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仁公字元之 秦书耿

 千年不老松 2013-01-29

假如仁公字元之 秦书耿

保余先生认为合川<秦氏联宗大谱>关于惠公生卒年记载不可置信的另一原因,是比较了活源堂谱关于"廷凤公三子兴春,字景春,公宋末至元初迁广西全州."两者说法不一样,必有一误.而据他的推测"似乎活源堂之说似较可靠.因其已传27世.因锡山秦氏迁锡祖瑞五公也出生在这段时期,至今也传27世".我觉得这个论据可靠又不可靠.早先,我曾从毗陵各支有确切年份的人和事列表作横向比较,发现各支之间在同一时期,辈分差别很悬殊.譬如保余先生提到的锡山秦氏迁锡祖瑞五公也出生在这段时期(指宋末元初),而宋末元初对我们洞庭而言,还只传到4世(如孝义公宋亡殉难)5世(为毗陵8世9世)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以时间,辈分为依据.要将这两谱作比较,应该理顺迁移脉络.据永州谱:惠公支是因景文公为永州刺使,举家自江西迁湖南永州,然后向湖南其他地方,以及四川,广西发散,也有返迁江西的.理顺了迁移脉络,我们就比较容易判断各谱,那些记载是正确的,那些是明显错误的,那些是传来之言,那些是附会之说.即使没有办法断定的,也可以存疑.以凌烟堂谱来说,从其历代总垂丝图我们可以断定其为毗陵分洞庭支,就可以用毗陵,洞庭的记载来分析其正确与否.如称少游公配苏氏是明显错误,益之公是诰赠而不是诰封金紫光禄大夫,元德公是丁未科而非甲辰科,生千一一生太一太三的是驸马公次子孝光公而非孝义公阆仙等等.那么活源堂谱的记载如何呢?我们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以该支确是毗陵分洞庭惠公支为出发点.如果不是,我们就不必说三道四了.活源堂谱说:"廷凤公(一说凤廷公)是非子公49世孙."这显然是附会之说.既然毗陵大家庭普遍记载先世无考,其从非公以来的世系是从那里来的呢!既然惠公支是因景文公于明初任永州刺使而迁湖南,继而四川,广西的.那末他们又如何会是宋末元初迁全州的呢!现在我们以洞庭谱来比较一下,如果仁公字元之,就是惠公,以1240年前后出生,可能赶上宋末元初迁移,但作为他的下一代就不可能了.而如我的分析仁公字元之,但还不是惠公.惠公是仁公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就更无可能.我们从永州景文公和冥秀公两支联宗谱得知,景文公(1343年出生)略年长于冥秀公(1354年出生).冥秀公是洞庭8世,是驸马公的五世孙.因此景文公很可能是驸马公的弟弟仁公字元之的四世孙,是毗陵11世,(洞庭7世).景春公是景文公的弟弟,当然也是毗陵11世,洞庭7世,所以,我的看法,该支是不可能于宋末元初迁移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