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宗金鉴》<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学中医书馆 2013-02-17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头痛眩晕总括
属性:1.头痛痰热风湿气, 或兼气血虚而疼, 在右属气多痰热, 左属血少
更属风, 因风眩晕头风痛, 热晕烦渴火上攻, 气郁不伸痰呕吐, 湿则
重痛虚动增.
【注】头痛, 属痰, 属热, 属风, 属湿, 属气, 或兼气虚, 血虚. 因
风而痛, 谓之头风, 必眩晕. 因热而痛晕者, 则烦渴. 因气郁而痛晕
者,则志意不伸. 因痰而痛晕者, 则呕吐痰涎. 因湿而痛晕者, 则头
重不起. 因虚而痛晕者, 动则更痛更晕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头痛眩晕死证
属性:2.真头脑痛朝夕死, 手足厥逆至节青, 泻多眩晕时时冒, 头猝大痛
目瞀凶.
【注】真头痛, 痛连脑内, 手足青冷至肘膝之节, 朝发夕死. 凡头痛
眩晕, 时时迷冒, 及头目猝然大痛, 目视不见, 或泻多之后, 皆凶证
也.
荜苃散 芎芷石膏汤
3.头风?? 鼻热荜苃, 湿盛瓜蒂入茶茗, 风盛日久三圣散, 内服芎芷
石膏灵. 芎芷石膏菊羌??, 苦加细辛风防荆, 热加栀翘芩薄草, 便秘
尿红消黄攻.
【注】一切头风兼热者, 以荜苃散?? 鼻. 即荜苃一味为末, 用猪胆
汁拌过?? 之, 作嚏立愈. 一切头风兼湿者, 以瓜蒂, 松萝茶, 二味
为末,?? 之出黄水立愈. 头风风盛时发, 日久不愈, 则多令人目昏,
以三圣散?? 之, 方在中风门内. 用芎芷石膏汤, 即芎, 芷, 石膏,
菊花, 羌活,?? 本也. 苦痛者加细辛. 风盛目昏加防风, 荆芥穗. 热
盛加栀子, 连翘, 黄芩, 甘草. 大便秘小便赤加消, 黄, 攻之自愈也
.
茶调散 清震汤 滚痰丸 人参芎附汤
4.风热便利茶调散, 雷头荷叶苍与升, 痰热滚痰芎作引, 虚寒真痛
附参芎.
【注】雷头风痛, 头面疙瘩, 耳闻雷声, 宜清震汤, 即荷叶, 苍术,
升麻也. 人参芎附汤, 即人参, 川芎, 川附也.
芎犀丸
5.偏正头风芎犀丸, 血虚四物薄羌天, 气虚补中加芎细, 气逆降气
黑锡丹.
【注】血虚, 面少血色, 或久脱血也. 天, 天麻也. 降气, 苏子降气
汤也.
芎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汤
6.欲吐晕重风痰痛, 芎麻汤下白丸宁, 虚者六君耆干柏, 天麻麴蘖
泽苍同.
【注】麻, 天麻也. 白丸, 青州白丸子也. 虚者, 谓风痰兼气虚者,
宜半夏白术天麻汤, 即六君子加黄耆, 干姜, 黄柏, 天麻, 神麴, 麦
蘖,泽泻, 苍术也.
荆穗四物汤
7.头晕头痛同一治, 血虚物穗气补中, 气血两虚十全补, 上盛下虚
黑锡灵.
【注】头晕之虚实寒热诸证, 同乎头痛一治法也. 其有因血虚, 宜用
荆穗四物汤, 即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黄, 荆芥穗也. 气虚, 宜用
补中益气汤. 气血两虚, 宜用十全大补汤. 上盛下虚, 宜用黑锡丹.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眼目总括
属性:1.目为五脏六腑精, 气白筋黑骨精瞳, 血为眦络肉约束, 里撷系属
脑项中. 经热腠开因风入, 合邪上攻赤肿疼, 轻者外障生云翳, 重者
积热顿伤睛.
