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蒙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一路向南拥抱大海

 铁道之旅 2013-02-24

玉蒙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一路向南拥抱大海

玉蒙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桥头堡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一路向南拥抱大海

点击进入下一页点击进入下一页

玉蒙铁路大桥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玉蒙铁路与高速公路并行

点击进入下一页

玉蒙铁路建设人员出席开通仪式 周灿 摄

公元2013年2月23日清晨,一列火车驶出昆明,穿过玉溪,直奔滇南重镇蒙自。

这列客车顺利到达蒙自,宣告玉(溪)蒙(自)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而在未来的时日里,列车将从蒙自一路南下,从河口口岸出境,直奔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地新加坡,形成中国与东盟地区陆上运输的大动脉。

7年托举巨龙

从2005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玉蒙铁路的建设者们就做好了“啃硬骨头”的准备,因为玉蒙铁路所穿过的云南高原中部,境内山峦纵横、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峡谷、盆地交错分布,是我国大陆现今地壳构造运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全长141公里的铁路,桥隧就占据了77.84公里,这就是说,玉蒙铁路54.95%的里程铺就在桥梁和隧道中。

在攻克秀山隧道时,建设者们意识到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大。犹如“水帘洞”般的秀山隧道内,掌子面的最大涌水量达到1120立方米,整个隧道日常涌水量达到15万立方米,雨季时更是多达23万立方米,“秀山隧道内一天的涌水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县城一天的生产生活用水量。”秀山隧道给建设者们带来的困难不只是水,还有让工人经常透不过气来的潮湿、闷热和粉尘,以及随时让人陷入危险的突沙、泥泞等自然灾害。

艰苦的施工环境会沤烂工人的身体,但面对困难,铁路建设者们坚韧不拔,凿壁明志,潜心研究,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的新技术、新方法,先后攻克了柿花树隧道、曲江大桥等重点难点工程,实现了中国第二高风险隧道——秀山隧道安全掘进无事故的目标,创造了云南铁路建设的奇迹。

经过7年奋战,终于铺就了这条滇南“山路”,标志着桥头堡国际大通道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对于滇南的群众来说,出行方便是这条铁路带给沿线老百姓最直接的实惠,玉蒙铁路运输功能可辐射玉溪、红河和文山三州市4.8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这一区域人口超过600万,仅铁路沿线就居住着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蒙自石榴种植户老蒋向记者算了一下,以前从蒙自运一车石榴到昆明差不多都在5个小时以上,而玉蒙铁路通车后,从蒙自乘火车到昆明也就3个小时左右,不但时间短了许多,更重要的是运费将大幅下降。“以后我们种石榴赚的钱就会更多。”老蒋高兴地说。

滇中直通滇南

从地图上一看便知,玉蒙铁路所经过的玉溪市和红河州,沿线不但矿产、生物、文化旅游等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接上昆玉铁路,通过滇中经济圈核心城区昆明连接上了国内铁路网。玉蒙铁路通车,最直接的效果是进一步提升客运已经停运数年的昆玉铁路运输功能,“更重要的是它串通了滇中经济圈和滇南城市群,让两个经济圈经济要素流动更加顺畅。”云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段钢说。

滇中经济圈将形成以滇中产业新区为核心,以昆明—曲靖绿色产业经济带和昆明—玉溪休闲旅游经济带为两翼,昆明、曲靖、玉溪、楚雄4个城市及4州市所辖42个县为基点的“一区、两带、四城、多点”大经济圈。囊括了云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的滇中经济圈是桥头堡建设的核心驱动力,将对全省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整合集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仅正在全力推进建设的滇中产业新区,就将形成以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轻纺家电、现代服务业等为主的中高端产业集聚区,成为推动桥头堡建设的重要增长极。

而玉蒙铁路与昆曼公路、以及正在推进建设中的泛亚铁路中线形成的滇南经济圈,不仅拥有个旧、开远、蒙自和建水组成的滇南城市群,以及河口、磨憨等全省重要的对外开放口岸,更重要的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滇南经济圈内还分布着“昆—河经济走廊”和“昆—曼经济走廊”的重要地段,是滇中经济圈通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东线和中线要道,承载着滇中经济圈外引内联的要务。

