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可另查胃痛 (概述]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常伴胀满、泛酸、恶心呕吐等症。多由饮食不节所致,较大儿童可与情志失调有关.年龄较小儿童常定位不准确,显示不典型的脐周痛。 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病症,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结块症、胃粘膜脱垂、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炎,以及部分胆道蛔虫症、胰腺炎等疾病出现上腹胃脘部疼痛者,均属于中医学胃痛范畴。 本病在儿科发病率不高,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多见于学龄儿童.
小儿胃痛,较小患儿不能自诉症状,较大儿童虽能诉说疼痛,但往往不能正确表达疼痛部位。常易与腹痛相混淆.因而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并且易造成误诊。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提高,小儿胃镜的应用,小儿胃痛鉴别诊断水平不断提高,减少了误诊误治。 本病的记载,始见于《内经》,称之为胃脘当心痛。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心腹痛候》说:“小儿心腹痛者,肠胃宿食夹冷,又暴为寒气所加,前后冷气重沓动,与脏气相搏,随气上下,冲去心腹之间,故令心腹痛也。”论述了小儿胃脘痛的主要病理特点,称胃脘痛为心腹痛。《小儿药证直诀》对小儿胃脘痛论述更为全面,运用益黄散、调中丸、安虫散等治疗不同证型心腹痛。以后历代医家对小儿胃脘痛的分证论治日趋详尽。《片玉心书》、《幼科发挥》、《保婴撮要净等书对小儿心腹痛的病因病理及分证论治均有精辟的论述。《生生直指》、《抱乙子幼科指掌遗稿》等书明确指出心痛非真心痛,实为胃脘痛,并论述了各型的鉴别要点。 现代对胃痛的研究范围广泛,对小儿胃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在临床研究方面,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对不同疾病引起的胃痛辨证论治规律的研究,以及微观辨证的研究均逐渐增多,使辨证论治的认识层次在结合辨病方面得到深化,并有许多总结报道,多种疗法也有介绍,这些临床研究成果提高了小儿胃痛的疗效。在实验研究方面,1993年卫生部制定了中药新药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提出了药效学研究要求。各种实验研究,通过免疫学方法、建立不同疾病胃痛动物模型、药效学等,使中医治疗胃痛的药效原理得到说明,并给治疗胃痛疾病的药物筛选、剂型改革提供了基础。 (病因病理] 一、病因 多种病因可引起胃痛,小儿常见的有外感因素、食伤因素、正虚因素及情志因素4类。如《幼幼指掌集成。胃脘痛》所说:“胃脘痛,即心口疼也。乃胞络间痛,非真心痛也。小儿此症,多因风寒、饮食,或积冷伤胃,痛不能忍。与冷气痛者,十居八九;气裹食痛者,亦有二三;积热痛者,十之一耳。” 1.外感因素 外感风、寒、暑、湿、火均可引起胃痛,常见者为风寒外感与暑湿(热)侵袭。 小儿寒温不知自调,由于护理不当,衣被单薄,常易感受风寒,内容于胃,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收引使气血凝结不通,致胃凉暴痛。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蒸腾,易冒受暑热(湿),暑湿秽浊之气内犯脾胃,阻滞中焦,灼扰胃腑,引起脘闷灼痛。 现代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有高度的相关性。 2.食伤因素 小儿脾常不足,饮食常不知自节,或过食生冷,寒积胃中;或过食肥甘辛辣油炸之品,致湿热阻滞中焦,灼扰胃腑;或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损伤脾胃,致食滞不化,停滞胃脘。 3.正虚因素 小儿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护失宜,致脾胃虚弱;或久病不愈,延及脾胃,或用药不当,损伤脾胃,进而脾胃虚寒,中阳不运,使胃络失于温养,致胃凉隐痛;若素体阴虚火旺,或肝郁化火生热,耗伤胃阴,胃阴不足,脉络失其濡养,可致胃脘部隐隐灼痛。 4.情志因素 小儿肝常有余,易木亢侮土,且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吓,若情志违和,忧思恼怒,暴受惊恐,气郁伤肝,肝木失于疏泄,则乘脾犯胃,脾胃纳运受制,气机阻滞而引起胃脘胀痛。由于气血相依,气滞日久。还可导致瘀血内停,壅塞胃络。 二、病理 1.