【注】经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 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
气之精为白眼, 筋之精为黑眼, 骨之精为瞳子, 血之精为络眦, 肉之
精为约束, 即眼胞也, 里撷筋骨血气之精, 而与脉系上属于脑, 后出
于项中. 因经热蒸开腠理, 故风邪得以入之, 风热之邪合上攻于目,
赤肿疼痛. 轻者则为外障, 或暴生云翳, 重者则积热之甚, 陡然痛伤
睛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外障病证
属性:2.火眼赤肿泪涩痛, 硬肿多热软多风, 睑粟烂弦鸡蚬肉, 努肉赤脉
贯瞳睛, 血灌瞳人高突起, 旋螺尖起蟹睛疼, 拳毛风泪风痒极, 赤膜
下垂黄膜冲.
【注】风热上攻, 目赤肿痛多泪, 隐涩难开, 火眼也. 肿而硬者, 属
热盛也, 宜先下之. 肿而软者, 属风盛也, 宜先发散. 两睑上, 下初
生如粟, 渐大如米, 或赤或白, 不甚疼痛, 谓之睑生风粟. 两睑粘睛
,赤烂痒痛, 经年不愈, 谓之烂弦风, 又名赤瞎. 睑内如鸡冠, 蚬肉
翻出, 视物阻碍, 痛楚羞明, 谓之鸡冠蚬肉. 此皆脾经风热为病也.
两眦筋膜努出, 谓之努肉攀睛. 两眦赤脉渐渐侵睛, 谓之赤脉贯睛.
两眼混赤如朱, 痛如针刺, 谓之血灌瞳人. 两眼痒痛, 忽然突起, 谓
之突起睛高. 目中大痛, 忽生翳膜, 状如旋螺, 谓之旋螺尖起. 目中
大痛, 忽然瞳睛努如蟹目, 谓之蟹睛疼痛, 又名损翳. 此皆肝, 心二
经积热也. 两睑燥急, 睫毛倒刺, 谓之倒睫拳毛. 两目冲风, 泪出涓
涓,冬月尤甚, 谓之迎风流泪. 两目连眦痒极不痛, 谓之风痒难任.
目中从下忽生黄膜, 侵睛疼痛, 谓之黄膜上冲. 目中从上忽生赤膜,
垂下遮睛, 谓之赤膜下垂; 又名垂帘翳. 此皆心, 肝, 脾三经风热为
病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内障病证
属性:3.内障头风五风变, 珠白黄绿不光明, 头风痛引目无泪, 相注如坐
暗室中, 绿风头旋连鼻痛, 两角相牵引目疼, 时或白花红花起, 同绿
黑花为黑风, 乌花不旋渐昏暗, 黄风雀目久金睛, 青风微旋不痒痛,
青花转转目昏蒙.
【注】内障之病, 每因头风五风变成. 初病瞳珠渐渐变色, 睛里隐隐
似翳, 或白或黄或绿, 虽与不患之眼似, 然无精彩光明射人. 病头风
者,发则头痛引目无泪, 或左目, 或右目, 或先左目, 或后右目, 相
注不定, 如坐暗室之中, 此头风伤目之渐也. 绿风者, 头旋两角连鼻
相牵引, 目疼痛时, 或见起白花, 红花, 此绿风伤目之渐也. 黑风者
,证同绿风, 时时见起黑花, 此黑风伤目之渐也. 乌风者, 亦同黑风
,但不旋晕而见乌花, 渐渐昏暗, 此乌风伤目之渐也. 黄风者, 久病
雀目, 瞳睛金色, 此黄风伤目之渐也. 青风者, 头微旋不痒不痛, 但
见青花转转, 日渐昏蒙, 此青风伤目之渐也.
菊花通圣散 洗刀散
4.暴发火眼通圣菊, 外障等证减加方, 风盛羌加防麻倍, 热盛加连
倍消黄, 痛生翳膜多伤目, 洗刀更入细独羌, 元参木贼白蒺藜, 草决
蝉蜕蔓青葙.
【注】菊花通圣散, 即防风通圣散加菊花也. 洗刀散, 即本方更加细
辛,羌, 独, 蔓荆, 青葙子等药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内外障治
属性:5.外障无寒一句了, 五轮变赤火因生, 内障有虚心肾弱, 故如不病
损光明, 火能外鉴水内照, 养神壮水自收功, 五风内变诸翳障, 眼科
自有法能攻.
