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是禅宗的中心口号,也为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等大乘佛教宗派所共唱。心指人心,“性”指不变不动的本性、共性或未被人的意识所掩盖、歪曲的“本来面目”。心性又称“本心”、“真心”、“真性”、“佛性”、“心地”、“心真如”、“心真实”、“自性清净心”、“自性法身”等,是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经论中的中心范畴,禅宗人从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经论所说真心一元论的哲学观出发,认为人的心性本来空寂、本来不生不灭、本来清净、本来明觉,本来具足一切、能生一切,一言以蔽之,众生心性本来是佛,所谓“即心即佛”。然而、众生为波动不已的“妄念”所迷,不能自知自见自心本具的佛性,好像迷东为西,认金条为稻草,迷佛为众生,不知自性本来是佛,但只要当下离却“妄念”,便会顿然见性,明白自性本来是佛,叫做“顿悟成佛”、“见性成佛”。唐代云居智禅师解释说:“清净之性本来湛然,无有动摇,不属有无、长短、取舍。体自翛然,如是明见,乃名见性。性即佛,佛即性,故云见性成佛。”(《传灯录》卷四)按印度大乘佛教中观派、瑜伽行派的说法,修菩萨行者经一大阿僧祇(无显数)劫的修行,达到初地菩萨位时,始能见性,实证真如,禅宗却欲图在当念见性成佛。禅宗的这种“顿悟”说,在大乘佛教经中也可以找到根据。 与大乘佛教经论一致强调真如、实相离言、超验一样,禅宗人也强调心性“开口即错”、“拟议则差”,“说似一物即不中”,不可能通过以概念为工具的理性思惟途径去认识,只能“离念自证”。在大乘佛学看来,人们正常的心理活动,皆不离表象、概念的分别,被意识层面的、理性上的“分别我法二执”和潜意识层面的“俱生我法二执”所缚。分别、俱生我法二执,指理性地、本能地执着内外有独立无依、不变不动的实体,即内执有自我,外执有离自心的实体,执由感知器官所得到的表象、知觉绝对真实,以两种执着为根本立场,于是在生活中便不能不起贪、瞋、痴、慢、疑等烦恼,由烦恼而发起或善或恶的活动,由活动而引起必然的果报,辗转于生死苦恼的无尽流转中而不能自拔。以二种执着为根本立场,总与烦恼掺杂不分的心理活动,与真如不相应,称为“妄念”,而妄念,不过是心理上一种不自觉的波动,而心本具自主性,有反观内照、认识自身之能,只要发挥这种自主之能,于当下止息妄念的流动,便可于刹那间与真如相应,顿见本性。唐代大颠禅师说:“但除却一切妄运想念见量,即汝真心。”(《传灯录》卷十四)禅宗把大乘佛学的宗旨,落实于瑜伽的实践,单刀直入,力倡言下见性,确实可称把握了大乘佛学的心髓。禅宗人的基本信念是:佛,无非是个觉悟了自心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佛心人心,本无什么本质区别,只要按佛在经中所说的或通过历代祖师心传口授的方法调心,佛所得到的体验,人也可以得到。如果从宗教学的角度来看,比起一味祈祷神鬼、上帝的多数宗教来说,禅宗显然要进步得多,属发展到高层次的宗教。 按禅宗著述中的说法,神秘的开悟、见性,在实践上相当简单,无非是教人离一切概念分别,于“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特殊心态下获得对自心的了悟,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禅宗的开悟,粗略地说,乃是在“无意识”或“纯粹意识”下的直觉。日本近代禅学大家铃木大拙《禅天禅地》说:“佛家所说的开悟,系在无意识状态开始进入意识状态或晓知主客之顷。”禅宗著述中对这种神秘经验的描述,大致不出空寂与了知两个方面。空寂,指无任何概念,无时空、主客、自他、物我之别,无任何情绪,如《坛经》慧能偈所说“本来无一物”。又说:“心位广大,犹如虛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瞋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了知,指这种无任何概念及情绪的空寂心,非如土石无知,非同睡眠昏昧,而是“了了常知”、“昭昭灵灵”。这种空寂寂照心境,对一般人来说确实神秘,但对气功有素者来说,虽然未必有很多人实际体会过,似恐怕也不会有多少人认为是不可能有的、或是禅宗人编造的。 据禅宗所说,寂知之心具“自然智”,此智非指知识而言,而是指自然离烦恼,离我、法二执的绝对自主心,是一种对待人生、世界的自然的、直觉的根本立场和态度。证见此心者,直觉到超越生灭和时空的,解脱自在的精神境界,便会“开佛知见”,确信自心本来成佛,起码自知自心有成佛之本,知成佛之道,世界观、心理结构从而发生质变,若保持这种超越了小我的绝对心,当然会超越一般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处事待人的态度会发生根本变化。性为体,念为用,体用不二,故若见性之时,并非仅仅是沉沦于无意识的空白心境,而是心心念念,都成为真如之用,所谓“一真一切真,万法自如如。”(《坛经?行由品》)不妨随缘应物,办事用心,乃至日理万机。对于彻悟者来说,主观、客观的对立完全打破,宇宙万物,都看作自己真心的显现,所谓“物物是,头头是”,无一非真心妙用。这种说法否属实,很难作客观的验证,至多只是少数禅宗行者的主观体验。 禅宗说一念间顿然见性,仅属“悟”的范围,悟后还须“保任”,念念不迷失,达到“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坛经》)的境地,才能真正称为“见性’或“见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