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7台湾环岛游纪实(第七集)鹅鸾鼻灯塔、“大鸟”太平洋海岸、“天巴洛”原住民区、台东红珊瑚展示中心★
2013-03-21 | 阅:  转:  |  分享 
  
7台湾环岛游纪实(第四集)鹅鸾鼻灯塔、“大鸟”太平洋海岸、“天巴洛”原住民区、台东红珊瑚展示中心



上接★6台湾环岛游纪实(第六集)★

下面三张照片是水果市场附近的海边风景:











下面继续行进在去“鹅鸾鼻灯塔”风景区的路上:



在即将到达“鹅鸾鼻灯塔”风景区的海边,有一个露出海面的大石头,从侧面观看,特别是脸面与鼻子象一个熟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鹅鸾鼻公园到了!



从下图可以看出:鹅鸾鼻公园位于台湾省的最南端。鹅銮鼻灯塔(东经120°50′、北纬21°53′59″),是台湾省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位于垦丁国家公园内,为著名历史建筑,是台湾省南部海域夜航船只测定方位的重要座标点。















鹅銮鼻附近外海有七星岩暗礁,过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只触礁沉没。1867年(清同治六年),一艘美国商船从汕头开往牛庄途中,在暴风中迷失方向,漂至七星岩附近触礁沉没,船长夫妇和船员游泳登岸后,除一中国船员逃至打狗外,其他人均被龟仔角社(社顶)的原住民俘虏杀害。琉球渔民也在南岬一带遇难,还因此引发牡丹社事件,美国和日本政府因此要求清朝在此处设灯塔。

在外交压力下,清政府于1875年委托英国人毕齐礼,于6月18日自打狗出发前往琅峤(今恒春)地区勘察灯塔建地,并支付一百银两向龟仔角社原住民购买灯塔预定用地建塔。灯塔于1881年动工,1883年建成。由于当地是原住民的地盘,因此在兴建前后,官方还派了五百兵力守护。

鹅銮鼻灯塔自高潮面算起,至灯火中心的高度是56.4米,白色圆形铁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炮,三层为人们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炮,第五层则为灯塔光源。初设的鹅銮鼻灯塔以汽油自热灯发光,一千烛光的亮度,由反光镜反射后,增加为六千五百烛光,光距可达十浬。

甲午战争后,1895年清军离台前,恒春知县欧阳萱奉令秘密焚毁南台湾鹅銮鼻灯楼、石墙,以及石路码头。灯塔在9月13日摧毁。在1898年日治时代时灯塔整修完成,1904年灯塔架设电话线。二次大战时灯塔遭盟军空袭受损。

1962年重建后,塔身全体白色圆形,塔高24.1米,塔底周长110米,巨人般巍然屹立在海岸。塔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经过大型旋转透镜后,光力为1,800,000支烛光,每十秒一闪,照射距离达二十七点二浬,是目前台湾光力最强的灯塔,被称为“东亚之光”。

鹅銮鼻灯塔是世界上少有的武装灯塔,塔身四周高低交错有射击孔,四周围墙外筑有“壕沟”,围墙上分布有射击孔。

鹅銮鼻为台湾省南端海角,属于珊瑚礁石灰岩地形,所以地理景观上十分奇特,有怪石、巨礁及洞穴,海景更是一绝,被视为“台湾省八景”之一。白天登上灯塔顶端,极目远眺,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碧波万倾,海天一色。天气晴朗时,台湾省最南端、孤悬于波涛中的七星岩隐约可见,偶尔还可看到鲸鱼群在海中戏水。

海岸边的茂密丛林深处,常有毒蛇、毒蜂出没。故丛林边的小道旁竖立有“提醒游人注意”的牌子!但平坦的绿草坪上是绝对安全的!























下图:这是室内的模型。









下图是灯塔海边一种树上长出的花朵,很漂亮!



