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与阴阳时间:2012-04-20 15:09:31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编辑:朱铭宇
太极与阴阳的观念是中华传统哲学的核心,对中华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太极与阴阳的观念均来自最古老的哲学著作《易经》。太极一词的含义为最初的本始,一切事物的本源。《易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哲学发展至宋明趋于成熟,对中华武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阴阳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观念亦是《易经》最基本的思想。《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变化均为对立而统一的阴阳相互作用的显现。阴阳变化的观点对武术的影响十分深远。 “太极”和有关太极的思想对武术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太极拳上。清代王宗岳著《太极拳论》写道:“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其思想直接源于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至于以太极作为拳种的名称,则遵从古人所主张的“取象与天”的思想。 太极本指原始的浑沌之气,它无形无嗅,但有动静。因为太极是无形之体,不能作由此至彼的移动,所以这种无形体的太极之动不是人们平常所说的物体位移,而是一种内在的动。这种内动便分出阳,动极而静便又分出阴。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太极之动的存在,有一种神秘色彩而发人思索。也正因如此,前人在论述武术的拳理时并未很明确地对武术中太极义蕴做出解释。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中说“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这些解释总是给人以一种飘忽不定、难以捉摸的感觉。但这种太极的内动在有关的拳谱中,特别是太极拳理论中仍有论述。如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说“转变虚实须留意,气遍全身不稍滞。”“腹内松静气腾然。”以后武禹襄解释敷、盖、对、吞四字秘诀时说:“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全知。是以言气,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李亦说:“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杨氏传抄太极拳谱说:“太极练法,以心行气,不用浊力,纯任自然。”“盖太极练功,沉肩坠肘,气沉丹田。气能入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到气到。”可见这种不是位移的内动,主要体现为心、意、气的活动。《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的《无极歌》、《太极歌》也都是用这种太极内动来阐释太极拳理。这种内动推而至外,从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也可体现出太极浑沌之气的内动特征。如武禹襄所说的“视动犹静,视静犹动”,“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气宜鼓荡,神宜内敛”,都体现了一种对不见于形的内动的理解和追求。 在《易传》中关于太极的论述并不多,主要论述的是阴阳变化的思想。如提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许多哲学命题。在武术的理论和技术中常用这种阴阳变化之理作为演练和技击的基本思想。 明代程宗猷在《耕余剩技》中说:“枪法亦不过二手持以阴阳,一仰一覆运用而已。”清代吴殳的《手臂录》中说:“练封闭时,两手阴阳互转,则机活而法圆。”这种以阴阳变化来描述武术动作的例子在古籍中很多,这是将阴阳变化的理论运用于武术的最简单的例子。 《易经》并未提及阴阳而只谈刚柔,到《易传》中才由刚柔而及阴阳,阴阳和刚柔本是同一个概念,而阴阳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就武术而言,刚柔是武术力法中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任何一个拳种都强调刚柔相济。明代俞大猷在《剑经》中说“刚在他人前,柔在他人后。”刚力属阳,主攻,须发力在前;柔力属阴,主防,须随对方的力而用。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清代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些拳理都反映了《易传》中“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分阴分阳,选用刚柔”的思想。刚柔相摩相易,才有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在练任何拳种时都要知刚知柔,用刚用柔,不能死守刚或死守柔。因法而用,才能算是知法而懂劲。 其它诸如攻守、进退、动静、快慢、起伏、奇正的变化和运用等也都反映了阴阳变化的思想。这种变化的思想构成了武术技法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在论及武术时常提到一个“神”字。如吴殳著《手臂录》道:“两腕封闭,阴阳互转,百法藏于其中,神妙莫测,为枪之元神也”;“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曰:“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窥者谓之神”;“变化莫测,神化无穷”。此处的“神”字表现的是事理的玄妙、神奇,它是对阴阳变化的表述。《易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习武者想要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而克敌制胜,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在双方对抗时的阴阳变化之理,习演精熟,因敌之势随机而用,以求达到“神”的境界。 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首见于《尚书·洪范》。中国古代思想家试图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上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五行相生相克则意味着事物的相互促进和相互排斥,这些都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因素。 “五行”说在许多武术拳种的理论中都有所涉及。如清代杨氏传抄太极拳谱,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较为详细地论及五脏、五官和七情六欲的关系,并说“明斯理,则可与言修身之道矣。”在《苌氏武技书》中也有类似的论述,并由此而论及练功的方法。 “五行”说在武术中最集中地表现在形意拳的五行拳中。五行拳是形意拳的五个基本拳法,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形意拳的拳论说劈拳之形似斧,性属金;钻拳之形似电,性属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属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属火;横拳之形似弹,性属土。进而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说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而劈克崩,崩克横,横克钻,钻克炮,炮克劈。并用“五行”说论及形意拳有踩、扑、裹、束、决五劲。应该说从武术技击方法的攻防来看,不同方法之间确实存在相互攻防、相互变化和相互化解的关系。以“五行”说来解释各种方法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其合理的因素,也便于习者记忆。但若说五行拳各取形于五种事物,故而分属五性,并因此而合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似亦有失牵强。 |
|