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患者科学养生法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3-03-10

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病,病因分为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肾阴亏虚,这是发病的基础。外因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食物损伤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发为消渴。形体肥胖,情志失调,房劳过度,外感六淫等均可引起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关键在养,其次才是治,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如养生无道,却病无术,则不能“尽终天年,度百岁而去”。 

   
  调情志避紧张 
  中医讲心主神明。养生学则认为“一切病皆生于心,心神安泰,病从何生,凡心动则火起,外邪斯入”。 
  请忌戒暴怒。又有云“百病皆生于火”,“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故调情志,和喜怒是广大糖尿病患者科学养生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调饮食慎肥甘 
  饮食调养是防治糖尿病成功与否的关键。养生学非常重视脾胃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脾能母养余脏,养生学谓之黄婆,脾胃全固,百病不生”。故饮食不可太冷太热;不可过饥过饱,五谷杂粮为宜,瓜、菜、豆、奶、鱼、肉、蛋;定时定量有规律,忌食肥甘厚味辛辣食品。本病的病位在肺、脾、肾,故对五味不宜过食,过则伤其五脏:咸入肾,过咸则伤肾;甘入脾,过甘反伤脾易致消渴;过辛则伤肺胃;多苦食则气抑,多酸食则气结。总之,人生均以胃气为主,节饮食则中气不滞而下泄,胃塞脾运化亦受伤。所以养脾即养气,养气为养生之要也。此外,起居要有规律,劳逸适度,贵在坚持。 
   
  水果与饮茶 
  重症糖尿病禁食水果以防血糖升高,轻型糖尿病或血糖控制很满意的可以少吃一点,适当减少一点主食。 
  睡前不宜饮浓茶,因饮浓茶可使大脑兴奋导致失眠,有记载泡茶宜用温开水或冷开水,不宜用滚开热水泡茶,因茶中含有较理想的降糖物质及丰富的维生素,沸开水易破坏这些有益物质,故勿用沸开水泡茶。 
   
  戒酒戒烟 
  烟中有烟碱,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可使血管痉挛,末梢血运不好易诱发糖尿病肢端坏疽或使已经有坏疽者病情加重易致残。 
  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饮酒,嗜酒无度,积热内蕴,酒毒上攻,虚火灼肺,化热伤津发为消渴;嗜酒无度更伤肝肾,日久刺激、损伤脾胃,故纵酒者日久则外不得自然呼吸之气、内不得真元摄拿之气,而终致气衰而亡。现代医学认为,酒精易致肝中毒,肝为糖代谢重要脏器,肝脏受损,糖代谢更加紊乱,血糖升高;酒精能消耗肝糖原的贮存、抑制糖异生,可促进优降糖等药物的低血糖反应;经常饮酒可加重动脉硬化、血脂升高,促进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如遇有亲朋好友聚会,建议饮少量低度啤酒助兴。 
   
  糖尿病人服药注意事项 
  ①注意预防低血糖。 
  ②服中药也不能随意停用降糖药(早期轻度血糖升高的肥胖者,饮食控制加服中药者例外)。 
  ③老年糖尿病人服补药要注意,补肾补血应勿忘顾护脾胃。因老人脾胃呆滞,滋腻之品易导致脾胃运化不利。 
  ④服攻下药时禁峻猛、防伤正。糖尿病患者常有便秘情况,尤其是老人津液渐枯,虚不受攻。可缓下,如肠燥便结日久,可扶脾制肝以消满,或滋阴润燥以增水行舟,切忌苦寒峻下或破气攻坚之品以防伤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