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在学习伤寒论,为了加深记忆和理解,我经常在网上找一些有关伤寒论的教学视频来看,个人感觉郝万山的教学视频很不错,现在学习了郝万山讲伤寒论的脾虚证部分,学到了脾虚挟实证,即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个人认为厚姜半甘参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方剂,下面是我对此证学习后所做的总结:证型:脾虚失运、痰湿内阻、气机壅滞。 我就又去抓了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半剂),给孩子煎了三回喝,也不见效。"于是去抓了两付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厚朴24g 法半夏12g 炙甘草6g 人参3g 生姜24g)(见到张长恩医案有加苍术9g 陈皮6g, 我为了单独看看厚姜半甘参汤的效果,去掉了这两味平胃散加味)。按:已故经方大师胡希恕对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认识深刻,认为其证是脾虚湿滞,总结指出"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亦须分,半夏半升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脾虚失运大便不通用四君平胃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苍术、陈皮、厚朴),重用党参至30g。当时我不会辨证,只能对着中医杂志对号入座,查见舌淡、苔白厚腻,脉细弱,面色不华,觉得其胃痛当是脾胃升降不调,于是开方: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5g、炙甘草6g、半夏6g、代赭石15g(先煎)、旋复花10g(布包)、佛手10g、枳壳10g、生姜3片、大枣4枚(掰开)、干姜6g(因觉得胃有寒,故加之)。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下午腹胀吃不下晚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属实中夹虚之候,其机正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相同,惟气滞较甚而已。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治下午腹胀吃不下晚饭。方中行气药和补气药之间的用量比例颇有讲究,重用厚朴、生姜、半夏,理气降逆消胀,轻施甘草、人参以补虚扶正,成“七消三补”之剂,其证亦为实多虚少。 降气。大降气汤。厚朴——降气平喘,宽胸除满│三药合用,助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医方集解》:“苏子、前胡、厚朴、橘红、半夏皆能降上逆之气,兼能除痰,气行则痰行也。数药亦能发表,既以疏内壅,兼以散外寒也。当归润以和血,甘草甘以缓中,下虚上盛,故又用肉桂引火归元也。”本方与苏子降气汤均有降气祛痰平喘作用,本方重在行气祛痰,适用于痰食气阻之喘咳,而苏子降气汤降气之力较强,适用于肺气壅实,上实下虚之喘咳。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二剂,痛止胀减,而泻利末已,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二剂,泻利止而饮食不思;惟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健脾利气,扶正法邪,“塞因塞用”,方可愈病。以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加味论治: 党参12克,法半夏9克,枳壳6克,厚朴9克,炙甘草6克,佛手片9克,广木香6克,生姜3片 5剂药后自觉气往下行,腹胀暖气大减。厚朴、法夏、生姜各15克,党参l 2克,炙甘草6克。 20100212日.下午接到同学胡X文的电话,很着急慌张的说到.他的父亲觉得肚子胀满,没胃口,而且引起心口很难受,要敲击才好一点,怕是心脏病一家人很恐惧,又是年关了送医院的话简直难以想象.故来电问怎么办好.考虑到本地前几天雷雨交加电闪雷鸣如盛夏场景,后突变出暴冷.而且我看到过他父亲.70多岁很健康的一老人.内心有直觉肯定是因天气变化太大而引出的问题,再问一下胀满的部位在哪儿,答复是脐以上到心口.人无力恐惧不想动也不敢动........几方面综合一下,也没再多问即判断出桂本伤寒杂病论如下条文.【7.37】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方。厚朴30克 生姜50克(切) 姜半夏20克 甘草10克(炙) 人参/党参15克. 因此,在临证上常见木(肝、胆)土(脾、胃)并病,一般称为肝胃郁滞。肝胃郁滞多由肝木盛而脾土虚受克所致,治宜疏肝、健脾、和胃。2.3 关于胃病的证治 胃司受纳,主腐熟水谷,喜温而恶寒,治宜和胃,并根据虚、寒、热见证而灵活加减,如:胃虚宜补,加党参、白术之属;胃实宜消,加大黄、山楂之类;胃寒宜温,加干姜、肉蔻等;胃热宜清,石膏、黄芩之属,均可加用。 二、治疗方法1. 