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历史
2013-01-27 | 阅:  转:  |  分享 
  
高三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B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题干中的“祖先崇拜”和“绵延宗嗣”是解题的关键,这正是宗法制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

C本题考查汉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郡国并行制造成地方分权威胁了中央集权,故不能成为“帝制时期的楷模”。

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经济及经济政策。朱元璋没收豪族和富民的土地打击了富人的利益,故B项不正确。“官田”是封建土地国有制,仍是封建土地所制的一种形式,故A项不正确。官田多民田少,也不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所以D项不正确。官田多意味着政府直接控制的土地数量增多,也就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正确答案是C。

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题干涉及的是官营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民营手工业,③可排除。由““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可判断①②正确,由“以为赡养身家之计”,④也正确。

B本题考查宋明理学中的认识论思想。A项不是认识论思想,而应是哲学中的本体论思想。程朱理学的认识论是“格物致知”,陆王心学的认识论主要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苏轼认为“理”在外在的物中,所以其认识论应是“格物致知”。

A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和西方近代以来的社会思潮。由材料中的“现实人情味的世俗日常生活”,可判断出这正是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实质。

C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异同。A和B项是两者的相同之处,D项是近代西方民主的内容,体现代议制民主或间接民主的特点,这是雅典民主政治不具备的。“轮番而治”指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直接民主,而这又是近代西方民主不具备的。

A本题考查欧洲的宗教改革。确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是启蒙运动的理想,故B项不正确。宗教改革的领导者主要是宗教改革家或国王,故C项不正确。宗教改革主要是宗教领域的变革,它可以反映一定的政治要求,但还不是政治变革借助宗教变革表达其要求,故D项也不正确。

D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经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于19世纪中后期,故B项不正确。A、C项是题干中所述历史现象的原因,经济交流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才是更深刻的变化。

10、D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11、D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权利法案》不是成文宪法,故A项不正确。《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的立法权和财权,但行政权仍属于国王,故B项不正确。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故C项不正确。因为《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所以可以说打击了君主的权力。

12、C本题考查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思潮。题干中的话是要反对各种教会的各种信条,实质上就是反对各种外在的权威,相信人类自己的能力,运用自己的理智进行判断,这就是理性主义。

13、B本题考查近现代西方艺术。由题干中的“极端的形态”、“绝望的情绪”可知是现代主义流派。

14、D本题考查列强侵华战争。题干中的“新世纪之难关”是解题关键。

15、B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由题干中的“接受西洋文化的一部分”和“恢复我国固有美德”,可知这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16、B新文化运动是思想文化运动,不是政治革命运动,主要目的是以民主和科学启蒙民众,故A项不正确。C、D项也是题干中应有之意,但还不是本质意图。

17、B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1935年12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已失败,而长征也还没胜利,革命力量正处于重大挫折中,所以A项不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D项是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措施。

18、C本题考查社会主义俄国的经济政策。由题干中可知这位苏联领导人已认识到了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矛盾,小农经济正阻碍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所以解决的途径是要实现农业集体化。

19、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这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相悖,对崇尚自由经营的工商界而言,这就是搞社会主义或法西斯主义。国家工业复兴法中有政府干预企业生产和保障工人权益的措施,对于工商界而言,这带有法西斯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色彩。

20、C冷战下两种社会制度主要是对立的关系,即使彼此借鉴,但不会融合。

21、A本题考查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战争一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初步形成于1944年,所以二战一结束,它就能为欧洲经济的恢复发挥作用,而其它组织的建立或政策的推行都是在二战后。

22、C本题考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济。由于左倾错误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中国经济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为纠正错误和恢复经济,党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A、B、D项与史实不符。

23、C本题考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市场经济具有世界性,而且符合人类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24、B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中美关系的改善是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25、C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题干中提到了促进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因素:1991年,东欧已发生剧变,两极格局即将瓦解;欧洲复兴开发银行是全球化中的资本因素;欧洲的大企业是全球化中的跨国企业因素。

26、(1)提倡男女平等;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满足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4分)

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在革命的过程中滋生了腐朽思想;所颁布的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行;战争环境导致一些政策无法实行。(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还未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进行社会革命的阻力较小;吸取英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训,防止资本主义弊端在将来的中国出现。(4分)

思想: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3分)

(3)措施:1953年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集体化道路。(2分)意义:农业实现了由个体经济到集体经济的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分)(如答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原料或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等也可得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总分不得超过二分)

措施: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2分)

27、(1)特点:国家权力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防止了专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或主权在民)产生且有任期;借鉴历史上的共和政体;奠基在天赋人权理念之上(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实行联邦制,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权(答出三点即可得9分)

(2)巴黎公社成立后,建立了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经选举产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6分)



28.(12分)

整体要求:合理引用史实,所列史实紧扣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具体要求:

?1.观点:(2分)观点明确。紧扣评论对象,有明确表示观点判断的词语出现,如“我认为”、“同意”、“赞同”,或者答出“有片面性、合理性、正确”等词语,并且将观点明确地表述出来,出现在答案总结处也可以算为观点,2分。没有这样的判断性词语给0分。2.史实及表述(分为4个层次评分;0、4、6、8分)第一层:只有结论而没有用材料加以论述,或回答与材料无关。(0分)第二层:能够罗列相关材料,但是对材料观点的提炼和说明较差,不能有力有效地说明和支持其观点。(2分)第三层:从一个角度用一个或几个材料来进行论述。比如只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发展某一个层面进行论证的。(4分)第四层:材料选取典型,能从二到三个层面并运用多个材料来进行论述。(6分)第五层:材料选取典型,利用多个材料综合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充分论证,并具有一定的理论说服力(如结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进行综合性论证。)(8分)3.结论(0——2分)结论与观点及论述过程一致,给2分;不一致,0分;没有论述过程只有结论,0分。

献花(0)
+1
(本文系天道酬勤 ...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