【注】外障目病: 子和曰: 目不因火不病. 所以五轮变赤, 气轮白睛
,火乘肺也. 肉轮目胞, 火乘脾也. 风轮黑睛, 火乘肝也. 木轮瞳人
,火乘肾也. 血轮两眦, 火自甚也. 故能治火者, 一句便了也. 治火
之法: 在药则咸寒吐之下之, 在针则神庭, 上星,?? 会, 前项, 百会
刺之, 翳者可使立退, 痛者可使立已, 昧者可使立明, 肿者可使立消
矣.内障目病: 虽亦无寒, 然有虚也. 虚或兼热, 亦属虚热, 故不赤
肿疼痛, 如不病眼人, 但不精彩光明也. 心虚则神不足, 神者火也,
火内暗而外明, 故不能外鉴而失其光明也. 肾虚则精不足, 精者水也
,水外暗而内明, 故不能内照而其失光明也. 心虚者, 则养心神; 肾
虚者, 则壮肾水, 自可收功于不明也. 其五风内变诸翳, 如圆翳, 冰
翳,清翳, 涩翳, 散翳, 横翳, 浮翳, 沉翳, 偃月, 枣花, 黄心, 黑
风等翳, 俱列在眼科, 方书自有治法, 难以尽述, 此特其大概耳.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牙齿口舌总括
属性:1.牙者骨余属乎肾, 牙龈手足两阳明, 齿长豁动为肾惫, 牙疼胃火
风寒虫. 不怕冷热为风痛, 火肿喜冷得寒疼, 寒不肿蛀喜热饮, 虫牙
蚀尽一牙生.
【注】牙齿者, 骨之余, 属乎肾也. 若无故齿长, 疏豁而动, 则为肾
衰惫也. 上牙龈属足阳明, 下牙龈属手阳明. 牙痛皆牙龈作痛, 惟寒
牙痛, 则为客寒犯脑, 多头连齿痛, 为寒邪也, 故喜热饮, 不肿不蛀
也.余者, 皆为胃火, 邪风, 湿热也. 火牙疼多肿喜饮冷, 得寒则更
疼者,?? 仇之意也. 虫牙则一牙作痛, 蚀尽一牙, 又蚀一牙作痛也.
骨槽风 牙疳疮
2.骨槽龈颊肿硬疼, 牙龈腐烂出血脓, 牙疳肿硬溃血臭, 皆因痘疹
癖疾成.
【注】骨槽风者, 牙龈连颊硬肿疼痛, 牙龈腐烂, 出血脓也. 牙疳,
以骨槽溃后肿硬不消, 然出臭血, 而不出脓水也, 且皆痘疹癖疾之后
而成也.
清胃散
3.清胃血分火牙痛, 生地归连升牡饶, 气分宜加荆防细, 积热凉膈
入升膏.
【注】胃火牙痛, 赤肿出血者, 则为血分, 宜用清胃散, 即生地, 当
归,黄连, 升麻, 牡丹皮也. 饶者, 倍加升麻, 丹皮也. 若肿痛牙龈
不出血者, 则为气分, 宜加荆芥, 防风, 细辛, 以散其热. 若肠胃积
热,肿痛澜臭, 宜用凉膈散加升麻, 石膏, 以下其热可也.
温风散
4.温风风牙归芎细, 荜苃?? 芷露蜂房, 寒牙痛加羌麻附, 半服含漱
吐涎良.
【注】不甚肿痛, 不怕冷热, 为风牙痛, 宜用温风散. 即当归, 川芎
,细辛, 荜苃, ??本, 白芷, 露蜂房也. 不肿痛甚, 喜饮热汤, 为寒
牙痛, 宜本方再加羌活, 麻黄, 川附子温而散之. 二方俱服一半, 含
漱一半, 连涎吐之自好也.
一笑丸 玉池散 熏药
17.诸牙椒巴饭丸咬, 玉池??芷骨槐辛, 归芎大豆升防草, 虫牙葱韭
子烟熏.
【注】诸牙, 谓诸牙痛也. 均宜一笑丸, 即川椒七粒为末, 巴豆一粒
去皮研匀, 饭为丸, 绵裹咬痛处, 吐涎即止, 均宜用玉池散, 即??
