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太极拳最关键性的要求,是上下相承的一个整体,也是需着重论述的两个方面。如果说“气沉丹田”一语,还有其他拳种和气功中也曾提到或有类似的说法,那么“虚领顶劲”则是太极拳的专用语,享有专利权了。 顶者,最高之谓也。人体正直地垂立于地面之时,最高之处是头顶心。有穴居此,是为“百会”,乃百脉、百骸皆仰望朝会之所也。任何一物体端立于地,则其顶端必朝向上,冲着天。如若顶上之处偏歪或下垂,不但观之不雅,亦立之不正、不固。 占人体总重量将近1/10的头颅,是靠躯体之上的颈部(颈椎、颈肌)支撑着。头是人体最关键、最重要的部位,是司令部,为全身之纲领。中医认为:百会之下,印堂之后是藏神之所,是脑组织的所在地,是人类感觉器官(眼、耳、鼻、舌)的集中地,在此处也顺便提一下生理学常识。 首先,在祖国的医学上对此早有一定的认识,如认为:脑者髓之海,诸髓者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痠、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这些论述都说明脑是人的精髓汇集之处,人的肢体运动、视觉、听觉等功能都与脑有关。 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包括大脑半球、间脑、中脑、脑桥、延髓和小脑。大脑半球包括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灰质等。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与底丘脑等。 脊髓是中枢的初级部分,有两种功能:一是通过上行和下行的神经束,传导感觉与运动的冲动,把躯体组织器官与脑的活动联系起来;另一种是为完成某些基本的反射活动。躯体和内脏的大部分感觉传入都是经过脊髓上传到高级中枢的,高级中枢大部分传出活动也需经脊髓下传,然后支配躯体和内脏的活动。(除去头面部和部分内脏的感觉和活动不通过脊髓,而直接经过有关脑神经与脑进行联系。)脊髓能完成躯体运动的基本反射,如屈肌反射、牵张反射等,也能完成内脏活动的基本反射,如血管张力反射等。 低位脑干(延髓、脑桥与中脑)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延髓(包括脑桥背侧部分)是调节循环、呼吸等功能的中枢,延髓的前庭核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重要中枢。脑桥是角膜反射的中枢部位。中脑的上丘是光探究的反射中枢,下丘是声探究的反射中枢。此外,中脑也是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延髓的中央部分,脑桥和中脑的背盖等部分,其神经元与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称为脑干网状结构,其功能非常重要,是调节循环、呼吸、消化等功能的基本生命中枢。网状结构内还存在促进肌紧张和抑制肌紧张的区域,而且网状结构向上传导,对大脑皮层也有重要作用,并与觉醒和睡眠的生理活动有很大关系。 小脑位于低位脑干的背部,与低位脑干有双向纤维联系。小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躯体运动,并与前庭核、网状结构、红核等功能密切相关,共同调节从肌肉本体感觉、前庭器官等传入引起的反射活动,共同调节肌紧张。大脑皮层有大量下行纤维在脑桥腹部更换神经元后进入小脑,然后由小脑发出纤维抵达丘脑与红核,并转而返回大脑皮层,构成大脑皮层与小脑之间的环路,对躯体运动的协调起着重要的作用。 丘脑主要具有感觉分析功能。体内各种感觉传入(除嗅觉外)都需在丘脑更换神经元,然后向大脑皮层投射。丘脑向皮层投射分两大系统,即特异投射系统,其功能是引起特定的感觉,另一是非特异投射系统,其功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内脏的活动。存在着调节体温、摄食和饮水等重要中枢。此外,下丘脑与垂体内分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全身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主要是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的联系来实现的。例如调节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和性周期(调节促性腺激素分泌)等。 纹状体是皮层下基底神经节的主要部分,与大脑皮层有功能联系,对躯体运动的协调起重要作用。纹状体的活动与中枢黑质、底丘脑不可分割。其向下对脊髓的躯体运动反射有调节作用。此外,纹状体和丘脑、下丘脑联合构成非条件反射的高级中枢,为完成复杂的本能行为所必需。 大脑半球的外面皮层,是新进化发展的结构,称为新皮层。