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初,哈佛大学人类学家莫维斯在欧亚大陆的中部划了一条著名的“莫氏线”,这条线将古人类生活的版图划分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左边是先进的“手斧文化圈”,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手斧,右边则是落后的“砍斫器文化圈”,使用工艺简陋的砍砸石器。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考古专家,都进行过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莫氏线”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 直到2000年前后,中美科学家在中国广西的百色盆地发现了人类最古老的旧石器,极大地震撼了传统的人类起源说。而这一切的线索,来自壮族人民祖祖辈辈景仰的“布洛陀”……震撼人类起源说的重大发现 公元1999年至2000年之际,中美科学家联合向世界公布了一个重大考古发现,这一发现极大震撼了传统的人类起源说。 百色盆地位于广西西部,面积800平方公里,一条叫右江的河流横贯盆地。 在盆地中部,有一座叫敢壮山的小山,每年春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到这里,这是广西最为盛大的民间歌圩,它是一个歌唱和祭拜的盛会,吸引着周边十几个县30万壮族群众。 不管男女老少,一来到这里,就在敢壮山脚下席地而坐,对唱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 除了对歌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祀祖先布洛陀。 布洛陀是壮语的音译词,在壮语里,布洛陀是指无所不知的智慧老人。壮族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布洛陀创造了人类和世间万物,而敢壮山上的那些神秘岩洞就是布洛陀当年生活过的地方。 在考古发现之前,这里并没有受到外界的更多关注。 直到在敢壮山周围乡村里,学者们发现了一些与布洛陀有关的古老而神秘的书籍。这些书籍上的文字与汉字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壮民族最古老的文字古壮字。 经专家考证,这些书的成书年代最早是在唐代。不过,经书记录的内容却极为古老,它是历代传承的传说,反映的是壮民族的历史和渊源,壮族人把这部创世史诗叫《麽经布洛陀》。但在学者看来,这部创世史诗更是一部重要的人类学作品,它实际上反映了壮族远古时代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传说,而所有的创世传说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专家认为,黄帝是黄河流域的族群的一个人文始祖,炎帝可能是长江流域的,那珠江流域的这个世居民族的人文始祖应该就是布洛陀。 人们普遍认为,壮族是岭南地区的原住民族之一,壮族的先民属于古代百越族群。但是,关于这个古老民族的起源和早期历史,却一直充满了谜团。 他们从哪里来?他们的祖先有过什么样的故事?在过去的某段岁月中,真的存在过布洛陀的时代吗? 专家们通过考古调查发现,以敢壮山为中心的两公里三公里范围内都有很多遗址,半径10公里以内的古遗址,敢壮山周围就有15个。如此集中的古遗址竟然与传说中的始祖圣地基本符合。 神话传说并不是与真实的历史毫不相关,实际上,所有的神话传说都是人类幼年记忆的一种延续,在想象的大河中荡漾着真实的波纹。神话不是历史,但是神话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它也反映了一些真实的历史情况。 如果关于布洛陀的传说中,真的掺杂了真实的影子,那是否能被考古发掘印证呢? 被布洛陀动摇的“莫氏线” 1973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次科学考古,无意间揭开了敢壮山的谜团。 1973年秋天,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在结束了对云南的野外考古之后,开始对百色盆地进行新生代地层古生物调查研究。 在百色上宋村西南约300米处,一名队员在一条水沟里,发现了几块打击石器,在这些发现的旧石器中,最精致的是一种叫手斧的工具。 一场长达30年的考古发现的序幕就这样被拉开了。 在人类文明的初级阶段的时候,通常用两种方式制造工具。如果把一块石头劈开,有个刃就拿来用了,这叫砍砸器;如果是两面都加工的或者两侧都打磨的话,这个技术相对而言是非常先进的,它出现在70到80万年前,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石器制造技术。 双面打击的工艺使得石器保留了最坚硬的部分,由此而做成的手斧因此成为当年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然而,著名的“莫氏线”却将古人类生活的版图分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区域:西方是先进的“手斧文化圈”;东方则是落后的“砍斫器文化圈”。“莫氏线”理论的创立,意味着东方的早期人类文明远远落后于西方。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和朝鲜、韩国、日本等国的考古专家,都进行过有关的考古发掘工作,但始终因为材料不够充分,未能从根本上动摇“莫氏线”理论在学术界的统治地位。 如果能在亚洲发现手斧并确定它的年代,就能从根本上动摇莫氏理论,而百色手斧的发现,无疑让亚洲的考古学家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 专家们不禁有了一个猜想,在对这些古人类遗址的探寻之中,是否可以找到与布洛陀那个古老创世传说的某种神秘关联呢? 