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输液,血管有玻璃碴”——昨天,一则媒体的相关报道让众多孩子家长“心惊胆战”,家长们竞相询问,这是真的吗?输液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对此,专家说,这种说法有些夸张,不过,专家也提醒大家,能吃药就不要输液,毕竟长期大量地输液对血管确实有刺激作用。 输液中会有微粒带入血液 3岁的女儿一感冒,陈先生就习惯带她去输液,“医生说,输液好得快”。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家长身上普遍存在。 走访各大医院儿科发现,每到感冒高发季,儿科输液门诊都是人满为患。不过,这种现象却潜藏着一定风险。 郑州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张振中说,静脉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虽在治疗方面有其特定优势,但其渗透压、药物微粒等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也多于、易于其他给药途径。 在张振中看来,即使在最严格的操作环境下,输液中也会有微粒带入血液。如果是正规厂家的药品,微粒的大小会符合国家要求,但是如果使用的药物不合格,药液中的微粒会比较大,一旦超过4微米,那么这些微粒会蓄积在心、肺、肝、肾、肌肉、皮肤等毛细血管中,造成微血管血栓等。 与此同时,静脉输液还会带来不良反应,郑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字显示,自从郑州市建立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后,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每年的静脉给药都在八成以上。 能吃药就不要输液 昨天,对于“孩子常输液,血管有玻璃碴”的说法,记者采访了相关医学专家。 “这种说法有点夸张。”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内分泌博士王伟说,如果长期大量输液确实会对血管有刺激,造成血管弹性降低,血管硬化等。不过,因为血管都有自我修复功能,所以,短期或者偶尔的静脉输液治疗不会对血管造成什么危害,家长不用过于恐慌。 那么孩子生病后,该怎么用药? 王伟认为能用口服的不用注射的,能用注射的不用输液的。口服用药药效会慢一些,但却是最安全、最方便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一点,河南中医一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任献青也很赞同,他说,儿童由于脏器还没发育完善,所以,有时一种药对大人没有副作用,对小孩可能就会有副作用,因此,他认为,作为孩子,一旦生病,能不吃药时就不吃药,确实要吃药时要尽量减少给药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