其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有管理不同感觉的区域,如中央后回的感觉区,枕叶的视区,颞叶的听区,中央前回的运动区、运动前区等。皮层下行管理躯体运动有两条路径,一为锥体系,另一为锥体外系。锥体系是皮层下达脊髓和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的直接通路,其功能主要是发动运动。锥体外系是皮层下达低级中枢的多突触接替通路,其功能主要是协调运动。纹状体和小脑都是锥体外系下行的中间环节,它们分别具有返回皮层的环路,能协调大脑皮层的活动。边缘叶是大脑皮层调节内脏活动的主要部位,其功能与下丘脑、中脑的部分结构联系在一起,统称为边缘系统。它不单与内脏活动调节有关,而且还与情绪、记忆等功能有关。此外,条件反射在高等动物主要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page]
另外,大家知道人的大脑又分左、右两半球,其分工如下: 人类的大脑由大脑纵列分成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两个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个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大脑的奇妙之处在于两半球分工不同。美国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 按照这一理论,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理解语言的中枢,主要完成语言、分析、逻辑、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也就是说,左脑进行的是有条不紊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与此不同,右脑支配左半身的神经和器官,是一个没有语言中枢的哑脑。但右脑具有接受音乐的中枢,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 研究还发现,人脑所储存的信息绝大部分在右脑中,并在右脑中正确的加以记忆。右脑如同一个书架,架上分类摆放不同的书籍,每本书有自己的书名,书中再分章划节层层记述,右脑信息储存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思考的过程是左脑一边观察提取右脑所描绘的图象,一边将其符号化、语言化。换言之,右脑储存的形象的信息经左脑进行逻辑处理,变成语言的、数字的信息。 正是左右脑协同工作,使人类具有感知力、创造力。右脑具备的图形、空间、绘画、形象的认识能力,即形象思维的能力,使它处于大脑感知世界的前沿。创造性思维中的“知觉”和“一闪念”是极其重要的,这一个“火花”往往孕育一个新理论、新学说,有的甚至催毁了原有的思想体系。此时,右脑具有的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一句话,创新必须充分调用右脑。 顺便再说一句,练太极拳要求“意识引导动作”、“体神松净”,可以加强丰富的想象力,促使身体各部位尤其是左右两侧动作的协调配合,在空间上树立美好的形象,训练肢体的直接感觉。能够极大地提高右脑的功能。 有人也许会问,本书是谈的太极拳,怎么又跳出生理学了呢?笔者认为:以前多用中医学说解释太极拳,很少用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或者用更高级、更尖端的科学来解释。为了扩大对太极拳的研究和探求,不妨可以把古今中外的科学理论都应用起来。这样就能更深、更细、更有效地得出最佳成果。这只是预想中的事。现在所谈的生理学知识都是涉及到学习、研究太极拳的初步基础。 用体态姿势来褒贬人的外貌时,多把“头歪脖扭”、“低头猫腰”、“缩肩弓背”、“藏头缩尾”等词作贬义。而把“机灵”、“精神”、“气宇轩昂”等词做褒义。被夸好的人都应该是“挺胸拔背”、“头直顶正”、“两眼圆睁”给人以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这种人只能是健壮的运动员或武术运动员的外貌。太极拳的要求,则不是挺胸收腹、两肩向后,头颈挺直、眼睛圆睁,把一派“尚武精神”显露于外,而是向上“虚领”头顶心的百会穴,使之朝上方垂直于苍穹,此处好象被系悬起来一样,或用意轻轻顶起一个气球,不即不离地悬在此处。因此又叫“顶头悬”。顶悬则头正,纲举则目张,四肢百骸才能灵活地运动,各经百脉才能通畅运行。《黄庭经》云:“子欲不死,修昆仑”。(古人以昆仑山最高,比喻头顶)。所以道家讲:“上炼神于泥丸”,佛家的“摩顶受诫”也修此重地。 有人认为“顶头悬”这三个字好理解,而“虚领顶劲”的“顶劲”两个字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如果一提起“顶劲”就会想起足球运动中的“头顶球”,又想起朝鲜人、印度人用头顶物。非也,在此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力、用劲贯于头顶之上,把物顶起来,把人顶出去。