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
江苏徐州一中 (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播放视频—--青年歌手刘和刚演唱《父亲》。 (二)诵读涵咏,问题探讨: “本文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又写了哪些细节呢?从文中找出最能打动你的细节片断,读一读并说说理由?”通过重点语段的朗读、细节描写的品读,让学生感受和领悟伟大的父爱。研讨到父亲肖像细节:“啊,父亲,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我又利用多媒体推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在视觉上给学生以撞击,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适时点拨:这个细节刻画得很成功很感人,一向不流泪的父亲流泪了,这是坚强的父亲的辛酸泪,生活的重担没有让他流泪,但是在富贵气派的都市面前他流泪了。不是因为悲哀,是因为想到儿子的将来的人生道路充满着坎坷,他牵挂,他惦念,他忧虑,他心里很无奈。 “古铜色”不仅仅是父亲的颜色,也是雕像一般的颜色。雕像一样的父亲流出了眼泪,这里有多深的爱、多大的无奈、多大的无助啊。 (三)联想拓展,读写结合:当讲到“在那一刻,我分明看见父亲两鬓已钻出丝丝白发,而他曾经扛过竹木、扛过岩石也挑过生活重荷的挺直的背,此时已显得佝偻了。”我拓展联想曾读过的一首小诗(多媒体投影): 父亲 把背弯成了一张弓 是为了 把我这枝箭 射得更远 我评述道:其实一个农村的父亲,他有着像城里父亲一样的父爱,即使他把背弯成了一张弓,也仍然没有能力把儿子这枝箭射得更远。他的无助、无奈、担忧、自卑在心里凝结交织,然而面对孩子时又要压抑这些情感,这是多么深沉的父爱,多么苦涩的父爱啊。 整节课气氛活跃,掌声不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被调动了起来,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效果如我所愿。但评课出我意外,几位老师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甲:“多媒体的运用较充分,活跃了气氛,课堂很热闹。当学生不具备必需的文字理解和感悟能力时,播放音像创造情境是可以的。当老师面对文本一筹莫展时,只借助多媒体手段调动气氛,促进活动,并且最终又不能回归到文字本身时,这样的情景再现,实际上就将整个语文课堂带离了应有的方向。”乙:“华而不实,不太像语文课,倒像思想政治课。人文性有余,工具性不足。”丙:“学生静思的时间短,学生读文本、自主探究的时间少,教师自己表演的时间长。”丁:“本专题是“活生生的这一个”,应扣住文本,研讨写了父亲什么?怎样写的?是如何塑造活生生的这一个的?应讲艺术手法,不应当去扮演“煽情者”,用自己的眼圈红去“引导”学生的眼圈红,用学生的眼圈红去制造整个课堂的共鸣。”······ 沮丧之余,我静下心来琢磨老师们的话,很有道理。这堂课在热闹的背后好像少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也好像多了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呢?我苦思冥想,可能是这样: 一、少了对文本的详实研读,过多地使用了非语言文字手段。在这节课里,我只用了十几分钟,通过问题探讨对《父亲》某些段落的内容作了浮光掠影的品读,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研读、体悟语言文字本身,对文本再创造。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显得活泼热闹,但浪费了宝贵文本研读时间。现在新课程教学有一个误区:认为热热闹闹才算是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才算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才算是新课程。其实语文学习更多时候需要冷静的思考,去慢慢地品味语言文字本身的内涵。 想到这里,我心里渐渐明朗起来,再加上最近又网上看到余映潮老师在河南省语文优质课上评课发言的帖子和叶澜教授《什么样的课算一节好课》的文章,似乎明白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到底怎样上才好。 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变讲堂为学堂,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没有思考的课堂不是学习的阵地,没有深入思考的学生不是学习的主体,没有思考就什么都解决的课堂是形式主义。 语文教学必须以读为主。大量的时间去读,大大减少非语言文字教学手段的应用,包括鼓掌、唱歌,影像的介入,音乐的唱响。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大量非语言文字手段的使用,只能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只能是假“活跃”。 到底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呢?叶澜教授认为: 今天我之所以要把我的烦恼、我的困惑、我的思考写下来,是想让更多的同行倾听我心灵深处的声音,参与“困惑的我”和“理想的我”的对话,用一颗忠诚、明敏的心对新课程教学中那些貌似合理的“新”“奇”“美”的想法与做法进行深刻且自觉的反省审视,哪怕只是一点点。 参考书目: 1、一节难忘的公开课 2、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基础教育》(沪),2004.7.13-16 3、余映潮2007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评课发言 |
|
来自: lilaisheng > 《科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