病变部位在胃腑,与肝、睥二脏密切相关 胃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二者同为后天之本,仓廪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胃病亦多与肝有关。 2。病理因素为气滞 水谷入胃,经过胃的受纳和腐熟作用后,必须继续传导化物,泻而不藏,实而不满,以通降为顺。胃痛发病是由于通降失司,胃气郁滞所致。外感寒邪致寒凝气滞;食伤停滞胃脘致胃的气机阻滞,脾胃虚弱,气机不运,虚中有滞;情志伤肝犯胃,脾胃纳运受制,气机阻滞。胃气贵在和降通畅,宜通宜降,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心腹痛》所说:“胃脘痛证,多因食、因寒、因气不顺者,然因食因寒,亦无不皆关于气,盖食停则气滞,寒留则气凝。所以治痛之要,但察其果属实邪,当以理气为主。” 3。病机属性分虚实 由于胃痛的病因不同,身体素质有差异,因而在病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疼痛有急缓、病程有长短之分,病情有寒热、在气在血之别,其病机属性,则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一般说来,实证多因外邪犯胃、饮食失调、情志不畅、瘀血内停所致,而虚证多因胃阴不足、脾胃虚弱所致,其中也可虚实夹杂,寒热转化。胃痛初起多属实证,若久痛不愈,或反复发作,睥胃受损,可由实转虚。若因寒而痛,寒邪伤阳,致脾阳不足,可成脾胃虚寒证;如因热而痛,热邪伤阴,胃阴不足,则致阴虚胃痛。虚证胃痛,又易受邪,如睥胃虚寒者,更易感受寒邪,或健运无权又致饮食停滞,故临床表现虚实兼夹之证。寒热转化,一般实证多从热化,虚证多从寒化。小儿正气充实,阳气旺盛,邪气才能从阳化热;阳虚体弱,正气不足,正不胜邪,则热证也可能转化为寒证。 4.病情演变重正邪消长 小儿脾常不足,脾胃运化功能尚未健旺,胃痛是胃气郁滞的表现,总属本虚标实证,其病情演变取决于正邪的消长变化。急性胃痛,主要是肝气、外邪、食滞、血瘀之邪犯胃.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气机阻滞所致,邪盛人体正气亦旺,脾胃损伤较轻,病多属实证,病情多不严重。若邪气日久不消,严重损伤脾胃脏腑功能,致正气衰弱,可转化为慢性胃痛,多为虚证,常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如邪气过盛,致脾胃功能明显失调,气机凝滞,出现急症胃痛,甚至严重损伤胃络,演变为呕血、便血、胃穿孔等重症、危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要点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内胃脘痛的诊断依据: 1。以胃脘部疼痛为主症。 2.常伴痞闷或胀满、嗳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症。 3。发病常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劳累受寒等有关。 二、鉴别诊断
1.心痛 在古代文献中.常把胃痛与心痛混称,其实二者既有部位之别,疼痛的性质、程度与疾病的预后也大不相同。心痛的病位在胸中,疼痛急且如刀割,痛彻胸背,发时心悸、憋闷,病人常有濒死的感觉,一般病情较重,特别是“真心痛”,其疼痛持续不已者,每每“夕发旦死,旦发夕死”。 2.腹痛 胃痛与腹痛的鉴别,主要是病位不同。腹痛的病位在胃脘以下、脐之四旁,以及耻骨以上整个腹部发生的疼痛,包括有大腹痛、脐腹痛、小腹痛和少腹痛。但胃腑位于腹中,与肠相连,常常胃痛影响及腹,或腹痛牵连于胃,二者病因病理亦有类似之处,临床上往往两者兼见,故又有心腹痛之称,加之儿童常常不能正确表达疼痛部位,所以要详细检查,根据具体证候的孰轻孰重仔细辨证,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3.常见胃痛疾病鉴别 小儿浅表性胃炎 胃窦炎最多见,占70%以上,其次为全胃炎及胃体炎。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病程迁延。常见症状为脐周疼痛,幼儿腹痛可仅表现为不安和正常进食行为改变,年长儿症状似成人,常述上腹痛。与溃疡病在进食后疼痛减轻不同,胃炎患儿进食后疼痛常加剧,在进食后立即出现。由胆汁返流所致者常有持续性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进食后转重,可伴有恶心和胆汁性呕吐。胃窦胃炎的症状有时与消化性溃疡相似,无明显体征,偶有上腹部压痛。 . 消化性溃疡 不同年龄患者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新生儿期多为应激性溃疡,主要症状为呕血、便血和胃及十二指肠穿孔。婴幼儿期主要症状为反复呕吐、生长停滞和胃肠道出血。学龄前期常为脐周疼痛,食后常加重,食欲差,反复呕吐或胃肠道出血。学龄期上腹痛呈周期发作,多为钝痛,胃溃疡常为饭后痛,十二指肠溃疡多在饭前痛,进食后可减轻或完全缓解,并常有夜间痛。可有流涎、嗳酸、嗳气、恶心、呕吐,单独或与腹痛伴发。 (辨证论治] 一、证候辨别 1.