很明显,滇中经济圈内正在形成的制造业产能,将通过玉蒙铁路源源不断地穿过滇南经济圈进入东盟市场,并经由太平洋和印度洋把产品输入世界市场。玉蒙铁路将承担起滇南经济圈甚至东盟地区资源北上的运输任务,以满足滇中经济圈产业发展所需。据了解,仅个旧一个市,其精锡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而开远拥有云南最大的露天褐煤矿小龙潭煤矿,除此之外,滇南地区还有丰富的铁、铅、金等矿产资源,而这些都是滇中经济圈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资源。

加快开放步伐

作为泛亚铁路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玉蒙铁路承载着更深远的意义。

对于云南而言,玉蒙铁路具有完善全省铁路网布局,改善铁路企业经营状况,促进安全生产,优化铁路产业结构等积极意义。未来,云南将依托泛亚铁路东线这条国际大通道,加快开放和发展的步伐,加速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更快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目标。

对于中国和东盟而言,泛亚铁路东线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真正的陆上大动脉,它与泛亚铁路中、西两线合力,对强化云南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的经济要素经昆明通过泛亚铁路直抵印度洋,东南亚国家则通过泛亚铁路经昆明进入中国内陆。

对于世界而言,泛亚铁路将形成仅次于从美国纽约到旧金山、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连接欧洲的第一亚欧大陆桥,以及从我国连云港向西穿越阿拉山口进入欧洲抵达荷兰鹿特丹的第二亚欧大陆桥之后的第三座亚欧大陆桥。这将是一条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最大陆上通道,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最为壮观的大陆桥。

正是云南重要的战略位置,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为云南带来了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玉蒙铁路通车,对云南“四出境”的国际铁路建设推进起到了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形成了通往东南亚的便捷通道,将我国与东南亚市场有机地连接起来,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发展我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促进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特别是越南的经济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带动我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加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体验 新线路 新速度

向南拥抱大海,是云南人的梦想。

2月23日,记者乘坐从昆明开往蒙自的首趟试运营列车,一路向南。

8时30分,列车驶出昆明南窑火车站,同行的记者们共同感受到列车比以前更加快捷,更加平稳。列车员告诉大家,现在昆明开往玉溪的火车,经过扩能改造后 ,确实比以前“更好坐”,可使列车时速达170公里至210公里。

在“温柔”和平稳中我们穿越了安宁、晋宁、通海,到达玉溪南火车站。

“这里开始,就走上了新铁路。”乘务员高兴地向乘客提醒着从此的“不一样”。

列车驶过城市,掠过村庄,穿越隧道……在路口,在站台,窗外投来好奇的目光。从此,这片土地彻底地与“米轨”告别,迎来了盼望已久的“正规军”。

列车一路向南,记者的思绪越走越远。如果说,曾经的滇越铁路从南往北开,记录着屈辱;那么,今天,这一崭新的列车奔向更遥远的南方,必将承载着云南人的骄傲与梦想。

经过连续地“下坡”,列车驶过建水,窗外景色确实“不一样”。芭蕉叶、凤尾竹告诉我们,这里更靠近北回归线。提醒我们离昆明越来越远的还有不断上升的气温与车外明媚的阳光,车厢内脱去外套的乘客越来越多,大家笑说“昆明与蒙自只有‘一件外套’的距离”。

一路走走、停停、看看,试运营的列车距蒙自越来越近了。

12时20分,盛装的少数民族同胞手捧鲜花,在车窗外掠过。鲜花属于7年中奋战在筑路一线的千万建设者;鲜花献给遥远的南方,献给未来。

蒙自不是终点,蒙自是泛亚铁路的又一起点,这列向南开的列车,还将跨越河口,穿过河内,抵达金边,直通曼谷,最终停靠新加坡。

期盼在不久的将来,搭乘这列开往南方的火车,实现拥抱大海的夙愿。

尹朝平 (云南日报)

建设者谈 这条铁路建得不易

说起玉蒙铁路,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郭惠明感慨万千:“建成这条铁路真是不容易。”

