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概说
阴阳五行学说早在夏代就已形成,它是我国古代先哲们在接触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实践中,通过各种观察与思考而建立的一种哲学思想。
先哲们把宇宙间万事万物分成阴和阳两大类,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变化与生成,全在于阴阳二气的运动与转化,以此来说明宇宙生存的根本道理。阴阳概念最早来自阳光的向背,认为物体向阳的一面叫做阳,背阴的一面叫做阴。用此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与社会所有的一切现象。
阴阳二气的规律,凡是一切事物积极的,谓之阳,如白天,上面、高处、外面、男性、雄性、刚强、单数等都属阳。凡是事物消极的,谓之阴,如下面的、里面的、静的、慢的、双数的皆属阴。
宇宙间的万物万象,都存在着相反的两种属性,也就是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如电流一样由正负极构成,凡是一切建筑物都有阴面和阳面,比如说南面为阳、北面为阴。古人认为,阴阳两性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阴阳两性,每一位立面都是自己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阴则阳不能存,若没有阳,阴不能存。阴阳两种属性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此消彼长,在一定情况下向其对立面变化。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扶阴抱阳,阴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基本特征。
“生生谓之易”,阴阳虽是两种不同的属性,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又可互相转化,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把阴阳消长量的变化转化成质的变化,作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展与变化最根本的法则。这是古代先哲以阴阳这两个符号开始,创造出的一个无边无际的易学体系。
阴阳学说在我国易学界应用很广,如易经,八卦、风水,奇门、星象学、中医等等都与阴阳学有很大关系。因此,阴阳学说不仅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的先导,而且也是阴阳五行学术的依据。
二、五行概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宇宙物质基础的学问,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它是我国古代先贤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古人认为,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变化和发展,都不外乎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互相生克的结果。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又生水。相生的原理是水能滋润树木,木燃烧产生火,火燃烧后成为灰土,土里能产生出金属,金属乾宫、乾金能生水,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循环。
相克者指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水又克火。大概意思是火能熔化金属,金属能砍伐树木,树木能穿透土壤,土壤能吸收水份。
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构成一个循环,周而复始,认为上至天体星宿,下至人间万事万物,皆由五行生克所构成。
古人用易经来预测人生祸福,主要是依阴阳五行的生克制化为依据,天干地支代表不同的阴阳五行符号,这些不同的符号构成“玄学密码”,古人是如何解破这些密码的,这里边学问奥妙无穷。
