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摄影构图

 独行客a 2013-03-04
  构图源自绘画,指画面的布局和构成。摄影也要构图,是指从取景拍摄到照片的剪裁制作全过程。人物摄影构图,主要表现人物在摄影画面中的形态,利用一切造型因素塑造人物形象,尽可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摄影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为平面艺术,都要讲构图。但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很大的不同,绘画构图是以主观设计为主的构图,摄影是以客观选择为主的构图。绘画可以对素材任意取舍,按自己的构思去构图;摄影是临场选择素材,直接用取景框取舍,现场进行构图,摄影 构图,是把现实生活形象变为有框架限制的平面形象。

  第一节 摄影画面的景别
  景别指摄影画面所表现的范围。摄影景别借用电影的划分, 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影响景别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距,照相机和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影响景别;二是镜头焦距,摄距不变焦距变化也影响景别。
 


   一、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图片 
  1、远景 画面表现的范围宏大,场面广阔深远,展现景物的整体结构。在远景画面中一般没有明显的主体,不去表现景物的细节,而是表现景物的气势。在人物摄影中,一般不采用远景。

  2、全景 画面的表现范围要小于远景,表现被摄主体的全貌及其所处的环境,并通过环境气氛来烘托主体对象。全景画面仍有较大的气势,画面充实,主次分明,在人物摄影中,有时用全景来表现群众场面。
图片
 

  3、中景 画面的取景范围进一步缩小,大大减少了环境。中景画面重在表现主体对象,常常表现主体人物参与的事件及动作情节,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并以情节取胜。
图片 

 

  4、近景 画面突出表现主体的特征,舍去环境或虚化环境,画面显得十分简洁。近景画面主体形象丰满,特征鲜明,质感细腻,重在传神。
图片
   


  5、 特写 
画面只表现主体对象的局部,并使这一局部充满画面,着重强调主体对象的局部特征。特写画面对主体的表现更加集、强烈,以简代繁,以一代十,使之更加传神。
图片
 

  二、头像、半身像、大半身像、全身像
图片
  1、头像 画面集中表现人物的头部,让被摄者的面部形象基本占据整个画面,是脸部的特写。头像可以包括人物的脖子、衣领及少量的胸部,但重点是表现人物的面容。头像能够强化突出人物的五官,近取其神,以神感人。
 
图片


  2、半身像 画面容纳人物的双肩和胸部,但身体部分一般不超过腰部,环境只占画面很少一部分。半身像也是突出人物的面貌,注重神态的表现,但有时还要展示人物的手部动作。
图片

  3、大半身人像 画面能够表现人物的腰部以下,膝盖以上的身体,双手下垂可以拍全,有较多的环境。大半身像的姿态可以有很多变化,有助于把人物拍得更加生动。  图片

  4、全身人像 画面能够表现人物的全貌,并且在有开阔的环境空间,不仅人物的动作可以尽情发挥,环境的特点也作了充分的交待。全身人像的表情和肢体语言相配合,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
图片

  第二节 方向的选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角度,景物有不同的形状。拍风光如此,拍人物也一样,不同角度的人物会呈现不同的面貌。确定拍摄角度,首先是选择不同的方向。
  一、正面 
  照相机正对被摄者,正面拍摄人物,人物面貌完整,五官鲜明,神情自然,而且显得庄重。正面像一般要求能够看到人物的以耳,如果只能看到一只耳朵,哪怕面部绝大部分都可以看到,都不能算作正面像。正面像五官对称,让人感到比较真实,因此被作为标准像。
  图片
  

  二、半侧面
  照相机与被摄者形成25°-50°角,人物的面部从斜侧面对着镜头,打破了正面像过于对称平稳的不足,而显得比较活泼。半侧面可以灵活地调整角度,面部可以露得多一点,也可以露得少一点,是人物摄影中常用的一种角度。
图片
 

  三、侧面
   照相机与被摄者成90°角,人物侧对着镜头,只能看到半个脸,半藏半露,显得比较含蓄。从侧面看人物的面部,轮廓分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侧面缺乏透视变化,不如半侧面生动活泼,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角度。
图片