辨识常证 胃痛常证有寒凝胃痛、食积胃痛、气滞胃痛、瘀血胃痛、湿热胃痛及正虚胃痛,辨证可从病史、全身及局部症状3方面着手。寒凝胃痛常有外感风寒。或恣食生冷史;食积胃痛有暴饮暴食史;气滞胃痛者有情志不畅史;湿热胃痛有恣食肥甘辛辣油炸之品,或久居湿地、外感暑湿等病史。正虚胃痛病程较长,有素体虚弱或久病不愈病史。具体再从发病缓急、寒热、虚实、气血几个方面辨别。 (1)辨缓急 凡胃痛暴作,起病急者,多因外受寒邪,或恣食生冷,或暴饮暴食,以致寒伤中阳,或积滞不化,胃失通降,不通则痛。凡胃痛渐发。起病缓者,多因肝郁气滞,木旺乘土,或脾胃虚弱,土壅木郁,而致肝胃不和,气滞血瘀。 (2)辨寒热 胃痛暴作,遇寒凉过度则甚,得温则减为寒证。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舌苔黄腻.咏永弦数或濡数为热证。 (3)辨虚实 胃痛而胀,闭结不通者多实;痛而不胀无闭结者多虚。痛而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食后痛甚多实;空腹疼痛者多虚。脉盛气盛者多实;脉虚气怯者多虚。痛剧而坚,固定不移者多实;痛徐而缓,痛处不定者多虚。新病体壮者多实;久病体弱者多虚。补法治疗痛剧者多实;攻法治疗加重者多虚. (4)辨气血 一般胃痛初起,胀痛为主,痛无定处,时作时止;伴见嗳气者,多属气滞;久病入络,痛重于胀,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不移者,多为血瘀。 2。辨别轻重 胃痛轻证,体质好,疼痛轻,病程短,精神尚好,一般饮食调理、局部热熨按摩,或稍加治疗即愈.重症多有胃痛反复发作病史,体质差,疼痛剧烈,伴有胃肠道症状,病情严重者常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甚至出现胃穿孔、虚脱之候,应及时抢救,必要时手术治疗。 二、治疗原则 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治疗胃痛,当以理气和胃为基本法则,同时必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者应以祛邪为急,有消食和中、活血化瘀、疏肝和胃等法;虚证当以补虚为先,脾胃虚寒当温中健脾,胃阴不足宜养阴益胃等。若虚实夹杂,当以扶正祛邪,并根据正邪的盛衰,或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或祛邪为主兼以扶正.另外,胃为阳腑,喜润喜柔恶燥,理气药多辛燥香窜,耗散气血,故不宜大量久用,谨防伤阴。对胃阴不足或肝胃郁热者,尤当慎重,宜选用比较平稳又能调诸经之气的理气药,如木香、陈皮、佛手、郁金等。 三、分证论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1.寒凝气滞 证候表现 胃痛暴作,疼痛剧烈,以绞痛为主,畏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痛甚,口不渴,喜热饮,舌质淡,苔白,指纹淡红,脉弦紧或弦迟。 辨证要点 一般有感受风寒,或过食生冷史。发病迅速,疼痛剧烈,以绞痛为主,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甚,全身症状显示寒证征象。本证多见于胃痉挛,也可见于急、慢性胃炎。 治法主方 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良附丸加味。 方药运用 常用药:高良姜、香附、干姜、吴茱萸、陈皮。气滞较甚者,加广木香;表寒重,加苏叶、防风、生姜;兼夹积滞,证见脘腹胀满,加枳实、神曲、鸡内金(研末冲服)。 风寒气滞,症见胃脘胀痛喜暖,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形寒身热者,可用香苏饮加减疏风散寒,理气止痛。寒邪郁久化热,而寒邪未尽,寒热夹杂,证见胸痞脘胀,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胃脘疼痛有灼热感,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腻者,宜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寒湿阻胃,脘腹满闷,恶心欲吐,舌苔白腻者,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 2.饮食积滞 证候表现 胃脘胀疼,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之食物,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舌体胖质红,苔厚腻,指纹紫滞,脉滑。 辨证要点 起病前常有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史,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物,吐后痛减为本证特征。本证可以单独存在,亦常于它证中兼见。 治法主方 消导行滞,和胃止痛。保和丸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广木香。