再过一周你再开,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程序依然照旧,请来了本次月考班级前五名学生的家长和和上次月考相比较年级名次进步最大的三位学生的家长参加,家长亲自为自己的孩子颁奖,一方面对孩子是最好的鼓励和鞭策,同时也能分享孩子进步及优秀的喜悦和自豪。所以这几次每次我给家长打电话希望他们参加我们的月考颁奖会时,每一位家长都是一口答应,在此也感谢家长们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 本次月考,我们班级的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仅是尖子生,更包括中间很大一部分学生,这是最让我欣慰的。还是我一贯主张的,良好的班风和浓厚的学风是班级形成过程中班主任必须牢牢抓住的两点,一旦学生形成了优秀的习惯,一次次的进步只是一种必然。所以每接一个新的班级,前三个月是我最忙、最累的时候,一点点的抓习惯,但一旦这一过程做好了,以后我的班主任几乎就是白挣学校的班主任费了。 1. 奖给33班王雅雯、王晨克两位同学的两本书,他们在本次月考中数学成绩满分,是整个年级中三个数学 满分中的两个,我为我的学生感到自豪! 三月磨砺,我们的尖子生终于突出了重围
用了同一句话,“努力铸就实力,进步源于付出”
我优秀时我的父亲能亲手为我颁奖吗?
自己的子弟义不容辞
一点踏实,那么他的进步将会延续 最后,我在总结中给学生们读了一篇文章,用意很清晰,我想让他们记住一点,“读书,不是为了父母,而是为了自己!” 假如没有读书 (郑俊甫) 这是某电视台举办的一档谈话节目.嘉宾一共四位,都是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们来自这个城市的不同行业,引领着各自领域的潮流和风骚.他们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是无数男人眼里的标杆和努力的榜样. 但他们又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无一例外地生长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从小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完全依靠父母节衣缩食,供养他们读书,上学,才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有了今天的成就. 谈话就是围绕着"读书和命运"这个话题展开的.四个男人的故事虽然各有千秋,却也没有多少出人意料的新意.节目在平静和缓的氛围里接近了尾声. 接下来,照例要由台下的观众来提问.第一个获得机会的是位记者,他问了一个记者们都喜欢问的问题:"假如父母没有送你读书,你觉得你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第一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那我现在肯定不会坐在这里.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发现村子里跟我一起长大却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驮水吃饭,引水浇地,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第二个男人说:"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你们说不定就会在城市里随便的一个建筑工地上见到我.念高中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家里拿不出学费,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说真的,当时,我也偷偷打好了背包,要不是母亲求亲靠友借来的钱,我也不会走到今天." 第三个男人说:"我们那个村子现在是全乡有名的养鸡专业村,很多没有机会读书的男人,都在家里养鸡.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说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烧鸡炖鸡叫花鸡,都是我养的呢." 台下响起了一片笑声.气氛轻松活泼,一切都朝着节目预定的方向发展着. 最后,观众的目光落到了第四个男人身上.大家都觉得,在那样的场合,他也一定会照着这个思路说下去. 没想到,第四个男人沉默了一会儿,却忽然用一种觉重得有些压抑的语气开了口,就像是迈进了某种痛苦的回忆.他说:"我念高中的时候,家乡正值旱灾,庄稼几乎颗粒无收.这对靠田糊口的村里人来说,无疑是个灾难.那时候,村里一共有三个人在县城读书,其他两个人都因交不起学费退了学.我也想退,父亲不让,父亲甚至为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筹的钱,供我读完了高中,又让我念了大学.临毕业的那年,本想着可以挣钱养家了,没想到父母却双双病倒.他们的病都是能够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话. "可是那时候,家里一贫如洗,能卖的东西都卖光了,还欠了一屁股债.为了省钱,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连药也舍不得吃,就这样,不到一年时间,他们相继去世. "现在,每到夜深人静,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没有送我读书,我也就不会离开他们.就可以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分担生活的重负,挣钱,养家,尽孝,他们也就不会这么早地死去.'子欲养而亲不待',一想起这句话,我就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 演播厅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就连一向口吐莲花,应对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片刻后,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声里,不少观众都悄悄抹起了眼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