古人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和阴阳一样,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阳本阴生,阴本阳生,互相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辅相成,互为体用的理论乃是五行生克制化的精髓,由于五行相互作用,才能使天地万物得以保持动态平衡,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一、河图
相传在上古时期,伏羲氏在黄河中发现有一只似龙非龙、似马非马的奇兽,从河浪中一跃而出,趴在地上让人们观之。动物背上的毛纹中长出有一层层的花纹,排列成一圈一圈特别美丽的图案,伏羲氏将此动物称之为“龙马”,又在此图案中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这是天象之秘密所在,并将此图案称之为“河图”。伏羲在图案中详细观察,发现这些图案是由52个黑白点组成的,象征阴阳、五行、四象。此图案为四方形,即下面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代表北方,又代表冬天,五行属水,表示为玄武星象;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代表春天,五行属木,表示青龙之象;南方两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代表夏天,五行属火,表示朱雀之象;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代表秋天,五行属金,表示白虎之象;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代表中心时空点,五行属土。并将黑点确定为阴,白点确定为阳,又定出双数为阴,单数为阳。在四象中,每象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个星宿,按照圣人坐北朝南为正位,即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从此就成立了“五行八卦之源”。
伏羲氏在此图象中求其精义,按照上述白点属阳,黑点属阴,以奇者属阳,偶者属阴的理论,又按其一六居下,二七居上,三八居左,四九居右,五十居中。又按河图之数一九为太阳,四六为太阴,二八为少阴,三七为少阳,按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之理,互相而矣。一六合为太阳太阴之合,为阳水与阴水之合,位于北方冬令。二七合为少阳少阴之合,为阴火阳火之合,位于南方属夏令。三八合为少阳少阴之合,为阳木阴木之合,位于东方属春令。四九合为太阴太阳之合,为阴金阳金之合,位于西方属秋令。五十合为天阳地阴之合,为阳土阴土之合,位于中宫,属四季,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万物土中生之理也”。
图三、河图总的说来,金木水火土五行都有阴阳之分,所以春夏秋冬四季,万物生死变化,无不归纳于五行之中也。
古人认为,“河图”是一幅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宇宙图,内藏天地之玄机乾坤之奥秘。正如《易经》所述“天地定位”,就是其意。
河图生成数
东方木位:是为天三生木,地八成之,称之为三、八为朋。
南方火位:是为地二生火,天七成之,称之为二、七同道。
西方金位:是为地四生金,天九成之,称之为四、九作友。
北方水位:是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称之为一、六共宗。
中央土位:是为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称之为五、十同途。
二、洛书
图四、洛书
“洛书”是出于夏禹治水时期,据说大禹王在平治水患时一直想不出好的治水方法,正在犯愁之际,忽见有一龙龟从洛水中爬上岸,龙龟背上的甲壳上长出一幅奇特的花纹图案,聪明的大禹从图案中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按照此图的原理提示想出疏导水患的方法,观察出水的涨退有一定的规律,总结出一种用人工疏通河道的办法,因此治水成功,这就是“洛书”的起源。
“洛书”阴阳之数共为四十五数,以1、2、3、4、5、6、7、8、9为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五行生死存亡之数。五行水、火、木、金、土,分别为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阳数和为九,阴数和为六,因此《易经》卦爻的阳爻称之为九,阴爻称之为六。阴阳之数合起来为十五,此乃为天地人三才五行之数也。