本, 白芷, 地骨皮, 槐花, 细辛, 当归, 川芎, 黑豆, 升麻, 防风,
甘草, 煎汤, 热漱冷吐. 虫牙亦宜此咬漱. 更须用韭子或葱子, 置小
炉中烧之, 搁在大水碗内, 复以漏斗, 口向虫牙痛处熏之, 其虫极小
,皆落水碗之中, 累效.
芜荑消疳汤
18.牙疳虽有专科治, 然皆未晓累攻神, 能食便软犹当下, 雄荑黄荟
二连芩.
【注】牙疳一病, 杀人最速, 虽有专科, 然皆未晓累攻之法. 累攻者
,今日攻之, 明日又攻之, 明日又攻之, 以肿硬消, 黑色变, 臭气止
为度. 若不能食, 或隔一日, 彧隔二, 三日攻之, 攻之后渐能食, 不
必戒口, 任甚所食. 虽大便溏, 仍量其轻重攻之, 自见甚神. 若意不
思食, 难任攻下, 则死证也. 攻药用芜荑消疳汤, 即雄黄, 芜荑, 生
大黄, 芦荟, 川黄连, 胡黄连, 黄芩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口舌证治
属性:1.唇口属脾舌属心, 口舌疮糜蕴热深, 口淡脾和臭胃热, 五味内溢
五热淫. 木舌重舌舌肿大, 唇肿唇疮紧茧唇, 暴发赤痛多实热, 淡白
时痛每虚因.
【注】口舌生疮糜烂, 名曰口糜, 乃心, 脾二经蕴热深也. 平人口淡
,故曰脾和. 口出气臭, 则为胃热. 不因食五味而口内溢酸味者, 乃
肝热淫脾也. 苦味者, 心热淫脾也. 甘味者, 本经热自淫也. 辛味者
,肺热淫脾也. 咸味者, 肾热淫脾也. 木舌, 谓舌肿硬不痛也. 重舌
,谓舌下肿似舌也舌肿, 谓舌肿大也. 唇肿, 谓唇肿痛厚也. 唇疮,
谓唇肿溃裂成疮也. 紧茧唇, 谓唇紧小燥裂也. 以上之证, 皆属心,
脾,胃经蕴热. 若暴发赤肿痛甚, 多为实热, 宜以凉膈散, 栀子金花
汤,急下甚热, 可即愈也. 若日久色淡疮白, 时痛不痛, 每属虚热,
宜清心莲子饮, 知柏四物汤, 补中兼清可也. 或服凉药久不愈者, 以
七味地黄汤冷服, 引火归原. 不效甚者, 加附子可立愈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咽喉总括
属性:1.胸膈风热咽喉痛, 邪盛单双乳蛾生, 热极肿闭名喉痹, 语言难出
息不通, 痰盛涎绕喉间响, 内外肿闭缠喉风, 喉痹缠喉皆危证, 溃后
无脓肿闭凶.
【注】胸膈上有风热, 则咽喉肿痛, 风热之邪若盛, 则生单双乳蛾,
在会厌两傍高肿似乳蛾, 故名也. 热极则肿闭, 汤水不下, 言语难出
,呼吸不通, 名曰喉痹. 若热极更兼痰盛, 则痰涎绕于喉间, 声响咽
喉,内外肿闭, 汤水不下, 名曰缠喉风, 皆危病也. 或服药, 或吹药
,或针刺, 溃破出脓血则愈. 若溃后不出脓血, 仍然肿闭, 汤水不下
则死矣.
如意胜金锭 雄黄解毒丸
2.咽痛消毒凉膈散, 单双乳蛾刺血痊, 喉痹缠喉胜金锭, 急攻痰热
解毒丸, 昏噤牙关汤不下, 从鼻吹灌度喉关, 吐下之后随证治, 溃烂
珍珠散上安.