图片
 

  四、背面
  照相机对着被摄者的后背,与人物的视线成180°角。由于看不到人物的面部,无法表现人物的神态,主要靠人物的形体动作间接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背面拍人物,可以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读者通过主体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或者通过画面中正面人物和背面人物所构成情节产生联想,从而体会作品的主题。
图片
图片
 

  第三节 高度的选择
  选择拍摄角度,除了方面的选择,还要进行高度的选择。高度的变化也会对摄影构图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平视
  平视指照相机与被摄者的头部等高,镜头的光轴与人物的的视线平行。平视拍摄的照片符合人们平时
的视觉习惯,给人一种心理上的亲切感与平等感。平视拍摄,人物的脸部不易变形,构图平稳,并且有利于表现前景。但是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前后排的人物容易发生重叠和遮挡。

图片
 

  二、俯视
  升高照相机的位置,由上往下拍,能形成较大的空间布局,前后人物互不遮挡,有利于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府视拍儿童,就像大人看小孩,也比较符合人们视觉习惯。但是,俯视拍摄人物,容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变形,如果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俯拍摄,人物就会显得头大脚小。
图片
 

  三、仰视
  降低照相机的位置,由下往上拍,人物显得高大雄伟。如果用广角镜头近距离仰拍,人物下大上小,挺拔矗立,会产生一种比较夸张的视觉冲击力。仰视能降低地平线,让天空成为背景,这样可以使画面显得比较简洁。但是,仰视拍摄人数众多的场面,画面两边的人看起来就像是在向中间倾斜,后面的人也会被前排的挡住。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四节 主体与陪体
  一幅摄影画面一般是由主体、陪体和背景等几个部分组成。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集中体现作品的主题;陪体是画面中的次要形象,可以起到衬托主体的作用。

  一、主体
  摄影构图要确立画面的主体,主体既是画面中的形象中心,也是画面的视觉中心。在摄影画面中,主体起着主导作用。主体在画面中应突出醒目,让人一目了然。在人物摄影中,人就是主体。人物摄影一般以一个人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也可以是两个人并列的主体形象;当画面中出现三人或多个人物时,就应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作为主体形象。如果是一幅头像,那么就应该把人物的眼睛视为主体。
  主体是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画幅格式的选择和画面空间的分配,以及影调和色调的确定,都要以主体的特点来决定。
图片
当画面中出现三人或多个人物时,就应在其中选择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作为主体形象

  主体和陪体之间要有内在的联系,并且能构成情节,这样才能丰富作品的内涵
图片
  二、陪体
   主体确定之后,还要有意识地在画面中保留一些对象来作为陪体。“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一幅画面中光有主体还不够。显得单调,信息量不足。在陪体的衬托下,主体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

  陪体必须是那些有助于表现主体的对象,而不是干扰主体的对象。对陪体的选择必须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凡是内容所不需要的,或者是喧宾夺主的,都不能作为陪体。陪体要与主体之间产生呼应,并与主体构成情节,从而深化主体的内涵,表达作品的主题。

  第五节 对比与均衡
  对比与均衡,是一切文学艺术形式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对比,指不同对象的相互比较中,突出其中的主要对象;均衡,指是作品的结构要相对匀称,平衡。对比与均衡、就是要在对比的变化中求得构图与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对比
  在文学写作中,常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作对照描写;音乐中有高低音的起伏和节奏快慢的变化;造型艺术更加讲究对比,没有大就显不出小,没有高就显不出低,没有黑就显不出白,没有实就显不出虚,没有暖色就显不出冷色......这是一条普遍规律。摄影构图理同如此,要利用一切差异现象,使画面形成对比,从而产生审美效应。摄影构图中常见的对比有大与小、曲与直、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明与暗、色彩的冷与暖等。