自从1973年百色上宋村发现旧石器之后,百色盆地就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研究工作随之展开了。 这里出土石器的数量是惊人的,仅仅广西的专家们采集的石器标本就达到了4000多件。专家们发现,原始先民们多选用右江中的砾石直接加工,有砍砸器、刮削器、手镐、手斧等多种类型,手斧占其中的10%。 专家们认为,无论从出土的广泛性和制作工艺上,百色盆地发现的石器,相当部分是莫氏理论所确定的“手斧文化圈”中的代表工具,但能不能成为挑战“莫氏线”理论的有力证据,关键在于确定它的年代。 2000年,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努力,共同确定百色石器的制造年代应该在80万年前。 这些80万年前的手斧,其精巧程度远远胜过欧洲同时期的石器。这说明,东方的早期人类和西方的早期人类在体能和文化上并无本质的差别。 “布洛陀”来自何方? 那么,这些古老的居民是从哪里来的呢?会不会来自非洲和欧洲呢? 中国学者认为,“这是我们自己独立起源的”。一般人都认为人类从东非过来,问题是东非那边的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没有找到过丝毫的痕迹。 这样,人们重新把目光收回到中国的本土。 把历史再往前追溯,大约距今170万年,云南的元谋人是中国大陆最古老的祖先,但那时候的人类还没有学会制作石器。专家们推测,人类从云贵高原发祥之后,迁移而来,到了百色盆地,成了这些石器的制造者。 但是,由于盆地的土壤属于酸性,不能很好地保存动物化石,所以考古发掘至今没有找到任何古人类的遗骨,因此,目前人们还不能完全证实,这些智慧的人群是否一直在温暖的盆地中不间断地繁衍生息。 他们也许就是壮族的先祖,是传说的先祖布洛陀的族群。 也有另一种可能,这群古人类后来迁徙离开,而传说中的布洛陀可能是来自另一个地区的古人类。 到了距今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壮族先祖的身影就变得逐渐清晰了———考古发掘找到了这一时期的古人类遗骸。 在《麽经布洛陀》中,先祖布洛陀在创造人类和动物后,教会了人类种植水稻、制作农具和兴修水利,这似乎意味着壮族先祖曾在某个阶段进入到了农耕文明。 但是,由于壮族历史的文字记载不够充分,人们曾以为传说是不可信的,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直到很晚才进入农业文明时期。 专家认为:距离现在四五千年的时候,石铲文化的出现,使水田随之出现。 这些新石器,都是稻作文明的典型工具。古老的人类族群度过了用手斧来狩猎和砍砸的时代,开始使用石铲进行耕作,石铲这种工具预示着稻作文明的产生。 敢壮山下的先民们是最早懂得种水稻的人类族群之一。 专家在这个地区,挖出来了12000年到20000年的碳化的稻谷,由此断定壮族是中国以及乃至全世界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之一。 在出土的石铲中,还发现了一些巨型的大石铲,这些石铲不仅个头很大,而且磨制的十分光滑,显然经过精致的加工。在几千年前,它达到那么好的工艺,是让现代人难以想象的,专家们猜想,它一定不仅仅是使用工具而已,它还有一种祭祀用的功能。这所有的关于石头的记忆,都被深刻地印在壮民族的集体意识深处。 在布洛陀经诗里面,有两句很著名的非常经典的诗,诗中说到:在原来的古代呀,远古的时候没有牛,我们要耕种非常辛苦,所以就用砾石来犁田,用山石来犁地,壮族话讲用砾石犁田,用山石犁地。 创世传说中究竟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呢?我们该如何辨析真实和虚幻之间的差异呢? 考古发掘与传说的巧合究竟能说明什么?布洛陀的时代果然发祥于百色盆地的敢壮山吗? 也许所有的问题永远也不会有确切的答案。神话永远在继续 考古学能确切证实的是,珠江流域是中国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是中国出土古人类化石最多的地区,大大小小的遗址为我们描绘了古人类迁徙的足迹。 靠近广西西北部的石器遗址都比较早,越往平原和海边就越晚,到了珠江三角洲就找不到1万年以上的遗址了。 这一现象说明古人类是逐步从内陆向海边迁徙的。 除了考古学证据,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还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类惊人的生存和开拓能力。 专家们发现,东南亚的泰国人和壮族在语言和文化风俗上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连一些很偏僻的不常用的一些词,发音都差不多,很接近。 中泰两国学术界为此进行了一项长达10年的课题合作。 最后的结论证明,壮泰两个民族共同起源于岭南越人,在魏晋南北朝时分离,泰族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壮族则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壮族的先祖不仅沿着珠江水系扩大着他们的繁衍栖息地,而且还跨越大海去追寻他们的梦想。 根据统计,在今天的世界上,大约有1亿人使用壮泰语系,其中在中国的约有2500万,其余的7000多万都在东南亚地区。虽然分属不同的地域,但在整个壮泰语系的民族中,都流传着布洛陀的神话传说。 不论关于布洛陀的传说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在这些民族的心灵深处,布洛陀是他们共同的人文始祖,维系着他们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信念,人类的文明曾经以缓慢却坚定的步伐在这里逐渐推开和延伸。整理/杨文钊 [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