分型论治于氏等[10]根据临床症状将FD 辨证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胃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郁阴虚五型,其中肝郁气滞型以四逆散合小承气汤加味主之,给予柴胡、白芍、枳壳、木香、延胡索、厚朴、制大黄、生甘草;许氏[12]将FD 患者150 例辨证分为肝胃不和型、胃热内盛型、脾胃虚寒型,对肝胃不和型用柴胡、香附、枳壳、川芎、陈皮、白芍、姜半夏、玄胡、茯苓、甘草、煅瓦楞片; 枳实消痞丸枳实消痞丸(失笑丸) 药物组成 干生姜 炙甘草 麦芽曲 白茯苓 白术各二钱(各6g)半夏曲 人参各三钱(各9g)厚朴炙,四钱(12g)枳实 黄连各五钱(各15g) 用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汤下,食远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或糊丸,每服6~9g,饭后温开水送下,日2次;通过临床观察发现,枳实消痞丸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具有疗效可靠、不易复发、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卷五\腹胀门腹胀总括属性:腹胀脾虚因久病,胃实多由食滞停,补虚健脾兼理气,攻食消导自然宁。卷五\腹胀门虚胀属性:久病脾虚失运健,或因吐泻暴伤脾,食少即胀精神倦,面黄肌瘦四君宜。(香朴四君子汤)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甘草炙 香附制 厚朴姜炒 引用生姜水煎服。卷五\腹胀门实胀属性:饮食过度内伤胃,停滞腹胀便不通,潮热烦渴形气壮,平胃承气施治灵。 《皇汉医学》半夏厚朴汤条笔记[ 方证:(1)胸腹胀满,喘咳(水证之喘咳),不得安卧。上述一种或二三种之兼证,半夏厚朴汤主之。」” 这段按语所据,当时没有仔细看原文,最近翻看发现汤本其实想扩充半夏厚朴汤的适应症的范围,不光是《千金方》说的“「半夏厚朴湯,治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所以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总结了下对应的方证,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批评指正。 古朴败案之二===半夏厚朴汤治疗干咳。老婆也不想喝药,于是选择了连花清瘟胶囊,后来又喝了麻杏甘石汤颗粒以及板蓝根。再试半夏厚朴汤:生旱半夏40厚朴15茯苓20生姜25苏子10。 15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154、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方剂组成:厚朴半斤(炙,去皮) 生姜半斤(切) 半夏半升(洗) 甘草二两(炙)人参一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记住这个桂枝人参汤的药物组成,是理中汤加桂枝,而不是桂枝汤加人参,我们多次考试,考这个桂枝人参汤的药物组成,有许多同学就答成了桂枝汤加人参,理中汤的别名叫人参汤,也就是说人参汤是理中汤的别名,所以所谓桂枝人参汤,就是理中汤加人参,这个一定要记住,以温中补虚、止泻为主,加一个桂枝兼以解表。人参汤是理中汤的别名,桂枝人参汤就是桂枝这个药和里中汤合起来,也就是理中汤加桂枝所组成的。 按:本案由于误药于升散耗气,致使胃阳耗散而纳呆不知饥,当有呕逆症状,与上案之阳虚寒湿不同,故以益智仁温阳醒脾降气,半夏茯苓和胃燥湿渗湿,丁香温阳止呕,黄米补益胃阴,姜汁滑利涤饮。,按:本案胃阳虚由于高年暑热及疟痢损伤,脘胀痰多,大便不通,九窍不和,刚药辛燥徒伤胃气而无益,当以通降胃气为急,故以大半夏汤之半夏人参蜂蜜加入黄连降逆,姜汁通便涤饮。方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寒,加人参益胃,再加茯苓通阳。 五型辨治慢性胃炎五型辨治慢性胃炎 (2012-03-08 21:57:23)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可分为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挟气滞、脾胃湿热、脾胃气阴两虚和气滞血瘀五型。以脾虚肝胃不和、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胃湿热三型最多,且脾虚贯穿于各型之中。脾胃湿热、脾胃气虚夹气滞和脾虚肝胃不和型,病变以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湿热内蕴、气机阻滞为病机核心。脾虚肝胃不和型 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胁,嗳气频繁,嘈杂泛酸,与情绪有关; 健脾利湿法治疗小儿腹泻健脾利湿法治疗小儿腹泻。苍术、茯苓、薏米、泽泻、车前健脾化湿为辅 ,半夏、厚朴、陈皮理气燥湿为佐,使寒邪得解,湿浊得化而告愈。苍术、茯苓、薏米健脾利湿为辅药;方中藿香叶、苍术、厚朴、陈皮、半夏、茯苓、泽泻和中化湿以健脾为主药;脾虚腹泻。方中西洋参、白术、茯苓、甘草补益脾气为主药,辅以苍术、山药、薏米、白扁豆健脾化湿,佐以砂仁、陈皮理气助运,调畅气机,共达健运脾胃,化湿止泻之效。 白术的功效和作用大全(2) 白术宜忌及注意事项。⑥治小儿久患泄泻,脾虚不进饮食,或食讫仍前泻下,米谷不化:白术一分(米泔浸一时,切,焙干),半夏一钱半(浸洗七次),丁香半钱(炒)。(《三因方》白术酒)⒃治老小虚汗:白术五钱,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一钱。⒄治产后呕逆不食:白术五钱,姜六钱。⒅治妇人血虚肌热,或脾虚蒸热,或内热寒热:白术、白茯苓、白芍药(炒)各一钱,甘草(炒)五分,姜、枣,水煎。 桂圆生姜汤《泉州本草》【效用】本品有补脾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原方用于脾虚泄泻,为治疗脾虚泄泻方。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则见泄泻,法宜补脾止泻。