  1、大小对比 摄影画面中,体积大的物体同体积小的物体放在一起会产生对比效果。如果其中一个物体是人们平时熟悉的形象,这个形象就成为参照物,可以使读者想象照片中另一个形象的大小。按照这一规律,长与短、高与低、宽与窄的对象都可以形成对比。

相机:佳能5DII,镜头:小白 F14 1/60s 200mm(35mm焦距200) ISO=800 
图片
中国袖珍歌手吴小莉的身高仅有1.1米,当她与藏族美女歌手扎西拉姆同台站在一起,形成了高与低的对比。

  2、曲直对比 曲线形体和直线形体同时出现在画面中会产生对比效果。如果曲线形体占较大面积,直线形体占较小面积,直线形体相对突出;直线形体占较大面积,曲线形体占较小面积,曲线形体相对突出。

  3、疏密对比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平面形象,如果实体形象前后相叠,中间缺少距离感,显得杂乱;如果把实体形象衬在虚化形象或空白片,这种重叠的杂乱感就会消除。摄影画面应该力求简洁,不要让过多的景物湮没主体,所有的景物都应主次有序。画面要留有空白,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疏密对比是画面空间变化的至耍因素;当众多物体出现在画面时,不能平均把它们分布在画面氏出为那样显得平淡散乱;而是有的要集巾,有的要分散,整个画画在构图卜形成疏与密的对比关系,在丰间组合上构成一种美感;一幅面的疏密对比主要体现在对物体的疏密组合,以及线条和色块的疏密分布上。

  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必须使各种景物和线条的安排有疏有密,而不能像撒胡椒面那样搞平均主义,当然,也不能让所有的景物和线条都堆积在一块。“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是古人对疏密关系的最佳总结,这对于摄影构图同样适用。
  疏密有致
  当我们在构图时,切不可使画面上的疏密分布呈现平均化的特点,例如,在拍摄左侧的这块石板地时,摄影师故意用广角镜头以较低的角度拍摄,于是形成了近处石头较“疏”远处石头较“密”的摄影构图,这就避免了均匀分布所造成摄影作品的无趣。
图片

使用广角镜头
  在拍摄风景和建筑的时候,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改变景物原有的疏密分布。例如,摄影师在拍摄左侧相片时,就选择了广角镜头并尽最将相机靠近右侧的第一个石狮子,于是最终获得了一张“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风景相片。
图片
越往远处,狮子的间距就越小,使用广角镜头拍摄能够加剧这种效果

  4、虚实对比 人们习惯把照片拍得非常清晰,并把清晰度作为评价照片品质的标准之一。但是许多照片并不需要整个画面都清晰,而是让画面的主要部分清晰,让其余部分模糊。最令人感兴趣和最关注的对象总是让人看得最清晰,而周围的环境就不那么清晰了。在摄影画面中,让模糊部分衬托清晰的部分,清晰部分会显得更加鲜明、更加突出。这就是虚实相间,以虚托实。
  主体是摄影画面的视觉中心,应当清晰,陪体和背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虚化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焦虚、镜(滤光镜)虚、动虚(慢门摄影)等。在人像摄影中,常常用长焦距镜头、大光圈控制景深(焦虚)的方法来虚化背景,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人物。

相机:尼康D80 镜头:尼康50mm标头 F2.5 1/1000s 50mm(35mm焦距75mm) ISO=200
图片
这张照片是用大光圈来虚化环境,更加突出了美女的妩媚。

  民俗建筑与民族文化风范表现非常充分,人物的贤淑、文静、含蓄的腼腆美很具有东方女性的特色,影调和着色表达了古朴、素雅、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群族情感凝结,简朴、同一的场景画面则描述了小城环境特有的宁静与和谐气象。模特的演绎很典型,具有写实表现的典型特征和出众的艺术气质。

相机:佳能5DII,镜头:小白 F14 1/60s 200mm(35mm焦距200) ISO=800 
图片
这是2011-01-14在四川卫视举办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决赛上杨成花团队的表演,因为她主要是在唱歌,所以她的动幅度作相对比给她伴舞的长辈要小点。我采用了慢门来表达伴舞的动势。