下图:海边有人在垂钓。













离开灯塔景区后、我们将赶往台东市。沿途要从西向东穿过丛山峻岭,山路狭窄、弯曲起复,超宽超长的旅游大巴行驶在这种山路上,必须非常小心。特别是双向会车时,两车之间更要互相配合、驾驶技术必须相当精湛。另外,沿途不时会看到路边站立着的标牌,提醒司机注意“黑熊出没”。因为是走山路,导游还多次提醒游客要采取措施、防止晕车。下面四张图是沿途的景色。















汽车中途在下面的一处称之为“大鸟”的地方停车,这是由当地原住民开发的一处海边休息场所。下图中坐在桌边的妇女即是当地原住民,在此开小吃摊。















下面二张照片中,是两名国内旅行社的领队。







山路有的地段可能因下大雨而“塌方”,下面三张照片纪录了塌方地段“抢修”、大客车艰难行驶的情况:







下面两张照片纪录了大客车通过“山洞”、海边公路的情况:







下面的照片中有一个绿色的水果模型,很象“释迦牟尼”头上“头发”,所以这种水果的名子就被称为“释迦”。正因为当地出产“释迦”,故当地人便在公路旁大做广告宣传,向过往来客推销当地的“释迦”特产。



下图便是一个抢拍到的“土地庙”。但不很清楚,因为汽车行驶时相对横向移动量过大、而造成图像模糊。







汽车到达下图所示的“天巴洛”原住民区,停车吃晚饭、住宿。







饭厅的旁边还有一个弹琴唱歌的小舞台,原住民女歌手唱的非常好听。

下图是从住宿旅馆的窗口拍摄附近的小酒店,完全是一幅村镇的夜景。



下图便是我们住宿的旅馆。这还是我们这次“台湾8日环岛游”中、唯一提供“洗温泉澡”的旅馆。





下面两张照片是早上站在旅馆的三楼凉台上拍摄到乡村海边的景色。照片天边淡蓝色的一片,便是海平面。







下面的两幅花是在上面的旅馆大厅里拍摄的。



下面是我们在台东红珊瑚展示中心门前拍照留影:



我们到达台东市之后,由导游安排了另一项“购物”活动,即是采购台湾的红珊瑚。红珊瑚由珊瑚虫堆积而成,类似珍珠,是台湾省海域特有的珍贵有机宝石,却比珍珠生长周期长得多,生长在200米至2000米的大海深处,水温要求在13度左右;20年只生长1寸,300年才生长1公斤的产量,且不可再生。这注定了珊瑚生长缓慢、产量稀少、开采不易,也是红珊瑚在市场上价格较高的原因。罗马人称其为“红色黄金”,印度和中国西藏的佛教徒视红色珊瑚为如来佛的化身,是佛教七宝之一,古代二品大员的顶戴以珊瑚为标志。更有“宝石中唯一有生命的千年灵物”的美誉。台湾省是世界红珊瑚的主要产地,其附近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红珊瑚资源,且品质高尚,人称“红色黄金”的阿卡珊瑚就出产于台湾海域。全世界红珊瑚产量的80%产自台湾省。红珊瑚赢来“中国国宝”的称号。

珊瑚生长在海中,象树枝又象花,人们一直误认为是一种海生植物。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发现:珊瑚不是植物,而是一种腔肠动物——海生珊瑚虫分泌的碳酸钙骨骼。红珊瑚属于八射珊瑚。红珊瑚的骨骼呈树枝状复体。每个分枝中心都有一根角质的骨骼。下面十一张红珊瑚照片是该展示中心陈列在外面玻璃窗里的展品。而展示中心内的陈列品及产品则不允许拍照。



注:下图是上图红珊瑚陈列品右上角部分的“放大”照片:







下图也是上面红珊瑚陈列品的左下角部分的放大:































未完待续,请看★8台湾环岛游纪实(第八集)★

陆传基摄影并整理2012.11.18











1







献花(0)
+1
(本文系lcj611406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