【注】咽喉初起肿痛, 宜用消毒凉膈散, 即防风, 荆芥, 牛蒡子, 栀
子,连翘, 薄荷, 黄芩, 甘草, 大黄, 芒硝也. 单双乳蛾, 则刺少商
出血, 在左刺左, 在右刺右, 在左右刺左右也. 喉痹, 缠起, 病势未
甚,或状如伤寒, 宜服如意胜金锭, 即硫黄, 川芎, 腊茶, 火硝, 薄
荷,生川乌, 生地黄各等分为末, 葱自然汁合为锭, 重一钱, 薄荷汤
磨化服, 甚者连进三次. 若痰涎壅盛, 喉间内外肿闭, 汤水难下, 病
势危急, 宜用雄黄解毒丸, 即雄黄水飞, 郁金细末, 各二钱半, 巴豆
仁肥白者十四粒, 微去油, 以成散为度, 合均, 醋糊为丸, 如绿豆 ,
茶清下七丸, 便利吐痰则愈. 若昏冒牙关噤急, 汤不能下, 将药用醋
化开十丸, 按中风门之法,  入鼻内, 吐下则愈, 其后随证调治可也
.若虽愈咽喉溃烂, 以珍珠散上之即好.
吹喉七宝散
3.咽喉诸证七宝散, 消皂蝎雄硼二矾, 细研如尘取一字, 吹中患处
效如神.
【注】咽喉诸证, 谓咽喉肿痛, 单双乳蛾, 喉痹, 缠喉也. 七宝散,
即火硝, 牙皂, 金蝎, 雄黄, 硼砂, 白矾, 胆矾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肩背总括
属性:通气防风汤
1.通气太阳肩背痛, 羌独??草蔓防芎, 气滞加木陈香附, 气虚升柴
参耆同, 血虚当归白芍药, 血瘀姜黄五灵红, 风加灵仙湿二术, 研送
白丸治痰凝.
【注】李杲羌活胜湿汤, 又名通气防风汤, 治太阳经风湿肩背痛, 即
羌活, 独活, ??本, 甘草, 蔓荆子, 防风, 川芎也. 兼气郁滞痛者,
则常常作痛, 加木香, 陈皮, 香附也. 气虚郁痛者, 则时止时痛, 加
升麻, 柴胡, 人参, 黄耆也. 血虚郁痛者, 则夜甚时止, 加当归, 白
芍药也. 血瘀郁痛者, 则夜痛不止, 加姜黄, 五灵脂, 红花也. 风气
郁郁盛者, 痛则项肩强, 加威灵仙也. 湿气郁甚者, 痛则肩背重, 加
苍术, 白术也. 痰风凝郁者, 痛则呕眩, 用本汤研送青州白丸子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心腹诸痛总括
属性:1.心痛岐骨陷处痛, 横满上胸下胃脘, 当脐脾腹连腰肾, 少腹小大
肠胁肝. 虫痛时止吐清水, 疰即中恶寒外干, 悸分停饮与思虑, 食即
停食冷内寒, 水停痰饮热胃火, 气即气滞血瘀缘, 随证分门检方治,
真心黑厥至节难.
【注】岐骨陷处痛, 名心痛. 横满连胸, 名肺心痛. 下连胃脘, 名胃
心痛. 连脐, 名脾心痛. 连腰, 名肾心痛. 连少腹, 名大肠小肠痛.
连胁, 名肝心痛. 时止吐清水, 名虫心痛. 中恶腹痛, 名疰痛. 寒邪
外干, 名中寒痛. 悸而痛, 名悸心痛. 水停心下, 属饮也. 思虑伤心
,属伤也. 停食痛, 停水痛, 停痰痛, 胃火痛, 气滞痛, 血瘀痛, 皆
不死之证也. 当分门施治, 惟真心痛, 面色黑, 四肢逆冷至节, 死证
也.
化滞丸 清中汤
2.攻湿积热求化滞, 攻寒积水备急丹, 火痛二陈栀连蔻, 虫用乌梅
饮控涎.
【注】化滞丸, 成方也. 清中汤, 即陈皮, 半夏, 茯苓, 甘草, 姜炒
山栀, 黄连, 草豆蔻也.
木香流气饮
3.七情郁结流气饮, 思虑悸痛归脾汤, 内寒理中外五积, 疰痛备急
血抵当.
小建中汤
4.木来乘土腹急痛, 缓肝和脾小建中, 血虚寒痛羊肉治, 气虚理中
加陈青.