伤于肉食重用山楂;伤于面食重用莱菔子;伤于谷食重用神曲;胃脘胀满不减,可加香附、枳壳、延胡索;大便不爽,加枳实、大黄(后下);食积化热,苔黄、便秘者,可加芒硝(兑入)、大黄(后下);兼胃气上逆而呕恶呃逆者,加橘皮、生姜、姜半夏、旋覆花以降逆止呕。 食滞初起,食停胃脘,胸脘痞闷。并有欲吐之势,治宜因势利导,用吐法,选用瓜蒂散或用盐汤探吐,食积得出,一吐痛除。暴饮暴食,饮食过量,胃纳过盛,症见脘腹撑满胀痛难忍,拒按甚或手不可近,可用木香槟榔丸去黄连、黄柏,加神曲、山楂,消积除满.胃弱食滞,治宜健胃消痞,化积止痛,选用香砂枳术丸加神曲、麦芽. 3。肝郁气滞 ‘ 证候表现 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嗳气频作,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每因情绪变化而痛作,苔多薄白,指纹紫滞,脉弦。甚则痛势急迫,心烦易怒,嘈杂吐酸,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指纹紫,脉弦数。 辨证要点 胃脘胀满,痛连两胁,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为本证特征。本漂移较大儿童较为常见.气郁日久而化火,则见肝胃火炽之象。 治法主方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柴胡、香附、枳壳、陈皮、川芎、白芍、甘草.疼痛甚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佛手;暖气,呕恶较甚,胃气上逆者,宜加半夏、苏梗、旋覆花;胃酸多者,加乌贼骨、煅瓦楞、煅牡蛎、五灵脂以和胃制酸。 若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胃郁热,胃脘灼痛者,治宜疏肝理气,清热止痛,选用金铃子散合左金丸加乌贼骨、煅瓦楞等。肝气犯胃,日久不愈,脾气亦伤,胃痛而胀,反复发作,治宜调理肝脾,理气和胃,方用逍遥散加佛手、香附、砂仁、郁金等。气滞夹痰,胃痛胸闷,咳吐稠痰,方用越鞠丸合二陈汤加减,解郁化痰,和胃理气。若肝胃郁热,迫血妄行,症见呕血,其色鲜红,治宜清火,凉血止血,方用泻心汤加味治疗。 4.瘀血阻络 证候表现 胃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拒按,疼痛持久,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指纹沉滞,脉涩。 一 . 辨证要点 本证以胃痛反复发作,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痛时持久为特征,若瘀痛日久,损伤络脉,血不循经,则见出血症。临床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或伴出血.的病例。 治法主方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活络效灵丹合失笑散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檀香、陈皮、砂仁。 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川楝子;痛如刀割,加白芍、甘草以缓急止痛;气虚者可加白术、黄芪、黄精. 血瘀胃痛伴吐血便血,其色紫暗,可用花蕊石散加白及、侧柏叶、地榆炭等以止血活血。失血致虚,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脉象细弱等,此为气血不足,可用调营敛肝饮加党参、白术等。若气随血脱,心慌心悸,面色惨白等,急用补气摄血如独参汤之类治之。 5。湿热中阻 证候表现 痛势急迫,胃脘部灼热拒按,嘈杂,口干口苦,口渴不欲饮,小便黄;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指纹紫滞,脉滑数。 辨证要点 本证以病势急迫、胃脘疼痛灼热拒按、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为辨证要点。临床多见于急性胃炎、十二指肠炎及胰腺炎等。
洽法主方 清热化湿,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连、栀子、半夏、茯苓、肉豆蔻,陈皮、甘草、藿香、.厚朴。胃气上逆而致呕恶者,加竹茹;屑气机阻滞便秘者,加枳实、槟榔。 痰热互结.症见脘痛引背,咯痰粘滞,口苦纳呆,治宜清热化痰,理气和胃,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痰湿阻胃者,方用二陈汤合平胃散治疗。 6.正虚胃痛 (1)脾胃虚寒 证候表现 胃痛隐隐,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则减,时呕清水;纳少。神疲,手足欠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指纹淡,脉沉缓。 