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到吉大听讲座!”

 Z教授的e 2013-02-08

“走,到吉大听讲座!”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院士学术报告成南粤文化风景

 “人文学者不懂得热力学第二定律,就像科学家没有读过莎士比亚一样悲哀。”一个周五的下午,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技大师系列讲座第113讲如期举行。报告厅里,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邢定钰院士深入浅出的“熵”学理论,牢牢吸引住了一个个听讲的人。

听讲座成新时尚

“走,到吉大听讲座去!”每逢周末,总有一些珠海市民,相约三五知己,从市区驱车近一个小时,赶到草堂湾畔去聆听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院士讲座。每周一次、雷打不动的两院院士学术报告持续7年不间断,成了珠江口西岸特有的一道文化风景。

是什么吸引了众多院士不远千里来这里讲学?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党委副书记黄河说,秘诀在于学校构建的大师学术讲座体系。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自2006年建成招生以来,已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国际宇航研究院、台湾“中央研究院”和美国医学科学院的90多位院士,先后举办了115场院士讲座。

邢定钰院士那场“热力学第二定律”讲座结束后,原本陌生的“熵”不仅让学生们认识了事物的不可逆性,而且还成为师生们交谈、微博和微信中的热词。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公共基础教研中心教授刘在平说,以“科技大师系列讲座”为龙头的各级各类学术和文化讲座,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体系,正潜移默化地沉淀为吉大珠海学院的校园文化。

这也是吉大珠海学院独具特色的开放式人才引进之路。成立之初,学校董事会就确立了“瞄准高端,弹性引进,大师引领,梯次带动”的发展战略。学校立足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点,在师资引进上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借助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化的人才资源优势,成功实现了每周一次院士讲座项目的长期化战略合作。

学校党委书记廖立国认为,正是这些学术讲座促进了这所创新型大学教育资源的优化、高效和互动组合,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氛围,为这个年轻的独立学院注入了强劲活力。

大师伴随成长路

在院士讲座开讲100期之际,吉大珠海学院举办了“讲座伴我成长路”征文大赛。众多的征文,展示的其实是一条以大师讲座体系为引领的大学素质教育创新之路。

旅游管理系教师费凌说:“我曾经狭隘地认为讲座的意义只是普及知识,一场场的大师讲座让我们透过知识的拓展和深层探寻,提升了思维能力,体会了知识的魅力。”

物流与信息管理系讲师刘礼金说,重量级大师面对面授课,实现了不同学术背景的知识、观点、思想的相互碰撞与融合,为师生拓宽学术思路与领域、激发创新激情、提高研究创新能力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我喜欢倾听大师的教诲,我爱恋那智慧的火花,更珍惜每一次的恍然大悟和无限能量的瞬间迸发。”中文系2011级陈卓佳同学说。(杨连成)《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08 03 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