练太极拳绝不是练“油锤贯顶”的功夫和“撞羊头”的本领。这里所说顶劲的“劲”,可以加儿字音,是为“劲儿”,是用来形容精神、神情,譬如:“瞧他那股帅劲儿”。或者是:“精神劲儿”,“真情实意的劲儿”。 太极拳是“身心双修”、“形神兼备”的功夫,是“用意识引导动作”的运动,是全凭心意(高级神经中枢严密、精细地指挥机体)进行的形体活动,所以把头脑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只有全身放松,周身松净的情况下,才能作到“虚领顶劲”。所以《十三势歌诀》中说:“满身轻利顶头悬”。 “顶头悬”者,实际就是放松,就是舒展。别处都可以往下放松,唯独头顶不能往下。如其往下沉,必然压住肩和胸腔,使脊柱在颈、胸部分的生理性弯曲程度增大,只有顶头悬起之后,才能减小颈椎向前的弓曲。同时,也矫直了胸椎向后弯曲的上半部分。上边“虚领顶劲”再配合下边“松腰溜臀”,才能使脊椎出现的四个生理性弯曲变小或舒直。能起到畅通“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能使“督脉”上下通顺,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如欲做到“气沉丹田”,必须首先做到“虚领顶劲”,“虚领顶劲”是“气沉丹田”的先决条件,“气沉丹田”则是“虚领顶劲”的保证条件。最贴切的比喻就是:用手捏住一根链条或线绳的一端,向上提起,则此链条的节节才能松展开来,垂于地面。放手扔下它,很容易堆积在一起而互相挤压。如果用一手提起链条时,再用另一只手上托它的底部,则链条必圈曲,不能舒直。这就是“虚领顶劲”与“气沉丹田”的物例。 [page]
“虚领顶劲”的不同写法、说法有: “虚灵顶劲”,“虚者对实而言”,“灵者对滞而言”。头顶之处能虚、能灵地向上悬起,则其下的躯体始能放松、轻利、敏捷的活动。大家要在“灵”字上多加琢磨,多下功夫去领会。 “顶头悬”和“悬顶”是简称,也有人说:“顶悬若虚”,此句是在文字上强调“虚悬”。所谓“虚悬”者,绝不是用劲的实悬,用力的滞悬。如此,则容易引起头颈部梗起、强直。强直之后,必然影响肩、背、胸等部位的舒松、自然。气易上浮,重心上升,也就谈不上轻灵活泼了。 既然不是用力,不是用劲儿提顶,难道用气贯顶吗?也不是。“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因此,只能用“神”去“贯顶”。如何才能作到“神贯顶”呢?简单地说,也很容易,“只要保持眼睛平视,领起精神”即可。眼神随着“用意”的手活动,精神、意志贯注着运动。在定式的刹那间,眼神通过“实手”的上方直达前方平远的地方(当然也有个别例外之时)。 这里要特殊说明:贯顶必须用神,亦即是“领起精神”就算做到了,除不能用力,用劲之外也不能用“意”去提顶、贯顶。其理由是,中心线提起垂直后,周围才能灵活敏捷地转动。因此,才有“尾闾中正神贯顶”的真正意境。太极拳要求是用手,用身体也包括用头周围部分接触对方,这些相接触的地方,才是用意之处。因为很少用头顶来应付对方,所以,不能意念贯注于头顶。在盘拳走架时,也应当如此。 另外,也谈谈与悬顶相反的现象“丢顶”。练拳之人常说:“低头猫腰,传授不高”“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不丢不顶不丢顶”。“丢顶”是练拳中最主要的毛病之一。那么,怎样判断在练拳时丢不丢顶?应当看从顶到颈、到背、到腰椎是否始终保持自然的、舒松的吻合。如能如此,即便是俯身很低,但没有产生低头、弯颈、曲背、猫腰等现象,也不算是丢顶。因为太极拳也和其他拳术运动一样,基本动作不外是“伸、屈、进、退、起、落、仰、俯”。如:作俯身动作时,只要练者能始终保持从头部到腰部的自然平直,那么不管俯得多么低,也不能说是丢顶。换句话说,不论练的架式多么高,那怕是一个站立的姿势,如果练者出现有低头、扬颏、弯颈、驼背、猫腰等现象时,就应该算是丢顶了。当然,做俯身动作要保持不丢顶,确实需要认真正确地经过较长时期的练习。但是,不能怕被说为丢顶,而不敢锻炼俯、仰的动作。所以应该说清楚,如果愿意在太极拳运动上下些功夫的话,需要首先对这些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才好。 顺便再说一个问题。 虚领顶劲是“立身中正”的上面部分。练拳时的立身中正,并不是要求脊背(躯干)必须平直、板正、真正如同“顶梁柱”一样地顶承着千钧重载,纹丝不敢动。太极拳是整体的运动。在运动时当然不能像跑步、竞走那样只靠着腿脚而“位移”。如此,岂不丢掉了最主要的身体主干了吗?我们要正确理解“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的实质意义。由上到下,由前到后的节节贯串,不能缺少躯干的活动。由肢体引起躯体的本身运动,才能有“身法”。我们说:立身中正绝不是“练拳时身上背着一条板凳”!
推荐下面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推荐下面更多精彩内容与大家共享
|
|
来自: 太极拳养生 > 《太极拳理论知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