方中以桂圆为主,补脾胃以止泄泻;本品偏于温补,对脾虚偏寒之泄泻尤为适宜。《泉州本草》还以本品加大枣煮汤食,变补脾止泻方为补益气血方,用于“妇人产后浮肿”。本品重在温补,对湿热泄泻者不宜食用。 补脾药粥三款半夏山药粥。做法 将山药研末,先将半夏煎煮取汁一大碗,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白糖和匀,空腹食用。做法 用沙锅加清水煮粳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醋,趁热食之,覆被取汗。用料 鲜山药30克,白扁豆15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做法 先以清水煮粳米和白扁豆,继把去皮的山药切片,放入,煮成粥后加适量白糖,做早餐食用。 若误下致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凡治小儿虚腹胀,先服塌气丸不愈,腹中有食积结粪,小便黄,时时微喘,脉伏而实,时时饮水能食者,可下,瘥。加陈皮,青皮,木香,各三钱。三棱、醋炒,莪术、制,青皮,陈皮,枳实,厚朴、麦焙,半夏、姜汁、炒,黄连、炒,香附、醋焙,川芎,使君子肉,夜明砂,神曲,麦芽,干蟾,烧存性,槟榔,木香,砂仁,各三钱半,当归,一钱。如有因食积而腹胀者,有热,用木香槟榔丸; 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千古名方(5)半夏厚朴汤 行气散结。 白术功能主治白术【其他名称】山蓟、杨枹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白大寿 沙邑条根、枹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 【性味归经】苦、甘,温。中文别名 【别名】术,于术,冬术,冬白术,浙术,种术,云术,台白术,山蓟,天蓟,山芥,山姜,山精,山连,乞力伽,杭白术,广术,杭术,贡术,仙居术,平术。(《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 ⑾治中湿,口噤,不知人:白术半两,酒三盏。 141、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141、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方剂组成:半夏一升(洗) 厚朴三两(炙去皮)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切) 苏叶二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若咽痛者,去苏叶,加桔梗二两。原文指征:妇人,咽中如有炙脔者,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主之。 五泻心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篇》,仲景用以治疗太阳病误下变证的五种痞证,在《金匮要略》中用以治疗内科杂证,如泻心汤治热盛之吐衄,半夏泻心汤治寒热夹杂之呕吐,甘草泻心汤治虚实间夹之狐病等。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杨东新 1. 半夏泻心汤: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它药下之,柴胡汤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3. 附子泻心汤: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 二.健脾祖方四君子汤类。四君子汤去掉了炙甘草,成了三君子汤,加了陈皮成了异攻散,这个方子比四君子汤用的还要广泛,它补而不滞,还能消痰呀,陈皮还能祛痰。六君子汤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上半夏、甘草,化痰又化湿。注意呀温化痰湿,寒痰,寒痰用这个行,痰浊化热是多,要注意半夏这个药,很温燥,它祛痰浊的,就是温燥祛痰,非常温燥,现在不用生半夏,用半夏中毒,用法半夏或者用清半夏,痰浊化热了,绝对不能用半夏。 211、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211、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方剂组成:大黄二两(酒洗) 厚朴三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炙) 半夏一升(洗) 甘草一两(炙)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原文指征:脾脏结,则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紧而涩者,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人体中,主水在肾,制水在脾,调水在肺,水湿病与肾脾肺有密切联系。皮水。湿热下注证。方解:方中木通,瞿麦、扁蓄、车前子、滑石均为清热除湿、利尿通淋药,为主药:配栀子清利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导热下行,增强了泻火解毒功率,是辅药;灯芯清心利水,甘草梢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辅佐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淋之作用。本方主治湿热下注所致的淋证,以尿频涩痛、淋沥不畅、舌红苔黄、脉数为辩证要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