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了紫书“小小说创作技巧:细节藏故事”我的一二见解

 牛人的尾巴 2013-02-25

看了紫书“小小说创作技巧:细节藏故事”我的一二见解

                             文/闫旭东


           ---------与紫书商榷

 

      小说≠故事;

    小说≧故事;

    好小说>故事

      小说大于故事,故事必有情节,情节里或许还有细节。

     “小说细节”可以大于“故事情节”,甚至可以用小说细节去承载故事情节

 

作者紫书给出了两个概念:“小说细节”与“故事情节”,读到这两个概念我总有一点错乱的感觉,小说细节我的理解可以是精细的描写、可以是详细的叙述、甚至可以是详尽的议论。可以这么说这些都是为了小说的故事服务的,何来:“小说细节”可以大于“故事情节”。

作者紫书说:甚至可以用小说细节去承载故事情节,与前半句“小说细节”可以大于“故事情节”自相矛盾。小说细节去承载故事情节,就是说故事情节表现手法是靠细节的描写或叙述等去承载故事情节,不存在“小说细节”与“故事情节”的大小问题,只是表现故事情节的方法是用细节的描写或叙述等进行表现。

作者题目说“细节藏故事” 作者紫书所要表达的内容应该在一“藏”字上,从作者紫书给出的小说样例来看,作者想要表达的结果无非是不显露小说中的故事,用细节来蕴含故事情节,达到:“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效果。

作者有这样一段分析:   

这个“故事”(如果你承认这是个故事)是隐性的。小说里完全没有作出半点有关的叙述。只有把小说读到最后,这个隐性的故事才会被读者“领会”出来,也就在这个时候,前面看似铺垫的部分,里头的“小说细节”(比如老大的女儿提起“味道是人类最后的记忆”,比如今年到福满门吃团圆饭的提议,以及“福满门的更有特色”等等)才会发生作用,帮助读者完成他们对“故事”的领会与想像;甚至是热闹氛围的营造,在这时候也才出现了讽刺的意味。于是,这些细节也就因此显出其真正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从分析来看,作者紫书其实认为他的样例作品里还是有故事,只是在前面没有暴露,是隐形的故事,我想作者不要故弄玄虚,作者要说的无非是我的小说里有着一条明线和一条暗线,明线是:饭局。暗线是:老妇人听电视上的专家说“味道是人类最后的记忆”,因而突发奇想,要在团圆饭中测试孩子们对其最拿手的一道菜的记忆。

这里我要说的是小说的研究不能搞得很玄虚(不针对紫书老师,针对的是这种现象),搞得多少人都不懂!

妥否!与紫书老师商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