“洛书”之九数又称之九星,九星之数乃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每年一星。从黄帝画卦开始一直运行至今。九星八卦,运行十五,周流八方。“洛书”阴阳总数为45,周流八方,以8×45=360的周天之数。同理,“洛书”阴阳黑白点总数也为45,周围八方,以45×8得以360数,代表360周天。
三、河图与洛书的关系
从“河图”到“洛书”,中间相隔2000多年,从河图中看出,洛
书是在河图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图中是以“五”数为中心,纵横都是十五数。从九宫格周围的八个方位来看,纵横或垂直的数字都是十五数,也就是以五为中心,而又演化出八个方位。
“洛书”之理,进一步阐明方位与数字的关系,其结果是一在正北、九在正南、三在正东、七在正西,除去中间,其中两数合而为十。从“洛书”的图象来看,古人总结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的歌诀,从图中无论是横看竖看还是斜看,都是十五。反映出“河图”是宇宙的缩影,“洛书”是地球的缩影,古人用数字及方位将这两个宇宙密码用作治国安邦之智慧。
一、先天八卦
“八卦”有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之分,据传说先天八卦开始是由伏羲黄帝创作,到了周朝,周文王在先天八卦基础上又创立后天八卦。先、后天八卦的创立,为易学研究奠定下了坚固基础。从周朝开始,中国出现氏族分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将诸子百家的大量文化书籍烧毁。在焚书坑儒时,只留下医、卜、星象、种树等书籍没有烧毁,其中就包括我们目前所读的《易经》。
《易经》能逃过这场厄运,主要因为它是占卜书。古代人们欲知其事必先占卜,欲知祸福必要问天,问天的方法是用火烧龟壳,根据龟壳上被烧的裂纹,用《易经》卦象来分辨事情的细节与吉凶成败,所以《易经》能逃过此劫。
《易经》上所记载的伏羲八卦图,代表宇宙间八种自然现象:
“乾”卦,卦象“乾三连”代表天。
“坤”卦,卦象“坤六断”代表地。
乾、坤两卦的符号,源于象征男女性器官,也是人们对阴、阳所衍化出来雌与雄的基本形象,从这些八卦符号中可以看出天与地的形象,白天与黑夜的形象,太阳与月亮的形象,阴与阳的形象。
“离”卦,卦象“离中虚”,代表“火”(太阳)
“坎”卦,卦象“坎中满”,代表水,月亮(太阴)
“震”卦,卦象“震仰盂”,代表雷
“巽”卦,卦象“巽下断”,代表风
“艮”卦,卦象“艮覆碗”,代表高山陵地
“兑”卦,卦象“兑上缺”,代表河泽、海洋
就以这几个八卦符号足可说明宇宙间八大自然象征,这八大自然象征分别为天、地、水、火、山、泽、风、雷八个卦象,这八个卦象又变化出六十四个卦象,六十四卦就是由此诞生。
先天八卦演变出来的六十四卦,称之为文王六十四卦,又称之为后天八卦。在日常应用中以先天八卦为体、为源、为理,文王八卦为用、为智。
《易经》与《河图》、《洛书》产生出来的博大智慧,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为易学文化奠定坚固的基础。
《易经大传》曰:“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几句话乃孔子赞扬圣人,依此作研究易经之根本理由。古人将龙马比喻神物,然后用龟蓍之筮法,测天地万物之变化,谓之四时之运,天垂象见吉凶,谓之日月之行也。河出图、洛出书谓之天地之数也。
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传是远古时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研究动植物的生长形态,将其心得进行归纳而划出了八卦。
图五、伏羲八卦次序《易经》“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两仪者分阴仪、阳仪,阳仪生太阳、少阴,阴仪生太阴、少阳,故将太阳、少阳、太阴、少阴统称之为四象。太阳生乾一、兑二,少阳生离三、震四,少阴生巽五、坎六,从太阴中生艮七、坤八,这就是古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之说。
八卦画卦的爻象,即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此乃八卦成爻象之也。
八卦代表自然界八大现象,即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兑为泽、巽为风。
