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2013-03-26 | 阅:  转:  |  分享 
  
兰西县长江一中八年级物理导学案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课型 新课 主备 陈艳丽 审核 物理组 班级 姓名 时间 10.13 小组 编号 BNWL-10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分晶体与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熔化和凝固

老师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概念举例子

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师强调如何组装器材、实验注意事项。

告诉学生水浴法及水浴法的好处

教师将之前准备好的数据给学生展示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

40

44

48

48

48

48

52

56

60



石蜡

40

44

48

52

56

60

64

68

72



学生观察表格总结规律

二、熔点和凝固点、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三、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学生笔记】 【学案整理】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

熔化吸热

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晶体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凝固放热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非晶体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 【达标检测】 1、[2006镇江]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

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

2、[2006南通]为合理利用能源,小明提出如下设想:在夏季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的电能制冰,白天利用冰______吸热给室内致冷(填物态变化名称)

3、[2006淮安]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



【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长江一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