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考化学解题策略13
2013-02-21 | 阅:  转:  |  分享 
  
高考化学试题解题策略

策略13方程式的巧析巧写技巧

金点子:

化学方程式的分析与书写,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

有关分析题主要有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强弱分析、反应用量分析、反应过程分析等。其方法在于抓住反应的实质,比较反应前后的关系。

有关方程式的书写主要是信息类方程式。在书写时要在充分理清题示信息,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特别是对生成物的判断,切不可依据熟题效应而得出结论,要知道,即使是同一反应物,条件不同,其产物也有可能不同。

经典题:

例题1:(2002年全国高考)R、X、Y和Z是四种元素,其常见化合价均为+2价,且X2+与单质R不反应;X2++Z=X+Z2+;Y+Z2+=Y2++Z。这四种离子被还原成0价时表现的氧化性大小符合()

A.R2+>X2+>Z2+>Y2+B.X2+>R2+>Y2+>Z2+

C.Y2+>Z2+>R2+>X2+D.Z2+>X2+>R2+>Y2+

方法:利用“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弱还原剂”的反应原理对题中的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

捷径:根据反应X2++Z=X+Z2+知:氧化性X2+>Z2+;根据反应Y+Z2+=Y2++Z知:氧化性Z2+>Y2+。又X2+与单质R不反应,得氧化性R2+>X2+。以此得结果R2+>X2+>Z2+>Y2+。选A。

总结:对离子氧化性与还原性判断的方法较多,其它如根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元素周期表等。

例题2:(1996年全国高考)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的是()

A.2H2(气)+O2(气)=2H2O(气)+Q12H2(气)+O2(气)=2H2O(液)+Q2

B.S(气)+O2(气)=SO2(气)+Q1S(固)+O2(气)=SO2(气)+Q2

C.

D.H2(气)+Cl2(气)=2HCl(气)+Q1

方法: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有密切关系。以此解答该题可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聚集状态进行分析而获得结果。

捷径:A.由于从气态水到液态水会放热,所以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即Q2Q1;

B.由于从固态硫到气态硫要吸热,所以气态硫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固态硫燃烧放的热量多,即Q1Q2;

C.由于O2与CO反应生成CO2又放出热量,所以Q2Q1

D.Q1=2Q2

正确答案即为AC。

总结:现行教材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已有所改变。在此是为了保持高考题的原样而列出。































-1-













































































































































































































献花(0)
+1
(本文系pannanjushi...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