【注】羊肉, 谓羊肉汤也.
乌头栀子汤
5.劫诸郁痛乌栀子, 劫而复痛入元明, 已经吐下或虚久, 急痛欲死
求鸦呜.
【注】诸郁, 谓诸寒火郁而痛也. 寒多炮川乌为主, 热多姜炒栀子为
主.元明, 元明粉也. 鸦呜, 谓以真鸦片末, 或加麝香少许, 饭丸如
桐子大, 每服三, 五丸引. 在本草名: 一粒金丹.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胸胁总括
属性:栝蒌薤白白酒汤 栝蒌薤白半夏汤
1.栝蒌薤白白酒汤, 胸痹胸背痛难当, 喘息短气时咳唾, 难卧仍加
半夏良.
【注】栝蒌薤白白酒汤, 即栝蒌实, 小根菜, 水白酒煎也.
颠倒木金散
2.胸痛气血热饮痰, 颠倒木金血气安, 饮热大陷小陷治, 顽痰须用
控涎丹.
【注】胸痛之证, 须分属气, 属血, 属热饮, 属老痰. 颠倒木金散,
即木香, 郁金也. 属气郁痛者, 以倍木香君之. 属血郁痛者, 以倍郁
金君之. 为末, 每服二钱, 老酒调下. 虚者, 加人参更效. 胸中有痰
饮热作痛者, 轻者小陷胸汤, 重者大陷胸汤, 丸治之. 若吐唾稠粘痰
盛,则用控涎丹.
枳芎散 枳橘散 柴胡疏肝汤 加味逍遥散 左金丸 当归龙荟丸
3.胁痛左属瘀留血, 轻金芎枳草重攻, 右属痰气重逐饮, 片姜橘枳
草医轻, 肝实太息难转侧, 肝虚作痛引肩胸, 实用疏肝柴芍草, 香附
枳陈与川芎, 肝虚逍遥加芎细, 陈皮生姜缓其中, 肝虚左金实龙荟,
一条扛起积食攻.
【注】左属瘀血: 轻, 谓瘀血轻者, 宜用枳芎散, 枳芎散, 即枳壳,
抚芎, 郁金, 甘草也. 重攻, 谓瘀血重者, 宜以攻血之剂也. 右属痰
气.重逐饮, 谓以控涎, 十枣逐痛之重者也. 枳橘散, 即枳壳, 橘皮
,片子姜黄, 甘草, 医痛之轻者也. 柴胡疏肝散, 即白芍, 甘草, 香
附,枳壳, 陈皮, 川芎也. 逍遥散, 即白术, 茯苓, 当归, 白芍, 柴
胡,炙草, 薄荷少许, 加川芎, 细辛, 陈皮, 生姜也. 左金, 即左金
丸,吴茱萸, 黄连也. 肝实火旺者, 当归龙荟丸. 积食者, 以化滞丸
.积饮者, 以控涎丹.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腰痛总括
属性:1.腰痛肾虚风寒湿, 痰饮气滞与血瘀, 湿热闪挫凡九种, 面忽红黑
定难医.
【注】腰痛之证, 其因不同, 有肾虚, 有风, 有寒, 有湿, 有痰饮,
有气滞, 有血瘀, 有湿热, 有闪挫, 凡患腰痛极甚, 而面色忽红忽黑
,是为心肾交争, 难治之证也.
安肾丸 ( 腰痛治法 )
2.腰痛悠悠虚不举, 寄生青蛾安肾丸, 胡芦骨脂川拣续, 桃杏茴苓
川药盐.
【注】寄生, 谓独活寄生汤. 青娥丸, 即补骨脂, 杜仲, 核桃仁也.
安肾丸, 即胡芦巴, 补骨脂, 川楝肉, 川续断, 桃仁, 杏仁, 小茴香
,茯苓, 山药也. 盐, 盐汤为引也.
羌活胜湿汤 通经丸
3.腰痛属寒得热减, 五积吴萸桃杜安, 寒湿重着胜湿附, 内实通经
硫面牵, 风痛无常掣引足, 经虚当用寄生痊, 经实非汗不能解, 续命
汤加牛杜穿.