相机:佳能5DII,镜头:小白 F10 1/100s 70mm(35mm焦距70) ISO=800 
图片
这是2011-01-14在四川卫视举办的天籁之音中国藏歌会决赛上泽绒翁登表演,他舞动的长袖的动幅度作比他的上半身要大得多,我采用了慢门来表达伴舞的动势,可以看出,长袖已经虚的。



5、动静对比 一幅照片一般只能运动的瞬间,难以反映运动的全过程,通常是采用高速快门将运动主体“定住”,以动作姿态来表达动势;也可以采用慢门摄影,还可以让运动的物体在画面中留下轨迹。在体育摄影中,常采用“追随摄影”的方法来造成动感。这就是所谓的“动成虚”,“静成实”。总之,动与静的对比可以使摄影作品更显得更加有生气。

相机:尼康D80 镜头:适马 APO 70-300mm F4-5.6 Macro Super II 镜头 f5.6 1/200s 50mm(300mm焦距450mm) ISO=200
图片
  在体育摄影中,常采用“追随摄影”的方法来造成动感,2010-07-18 2010中国超级摩托车锦标赛在成都的金港赛道举行,这是我第一次拍摩托车比赛,当摩托车以为250公里的时速从我面前呼啸而过时,我用了一只适马 APO 70-300mm F4-5.6 Macro Super II 镜头捕捉拍下了这个精彩的瞬间,当时拍了几十张,就这张效果最好。说明不是器材,而是手艺问题。这个头是用650.00元买的二手狗头。
6、明暗对比 摄影画面是由光影构成的,因此影调的明暗对比显得尤为重要。白与黑、明与暗相反相成,相互衬托,可以对视觉形成刺激,通常,画面中最明亮的部分最吸引人,但在有的画面中,最暗的部分却最醒目。在大面积的亮调画面中,小面积暗色色阶显得最为突出;在大面积的暗调画面中,小面积的亮色阶显得最突出。摄影画面的明暗色阶的面积和位置应恰到好处,变化有序,画面简洁,切不可杂乱无章。

相机:柯达DX7630 F2.85 1s 8mm(35mm焦距39mm,) ISO=100
图片
在大面积的暗调画面中,小面积的亮色阶显得最突出。 

  7、色彩的冷暖对比 色彩的冷暖对比也可以造成视觉刺激,让人感到艳丽夺目。冷色指蓝色和青色,暖色指红色和黄色,绿色和品红被视为中间色。把冷色和暖色放到一幅画面中,会产生强烈的色调对比。如果冷暖色调的面积相等或相近,对比会更加强烈,反而会造成不好的视觉效果;如果将其中一种色调的面积缩小,另一种色调的面积相应扩大,就会获得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赏心悦目的效果。
  另外,在大面积的中间色调中,小面积的冷色或暖色也能得以突出;在面积的饱和度较低的色调中,小面积饱和度较高的同色相对突出;在大面积消色(黑白)画面中,小面积的彩色十分突出。要确定一个主色调,然后再设计色调的对比。
  彩色照片的色调有:以红色、黄色为主色调的暖调构成;以蓝色、青色为主色调的冷调构成;以绿色、品红为主色调的中间调构成;以冷色和暖色形成强烈对比的对比色构成;以近似色或不饱和色配置的和谐色构成;以高饱和色和明度稍低的色形成重彩构成;以浅色调为主调的淡彩构成。

图片

图片

二、均衡
  均衡指画面中心点的上下、左右各方所出现的视觉因素具有数量和重量的均势。均衡是一种视觉感受,可以给人以稳定的美感。光有对比没有均衡的构图是不完整的,但过分追求均衡可能导致机械和呆板。
  1、对称均衡 对称是最常见的一种均衡,人的五官和身体是对称的,动物和植物也具有先天的对称性,人们建造房子、汽车以及使用的器皿、家具也大多数是对称的。对称给人以稳定、和谐、庄重的感觉。对称又是严肃的,它象征着一种高度整齐的程度。中国的庙宇和古代皇宫建筑都是高度对称的,表达了传统的尊严和神密。
相机:尼康D80 镜头:尼康18-55mm f3.5-5.6 F5 1/100s 24mm(35mm焦距36mm) ISO=160