八卦的每卦都有五行所属,即乾、兑属金,坤、艮属土,离属火,坎属水,震、巽属木。
先天八卦的八个方位,即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艮西北,兑东南,巽西南。
《易》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
先天八卦有顺逆之分,左旋为顺,从震至乾,得其生者为顺;右旋从坤至巽,未得其生者为逆。故曰:“数往为顺,知来者为逆”。
八卦之卦位,出于阴阳消长之数,其中自然之理奥妙无穷。八卦以阳生于子,极于午,所以,以正南为乾,乾乃正阳,阳极则一阴生。以西南为巽,巽乃一阴之开始。阴生则气必盛,气盛则包阳。故正西为坎,坎乃一阳在中,包藏在盛阴之内。阴盛则阳气渐消,此时秋
天的硕果是正食之际,故以西北为艮,艮乃二阴之盛,一阳之渐消。
阴生于午,极于子,因此正北为坤,坤乃正阴之极,阴极乃一阳生,所以东北为震,震乃一阳之始生也。阳生则气盛而包阴,故以正东为离,离乃一阴在包藏在一阳中,也就是一阴包藏在盛阳之内。阳生则阴渐消,故东南为兑。而东南兑位并非二阳之盛,而是盛阴之渐消也。
综上八卦阴阳之爻象来看,乾、坤二卦之正位在正南正北,推之阴阳消长之理,都出于自然现象。坎、离二卦之正位在正西正东,可以用于测算日月、朔望、弦晦、盈亏之用,由下弦至月圆,乃阴之消,阳之长,自下渐长。所以,左旋之卦有一阳震、二阳兑、三阳乾,此卦象将震、兑、乾三卦表示得非常明白。又由上弦至全晦,乃阳之消阴之息。因此,右旋之卦一阴巽、二阴艮、三阴坤,用巽、艮、坤三个卦象表示得非常确切。所以,阴明阳晦之理都来源于月亮借太阳之光而立论的。
晦则日光背而月晦,望则月光对而月亮明也。学者若能知其月亮晦明盈亏之理,其中之奥妙自然就会明白。然后再将八卦每一卦象之哲理细细推敲,慢慢品味,便可完全明白于心。
商汤末期文王又在先天八卦基础上将先天八卦演变成后天八卦,将先天卦序不用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将演变为:乾之纯阳为老父,生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以坤之纯阴为老母,生巽长女,离中女,兑少女。以乾之纯阳为老父,奇数为阳,偶数为阴。而震长男、坎中男、艮少男。三个卦象皆都二偶一奇,所以皆为阳卦。此三卦皆根据乾卦为父,阳数从阳类,以一奇为阳,二偶从之。所以,《易经》云:一君二民乃君子之道。以坤卦三偶为阴,而巽、离、兑三卦皆是二奇一偶为阴,此三卦皆以坤母之气,阴从阴类,以一偶为主,二奇从之。
《易》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后天卦位之理皆来源此耶。
卦有阴阳驳杂,无论任何一卦,必须与所居之宫位相符合,一丝一毫都不能牵强。古人作卦,首先以天、地二极为主旨,以天之北极在亥,而卦以乾卦之纯阳天象居于西北,所以,西北之乾卦为天。地之南极在申,而坤卦以纯阴地象成之于西南,这些都是先后八卦之主要关键。乾、坤二卦为阴阳之鼻祖,众卦之父母。所以,文王将乾、坤二卦安居在南北二极之地是合情合理的。
关于坎为中男,离为中女,并非是以长男代父,长女代母之意,而是以坎、离二卦代表先天之乾坤,所以,乾坤二卦居于南北之正位。八卦分阴阳而立八方,并不是指阴阳中正之气,你再细想一想,离卦坐先天之乾位,其卦象得坤中一阴而中虚,坎卦坐先天之坤位,得乾卦的一阳而中实,二卦各得阴阳之正气,所以,与其它卦之阴阳尽皆不同。
离在南,坎卦在北,文王画卦,将坎离二卦定位于南北是有深奥之意义的,并不是偶然的。坎、离二卦坐乾、坤的位置,取以爻位在先天,所以,先天之坎离居于东西,后天之坎离居于南北,与先后天之坎离各分东西南北。
震卦代表长男,是因震卦得离卦先天之气乃一阳始生,震为六子之首位,可知坐居之位乃首冠五方,所以,所生之时令也是四时之首位。巽的位置坐在震之后面,位居东南,也是由此而来的。再者以长女跟随长男后面,阴木辅助阳木,互相协助,使其阴阳相互并茂,此乃天地之哲理也。
兑为少女,五行属金,金之质弱,依自己不能自生自旺,在正西居之,依靠左有乾父之金助,右依坤母之土生,相辅相成,乃自然之理也。
艮为少男,五行属土,艮乃土之薄气,然而艮阳与兑阴之柔弱都是相同的,它俩只能依靠别人成事,故以艮居于东北,使滋润万物之坎水作为生息之根,使栽培万物之震木能得以土气,所以艮土不得不居东北。再者,以少男附于长男之旁,能协助长男成一岁之功。
文王八卦之哲理至奥至深,虽然用于后
天,实乃先天之体,其理不外乎《河图》与《洛书》之理。因之,每卦管三山,八卦合为三八二十四山,也就是二十四个方位。所谓用后天不用先天,因后天已经包藏在先天之体内矣。