辨证要点 本证以病程较长,胃痛隐隐,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全身显现虚寒证象为特征。临床多见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 . 治法主方 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 方药运用 常用药:黄芪、饴糖(烊化)、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炮姜、党参、白术。如泛吐清水较多者可加陈皮、半夏、茯苓;若吐酸水者可去饴糖加左金丸,胃脘冷痛,寒邪较甚,宜加附子(先煎)、吴茱萸。 阴寒内盛,而见脘腹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苔白润、脉沉迟之症,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痛,方用大建中汤加味.脾胃气虚,症见胃脘胀闷,呕逆嗳气,恶心呕吐者,宜健脾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丸加减.中气下陷,治宜补中益气,调理升降,方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实治疗。脾不统血,治宜温脾益气摄血,方用黄土汤加减治疗. (2)脾胃阴虚 证候表现 胃脘隐隐灼痛,空腹时加重,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大便于,舌红少苔或剥苔,指纹淡紫,脉细数或细弦。 辨证要点 本证多见于病程较长,或长期使用温燥药物的患儿。临床以胃脘隐隐灼痛、口燥咽干、舌红苔少等胃阴不足之象为特点。 治法主方 养阴益胃。益胃汤加减。 方药运用 常用药:沙参、麦冬、玉竹、生地、白芍、甘草、大枣。胃脘胀痛较剧,宜加厚朴花、玫瑰花、佛手等;大便干燥难解,加火麻仁、瓜蒌仁,吞酸加煅瓦楞子、乌贼骨;灼热疼痛,加竹叶、石膏。、 肝胃火燔,劫灼肾阴,肾水不足,肝木失于滋养,肝肾阴虚,症见胃脘灼痛,心烦不寐,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者,宜用一贯煎滋肾养肝。气阴两虚,症见胃脘隐痛,纳呆食少,气短懒言,治宜益气养胃阴,方用叶氏养胃方加太子参、炙黄芪。津涸血瘀,方用通幽汤加减,滋阴养血,行瘀止痛。 (急症处理] 一、急症胃痛 临床表现 胃脘部突发性疼痛,疼痛较重,或剧痛难忍,痛苦面容,捧腹呻吟,或坐卧不安。患者多有胃痛反复发作病史,病情严重者常伴有呕血、便血等出血见症。 治疗方法 1。中医治法 (1)口服止痛类中成药,祛除病因,和胃止痛.
①气滞胃痛冲剂 每次10g,幼儿酌减,每El 3次冲服。 ②元胡止痛片 每次4片,幼儿酌减,每日3次口服。 . (2)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中脘、足三里。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虚寒证可加灸.耳针常用穴为胃区、神门区。 2.西医治法 口服颠茄合剂,或肌注阿托品,每次0.02mg/kg bw,或肌注654—2,每次0.3mg/kg bw。 因出血引起的急症胃痛,出现血压下降或胃穿孔者,经内科中医药治疗仍出血不止,胃痛剧烈者,应转外科手术治疗。 二、吐血 临床表现 血随呕吐而出,血色多呈紫暗或咖啡色,或鲜红色,常夹食物残渣。大便色黑褐,或呈暗红色。吐血为胃痛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消化道溃疡出血最多见,新生儿和小婴儿常以吐血就诊。 治疗方法 应根据急则治标的原则,首先设法止血。 1。绝对安静,暂时禁食。 2.中医治法 内服止血中成药。 (1)大黄醇提片(粉) 每次1~3g,每日3次口服。 (2)血宁冲剂 每次1/2一1包,每日4次冲服。 (3)三七粉 每次1—3g,每日4次口服。 (4)云南白药 0.5一lg,每日4次口服。 3.西医治法 (1)西药可选用Vit K3、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凝血酶等(参看便血条). (2)内窥镜下局部止血 急查纤维胃镜,找到出血灶,选用以上止血药,经胃镜活检孔由塑料管注入。 (3)出血量多者,配合输血、输液。 (4)出现厥脱证者,按厥脱证积极处理. (5)重度出血经治24小时不能控制者转外科治疗。 (其它疗法] 一、中药成药 1.良附丸 用于胃寒疼痛. 2.枳实导滞丸 用于食滞胃痛。 3。气滞胃痛冲剂 用于肝胃不和胃痛。 4.元胡止痛片 用于血瘀胃痛. 5.香砂养胃丸 用于湿阻气滞胃痛。 6.藿香正气水 用于急性胃肠炎。 二、单方验方 1.乌贼骨、浙贝母等分研细末。每次服工一3g.适用于胃痛泛酸明显者。 2.鸡内金、香橼皮各10g,共研细末。每服0.5一1g。治食积胃脘胀痛。 3.青木香研细末。每服1~3g。适用于气滞胃痛。 4.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米醋为丸如豆粒大。每次10—15粒,开水送服。用于血瘀胃痛。 三、、药物外治 1.食盐适量炒热,敷熨胃痛部位。用于治疗胃寒作痛。 、 2.