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

 点雪 2013-03-24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笠泽②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③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4 分)

答:                                                                                  

  ( 2 )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作简要说明。( 4 分)

答:                                                                                 

 

答案: 

1)本诗描绘了一幅寂静冷清、空濛淡远的冬夜行舟图。(2分)这一画面是由太湖、长桥、远山、云雾、雁影、小舟等景物组成的。(2分)

  2)同意。
1分)①茫茫太湖上的一点雁影与作者的孤独漂泊之情正好契合,这里的孤雁也就成了作者的化身。(1分)②作者把自己比作孤雁 1分),表达了其淡泊、清冷、落寞的心境。(1分)

[背景]

    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笠泽”指太湖,“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县。桥东西长千余尺,前临太湖,横截吴江,称三吴绝景。清代已废。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 <wbr>姜夔___山水诗歌画话(32)

 

[意境欣赏]

    诗人伫立船头,极目四望,只见太湖水浩渺茫茫,无边无际,北回的雁阵依稀可见,太湖群山峰峦叠嶂,被云雾所缭绕,若隐若现。近看垂虹桥上空无一人,在这寒凝大地、冷气袭人的除夕之夜,只有诗人乘坐的小船悄然孤寂地行驶在归家途中。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 <wbr>姜夔___山水诗歌画话(32)

 

[诗评]

    这首诗被世人喜爱,历代传诵,因为它以含藴的凄冷诗情、沉郁的诗句,勾勒了雄浑和纤巧相结合的画面。太湖、长桥、远山、云雾与隐约雁影、湖面小舟,景物大小映衬,烘染了一种寂寞清冷、空濛淡远的环境氛围。读者从中也感受到诗人落寞的心情。

 

[诗人简介]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 <wbr>姜夔___山水诗歌画话(32)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宋] <wbr>姜夔___山水诗歌画话(32)

    姜夔(1155~1221),宋代诗人,字尧章,号拈白石道人,世称姜白石。饶州鄱阳(在今江西)人。成年后屡试不第,奔走四方,过着幕僚清客的生活,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有忧国忧民之心,支持辛弃疾抗击金朝统治者。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为杨万里等所推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