  能拍直接拍正面的模特并不多,直接拍正面容易显胖,但职业模特梁稚韵正面五官非常漂亮。这是2008-02-03在香格里拉酒店大厅拍到的。采用了对称均衡手法。

  2、重量均衡 在各种景物中,有的看起来显得重,有的显得轻,这称为“视觉重量”,是一种心理感受。
  一个体积较小的物体,如果其“视觉重量”大,可以和体积较大但“视觉重量”小的物体构成均衡。
  处于视觉中心的物体显得重,反之则轻;
  有生命的物体重,无生命的物体轻;
  人工制造的物体重,自然景物轻;
  运动的物体重,静止的物体轻;
  深色调重,浅色调轻;
  暖色调重,冷色调轻
  高饱和度色调重,低饱和度色调轻;
  近景重,远景轻。
  在摄影画面中,凡是视觉刺激大,给人印象深的,我们就感觉其重量大,反之感觉轻。重量均衡是一种对比中的均衡,既生动又稳定。
  3、呼应均衡 呼应指主体与陪体之间的呼应,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呼应。主体和陪体,不论其大小、轻重关系如何,只要二者之间有联系并构成情节的,都可以产生均衡效果。呼应均衡富于变化,两人以上的人物摄影经常采用呼应均衡。
图片
这是2008-02-04在一个地下停车场拍的一组作品,女模特方媛媛与男模特曾凡在画面上采用了呼应均衡。

  第六节 画面的分割
  摄影构图常常需要把画面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面,分割后的画面变化而统一,既有分割线本身的美,又有分割画面所产生的新的模式美。画面的分割直接关系着空间的配置和主体 的安排。画面经过分割,原有的画面完整已经被破坏,这就要求新的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均衡。

  一、线
  世界上到处都能看到分割线的存在,地平线、水平线形成的直线,日月江河形成的曲线,大自然的线条是那么美,那么吸引人;一支笔、一堵墙、一根电线、一座建筑以及服装 、家具、车辆等人类的杰作,也展示出美轮美奂的线条;世界万物中,人体的线条美丽致极,令多少摄影者激动不已。

  1、直线 直线具有简洁、刚直、明快、果断等特点,给人以有力和理性的感觉。摄影画面中出现的直线分为三种,即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水平线平缓舒展,通道产生较大的均衡感;垂直线让人感到上升和挺拔,显得有力;斜线不稳定,有变化,具有动感,常见于对角线构图。

  2、曲线 曲线具有柔软、圆润、流畅和富于变化等特点,显得柔美和优雅。起伏的山峦,蜿蜒的河流,都会使人的视线流转,暇思不断。从最简洁的圆弧线到自由曲线的各种变化,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曲线世界。曲线和直线的配合可以分割出无穷的面来。摄影画面中线条的变化和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应。线条的长短、粗细变化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图片

  二、黄金分割
  画面的分割方式有直线分割和曲线分割,对等分割和等分分割,最重要的是“黄金分割”。

  古希腊的建筑师很早就认识到,利用一种经过数学计算的方式进行布局和构成,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视觉效果,这就是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又叫“黄金比”或“黄金率”。把一条线分成两段,全线长与其中较长部分的比例,等于较长部分与较短部分的比例,即 1:1.618。这一比例在造型艺术中具有普遍的审美价值上。

  按1:1.618的比例构成的长方形属于典型的黄金比例,如135相机拍摄的画面,底片为24mmX36mm,就是这个比例。因此,多数长方形都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如果把一个长方形分割成九等分,画面中就会出现四条分割线,这就是“黄金分割线”,这种分割线在中国又被称为“九宫格”。四条“黄金分割线”的交叉点为“黄金分割点”,这四个点是画面的视觉中心,由于人是两眼观物,生理原因决定人的视觉中心并不在画面的中心点,而是在中心的两侧区域,最好的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摄影构图沿用这一古老的法则,常常把画面的结构中心放在某一“黄金分割点”上。