郭惠明在向记者介绍中谈得最多的是建设中的施工难度。“整条线工程地质复杂,山高谷深,施工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全线共铺设道岔173组;玉蒙线石砟总量为447626立方米,并且桥梁多,隧道多。秀山隧道是全线第一长线,隧道长度达10302米,属玉蒙铁路控制性隧道,被铁道部列为高风险隧道,全隧穿越5个大断层和17个富水区,存在‘断层、暗河、岩溶、高压富水’等复杂地质,受构造影响,岩体破碎,完整性差,地下水丰富,多次遇到溶洞、突水、突泥、涌砂、大变形以及滑坍掉块等地质灾害,宽涨裂缝和剪涨裂缝频繁出现,直接影响了隧道的开挖进度。为早日实现玉蒙铁路开通运营,滇南铁路建设指挥部积极向铁道部汇报,实行反向铺架,采取‘汽车背火车’的方式,将铺架机车、车辆、工具等从玉溪运至蒙自北。”

谈起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郭惠明感触尤深。他说,玉蒙铁路开工建设以来,铁道部、云南省以及地方领导对玉蒙铁路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多次到施工现场调研,组织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对施工组织、技术方案提出了建议。开工建设7年来,经参建各单位和铁路局各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最终实现了玉蒙铁路的通车运营。

2013年2月23日,一声长鸣响彻红河上空,宣告现代化的玉蒙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百年前,那条米轨,让祖国西南边陲蒙自诞生了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邮局等无数个云南第一。

百年后,玉蒙铁路的正式开通营运与蒙河铁路即将建成,云南走向大海、走向世界的路径更加宽广。

玉蒙铁路开通之际,人们没有忘记“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火车没有汽车快”的年月。那时,虽然一列列火车载着云南的货物,源源不断地沿着滇越铁路,穿越祖国南疆,直抵越南海防,然后又漂洋过海,走到法国,走向世界,但对国家和百姓而言,付出的太多,牺牲的太大,获得的太少。

而今,中国已经自信地站立在世界面前,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主动融入世界合作与发展的大潮之中,并以自己的先进技术和坚韧的力量,创造着令世人瞩目的奇迹。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玉蒙铁路、蒙河铁路就是桥头堡建设中的一项大动作,是中国走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红河一位企业家兴奋地说,“昆玉、玉蒙、蒙河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可以解决云南大批量、长距离的运输难题,运输速度快,安全性能好,可大大减少运输成本,增加企业利润。”

沿线人民群众最高兴的,还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憧憬着输出地方农副产品的快乐,憧憬着铁路带动旅游产业发展收获。一条腾飞的钢铁巨龙,将牵引沿线城乡的跨越发展。

汪继武 (云南日报)

链接

玉蒙铁路建设进度表

1995年,东盟首脑会议首次提出“泛亚铁路”概念,得到中国及东盟各国响应。云南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的起点,需要重新修建一条准轨铁路担此重任。经过论证,依托玉溪既有的昆玉铁路,从昆明经玉溪、下蒙自直达河口出越南的东线方案实施难度最低。

2005年8月31日,国家发改委批复新建玉蒙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5年9月1日,玉蒙铁路开工。

2012年2月,玉蒙铁路开始铺架。

2012年8月14日,玉溪至蒙自铁路全线铺通。

2013年2月23日,玉蒙铁路开通客运业务。

最长铁路隧道

因为特殊的地理条件,玉蒙铁路建设面对许多困难和挑战。全长10302米的秀山隧道是云南省目前已打通的最长铁路隧道。隧道穿越多个断层、溶洞,以“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变化频繁、地下水极发育、涌水突泥多、施工极其困难”而著称,为中国第二高风险隧道。

泛亚铁路

泛亚铁路的名字被明确提出则是在1995年,当年12月的东盟第五届首脑会议上,时任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修建一条超越湄公河流域范围,从马来半岛南端的新加坡,经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到中国昆明的“泛亚铁路”倡议。该倡议立即得到了东盟首脑和中国政府的认同。

2006年,建设“泛亚铁路”的时间表得以确定,在当年9月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东盟各国就加快“泛亚铁路”东南亚走廊的建设问题达成了共识, 计划在2015年完工。

“泛亚铁路”计划分为东、中、西线3个方案,其中,东线方案: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金边—胡志明市—河内—昆明;中线方案: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万象—尚勇—祥云—昆明;西线方案:新加坡—吉隆坡—曼谷—仰光—瑞丽—昆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