【注】五积散, 加吴茱萸, 桃仁, 杜仲. 羌活胜湿汤, 即防风通气汤
加附子也. 通经丸, 即硫黄, 黑牵牛头末, 麦面合丸煮, 浮起服, 方
出本草. 小续命汤加牛膝, 杜仲, 炒穿山甲也.
通气散 活络丹
4.气滞闪挫通气散, 木陈穿索草茴牵, 血瘀不移如锥刺, 日轻夜重
活络丹.
【注】通气散, 即木香, 陈皮, 穿山甲, 元胡索, 甘草, 小茴香, 白
牵牛也. 活络丹, 即川乌, 草乌, 南星, 地龙, 乳香, 没药.
苍柏散 煨肾散
5.湿热热注足苍柏, 二妙牛杜己瓜芎, 腰如物覆湿痰蓄, 煨肾椒盐
遂有功.
【注】苍柏散, 即苍术, 黄柏, 牛膝, 杜仲, 防己, 木瓜, 川芎也.
煨肾散, 即猪腰子割开, 入川椒, 食盐, 甘遂末, 湿纸裹煨 , 熟酒
食之.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小便闭癃遗尿不禁总括
属性:1.膀胱热结为癃闭, 寒虚遗尿与不禁, 闭即尿闭无滴出, 少腹胀满
痛难伸, 癃即淋沥点滴出, 茎中涩痛数而勤, 不知为遗知不禁, 石血
膏劳气淋分. 膀胱热结, 轻者为癃, 重者为闭. 膀胱寒虚, 轻者为遗
尿,重者为不禁. 闭者, 即小便闭无点滴下出, 故少腹满胀痛也. 癃
者,即淋沥点滴而出, 一日数十次, 或勤出无度, 故茎中涩痛也. 不
知而尿出, 谓之遗尿. 知而不能固, 谓之小便不禁.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小便闭遗尿死证
属性:2.呕哕尿闭为关格, 若出头汗命将倾, 伤寒狂冒遗尿死, 尿闭细涩
不能生.
【注】上为呕哕不入, 下为小便不通, 则阴阳之气关格, 若出头汗,
则为阳绝, 故命倾也. 伤寒狂冒属阳邪盛, 遗尿属阴不守, 若尿闭脉
细涩, 知阴亦竭, 故俱死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治癃闭熨吐汗三法
属性:3.阴阳熨脐葱白麝, 冷热互熨尿自行, 宣上木通葱探吐, 达外葱汤
熏汗通.
【注】用葱白一斤细锉, 入麝香五分拌匀, 分二包置脐上, 先以炭火
熨斗熨之, 半炷香时换一包, 以冷水熨斗熨之, 互相递熨, 以尿通为
度. 服诸药不效, 或服药实时吐出, 或服攻下药不利, 宜用宣上法:
以木通, 老葱煎汤服, 顷时探吐, 再服再吐, 以尿通为度. 服诸药不
效,或身无汗, 宜用达外法: 以葱汤入木桶内, 令病人坐于杌上, 没
脐为度, 匝腰系裙以覆之, 少时汗出, 其尿自出. 欲尿时不可出桶 ,
即于桶内溺之, 恐出桶气收, 而尿又回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小便不通
属性:通关丸
4.热实不化大便硬, 癃闭八正木香痊, 阳虚不化多厥冷, 恶寒金匮
肾气丸. 阴虚不化发午热, 不渴知柏桂通关, 气虚不化不急满, 倦怠
懒言春泽煎.
【注】小便不通热实者, 宜用八正散加木香. 阳虚者, 宜用金匮肾气
丸.阴虚者, 宜用通关丸, 即知母, 黄柏, 肉桂少许也. 气虚宜用春
泽汤, 即五苓散加人参也.
八正散
5.石淋犹如□结铛, 是因湿热炼膀胱, 一切热淋八正扁, 通滑栀瞿
草车黄.
【注】八正散, 即扁蓄, 木通, 瞿麦, 栀子, 滑石, 甘草, 车前子,
大黄也.
小蓟饮子
6.血淋心遗热小肠, 实热仍宜下之良, 清热小蓟栀滑淡, 归藕通蒲
草地黄
【注】淡, 淡竹叶也. 藕, 藕节也. 蒲, 蒲黄也.