  “黄金分割点”的任意一点,都是安排主体的是佳位置。在黄金点上安排主体,能形成犄角之势,易于对画面各部位进行顾盼与呼应。就是的一张标准像也要讲“黄金分割”,标准人像的双眼一般都位于画面的两个黄金点上,否则看上去会令人感到不舒服。当然,黄金分割法是一种传统的构图方法,不能成为一个固定的套子,应灵活运用。

  三、空间的分配
  摄影画面的空间分配要根据主体和陪体的特点来决定,还要照顾到画面分割的形式感。
  1、主体的方向性
  如果被摄者是侧面或半侧面,那么人物的前方就要留出较大的空间,否则会使人感到局促。行走的人或奔跑的人的前方,同样要留有较大的空间,否则让人觉得快门开得太晚了。拍建筑物也要在门前留出空地等等,以此类推。
图片

图片
图片

  2、主体的安排

  根据内容的需要,主体可以安排在画面的任何一方。但在一般情况下,主体过于靠上,显得上重下轻;主体过于靠下,显得下重上轻;过于靠左或过于靠右都会造成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所以,主体的安排要考虑到画面的均衡。

  拍摄人物时,人物在头发顶到上边框,显得有些“顶”;人物的脚踩住下边框,又显得“紧”了些。一般情况下,在人物的周围要留有余地,不要让人物因此而显得拘谨和受到约束。这就叫“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 

  3、地平线和水平线
  地平线和水平线一般还要安排在画面的中间,否则看起来就像把画面分成了上下两半。如果天空的层次丰富,有许多吸引人的内容,可以抬高镜头,把地平线或水平线降低,放在下边一条“黄金分割线”上,这样天空就占画面的2/3;如果天空没什么内容,而地面或水面有很多值得表现的东西,那么就把地平线或水平线放在上边一条“黄金分割线”上,让地面占据画面的2/3。

  拍摄一般的人物照片,应端照相机,不要让地平线或水平线发生倾斜,否则会破坏画面稳定的美感。

  第七节 背景
  背景是摄影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摄影十分注重背景的选择和处理。背景指离主体远一点的环境,有的是一个简单的平面,也有的是纵深的景物空间,都是用来衬托主体的。对于背景的要求,一是简洁,二是有特征,三是要有影调和色调的对比。
图片
  虽说背景要简洁,但也要有特点,如果背景能够交待人物的生活环境,具有说明和象征意义,背景就不需要那么“简洁”了。


  一、空景与虚景
  拍摄人的肖像一般用背景纸或背景布放在被摄者的后面作为背景,也可以利用一堵墙作为背景,甚至还可以仰拍让天空作背景,这类背景都是一个简单的平面,我们把它称为空景。空景是最简洁的一种背景,它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主体人物。空景的 的适应性很强,可以用来拍摄各种人物。

  在遇到杂乱的背景又避不开时,一般采用长焦镜头,大光圈控制景深的方法来虚化背景,经过虚化的背景称为虚景。 虚景也可以较好地突出主体人物,并且比空景多一些层次,也多一些环境特征。
图片

   二、实景
  实景是指景深范围以内或没有被完全虚化的环境。实景不是一个简单的平面,而是具有纵深感和空间感的景物,是构成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突出主体人物及丰富摄影作品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景可以交待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及地域环境,有助于表现人物所从事的活动各参与的事件,是新闻摄影和纪实类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图片

  三、背景的选择和处理
  1、简洁 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要把那些可有可无、妨碍主体人物突出的景物从画面中清除干净。用实景作背景时,画面中的景物往往太多太杂,这样可能让背景湮没了人物。只有简洁的背景才能突出人物形象。