连须葱头30g,生姜15g,共捣烂炒热布包,乘热敷胃部。适用于胃寒作痛。 3。甲鱼膏 又名二龙膏(由甲鱼、生三棱、乳香、没药等组成),每次1张,微火化开,贴脐腹。用于气血凝结胃痛。 四、食疗方药 1.姜枣饮 生姜5片,红枣10枚。煎水代茶饮。用于胃寒疼痛。 2。椒姜粥 胡椒面工g和干姜面3g,加入大米或小米50g中煮粥服.用于胃寒痛。 3。藕粉15g,或荸荠粉i5g冲服。用于胃阴不足胃痛。 4。桂苓羹 妙茯苓45g,炒山药30g,炒肉桂、炒荜拨各5g。炒黑芝麻15g,炒盐log,共研细末。早晚各取lOg,温开水调服。用于脾胃虚寒胃痛。 五、针灸疗法 . 1。体针 肝气犯胃,取穴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针刺用泻法。脾胃虚寒,取脾俞、胃俞、中脘、内关、足三里,针刺用补法,配合灸治。 2。耳针、选穴;胃、脾、交感、神门、皮质下。每次选用3~5穴,留针30分钟,或用电针、埋针。泛酸者,去胃加内分泌,十二指肠溃疡。加十二指肠穴。 3。穴位注射 选穴,胃俞、脾俞、相应夹脊穴、中脘、内关、,足三里。选用红花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阿托品或普鲁卡因注射液(皮试阴性)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1—3穴。 六、西医疗法 1。去除病因 消化性溃疡。,轻者两餐间给予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每次0.5—1.og)或麦滋林(每次,0.3g)。疼痛较重者,食前及夜间服抗胆碱药物,如颠茄、普鲁本辛、阿托品等。重症可加服H。受体阻断剂,抗酸作用强而副作用少,如甲氰米胍(每次6mg/kg bw,每日2次,夜间加倍量1次)或雷尼替丁、洛塞克等。疗程4—6周,疗效显著.维持量每晚服1次,连服6个月一1年。胃结块症;可用2,6—5%重碳酸钠反复洗胃,溶解结块。一般开始用2%浓度,如结块不消,可加大浓度,但应防止碱中毒.或口服工o%重碳酸钠,每天3次,每次1Oml。对慢性胃炎选用铋剂联合抗生素,清除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有三钾二枸橼酸铋(得乐)、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呋喃唑酮和甲硝唑等。 2.对症处理 可给予解痉剂,如颠茄片、普鲁卡因等。若发生胃肠穿孔、顽固性腹痛、大量出血时须手术治疗。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可口服或静脉补液。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饮食有节,防止暴饮暴食,或饮食过量。饮食要定时,避免过饥过饱。 2.克服偏食不良习惯,食品温度适中,不过食油炸煎炒、辛辣甜润之品. 3.保持精神愉快,尽量避免烦恼、忧虑,注意劳逸结合。 二、护理 1.全面细致观察病情,辨证施护,如胃痛的部位,性质、发作时间、诱发因素和舌象脉搏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2。发病时,忌油腻、腥味、生冷、粗硬之食物,饮食清淡易消化。并以少量多餐为佳。 3。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防止一切精神刺激,并注意保暖,避免受寒着凉。 4.对于合并呕血或便血者,应随时注意出血量的多少及颜色。并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文献选录) 《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面咣白,心腹痛,口中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安虫散主之。小儿本怯者,多此病。积痛、食痛、虚痛,大同小异。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治之随其症。”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心腹痛论》:“小儿心腹痛者,由脏腑虚而寒冷之气所干,邪气与脏气相搏.上下冲者,上则为心痛,下则为腹痛,上下俱作,心腹皆痛。” 《生生直指.胃脘痛》:“心痛者,胃脘痛也。胃之上口名臼贲门,贲门与心洞连,故经曰:胃脘当心而痛。今俗呼心痛者,未达此意耳。其致病之由,皆因恣纵口腹,喜好辛酸,多食炙博,后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自郁成积。自积成痰,痰饮相隔,妨碍升降,故胃脘作疼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心也.” 《幼幼指掌集成.胃脘痛》:“胃脘痛者,即心口疼也。乃胞络间痛,非真心痛也。小儿此症,多因风寒、饮食,或积冷伤胃,痛不能忍。与冷气痛者,十居八九;气裹食痛者,亦有二三;积热痛者,十之一耳。必审明分别施治之。