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节习俗

 昵称11658215 2013-03-11

2、春节习俗

1新年元旦日

习惯:当天家人多吃素食,禁洒扫(即不要洒水扫地)。乞儿叫化,多用桔子叶扎钱串柄用长竹管,沿门唱歌,名为“摇钱树”。盲人唱歌,名为唱新年歌。每歌可换米一合。或有盲人以土作小人形,唱歌时给予小孩以图得主人欢,多得一些米,名其小人曰“进士公”。从初一到十五,叫化无不遂意者。名曰“乞新年米”。

2正月初二(开年日)

习惯:当天开始吃荤,名为开年日,或名为“开牙”。用鸡、鹅、鸭祀神,而已还需用生鲤,取“生意”之意。祀时以酒将鲤鱼灌醉,然后致祭。

3正月初三

习惯:当天仍祀神。直至十五日结束,神座上鲜果不撤。鲜果品有五种:柚子、橙、柑、桔、甘蔗,可用其中三种。

4立春日

习惯:祭祀祖先或先祠。

5正月初七(人日)

习惯:煮汤糯粉丸子吃并用来祀神。

6十五前数夕

习惯:凡一年中生子者,张花灯为酒饯庆与祠,呼为灯头。称其祖父为灯公。又称其事为开灯。开灯者,纸灯燃蜡时,必先用刀破其一面,然后蜡得放入。

7正月十五日

习惯:当日祀神如前。祀神之品必有炒粉丸,名曰享丸。妇女以粉丸相馈,名曰“结缘”。当晚或有放烟花,或有设灯以享客,中覆者给予赠品。

 

3、传统过节时的娱乐:

自初一至十五间,民间的娱乐,除赌博不计外,城里三角市前,高搭千秋架,欲戏秋千者可随意,风俗相沿,由来盖久。又有为纸制之鱼龙狮象等物,联群持舞过市,各家皆燃爆竹以乐之,并赏以钱物,名为鱼灯。又邑尚技击,各乡大族,秋冬间延师教习,自元日至三十日,结队鸣钲鼓,以纸糊麒麟头,画五彩缝棉被为麒麟身,两人舞之,舞毕,各演拳技刀棒等武器,名曰舞麒麟。其习惯弹唱者,以纸糊凤凰,两小童舞之对舞,舞毕唱班本歌曲,名曰舞凤。又有客籍人以纸制貔貅头舞,舞毕演技击武器,名曰舞貔貅。延演之主家除享以食物及招呼茶水外,并给以长标,标用绸绉之类为之。

以上资料中,我们发现其中提及不少初几、正月等词汇,而这些都是出自东莞旧历还有节日中多出现祭祀等活动。当然在如今提倡新历的潮流下,大多数人已经不使用旧历,但旧历过年的习惯仍然在人们脑海中牢不可破,并视旧历过年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务。不难看出,东莞人保守性深,受迷信神权影响大。经小组探究后,其体现在东莞年俗文化如下:(以下出现的日期都是旧历算法

1酬神

许平安愿的习惯,普通每年于正月底或二月初旬,比择一吉日在神前许下平安的愿,期望合家大小平安。其余士农工商亦有许下各种期望的愿,以求名成利就;待年底的时候,就一件件的如数酬还。

2谢灶

东莞风俗各家皆有灶神,或安在厨房,或安在神堂,故每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名曰小年夜,各家皆以三牲、茶、酒、白饭、片糖、寿桃、油豆腐等祀奉,另有灶君衣一套,烧给灶君更换,以谢它一年来司灶的辛勤劳苦。但祀神的时候,需以香水一盆放在灶栏上,给灶君沐浴更衣;俾(让)它洁净衣冠然后上天朝玉帝。

3团年

每年十二月底必举行一次,当天无论贫富必以三牲及汤丸留些少扎年外,其余的将给家人父子聚餐,素材团年。

4祀神

正月初一先在历书上择一吉时祀神及祖先;祀神时,先焚香,次点烛,再其次焚元宝,燃串炮。但是日由祀神时起,各种果品均供奉至晚,中上人家神均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初二,初三日:同前者。

5开年

初二日人家称为开年,在中午的时候以三牲等祀奉神及祖先,祀毕,以鸡或鹅、猪肉、年具中的人家以八盒或六盒等物往母家及契家出探年。

6开灯

凡去年所生的男孩,照例今年必须在祖先前点一纸灯,开灯时,均择潮水长时祀神,祀毕,由家长拿一小刀在灯上割一瓣,故名曰开灯。结灯的日期,大约在十六左右。

7扫屋

每年只扫一次。如迁居是扫了,过年就不能再扫;有不择星火日,及避去家人生日的那个月;倘家中人数过多,当真避不了的时候,就不避小孩及妇人生日的那个月。

8门神

无论店户,每届新年必将祖先及神的金花、红和大门口至房门口的对联、门神、横额均更换新的。

  以上资料中,我们发现其中提及不少初几、正月等词汇,而这些都是出自东莞旧历还有节日中多出现祭祀等活动。当然在如今提倡新历的潮流下,大多数人已经不使用旧历,但旧历过年的习惯仍然在人们脑海中牢不可破,并视旧历过年为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务。不难看出,东莞人保守性深,受迷信神权影响大。经小组探究后,其体现在东莞年俗文化如上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