  2、要有特征 背景的特征有影调和色调的特征,有虚和实的特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选取一些具有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的景物来作为背景,并且在画面能显示出时间、地点和环境氛围。选取富有特征的背景来衬托人物,具有说明和象征意义,可以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3、要有影调和色调的对比 要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形成影调和色调的对比,使主体人物具有一定的立体感我空间感。能否将被摄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是检验一个摄影者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避免主体形象和背景混成一片,人物摄影既可以用较亮的背景也可以用较暗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如果用中间调背景,发注意人物安排的空间,避免实体相叠。当深色的背景和深色的主体在一起时,一般可采用逆光来沟画出人物的轮廓,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分离开。高调照片不仅要用浅色的背景,人物也要穿浅色的服装,只有人物的五官和头发是深色的;低调照片必须是深色背景,人物着深色服装,只有人物的脸部和皮肤等部位是浅色的。

  除了让主体人物和背景形成影调对比,还应当考虑到色调的对比。一般情况下,可以上主体人物和背景形成色彩的冷暖对比。根据色彩学的原理,暖色不仅显得大和重,还可以给人一种向前进的感觉,冷色则给人一种往后退的感觉。有经验的摄影师常常把被摄人物处理成暖色调,把背景处理成冷色调,从而让人物从背景中“跳”出来,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影室人像摄影,可以根据人物的服装颜色,化妆造型等特点来选择背景的色调,人物的色彩和背景的色彩既然有对比又有和谐,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还要让整体色调和人物的情绪相一致,以表现人物的性格,表达画面的艺术氛围。

图片

人物摄影既可以用较亮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

图片
人物摄影也可以用较暗的背景,采用明暗对比来突出被摄者

图片
当深色的背景和深色的主体在一起时,一般可采用逆光来沟画出人物的轮廓,让主体人物与背景分离开。

图片
高调照片不仅要用浅色的背景,人物也要穿浅色的服装,只有人物的五官和头发是深色的

图片
低调照片必须是深色背景,人物着深色服装,只有人物的脸部和皮肤等部位是浅色的。

  第八节 前景
  前景是指处于主体的前面,靠近照相机位置的景物。前景的特点是成像大,影调深,大都置于画面的某些边缘部位。人物摄影有时要运用前景来作为一种构图因素。

  前景有助于加强輀的空间感和纵深感,让摄影画面表现出前景,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前景可以引导读者的视线集中在主体上,从而突出主体。前景可以均衡画面,以免画面的某些部位太空。前景还可以装饰画面,增加画面的形式感。有的前景就是陪体,可以同主体构成情节,有助于说明主题。

  不是每一个摄影画面都要设置前景,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和环境条件来选取,前景不可以喧宾夺主,不可以遮挡或妨碍主体的表现。前景的影调或色调不要太醒目,一般应为深色调。在多数情况下,前景不应在景深范围内,前景应比主体模糊一些。


  第九节 确定画幅格式
  画幅格式指画面的长宽比例、形状及横竖设置。常见的画幅格式有横长方形、竖长方形和方型。决定画幅的格式在于画面中主线走向,主体移动的方向以及主体与陪体的关系,环境的特点等。

  一、横画幅
  横画幅即模长方形,画面比较开阔,适合表现环境宽广、景物较多的场景。拍摄两个人的合影或多人群像适宜用横画幅。如果拍摄一个人的卧姿或倚躺姿态的人物,也适宜用横画幅。

  二、竖画幅
  竖画幅即竖长方形,画面上下伸展,看起来有些狭窄,适合表现以竖线条为特点的主体。单人半身像和单人全身像常常采用紧画幅。以高大树木或高大建筑为背景的画面也常常采用竖画幅。
  
  三、方画幅
  方画幅即正方形,适应性比较广,同时局限性也比较大。长方形适合采取“黄金分割”来构图,容易取是较好的视觉效果。方形构图虽然显得稳重,但主体和陪体的位置却十分灵活,不必按传统的章法来布局,容易获取新的视觉效果。许多用6cmX6cm中画幅相机的摄影师习惯方形构图,产生了不少佳作。

  确定画幅格式应该根据内容的需要和摄影者的审美趣味,以及所使用相机的画幅特点来决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