而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此一种不可医治矣。” (现代研究] 一、药效学研究 胃痛的药效学研究,主要是观察中药的抗溃疡、镇痛、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 1.抗消化性溃疡试验 使用幽门结扎、水浸应激、醋酸灼烧、皮下注射利血平及口服乙醇等法,造成动物溃疡模型,观察药物对动物溃疡的抑制作用。已有药理研究证明,生黄芪、炙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炙甘草、大枣等健脾益气之品具有抗胃粘膜损伤、增加胃粘膜血流和前列腺素E。、促进溃疡愈合等作用,还对实验性胃溃疡的造模具有预防和保护作用。“,许多传统古方,如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生姜泻,11-汤、真人养脏汤加味提取物、一贯煎、左金丸也有较好的抗溃疡作用。胡荣华等研究发现复方血立停(榆内皮、黄连、黄蜀葵花、灯芯草等)能使水杨酸型和组织胺型胃溃疡模型胃液中的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显著少于阳性对照组,并能减少组织胺型溃疡的胃泌素分泌,升高血清中皮质醇含量。提示该方保护溃疡作用机理与抑制胃泌素释放有密切关系,并与增加抗炎作用有关。赵学慧等报道验方益胃灵(香附、五灵脂、黑丑、白丑、白及)能使胃蛋白酶酶活性下降,抑制应激性、幽门结扎性溃疡的发生。 2.镇痛及解痉试验 巴元明观察了胃痛止对动物离体、在体肠平滑肌的抑制、镇痛作用。胃痛止外用号由高良姜、香附、小茴香、吴茱萸等组成;胃痛止Ⅰ号由黄芩、黄连、干姜、法半夏等组成;胃痛止.号由小茴香、厚朴、香附等组成。试验表明,该方均有明显的解痉作用,镇痛作用也显著,同时能明显抑制小鼠肠蠕动。郑勇超等报告复方血立停口服和外用对热板法致痛模型均有明显镇痛作用,且作用快,可维持2小时之久。 3。抗幽门螺旋杆菌(HP)试验 王绪霖等用200种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单味中药作对HP的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其中38种中药对HP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大黄、黄柏、桂枝、地丁、玫瑰花、土茯苓、高良姜、乌梅、山楂等抑菌作用最明显。朱生梁等选用41种常用中药做体外抗HP试验,实验表明:HP对黄连高度敏感,大黄、黄芩、五倍子、地锦草、地榆、甘草、川朴、白芷、麦冬等对HP也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张安田等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患者,经锡类散治疗四周后,HP转阴率为63。3%,且分布密度减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方具有抑制HP的生长、繁殖及清除HP的作用。 二、临床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胃痛的基本法则。阎慧敏等对胃镜下胃粘膜微观辨证与临床宏观辨证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通过对200例患儿的胃镜检查及临床观察,将胃镜下胃粘膜辨证分为胃肠虚寒、胃肠滞热、胃络阴伤、胃肠瘀滞4型,临床宏观辨证分为脾胃虚、湿热中阻、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滞5型,两种辨证间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之处。胃粘膜微观辨证与西医临床诊断的关系分析提示:胃肠虚寒型者半数以上病儿临床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络阴伤型在临床上多见于病史较长的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儿胃粘膜微观辨证多为胃肠滞热型;过敏性紫癜病儿多见于胃肠瘀滞型,其中部分病儿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滞热或胃络阴伤表现。采取整体与局部两种辨证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多明显提高。曹宏等将小儿胃痛分为3型辨证论治,湿热蕴结型用葛根芩连汤合四消饮子,以清热利湿,消食导滞;寒凝气滞型,因风寒者,宜辛散温化,选用香苏饮,因生冷伤及胃阳者,宜温中散寒,选用良附丸及理中汤;胃阴不足型,选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养阴益胃,理气止痛。何观涛则将小儿胃痛分为饮食失节、肝气郁结、肝旺脾虚3型。分别选用蒲延沉降汤(蒲公英、延胡索、沉香曲、降香、生白芍、海螵蛸、刘寄奴、生山楂、茯苓、炒扁豆、炒白术、莱菔子、姜半夏)、逍遥散、柴金制白汤(柴胡、金铃千、制香附、生白芍、枳壳、鸡内金、陈皮、炒扁豆、川芎、生山楂、延胡索、蒲公英、茯苓、石斛)治疗,每型均用蒲公英。