从八卦之理论来看,先天八卦乾坤生六子,乾坤乃太阴太阳,夫妇相配乃自然理,要知先天八卦如人体之躯壳,后天八卦如人体之精神,有精神旺盛则人能健在,精神枯竭则人不能生存。两者互相配合,相辅相成,其中奥妙,变化无穷,此乃阴阳变化之根,万古不易之定规。
总的来说,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后天八卦必须并论,方能知其奥妙。再者八卦以九画应其宫位,如“天地定位”,乃乾卦
三画,坤卦
六画,共得九画,谓之“水火不相射”;坎卦“
”五画,离卦“
”四划,共得九画,谓之“雷风相薄”;震卦“
”五画,巽卦“
”四划,共得九画;艮卦“
”五画,兑卦“
”四画,共得九画,谓之“山泽通气”;四九共三十六画,以应三十六宫,故古诗有云:
乾遇巽时为月窟,坤逢震地现天根。
天根月窟间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古时罗盘载上三十六层,层层都有玄妙,字字都是真金,由于《易》理深奥,初学若不得名师指点难以明白。本书采取日常所常用的十九层三合罗盘为蓝本,结合自己应用经验逐层进行解释,详列分明,以供后学,以便共鉴先圣之智慧而作。
二、后天八卦
三合罗盘的盘面上除了天池之外,将后天八卦图刻划在天池前面的第一圈,可想而知,后天八卦在罗盘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易经》曰:乾以君之,坤以藏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暄之,艮以上之,兑以悦之,以运四时。雷即震卦,风即巽卦,雨即坎卦,日即离卦。图之中尽名曰天池,中间的箭头为指南针,里面的第二层为先天八卦图象,即乾卦在南,坤卦在北,离卦在东,坎卦在西,兑为东南,巽为西南,震为东北,艮为西北。最外面一层为二十四山向,以子在正北,午在正南,卯在正东,酉在正西,乾在西北,巽在东南,坤在西南,艮在东北,其余八卦、四隅、四库都各归其位。
图六、先后天八卦图式
后天八卦相传是周文王根据《河图》、《洛书》以及大地山川的形势分布,配合四时气候的变化,构画出来的,其理博大精深,变化无穷。
图七、文王八卦次序《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六十四卦之哲理完全来源于此。
后天八卦是根据《洛书》中“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的理论演化而来的。此理变化无穷,比如说,一为坎水,二为坤土,三为震木,四为巽木,五为中宫,六为乾金,七为兑金,八为艮土,九为离火。后天八卦的顺序是坎、坤、震、巽、中、乾、兑、艮、离就是由此而来。
《历法通览》以及诸家历法都有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等九星七曜名词,这些名词就是来源于后天八卦。
罗盘上所刻画的所有实用方法都是来自先、后天八卦,这些理论的来历专业者务必要精研细悟。
比如说六十甲子之由来:是取以四象,太阳居一(坎)而对九(离),以四乘九等于三十六;又以太阴居四(巽)而对六(乾),以四乘以六等于二十四数,将三十六加二十四,总共得六十数,这就是六十甲子的由来。
又如六十花甲纳音之由来,少阳居三而对七,以七乘四得二十八,少阴居二而对八,以四乘八得三十二数,再以二十八加三十二合得六十数,此乃六十花甲纳音之由来。
再如一百二十分金之由来:将前之六十甲子加以六十花甲纳音数,两者相加起来合得一百二十数,这就是罗盘一百二十分金之由来。
阴。乾、坤、坎、离四卦属阳,震、巽、艮、兑四卦属阴。后天八卦以阴阳奇偶之数相配得十数即是,如坎一与离九合而为十,所以坎山离向即子山午向。坤二与艮八配而合十,所以成为坤山艮向。三与七配合十,得震、兑、卯、酉之山向。四与六配合十,得乾、巽向,这是后天阴阳八卦夫妇所配,皆是从《洛书》中演化而来。
再如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之由来。以坎一乾六艮八共得十五数属北方。巽四离九坤二共得十五数属南方。震三巽四艮八共得十五数属东方。兑七坤二乾六共得十五数属西方。四个方向十五加起来得以六十数,这就是罗盘上六十龙之由来也。
四正、四主中央共得六十数,与前面的六十数合起来又是一百二十分金。无论你怎么去算,图中纵横共十六个十五数,总共是二百四十数,二十四山每山都十数,以应二十四山的旺相、孤虚、空亡的作用也。
关于合化的由来,《河图》、《洛书》之理数,其中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这些皆来自《河图》与《洛书》,河图中有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这些都是来自河洛五十之数,比如说甲与已合,甲已还加甲,从甲子向前数五数得戊辰化土;“乙庚丙作初”,乙与庚起丙子向前数五位得庚辰化金;丙辛生戊子,从戊子向前数五位得壬辰化水;“丁壬庚子居”,从丁、壬起庚子,向前推五位得甲辰,所以甲辰化木。戊癸起壬子,从壬子向前推五位逢丙辰,所以,丙辰化火。此五子元遁之理皆来自《河洛》理数。关于五虎遁之说,同样推之,如甲己之年丙作首,其理同样推之,如甲子至寅为丙火,丙至辰为戊辰,其余八干以此类推。
