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握「四好」 讓你遠離憂鬱

 云天953 2013-03-18

                                              保握「四好」 讓你遠離憂鬱
 

 憂鬱症是一種情感性疾病,受到生理、心理以及環境共同影響。
在生理上,有家族史的民眾有較高的機率罹病;心理上,具追求完美、好強或神經質等特質,是憂鬱症高危險族群;環境上,當生活中遇到壓力,無法排解,造成強烈挫折感,也可能造成影響。

憂鬱症共有九大症狀,包含憂鬱的情緒、罪惡感、自殺念頭、睡眠障礙、活動量減少、不明疾病症狀、胃口食欲減退、妄想、性欲減退等,多數患者較常出現睡眠障礙及情緒低落,但並非有這些症狀就是憂鬱症,應持續兩周以上且頻率頻繁,才算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患者在腦神經科學分析下,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以及多巴胺分泌不足,治療方式也與發病成因一樣,得以三種方式綜合治療,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環境。除了服用抗鬱劑等藥物治療,也要依狀況定期接受心理諮商,特別是在環境上,家人也要正向積極的給予患者支持還有鼓勵。

通常憂鬱症急性期時,醫師會建議住院,避免患者自殺,但急性期後,就應回復正常生活,與人互動、規律生活都有助於康復。例如有讀者遭逢巨變,透過讀經活動、念故事給孩子聽,就顯現了很好的恢復力,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來對抗疾病。這些活動不但能轉移注意力,念故事給孩子聽,同時也是助人行為,提升自我價值感,又能與他人互動,對病情是很好的幫助。

預防憂鬱症有四個要訣,好睡、好吃、好動以及好笑。規律且超過七小時的睡眠,睡眠充足,多巴胺、血清素等也會分泌足夠;營養均衡,多吃香蕉、魚油以及乳製品可改善焦慮;運動和大笑也可促進多巴胺、血清素等讓心情變好的激素分泌。

八成以上的憂鬱症患者都可痊癒,若控制良好,也不會復發。憂鬱症患者病識感低,常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建議民眾定期檢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