治疗48例,治愈率100%。 也有专方专药研究报道,如刘倩如以平胃散加木香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儿童胃痛。洪佳璇用松梅汤(甘片、制香附、生麦芽、生谷芽、枫斗、生草)加味治疗小儿胃脘痛,报道总有效率100%。阎慧敏等以胃平冲剂(紫草、青黛、伏龙肝、小茴香、麝香、建曲等)加黄连素治疗小儿HP阳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与得乐冲剂加痢特灵进行比较,各观察30例,服药3个月。其结果两组无论胃炎或溃疡总有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 0。05)。 在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辨病论治可根据不同疾病的证候特点,总结论治规律。 1.小儿胃炎 闵伟福等报道辨证分型治疗小儿胃窦炎207例,其中脾胃气虚、中阳受遏型治以健脾益气、温阳和中,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型治以健脾助运、和胃降逆。前者药用太子参、白术、茯苓、甘草、怀山药、制附子(先煎)、广木香、台乌药、制香附、延胡索、白芍、川栋子、生鸡内金、制金柑。后者药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川连、吴茱萸、旋覆花、代赭石、延胡索、徐长卿、白芍、制香附、广木香、台乌药。其治疗总有效率89.9%,优于猴头冲剂对照组,差异显著(P<o。01)。曹宏等将小儿浅表性胃炎分3型治疗,湿热蕴结型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胃阴不足型用益胃汤加味,寒凝气滞型用理中汤加味治疗。对小儿慢性胃炎,许蓓华总结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肝胃气滞、胃阴不足4型,分别选用连朴饮化裁、黄芪建中汤加减、柴胡疏肝散加减、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治疗。沈雅娟等治疗小儿胃窦炎以健脾清热理气为主,其基本方为:太子参、蒲公英、茯苓各12g,炒白术、连翘、炙延胡索、制香附、枳壳、怀山药、生薏苡仁各9g,青皮、陈皮、广木香各4.5g.治疗60例,总有效率96.6%。 2.胃十二指肠溃疡 杨林等用儿溃散(炙黄芪500g,桂枝、血竭各20g,炒白芍200g,炙甘草、九香虫各50g,枯矾30g)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溃疡53例,治疗90天,痊愈30例.好转17例,无效6例。李素亭等运用王鹏飞验方(藿香、神曲、伏龙肝、紫草各9g,小茴香6g,青黛3g)治疗小儿,溃疡病80例,总有效率92。5%。修桂英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消化性溃疡。中药基本方:吴茱萸、半夏、黄连、陈皮、茯苓、生甘草、白芍、贝母,浓煎100—200ml,分2次F-1服,同时口服雷尼替丁每日20mg/kg bw,分2次口服。对照组服用雷尼替了加乳酸菌素片。结束总有效率治疗组93%,对照组79%。 3.其它 刘韵远认为小儿胃柿石症为寒湿凝结,脾阳不振,常用苏梗、鸡内金、干姜、川朴、焦山楂、槟榔、延胡索、木香、吴茱萸等治疗。王烈报道用消积散(瓦楞子log,鸡内金、莪术、三棱、泽兰各7.5g)治愈了胃结块症。亦有报道用黑白丑治愈小儿胃柿石症。 另外,也有其它疗法的研究报道。李征宇等利用动物实验来探索推拿抗溃疡的作用,发现推拿组大鼠造模后,溃疡小,个数少,程度轻,而且其胃液量也减少,胃蛋白酶活性降低,提示推拿可减少胃液的分泌,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这与临床上胃溃疡病人经推拿治疗后反酸、嗳气、疼痛症状减轻相吻合。孙绍棠报道按摩治疗胃脘痛168例,总有效率100%。周美启等以指压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穴,治疗急症胃痛,总有效率93.42%,优于肌注654—2的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O。01). 随着钡餐透视、胃电图、纤维内窥镜等各种检测手段在儿科的应用,以及对小儿胃痛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入,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使小儿胃痛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目前尚存在分型标准不一,疗效标准也不统一的问题。因此,临床研究科学性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另外,小儿服药困难,还须研究方便患儿服用的新剂型及简便疗法,以发扬中医特色。
可另查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