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里弄住宅是在石库门里弄住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作为从石库门里弄住宅发展到花园里弄住宅的一种中间形式,解放前称为"连接式小花园洋房",解放后改称新式里弄住宅。这类住宅继承了石库门住宅的某些传统做法,也渗入了许多西方建筑的设计手法 新式里弄住宅建造的全盛时期是民国13~27年(1924~1938年)。其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许多外国人携资来上海做生意,要求解决住房;国内部分富裕阶层对旧式里弄住宅已不满足,向往好的朝向、间距、通风以及隔音的住房,还力求配置方便生活的煤气、卫生等设备。因此,在2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与之相适应的新式里弄住宅。
新式里弄住宅主要分布在虹口、静安和卢湾三个区,以静安区的数量为最多。当时,这三个区的人口密度和土地价格都低于市中心地区,而且环境属于闹中取静的地段,因而新式里弄住宅迅速发展起来。以后,新式里弄住宅建设又往西推进,转入现在的徐汇和长宁两区,其他如杨浦、普陀等区,仅有少数几处,南市区仅有尚文路龙门村1处,闸北区则为空白。 新式里弄住宅较之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很多不同之处。新式里弄住宅改变了石库门住宅的前天井布局,代之为2~5平方米水泥地坪的小庭院。小庭院内可安放盆景,栽花植树,形成一个小花园。小庭院与支弄之间一般均用矮围墙、透空栏杆或竹篱笆等分隔,不但日照条件较石库门住宅的高围墙小天井好,而且有个小空间环境宜人。后天井一般均由石板地改为水泥地,作为后门通道或厨房的辅助场地。新式里弄住宅广泛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基础材料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墙体多为机制红砖,墙面初期多为汰石子,后期多为拉毛水泥,也有以卵石水泥饰面。屋顶多为坡屋顶,它的隔热、保温、防水性能都好,适合上海多雨、冬冷、夏热的气候。 新式里弄住宅与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最大区别在于内部的生活设施配置。新式里弄住宅都配置了卫生间,备有盥洗、沐浴等设备,一般卫生间的安排为:底层小卫生(设面盆、抽水马桶)一套,供来客及佣人使用;二楼大卫生(设面盆、马桶、浴缸)一套,供主人使用;三楼小卫生一套,供子女及亲友使用。也有些新式里弄住宅标准较低,没有大卫生间,只是在底层设小卫生设备一套。新式里弄住宅大都设有取暖装置,作为热源的炉子,一般安置在厨房内或厨房附近,冷热箱均架设在坡屋顶内。 新式里弄住宅一般为行列式,总弄宽度6米左右,支弄在3.5米以上,较之石库门里弄住宅的通道宽度放大近一倍,其时因小汽车已经流行,标准高的新式里弄住宅还设汽车间,其里弄通道的宽度则按行驶汽车的要求再放宽。 新式里弄住宅多数为三层,少数为二层,也有假三层、四层的。为有利于采光和通风,住宅的进深缩小,开间放大。一般进深在10~14米之间,开间大致在3.6~4.8米之间。室内设置小门厅、起居室、卧室、厨房间、餐厅、书房、小壁橱、工友室。新式里弄住宅能适应不同人口家庭的需要,因而发展很快。到上海解放,这类住宅的建筑面积达469万平方米,占里弄住宅的24.2%。它的单体平面布置分为三种,即单开间,间半式,双开间,其中以单开间最多,双开间住宅仅在后期有少量建造,反映了当时新式里弄住户的家庭结构多为小型。 一、单开间式住宅 单开间式住宅的平面布置,一般由前、中、后三段组成。前、中段为正屋,层高是底层3.5米,二、三层3.35米;屋顶大多是坡顶,极少数为平屋顶,有的用坡顶空间增设楼层,以增加使用面积,楼层高度约2.40米。前段的房间朝向良好。底层为起居室、餐室,二、三层为卧室。中段划成二部分,一部分为楼梯段(一般设双跑或三跑扶梯),楼梯平台的高度相当于附屋楼层的楼面,便于前后接通;另一部分为后天井和卫生间。后段为附屋,层数一般同正屋,少数高出正屋一层。附屋底层为厨房间,层高2.40米,二、三楼为卧室,层高2.30米。 此类住宅现存的较多,其中较典型有民国19年(1930年)由天主教会普爱堂投资在静安区海格路(今华山路)229、241、251、263、275、285弄建造的大胜胡同,砖木结构,三层楼房8排,116个单元。有民国12年由万国储蓄会集资在卢湾区吕班路(今重庆南路)205弄建造的万宜坊(下面已介绍),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5排,101个单元;有民国14年由永安公司投资在虹口区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1943、1953、1963、1973弄及窦乐安路(今多伦路)162、172、182弄建造的永安里,亦为砖木结构,三层楼房6排,187个单元;有民国17年由中南银行投资,在静安区福煦路(今延安中路)887弄建造的模范村,亦为砖混结构,三层楼,13排,77个单元;有民国22年由天主教会普爱堂投资,在卢湾区霞飞路(今淮海中路)927弄建造的霞飞坊(今淮海坊),砖混结构,三层楼房9排,199个单元;有民国27年由地产商周湘云出资,在静安区巨籁达路(今巨鹿路)820弄建造的景华新村,为砖混结构,三层楼房4排,69个单元等。 二、间半式住宅 间半式住宅的平面布置为一个大开间,分隔成一宽一窄两部分,窄的正好是宽的一半,俗称为间半式。宽的为主要房间,窄的是楼梯间。前后两段组合,前段为正屋,后段为附屋。底层宽的一间前端与入口并列处为平台,平台后为起居室与餐室。窄的一间(楼梯间)前面为主要入口,正对入口为楼梯,穿过楼梯间便是后段的厨房与后天井。前段正屋,二、三层各有卧室2间,有的设凹式阳台,有的避免影响主要房间采光,而不设平台、阳台。后段附屋开间为正屋宽度的一半,建在楼梯间的后部,另一半则为后天井。附屋底层是厨房,与正屋餐室贴邻,且有门通向后天井,二、三层为卧室,平屋顶为晒台。有的在厨房内设置狭小扶梯,直上附屋小卧室。 间半式新式里弄住宅,一般都有三件套的卫生间,设置在二、三楼卧室附近,使用方便。有的还在后天井内增设单件套小卫生,供来客及佣人使用。 间半式新式里弄住宅现存的也不少,其中有虹口区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2388弄的新绿里,三层楼,砖木结构,28个单元住宅。还有建在卢湾区的金谷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