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出力
2013-03-13 | 阅:  转:  |  分享 
  
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出力



我市1824名指导员奔赴新农村











本报讯(记者吴士昊)今年,我市共选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824名,其中省级指导员103名、市级指导员649名、县级指导员1072名,各级指导员已奔赴基层一线,为建设美丽乡村出谋出力。

2012年,我市严格按照“按需选派、因人定村、因村定人”的要求,结合各部门“四群”教育直接联系群众情况和各乡(镇)的实际,共选派2739人作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指导员入村后,主动融入农村、融入基层,了解村情民意,从不同视角观察和思考“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掌握了农民所思、所盼、所喜、所愁的真实情况。据统计,2012年全市驻村指导员共走访农户269666户;完成驻村摸底调查2957份,制定驻村工作计划2776份;提出合理化建议8116条,被有关部门采纳5115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实情、检验工作思路、掌握政策效应、做出科学决策等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长在争取项目、协调资金、团结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领头雁”作用。

今年,我市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将在加强管理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广大指导员要切实履行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大职责,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工作,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一是抓中心。驻村以后要千方百计确保城乡供水和人畜饮水安全、认真抓好小春生产和春耕备耕工作、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安全、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检查。二是抓调研。广大指导员要积极走村串户,访问群众,开好民情恳谈会,了解村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理清工作思路;写好民情日记,撰写民情报告,提出工作建议,不断总结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创造的各种新做法、新经验。三是抓发展。要帮助所驻村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着力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培育主导产业。要帮助驻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协助打好解决深度贫困问题攻坚战,强化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民生实事。四是抓稳定。要积极排查和调处农村矛盾纠纷,督促和协助村干部做好群众思想工作,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了解掌握农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土地承包、征地补偿、移民搬迁、利益分配等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农民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五是抓组织。组织实施好“跨越发展先锋行动”,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和边疆党建长廊建设,认真做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两委”议事规则及决策程序,推进村级组织建设上水平。

据了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总抓手,实施城乡一体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基础设施完善、农村民生改善、扶贫开发攻坚、综合改革深化、森林云南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八大工程”,不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献花(0)
+1
(本文系薄昆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