关于天干相合之数都是来自《洛书》之五数。如一加五得以六,如甲与已合,甲乃一数,已为六数,形一六共宗。乙与庚合,乙属二数,二加五得以七,所以二七同道。丙与辛合,丙乃三数,三加五得以八数,所以,三八为朋。丁与壬合,丁乃四数,四加五得九数,所以,四九为友。戊与癸合,戊乃五数,五加五乃十数,所以戊与癸合十。
《河图》一六属水,二七属火,三八属木,四九属金,五十属土。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甲、丙、戊、庚、壬为五阳干,乙、辛、己、丁、癸为五阴干。
凡大衍之数天数二十五、地数二十五,加本身五数,共五十五数,其中奥妙至精至微,奥妙无穷。
从《易经》古文之意来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的连带关系,并且从中也看出每一卦所代表的方位。古人将先、后天八卦的具体位置编一首易记歌诀,以便大家对先、后天八卦位置有所了解。
歌曰:乾六离九是朝宗,坤宫坎卦气相通。
天三地八为朋友,兑七巽四一脉融。
离九来龙定震穴,是因地八是乾宫。
坎水朝时来到兑,巽龙入脉坤宫从。
后天来龙先天向,生成推照相互同。
谁人识得此真诀,何愁天地不相逢。
从伏羲画卦至今已有五千余年历史,历代先贤无不费尽心血去研究,有些人曾耗尽毕生精力去探索画卦成因,观察其中变化,结果都未能划出句号。时至今日,学术界仍然将以上一些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甚至连一些科学家都介入,但因这些学说与现代科学有所不同,现代科学如物理、化学等都可以去直观明辨,而阴阳五行学说只能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去推理,无法用科学去认证,故只能将称之为“玄学”、“神秘文化”等。
我国是东方文明发源地,从伏羲画卦以来,这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始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众多神秘文化的学说中,最有学术权威的文献著作就是《易经》,它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早的一部经典著作,该书的作者不是一人,古经云:“易道深,更三圣,历三古”。所谓“三圣”与“三古”是指远古时期的伏羲黄帝,中古时期的周公文王,近古时期的孔老夫子。
《易经》是专门研究事物变化之典籍,称之为大道之源
。那么什么叫“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变”,从“易”字这个字形来看,上面是日,下面是月,是由日、月二字组成,日、月乃阴阳变化之意。所谓“经”就是道,道就是理,对于易经二字总的看来有“易”、“不易”、“简易”三种含意。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时刻都在变化,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超越“易”,“变易”,“简易”这三个哲理,阴阳五行的哲理都是来源于此。现将先、后天八卦盘式附后,请你仔细推敲。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兑七、艮八、离九。
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其中
图八、后天八卦(洛书)盘式
(内圈为先天八卦,外圈为后天八卦)
先天八卦乃伏羲氏最先创造的八卦,后经文王姬昌继续进演又创立后天八卦。八卦之中,乾是阳之极、坤是阴之母,将阴阳这两个最根本的概念确定之后,其它六卦随着一定规律衍化而出。阴阳学说是中华民族用以解释世间万物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根据指南针的指向可看出:乾在正南、坤在正北,阳仪逆时针看,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阴仪顺时针则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图九、先后八卦方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