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83年的首届春晚,为中国人的除夕夜增设了一道妙不可言的年夜大餐。30年过去了,春晚几经衍变,早已成为了中国年俗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之一,犹如门庭春联、烟花炮仗、初一饺子,最大程度上维系着节庆的完整性。也为此,举世瞩目的春晚在全球综艺节目的阵营里创下了时间长度最长、参演人数最多、收视率最高的纪录。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春晚的收视心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从春晚初创期的顶礼膜拜,到1990年代春晚鼎盛期的欢欣鼓舞,再到进入新世纪以来的诟病挑剔,春晚之于中国年的意义已然突破了哈文导演所言的“伴随”状态,很大程度上,更应将其视为国人对过往一年中国文化的通体品鉴,在这其中最值得咂摸的压轴菜,非语言类节目莫属。 演员“保鲜” 节目推新 盘点近五年来的春晚节目构成,除去2012年春晚语言类节目(7个)稍少之外,历届春晚均保留了8~9个语言类节目,几乎可以占到晚会总时长的一多半。(一般情况下设有3~4个相声,1个相声剧,4~5个小品)考虑到全国观众对2012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干旱”的呼声,2013年蛇年春晚,主创团队将语言类节目数量提升至9个,总时长约2小时15分钟,力图将其秉承的“欢乐中国”理念发挥到极致。2013年“小品王”赵本山再度与全国观众爽约,并称就此退出中国小品界,这无疑让蛇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痛失一员大将。正可谓天道酬勤,凭借参办2012年CCTV相声大赛的成功经验,春晚主创团队老早就留心观察,招兵买马,笼络了大批优秀的演艺人才,所以在此次蛇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的阵营中,除了蔡明、潘长江、冯巩、郭冬临、闫学晶、孙涛等春晚熟星外,另有不少选秀草根明星和艺坛新秀加盟,真正实现了演员“保鲜”,节目推新。 碰热点 接地气 语言类节目取胜的关键在于选材,能不能让观众叫好,引观众共鸣,全在一个“包袱”。包袱从哪里来?并非一两句无关痛痒的俏皮话,最要紧的还是看节目里的人物有没有传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敢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讨喜的方式说几句真心话。若说这一点,以哈文为首的年轻创作团队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算尽了平头老百姓这一年居家过日子关心的二三事儿,赢得了满满的人气。比起较早前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多有的“歌功颂德”的“主旋律”色彩和通篇使用网络语言、社会流行语的老套路,蛇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则更注重原创,更显平易近人。其中有不少节目都不约而同地将故事主人公锁定在草根小人物身上:《我要上春晚》里的保安和保洁员,《想跳就跳》里的退休老人、《大城小事》里的打工兄弟、《你摊上事儿了》里的写字楼保安和农民工、《搭把手不孤单》里的出租车司机。围绕着这些人开掘社会热词、关注现实生活,诸如退休老人的精神生活追求、春运买票难、农民工工资拖欠、交通拥堵问题、房价居高不下,尽可能多地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受篇幅所限,对于很多问题未能深入探讨,但所涉及范围之广、尺度之大,也堪为历届春晚之首。另值得一提的是:在原创的基础上,对于过去一年来的社会文化现象,有些小品和相声也是做足了回顾功夫。譬如被称之为全民运动的广场舞文化、风靡海内外的甄嬛体等等,除了制造笑点,博观众一乐外,也真正起到了春晚的文化盘点功能。沿袭了历届春晚的惯常风格,蛇年春晚在语言类节目中继续浸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养分,传递出与人为善、自尊自爱、家庭亲睦的正能量。 形式稍显雷同 说教仍需避免 稍加比较便不难发现,在蛇年春晚有限的几个小品节目里,为避免冷场,不少小品讨巧地使用了各路才艺一勺烩的办法,规避了“包袱”抖不响的危险,汇集了歌唱、魔术、杂技表演的《我要上春晚》,大唱《High歌》、大跳探戈的《想跳就跳》,高调再现骑马舞的《搭把手不孤单》。如此编排的确有助于烘托气氛,热闹结尾,但仔细想来,节目耗时十余分钟堆积起来的主题也被瞬间淹没在一片流俗的歌舞升平之中了。如此一来,倒是那些纯靠“干货”撑台的对口相声占了上风。尽管蛇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已经在内容选材上占尽了先机,奠定了其取之于民接地气的风格,但毕竟旧习难改,很多节目还是难逃说教的窠臼。大谈幸福感、社会认同、职业价值,多少显得有些过犹不及,狗尾续貂,给原本可以小清新演绎真自我的草根一族戴上了高大全的小丑帽子,进而在舞台与观众间砌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高墙。 春晚年年有,语言类节目永远是重头戏,虽是方寸舞台,却也借此演尽了苍生,绎出了世情。何不以接地气的蛇年春晚为开端,继续写民生,呼民意,再求一改中国文艺多有的说教腔调,好好地借“年三十儿”的喜庆日子,为举国上下庆团圆的百姓人家做一道小葱拌豆腐般的清新小菜,看起来赏心悦目,嚼起来沁人心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