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的种类用途
台风战斗机实图 台风战斗机三视图
阵风战斗机实图 阵风战斗机三视图 鹰狮战斗机 鹰狮三视图
歼-8t与歼-8II J-8II三视图 F-22 F-22三视图 F-35 F-35三视图 T-50
战斗机按用途分类各国家不太一样,大致可分为:
1:制空优势战斗机(前线歼击机),各国家空中格斗主要飞机。
2:截击歼击机,速度快,航程、续航能力相对小短,少量配置。
3:护航歼击机,载弹大,续航能力强,过载机动性能优。
4:战斗轰炸机(中国称之为歼轰机),主要用于近海防御,拦截及摧毁中低空及海面高价值目标,或者执行战略武器投放任务。
5:联合战斗机(多用途战斗机),飞机性能优异,适用大部分战斗要求及任务,如美国F35。
6:强击机,如中国强5、美国空中炮艇等,此类飞机执行对地战术任务,为了成为良好的对地武器投射平台,飞机速度较慢,载弹量大,飞机关键区域加装防弹设备等。
轰炸机就不介绍了。 分代原则主要有三条:
1、各国研制的战斗机分代标准应该是统一的,应该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战斗机作为“标杆”,确定分代的标准。
2、各代战斗机的主要技术水平和作战效能要有“台阶性”的提高。也就是说下一代战斗机比上一代战斗机要“高出一个台阶”。而不是只要技术水平有所提高、技术特点有所不同,就算“更新换代”了。
3、“换代飞机”必须曾是一个时期的主力机种,要有一定的装备数量、并经过实战考验,一些研究性的飞机不能看作换代飞机。 这样,战斗机分代的标准就清楚了,混淆颠倒的说法也可减少或避免了。根据这个分代标准至今喷薄欲出气式战斗机可分四代,前三代均已投入使用,第四代正在研制中。
其主要技术特生和代表型号是:
第一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0.9-1.3;装航炮、火箭弹和第一代空对空导弹;机上还装有光学一机电式瞄准具和第一代雷达。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86、F-100和苏联的米格-15、米格-19等。
第二代飞机的最大速度M2-2.5,装第二代空对空导弹和航炮;并装有第二代雷达和具有一定拦射能力的火控系统。代表型号是美国的F-4、F-104,苏联的米格-21、米格-23和法国的“幻影”Ⅲ等。
第三代飞机的最大速度与第二代相近;装中距和近距格斗导弹、速射航炮;并装有第三代雷达和全方向、全高度、全天候火控系统。代表型号有美国的F-15、F-16,苏联的米格-29、苏-27和法国的“幻影”2000等。
第四代飞机具有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高机动性与敏捷性,短起降能力和全环境作战能力。代表型号有美国的F-22等。
目前,一些主要国家装备的主力战斗机都是第三代战斗机。这代战斗机在战斗机的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从70年代中期开始服役的,预计到下世纪初,仍然是战斗机的主力。一代战斗机“称雄30年”,这在战斗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它的成功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设计指导思想符合实战需要;二是研制的技术储备充分,即有良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战斗机是一种主要用于与其他飞机进行作战的军用飞机,具有体积小、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强等特点。随着现代军事作战理论和军用技术的发展,战斗机在现代军事作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航空强国都不惜巨资发展技术先进、作战能力强的战斗机。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末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获得了较大发展,不断涌现出了一代又一代新战斗机。国外大致将喷气战斗机的发展分成了5代,从中可对喷气战斗机的发展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
第一代战斗机是指首批采用喷气发动机的战斗机,其出现时间大约为1944至1953年。 典型机型有 二战末期德国的Me 262和英国的"流星",以及后来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美国的P-80和F-86等。 第二代战斗机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研制的战斗机 典型机型如美国F-100"超级佩刀 苏联米格-21、米格-19、苏-7/-9/-11,英国"闪电",美国F-8、F-11、F-100、F-102、F-104、F-105等。 第三代战斗机主要是指1960~1970年出现的战斗机。 美国F-4战斗机原先设计成美国海军的一种截击机,但后来成功成为了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被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其他国家的军队广泛使用。该机是目前唯一一种同时被美国三军使用过的作战飞机。其他第三代战斗机还有前苏联的米格-23、米格-25、苏-15、苏7,法国的"幻影"III,英国的"鹞"以及美国的F-4、F-111等。 为应对战斗机成本的持续增长和F-4所取得的空前成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多用途战斗机变得非常流行,这时发展的战斗机称为第四代战斗机。此时的战斗机即使是专门为某一任务而设计的飞机也具有了多用途能力。如米格-23和"狂风"等飞机发展出了各种用途的专用型机,真正意义的多用途战斗机也纷纷登场,如美国F/A-18"大黄蜂"和法国"幻影"2000。与前一代的截击机不同,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是超视距作战和近距格斗并重。电传控制和放宽静稳定性设计被广泛采用。第四代战斗机典型机型包括前苏联的米格-29、米格-31、苏-27,法国"幻影"2000,英国的"狂风",以及美国的F-14、F-15、F-16和F/A-18等。 随着航空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可划分出一类四代半战机。四代半战斗机主要是现役的最新战斗机,其特点是气动技术没有任何新进展,而是随着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微芯片和半导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电和其他飞行电子系统进行了多项改进,并采用了有限的隐身构型。典型机型有美国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它是F/A-18的升级型,虽然基本气动特性保持不变,但前者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航电系统技术,包括玻璃座舱、固态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另外还使用了新发动机,飞机结构由复合材料制造而降低了重量,飞机外形做了少许修改以使其雷达特征最小。其它可以归入四代半战斗机的还有欧洲四个国家联合研制的"台风",瑞典的JAS-39,俄罗斯的米格-35、苏-30/-33/-34/-35/-37,美国的F-15E和F-16第50/52批次之后的飞机。 第五代战斗机是目前发展的最先进的一代战斗机,飞机采用内置武器的隐身设计,同时还带有能降低飞行员工作载荷、提高其状态感知的综合航电系统。第五代战斗机的特点有超声速巡航、低可探测性、使用维护简便等。目前第五代战斗机只有美国的F-22和F-35这两种。其中F-22于2005年12月达到初始作战能力,F-35则正在研制中,于2006年12月完成了首次飞行。另外俄罗斯也正在研制第5代战斗机。 以上将喷气战斗机发展分成5代,是美国和俄罗斯航空界和军方人士的一种划分,尚未见到国家权威机构正式划分界定。至于某种飞机到底归属哪一代,还要看其具体型别的机载系统装备水平,不能一概而论。 1.战斗机(歼击机):制空,有的捎带对地攻击。 2.攻击机:对地攻击。 3.轰炸机:战略轰炸。 4.运输机:运输重型物资(如装甲车、坦克、伞兵、步兵等)。 5.武装直升机:对地进行火力压制。 6.小型直升机:通信或侦察。 7.运输直升机:运输特种部队或步兵。 8.电子战飞机:干扰对方电子设备。 9.后勤飞机:运送伤员、战略物资、枪炮、弹药等。 10.其它飞机:其它用途。 11.预警机:对敌方侦察并指挥其它飞机作战。 12.侦察机:侦察拍照。 13.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的各种上述的固定翼飞机。 14.无人机:用于侦察或攻击的无人驾驶飞机。 15.航天飞机:可以在太空用激光或粒子束向地球的固定大目标攻击。 16.军用卫星:无人的航天器,用于掳获其它卫星或侦察,也可以在太空用激光或粒子束向地球的固定大目标攻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