海金沙散 鹿角霜丸
7.膏淋尿浊或如涕, 精溺俱出海草滑, 热盛八正加苍术, 虚用秋苓
鹿角佳.
【注】海, 海金沙也. 秋, 秋石也. 苓, 茯苓也. 鹿角, 鹿角霜. 糯
米糊为丸也.
加味八正散
8.气淋肺热难清肃, 八正石苇木葵沉, 内伤气虚不能化, 五苓益气
自通神.
【注】八正散, 加石苇, 木香, 冬葵子, 沉香, 五苓, 合补中益气汤
.
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 清心莲子饮
9.劳淋内伤补中苓, 肾气知柏过淫成, 劳心清心莲地骨, 耆芩车麦
草参苓.
【注】内伤劳脾, 用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 劳肾阳虚, 用金匮肾气汤
.阴虚, 用知柏地黄汤. 思虑劳心, 用清心莲子饮, 是方即莲子, 地
骨皮, 黄耆, 黄苓, 车前子, 麦门冬, 生甘草, 人参, 白茯苓也.
琥珀散
10.痰淋七气白丸子, 热燥清热用滋阴, 诸淋平剂琥珀木, 葵蓄通滑
归郁金.
【注】七气汤见诸气门. 青州白丸子见类中风门. 滋阴, 通关丸也.
木,木香也. 葵, 冬葵子也.
桂附地黄丸 补中益气汤加白果方 坎离既济汤加山萸肉五味子方
11.遗尿不禁淋尿白, 桂附补中白果煎, 补之不应或尿赤, 生地知柏
萸味攒.
【注】遗尿不禁, 及诸淋, 尿色白者, 皆属寒虚. 寒者, 用桂附地黄
汤加白果. 虚者, 用补中益气汤加白果. 凡遗尿不禁, 诸淋, 尿色赤
者,或补之不应者, 亦有热虚, 用坎离既济汤, 即生地, 知母, 黄柏
,加山萸肉, 五味子也.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大便燥结总括
属性:1.热燥阳结能食数, 寒燥阴结不食迟, 实燥食积热结胃, 食少先硬
后溏脾; 气燥阻隔不降下, 血燥干枯老病虚, 风燥久患风家候, 直肠
结硬导之宜.
【注】热燥即阳结也, 能食而脉浮数有力, 与三阳热证同见者也. 寒
燥即阴结也, 不能食而脉沉迟有力, 与三阴寒证同见者也. 实燥即胃
实硬燥也, 与腹满痛同见者也. 虚燥即脾虚, 先硬后溏之燥也, 与少
气腹缩同见者也. 气燥即气道阻隔之燥也, 与噎膈, 反胃同见者也.
血燥即血液干枯之燥也, 与久病老虚同见者也. 风燥即久患风病之燥
也,从风家治. 直肠结, 即燥屎巨硬, 结在肛门难出之燥也, 从导法
治之.

<目录>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三卷
<篇名>结燥治法
属性:温脾汤 握药法
2.热实脾约三承气, 寒实备急共温脾, 大黄姜附桂草朴, 寒虚硫半
握药医, 虚燥益气硝黄入, 血燥润肠与更衣, 气燥四磨参利膈, 风燥
搜风顺气宜.
【注】温脾汤, 即大黄, 干姜, 附子, 肉桂, 甘草, 厚朴也. 硫半丸
,即硫黄, 半夏也. 握药, 即巴豆仁, 干姜, 韭子, 良姜, 甘遂, 白
槟榔, 各五分, 为末合均, 饮和分二粒, 先以花椒汤洗手, 麻油涂手
心握药, 移时便泻, 欲止则以冷水洗手. 益气, 即补中益气汤, 加大
黄,朴硝. 润肠丸, 即当归, 生地, 枳壳, 桃仁, 火麻仁, 各等分为
末,蜜丸, 米饮早服. 更衣丸, 即生芦荟, 朱砂末等分, 饭丸, 酒服
.四磨汤, 即人参, 乌药, 沉香, 槟榔也. 参利膈, 即人参利膈丸也
.搜风顺气, 即搜风顺气丸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